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學課程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13K

學習大學課程心得體會 篇1

教師之所以是教師,在於教師能在智力、情感、個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養和塑造學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術,教師將會從廣播知識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有精力和時間真正進行以人育人的活動。現代教育技術進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由原來的處於中心地位的知識權威轉變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夥伴、設計者、開發者、社會文化的詮釋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和開發。特別在網絡環境中,教師會自然而然地專注於對信息教學系統的設計、監控、研究和評價。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學生應該被看作爲待點燃的火把,學生地位應該由被動的知識容器和知識受體轉變爲知識的主宰、學習的主體,成爲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

學習大學課程心得體會(通用3篇)

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電腦前,登上繼續教育網,已成爲多年來的一種自然習慣。“繼續教育網”像一本磁力很強的教科書,裏面共享信息內容豐富,各類課件製作精良。網上資源中,不只是知識的儲存和播放,更爲我們提供了旨在提高實踐能力的諸多方法。而且,這裏有着良好的互動交流的學習氛圍。比如在線答疑、教師論壇、等欄目,讓我們的協同學習和自主學習相得益彰。

對知識的貧乏,就會產生對知識的無知。一位名人說:“認識到我們知識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懶漢最容易做出的辯解,是沒有時間學習。其實這不過是一種託辭罷了。有一個的“三八理論”說,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都一樣,非常公平。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於業餘時間怎麼度過。當今社會的生活,豐富多彩。人們選擇生活的方式,也變得千姿百態。就說網絡吧,有人藉助這一現代科技手段,學知識,用信息,長才幹,出成果,助推了自己的事業。可是也有不計其數的人,把大好時光“網”費了。有的長期沉溺於虛擬的“網戀世界”,有的徹夜迷失在所謂“新新人類”的網絡遊戲之中,有的熱衷於與天下網友“狂聊”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借網”實施各類違法犯罪。這些不是網絡本身的錯,錯的是“入網者”把握不夠好。

我把網上學習當作了一種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點時間光顧繼續教育網,或調閱課件,或與人交流,或完成作業,或自我檢測,或搜尋信息。網絡學習的關鍵還在與相互的參與。我們都知道現代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強調自主學習和討論式的學習,網絡就給我門這樣一個機會,今天在坐的老師們能在網絡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對網絡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與體會,這本身就已經體現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師這個團隊的協作學習精神。

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學習大學課程心得體會 篇2

一學期時光過得先慢後快,在剛踏上這片土地時,雖不熟悉但也不陌生,初到臺北市並沒有多做停留就搭乘火車來到了花蓮縣這個地方。坐在列車的雙號靠窗位置,朝左邊看去就是汪洋大海,廣闊的太平洋就這麼迎接了我。記得那天天氣極好,一路上的風景至今都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之中。車票也是志工小夥伴提前一個月就幫忙定好的,一下車就看到學校來接駁的車子,那天到時已經很晚了,我們走在有點昏暗的校園中,只覺得學校好大,很像XX大學的江安,是熟悉不陌生的感覺,也開始對這裏充滿了好奇和期盼了。

進校之後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選課,因爲想預留出比較充足的時間出去各地走走,所以我的課程都選在週三之前,並且在正式選課之前有一週的'試聽預選,所以不需要太擔心選的課程不適合自己,可以做足準備與老師交流之後再定。而我也幸運的選到了喜歡課程,一門偏理論,一門偏實務,一門講報告,一門做策展,能讓我在短短的時間裏收穫如此豐富的知識,也讓我對以後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規劃。

在XX大學的宿舍裏,和兩個溫州大學的交換生,一個大二本校的妹子一起愉快相處,相約出遊。我很喜歡住在多人間,與舍友一起聊閒天,一起生活學習纔是學校生活最珍貴的。而這裏也讓我感受到了XX大學學生生活最有趣的部分,宿舍裏成立的自我管理協會,常會組織各種小活動並且配有小點心,用輕鬆愉快的方式管理着宿舍各方面的事物。

學校周邊交通與生活並沒有十分便利,雖然有全家和小七日日夜夜的陪伴,但是想要去逛街購物的話就需要跑去花蓮市區,一般在學校搭乘公車或區間車就可以到達,但是班次不多需要注意時間,學校發的學生證就有悠遊卡的功能,而我也仗著自己是學生享受了很多門票和車票的優惠。

還有除了學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出去旅行,去好好感受這個地方,去深入當地的日常。我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旅行計劃,但是一來就遇到一大羣交換生小夥伴,所以在九月下旬便一起相約去了離花蓮縣不遠的宜蘭縣,還在鄉下的民宿裏入鄉隨俗的開了中秋燒烤趴,這第一次出行讓我感動的是看到“美炸”了的日出,三五好友在宜蘭縣黑色的沙灘上,坐著等太陽從海平面升起,天空是淡淡的粉藍色,讓我不禁想到馬白水先生的畫作,原來那天空本就是這個顏色,就是這樣真實出現在我眼前。我們在東部看日出,西部看夕陽,南部看星空,北部看海洋,中部還有一條中橫公路,連接花蓮縣和臺中市,山路景色也是極美。我在九月去往北部,十月去臺東縣池上鄉、屏東縣墾丁和綠島鄉,十一月走跳到西部,十二月再下南部感受臺南市的好天氣,一月再回北部去跨年。就這樣,一塊一塊把臺灣省的全貌拼湊完整。我把環島的旅行計劃分散在四個月,學習間隙抽時間遊走在各個地方,感受雖不盡相同,但是有一樣東西不管在何地都溫暖著人心,那就是人與人相處的真誠。在這裏的發生的每一件小事,不管是快樂,悲傷,感動,困惑,都像一顆石子打在我本平靜無波的心上,雖然只泛起點點水花和一霎的漣漪,但是它確實紮紮實實沉入我的心底,變成不可磨滅的印記。

