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7W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

4月18至19日兩天時間,我有幸參加了在臺州學院臨海校區舉辦的北京大學徐凱文博士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專題培訓,收穫很大。爲了便於大家學習,我按章節進行了詳細梳理。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6篇)

第一講:後大學生腫麼了?

首先,徐博士從原北大校長周其鳳、北大黨委書記朱善璐、富士康老總郭臺銘、IBM的困惑談起,揭露後大學生越來越讓人難以理解,給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接着,他就北大入學大一新生的自殺率逐年增高這一事實進行了闡釋,他認爲,大一新生多爲帶病入學,是當前變態的大學聯考教育體制所帶來的結果。然後,徐博士將復旦大學投毒事件和北京大學學生用刀傷人事件的媒體報道進行了比較,讓我認識到在報道危機事件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利用官方網絡平臺第一時間發佈信息,並持續提供最新消息,這樣做能夠有效阻止謠言四起。

2、對(自殺)危機事件的信息報道不宜過於詳細,尤其是不能包含細節,避免有人效仿。因爲諸多事實表明,媒體報道的(自殺)細節越多,(自殺)模仿行爲就會越多。

3、發佈的信息要客觀真實。

4、發佈信息時不要將焦點關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應該將焦點放在對受害者的人文關懷上。

緊接着,徐博士又從爲洗刷“死亡之橋”而改造後的韓國麻浦大橋高自殺事件講起,向我們闡明瞭自殺的著名效應、模仿效應和呼救效應,同時也告訴我們: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然後,徐博士緊密結合自己的調研和所幹預的個案,向我們闡述了中國人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抑鬱症和神經症;自殺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有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自殺在理論上是可以預防的,從中國大學生的自殺率顯著低於美國大學生的自殺率這一事實發現,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中國高校大學生的自殺率之所以低於其他國家和中國其他羣體,是因爲有一支強大的輔導員隊伍。據北京大學統計,危機事件的反饋有73%來自院系,自己求助的僅有18%。由此可知,院系輔導員的作用甚爲關鍵,做好危機干預的第一步是要學會識別心理危機事件,並做好信息上報至關重要。

最後,徐博士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特點進行概括

1、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和嚴重,主要體現在極端個案;心理危機問題越來越多,心理健康問題主要以神經症爲主要問題類型,越來越多呈現出人格障礙問題爲主要問題類型和工作難點。

2、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僅是心理諮詢或治療問題,而與社會文化因素密切相關。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家庭結構的不穩定,早期創傷和寄養經歷,應試教育體制等成爲心理問題的越來越重要的根源。

3、理想、信仰、價值觀、生命價值與意義、學習價值與意義等成爲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二講:理解危機中的人

在徐博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中午利用休息時間觀看了電影《少女初體驗》,直觀地瞭解到抑鬱症病人自殘、自殺的原因。在下午的課程中,徐博士緊密結合電影情節和多個案例講起,讓我很形象深刻地認識到:

1、失戀只是自殺的誘因,其核心原因來自家庭。

2、對於人格障礙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獲得關心與界限。

3、有兒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調等人屬於高危人羣。經過創傷後,當事人一般會有壓力減少行爲:自毀行爲,無節制地狂歡、發泄,過度地和不適應地性行爲等。

4、在處理羣體性的PTSD時,一定要團隊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時督導,否則很快就會崩潰,出現替代創傷。

第三講:心理危機的行動干預

首先,徐博士提出心理危機干預的樹理論。他指出,樹理論對於心理危機的評估與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樹理論對自殺風險個案評估的有效性高達、1%,遠高於MMPI的有效性(26、2%)。他把一個人看做一棵大樹,樹根是指家庭與依戀關係,樹幹是指社會支持和信仰、價值觀,樹葉是指成就感、自我實現,陽光雨露是指社會環境。

接着,徐博士利用10道測驗題目指出了我們對自殺的認識誤區。我認識到了:

1、自殺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過嘗試自殺。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殺嘗試的學生信息,並給予高度關注。

2、心理健康與性格外向、內向無關,性格奔放活躍的人也可能出現問題;性格外向的也會有抑鬱,是常被我們忽視的微笑抑鬱或陰性抑鬱。

3、談論自殺的人不會自殺,這是錯誤的。談論或關注自殺可能是一個呼救的信號,我們應該科學決斷,不能自欺欺人。

4、考試、失戀不是心理危機的根本因素,社會支持系統缺失纔是根源。

5、有自殺傾向的人恢復正常時,危險並沒有結束,心理危機者往往經歷一個“掙扎—呼救—平靜”的過程,平靜期往往是最危險期。因此,對於剛康復出院的病人,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關注和干預。

