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通用2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2W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

一、努力搞好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課。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通用24篇)

1、充分樹立建構主義教學新理念,構築起情景教學模式。

隨着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理念層面上的建構主義認識論正在取代原有的客觀主義認識論而成爲教學領域的基本理念,它使得教學成爲人的解放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的本質看作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徵的過程,這種心理表徵,既包括規範的擁有內在邏輯系統的、可以從多種情景中抽象出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體情景中所形成、與具體情景直接關聯的不規範的非正式的知識和經驗;建構主義教學觀也要求師生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並通過合作性探討建構起世界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以學習者和問題爲中心的教學策略,充分運用情景教學或支架式教學的模式,主動創設開放的、充滿着意義解釋和建構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在寬鬆的學習氛圍裏,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體驗快樂,增長見識,提高覺悟,培養能力。

2、注重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培養。

在情景教學中,運用各種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心理狀態下主動學習,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諸如音樂、視頻等許多現代化教學手段,以便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新奇感。不過,我認爲這只是解決了形式上的問題;要真正培養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還得從課堂教學內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 始終堅持啓發式教學。 堅持啓發式教學,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的歷史經驗教訓之一。特別是在實施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堅持貫徹啓發式的教學方法。啓發式教學作爲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

② 理論聯繫實際,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穿插運用。理論聯繫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居於主導地位的基本原則,這對於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也很重要。因爲思想品德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就會覺得,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就在我們身邊,很實際,並不只是純理論要求,它要解決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學了之後有用,如此,自然就能產生要學好思想品德課的動機與興趣。不過,要貫徹這一原則,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在不同教學階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闡明教材理論知識階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學,我們可以通過實際材料使學生感知與理解教材。這時我們要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前提下,聯繫學生比較熟悉的、易於理解的、生動具體形象的、又能準確反映教材理論知識的實質的實際事例進行教學。比如,在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品德教育時,我聯繫學生自己的財物(書、文具、自行車等)和他所使用的課桌椅、實驗器材、教室等,闡明公共財物的概念,並進一步明確爲什麼損壞公物要賠償等問題。

(2)在運用理論分析說明實際問題階段,即課本知識的應用。這時,我們要着重聯繫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重大社會實際,以及學生中帶有傾向性的思想行爲問題應用知識,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

3、倡導研究性學習,以問題解決貫穿課堂始終,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習者通過對所要學習的對象進行探索、體驗、分析、提煉、總結,以便獲得知識,並在這一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與技能。這顯然是一種學習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問題解決爲核心。要能解決問題,始終是學習的中心任務。思想政治課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我們可以主導學生自己去通過閱讀教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列出提綱(搭起知識的支架),分析探索問題,尋求問題的最終解決,自主建構起對知識的理解和世界的意義;而在教學實踐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爲學生理訂好知識學習提綱(即知識支架),讓學生帶着所列問題去預習教材,並試着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帶着尚未解決的問題參與課堂學習,以最終解決“所有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理解和世界意義的建構。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業也很重要,要正確發揮作業本後面的參考答案的作用。時下,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師都是把思想品德作業本中的參考答案直接撕掉的,這當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這個參考答案,讓學生根據課內、課外學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首先試着做完作業,再行對照訂正,並在錯誤的地方多問幾個爲什麼;或者也可以直接參考解答作業題目,但要求必須在作業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與過程。這種做法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實際效果也不錯。

4、強化課外輔導,教給學生以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方面,主要是思想品德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七年級學生學習思想政品德課,最缺的就是方法啦!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中,他們往往整節課都只是看、聽老師講解,自己卻不想動手,很懶,甚至也不想動腦筋,這怎麼出效果呢!在解答思想品德題目時,爲數不少的學生,連題目也沒有看清楚,就盲目地下筆答題了,還有個別學生根本就不看題目,解題經驗實在是少得很!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方法指導。一方面,教給他們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方法,讓他們學會聽課,把握看、聽、記、理、補的方法記好品德課堂筆記,學好思想品德課;

另一方面,通過例題的分析講解,教給他們解題的步驟和方法。比如,考試中的材料分析說明題的解答,我要求學生把重點放在對材料和所列題目的審析上,首先搞清楚材料提供的知識信息,以及問題的實質,再把思維正確迴歸到知識的所有出處;接下來纔是知識的組織作答,此時要求學生做到思路靈活而開闊,分析淺層而到位,一個要點書寫一個段落,必要時根據題目分值來判斷答題要點的多少,這也能檢驗是否有效答題。

