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1W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自從學習完《形勢與政策》課之後,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9篇)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讚美他,是因爲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最後,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爲,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自1949年中國臺灣題目構成以來,我們始終把解決中國臺灣題目、完成祖國同一大業作爲自己的神聖職責,進行了長時間不懈的努力。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的發展從此進進歷史新時期。《告臺灣同胞書》就是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背景下發表的。

30年來,中國爲增進中國臺灣題目的解決提出了一系列對臺方針政策:同道根據國際國內情勢發展變化,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動身,在同道、周恩來同道關於爭取和平解決中國臺灣題目思想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爲確立“和平同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同道提出現階段發展、推動祖國和平同一進程的八項主張,豐富和發展了對臺方針政策。

黨的xx大以來,我們就對臺工作做出重大決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張、新舉措,賦予對臺方針政策新的內涵:《反國家法》的制定和實施,把我們關於解決中國臺灣題目的大政方針法律化,表達了我們堅持和平同一的一向態度和最大誠意,同時表明了全中國人民果斷反對、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全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在兩岸同胞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發生重大變化。1987年底兩岸同胞長時間隔盡狀態被打破,兩岸同胞交昔日益密切,兩岸經濟合作蓬勃發展,構成互補、互利的格式;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鳴”,雙方在此基礎上舉行首次“汪辜會談”;20__年國共兩黨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談,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20__年3月中國臺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迎來難得歷史機遇。5月以來,本着“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共贏”的精神,兩岸協商在“九二共鳴”的基礎上得到恢復,並獲得重要成果,兩岸全面直機雙向“三通”邁出歷史性步伐,雙方妥善處理一系列題目,保持改善和發展勢頭,推動展現出和平發展的遠景。今天兩岸同胞來往之頻繁、經濟聯繫之密切、文化交換之活躍、共同利益之廣泛是史無前例的,中國人民維護臺海和平、推動發展、實現祖國和平同一的事業,日趨贏得國際社會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國普遍承認“一箇中國”的格式不斷鞏固和發展。

30年來,發展的實踐告知我們,推動發展、實現祖國和平同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守“和平同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展、推動祖國和平同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盡不動搖,爭取和平同一的努力盡不放棄,貫徹“寄希看於中國臺灣人民”的方針盡不改變,反對*活動盡不讓步,牢牢掌控“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爲兩岸同胞謀福祉,爲臺海地區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全,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聽了教授的的講座,真是收穫頗豐!作爲新時期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意想到中國臺灣題目不單單是一個經濟題目或意識形態題目,而是一個牽涉多方利益的複雜歷史題目。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都應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不動搖,在此基礎上以大學生獨佔的開放眼界對未來做出大膽但公道的假想。並且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氣力。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爲我們當代大學生尋找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形勢與政策對我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

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新世紀的接班人就該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對變化莫測國際形勢,我們應有自己的主張。因爲只有拋棄過去才能前進。由於知識面的限制,有些觀點可能不成熟,還請老師諒解。

先說說中美關係,我眼中的中美關係沒那麼複雜。國家間利益就是一切,是敵是友只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手段。作爲國家領導階層,其施政思想是國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不能爲國民謀利益就會被推翻。因此,國家間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英國和美國的關係很明顯反映出這一點,以前英國是老大哥,美國跟在後面跑,後來位置逐漸改變,英國要聽美國差遣。現在隨着國家實力的不斷變化,英國開始有自己的聲音。同樣,二戰結束後,日本也要處處看美國臉色,但現在日本領導人開始逐漸擺脫美國的控制。當然,能否真正擺脫是另一回事,這個問題之後再說。

現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無須質疑。中國以後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講。我認爲希望不大,因爲國情不同,美國從建國到現在與中國比,太年輕了。也正因爲此,負擔輕,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國都有很嚴重的社會問題,這點不容質疑。貧富懸殊、暴力、等等一系列問題擺在眼前。中國負擔太重,而且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變,我們總在宣揚傳統文化,以悠久的歷史爲榮,張口四大發明,閉口黃河、長城。靠吃祖宗飯有意義嗎?我看不見得。歷史應該銘記,但落日的輝煌說多了就要被人笑話。

歷史在不停的發展當中,未來如何誰也不敢說。我們活在當代還是說說現在有點實際意義。曾看過一篇報道講美國的貧富懸殊異常嚴重,其實中國也差不多,有人窮奢極欲就有人在死亡線上掙扎。沒有真正的公平,一切只是相對。社會的黑暗面不如說是人類的劣根性在作怪。我們活在現實的世界就不祈求柏拉圖式的天堂,但我們可以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那就是合作。國與國之間需要合作,人與人之間同樣需要合作。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粉飾太平毫無意義。“重臉面輕實利”要不得,哪國都有自己的問題,總唱讚歌不解決問題。中國的中庸之道由來已久。它有一定價值,但害處也不少,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人願當出頭鳥,總希望別人來說。今年的兩會有何成果在此不做探討,只是一些代表不涉及敏感問題,竟扯什麼“男人節”“女人節”讓人捧腹。有問題就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後或許會有辦法,但迴避絕對不行。有人講今天的中國還是小家子氣,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認不足,是因爲自卑,對自己的嚴重不自信。要面子是傳統,別人不會理解“面子”對中國人的意義,但有人會利用這一點佔我們的便宜,吃虧了還得表現的很高興。想必也只有我們願意幹了。

中國有實力、有能力左右世界,這是事實。只要我們能靜下心來一件件解決問題,未來一切都有可能。所謂外交無非是各國在世界範圍內追求國家權利的最大化,即國家利益。國際關係格局的演化是各國外交不斷“博弈”的過程。這一切都是以國家實力爲基礎的。中國不能樂觀,但也無須悲觀。我認爲,中國臺灣會統一,只是時間問題。但很可能是有代價的從美國取得。當放手中國臺灣對美國有利時,中國臺灣就是中國的了。那時,日本會是另一大制約中國的因素。同時朝鮮很可能成爲一個新的威脅。

我個人一直認爲中國真正的勁敵是日本。大和民族有其自身優勢,我們一貫不把日本放在眼裏,曾看過一本書講述大和民族精神。不管是櫻花還是武士道都不可小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強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幾次能從瓦礫中迅速崛起,難到不可怕嗎?只是我們一直不願承認這個事實。日本的學者大量來研究中國文化,中國歷史,難道人家真就對你有興趣嗎?不是!是在準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孫子的教誨,人家應用在國際關係中,我們用在內槓上。中國人在外有“一人龍,三人蟲”之說。不管對錯,我們都該警醒了!現在不早做防備,當事實發生了再做事後諸葛毫無意義。

