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1W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月29日到3月1日,我有幸通過《師問·登封》這一線上學習的平臺參加了“關於線上教學的技巧”和“疫情期間如何進行家校互通以及自我心理調適”的培訓,郭志強老師和蘇欣老師的講解都很精彩,實用,在疫情期間給我了很多指導,感謝兩位老師,也感謝教體局精心的安排,給我們提供這次學習的機會。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8篇)

郭老師很早就開始了翻轉課堂的實踐,所以這次疫情,他能夠從容應對。在《疫情期間如何開展線上教學》一課中,他讓我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什麼是線上教學,線上教學離不開平臺和資源,然後詳細給我們介紹了釘釘這個平臺的常用功能。還通過精心找到的實例介紹了線上資源和本地資源。然後詳細給我們介紹了一個錄製微課的軟件——EV錄屏。還介紹了在這個特殊時期老師們怎麼樣利用身邊的條件,通力合作,高效地上課。他還告訴我們:線上教育或將成爲未來學校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在《微課程的設計與製作》一課中,郭老師通過一個優質微課引入這節課,吸引着我們去學習,然後從“微”字開始,讓我們認識什麼是“微課”:微課不等於教學片段,它是圍繞着某個知識點的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引入、講解、練習、總結。然後給我們介紹了了微課的4個典型特點:短、小、精、悍。

我還了瞭解了微課有“講授型、實驗型、答疑型、解題型”等。郭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錄製微課的方法,比較簡單的是用手機拍攝錄製和用錄屏軟件錄製,比較難的如動畫型的微課我們可以利用網上的資源,要學會利用網上資源。

蘇欣老師首先給我們分享了“在疫情期間,教師如何先安頓好我們自己和家人的情緒”, 然後給我們講了“我們該如何引導家長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疫情期間,如何引導學生和與學生進行互動”,最後還介紹了“怎樣調整和恢復生活的節律,爲開學和工作做準備”等,消除我們的緊張、焦慮情緒,也在“輔導學生、與家長溝通”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指導,在這個特殊時期,非常實用。

再次感謝兩位老師!感謝教體局!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疫情的蔓延,我們不能返校上課,但是我們的教學活動並沒有停止,從開始的微信語音輔導,到自己製作課件網上上課,感謝線上培訓教會我們,更好的網上上課,保證所有學生不掉隊。通過幾天的培訓心得如下:

一、多學習與時俱進

剛開始我們手忙腳亂,在微信羣組織學生下載各種可能用到的手機APP,結果所有人手機上下了很多軟件,但用到的也不多。網上培訓後,我們嘗試製作了微課來講解某個知識點,學生可有針對行的學習,不會的知識點可以反覆觀看,達到孰能生巧的目的。

二 、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讓學生在家安心學習。

很多學生在學校學習時,自律性就很差,老師一直催纔會完成作業。在家期間,有的學生不聽家長的話,不管是作業,還是學校佈置的各種任務,一律視而不見,給我們的教學和工作都帶來了困擾。線上培訓之後,我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層佈置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學到知識,都有所提高。

三、自我疏導,認真網上授課

剛開學時,學生做的作業不按時提交,網上直播參加的寥寥幾人,讓我很煩惱。隨着時間的前進,給家長溝通的多了,家長也能高興的配合老師的工作,這也讓老師們很欣慰,相信網上教學會越來越順,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此次網絡教育培訓學習爲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網絡平臺。在學習內容和實踐層次上滿足不同教師的需要。總之,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現將我的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匯報如下:

一、拓展了教師的學習渠道,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改變了過去教師只能通過課堂面對面進行教學的傳統模式。讓線上教學模式更適應現在的形勢,更能體現“停課不停學的”主題。更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二、爲教師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學習的平臺。可以讓教師們更好的學習和借鑑優秀教師的經驗和方法,有效的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也有利於促進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更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共贏和多贏。從而有力的推動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

三、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新形勢下,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活到老學到老。一定要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教師一定要善於學習,要把學習的經驗和技能轉化成自己可持續發展、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

