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4W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

在我所帶班級還是一、二年級時,我就帶領孩子們開始誦讀中華傳統文化《三字經》,在教孩子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感受中華傳統禮儀和道德。進入四年級,我又帶孩子們共同學習誦讀《弟子規》。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們師生共同學習背誦《弟子規》,現在,學生已經完全能夠背誦《弟子規》中的任何一項內容,孩子們還在家長會上或其他活動中,展示朗誦,贏得家長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好評,經典誦讀成了我們班的特色。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精選16篇)

一、時間安排:

以前,我校的早讀時間只有10分鐘,現在,因爲學校施工,我校的早讀時間改爲25分鐘,時間太長,容易使學生出現倦怠,我將早讀時間分爲兩部分,首先是經典誦讀15分鐘,剩餘十分鐘爲常規讀書時間。這樣,既調動學生的讀書熱情,又充分利用時間,拓寬了學習內容。

二、讀書計劃:

《弟子規》共八項內容,上半學期進行五項,下半學期是三項,每天由學習委員將學習內容抄寫在黑板一側的“讀書園地”裏,一週換兩次,每次寫八句,每天中午同桌互查,週五組長檢查於,老師抽查背誦。

三、讀書講座:

對於經典誦讀,不僅要讓學生背誦,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大致瞭解內容,理解了更能促進學生背誦。於是,每天在15分鐘內,我要引導學生一起讀,一起理解,有時,還要講個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有時,讓學生當小老師來指導大家理解。有時觀看《弟子規》誦讀朗讀或者視頻講座,讓學生跟着多媒體一起來學習,開闊眼界,獲得新知。通過多種形式的講座,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加深了孩子們對誦讀內容的理解。

四、交流活動:

爲了加強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和理解,我會不定期地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寫讀後感、摘抄《弟子規》及譯文、講故事、背誦比賽、表演等等。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讀書興趣、促進了經典誦讀的順利進行和開展。

五、成效顯著:

自從開展《弟子規》誦讀活動以來,成效顯著,實現了學生精神面貌大轉變,促進了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和優化,使生生關係、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1.學生精神面貌新變化。

開展《弟子規》誦讀活動以來,教室牆文化、學習園地都張貼《弟子規》相關內容,清晨,校園裏,《弟子規》書聲朗朗,氛圍濃厚。仁愛、誠信、知禮入心田,師生精神面貌有新變化,文明禮儀滿校園。同事、師生相見笑臉相迎,人人文明、守時、守信、關愛、奉獻進取。

2.良好班風、良好學風的形成和優化

開展《弟子規》誦讀活動以來,師生學習禮、愛、孝、謹、信等方面的內容,大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開展讀《弟子規》內容,看《弟子規》經典教育小故事,聽感恩主題歌曲,分享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和感想活動,把《弟子規》教育列入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達到了師生人人重視《弟子規》,人人背誦《弟子規》,人人踐行《弟子規》的目的,有力地促進了良好校風、班風的進一步美化。

促進了“比學習、比進步”良好學風的形成。學生學習《弟子規》“有餘力,則學文”,“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內容,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的意義和方法,也明確了“親所好,力爲具”的道理。學生能努力學習,制訂好學習計劃,掌握適合自己方法。在《弟子規》的潛移默化,師生的相互感染下,學生不恥下問、不懂就問、相互學習、勤奮上進的學習風氣正以勃勃生機的風貌洋溢着校園。

3. 生生關係、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生生關係更加和諧。在《弟子規》教育中,我們重視學生關係的和諧建設。正如《弟子規》所述“兄道友,地道恭,事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着重引導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生能運用《弟子規》的內容分析、解決自己遇到的矛盾和難題,構建和諧的同學關係。。

師生關係更加和諧。推進《弟子規》誦讀活動以來,師生踐行《弟子規》的內涵,從言、行、舉止、態度等方面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爲,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把愛、寬容、理解、信任、鼓勵、進取作爲師生共同的行爲準則,形成師愛生、生敬師、師愛師的良好氛圍。教師的愛更溫暖,教育更人性化,方法更科學化,師生的配合更默契,幫教更到位,溝通更融洽,師生關係更和諧,教育更有成效。

經典誦讀活動促進了每位老師和同學的工作、學習、態度、成長,我們何樂而不爲呢?我們還要將禮儀教育、經典誦讀活動進行下去,使更多的孩子受益。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2

