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戰疫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總結(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86K

一線戰疫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總結 篇1

昨日入睡前,筆者在關注疫情之餘打開“微信運動”,本以爲在全民“禁足”的特殊時期運動步數會全部“飄綠”,可是沒想到依然有30多位好友運動步數達到了萬步以上,仔細一看幾乎全部都是身處街道、社區等防疫一線的同事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如果說醫護人員是衝鋒在前的“急先鋒”,那麼基層幹部便是安定後方的“後勤兵”,正是他們不停地冒險奔走,才換得人民羣衆安心“宅家”。

一線戰疫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總結(通用3篇)

進門入戶宣傳排查,是他們給羣衆吃下“定心丸”。前幾日,500萬武漢同胞散居全國各地讓國民憂心忡忡,搶購不到口罩、酒精和雙黃連口服液讓大家惴惴不安,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恐慌的氛圍在全社會瀰漫。這時,基層幹部們迅速行動,進門入戶科普“戴口罩、不出門、勤通風”等疫情防控的正確做法,將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編成順口溜、製作成快板唱詞,用通俗易懂的鄉話、土話爲羣衆解惑釋難,反擊謠言中居心叵測的“僞科學”,引導廣大羣衆自覺“禁足”家中,動員武漢返鄉人員主動登記,這纔有了街道空蕩、廣場無人的“壯觀”場面。

寒風凜冽堅守崗哨,是他們爲羣衆守在“陣頭上”。新春佳節期間,不少人抱有僥倖心理,冒險走親訪友,大大增加了聚集性疫情發生的概率,爲疫情防控增加了很大阻力。爲此,基層幹部們在街頭村口、小區門前設置勸返點和體溫檢測點,覈實進出社區、村莊的人員信息,勸阻試圖走親訪友的居民,爲確實有需要進出的人員測量體溫、記錄信息。儘管寒風吹散了他們的鬢髮,路燈拉長了他們的身影,有時甚至還會遭受少數羣衆的不滿和指責,但是他們始終堅守在疫情的防控的“陣頭上”,一遍又一遍地勸阻着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們,看似不講情面,實則大愛無邊。

走街串巷送水送菜,是他們替羣衆裝滿“菜籃子”。在倡導全民自我隔離期間,食物儲備不足是困擾一些留守家庭和武漢返鄉人員家庭的重要問題,爲了既從嚴落實隔離制度,又不讓隔離羣衆口渴捱餓,基層幹部們便自告奮勇當起了“送菜工”,他們手拎“菜籃子”,奔走在街巷中,將米麪糧油、瓜果蔬菜挨家挨戶、準時準點送到隔離羣衆手中。他們用一棵棵蔬菜、一粒粒大米向落實隔離措施的羣衆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堅定他們落實隔離制度的決心,從而構築起全民羣防羣控的嚴密防線,爲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了強大合力。

一線戰疫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總結 篇2

2月3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階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黨員幹部應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堅決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號的形式主義作風。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疫情防控的一線就是廣大黨員幹部的“試金石”,唯有紮實工作,敢擔當、善作爲,方可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守好一方土,撐起一片天,向人民交上一份重實效、負責任的答卷。

要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勇當防控阻擊戰中的“先登卒”。想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體黨員幹部必須懷有“逆行戰‘疫’,捨我其誰”的決心與勇氣,將紅旗插在前線、堡壘築在火線,爭當防控一線的排頭先鋒,遇事不推諉,攻堅不退縮,在阻擊戰中與病魔“短兵相接”。領導幹部應將指揮部設在戰線前沿,深入一線發光發熱,敢作爲、真作爲、有作爲,用實際行動當好疫情防控的“領頭雁”;將防控責任扛在肩上,真正做到哪裏有疫情、有羣衆,哪裏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哪裏就有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要鼓舞鬥志、凝聚力量,做好防控阻擊戰中的“司號員”。面對疫情,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從98年的抗洪搶險到08年的援助汶川;從03年的抗擊非典到如今的疫情防控,黨和國家都用自己的昂揚鬥志,鼓舞全體中華兒女積極向上,共克時艱。每位黨員都是宣傳片,每個支部都是宣傳點,防控疫情不僅要在一線工作中奮勇當先,也要在精神高地上吹響號角。全體黨員要時刻具有榜樣意識,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將黨密切聯繫羣衆的優勢轉化爲疫情防控的工作優勢,鼓舞羣衆,凝聚羣衆,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司號員”“戰鼓手”,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堅定信念,不畏風雨,發動一場黨羣齊心的人民戰爭。