6、心理干預是干預者不能迴避自殺等敏感問題,需要用坦誠和專業與被幹預者建立信任關係。與有自殺傾向的人談論自殺並不會引發他下決心自殺。

7、如果一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自殺,他人則通常無法控制。這種認識錯誤的,因爲沒有誰真的想死,自殺成功的人多是因爲身邊沒有人制止,或者沒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國,人沒有自殺權,阻止他人自殺不屬於侵權行爲。

下午,徐博士從“如何拯救危機干預67小時”個案出發,對諮詢師的評估記錄和干預過程進行點評,指出了該諮詢師的諸多不當之處,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不同情況下的危機個案處理辦法。具體如下:

1、危機干預的首要原則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機個案在哪裏,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確保當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當事人的地點、通知他的緊急聯繫人,確保他的身邊有人,暫時打消自殺念頭。

2、做好自殺風險評估是心理危機干預的第一步。家族有精神病史、身體久治不愈無比疼痛、人際關係問題、被拋棄或被拒絕、喪失、工作和經濟狀況差,使用網絡等媒介發表自殺相關文章、詩句、說說、日記、藝術作品等發佈自殺信息時,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做好監視。

3、自殺風險的警示主要有4個:

1)自殺計劃的特性,越詳細越危險;

2)自殺方式的殺傷力,越危險,自殺風險越高;

3)選用未完成計劃的方法的可行性(幫助當事人尋找替代自殺的方法);

4)在計劃中幫助個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資源,身邊有人可以避免當事人自殺)。

4、徐博士分享《自殺自傷評估表》,根據評分進行判別其自殺風險高低。如果是0—2分,則可以讓當事人回家,需要進一步觀察隨訪;3—4分,則需要報告院系領導、院系輔導員,密切觀察隨訪,24小時監護,24小時候再做評估,可聯繫家長;5—6分,報告院系領導,院系輔導員,做好密切觀察隨訪,通知父母,送精神科門診或精神科會診,24小時監護,強烈建議住院治療;7—10分,通知父母,立即住院。

5、康復後的個體回到生活環境後一定要解決“社會支持”問題,解決問題遠不如建立關係重要。

6、心理干預必須要團隊協作。在干預團隊中,學校領導充當“司令員”角色,心理諮詢師及督導擔任“參謀長”角色,學生工作者擔任“主戰部隊”角色,精神科醫生及醫院擔任“攻堅部隊”角色,學校保衛部門擔任“輔助戰鬥部隊”角色。

7、發現自殺危機事件時,院系必須做兩件事:通知父母前來、對當事人給予24小時監護。

8、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願意前來時,我們務必要求家長授權監護人,辦理住院手續,一定可以保證當事人的生命安全。聯繫家長時,我們要向家長如實反饋學生情況;不讓家長告知學生要到學校事宜,不要提及學校發生的事情;向家長保證,在家長到校之前,我們會安排24小時監護保證當事人安全。

9、家長不同意授權,也不前往學校時,可要求家長髮個《免責聲明》,並注意全程錄音。如若家長也不同意發免責聲明時,我們可告知家長精神衛生法第二十八條內容,告知家長我們可聯繫當地公安機關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10、 24小時監護是指分分秒秒都在視野範圍中。安排監護房間時,儘量選擇一樓房間,房間內無煤氣,無刀具等銳器;陪護人儘量選擇有責任心的並且與當事人關係要好的人來做;陪護人分分秒秒看護,不讓當事人離開視線,重點看管好門、窗位置。

最後,徐博士總結心理危機干預要做到九點:

1、付出任何努力讓個案放棄他所選的方法;

2、減壓,評估導致自殺想法的應激源,設法處理;

3、要打破保密原則,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關材料,如遺書等);

4、不管年齡多大,都要建立一條[生命線](電話保持暢通);

5、和個案訂不傷害協議;

6、立即處理;

7、儘快約定下次訪談時間;

8、制定行動計劃;

9、隨時可用電話聯絡到

本次培訓是我感覺收穫最大、指導性最強、專業性最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兩天的培訓告訴了我下一步應該如何更有效地篩查出高危羣體,如何建立危機干預機制以預防和應對危機事件的發生。這是一次非常專業的培訓,我相信這對我以後的學生工作會有很大幫助,非常感謝台州學院提供的培訓機會,也希望我們學校多提供一些諸如此類的高質量的培訓。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樣,這次的疫情比每一次都要離我們更近。老師,學生,導員,志願者,每一個人都在爲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努力支撐着師院這個大家庭。

但是,病毒迫近,學校封閉,快遞禁取、浴池關閉、超市物資短缺等問題讓在校學生愀然不樂、憂心忡忡,在這種艱難環境下心理問題也隨之來。煩悶、焦躁、抑鬱,失眠、易怒、脫髮,我們該怎麼面對疫情期間產生的心理困擾和情緒波動呢?