今天看蔡老師的書,裏面提到現代人都不喜歡自己照顧孩子有很多人都把孩子交給傭人,可是很多的傭人連普通話都講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語、語文的能力一直在下降。還有啊傭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用什麼樣的態度,是把他當老闆、當皇帝伺候。很多傭人帶出來的孩子,要出門,雙腳一攤,幫他穿襪子、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啊。這樣的孩子,若你一失業,他可能會餓死。

傭人是沒有辦法用父母的態度教養你的孩子。還有,隔代教養。很多長者在做父母的時候是很理智的,當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個孫子怎麼這麼的可愛,他寵的不得了。孩子很聰明的,他知道每個人的底線在哪裏?爸爸怕哼哼,爺爺怕哭,奶奶怕打滾……久而有之這個孩子就會爬到大人的頭上,所以隔代教育不好,會寵,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保險啊!最後還有電視電腦,孩子沒有分辨的能力,在孩子的世界裏不給他的好的他就自然會學壞的,現在很多孩子的言語非常的桀驁不馴而且粗魯,這個啊都可能是跟電腦電視學的。

在大方廣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叫做“電視帶大的兒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學已經研究出來,電視對孩子有很不好的影響。好,所以我們的了,孩子的教育還是要靠自己的,因爲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能重來一次的。現在人的都會說: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經濟環境,大家都會覺的,兩個人不一起賺錢會餓死,你看我們爺爺那一代,夫妻兩個只有先生在外面賺錢,而且還生了五、六、七個,他們有餓死嗎?沒有。

現在我們才養一個,還兩個人賺,又怕餓死。我聽到一個老師講的實例,有一個媽媽想給孩子一個大的房子就不停的工作賺錢,好,大房子有了媽媽又想給孩子賺車,仍不停的工作賺錢,好,車有了媽媽又嫌棄不是世界名牌的車,還在不停的賺錢,好,世界名牌的車有了。她終於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那孩子已經成爲一個任意妄爲、肆意揮霍的的孩子,試問:你賺的很辛苦啊,那孩子花的很痛快,你在賺,他在漏。到最後孩子一無所長、一事無成更甚者作奸犯科,那時候我們做媽媽的就一輩子擔心,這個很危險啊!

看了這章內容我的感觸頗多啊,第一:我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啊,有勤儉,以後要勤儉持家啊,因爲只有這樣纔可以讓孩子從小紮根勤儉的態度,讓孩子不會成爲物質的奴隸;有佈施少啊,以後要多佈施啊!留錢給子孫,子孫未必守的住;留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冥冥之中留陰德,以爲子孫長久之計。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啊!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3

各位朋友,雖然我們生活在今日的太平盛世,物質文化等生活不斷豐富,樂多數的爲人父母卻對子女的家庭教育甚感疲憊。往往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在學習上不求進取,在吃穿上相互攀比,一味追求新的時尚,迷戀與娛樂場所,交些無意之友,在社會上招惹是非。令父母大動肝火,搞得家庭不安等。我認爲多數源於父母整日忙於工作和家庭生活,而忽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因此我要將自己讀書感悟和見解全盤托出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通過讀《弟子規》使我深刻領悟其內涵和重要,此書全面系統地闡述做人、處事、交友、尊老、愛幼等道德行爲規範。對當今建設文明和諧社會是百益而無害。它能勝於法制強行,它能在人的心靈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約束,它能喚起人們的“仁愛”“慈悲”之心,從而能樹起人生的正確座標,遠離是非避邪之路。俗話講:山有根,水有源,人的品行好壞確實與家庭教育有關。比如:孔融四歲能讓梨、黃香九歲爲父暖被窩等。都是聖賢教育的結晶,然而,現代的一些爲人父母實在是忽視這方面的聖賢教育,肆意寵愛,嬌慣孩子。出門坐客惟恐孩子吃的少,兒子吃這個吧!要那個吧!逛商場先讓孩子挑玩具,逢人先談自己孩子怎麼調皮怎麼乖。有的甚至在孩子生日時大擺宴席,收合理。致使孩子有一種高傲唯我獨尊的感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奢侈腐化的種子。