四、教師要做善於反思的新教師。教師一定要養成勤於反思的良好習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反思,教師在學習培訓中可以反思,通過反思教師可以不斷的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通過反思,教師可清楚地看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弱點,從而能讓教師對自身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全面的認識。從而促進教師的良性健康的迅速成長。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我校開展了“延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活動,學生在家打開電視、手機就可以學習、做作業,在微信或優教信使裏上傳作業,老師就能和學生交流、批改,真是感嘆科技發展的力量。

現將自已的經驗心得分享如下:

一、備課時,我們需要準備各種不同的教學資源,包括圖片、視頻、課件,甚至包括小段子、小遊戲來爲授課氛圍加分。需要我們有非常強的應變能力,並能充分備好課程內容。通過高頻的互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露出自己的形象。面帶笑容,讓學生第一時間感受到你的親切。當然也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光線充足,可以加個補光燈。

二、一定要熟悉自己的授課平臺,包括工具的選用,比方說:激光筆、計時器、書寫的筆。我們能有手寫的設備。保持環境的乾淨和安靜。如果有條件,可以將背景佈置一下。

三、資料的準備需要充足,內容是線下授課的1.2倍,因爲平時授課時需要提問互動的時間比較長。各個資料歸檔放好,避免措手不及。提前做好備課磨課工作,自己錄製一節課程。多多與其他老師交流,改進線上教學環節。

四、上課時,儘可能避免老師的一言堂,多鼓勵學生自己操練,可以採取“演示——操練——展示”的模式設計教學環節。或者多用任務型教學方法,通過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教師點評的教學環節,來緊緊抓牢學生的注意力。控制好各個環節的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千萬不能從頭到尾的講解習題答案!

五、課後反饋和配套練習。線上授課有一個無可取代的好處,那就是可以課程的回顧,學生可以反覆多次的觀看課上的內容。作業中不懂的內容可以回顧課程後再進行書寫。對於作業,採取平臺批改,這樣既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又便於統計。對於問題比較集中的題,可以再錄製視頻講解。減小輔導的難度。

六、學生的轉變。每個學生都有“趨易避難”的傾向,所以他們在上課時的參與度,完全是靠課堂去吸引。而不能像線下授課一樣,老老實實的坐在教室中。所以,家長應該支持孩子的在線直播,儘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將一切干擾性的因素屏蔽,桌上只放電腦、茶杯、教材、筆和紙。有條件的,陪着孩子,共同參與。

爲了戰勝疫情,很多人不計利益,不顧安危奔赴一線。讓我們感受到了“責任”和“擔當”在困難面前的力量!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場上,我們同樣全力以赴,保障着孩子們的學業進度。疫情總會過去,讓我們一起加油。待到春暖花開,我們校園再聚首!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二十一世紀要求青少年要有廣闊的胸懷,知天下事,有較高的道德標準。就幼兒園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單純地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科學、愛勞動,培養幼兒誠實、勇敢、不怕困難等良好品質,而應該進一步幫助孩子學會共處、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學會競爭、學會分清是非、正確處理各種矛盾,形成互相協作、嚴守紀律,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良好行爲品德,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

在幼兒園經常使用說服、榜樣、將故事和獎懲來對幼兒進行德育,他們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內地把一定的思想、認識或觀念賦予幼兒,而不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實踐而得到的正確觀念,更不是讓幼兒運用智慧和經驗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產生的認識,用意動搖,不牢固。

本次培訓使我從新認識了幼兒,傳統的教育觀,把幼兒當作一個接納知識的“容器”,一個被動的接受者。隨着教育觀的不斷改變,幼兒的一個自主的、又能力的學習者的觀點,被我們逐漸認可,而現在我知道了,幼兒不僅僅使一個學習者,而是一個有能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們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邏輯,有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我們無可比擬的大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新認識幼兒:從一個“容器”到有能力的學習者,到有能力的思考者,在這一過程中我獲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鑑於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爲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爲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爲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後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裏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爲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爲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有效教學給當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力求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我們在設計教學導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線條、美的色彩、美的構圖、美的聲音,從而喚起一種審美的快感。我認爲,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達到目的。