今天,高淑豔老師爲我們進行《“疫”起同行、呵護心靈》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讓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覺。其中,每天記錄讓自己開心的三件事讓我印象最深刻,因爲我也在微博打卡過一天中讓我開心的幾件小事,今天天氣很暖,太陽很好;今天媽媽說我瘦了;今天的電影好好看。事情很小,甚至可能每天都會發生,但每一次記錄,內心就會多一次雀躍,隔天在回顧的時候就會感到暖融融的,在面對更困難的任務時也有了一份不被打敗的力量。

疫情終有被消滅的一天,而愛不會。聚沙成塔,集腋爲裘,讓我們一起攻克難關,遠離焦慮,用愛溫暖更多的人。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爲了緩解學生疫情期間的學習及生活壓力,我院於週三下午舉行了“疫”起同行,呵護心靈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我瞭解到很多緩解壓力的方法。

當前,抗擊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在這場阻擊戰中,每個人都是都不孤島,此時我們更應該凝心聚力,帶着信念與勇氣,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我們作爲當代大學生,應該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積極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出門戴口罩,不聚集,學會自我調節,相信不久之後,我們便可以進行線下課程,取得抗疫戰役的勝利!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首先,通過學習,使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了正確的認識。

學生健康心理髮展目標涉及到多個方面:有身體、精神、心理的整體和諧;有自我認同、自我更新與成長;有關懷、尊重與合羣;有創造性人格;有應對挑戰與困難的能力等。但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認識不足,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不僅要遵循教育規律,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儘可能滿足他們正當的心理需要。對不正當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說服,講清道理,給予正確引導。其次,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國小國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而現代社會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帶來升學、就業、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們的老師也時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從低效而勞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代學校教育面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話題,如網絡成癮、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學生、心理缺陷的學生等等,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培訓中,聆聽專家們列舉的真實的當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使我深深地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們每一位教師要身體力行,儘快地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再次,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學生心理問題對於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們不能夠只注重於各項制度的制定、實施,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經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生作爲集體的一員,他們個體的心理感受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學習、成長,也關係到班集體的建設的成敗。特別是聽了王磊博士的如何分析學生的心理與行爲,怎樣激勵學生,怎樣進行心理輔導等,這些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措施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也使我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我們最應關注的,我們要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的水平。對學生主要進行心理訓練,提高學生心理品質,培養健全的人格,改善心理穩定能力;增強智力和能力水平,充分發揮心理優勢和精神潛力,克服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對心理缺陷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訓練和糾正教育,採取談心、對話、座談、諮詢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心理教育,也只有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建立起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最後,要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本次人文健康講座在同學與老師的積極互動和配合下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了,也得到了老師與廣大同學的好評。在老師極具風格的開場中同學們被深深吸引,一個簡短而蘊含寓意的動漫視頻指明瞭主題。整個講座中也是同學與老師密切配合,不僅展開交流,更是讓這場心理講座成爲一個思想的盛宴。

這次的活動是系裏團委爲了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而舉辦的,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揭開了心靈中的困惑,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質,增強了自己抗壓能力。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生活、工作與學習中去,所以我們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爲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明確自己的生活目標。

生活目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爲科學研究所證明。在一生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目的,我爲什麼而活着,人的一聲是有目標組成的,我們活着就是爲了完成這一個一個的既定目標,最後達到自己最想要的結果。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髮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爲,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髮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

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複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爲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總之,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係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此次活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例如:

1、同學們秩序有些混亂。

2、同學們在簽到的時候比較混亂。

3、多媒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在人員安排妥當的情況下,又調換了教室。給老師和同學都帶來了一些麻煩。