國際關係就是人的關係。只要國民整體素質上去了,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纔有發言權。迴歸到底還是要抓教育,從兒童抓起。我們作爲當代青年大學生,有理想、有抱負,更要珍惜大好時光學習,奮鬥。國家的路需要我們走出來,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需要一步步踩出來.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通過本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我對當今變幻多端的國際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有助於我們作爲當代大學生思想的成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了解世界的經濟政治形勢來了解整個時代的主題。當今世界形勢發展變化很快且十分複雜,正處於舊格局解體走向新格局的過渡期,分析當前的國際格局,應該說還是一個以美國爲超級大國,以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爲大國及國際集團的形式。下面談一下美國的單邊主義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美國作爲頭號超級大國的地位在短期內是不會動搖的。

首先它的經濟地位是不會動搖的,第二,它的軍事地位是無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實力的優勢。這些都爲美國的大國地位及奠定了基礎。

歐盟的發展也極爲迅速,歐盟的發展是對美國和俄羅斯的抗衡,因爲歐盟的東實質是在侵佔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從東歐鉅變和蘇聯解體,俄羅斯作爲蘇聯的後繼者不能控制整個東歐。相反,歐盟抓住機會,利用歐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攏歐,對俄羅斯形成威脅;歐盟的擴展也是在蓄勢對美國抗衡,試圖擺脫美國的陰影,此前的歐洲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而現在歐盟正在建立自己的軍事共同導彈防禦體系。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在軍事上可以與美國叫板的國家。俄羅斯的科技在國際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比如說航空航天業,它擁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術。只是經濟發展速度緩慢。日本經濟發展迅速,日本的經濟支柱主要是電子、高科、輕工業、汽車、金融等,由經濟帶來的軍事發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國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發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發展,世界驚呼: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越來越顯得舉足輕重,爲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隨之而來的是興起了“中國威脅論”這一說,但這實屬一些國家的無稽之談。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爲中國的發展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保證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不要錯過珍貴的和平年代。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使國防、科技、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國家安全。

二、要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有了良好的外交,纔有良好的國際環境,才能吸引外資,爲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讚美他,是因爲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隨着世界的不斷變化,社會的不斷髮展,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着各種各樣的事,形勢與政策也伴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着。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式政治課程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通過這學期的形勢與政策學習,我對國內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系統、更深刻、更全面的、更切合實際的瞭解,使我受益非淺。

我們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安排有: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國際經濟政治形勢;“七一”重要講話;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與以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爲契機開展愛黨愛國主題宣傳教育;校史校情、學校發展、安全、誠信、民族、宗教等教育專題。

首先,感謝給我們授課的老師,他們用自己豐富多彩的知識以及別開生面的講課博得了我們廣大學生的好評,他們不但教給我們文化知識,而且同時也教會我們怎樣思考問題,思考人生,給我們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其次,就是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對我們有深深的影響。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實現自我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通過形勢與政策學習,我有深刻的體會和見解。瞭解了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十個要點,正確認識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我國經濟形勢正處在建國以來相對穩定、持續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效益開始改善的良好時期。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發生明顯轉變,正在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改善型轉變,不僅經濟效益改善,而且環境生態效益開始改善。我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主要總結當年農業和農村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着重研究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來年農業和農村工作。

學習了“七一”重要講話,瞭解了在“七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有很強的理論性、戰略性、指導性,是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綱領性文獻。我瞭解了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深刻闡明瞭高等教育事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發展高等教育事業,要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始終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類進步爲己任,其中突出強調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緊迫性。讓我瞭解到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教育質量上來。也同時瞭解了一些關於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愛黨愛國主題宣,國際經濟政治形勢以及校史校情、學校發展、安全、誠信、民族、宗教等.

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門課不僅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開闊了我的視野,同時還培養了我的能力與責任感,認識中國,讓我們感受社會的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讓我清楚地認識到當代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在大學生活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6

近期學習了“一帶一路”總體規劃政策解讀,感覺受益匪淺,大大的開闊了視野。在視察哈薩克斯坦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去年“兩會”國家又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面臨又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學習緊緊抓着這次機遇,努力爲打造全縣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爲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

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爲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爲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爲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爲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爲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爲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爲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爲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爲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爲“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我們作爲全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一名領導幹部,要藉助東風,和祖國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爲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而努力奮鬥。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年來,中國由貧困走向初步昌盛,由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由求溫飽初步走向小康,發展迅速,大大超出國際上多數人的預想。30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歷史性的變化。中國正運用他獨特的魅力與激情實現着世界的和諧進步之路,實現着中國的自強發展之路。

30年過去了,中國某個鄉村發生的事情成爲世界媒體的報道焦點,地球某地的中國人成爲全球新聞中的主角,似乎已經顯得平常。當我們將目光回溯到中國融入世界現代化潮流的起點,並用心去觸摸這30年的變遷時,我們尤爲深切地體會到,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的前途命運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一個偉大的轉折已經完成,中國與世界彼此相互影響的時代已經開啓。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深刻歷史感的民族,對於“歷史性的變化”有着同樣深沉的感悟。整整220xx年前,拿破崙率領下的法軍大舉用兵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狼煙四起。貝多芬於1820xx年完成了《命運》交響曲的創作,然而叩響中國命運之門的卻是又一個多舛的百年。整整一百年,韌性的抗爭書寫着崢嶸歲月,當光陰又過百年之後,20xx年發生的一切告訴世界,已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已經、正在並將繼續主動積極地在國際社會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這一作用已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一.中國經濟已經成爲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xx年的5%以上,中國進出口總額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xx年的約8%。中國的發展爲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780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也在大幅增長。

二.中國發展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

1978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增速達到16.7%,已成爲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20xx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額近5600億美元,爲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

三.中國已經成爲國際體系的重要成員

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300多個國際公約。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認真履行相應的國際

責任。迄今,中國共參與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人次,現正在執行維和任務的有1900多人,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在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的世界大勢之下,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

四.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對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統一、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在開放的過程中,中國開始學會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發展,並以一系列合作共贏的實際舉動逐漸打消了各方的猜疑與憂慮,創造了對自身發展更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用自己的真誠,塑造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和平形象。30年來,中國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發展帶來的機遇發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了世界和平,促進了共同發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五.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中國致力於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堅持按照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市場準入,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支持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制、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國共同防範金融風險、維護能源安全,堅持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推動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

