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5W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醫學既有自然科學屬性又兼有人文、社會 科學的屬性[1]。中醫學由於在形成的初期引入了當時最先進的哲學 思想--樸素唯物主義,並沿用至今,形成以陰陽五行學說爲核心,臟腑經絡、氣血津液、氣機升降爲主體,病因病機、治法方藥爲外殼的理論體系,具有靈活多變的思辨性和高度的整體概括能力。另外,許多人有這樣的印象,患者和中醫大夫之間的關係往往好於與西醫大夫之間的關係,甚至亦醫亦友。許多研究也證實,中醫傳統的診療模式有助於形成良好的醫患關係。傳統中醫具有許多區別於西方醫學的特色,其理論形式反映出獨特的人文屬性。中醫學以其強烈的人文屬性成爲最能反映醫學與人文相結合的一種形式[2]。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中醫學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中醫、瞭解中醫、學習中醫,必須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特別是道家思想,因爲中醫學“天人合一”的基本思維方法更接近道家祟尚自然的思想。中醫學認爲“形氣相感,形神合一”,人的意識形態、意念活動對自身及周圍事物產生影響。學習傳統文化,體悟自然之道,正是爲了修養心性,靜心體悟自然之道、中醫之理,以平靜純淨心行醫,方可能成爲醫德醫術均上的好中醫。

2 構建整體與辨證思維模式

作爲一名中醫課程的老師,處理好了“教”的過程,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務,要想切實地做一名合格的老師,還要引導學生怎樣更好地“學”。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素質德育論》[3]中談到培養大學生的學習素質是一項系統的過程,素質教育 認爲必須從轉變大學生學習觀念入手,以端正大學生學習態度爲前提,使大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科學發展 觀也要求我們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繫 的眼光處理問題、分析問題。因此,要學好中醫知識,不僅要想讓學生學會怎麼學,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觀念,更要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整體思維、辯證思維的方法。對於西醫院校的中醫課程來說,中醫教育[4]主要是加強中醫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學習。根本上把握其精髓,緊緊扣住以藏象、經絡、氣血津液爲核心的生理與病理,以“太過”及“不及”爲主的病因與預防,以四診、八綱、八法、辨證施治爲中心的診法與治則,以四氣五味、升降沉浮等爲中心的藥物理論,引導他們步人中醫大門。比如在講到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時,心、脈、血三者組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可將其比喻爲農田灌溉時的水泵、水、水渠三者的關係,三者構成一個整體,當任何一方失常時,水都無法順利流到田地裏。從這些形象的、簡單明瞭的生活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概念及其過程,並啓發培養他們逐漸構建起整體的、系統的、辯證的思維能力。以生活中吵架後出現鼻出血、心煩失眠、面紅目赤、頭痛頭脹、腹瀉現象說明肝、心、肺、脾之間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以及五行之間的生剋制化、相乘相侮關係,同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整體觀念、辯證論治,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中醫整體、辯證思維,從而加強他們對中醫知識的理解和識記能力,提高中醫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理論聯繫實踐

3.1 中醫理論源於生活實踐,在臨牀 教學中要多聯繫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理論。在病因病機教學中,可採取“取類比象”、“形象思維”的方法,結合日常生活,使學生更形象地理解風、寒、暑、溼、燥、火的致病特點。如風邪致病特點,風的性質“動”→風邪致病特點(陽邪、善行、數變、百病之先導)→臨牀表現(動搖不定、昏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震顫、拘攣、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舉一反三。