在處事交往中總是愛上便宜父母,朝思暮想提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能好好學,可以竭盡全力不惜一切地達到孩子的所求慾望。而忽視了正確的聖賢教育遺棄了道德行爲地約束,導致有的孩子走出大學校門後還爲報答父母多年來對自己的養育之恩而走上違法之路,真是可悲可嘆!爲此,我建議做人父母的要重視和培養道孩子的品德素質,從《弟子規》學起。讓他們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惡,尊老愛幼。自己要以身作則,處處爲孩子作好表率,引導和啓發孩子們的“孝心”、“愛心”和“感恩心”開拓孩子們的道德智慧,爲他們傳授聖賢教育的典範。總而言之我認爲《弟子規》是聖賢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適用於家庭教育,並且還適用於各階層不同年齡人的學習和效仿。是正規人生糾正錯誤的良方。從都應以《弟子規》爲準則規範自身的言行舉止。希望所有的爲人父母依照《弟子規》教育好下一代,讓古聖先賢的智慧在孩子們心中萌芽生根,爲將來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使所有的父母都能體會到聖賢教育帶給社會與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4

它,總如清泉,每感茫然之際,滌淨他們身上的塵埃;它,總如輕風,每處苦悶之時,驅除他們心中的煩擾;它總如明燈,每在迷惘之時,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

在東方燦爛皇冠寶座上,矗立着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他,憑着那份理念,那份信仰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隨着春雷的一聲巨響,他實現了祈望了幾千年的夢,而那引領古老的中華民族衝破暗夜,探索前行的最大功臣莫過於《弟子規》了。

古人云:“百事孝爲先。”那“孝”是人的根本吧!

周朝的文王爲父親安適開止,每天雞初鳴,天未亮就向自己的父親請安並讓父親臉上充滿笑容,天天如此,從未感到一絲疲倦或是不耐煩。

一代君王都能捨其金軀之身,忘其金貴之體,有如此孝順之心,何況是平凡的我們呢?也許正因爲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地,使其開創了國家八百年的基業,成爲中國有史以來最長久的朝代。我們不能不說他所依靠的就是他的聖德啊!而作爲當代的我們,面對着爲我們奉獻了自己一切的父母,面對着他們所給予我們無私的愛,試問我們又怎麼能輸作文給古人呢?

“凡出言,信爲先。”孔子曾說過,“假如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有什麼可以算得是人的了。”由此可見,“信”乃做人之本。

我們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宣稱要“棄醫從文”,決心要揭出幾千年來的民族劣根,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於是乎,他爲自己的信念用辛辣的筆來喚醒麻木的中國人,指引清醒的人們與一切惡勢力進行頑強不屈的對抗。最終,他堅定了人們心中的信念。

然而,多少年後的今天,物慾的橫流衝掃着社會的腹地,人類的良知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的徘徊。於是,歷史的洪鐘叩響渾厚的激音,穿越時光的洪流,震撼了今人的靈魂。21世紀的我們,被譽爲有高素質的知識分子,又怎能失去做人之本“信”呢?

在科技發達社會進步的今天,從物質享受的高度發達到精神世界的極度衰敗,這個世界變成了一片慾望的海洋,充斥着競爭、鬥爭、戰爭的價值觀,充滿了刺激、享受,縱慾的人生觀。而中國以五千年傳承不息的中華傳統文化驗證了《弟子規》必將以其燦爛的火焰,爲我們的人生照亮一片坦途。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5

今天大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獨生子女,總是被父母慣着、寵着、溺愛着,所以,有些孩子便逐漸淡忘了—“孝”這個字眼。

也許,許多人都讀過《弟子規》,而真正能按按照書上說得去做又能有幾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名,行勿懶”父母都對孩子體貼之微,千依百順。左一聲“媽媽”又一聲“爸爸”讓父母爲了自己的一點小事奔波勞累。但是當父母請你幫着買個東西,幹個家務,卻總找個藉口辭掉。

“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需順從。”有時,父母出於關心,多叮囑兩句,做錯了事多教育兩句,我們就會不厭其煩的說父母過於嘮叨,有時還頂幾句嘴,狡辯是非,“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溫暖,夏天要讓他們清爽涼快。早晨要向父母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這就是這句話的意思。子女要無微不至的照顧父母,要讓他們感到舒適。而現在,大多是父母對子女關愛有加,這樣照顧着我們,又有多少子女能這樣的照顧自己的父母呢?是父母養育了我們,是父母教育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父母是世上最愛我們、最疼我們的人。無論何時何地,我們的一舉一動無不牽扯着父母的心。而惟有“孝”才能報答父母,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讓每一個子女都報答父母吧!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6