六.中國將始終不渝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作爲一個大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在政治、經濟、安全等諸多領域,中國真正融入國際社會,卻始於改革開放。走過30年的歷程,中國已經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發揮着重要建設性作用。中國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繼續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積極參與反恐、防擴散、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成功舉辦奧運會,從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到推進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從加強東盟與中日韓(10+3)的合作到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從減免發展中國家債務到設立中非發展基金,從中俄、中越邊界談判的進展到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合作政策,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到與全球攜手應對眼前的金融危機,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表現得越來越積極,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躍然而起。

各國關注中國的變化,也是在關注世界的未來。歷史表明,一個大國的崛起必然會對現有格局帶來重大影響,極少有西方大國不靠殖民掠奪,不靠戰爭而崛起。西方對中國的擔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此而產生的對中國發展道路的不確定感。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我學習了形勢與政策,通過這次魏教授的講解,我對當今變化多端的國際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作爲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瞭解國內外的形勢是非常必要的,而學習這一門課程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和觀點。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青年人;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國際競爭中,爲什麼有的國家勝出,有的卻一敗塗地?德國爲什麼會成爲世界諸多豪華車主要生產廠商的大本營?中國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世界局勢如此動盪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就可以以此作爲跳板,無論在經濟或國際地位都會上身一個等級。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會有很多的阻礙,因爲其他國家會眼紅,中國威脅論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機時期,外界卻把中國比喻爲“救世主”。中國並不是什麼“救世主”也不存在對外國的威脅,中國只是在做自己認爲對的事。

學習了形勢與政策,在看國內外的時事我會看的更深刻,更透徹。這也是我們青年人必備的能力。在以前,每當我看到中國在美國面前總是低聲下氣時,我就會覺得很生氣,很不解,而現在,我知道了不能以一時之氣而做出錯事。在沒能力與之抗衡的時候不應太張狂,隨着中國一步步的發展,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同以前了,在國際上說話更強硬了,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了。

綜上所述,學這門課程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讓我們感受社會的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作爲一個大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在政治、經濟、安全等諸多領域,中國真正融入國際社會,卻始於改革開放。走過30年的歷程,中國已經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發揮着重要建設性作用。中國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繼續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積極參與反恐、防擴散、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成功舉辦奧運會,從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到推進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從加強東盟與中日韓(10+3)的合作到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從減免發展中國家債務到設立中非發展基金,從中俄、中越邊界談判的進展到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合作政策,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到與全球攜手應對眼前的金融危機,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表現得越來越積極,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躍然而起。

自強方能自立,自立凝結自信,自信轉而推動自強。“自助者天助”,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的積極變化得益於30年來鍥而不捨的改革開放進程,其要義在於排除一切干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自覺。歷經難以數計、形形色色的遏制、指責、臆斷及誤讀,中國沒有停下自強不息的前進步伐,也因而變得更爲自信。

30年來,中國在適應世界對自己的心態變化的同時,也在學會如何與世界打交道。在涉及國家主權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敢於鬥爭、善於應對,打破了西方國家的種種制裁,遏制了反華浪潮,贏得了尊重。摩擦與碰撞歷練了中國人,中國不斷加深着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在一個接一個的“威脅論”、“崩潰論”相繼破產後,世界也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中國發展的不同。從四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世界看到了13億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從北京奧運會,世界體會到了13億中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不懈追求;從中國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應對,世界感受到了13億中國人民的責任感和這種責任感給全球經濟走出危機帶來的信心。不止一個西方學者說過,我們無法再用現有的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發展,必須重新認識中國的發展道路對世界的意義。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近來釣魚島問題愈演愈烈,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挑起事端,特別是20xx年以來姑息縱容右翼勢力掀起“購島”風波。20xx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嚴正交涉,宣佈“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實施所謂的“國有化”。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抗議。

有一段時間各類日系店被打砸搶,另外還有好多日系車主的車或者人被砸。針對釣魚島問題,很多熱血青年都願提十萬虎狼旅,揚刀立馬入東京。不過這樣的做法卻引人深思,到底爲什麼中國人會用如此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仔細思考也不難發現,如今中國的世道就是當官的貪污受賄給商人一條綠色通道,商人不顧一切的謀取利益,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是廣大人民。正是因爲如此的風氣盛行,中國人民纔不能夠凝聚起來。我們抵抗日貨或許是一種表明態度的方式,不過這樣的方式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釣魚島的主權問題,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加不團結,所以我們在堅決反對日本“購島”的同時,要理性的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釣魚島肯定不是中日兩國人民都要朝拜的聖城,但它確實是中日兩國人民都不忍割捨的一塊心頭肉。它的歸屬與兩國的光榮和夢想相伴,它的喪失與兩國的失敗與屈辱相隨。1895年,強大的老牌亞洲帝國清帝國戰敗於新興帝國日本,原屬於中國領土的中國臺灣島及其所屬的澎湖列島和釣魚島一起被割讓給日本,日本深謀遠慮地將釣魚島劃歸沖繩縣管轄。好像國運和釣魚島一同被割走了一樣,從此,中國在敗亡、衰落和殖民地化的下坡路上越滑越遠。1945年,日本戰敗,宣佈無條件投降。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應當將中國臺灣、包括其附屬的釣魚諸島歸還中國。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卻同美國簽訂《舊金山和約》,將釣魚島諸島聯通日本沖繩交由美國託管。

可是不可否認的是: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大量文獻和史料表明,釣魚島爲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命名和使用。楊載在明朝初年就已發現釣魚島列島,而日本人賀辰四郎在1884年才發現釣魚島,比楊載晚520xx年。而且早在1582年,明朝就已經將釣魚島歸入中國版圖,隸屬福建。從地理的角度,釣魚島列島屬於中國大陸向東南延伸,爲東中國大陸架支隆起部分,從地質構造的角度,釣魚島列島屬於中國臺灣北部大屯山火山帶,而琉球羣島屬於霧島火山帶。

“購島”是近年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的最嚴重的單邊行動,嚴重損害了中日關係的健康發展。接下來從幾個方面來具體說明。

1、經濟方面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政府“購島”表面上是出錢買島,實際上是企圖通過對釣魚島的有效控制,將其佔爲己有,從而進一步竊取相應的油氣資源,獲得經濟利益。

