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讀書心得:精神勝利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1W

編者按:《阿Q正傳》中的阿Q精神勝利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不要因爲你認爲一件事“好”或者“壞”去做,而是爲着“喜歡”、“需要”去做。

《阿Q正傳》讀書心得:精神勝利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精神勝利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沒有點想法

首先必須說明,這不是小論文,這是毒酒。小朋友們不要輕易喝下,因爲也許他會讓你懷疑人生。

“吳媽,我要和你睏覺”和“想每天早上和你一起醒來”。這兩句話有什麼區別呢?前者讓人覺得齷蹉,後者居然讓人臉紅——難道不是一個意思的表達嗎?

想和吳媽睏覺的是阿Q,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有門絕技,叫做精神勝利法:“兒子打老子”,似乎這樣一想,打在身上的板子也就不那麼疼了,甚至有種“世人皆是我兒子”的自我滿足。看書的時候,你也一定跟我一樣,笑話這個阿Q。後來,我想你也跟我一樣,開始喜歡這種“勝利法”。

你來到超市,看見琳琅滿目的商品,你努力了好久,只買了五件商品。你很欣慰覺得自己省錢了,因爲你剋制住了自己買八件貨物的慾望,於是你志得意滿的提着自己的收穫回家了。可是,你是不是忘了,你只是去買一件必需品的。一件!你實際上多花費了四件物品的錢喔~是的,親,你又超支了。

你打開電腦,突然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攻沙了。你剋制住了進遊戲的慾望,打開yy,挨個告訴自己的小夥伴,對不起,今天我要陪我的女朋友看電影。跟他們笑鬧一番,給他們加油。然後你得意洋洋的跟女朋友說,親愛的女朋友,我今天沒有玩遊戲喔。可是,你打開電腦的初衷,只是爲了發一封郵件,而發這封郵件只需要五分鐘。五分鐘,是的,你沒有玩遊戲,可是你還是讓你的女朋友等了你半個小時。

你決定臨陣磨槍,在你打開書本的時候,突然一個電話打來,一個好聽的聲音問你,先生請問你需要資金週轉嗎?你憤而掛掉電話,把他拉黑,打開微信發了個朋友圈:明天要考試了,正準備努力複習,一個電話打斷了我的思緒。然後你開始每隔五分鐘就刷新一下朋友圈,看有沒有人評論點贊……然後等你翻到書本第二頁的時候,你開始打起來哈欠。你開心的發了條朋友圈,今天覆習到這麼晚,明天一定有好運氣喲!

昨日在健身房洗漱的時候,看見一個媽媽帶着兩個三四歲的小孩,一男一女,吵吵鬧鬧個不停。我一邊覺得詫異,爲什麼要帶兩個孩子來健身房?爲什麼要帶兩個孩子來洗澡?爲什麼要把男孩兒和女孩兒放在一起洗?一邊被這兩個熊孩子吵得頭昏腦漲。

或許大部分人反而不能理解我爲什麼要問這些爲什麼,因爲很多人都這樣做,當然,很多人都這樣做不一定是對的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帶兩個孩子來健身房,你健身的時候擔心小朋友的安全,你能專心嗎?你帶兩個孩子去洗澡,會不會影響到其他人?把男孩兒和女孩兒放在一起洗澡,會不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性別概念?男孩兒有三歲,女孩兒更是有四歲了,這時候的性別概念已經開始模模糊糊的萌生了。與這些可能性相比,你少付出的那些時間心思和精力,是不是不那麼重要了呢?

可是,不一定會有壞的結果呀。(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呢?)

最近常在朋友圈裏發雞湯,一是想告訴大家,應該要提前開始應對你的中年危機了。不是什麼“蹦養生迪”,也不是什麼“佛系青年”。如果你離你的中年還有五六年,那麼你就該開始準備了。如果你還有十五年,好吧,你隨意,關掉這篇文章吧。如果你已經中年危機,那麼,你得先解決現在的問題,並且提前想好怎麼去過晚年生活了。另一則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希望能讓你們“似曾相識”回味一下你曾經被雞湯感動,決定努力的那一瞬間。

人是一種可怕的生物,自私至極。我曾經見過這樣一段對話,是一個基督徒向一個陌生人傳福音:基督徒說:“信基督,就可以得到救贖……”,陌生人:“神那麼好,爲什麼要我信他,他才救我?”基督徒:“他不是要你信他他才救你,他已經救了你了,但是你不相信。就像電影20xx裏面一樣,他給了你船票,你當做小卡片隨意的丟棄,你能上船嗎?”陌生人沉默了一下,然後接着說:“爲什麼要到了天國纔能有那樣的美好,爲什麼不可以現在就有,爲什麼不直接放在現在。神不是萬能的嗎?”

基督徒怎麼解釋的我就不復述了,這篇文章不是爲了幫他傳福音的。但是人性的自私可見一斑。如果“神”真的萬能,那麼事情就必須按照他定下的規則運轉纔是,否則,“神”不就成了爲你打工的僕人了嗎?你憑什麼因爲別人可以,就要求別人一定要做呢?你又憑什麼因爲別人有,就指責別人不給你呢?

好像有點兒歪樓了……

來,強行扭回來。

所以,自私的人一直在自我安慰。他有啊,他多啊,爲什麼不給我,他又不損失什麼!他打我有什麼了不起的,兒子打老子,將來要遭雷劈的!有錢有什麼了不起,老子是不跟他爭,要是我想要,我掙得比他還多。實際內心翻江倒海,羨慕嫉妒恨。各種醜惡彷彿可以集中在一張精緻的面龐。而且,習慣了,我們似乎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這其實是一種病。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羣或者稱爲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徵,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裏,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爲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採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來自互動百科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爲了讓自己不至於因爲特別強烈的情緒而突然崩潰,我們會自我保護,這種自我保護在生理上可能是種多巴胺的分泌。甚至讓人產生“痛=快”的錯覺。這種保護機制,目的當然是好的,讓你在最糟糕的時間可以堅強的生活下去。但是,持續的運轉這種機制,就會導致你漸漸依賴於這種多巴胺產生的“快樂和安全”,以至於“喪失了自我”。甚至殺死“本我”。

這跟我們的生活何其相似。這跟阿Q的生活何其相似。

你還記得你當初選擇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爲了什麼嗎?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真的只是往前走就可以嗎?

對於整本《影響力》,我熟悉了很多的觀點,但是我記下了一句話。這句話讓我毛骨悚然。所以我寧願自己變成別人眼中“冷靜的可怕”“理智的嚇人”“嫁不出去”的“才女”。

“只有當我們認爲外界不存在強大的壓力時,我們纔會爲自己的行爲發自內心地負起責任”。

這句話運用在教育上有很實用的意義,但是讓我毛骨悚然的是,我認爲這些東西是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因爲我“以爲”外界沒有很強大的壓力,而不是自己“一貫的選擇”呢?

所以,同樣的,在《自控力》當中提及,不要因爲你認爲一件事“好”或者“壞”去做,而是爲着“喜歡”、“需要”去做。沒有壓力了,“因爲不對(而不是害怕威脅和懲罰)而不做,因爲正確或想要(而並非獎勵和表揚)去做”。

公衆號:沒有點想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