(一)、圖片欣賞法

“百聞不如一見”。運用直觀形象的插圖、掛圖、畫像、範畫等圖片材料導入新課,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方法。通過直觀的圖片投影,豐富多彩的圖片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

(二)、興趣激發法

生活中沒幽默是乏味的,同樣美術課上沒有幽默則是枯燥的。在美術課教學中,如能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教學過程會更輕鬆、更有效。我在上《船》這一課時,先謎語導入,再取出學生常見的船的圖片給學生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變得非常興,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學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發法

一、讓學生想畫,激發創造慾望。

二、讓學生敢畫,勇於表現自我個性。

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的進行學習和探索,培養勇於探索的精神、大膽創造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發揮成功的激勵作用。

三、讓學生會畫,體驗創作成功的樂趣。

在繪畫活動中,學生只是表現出想畫、敢畫,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爲這些還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實現創作成功的目標。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8

通過培訓,感覺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也太膚淺了。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培訓後,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水這麼簡單,它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教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工作。“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不斷進步,而不只是可憐的“一桶水”了。

2、加強了學習

以前培訓也較多,對新知識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通過這次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不繫統、不全面,有差距。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與優秀老師、與教學大師相比,自身不足很明顯。今後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不虛此次培訓。

3、解決了一些不惑

當老師的確有些問題總解決不好,我也一樣,如新理念的實施,怎樣減輕壓力,當好老師等問題也讓我困惑不解,這次培訓使我在這些方面有了一些新認識,解決了很多疑惑。

4、培訓反思

這次教師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纔是的路。我在前幾年的工作裏,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後總結、批作業、輔導,幾乎每天都在重複這樣的五步曲。隨着培訓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識到: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所以我要更加努力,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更加註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5、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學習和思考並沒有停止,我將不辜負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幫助,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改善,勇敢迎接更多挑戰。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9

8月21日至23日,學校全體教師在多功能教室進行了爲期三天的開學前集中培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專家們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百聽不厭。雖然他們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是教學態度卻是一致的,親和而不乏幽默,談笑間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和諧、積極活潑的學習氛圍,學生們的學習活動也特別充實。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新的課程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是我今後在教學工作中將繼續努力和探索的。

本次培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語文課《威尼斯的小艇》,王老師以親和的人格魅力,睿智的教學語言,豐富的文化底蘊,精湛的技藝、紮實而穩固的教學經驗征服了大家。他遵循“自主讀書感悟爲本,以“學生個性發展”爲目標的教學思想,讓“讀”貫穿始終,讀的有序,讀的有得,讀的有法。還提倡學生充分地說,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薰陶,注重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引導,培養合作探究能力,倡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加上王老師具有磁性的聲音,富有感染力的敘述不僅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就連在坐的聽課老師也受到了薰陶感染,實在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培訓中馬海昌老師把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向我們作了詳細的講解和比較,讓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同時也明白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論什麼模式,既要有循序漸進的規律性,又要有隨機應變的靈活性,隨時注意考慮怎樣才能使學生能夠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國小生的求知慾旺盛,活動性大,模仿力強,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雖說培訓只有三天,但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思路更加清晰,理念更加與時俱進。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汲取專家的思想精髓,理論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獲得成長,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我有幸參加了今年國小作文教學90學時爲期十一天的培訓,在班主任任老師的帶領下,不管是學習還是活動,班級的氛圍非常濃厚,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幾天來,我們聆聽了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參觀了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工作室等等。我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爲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特別是作文方面的教學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

十幾個講座聽下來,給我啓迪的特級教師閻學老師的講座。她那生動、親切的語言娓娓道來,沒有深奧、枯燥的純理論,結合自己上過的課例,傳授自己的經驗,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我概括一下對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其次,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時在語文教學中佔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裏,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