2、軍事方面

釣魚島處於中日交界處,它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島嶼本身7平方公里的主權標誌,而且在於其潛在的巨大戰略價值和軍事價值。如果日本控制了釣魚島,無異於扼住了中國向太平洋縱深區域進出的咽喉。而且,日本沒有資源,海上運輸是生命線。因此,釣魚島不得不爭。

3、政治方面

釣魚島問題在20xx年走向高潮,爭端被激化和惡化的直接根源是野田佳彥政府對釣魚島所謂“國有化”決策的冒險和失誤。日本政壇混亂不堪,出現日本政局右傾、地方右翼勢力集結,逐步形成“第三級”的新動向。

4、美國影響

美國不斷強化的“重返亞太”戰略激發了日本在地區安全戰略和外交政策上的“脈衝式”反應。日本一方面要捆綁美國遏制中國,一方面要促進一個由美日共同主導的亞太地區秩序。

5、民族覺醒

日本資源匱乏,有嚴重的侵略特性。戰後的日本始終沒有對犯下的罪行進行真心悔改,這直接導致了其右翼思想膨脹和軍國主義思想的死灰復燃。

其實,釣魚島問題本來是一個沒有爭議的話題,但如今卻成爲中日矛盾的導火線。很大程度上的責任在於日本,他們不斷否認侵華行徑,肆意篡改歷史,而且還大肆參拜靖國神社,這就是日本人的無恥所在,這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民族性質”。同時,我們也要考慮一下中國對此是否也有責任?中國對日本再三忍讓,希望與日本友好相處,共同發展,但是在中國人在堅持和平共處的時候,日本人卻“銳意進取”了。如今出現這種悲劇,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國人的善良縱容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或者說是中國人的軟弱“促進”了日本的“前進”。

要解決釣魚島問題首先要清楚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維護釣魚島。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的領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絕不默許購島,中國的土地可以被侵略,但決不允許割讓!中國國土遼闊,但絕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國也會強勢反彈,強硬奪島。中國不主動挑起爭端,但面對挑釁,在領土問題上也是絕對不會退讓半步的。我們也相信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不會像野田佳彥那樣幼稚短見,故意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他清楚日本現在輕舉妄動就是在自掘墳墓,日本現在沒有能力進行大戰。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迅速崛起。我們的經濟、外交、軍事等全方面的實力都已經大大提升,已經成爲舉足輕重的大國。外交方面,中國始終堅持以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爲原則。軍事上中國已經躋身三甲之列,在武器裝備等方面已經有重大突破。要解決釣魚島問題,中國會毫不動搖的捍衛國家主權,但是解決釣魚島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還是要雙方達成共識。當然,擱置爭議,共同發展,除非一方退讓,不然可能性不大。到那時,國內民衆的情緒會很難安撫,美國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現在中國仍然在崛起,綜合國力將會遠遠把日本拋在後面。因此我們要對釣魚島問題有耐心和信心,採取外交和經濟等手段來應對這方面的問題。中國在很多問題上同外國進行外交,且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所以不可小覷外交的作用。且中國作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在聯合國事務中有重要作用。其次,兩國之爭其根源還是經濟利益的問題,而日本經濟上依賴外國,現在中國是日本商品傾銷的最大市場之一,如果中國人抵制日貨,完全反對日本各類產品,日本的經濟將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釣魚島問題能否解決?不單單是中國單方面的努力,而需要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剛剛落下帷幕,選舉出了以同志爲核心的新一代領導團隊,在此希望釣魚島問題能夠在新一代領導集體中有突破性進展,早日爭回中國的領土主權。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兩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應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爲,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作爲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

在校學生對形勢與政策普遍渴望的熱情還缺乏具體內容,比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體的指向時,往往出現價值困惑,從而出現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幾種消極認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效果: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爲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爲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爲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僅是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傳聲筒,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催化劑和必要支撐;不僅僅是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夠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課程,更應該把形勢與政策課滲透於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個環節中來。我覺得《形勢政策》課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形勢與政策》課要強化服務功能,凸顯人文精神,實現《形勢與政策》課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統一。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受教育者來說,一方面要通過接受形式與政策教育瞭解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認真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形勢,學會認識、把握形勢與政策,思考應對策略,順應、利用好個人成長髮展所處的社會環境。但是,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偏重的是傳達、貫徹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學生當作被動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時間講授國內外政策、形勢,很多同學感到講授的內容實用價值偏小,更無法理解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中,應切實轉變急於灌輸政治理念的觀念,深入體察學生的內在需求,滲透人文精神,實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的交融統一。

(2) 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與個人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有着密切的關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認爲,課程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相距甚遠,感覺不到這樣的課程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和價值。大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活躍的特點,但是在思維的深廣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認識不夠,教學接受的過程中消極被動應付,導致教學效果自我評價中評價過低,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切實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價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政策及其教育與個人發展的直接關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價值意義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勢與政策大環境決定着大學生個人的自我發展空間的最大上限和個人的發展方向;二是形勢與政策也制約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觀準確的把握形勢,順應政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正確定位,爲自己的發展確定合理的行業和職業①。因此,對大學生應當進行形勢與政策課重要價值意義的教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形勢與政策》課在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強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進入學生頭腦。

(3) 利用多種形式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

課堂教學作爲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主渠道,在傳授知識、培養興趣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灌輸以及教學方式、考覈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目的,需要對課堂教學成果作進一步的鞏固。一是要對課堂上反饋回來的信息給予重視,作爲調整教學內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據,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切準學生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思想興奮點。三是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第一課堂,把形勢與政策教育貫穿在學生生活學習的全過程。舉辦知識競賽、主題徵文、專家講座等活動鞏固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成果,培養起同學們對時事政策敏銳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延伸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來。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在今年參加內蒙古團審議發表講話時,習近平總書記28次提及“人民”,深情地表達爲民情懷,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堅定不移。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是全體交通人向黨和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我們要繃緊弦、加把勁,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用心用情爲人民謀幸福,堅決打贏交通脫貧攻堅戰。

要一鼓作氣,確保完成交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雖然同過去相比,剩餘的交通脫貧目標任務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我們必須敢於較真碰硬、勇於攻堅克難,集中力量,確保高質量完成交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壓實責任、加快推進,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紮實完成“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既定建設任務。要因地制宜、強化督導,在20__年底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剩餘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兩通”兜底性目標任務。