回到XX大學校園依舊忘不了這裡的一切,漸漸認識熟識的朋友、關懷備至的師長、熱情友好的路人,在與不同的人交往聊天中,增進互相的瞭解,讓我的眼界變的開闊,並且在那裏留下的美好回憶,終成爲我最難忘的回憶,並陪伴我走過之後的人生道路,這是可以在困境時給予我力量的回憶。所以感謝一切幫助過我的人,感謝一切的緣分際遇,感謝不斷成長的我自己。

學習大學課程心得體會 篇3

清華20天,每位學員都有自己的感受體會。我的感受比較零散,但自認爲很真切,下面就以幾個片段的簡單描述充當本次學習培訓的作業吧。

(一)對住宿的感受:

滿窗風景關不住

我住的房間東北朝向,單人間,客廳與隔壁共用。拉開窗簾,正面鐵軌。每隔幾分鐘,或一分鐘,有時甚至是幾秒鐘,都可見輕軌列車駛過,或兩列相對快速駛過。和諧號通體白色,除倆火車頭外,或七節,或五節車廂,連成一條純白的靈巧長蛇,蜿蜒逶迤,遊弋而去。其餘的大多爲橘紅色與鐵灰色相間的地鐵,一般以四節車廂的短列車爲主,轟隆轟隆地穿梭。聲音不如原汽笛聲來得響亮、威武,比較平和、穩當,但感覺塌實。每當聲音響起,我必定會奔赴窗前,拉開窗簾,踮起腳尖,看列車通過,直至望不見爲止。那種歡欣與喜悅,宛若一個十歲孩童看到心目中的神奇之物,心嚮往之,留戀忘返,執著、虔誠地守望,且不時地期盼再一次的出現。很是奇怪,可能緣於兒子從小對火車的格外鍾愛和青睞,纔有這份特殊的感覺。彷彿兒子就在身邊,一起在孜孜不倦地等待着與火車的約會。所以特別喜歡這間房間,即使在暖氣尚未開啓之時,也絲毫不覺得冷。來來往往的列車,成了窗外看不夠的風景,帶給了我一份意外的喜悅。

(二)對氣候的感受:

滿園秋色入心田

(說明:此爲剛到清華、冷空氣來臨前的感受,當時氣溫3-16度)

中秋的北京,氣候比較乾燥,晝夜溫差較大,但空氣非常清爽,陽光燦爛,20天日日晴朗。早上六、七點鐘光景,從窗口向外望,遠遠近近、層層疊疊的樹林間籠罩着一層薄霧,隨着太陽的冉冉升起,而慢慢地升騰,直至消失。有點象山裏的霧嵐,不同在於黛青色的山脈鑲嵌上霧氣,如一幅水墨畫;而這裏是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樹林,秋天裏,樹葉各種顏色紛呈,青的,黃的,紅的.,茂盛的,稀落的,更象一幅精美的油畫。清華園裏最多的樹,一是白楊,二是銀杏。白楊挺直靜穆,銀杏絢爛豔麗。那滿樹黃葉的銀杏,在陽光下金光閃閃,是秋天清華園裏最大的風景。那種黃,彷彿深秋凋零前的最後一搏,黃得那麼徹底,那麼純粹,似乎在用顏色抗爭和彰顯着生命的燦爛。讓我想起入秋後的鳴蟬,叫得特別的聲嘶力竭,好象每一聲都是最後的鳴叫了。讓人驚歎,讓人感動。在楊樹的映襯下,一排排,一樹樹,一片片的金黃色,美得常常令我忘了時間,並慢慢地滲入我的心裏,讓我的心也隨之如這黃葉般明媚。走在這樣的校園裏,看着身邊如流的自行車隊魚貫前行,腳步一下變得很輕快,很矯健。人,可以這樣詩意地活着。。。。。。

(三)對老師的感受:

滿腹感慨勝言表

20天的時間裏,印象最深的、感慨最多的,當然是我們的授課老師。不論是講授時事政治、經濟形勢、公共行政、危機管理、人文倫理,還是有關司法制度、刑法執行的,一個個都是思維敏捷、激情澎湃,口若懸河、妙語連珠,對國家、民族、民衆的命運和利益高度關注,盼改革、盼發展、盼和諧,但又理性地看待當前形勢,分析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既激進,又理智;理論上激進,方式上穩妥;既有前瞻性理念,又立足和正視現實,理論和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體現了知識分子的高尚人格、深厚良知、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嚴謹紮實的治學風格,與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風一脈相承。對於這樣的人格,我惟有景仰,惟有欽佩,拙筆無以表達,不如讓他們的形象清晰地銘記在我的心裏,讓他們的真知灼見不斷鼓舞和鞭策我的言行,使我受益終生。

感謝大師、專家、教授們!還有爲我們的學習培訓精心做好組織安排和後勤保障的繼續教育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們,真誠地感謝你們!希望能有機會再次到清華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