要擦亮雙眼、求真務實,敢爲防控阻擊戰中的“排雷兵”。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切實際、盲目樂觀等問題,都是戰場上務必重視的“雷區”,是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一旦觸碰,不但會犯錯誤,更可能出人命。靠前指揮並不是握握手、拍拍照,紮實工作也不是填數據、喊口號;大話空話只會擾亂軍心,過度樂觀極易貽誤戰機。戰鬥堡壘不能留蟻穴鼠患,防控紅旗務必要深插真埋,每位黨員幹部都要敢做防控阻擊戰中的“排雷兵”,對於諸如“辦一件事,填六七張表”“走訪6小時,填表兩小時”的“暗雷”,要第一時間引起警惕、迅速行動。要做到“不埋雷”“能探雷”“敢排雷”,抓實工作、落實責任,掃清疫情防控中的“雷區”,將疫情阻擊在防線之外,將這場戰“疫”打贏、打實,打到位。

一線戰疫感人事蹟學習心得總結 篇3

根據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1月25日,某街道迅速設立集中觀察點,爲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面對疫情迅速反應,精準施策,街道黨工委決定成立集中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支部黨員挺身而出帶領工作人員同心協力、守望相助,共築聯防聯控紅色防線,有序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組織有號召,我們就有行動”

“爸爸,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大年七年級,在孩子們的送別聲中,社區幹部王亞軍早早結束了春節假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街道黨工委根據區防疫工作部署要求,第一時間建立了集中隔離觀察點,併成立了由張志平擔任書記的錦江之星臨時黨支部,支部共有4名黨員。黨支部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號召,明確職責分工,將任務精確到人,認真落實隔離點值守巡查,定時查看隔離點人員生活起居和身體健康狀況,密切關注思想動態,確保隔離觀察點運行平穩有序。

“組織如果有需要,我願意前往一線”,入黨積極分子王亞軍得知消息後主動向黨組織表明了想法,請纓到最危險、最辛苦的一線參與防控工作。與王亞軍一道加入的還有來自疾控中心、服務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酒店工作人員、志願者等23人。春節以來,他們放棄休息時間,捨棄與家人團圓的機會,24小時值守隔離點,每日做好隔離人員的排摸與服務工作,在隔離別人的同時也隔離了自己。

“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黨支部書記張志平經常激勵大家“戰役打響,絕不退縮”,並根據觀察點實際情況,結合當前形勢,支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貼牆立誓,確保落實好安保、送餐、保潔、疾控、人員安置心理疏導等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由於集中隔離點承擔了區級隔離任務,這裏安置的人員來自全國各地,人數衆多、情況複雜。大年初四(1月28日)深夜,寒風凜冽,正當人們都宅在家中歡聲笑語時,在某街道防疫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外,一名輾轉三地、漂泊了三天四晚的某妹子小娜悄然來到這裏,因爲自己去過某,希望政府能夠收留她,這就給王亞軍出難題了,按照有關規定,由於她的身份情況不明,爲了確保集中隔離觀察點內人員的安全,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讓她進來。但是,如果把她推出門外,不但有違人道主義救助精神,而且還存在疫情擴散的風險。爲此,王亞軍迅速向街道指揮部報告,經過街道防控疫情辦連夜開展多方面覈查,終於初步覈實其身份情況,經慎重研究,決定對其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備。凌晨時分,某妹子小娜經過駐守醫生的檢測消毒,終於踏入了暖暖的客房,終結了多日的驚恐和彷徨。王亞軍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1月30日,一位美籍隔離人員被送到了集中隔離點。在得知需要被集中隔離的消息後,他情緒激動,工作人員無法與其正常溝通。王亞軍第一時間報告指揮部,協調安排翻譯志願者參與溝通,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勸說和解釋,終於穩定了外國友人的情緒。

“我們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每一次面對棘手問題時,王亞軍總能想盡辦法,竭盡全力,幫助隔離人員解決困難。在集中隔離點的第一天,他就建立了隔離人員微信羣,及時將政府發佈的各類信息轉發在羣裏,並時不時地在羣裏爲大家加油鼓勁。“其實這裏的人更需要我們的關心與支持,在這裏,我們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王亞軍這樣說道。同時他也積極鼓勵大家發揮作用,對那些不理解、不配合的隔離人員開展勸說與安撫工作。42歲的王亞軍是2個孩子的父親,連日來的工作也隔離了他和家中的孩子。困難時期,他的妻子承擔起了照顧家人的重任,成爲了他最爲堅強的後盾。

2月3日,是王亞軍與“戰友們”在集中隔離觀察點一起奮戰的第十天。一股來自組織的力量,一股團結的力量,一股信賴的力量支撐着他們攻堅克難,未來形勢或許會更嚴峻,但他們堅信終會贏下這場艱難的戰“疫”。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堅實的戰鬥堡壘,激發基層黨組織自生動力,激發黨員幹部的戰鬥力,才能更好地防控疫情,在隔離觀察點黨員羣衆羣策羣力,努力展現某人的風采與擔當,凝聚疫情防控強大合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