要因地制宜,交通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通建設項目儘量向進村入戶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將此項工作作爲服務脫貧攻堅的重要行動,在完成全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任務的基礎上,鞏固提升建設成果,集中推進撤併建制村等人口較大規模自然村(組)、抵邊自然村等自然村(組)通硬化路。要推進農村客貨運輸服務向自然村(組)延伸,促進農村物流和快遞業發展,確保交通運輸安全,不斷滿足農業農村生產發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

要把握重點,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好先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的基礎性、服務性和“先行官”作用,爲構建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打好基礎。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要加強政策儲備,加快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交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讓人民共享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成果,彰顯着全體交通人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脫貧攻堅衝鋒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兌現承諾,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如何提高大學生素質一直是一個社會話題,隨着近十幾年來高校連續擴招,大學生羣體的急劇增大,大學生中思想道德、知識水平、就業能力等一系列問題不斷凸顯,社會上對大學生是否真正具備高等人才的優秀素質有了很深的擔憂。大學生,作爲這個社會上的精英羣體,是否禁得起當代社會競爭的驚濤駭浪,是否擔得起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任務?

對於現今大學生素質方面的問題,有很多是普遍一直存在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並且看法比較統一的,比如大學生空有理論實際經驗不足,重視文化知識培養忽視思想品德修養,誠信,倫理,善惡觀念缺失等等。這些都是問題,很嚴重的問題,也是大家最爲關注的問題。但在這裏我想主要談一談近幾年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學生的就業素質問題。

說到大學生就業,可能大多數人都會立馬反應出一個字——難!確實難 ,大部分都難,只有很少一部分對得到的工作滿意的。而究竟難在哪?我想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是知識技能不過關。大學生經歷了煉獄般的大學聯考,一到大學大部人分就放鬆了,吃喝玩樂都是常事,甚至名牌大學也不例外,或者參加太多社團活動,或者談戀愛,或者男生打遊戲,女生逛商場,學習遠不如高中時用功。大學課程也是得過且過,勿論精通了,四年本科學到的只是其實並不多。(這也是現在有很多企業招聘寧願要職業技校的學生也不要本科學生的原因,有很多本科生甚至爲此把簡歷

改成了大專畢業)這樣的大學生畢業之後,無論專業知識還是職業技能都是不過關的,用人單位當然不敢要。

第二,是工作經驗的不足。這是一個老問題了,似乎也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儘管現在大學都有實習學分要求,也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但學生很多都是陽奉陰違,做做表面工作就混過去了,沒有多大實際改觀。我所接觸的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曾在實習報告上做過假,雖不是說所有人都如此,但起碼可以說明這種現象確實存在。現在一些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培訓機會(有些是騙人的),但大多數公司沒有那麼“好心”,也沒那個“耐心”,而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本科生往往成爲這中間的淘汰者。

第三,對自身定位不明確。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所以仔細說一說。

定位不明確,比較普遍的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很多大學生,尤其是重點大學的學生,大多有些心高氣傲,對未來也是理想地充滿信心。他們往往給自己定下了過高的目標,而在應聘過程中又往往不能如願,“高不成低不就”正是如今重點高校大學畢業生所呈現的突出問題。

另一種是瞎跟風。每個不同時期都會有一些比較熱門的職業,比如80年代搞外貿,90年代下海經商,20xx年生產鋼筋水泥,05、20xx年炒房炒股搞金融,07、20xx年投資、報考公務員,20xx年„„受自然利益驅使,投身熱門行業本無可厚非。但很多大學生卻是盲目“從熱”,沒有考慮這個行業,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或者受家庭影響,或者

受他人誤導,又或者自己不堪利益、虛名的誘惑,總之他們很多人選擇了也許並不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而失去了原本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的機會。很多大學生看人家出國了,好,我也出國;看人家考公務員了待遇好,好,我也去考;考研,進外企,也都存在着這種跟風現象。對國家來說,拿出大量財力、物力來培養大學生,而現在大學生的個人能力沒有得到其應有的、最充分的發揮,沒有在國家缺少人才的崗位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能不說這是國家的一種損失,而且是巨大的人才損失。

根據上述所談到的問題,如何來提高大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的任務就擺到了眼前。解決這一問題,這需要國家,學校和大學生自身的共同來作用。

對於國家來說,應首先做好宏觀調控,完善各項就業機制,尤其是制定出一些合理的有利於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培訓的政策措施,從大局上做好大學生就業導向工作。

對於各高校來說要加強對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正確定位,發揮個人特長。同時,及時提供就業信息,並對將來情勢加以分析,讓學生通過諮詢和指導,對就業趨勢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有利於自身定位和個人長遠發展。

大學生自身則要保持一個理智的、清醒的頭腦,自己適合什麼,水平如何,選擇哪種職業有利於今後更好地發展都要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在選擇專業,選擇課程,考慮畢業後考研還是就業,出國還是進外企,考公務員還是當村官等等這些選擇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我到底適合什麼,人家適合的就一定也會適合我嗎,我未來的人生究竟要怎麼走。找出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才能達到人生潛力最大的發揮,我認爲這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現代化建設時期就需要現代化建設人才,我們這代是社會建設的接班者,但同時有更多的聲音在對我們提出質疑。我認爲凡事要以身作則,不管幾零後,都是一樣的。不論別人怎麼評價關鍵是自己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人刮目相看,自古都是如此,與時代無關。時勢造英雄,什麼樣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的不僅僅是愛國熱情,還要具備現代建設需要的各種素質。

善於把握學習機會,有時間的人不能成功,擠時間的人才能成功。有學習纔有選擇權,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走進教室。不是社會發展太快,是我們思維反應太慢,爲什麼我們思維太慢,是我們沒有跟上學習。一個人不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人活在21世紀,思想在20世紀,究竟學什麼?不是隻學會打工的技術,而是要學創業的本領。

控制脾氣,能忍則忍。古人說:小不忍要亂大謀。脾氣來了,福氣走了。心理學家總結四種情商的結局:

1)有能力有脾氣的人–懷才不遇

2)有能力沒脾氣的人–春風得意

3)沒能力有脾氣的人–一事無成

4)沒能力沒脾氣的人–貴人相助

與他人合作,善於利用團隊。適當的時候,懂得利用巨人的肩膀,21世紀是英雄退位團隊進位的時代,抱團打天下已是趨勢,誰擁有人羣,誰擁有市場,

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傷害的人難成大事。面對社會的壓力,沒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很快會被淘汰。百折不撓千錘百煉是中國人發明的詞。