再次,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是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能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麼,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

我想盡自己的努力,以後在作文教學上做到:

1、在寫作內容上說真話、表真情。讓學生寫作內容上必須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等,禁止抄襲、或虛假的事蹟。題目佈置下去以後,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在寫作之前,佈置學生去觀察、積累事蹟,寫作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範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後留給大量時間讓學

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寫作表達上引導學生從經典閱讀中林略表達方法。訓練學生的造句能力,語義的表達。大部分學生不會說話,不會寫話,表達不清他要說的意思。針對這一點,我們可經常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思維訓練。

3、積極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學生不會觀察,對常見的事物熟視無睹,更不會描寫對本來熟悉的東西,描寫不出特徵來。針對這些重大弱點,教師要下力氣,費很多時間進行培養訓練。

4、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利用中午等時間,花時間與學生一起閱讀,教學生閱讀的一些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學習的過程好比那未經加工的瑕玉,經過一番精雕細刻之後,呈現出一具“婀娜”的工藝品應具有的高貴與典雅。同樣的,面對作文課堂教學,很多時候仍讓我們有些霧裏看花,無所適從,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培訓學習,猶如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河北省中國小教師集中培訓”,之後有參加了爲期70天的網絡培訓真是受益匪淺。培訓內容不僅豐富全面,而且非常細緻。從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及修養到怎樣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思路、具體計劃到任課教師該如何上好課、如何佈置作業;從如何搞好班級管理到問題學生的個案分析等等。許許多多與我們教師自身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在幾天的培訓中找到答案,平時教師們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根本無暇抽出時間進行全面的培訓,所以這次暑期培訓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關於語文方面收穫也是頗豐。語文課如何備課?似乎是老生常談,可細細追問起來,真得是不能說出子醜寅卯來。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一時還不能消化,把文字材料下載後又細細的閱讀起來,認真的理解着語文教師“走進文本”的四次對話。漸漸地,語文課如何備課在我的頭腦中明晰起來,我覺得這個過程也是我與這篇學習材料進行“對話”的一個過程。

語文教師如何走進文本?這篇學習材料爲我們指明瞭方向,要經歷一個四次對話的過程。即與文本的文字對話;與文本的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每一片文本我們都紮紮實實的經歷一個這樣對話的過程,就是從各各方面深入挖掘的一個過程。我們常說鑽研教材,備學生,何爲“鑽”?何爲“備”呢?我想在老師的講座中就給我們做了非聯繫自己的教學實際,其中第四個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往往是被自己所乎視的。“經驗中的學生”指的是教師所瞭解的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水平、經驗、知識和情感思想實際。我想這個對話的過程也就是教師一個充分的課堂預設的過程。但是往往我們經歷了前面三次的對話進行了大量的鋪墊深入理解文本的過程之後,卻不知如何把這些理解,感受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們的教學中去。也就是課堂中的教學目標的落實成了最大的困難。在老師的講座中提到“學生該經歷怎樣的過程運用怎樣的方法呢?這時,教師就要回憶自己走進文本的時候,是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運用了怎樣的方法。老師自己經歷的過程、運用的方法中是蘊含了一些科學的閱讀規律的。成人閱讀與學生閱讀的區別,主要在於知識經驗、情感思想和能力實際。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其實就是判斷哪些內容需要學生讀懂、體會、感受,但是因爲只是經驗的欠缺、能力的欠缺而不能讀懂、不能體會、不能感受。這樣,我們就會思考:我們可以爲學生提供什麼,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們補足什麼、在閱讀的時候,該給予怎樣的方法的指點,該創設怎樣的情境引發學生強烈的閱讀期待,指點學生建立怎樣的聯繫從而產生跟作者的共鳴。”讀了這段文字,讓我覺得語文教學要達到一個境界,教師就應該在這上面好好的下功夫了。教師的口若懸河、強牽附會的貼標籤、亦或是品德課式的思想教育,那怎麼會有學生的共鳴呢?