5、指導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政治小論文的撰寫,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應用能力。

在學習新課程的過程中,學生被從原來繁重的任務學習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可以開展許多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對於思想品德課而言,小論文的寫作就是一種很有效和有意義的活動之一。

其實,政治小論文作爲思想品德課的一種學習形式,現在已爲越來越多的師生所重視。推廣和普及政治小論文的寫作,可以進一步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對於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質量也有着重要意義。政治小論文作爲一種終合性的學習,是學生知識、能力、覺悟水平的綜合體現,是中學生學習分析和認識社會實際問題的重要形式。所以,通過寫小論文,容易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覺悟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中學生自己獨立地分析和認識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政治小論文撰寫過程本身,也就是分析和解決自己原先尚未認識清楚的問題的過程,即澄清自己模糊認識的過程,爲了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必須努力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同時,爲了解決問題,學生必須接觸社會實際,從現實生活中去尋找答案,使自己的思想認識接受實踐的檢驗和修正,(這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當學生用思想品德觀點解決了原先感到困惑的問題時,也就達到了提高認識、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這正好實現了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目標。

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認爲有如下一些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信與不信的矛盾相當突出。

學習其他課程,包括工具性學科,如語文、數學、外語;自然學科,如現在所稱謂的科學,中學生對這些學科的科學性很少懷疑。學習過程中,他們的頭腦就像一塊“白板”,有什麼就印上什麼。假如遇到自己的思想與教材不合,他們通常懷疑的是自己而不是教材,因而總是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去符合教材,學生從“知”到“信”的轉化,一般不大會存在情感的或情緒的障礙。學懂了一條數學公式或物理定律,搞清了一項語法規則或歷史事實,學生隨之也就相信了它們的真理性,“知”與“信”往往是直接統一的。但是,在學習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時,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學生搞懂了一個基本概念的含義,瞭解了一條基本原理的內容,並不等於就相信了它的真理性;學生可以把概念和原理記得很熟,但心裏卻可能對此存有疑慮,甚至大不以爲然、公開唱“反調”。這就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2、知與行的矛盾也很厲害。

從終極的意義上說,理論知識的學習,目的都在於應用,而理論知識也只有在指導人們的實踐時,方能顯示出它本身的價值。然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知”與“行”的矛盾關係到學生能否樹立科學的人生觀、道德觀、政治觀以及世界觀,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也關係到學生思想、信仰、品格的塑造,關係到能否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合格人才。因此,比起其他學科來,思想品德課中的“知”與“行”的轉化,需要的中間環節要多得多,過程也複雜得多、困難得多。例如,學生學習了革命道理,並不等於他就願意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行動,甚至言行相悖。縱觀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實踐,學生知行脫節、“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之情形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其他學校的情況我不太瞭解,就我們學校而言,隨便挑出一個學生問他應不應該珍惜時間?希不希望有好成績?他會回答得頭頭是道,道理也懂得不少,可就是平時不見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的行爲習慣,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表面化學習,骨子裏卻輕視或忽視理論知識的行爲落實;即使思想政治課程中設計了大量的行爲訓練和實踐活動,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得不到有效開展。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效果和意義。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2

從事國中思想品德教學16年來,自己也參加過多次不同層次的學科培訓,但讓我收穫最大的是20__年暑假爲期10天的網上研修,現將研修期間的10次作業整理如下,也算是自己16年來對思想品德教學的一點心得體會吧。

研修增動力,課標領航程

——專題一作業

炎炎夏日,齊聚學校,遠程研修,熱火朝天。電腦前,凝神靜氣,觀看視頻,聆聽報告;鍵盤上,思緒萬千,指尖飛動,評論熱烈。實乃齊魯教育一勝景,亦不失人生一樂事矣!

從教十餘載,彈指一揮間。驀然回首,思想品德學科之模樣,一時竟描述不清。今細聆聽專家視頻報告,如醍醐灌頂,大有茅塞頓開之感。讚歎專家學問之高深,慨嘆自身認識之淺薄,亦有誤人子弟之自責。以前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岩石,不見泰山,今之學習,一名普通思品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知之深,則愛之切。思品學科的歷史發展,名稱更迭,幾位專家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思品學科的形象在我腦海中鮮活起來,豐滿起來。相守十餘載,今昔方相愛。

學然後知不足,深感自身渺小與不足。曾在德育無痕與書面教學成績的十字路口感到茫然與無奈,今方向明晰,唯腳踏實地,方能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安慰。