對新生事物反應敏銳,眼光長遠,觀念更新。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都與巨大的商機掛鉤。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又都在一片反對懷疑拒絕中悄然來臨。21世紀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趨勢有關,但趨勢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來判斷的。誰抓住趨勢誰就抓住了未來。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摘要: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房價也隨着市場經濟的大浪隨波而起,扶搖直上。 當前國內的高房價與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關,其實,住房本身是社會大衆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從而不能簡單地放任市場機制來加以配置。在此,我們只知道大部分人買不起房子,但我們更需要的是瞭解房價增高的原因和本質所在,配合國家的相應有效策略的實施,這樣才能確保民生的穩定,才能促進社會的繁榮發展。

關鍵字:高房價,原因,本質,有效策略

近年來,普通老百姓買不起房已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地穩定房價,但效果甚微。房價的急速上漲已經成爲籠罩在社會大衆心頭的巨大陰影,這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我們怎樣認識它?讓我們仔細地分析一下。

一、 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般來說,在房價非理性狂飆過程中,支持房價走高的有兩種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機需求。由於在住房的供給受到制約的情況下,有關住房緊張之類虛假信息比較容易誤導人們的房價預期,從而人爲地引起房價的不正常上漲,這是近來年房地產市場的基本現狀【1】。但是,當房價上漲預期破除之後,在房價下跌過程中阻礙房價下跌的“抗跌”力量卻只有一個:居民的自住性需求;這就是房地產中的所謂“不對稱原理”:富人的投機行爲產生房價的峯值,而窮人的購買力產生房價的“抗跌值”。顯然,居民的自主性需求主要與其未來可支配收入變化有關,在一個收入不斷拉大的社會裏,理論上房價是應該很低的,或者說,當前國內的房價應該會迅速下降;但是迄今國內房價還沒有形成快速下降的局面呢?這裏從兩方面加以剖析。

一方面,就住房的真實需求而言。任何商品的價格上漲都跟供求有關,而房地產中土地的有限性制約了住房的供給,因而房價上漲的直接原因在於其巨大需求,這是住房市場面臨的真實需求。而這裏就有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爲何有如此大的住房需求,這就涉及到資金的來源問題。二是住房需求爲何集中在這段時期,這就涉及到前端時期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缺陷問題。

另一方面,就住房的需求結構而言。當前的房價劇漲並不是全面性的,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這是就住房需求的結構性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其實,房屋本身存在明顯的外部性,人們不僅關心自己家庭的外觀,也會關心整個街區的觀瞻,關心整個地區的地理人文;因此,如果整個地域的環境和設施很差,那麼,人們對它的需求也會下降。顯然,當前住房需求的結構性問題根源就在於,中國小城市或農郊地區的住居環境、交通設施與大中城市相差太遠了【2】。正因如此,在城市土地資源如此稀缺的情況下,只要收入分配問題得不到解決,城鄉之間就會呈現出反差極大的二元結構,城市住房也就必然會不斷上漲,從而也就永遠不可能實現“住者有其房”。

二、 認識房價問題的本質

當前,住房問題之所以成爲社會大衆最關心的問題,關鍵在於對住房問題的本質缺乏瞭解,住房問題被過度市場化。

一方面,就市場機制對住房的扭曲而言,儘管現代主流經濟學認爲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資源可以獲得最有效的利用。但在人類社會中,每個人的效用是不同的,出價高的人僅僅是那些具有高度需求的人,而不是意味着它能夠使同樣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利益。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可它爲不同的人所佔有往往會導向不同的用途,如貧窮者將希望蓋經濟適用房,而富裕者則想着蓋豪宅、建車庫或圍花園。顯然,儘管作爲基本生活品的住房主要是弱勢者的需求,但一旦土地集中在少數富人手中,這種需求就難以得到滿足。純粹市場行爲絕對不會爲擴大社會效用而產生,而是生產更具收益的產品。正是由於土地資源分配的極端不平衡,國內一些房地產大鱷纔會公開宣揚他們只蓋豪宅,因爲只有富裕者才能買得起房。

另一方面,就對住房屬性的認知而言,儘管住房因具有爭奪性和排他性而往往被視爲私人物品,從而經濟學家大多強調應該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但實際上,這種商品並不是可以完全經由市場交易的,相反,它具有非常強的公共品特性【3】。究其原因在於,人們的應得權利應該與社會的財富增長同向乃至同比例發展,而就當前而言,免於匱乏和保障安全已經逐漸包含在基本人權的範疇之內,因此,就像人的生存權等權利一樣,獲得住房本身已經越來越成爲人類的基本權利。

就當前而言,普通社會大衆的住房權利如果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則不僅會影響個人生活,更會影響社會穩定。所以說,“住房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國家應儘快出臺有效的政策來調控房價,保障普通社會大衆的住房權利是當務之急。

三、 解決當前房價問題的策略

目前來看,國家治理房地產的決心已經越來越堅定。如果不被堅決鎮壓下去,中國很可能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而一旦出現惡性通貨膨脹,黨和國家的管理能力就會受到嚴重質疑,整個國家的經濟體系就會受到嚴重破壞。這是黨和政府一定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看到的是,國家正在緊緊盯着CPI來調節對於房地產的政策。

首先,國家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來抑制房地產商對暴利的一味且不顧一切的追求,同時要嚴防那些投機炒房的人,嚴禁哄擡房價的現象出現。而且消除目前的富人買房不斷,普通百姓一房難求的兩極分化趨勢才能夠保證社會的穩定發展。

其次,已推出的廉租房應該是國家爲滿足普遍羣衆基本住房需求提出的一項非常有效的政策啊,並且當國家已經將土地大量地轉爲廉租房的時候,意味着,國家對房地產商們採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不給房地產商們大量提供土地,房地產商們就不得不將手中的房產趕快賣出去以換得現金維持運轉,而這將讓房產大量涌到市場上來,而使房價自動下降。這就是廉租房的殺手鐗作用【4】。表面上看是解決人們居住問題,實質上是斷了房地廠商們的土地資源供給。隨後國家肯定會要求地方政府根據房地產商們擁護國家政策的實際行動來分類指導土地資源的供給。這就是政策和經濟的雙重作用。特別是“地方政府分類指導”這一條,讓房地產商們 “從了”國家政策是肯定發生的情形。