教師集體教學培訓感想篇四

20xx年7月14——8月1日,參加“百色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學科教師集中培訓”的老師集中在百色市教育賓館六樓會議室,進行爲期四天的集中培訓。給老師們授課的共有五位專家,他們分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劉真福主編、山東臨沂教科所的郭士豐主任、廣西師範學院的施平教授、柳州高中的特級教師周麗雅老師、桂林中學的特級教師尹順林老師。專家們分別針對課改涉及到的不同層面、不同問題做了細緻入微的、精彩的講解,讓參加培訓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劉真福主編就教材的編寫作了細緻入微的分析、講解。指導思想方面,新課標要求教材的編寫要以教育科學理論爲指導,要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難能可貴的是,新課標從高中生的角度出發,要求教材編寫要適應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從語文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內容選編方面,新課標要求“選文要具有時代性和典範性,富於文化內涵,文質兼美,豐富多樣,難易適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並且還要求內容的確定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從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來看,課文的選編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側重思想性、時代性、豐富性、可接受性等幾個方面。選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知識,得到進步。中學語文課文的選編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劉主編的分析和講解讓與會的老師真正理解了課改的意義。

郭士豐主任給我們介紹了山東省實施新課改的經驗。山東省是全國第一批進行新課改的省份之一,他們的經驗是我們進行課改的寶貴材料。由於科學知識不斷更新、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爲了緊跟上不斷髮展變化的教育形勢,老師們要積極地投身於教學改革的實踐之中,努力向學者型、科研型老師發展。經常組織老師學習新課標、新教材和先進的教學理論,及時更新教學觀念、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積極開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主動探索適應新形勢、新教材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把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進行交流或發表。在課題研究中,確立了“反覆誦讀——教材解讀——確定目標——設計過程——實施教學——教後反思”的教學研究思路。強調研究者要過好五關:誦讀關、解讀關、定向關、設計關、教學關。新課改注重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事件能力。進行教學流程設計時,堅持以程序性知識爲基本學習內容,堅持以學生主動學習爲基本的學習方式。前人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彌足珍貴,郭主任把他們在實施新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毫無保留地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在進行課改時少走彎路。

施平教授給我們解讀了《廣西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語文學科指導意見》他說,高中課改給我們帶來的挑戰是“教育理念”和“業務素養”。繼續堅持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培養三種語文能力: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語文課程總目標是: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必修課程體現了高中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 ,其目標包括兩個部分: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選修課目標是:選擇課程、嘗試創作。課程的設置是爲了每一位學生得到發展,爲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學分是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在學校教育中,學生學習任何科目或課程,獲得某種證書、文憑,都會有相應的學習量的規定。學生完成某項科目或課程所需要的學習量,並得到合格的評價,即可獲得相應學分。施教授的解讀讓我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周麗雅老師給我們講新課程備課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她說實

施新課程後老師們的備課任務更重了。要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教師在備課上就應多下功夫,多做預案,在備課方面要多考慮學生,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了。“課改對每一位教師,都是一次人生的歷練,是一次洗禮,它帶給我們教育生涯的必然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是一次痛苦的蛻變,更是一次教育精神與情懷的涅槃。”周老師還給我們轉達了北大溫儒敏教授對課改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的鼓勵:“高中語文教師對於新課改應該具有的態度:不發牢騷、不批判,而是認真去實施,力所能及地積極去做,能做一寸做一寸,能進一步進一步,向着課改的理想目標近一點,再近一點,而不是怨天尤人。”此外,新教材的授課內容增加了,但教學課時卻減少了,這就要求每節課的課堂容量要大,因此,備課時就要考慮周全,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生應成爲備課的重點。