3.2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牀療效,所以要安排一定時數的臨牀實習 課,讓學生深入臨牀第一線,耳聞目睹中醫藥臨牀價值,親身驗證中醫藥理論,使他們對中醫學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西醫院校學生接受的是西醫學理論,要理解並接受中醫學理論,需有一個適應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自己的臨牀經驗以及典型的中醫病案,採用啓發式方法精講,引導學生運用中醫理論獨立思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輕鬆掌握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在臨牀中收集典型病例,形象示教,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見習,較好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及臨牀應用 ,如口腔潰瘍,中醫稱爲口瘡,對口瘡的治療,首先聯繫藏象學說,要想到“脾開竅於口”,從脾的角度入手,清化脾之溼熱、積熱,同時脾胃互爲表裏,再配合清胃之法可收到很好療效。對於舌上生潰瘍,則要想到“心開竅於舌”,從心的角度入手,進行論治,就能收到很好效果。如果口、舌均生瘡,則從心、脾兩髒入手。通過臨牀病例分析,一方面使學生複習了藏象理論,另一方面對如何在臨牀上應用中醫理論有了深刻印象。中醫理論來源於臨牀實踐,迴歸於臨牀實踐。要使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從實踐中學到紮實可靠的實用知識。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衆所周知,傳統的中醫學教學方法單一,抽象思維多,形象思維少。要想提高西醫院校的中醫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就顯得特別重要。那麼,怎樣來提高西醫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以往當西醫學生開始接觸中醫時,覺得很玄,難以理解,甚至難以置信。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其次,教師講授學生聽課、記憶、考試的簡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後很快把所學知識置之腦後,缺乏主動學習和思考的契機。最後,教材的內容不能滿足當前需要,內容多而課時少等因素也影響着教學效果。在多媒體教學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西醫院校中的中醫教學大多仍沿襲傳統的授課模式,以“填鴨式”的滿堂灌爲主。這顯然與當今快速發展的教育形勢不相適應。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具體體現[5]。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使計算機輔助教學得到空前的發展,使我們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傳統的課堂以板書及口述爲主的教學模式變成以圖象、動畫等多種方法的教學模式,從而改變了學生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學習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

例如講授診法中舌象時,各種舌象的圖片往往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這時候展開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互動式教學,往往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顯著,研究表明[6]應用這種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效果。實踐證明,採用電教、多媒體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把難以理解的理論變成具體而直觀的形象化教學,常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總之,與西醫學相比,中醫學因其完整的理、法、方、藥系統而形成自身獨特的理論體系。教學中應讓學生們認識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構建整體與辨證思維模式,強調理論聯繫實踐,課堂上提高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啓發學生髮散的、聯繫的、觸類旁通的學習和思維方法,是提高中醫學教學質量的最現實可行的思路,其中具體的、可行的教學方法還需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在西醫院校,要使中醫教學與西醫教學有機結合,進而對學生的思維模式產生積極影響,爲學生提供中西醫結合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充分了解中西醫學思維互補、方法互參的優勢,促進我國醫學的創新和發展。

中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上個星期的學習中,我們認識到了中醫的神奇與奧祕。中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醫學跌宕起伏,保有頑強的生命力,直到現在仍然作爲中醫的理論基礎指導防治疾病。

中醫是世界上唯一存續數千年而又擁有系統理論的醫學,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建立在“陰陽”“五行”“經絡”“氣相”“血相”等學說之上。其中,“陰陽”與“五行”純屬中國哲學的範疇;“經絡”、“穴位”、 “氣相”、“血相”又是觀察不見到的,因而顯得有些“神祕”。至於中藥,往往是原材入藥,又常常是多藥配伍,因而其藥理是一種綜合效應。

中醫不像西醫的直觀、線性的思維方式,它我一種抽象的、綜合的思維方式。中醫的“陰陽”、“五行”、“經絡”、“氣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靈性去領悟,需要靠想象去意會,需要靠感覺(即望、聞、問、切)去判斷,中醫儘管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納入“五行”之中,但絕不將它們割裂開來,而恰恰是將它們作爲一個相互制衡的有機系統,完整地統一看待。中醫儘管將人體的前後、表裏、虛實、寒燥等分別劃歸“陰”、“陽”兩大範疇,但不僅不將其割裂,反而特別強調“陰陽調和”。中醫不是針對疾病的直接原因採取對抗性措施,而是強調“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維護人體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種不正常的干擾。

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絕不是淺嘗輒止就能領悟得到,需要長久的積累和接觸,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