對於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們將會勇敢的擔當起來,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奮不斷克服不足,爲同學們奉獻出更精彩的活動,也希望大家能多提寶貴意見,爲我院的發展、同學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正當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讓自己的心態積極起來,正是因爲在疫情期間,我們更應注重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態度調整,不要因爲疫情原因,使我們的心情焦躁和煩悶,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自我調整機制,媒體,與朋友進行有效溝通,向父母吐露心中瑣事等來開導自己,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愉悅。根據疫情防控,我們遵守佩戴口罩,及時通風消毒等措施來增強自己的責任感。通過觀看本次宣講,我學習到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來調節自己,讓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如何保持更好的狀態,每天的好心情都是自己創造出來噠!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7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感覺到心理的壓抑感。但我們要保持積極情緒,積極情緒可以提高人體的機能,能夠促進人的活動,能夠形成一種動力,激勵人去努力。其次,規律作息,放鬆冥想。放鬆下來從好的睡眠開始,一般情況下,放鬆下來更容易入睡。還可以進行身體鍛鍊,可以在寢室拉伸、練瑜伽等。疫情防控期間,同學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規劃和提升自己。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在疫情嚴重的當下,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爲此我院特邀專家爲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以下是我觀看講座後的心得體會。

疫情期間,許多抑鬱,煩躁,焦慮壓着我們喘不過來氣,每天生活在恐懼中。但是我們要相信寒冬終將過去,春天總會到來。所以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去面對生活,平靜愉快的度過現在,才能對未來充滿希望。專家講了很多例子來說明積極情緒的重要,還教我們如何去培養積極情緒,看完講座的我深刻認識到了心理講座的重要性,以後也會用積極的情緒去面對生活。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9

童年,多麼讓我留戀!可它卻用層層煙霧,將我遮住。童年,多麼令人回味!可它卻像一片片羽毛,越飄越遠。偶然間,我採了一串童謠放在口中。啊!那正是我的童年,它像一串糖葫蘆,又酸又甜!記得那年,我只有六歲,每次看到爸爸喝啤酒時那陶醉的神情,就禁不住也想喝上一口過過癮。但每回爸爸都搖搖頭說:“這東西小孩可喝不得,喝了會‘醉人’的。”爸爸越是那樣說,我越認爲那是好東西。有一天,家中只有我一人。機會來了,我趕緊拿出一瓶“三得利”啤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開酒器打開了瓶蓋,倒入小杯。而後,學着爸爸的樣子,猛喝了一口。啊呀呀!這味道又苦又澀,怎麼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也許多喝幾口才能嚐到甜頭,我不由得安慰起自己來。又喝了幾口後,糟糕,我感覺人像是浮了起來,頭重腳輕,渾身乏力。就在這時,媽媽回來了,她見我滿臉通紅,再看看那隻剩下一半的酒瓶,什麼都明白了。“什麼不好學,竟學你爸爸身上的壞習慣!洗洗臉,睡覺去!”媽媽氣不打一處來,板着臉,嚴肅地說道。

那天,我一連睡了十三個小時,醒來之後還覺得頭暈,噁心呢,就像剛生過一場大病似的,唉,原來!這就是‘醉人’呀!我別提有多後悔啦!

雖然它只是我成長故事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是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大人說不能碰的東西,小孩最好別碰,否則,只能自討苦吃。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教師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時代的挑戰,保持健康的心理尤爲重要。教師要幹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教育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很難設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的收穫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忽視的。

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和壓力。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服務對象終日在一起工作。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指導他們成長的重任。那種八小時以外時間還在爲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資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質,俗稱“快樂物質”——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附近的地區遊覽,逛逛市區,或者去家鄉有名的景區遊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着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對此,我作爲心理委員也積極參加了“抗擊疫情安心行動”公益講座。

在此次講座中主要講到了面臨病毒感染的重大危機事件的不確定性、與生命安全相關、突發性和對個人的影響,這些都會使人內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恐慌心理等。

那麼面對這樣的心理影響,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做好自我覺察,樹立信心,並且多看些積極新聞;

2、安排好飲食起居;

3、加強身體鍛鍊;

4、做好自我時間管理,積極做好復學各方面的準備;

5、增加生活情趣,起到對負面心理的緩解和調節作用。

最後,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做到在關鍵時候能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

希望疫情就此停止,願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疫情仍然嚴峻,而在此情況下,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爲重要。在觀看完此專題講座後,我有了一些感悟。

在疫情下,我們仍應積極向上,樂觀地面對困難。要學會情緒管理,適當轉移注意力。不要因爲一些小事就怨天尤人,要學會理智面對問題。多花一些時間和家人、朋友聊天。作息要規律,作息不規律精神氣就會變差,心情也會變差。

最後,我們一定要攜手前行,保持積極的心態戰勝疫情,相信我們的國家!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參加公益講座,作爲一名班級心理委員我的感觸頗多,用三個詞來概括,分別是自信、感動和使命。