尹順林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新課標下作文教學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他說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要注重“作文四美”,即“思想品質美”“思維品質美”“文化品質美”“語言品質美”。高中生作文的這些優秀品質,需要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時間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系統地訓練,絕不是任由學生作文水平自由發展。尹老師還說,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讀名著,以保證能積累到更多的鮮活的寫作素材。高中階段的作文訓練要讓學生說真話,述真情,抒實感,不要搞套路作文、公式作文。新課程更注重的是學生個性的發展,體現在作文教學上就是要讓學生多關注生活,多感悟生活,能寫出真情實感。 總之,這四天的集中培訓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學到了很多對今後教學很有用的東西,比起那些沒能來參加培訓的老師來說,我們比他們要幸運得多,我們能夠如此近距離的聆聽專家們的講課,還能與專家們面對面地討論,能夠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很多新課程的情況,對我們今後實施新課程會有很大的幫助。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國小語文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羣策羣力,把以前的 單打獨鬥 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語文培訓心得體會。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啓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爲應付讀書而讀書。二、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爲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 我 與 你 的關係,變成 我們 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 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爲基礎; 愛 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 愛 要面向所有學生。三、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 。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四、我們要做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教學,是實施 課程標準 的主渠道。把傳授語文知識作爲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這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思想中的誤區。在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也要培養語文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把新奇感轉化爲求知慾。教師要積極利用教育資源,開發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所提供的空間。體現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於 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這一稱號。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20_年7月13—14號,我參加了寧夏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培訓,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講話視頻;聆聽了張靜老師有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同時學習了丁丁老師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案例展示及評析。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瞭解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教師的啓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

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爲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以學生髮展爲主”。以學生的學習爲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正文、資料、“史料研讀”、“相關史事”、“課後活動”、“課後知識拓展”。

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

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啓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

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部編歷史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爭取將部編歷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20_年7月14日,我參加了“20_年寧夏部編國中歷史教材培訓會”活動,主要學習了張靜老師《部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和丁丁老師的《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經驗介紹》。通過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兩位老師的講座充分結合歷史課堂及教材的實用性,並結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學案例加以闡述,給與會者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具體的實施建議,尤其是丁丁老師給我的震撼,她的敬業讓我有些慚愧。培訓對於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說具有更好的指導意義,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回顧對部編教材的學習,我以下幾點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變化。

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立足時序,建立時空觀念;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的啓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當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一般來說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是:確立學習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識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新教材爲構建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奠定了基礎。

隨着學習的逐漸深入,我們逐漸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因此,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漸釋然。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

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圖片、材料、活動探究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啓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蒐集,以小組爲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鍊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

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關於這點,丁丁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對教學的鑽研和思考,如指南針、司南、羅盤的區別,自己製作指南針,包括對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對一些資料信手拈來,如澶淵之戰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學中給學生引入,即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也增加課堂生動性。所以說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方式、方法操作應用的基礎。還有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靈活編排內容,以新穎的形式,製作精美的課件,增強教材內容的直觀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總之,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不斷實踐和探索,不斷學習和研究。向丁丁老師等優秀教師學習,最大價值的發揮自己作爲歷史教師的作用。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20xx年6月12日至26日,我參加了工布江達縣教育局與嶺南師範學院共同舉辦的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學習。在培訓學習中,我聆聽了專家的報告,他們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還看了一些優秀教師的示範課,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通過這次培訓,收穫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啓發。對我對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下面將我的學習心得小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學習,我學會了在學習中反思。

當我聽了張劍偉教授帶來的專題講座,使我能對自己的心態作一個調適,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並能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感受到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臉上!在聽了課堂設計案例研究後,能以實際的案例直觀展現,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現新課改指導下角色的轉變;教會了我們設計、研究的方法,展示了一種活靈活現的教學氛圍,更是讓我感受到新課改清新的氣息。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恰當把握教學生成,切實提高教學實效” ,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譚永煥校長的講座,深深的感染了我。他那活到老、學到老的敬業精神,兢兢業業地工作,對教育事業深深地愛,讓我們感受到無形的壓力及敬佩的心情。

培訓學習中途期間,我們與十八小的名師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從中學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並得到了專家的肯定,同時也給我提了有價值的教學建議,這對我在今後日常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通過培訓學習,促使我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通過學習,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與名師,之所以能成爲專家與名師,他們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 ,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作爲一名參加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的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