似火的七月,充實的研修,清涼一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專題二作業

當創業的激情逐漸冷卻,當毛頭棱角逐漸磨平,當職業的倦怠悄悄貼近疲憊的身心,我們是否應靜下心來,認真的思索,讓漂泊許久的靈魂追趕上我們匆忙的腳步。

被動與主動,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當一切都“被學習”、“被研修”,生命狀態苦不堪言。學習、研修、專業成長鬚源自教師靈魂的深度覺醒。願文章少一些剽竊,多一些原創,交流少一些虛僞,多一份真誠,工作少一些應付,多一份責任。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身教重於言教,教師自身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豐富的課程資源。

學生是上帝最美好的傑作,他們的成長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尤其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各輿論宣傳媒體一定要恪守自身的職業道德,不要僅僅爲了收視率、點擊率,說到底是爲了錢,而弄得烏煙瘴氣,遊戲人生。教育僅僅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的分支,教師更是滄海一粟。

健康的教師培育健康的學生,健康的學生輻射快樂的家庭,快樂的家庭組成和諧的社會。

願你、我、他身心健康!

知與行距離有多遠

——專題三作業

百善孝爲先,萬業德爲首。道德是一種約定俗成,它融合滲透在萬事萬物之中。古時,法家以法治國,儒家以德治國,今和諧社會,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一個人不能僅用情商、智商來衡量,還應用德商來評價。選才用人的標準也是德才兼備。

要想使學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空洞的說教蒼白無力,需有強化措施,甚至懲戒等方式均不失爲好方法。比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隨地吐痰,如發現一次罰款10元,經過一個時期,學生們可能就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從而內化爲自覺行動。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3

一、努力搞好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課。

1、充分樹立建構主義教學新理念,構築起情景教學模式。

隨着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理念層面上的建構主義認識論正在取代原有的客觀主義認識論而成爲教學領域的基本理念,它使得教學成爲人的解放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的本質看作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徵的過程,這種心理表徵,既包括規範的擁有內在邏輯系統的、可以從多種情景中抽象出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體情景中所形成、與具體情景直接關聯的不規範的非正式的知識和經驗;建構主義教學觀也要求師生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並通過合作性探討建構起世界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以學習者和問題爲中心的教學策略,充分運用情景教學或支架式教學的模式,主動創設開放的、充滿着意義解釋和建構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在寬鬆的學習氛圍裏,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體驗快樂,增長見識,提高覺悟,培養能力。

2、注重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培養。

在情景教學中,運用各種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心理狀態下主動學習,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諸如音樂、視頻等許多現代化教學手段,以便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新奇感。不過,我認爲這只是解決了形式上的問題;要真正培養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還得從課堂教學內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 始終堅持啓發式教學。 堅持啓發式教學,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的歷史經驗教訓之一。特別是在實施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堅持貫徹啓發式的教學方法。啓發式教學作爲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

② 理論聯繫實際,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穿插運用。理論聯繫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居於主導地位的基本原則,這對於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也很重要。因爲思想品德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就會覺得,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就在我們身邊,很實際,並不只是純理論要求,它要解決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學了之後有用,如此,自然就能產生要學好思想品德課的動機與興趣。不過,要貫徹這一原則,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在不同教學階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闡明教材理論知識階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學,我們可以通過實際材料使學生感知與理解教材。這時我們要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前提下,聯繫學生比較熟悉的、易於理解的、生動具體形象的、又能準確反映教材理論知識的實質的實際事例進行教學。比如,在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品德教育時,我聯繫學生自己的財物(書、文具、自行車等)和他所使用的課桌椅、實驗器材、教室等,闡明公共財物的概念,並進一步明確爲什麼損壞公物要賠償等問題。

(2)在運用理論分析說明實際問題階段,即課本知識的應用。這時,我們要着重聯繫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重大社會實際,以及學生中帶有傾向性的思想行爲問題應用知識,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

3、倡導研究性學習,以問題解決貫穿課堂始終,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習者通過對所要學習的對象進行探索、體驗、分析、提煉、總結,以便獲得知識,並在這一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與技能。這顯然是一種學習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問題解決爲核心。要能解決問題,始終是學習的中心任務。思想政治課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我們可以主導學生自己去通過閱讀教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列出提綱(搭起知識的支架),分析探索問題,尋求問題的最終解決,自主建構起對知識的理解和世界的意義;而在教學實踐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爲學生理訂好知識學習提綱(即知識支架),讓學生帶着所列問題去預習教材,並試着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帶着尚未解決的問題參與課堂學習,以最終解決“所有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理解和世界意義的建構。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業也很重要,要正確發揮作業本後面的參考答案的作用。時下,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師都是把思想品德作業本中的參考答案直接撕掉的,這當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這個參考答案,讓學生根據課內、課外學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首先試着做完作業,再行對照訂正,並在錯誤的地方多問幾個爲什麼;或者也可以直接參考解答作業題目,但要求必須在作業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與過程。這種做法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實際效果也不錯。