聽老師說,《弟子規》是一本好書,所以我就買了本《弟子規》讀。讀書可使人睿智,使人昇華。閱讀弟子規後,感悟頗多。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當父母呼喚我們時,要及時回答,父母的命令,要立即去做。兒時,父母的命令,我們總是拖拖拉拉的做,沒有把父母的命令當作正事,覺得真愧對父母,而我們的命令與要求,父母總是把他當成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讀完這兩句,我覺得我對父母的孝敬太少了,以後要好好孝順父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長輩如果站着,晚輩不能先坐下來;長輩坐下的時候,招呼、允許我們坐下,我們纔可以坐下來。啊!我記得一次與媽媽出行,有座位的時候總是我先坐下,母親站着,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是呀,我們現在這個年齡的孩子,就像個小祖宗,父母什麼好東西都給我們,自己卻受苦受累。讀完這兩句後,每當有座位時,我總會讓父母坐,我站着,從此我也養成了先長後幼的好習慣。

《弟子規》還交代了怎樣尊敬父母師長,怎麼爲人處事,真是本好書。賈存仁的這本《弟子規》,是一本優秀著作,我讀了它,學會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如何爲人處事等等。做人,要孝敬父母,要懂得先長後幼,還要懂禮儀,講誠信,這樣良師益友纔會越來越多;學習要學思結合,要去實踐,不能光看課本;學習的時間要寬裕,這樣一些問題才能搞明白;書房要整潔,書桌上的東西擺放整齊,纔像個讀書的樣子,正所謂“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就是這個道理。

孝敬父母吧!根據《弟子規》上所學的知識,去過每一天。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7

金秋十月,我們培新國小舉行“書香校園”活動。老師不僅讓我們認真學習《弟子規》,還要會背誦。回家後,我讓爺爺幫忙找到《弟子規》這本書,每天中午,都堅持讀一小段。

《弟子規》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語文課本,是古代兒童的啓蒙教科書,對現在的我們也有很大的啓示。它讓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講孝順、講禮貌……。書中寫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我承”,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爲我們好,我們應當聽他們教誨,應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讓父母傷心生氣。我清楚的記得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天真地對媽媽說:“媽媽,洗腳”。這則公益廣告打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它深深體現了小男孩對媽媽最真摯的愛。我更想到烏鴉反哺這個故事,連小烏鴉都知道孝順父母,小時候聽父母的話,長大了喂父母食物。而以前,父母讓我做事,我總是推三阻四,或者找藉口不能按時完成。現在想起來,真是非常後悔,以後我要變得勤快,父母叫我,立刻就能答應;長輩說我,我也能安安靜靜的聽,讓長輩們開開心心。

當我讀到“出必告、返必面”時,我深深的感覺到,以前不管是我早上出門不打招呼,還是放學時遲遲不出校門,讓父母在校門外焦急等待這些行爲是多麼槽糕。父母的.心始終聯在我的身上,所以我以後出門,不夠有多麼着急,也要和他們打一聲招呼。放學不管有多少事,一定要及早出校門,讓父母看見我都身影,不再爲我擔憂。

《弟子規》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它告訴我學習中、生活中許多做人的道理,它還能教我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百善孝爲先”,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弟子規》裏的話,做一名懂道理、講孝順的好學生,把中華文明的優秀品質傳承下去。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8

學校開展了誦讀《弟子規》活動,《弟子規》記載着許多傳統美德和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學習態度等,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改變了我許多壞慣。

說到收穫,我深有體會。《弟子規》有段話是這樣的,“老易至,惜此時”,意思是:我們要珍惜時間,自覺地做作業、複習功課。但是,每到寫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故意慢吞吞的,直至媽媽催我才肯動筆寫,邊玩邊寫,一點也不認真。學習也不是很自覺,一點都不好好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可是自從學習了《弟子規》以後,我都把那個壞習慣漸漸地改了。我明白了學習是自己的事,我們應自覺地寫作業,好好把握時間學習,主動學習,並給自己定學習計劃,自然學習成績也提高了。還有一次我早早地完成了家庭作業,便捧着一本童話故事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正在我看得入迷的時候,聽見媽媽在廚房裏叫我,我想:一定是又叫我洗菜,還是看完這篇再說吧!正想假裝沒聽見,“父母呼,應勿緩”這六個字一下子蹦出我的腦海,我馬上清脆地“哎”了一聲,跑到廚房幫媽媽洗起菜來。我偷偷地觀察到,媽媽的臉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像這樣的改變還有很多,現在我常常聽見爸爸媽媽誇我比以前懂事多了。