培訓活動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專家及名師結合自身的成長給我們做的一場場精彩講座,爲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又一次指明瞭方向,爲了我們的教育,爲了我們的學生,也爲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3月18日,在長春市南湖區二實驗國小語文教師培訓中,教育專家精彩的講座,使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淺。尤其對教授關於字理識字教學講座的學習,感觸頗深。相信這堂講座對於一、二年段的教師幫助最及時。講座中通過一些分析舉例,對字理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除此之外,二實驗國小教師精彩的示範課,還體現了許多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寓趣於教,反映了培養低年級國小生識字興趣的基本途徑。那麼如何培養低年級國小生識字興趣呢?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對此,我有三點體會。

一、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形成需要

在趙春華老師的示範課《青蛙寫詩》中,老師根據看圖學詞學句的教材特點和教學要求,教師先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再從讀句學詞入手指導學生學習生字,這就使識字成爲閱讀的需要。需要是興趣產生的基礎。當學生把識字當爲自己的一種需要的時候,就集中注意力,積極而又主動地去識字。教師還創設問題的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觀察圖畫,瞭解字義的基礎上,又將識字迴歸到課文中,不僅是變換角度,加強學生對字義的理解,而且能促使他們產生求知慾望,使學生自覺地識字。

二、生動活潑,增加情趣

識字教學如果不講究方法,只讓學生機械反覆,他們將感到枯燥泛味,產生厭倦,注意力難以集中。兒童喜歡新奇,形象思維比較豐富,直接形象的教學方法,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喚起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良好的學習情緒。識字教學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識字活動作爲學生識字興趣的激發點,才能使學生對識字本身發生興趣。

講座中也指出,把抽象的文字符號形象化。漢字源於古老的圖畫式的表象符號,經過漫長的歲月才逐漸發展成今天能完整記錄語言的文字體系。識字教學可以根據字形結構的特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或聯想,把漢字這種抽象符號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形象地聯繫起來,使他成爲可感知的對象。爲此,可以用圖畫輔助教學,讓學生觀察簡筆簡畫的構圖,聯想到象形、會意、形聲等構字方式。也可以析形索義,指導學生把字形和字義聯繫起來,用生動的評議描述,既幫助學生牢固記住字形,又加深對字義的理解。還可以根據字形、字義的特點,編順口溜或猜字謎等,活躍課堂氣氛。

引導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讀音、解義、析形,特別是在分析字形時,讓學生邊觀察邊說邊寫,使他們儘可能有多種感覺器官參加活動,這是保證學生更好地掌握識字教材的條件之一。

三、掌握識字方法,鞏固興趣

識字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還要本着“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精神,讓學生反覆實踐,熟練掌握。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能鞏固提高識字興趣。在《青蛙寫詩》一課中,瞭解字義時,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豐富表象,並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用生字組詞在分析字形時,引導學生以“字”帶“字”識字,溫故知新,聯繫熟字,掌握生字構字的部件組合的方式,提高識記字形的自覺性。這樣進行教學,讓學生參與識字活動,指導他們運用已學的識字方法,對生字的音、形、義進行分化認識,整體掌握,達到識字教學的要求。低年級國小生初步懂得怎樣去識字,就能激發不斷探索的熱情,併成爲自覺識字最有力的動機。

總之,教學藝術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內在動機,使教學成爲情感、個性活動的過程。藝術性的教學猶如磁鐵一般,吸引着學生全部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貫注、樂學不疲。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7

一、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寫什麼”