4、強化課外輔導,教給學生以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方面,主要是思想品德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七年級學生學習思想政品德課,最缺的就是方法啦!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中,他們往往整節課都只是看、聽老師講解,自己卻不想動手,很懶,甚至也不想動腦筋,這怎麼出效果呢!在解答思想品德題目時,爲數不少的學生,連題目也沒有看清楚,就盲目地下筆答題了,還有個別學生根本就不看題目,解題經驗實在是少得很!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方法指導。一方面,教給他們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方法,讓他們學會聽課,把握看、聽、記、理、補的方法記好品德課堂筆記,學好思想品德課;

另一方面,通過例題的分析講解,教給他們解題的步驟和方法。比如,考試中的材料分析說明題的解答,我要求學生把重點放在對材料和所列題目的審析上,首先搞清楚材料提供的知識信息,以及問題的實質,再把思維正確迴歸到知識的所有出處;接下來纔是知識的組織作答,此時要求學生做到思路靈活而開闊,分析淺層而到位,一個要點書寫一個段落,必要時根據題目分值來判斷答題要點的多少,這也能檢驗是否有效答題。

5、指導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政治小論文的撰寫,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應用能力。

在學習新課程的過程中,學生被從原來繁重的任務學習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可以開展許多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對於思想品德課而言,小論文的寫作就是一種很有效和有意義的活動之一。

其實,政治小論文作爲思想品德課的一種學習形式,現在已爲越來越多的師生所重視。推廣和普及政治小論文的寫作,可以進一步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對於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質量也有着重要意義。政治小論文作爲一種終合性的學習,是學生知識、能力、覺悟水平的綜合體現,是中學生學習分析和認識社會實際問題的重要形式。所以,通過寫小論文,容易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覺悟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中學生自己獨立地分析和認識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政治小論文撰寫過程本身,也就是分析和解決自己原先尚未認識清楚的問題的過程,即澄清自己模糊認識的過程,爲了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必須努力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同時,爲了解決問題,學生必須接觸社會實際,從現實生活中去尋找答案,使自己的思想認識接受實踐的檢驗和修正,(這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當學生用思想品德觀點解決了原先感到困惑的問題時,也就達到了提高認識、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這正好實現了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目標。

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認爲有如下一些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信與不信的矛盾相當突出。

學習其他課程,包括工具性學科,如語文、數學、外語;自然學科,如現在所稱謂的科學,中學生對這些學科的科學性很少懷疑。學習過程中,他們的頭腦就像一塊“白板”,有什麼就印上什麼。假如遇到自己的思想與教材不合,他們通常懷疑的是自己而不是教材,因而總是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去符合教材,學生從“知”到“信”的轉化,一般不大會存在情感的或情緒的障礙。學懂了一條數學公式或物理定律,搞清了一項語法規則或歷史事實,學生隨之也就相信了它們的真理性,“知”與“信”往往是直接統一的。但是,在學習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時,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學生搞懂了一個基本概念的含義,瞭解了一條基本原理的內容,並不等於就相信了它的真理性;學生可以把概念和原理記得很熟,但心裏卻可能對此存有疑慮,甚至大不以爲然、公開唱“反調”。這就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2、知與行的矛盾也很厲害。

從終極的意義上說,理論知識的學習,目的都在於應用,而理論知識也只有在指導人們的實踐時,方能顯示出它本身的價值。然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知”與“行”的矛盾關係到學生能否樹立科學的人生觀、道德觀、政治觀以及世界觀,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也關係到學生思想、信仰、品格的塑造,關係到能否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合格人才。因此,比起其他學科來,思想品德課中的“知”與“行”的轉化,需要的中間環節要多得多,過程也複雜得多、困難得多。例如,學生學習了革命道理,並不等於他就願意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行動,甚至言行相悖。縱觀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實踐,學生知行脫節、“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之情形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其他學校的情況我不太瞭解,就我們學校而言,隨便挑出一個學生問他應不應該珍惜時間?希不希望有好成績?他會回答得頭頭是道,道理也懂得不少,可就是平時不見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的行爲習慣,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表面化學習,骨子裏卻輕視或忽視理論知識的行爲落實;即使思想政治課程中設計了大量的行爲訓練和實踐活動,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得不到有效開展。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效果和意義。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4