中國地方雖大,可人太多,可利用資源太少,單靠國家的政策來嚴格控制房價我認爲不太現實。我們這些購房者,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普通百姓,從自身上首先一定要端正購房心態,不要一味地追求奢華或想着靠炒房來賺錢,一個國家的穩定發展離不開穩定的民生,而民生不是靠條令的條條框框來穩定的,而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互幫互助,互相着想。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再配合國家有效政策的實施,相信不久我們的生活質量一定會普遍提高,“住者有其房”這一理想也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張靜波.看得懂的中國房價【C】.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xx.第101-104頁。

【2】徐斌.中國房地產大趨勢【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xx第20-23頁。

【3】蘇東.房地產真相【C】.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xx.第57-60頁。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歷史責任、以前感覺這個東西離自己太遙遠。感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只是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學生。經過形式與政策這個課程的學習之後,我們應該有對國家對社會的歷史責任。我們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滿腔的熱血應該爲祖國揮灑。

或許每個時代的使命都不同。在以前抗戰時期,外來入侵,祖國有危險。人們有救亡圖存的使命和責任,而在當今和平與發展成爲世界的主題的時代,當代大學生的使命不再是爲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沒有歷史責任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肩負的責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過這樣一個使命,似乎不切實際,和我們的生活不太貼近。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抑或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責任。

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負的責任。我們也應該對自己負責。人活着,雖然活着不全是爲了自己,卻有着對自己的責任,那責任是別人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對自己負責,就是要做一個無悔無愧的人。短暫幾十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名成家,也不是成名成家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所以,對自己負責,遠不是成名成家那樣簡單,而是要活得充實,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價值何在,也許只存在於自己的心中,也許在別人的評價中。總而言之,不能讓自己委屈,也不能讓自己遺憾。

我們作爲一個家裏的一員,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對家庭的責任。儘管家庭不會刻意要求。而正是因爲以前對家庭盡到的責任太少,成爲大學生後,就更應該增強責任心。家是一個一出生就有的小環境,是一個永遠的歸處。都說“當你失意時,第一個想到要回去的地方就是家”。家也是我們的避風港。在家裏,我們的關係式很單純的,不會參雜着任何利益觀念,是都甘願爲其它家庭成員奉獻的。父母對我們就是如此,不求回報的付出。所以,盡一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既是對生我養我的父母的報達,也是給予自己心靈的反饋。

作爲國家的人民,作爲未來的接班人,我們無法也無須逃避我們的使命。只要能夠堅持着自己的方向,所有的人一道努力,就不會有無法實現的目標。而社會主義中國,纔是我們奮鬥的熱土,纔是我們永遠的嚮往。或許,我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點一滴的力量凝聚起來就是大力量。我們應該義不容辭的貢獻出來,威懾推,爲國家做貢獻。

作爲一名大學生,深刻、全面地瞭解國內外的形勢是非常必要的,而學習這一門課程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和觀點。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世界,當代的社會需要的是對形勢與政策有着敏銳洞察力,能夠正確把握形勢與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

不能做到“識時務者”,一心只知道埋頭苦讀,不關心國內外形勢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狹隘的目光所束縛,禁錮,最終留於平庸。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環境制約着一個當代大學生成功的機率,試想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國度,發展與進步必然受到其影響,個人尋求更大發展的機會也必然會減少。

當代大學生如果不能認識與把握當下的形勢與政策,充分了解決定政策的形勢,準確判斷政策如何改變未來的形勢,逆者社會的大形勢而爲,可以想象失敗是最終必然的結果。因此只有準確靈活的掌握當下的形勢與政策,我們才能接着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與劣勢,結合自己的目標,制定最終可行的發展方案與計劃,並憑藉着自己不斷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實現自我的發展並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

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身的大理想,大發展。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國際競爭中,爲什麼有的國家勝出,有的卻一敗塗地?德國爲什麼會成爲世界諸多豪華車主要生產廠商的大本營?

中國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世界局勢如此動盪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就可以以此作爲跳板,無論在經濟或國際地位都會上身一個等級。

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會有很多的阻礙,因爲其他國家會眼紅,中國威脅論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機時期,外界卻把中國比喻爲“救世主”。中國並不是什麼“救世主”也不存在對外國的威脅,中國只是在做自己認爲對的事。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作爲一名大三的學生,隨着對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以及對專業形式的瞭解,面對剩餘不多的學習生活,越發覺得學習時間的緊迫,感嘆時光的飛逝,感覺大學的生活越來越短暫,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有着更多的期待的同時卻不免有一些茫然與恐懼。慶幸學校開展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雖然在過去的教學中也曾經學習過,但大一時的懵懂以及大二時的不夠成熟讓我在學習之餘還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學習的動力好像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發減少。豐滿的理想總是在骨感的現實中變得那麼虛無縹緲。有着一股刻苦學習的幹勁卻偶爾也會

因爲茫然而悄悄停下前進的腳步,未曾真正感到就業壓力的巨大。每天習慣花大量的時間認真專研自己的學習,覺得遨遊在知識的海洋是一種無以言比的幸福。不願意這麼早就面對未來的社會,就像個不願意長大的孩子一樣,偶爾會逃避似的不去了解時事,不去關心當前的形式政策。但理智又把自己拉回現實,我是當代的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從我做起,才能談祖國之未來,民族之希望,我不能在這象牙塔裏做只十足的井底之蛙。於是又不斷的給自己充電,不斷了解時事,緊跟時代步伐,學習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自己學習的信心與決心,發奮努力。通過對形式與政策課程的進一步學習,我慶幸自己還有戰勝逃避現實的理智頭腦,更感謝老師的授業解惑。偶爾茫然的自己似乎找回了信心與希望。面對未來,不再是那麼懼怕。前進道路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標也更加明確了。思想再次得到了昇華,就算不那麼偉大的說成是爲了爲國家,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而是爲了能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精彩而努力學習吧。老師的講解讓我更加理解當前形式與政策的重要性,增強了我對社會的緊迫感,讓我更加全面正確地瞭解和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式和任務,把握時代命脈,增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時代在進步,我也不能落後,跟緊時代的步伐,不做社會前進的絆腳石。深刻的認識到不全面的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的學習,我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努力奮鬥,這樣才能爭取早日把自己培養成爲符合社會主義的人才。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做爲大學生的我們,將要走向,會成爲建設祖國的一份子,祖國“”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所以,我們更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積極向上,學好專業知識,關心國家大事,爲黨的事業做貢獻,提升自我能力。