在《弟子規》裏,我還學到了許多道理,對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以後我一定更加認真地學習《弟子規》。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9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弟子規》,《弟子規》被稱爲我國的國學,是我國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種啓蒙課本,用三字一句的方式進行倫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

“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認真地聽個明白;父母的責備、批評,應該虛心、順從地接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同齡孩子學習不肯用功,非常貪玩,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及時完成,甚至不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學習成績就不能提高。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尖酸刻薄的話,下流不乾淨的話,千萬不要說。粗俗無賴的不良習氣,要堅決戒除掉。經常有許多小朋友喜歡說髒話,既不文明也不禮貌,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要是老說髒話,長大了就改不了這個壞習慣。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什麼人都必須互相關心愛護,因爲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國小生不管成績好壞、家庭條件如何,從小就要養成謙虛謹慎、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優秀品格,團結一致,長大了才能爲國家做貢獻。

《弟子規》這本書上的好句很多,意義也非常深刻,值得我學習一輩子。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0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涕,次謹信……”聽着低年級小同學朗誦的《弟子規》,我不禁聯想到了五年級夏令營時,老師要我們背《弟子規》時的情景。暑假裏,李老師每天抽出一節課時間,讓我們練習背誦《弟子規》。不到兩個星期,我們便背得滾瓜爛熟了,圓滿地結束了假期的經典誦讀活動。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我們又回到了學校。中秋節的前夕,我們六(3)班一部分同學去戒毒所慰問演出,我們爲接受戒毒的哥哥姐姐們表演《弟子規》。他們看了我們的表演,熱烈鼓掌。我心裏得意洋洋,爲自己的表演成功而高興。其實,我當時並未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內涵,只是爲背誦而背誦,爲表演而表演。

記得在一次月假時,奶奶從紹興回來了。爸爸見我閒着便叫:“文文,我們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爛,裏面還有一股莫名的臭味,還是別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還有事,你們去吧。”爸爸媽媽走後,我便看起電視來,完全把老師在學校說的話拋到腦後了。

一天早上,我去值周。來到一年級教室旁,我聽到低年級同學在讀《弟子規》:“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開始,我還沒在意,可當同學們說:“對待爺爺奶奶,絕對不能抱有討厭、嫌棄的態度。”我的臉頓時紅了。記得在一次月假時,奶奶從紹興回來了。爸爸見我閒着便叫:“文文,我們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爛,裏面還有一股莫名的臭味,還是別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還有事,你們去吧。”爸爸媽媽走後,我便看起電視來,完全把老師在學校說的話拋到腦後了,壓根就沒想起還有什麼“弟子規,聖人訓”之類的古訓。我越想臉越發燒得厲害。他們,似乎在嘲笑我對爺爺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頭,暗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到《弟子規》的要求。

又是一次放月假。我回到了家,立刻拎起一袋水果,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打掃院子,我看見了,連忙過去幫忙。奶奶見我如此孝敬,眼角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我還給奶奶端茶送水,噓寒問暖……

回到家,媽媽叫我做家務,我正在看書,便不想回應,更不想去做。可當我一想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時,便立刻去做。從此以後,雖然我有許多事不願意做,但一想起《弟子規》的教誨,我便努力做到。

想當初,我只把背《弟子規》當做一個任務,而如今,我明白《弟子規》有更深一層的道理。《弟子規》,一本講道理的書,一本能讓人明辨是非的書,一本能使人進步的書。《弟子規》,我的老師,我成長的好夥伴,我人生的導航儀!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1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平時感到做得不錯,可仔細回想,做得並不是盡善盡美。學習弟子規的體會與感受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着恭敬之心。佛法裏說人有四種恩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衆生。上面已經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師的恩德,啓發我們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裏頭;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衆生努力纔有的結果。時常懷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別人的恩德,人才不會那麼自私,不會有那麼多的不滿和怨言,人才會活得開心,社會纔會和諧。