一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我爲“生在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人民爲中心,爲人民服務”而感到自豪。自內蒙古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採取專項措施,上下一心,戮力同心,共克時艱,突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是心懷感恩,前路坦蕩。在疫情大考面前,萬衆一心,齊心抗疫,每個人都是抗擊疫情的參與者,沒有身外人。無論是衝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留守後方保障人民生活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最美逆行者,因爲有他們我們才安全。正如視頻中看到的一句話:“我們最大的幸運,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總是被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確實是這樣,致敬每一位爲抗疫付出行動,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人。每每看到這裏,總是熱淚盈眶,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體諒,多一分支持!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到!只要我們齊心抗疫,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三是使命在肩,強國有我!作爲時代新青年,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應負的使命!不負國家!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些改變不僅是在生理,更是在心理。聽了本次“抗擊疫情全國心理委員大講堂”系列公益講座,老師們講的一些內容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學到了一些關於心理調節的方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不僅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要及時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保持正向積極思維,堅定信心才能戰勝疫情,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我們要避免只往壞處看。重點留意客觀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以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看待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轉移注意力,做一些能令自己放鬆的事情,居家期間,可以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也可以發展興趣愛好,如:看書、繪畫、烹飪等。我們也要安排合理的時間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運動有助於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還是一種很好的釋放壓力的途徑,有利於心理健康。本來美好的大學生活,結果因爲疫情的爆發而變得不完美,事情發生的很突然,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們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疫情,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要聽從國家的安排,聽從學校以及老師的安排,不傳謠、不造謠、不信謠,從我們自身做起,必要時爲國家貢獻我們大學生的一份力量。

總之,在疫情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大學生要做到身心健康,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新星才能綻放出自己的光。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20xx年xx月—xx日,於xx市xx區參加xx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這是我加入心理健康教師這支隊伍後第一次參加的省組織的專業培訓。抱着向各位前輩和專家學習的態度,我認真地參與了這次培訓。

在xx日上午的專題報告中,符x老師提到:教育就是把孩子培養更像他們的人,而不是更像我們的人。這讓身兼班主任和心理老師的我茅塞頓開。符老師在培訓中提到的雷夫的教育方法,更值得讓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去嘗試和實踐,這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是一種成長。下午是在海經院參加箱庭體驗,我們也猶如學生一樣,懷着激動和歡喜的心情參與其中,無論是對箱庭室內的佈置,還是對沙具,我們充滿好奇。箱庭的體驗,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成長。爲了顧全大局,我們有所捨棄;雖然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爲了顧及他人,爲大家着想,我們學會了忍痛割愛……在這個過程中,成員間互相包容、尊重、配合,最終完成了我們共同的家園。用一位老師的話說:“我們無法改變生活,要學會適應生活。”也像另一位老師說的:“箱庭體驗,我們痛並快樂着。”

27日,李xx教授給我們分享了表達性藝術療法的後現代運用的案例。李教授開場給我們的四句話讓我本人受益頗深:一個人做任何工作都是利己的;諮詢師本身的魅力就是最好的諮詢技術;再好的技術都比不上情感;說話者的本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話者的感受。這四句話對於剛剛走上工作的崗位的我來說就好像是燈塔,這是以後道路上的方向。在一天的分享中,李教授跟我們一起分享了許多表達性藝術療法的方法,比如,音樂療法、歌舞療法、繪畫療法、沙盤療法等。在分享的過程也給我們展現了繪畫療法的魅力,在繪畫過程中,不僅可以瞭解顯性信息,還可以瞭解到隱形信息,這引起了我們每個人極大的興趣。經驗豐富的李教授還提醒我們心理健康老師應該注意:在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就是陪伴者,傾聽者;心理諮詢師不可以爲來訪者做診斷。這些對於我們這些不夠專業又經驗不足的人來說是一種提醒。

兩天,時間很短,收穫很大。很感謝有這樣學習的機會。

最新學生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一、樹立現代兒童觀和教育觀

兒童觀是對兒童的總的認識,即各種看待兒童觀點的總和;教育觀是在一定的兒童觀指導下,對兒童的態度和所實施的教育思想。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教師開展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二、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如校園的戶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國小生多種經驗,誘發國小多種活動行爲的功能。在活動場內,設計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三、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爲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爲朋友,爲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作爲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隨着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着。社會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唯有積極探索,適應新情況,敢於面對新問題,才能不斷地發現兒童的最新動態,走出一條與時俱進而不會落後的道路。

現代的教育觀認爲,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裏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