所以在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隨着世界的不斷變化,社會的不斷髮展,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着各種各樣的事,形勢與政策也伴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着。而這些形勢與政策的變化也對我們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響。

作爲一名大學生,對社會的瞭解是必須的。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發展,形勢與政策的變化也決定着我們的未來發展。大發展決定小發展,形勢與政策的變化應該是必須去關注的。我們未來的發展離不開這個社會的大環境,周圍的各種變化都會影響着我們的發展之路,特別是形勢與政策的變化,這是一個社會的制度和約束的體現,這是對我們所選擇的道路與發展方向的一個約束和限制,所以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深入瞭解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運用政策幫助我們發展,懂得變通,更應該在此基礎上來進行創新。同時,我們應順應形勢和政策的發展和變化去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

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

作爲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

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爲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爲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爲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當今社會,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着人民的重託、歷史的責任。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誠信行爲、誠信品質,關係到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一定意義上關係着中華民族的未來。大學生要肩負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自覺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把誠信作爲高尚的人格追求、優良的行爲品質、立身處世的根本準則。

然而,當前,儘管各大高校始終將誠信教育作爲德育工作的中心,屢禁不止的考試作弊、惡意拖欠助學貸款、假文憑、假學術等現象仍呈增長趨勢,這不但突顯了部分大學生存在誠信危機的客觀事實,同時也爲高校的誠信教育拉響警鐘。高校誠信教育的效果不佳、大學生出現誠信危機呼籲高校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時需建構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誠信道德建設體系。

經調查分析,大學生誠信道德素質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大學生對誠信道德範疇認定不清。當代大學生在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於誠信與不誠信的分界線認識越來越模糊。大部分大學生所認爲的“誠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誠信。毀約、跳槽、在履歷上造假、考試作弊等行爲在一部分同學的眼中屬於誠信的範圍內,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誠信的範疇認識相當模糊不清。

2.大學生對於誠信道德認同的矛盾心理。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們對自身羣體的誠信道德認同程度不高,但卻對個體誠信道德認同度高。

誠信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但是當前社會上對於大學生的誠信的評價並不高,而大學生則普遍認爲自身羣體的誠信道德水平一般,與大學生應有的素質不相符。雖然大學生們對羣體道德規範的認同度不高,但對自己的行爲卻予以充分的認可與肯定,絕大部分大學生都認爲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由此可見,大學生在對於所屬羣體和個體的誠信道德的認同上出現了矛盾。

3.在選擇誠信與否時帶有明顯的功利傾向。一部分同學對於履歷造假現象持中立狀態,認爲這是不誠實的表現,但同時也認爲其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可見,相當一部分同學在選擇是否誠信時帶有功利色彩,在不損害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做一個誠信的人,但當誠信不能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放棄。

這一點同時也表現在就業方面。由於高校體制改革,大學生成了畢業分配、就業市場的利益主體,就業、簽約都與學生自身的利益緊密聯繫,加上青年自身帶有不穩定性和反覆性等不成熟因素,致使在擇業時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爲出發點,不考慮用人單位的利益和學校的聲譽。

4.誠信道德意識與行爲失衡。一部分大學生雖然明確的認識到了某種行爲是不正確的、有違誠信的,但卻由於自身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仍進行這種行爲,出現了知行背離的現象。由此可見,一部分大學生有相應的誠信道德意識,卻沒有應有的誠信道德行爲,明知涉及自己的道德品質,卻仍然做着有違誠信道德的事情。

5.大多數大學生把不誠信原因歸結爲外界因素。在履歷造假方面,

一部分同學把造假原因歸結於社會不良風氣、求職壓力等外界因素。可見,大學生對於自身一些不誠信行爲的發生,更多的是尋找外界的客觀因素,而不是從自身的道德品質追尋原因。不可否認,外界的客觀因素也是存在的,社會環境、教育體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影響着大學生的誠信道德行爲。但追根究底還是自身的誠信道德意識問題,如若自身的誠信道德意識十分強的話,外界因素對其也是無任何影響的。

6.整個社會誠信道德缺失是大學生誠信道德問題屢出的根源。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變遷和各項改革深入發展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導致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漠視誠信觀念。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誠信道德失範現象嚴重。如商業領域中的假冒僞劣、偷稅漏稅;政治領域中的貪污腐敗、虛假政績;學術領域的假論文、假學歷、假科研、剽竊;文藝、體育賽事中的“黑哨”、“潛規則”;日常生活中的毒奶粉、瘦肉精、注水豬肉等。這些惡劣的誠信道德失範現象嚴重地影響涉世不深的“90後”大學生,是造成“90後”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社會根源。

針對大學生屢禁不止的誠信道德問題,有以下幾點對策:

1.通過教育大力灌輸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在追求誠信,堅持誠信,而且是從社會責任感的高度設計誠信社會,培養思想獨立和精神自由,培養道德的自覺。

2.利用法律來約束有違誠信道德的行爲。非誠信行爲不爲道德所

贊成,但如何制止這種行爲,杜絕其成爲社會的主流觀念,顯然不能光靠輿論指導。一個失信懲罰機制,對人們的約束,絕對不僅僅是道德方面,也絕對不是文化層面的東西,它應該有一個實質性的打擊和懲罰。

3.教育者做好榜樣,帶動當代大學生越來越注重誠信。“爭做誠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是時代的要求。“選擇誠信、崇尚誠信、堅守誠信”的思想,應該在校園中受到推崇。在學校的學生工作中,以學生活動爲載體,讓學生實踐誠信。廣大幹部、教師在"誠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4.學校的正確引導及適當約束。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健康地"消費"自己的信用,積極投身於加強國民信用觀念的活動中,身體力行,事事講信用,時時守信用,推動社會樹立誠信觀念,推進社會建立信用體系,做一代有爲青年,在中國社會信用化的進程中盡我們光榮的社會職責和歷史使命。

誠信教育必須成爲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課。應該讓學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場經濟準則,又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一個標誌。大學生作爲今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後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大學生在獲得專業畢業證的同時,更應得道德通行證,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公民。大學生應當在進行道德修養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自覺開展學習活動,

將道德模範人物作爲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長道路上的良師、追求全面發展的榜樣。

中國正在迅速的發展變化着,但誠信道德品質不能在變化中喪失,無論在任何時候,誠信道德都應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點,對於承擔着建設祖國重任的當代大學生來說,更應重視誠信道德品質,才能更好地爲祖國邁向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