第三,爲人要謙虛。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讓別人喜歡與你相處,你的態度首先要恭敬,行動上要多爲他人着想。“爲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所謂做人難,不就是難在這裏嗎?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敏感度不夠,其實是缺乏平日的訓練。《弟子規》讓我知道在平時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後,在獨處時都要持恭敬的態度,恭敬纔會成爲一個人自讓更多的人得到快樂和幸福!爲社會和諧和穩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要找準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想從《弟子規》學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個過程,過得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學習弟子規的體會與感受”從這句經文讓我明白了要以“德學”和“才藝”爲重。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對於國小生來說,更需要這樣的經典爲他們指路、引航,讓他們從心中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不是很難的事情,但真正對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學習《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然流露的品質。

《弟子規》給我的生活一個指導,一個方向,讓我學會了什麼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現在生活的快樂同時又有積極人生目標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僅自己要去學習《弟子規》而且要不時的把自己的行爲和《弟子規》的要求對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還比較遠,我要從小事情,小細節做起。要繼續努力完善自己,讓自己的快樂帶給周圍的人,《弟子規》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學問,我們學習聖人經典文化,是教育學生及自己的子女從國小會爲人處事的根基,所以作爲教育工作者,更應學習、解讀、實踐這一經典,使聖人經典文化代代傳承下去!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2

一、對《弟子規》的認識。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後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爲《弟子規》,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弟子規》一書內容簡明通俗,不談空洞理論和教條,而是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應有的禮節。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還存在着素質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不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生活如同行屍走肉等現象。這些人缺的是什麼?我覺得缺的就是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弟子規》一書深刻地訓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爲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爲規範。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爲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爲,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幾點做法。

①以自己先學,帶學生跟着學,不懂的字句問語文老師或上網查資料,課間或班會課與學生交流討論,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沒做到或沒意識到,現在怎樣做等,對照《弟子規》一書,哪些沒做到位,或還需改進的學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②學懂了要求會背誦,可以在跑操時一邊跑一背,既培養、鍛鍊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學生跑出節奏,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幾點感受。

通過學習《弟子規》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①認識提高了。每天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什麼時候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怎麼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許有人認爲這是一本兒童讀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沒有多大關係,其實做爲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中國國學博大精深,雖然歷時久遠,可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已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 心靈淨化了。通過此次學習,我感到對自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爲學生做好表率。

③覺悟增強了。學校發起《弟子規》教學活動就是讓我們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通過學習來提高每同學的思想修養和道德素質以及如何做到學以致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充分保證執行能力,爲創建和諧家庭、和諧班級、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3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沒有深入學習,不知其深淺,我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無知,越學越覺得自己的淺薄,慢慢地發現貪大不精。此時,我明白了“一門深入。長期薰修”的真正道理,也堅定了我用《弟子規》去規範孩子與我的行爲,做一個有德、有才的人。現在的孩子,迷茫、無聊、空虛,沒有目標。孩子的心靈沒有寄託,沒有寄託的心靈是不可能安穩和充實。爲孩子找一個心靈的家園,讓孩子的心有一份寄託,是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而構建什麼樣的心靈家園,給孩子和自己的心靈澆什麼樣的養分,就一一擺在我們的面前。中華傳統文化是最好的機牀和養分,而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夫孝德之本。“孝”是德育的“根本”,構建孩子心靈的家園,應以“孝”的培育爲本?讓孩子的心靈歸附在“孝”上,在“孝”的家園裏健康成長。

一、在孩子中推展《弟子規》和《孝經》。中華傳統文化育德本中,《弟子規》和孝經》是孩子養正的最好讀本。孩子學《弟子規》時,要一門專入地去修習。從背誦、抄寫、講解、力行、分享這幾步去專心學習,誠心念,常說善惡只是一念之差,養成善念,在做悖之事時,這些善念就會提醒你,使你時時警惕自己不去做壞事,長此以往,善行多了,惡行少了,心靈就乾淨了。《資治通鑑》裏有一句話“行有不止,乃成君子。”長期去學習《弟子規》,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力行,力行後分享自己的感受,傾聽別人的分享,找出自己的差距,努裏向別人看齊。讓我們的心靈家園擁有更多健康、積極的精神。