國小生作文最苦惱的是“無米之炊”,即沒有內容寫。究其原因,並不是生活中無“米”,主要是由於國小生觀察能力差,不善於通過觀察獲取或積累作文素材。王香蘭的“生活化作文”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而研究的,她的“生活化作文”除了告訴我們學生生活中哪些可以作爲素材外,還注意把寫作同他們的生活結合起來,把寫作訓練和集體活動統一起來,每次作文都有意創設情境,讓他們眼見爲實,先看後寫。就像今天這一堂觀摩課,王老師先是帶領學生們在課堂上製作了豆漿,讓孩子們親身經歷製作豆漿的全過程,並在製作過程中,引導孩子們觀察交流,直到最後嚐嚐香甜可口的果蔬豆漿。然後才讓孩子們動手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嚐到的。這就很好的解決了孩子們“寫什麼”的問題。

二、“賞評”是的教法

諸城市枳溝國小的呂映紅老師做了題爲《“賞評”是的教法,“學生”是的老師》的報告,在報告中,呂老師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利用“賞評”來幫助學生寫好作文的。她重點介紹了賞評的流程:互相賞讀(主要解決“哪裏好”的問題)、共同賞議(重點解決“爲什麼好”的問題)、書寫賞語(從而提高孩子們的鑑賞能力、評判能力和表達能力)、交流賞語(互讀賞語,提出意見)、修改賞語(思考吸納,共同進步)。是啊,哪個孩子不願意得到老師的賞評呢?賞評更能提高孩子作文的積極性,不要總盯着孩子的那一點點兒毛病,我們更要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一有進步就讚賞他,這樣,學生會越來越好。

三、接力日記讓孩子們在習作的道路上快樂前行

濰坊外國語學校的李秀紅老師總結了自己在班內舉行接力日記的經驗。的確,接力日記是一種好的寫日記的方式。這種方式既不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還利用孩子們的團體意識給他們造成一定的責任感,讓孩子們不得不認真對待,再加上老師採用一些評比手段,又激發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張老師還交給孩子們觀察方法和一些寫作方法,這樣,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想不提高都很難。另外,這也是一種簡單易做的方法,妙!

四、“掰殼子”教學法讓孩子不再害怕作文

青州市夏莊國小的王春愛老師做了“掰殼子”教學法的經驗介紹。她主要用三種方法掰掉了約束孩子們寫作的殼子:一是喚醒感知,拓開思路,掰除困惑恐懼之殼。二是時時激勵,發展興趣,掰除懶惰懈怠之殼,掰除表達障礙之殼。從而讓孩子們喜歡寫作,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2022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8

7月16號,我們參加了20xx合肥市國小語文教師繼續教育“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聆聽了合肥師範學院陳慶華、閆龍等老師的培訓講座,就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實際的工作情況,談一點心得體會。

陳慶華教授講座的主題是“現代教學理論與學生爲本”,她強調以學生爲本,用了一段視頻作爲演講開頭,內容是採訪國小生的片段,告訴老師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從她的講座中我瞭解到親少年的迅速性、協調性、外露型、可塑性等心裏發展特點。在國小階段要防止孩子產生自卑心裏,要教孩子方法並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要從不同角度看學生,還提出批評與傷自尊並不矛盾,批評時不代表去傷害其自尊心,要引導孩子知道爲什麼錯,怎樣改正,另外還提出學生學會學習需掌握的方法,這些對於我們的教育教學都有很大的啓發和幫助。

閆龍博士是爲幽默、風趣、敢講真話的人,他直言不諱的抨擊了當今“教育神人”魏書生,提出了許多教育專家的可取之處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中國課堂教學模式的固化於矛盾,在講解期間還用了許多典型案例加以佐證,也讓我們許多老師感同身受。“教無定法”,硬性地把教學定位某種模式,就沒有了創新與藝術。我們面對的是個性鮮明的個體,性格迥異,何爲“有效的教學模式?需要老師們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和科學的教學理論並教授更多廣博多樣的知識。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倡導課堂的動態生成教學並非不要預設,而是要合理地改進預設。全面瞭解學生。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因素必然影響着教學的進程和活動的展開。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設,確保課堂生成的空間。

關注每一個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意一個環節都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樂學、善學、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鋪光明大道,讓其向深層次的內容學習。而對於學困生,則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完成基礎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