二、學習《弟子規》要放寬心量,這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心態。心懷誠敬心和感恩心,心量放寬了,才能容下《弟子規》的一切。不要還沒有打開《弟子規》,沒有了解和深入體會《弟子規》就帶着分別心去對待《弟子規》懷疑它,帶着有色的眼光去評判它,你怎麼能深入體會和感悟到它其中的精華,又怎能分辨出其中的?可見,心態很重要,把心態方正,不偏不倚,認真學習,心有懷疑,隨時記錄,找名人名師求解,以求得到正確的意義,真正學好學透,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其中的精華,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才能真正地學好《弟子規》,並用之以孩子的德育中去。

三、推展《弟子規》時,要能克服障礙,堅持正確的事情。有時,我在推行《弟子規》時會聽到家長懷疑的聲音,說“《弟子規》是不是太呆板了,把我的孩子都教儒腐了,孩子沒有個性了,哪來的創造力,整個人的競爭意識都沒了,將來在社會上怎麼生存?”等等疑問,其實,所有的這些疑問只是家長沒有深入瞭解《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深入學習《弟子規》,你就不會有這些疑問了。其實,《弟子規》就是一部行經,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別無他意,比如說: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這就是在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習慣,比如說:喪三年,常悲咽。“這是在培養孩子的恭敬心和感恩心,實際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心培養,先人雖然不在,但我們應緬懷先人的恩德。你連祖先都不感念,你說你有愛心,那不是騙人的嗎?所以說,沒有領悟其真諦和精髓,那就先學,再有取捨不遲。《弟子規》不是把孩子的個性沒有了,而是把孩子的個性加以整飾,然後孩子不那麼貪心,不那麼情緒化,不那麼傲慢了。而是懂得格物,致知,有誠意,正心,修身,家齊,進而天下平,這種內涵的個性比張揚個性好的多,孩子以後的成就就要大得多。

四、抓住《弟子規》中的核心”孝心“,對孩子進行教育,打開孩子的孝心,一切的善心都打開了。一個人不“孝順”自己的親人而“孝順”別人,那是不可能的,試想一下,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你還能說自己有愛心,那不是自欺欺人嗎?孝心一開,感恩心,恭敬心就開,感恩心一開愛心就開了,愛心一開,仁義道德都能得到踐行。並念念想着去利益別人,把愛不斷地傳遞下去。

五、讓《弟子規》成爲孩子的心靈家園,讓我們在這個美好的家園裏薰陶我們的德行,成就我們幸福美滿人生。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4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高中的一個歷史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裏的人民哪裏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

我的父母曾經在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爲人處世,以及一些禮儀都已經成爲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範。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範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爲兒童啓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

特別是現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你憤怒嗎?讀《弟子規》吧!你痛苦嗎?讀《弟子規》吧!……”大意如此。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難免產生幾分懷疑的心態。

是的,音樂可以使人平靜,放鬆;運動可以使人忘記煩惱,心胸開闊;閱讀能使人忘記現實,醉心於與先哲的時空中。《弟子規》這一本小書,又有多大的能耐改變一個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那麼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規》的啓發,改變了心態。一個晚上熄燈後,同伴講靈異故事,我被嚇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故事結束後,一個上鋪的兄弟慢慢走到我牀頭,猛的大叫一聲“啊……”。

我以爲出了什麼事,被嚇到了,也歇斯底里的大叫起來。過了幾秒鐘才發現是他惡作劇,我是憤怒的靈魂出竅了,忍不住罵了他幾句。雖然馬上語氣緩和了下來,可我還是一直沒有睡着,彷彿鬼魂一直在我身邊,冷不丁可能就拉拉我的頭髮,摸摸我的腳什麼的,而一些恐怖片的情節也在我頭腦裏閃個不聽,長髮遮面的白衣女子,僵直的胳膊,冰冷的手指,死魚般的白眼……

越想越怕,禁不住心理暗暗恨這個捉弄我的這個人。最後,我想起《弟子規》的“泛愛衆”,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愛所有的人,即便他傷害我欺騙我,我都會原諒他,因爲他是我的同類,因爲我相信他身上殘留的人性”,這些我多年前寫給自己的格言。

不禁心情越來越平靜,後來就不知不覺的睡着了。第二天,又看見這個兄弟,雖然依舊心理上有些障礙,但是敵意已經沒有了。現在,已經好如當初了。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5

《弟子規》這本書我讀的很慢,因爲我覺的他猶如一位“翩翩君子”,讀一遍是很難領悟其中的內涵深意的,因此,在每每讀到一個章節時,就反覆的品讀,力求能夠熟記於心。越是深入的揭示這位“翩翩君子”,對於我這個即爲人師,又初爲人母的人來說,越是“竊喜”,因爲他不僅能夠讓我在生活中不斷審視自己,不斷地提升,更爲我提供瞭如何教育子女的範本,也讓我越來越感到生活充滿了陽光,充盈着幸福。

“百善孝爲先”,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個人對父母都不孝敬了,何談孝敬他人?如果連孝道都做不到的話,又何談爲兄弟爲朋友如果連孝道都做不到的話,又何談爲社會爲國家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德最大的莫過於自己的父母,懷胎的辛勞,生育、養育、教育的付出,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們時時念着父母的恩德,處處盡着爲子女的孝道。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孝敬父母,回報父母,這是我們每個做兒女的都應該做的。如果說未成年的我在父母下班時搬一把椅子、倒一杯水、捶捶背減輕他們勞累一天的辛苦、逗他們開心是源於父母的表揚與誇獎的話,成年後的我卻感覺再多的舉動也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再多的挽留也止不住歲月染白父母的鬢角。

在父母眼裏,我們永遠是孩子,父母的關心疼愛時時伴隨着我們。爲人母的我對父母的愛有了更多的體味和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着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着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可以說,父母爲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學習着《弟子規》,力行着《弟子規》,我對與父母同處的日子倍加珍惜,我不再因忙於工作,而整日“沒有時間”給父母電話;也不因忙於工作而只給父母買昂貴的物品來盡着孝道……我更注重從平日生活中諸多的小事做起:上下班時,和爸媽打聲招呼省的他們擔心;做錯事情時主動向父母道歉;父母身體不適時不忘陪同就醫,噓寒問暖;工作很忙,也會抽出時間和父母聊天,工作、學習、家事……每逢父母的生日我都會準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快樂……就是這點點滴滴,彙集着爸爸媽媽的笑容匯聚着我的生活。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爲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是的,又有什麼比得上閤家歡樂、父母安康還幸福呢?

《弟子規》這部聖典,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走進我的生活,短小精悍的句子中蘊含着生活的真諦,在慢慢的品讀、細細的品味中,使我的修養和學識不斷地提升,讓我也越來越感受到幸福的陪伴。讓我們在物慾的社會裏,多些細微的行動去孝敬我們的父母,也願天下的父母快樂安康!

弟子規心得體會優秀作文 篇16

《弟子規》是教育我們每一個人的手冊,《弟子規》裏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牽連着我們的行爲、習慣,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是我們生活的典範。

這本書是根據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衆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這學期一開始,我們學校就掀起了學《弟子規》、讀《弟子規》的熱潮,我們也把學到的內容運用於行動當中,得到了父母、老師、親戚的表揚。

《弟子規》中“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意思是父母親生病了,吃的藥要自己先嚐一嘗,看看會不會太苦、太燙,並且應該服侍在他們身邊,不離開。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回到家,便大聲喊:“媽媽,我回來了!”可是沒聽見媽媽回答,我很納悶,這時,奶奶從廚房走出來說:“別吵,你媽媽病了。”我飛快地衝進媽媽的房間,摸摸她的額頭,“呀!真燙!”我迅速拿來體溫計測體溫,呀!39度!“奶奶,快快熬藥!”隨着一聲“沒問題!”,奶奶就開始熬藥了。“好啦!好啦!”奶奶大聲說。我快速端起藥碗,來到媽媽身邊,輕輕呼喚着媽媽:“媽媽,藥好了,快喝吧!”媽媽坐起來喝了一口,又躺了下去,嘴裏喃喃地說:“太苦了,太苦了!”我嚐了一口,果真很苦,爲了讓媽媽早點病除,我勸說她“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藥雖苦,但能治病呀!”媽媽好感動,連拉着我的手說:“我的女兒長大了,會關心體貼父母了,也會運用知識來說服我!”說完便端起藥碗“咕咚、咕咚”地喝完了藥。我望着媽媽,笑了,媽媽也笑了,直誇我越來越懂事了。其實這也是《弟子規》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的功勞呀!

《弟子規》是提高我們個人修養的好材料,它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必要的。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讓世界更美好、和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