國中思想品德課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爲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爲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衛視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這門課因其理論性較強,有其嚴肅性和枯燥的一面,所以在學生眼裏,政治老師大多古板,不近人情,難以相處。那麼,如何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政治老師?我想根據我目前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與做法。

一、重視與學生的初次見面

每一屆新生的第一堂課,是師生的第一次見面,教師給學生留下什麼印象將影響今後的教學。爲此第一堂課,師生應相互認識,教師要把自己推銷給學生,讓學生覺得你可親可敬。教師推銷自己時要注意:第一,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把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覺得你可敬;第二,根據中學生較普遍的興趣愛好,用是中較流行的“新詞彙”介紹自己的特長愛好,並向學生介紹這門課的方法,接近你與學生的距離,讓他們覺得你可親;第三,聯繫古今中外的政治事件,向學生介紹中國面臨的嚴峻的資源、人口形勢,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挑起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爲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

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枯燥、單調、難以記憶的政治概念、政治原理淺顯化、形象化

具體說來,在課堂上編制一些內涵深刻的經典名言、詩詞警句、幽默警句和廣告語言,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我講第二單元的第一節《感受成長》時,有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說逆境也有積極的一面?我舉了《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磨難取回真經的故事。講第三單元的第一節《親子之間》時,關於理解父母這一小節,我給學生講了電視上面的一則廣告。就是一位母親給她的媽媽洗腳,這一幕被這位母親的孩子看見了,然後這孩子晚上給媽媽端水說:“媽媽,洗腳”這個事例。我認爲,教師應有把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知識才能“即興發揮”的能力,把枯燥的知識用詼諧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給課堂教學增添無窮的快樂氣氛,讓學生感到政治課“真好聽”,“老師講的真有吸引力”。

三、在教學中採用趣味教學法,適當鼓勵學生,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1、運用漫畫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導入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與關鍵,藝術性的導入能把學生引入瑰麗無比的知識世界。漫畫形象直觀,人們笑過之後頓悟其理,這樣就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直觀化了,即可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引起學生思考。

2、正確運用鼓勵法。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師在課堂上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當讚美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使他們對自己有信心。

3、教學要聯繫現實生活。

教學進程中教師要精講善導,聯繫自己或身邊發生的事件進行評說、分析,以激活他們的求知慾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我還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4、重視課間十分鐘的感情溝通。

下課之後,我們不妨在教室多呆幾分鐘,觀察一下 全班學生的動向,還可與學生聊天,關心一下生病的同學,問問缺課學生的去向......,此時,學生會覺得政治老師不呆板、不嚴肅,很有人情味。提高師生間無拘無束地交談,其距離拉近了,情感溝通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四、如何佈置作業

今天的中學生,每天有做不完的練習,交不完的作業,學生疲於練習,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消化和吸收已經學過的知識。爲此,我採取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只要是關於課堂學習的內容,可以自己找資料上的題做,也可以自編題目做;每節課我儘量抽出十幾分鍾,讓學生每天作業當課堂完成,絕不拖到明天。作業的自主性選擇,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激發了學生的各種潛質。

五、作爲一名教師,要終身學習

早在三千年前,古希臘的學者普羅塔戈就向世人大聲疾呼:“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 火把”。可以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人的獨特本質的創造精神引發出來,使其成爲能夠自覺、自由創造的人。爲此,作爲教師,必須“活到老,學到老”。今天,學習漸漸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學習不在是學生的事,而是每個人要改變命運。拓寬生存空間,開發自身潛能的人的事,“充電”成了最時髦的概念。

以上幾點是我在工作中的切身體會,面對今天的跨越式教學,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要求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學習,自主創新,是思想品德課適應時代的需求。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5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回顧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我校許多老教師尤其是我們組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在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把握時代脈搏,使思想品德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思品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嘗試,我認爲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時政知識於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把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如我在講述“中國的聲音”時,聯繫決定國際關係的主要因素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在講述“朝鮮半島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間的核衝突”時,聯繫當今世界的主題之一和平問題。與此同時,還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聯繫、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能力,輕鬆愉快地形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從而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使“理論聯繫實際”的樸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裝飾,而真正成爲我們行動的指南。

二、以學生爲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

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早已是明日黃花。必須不斷地探索並採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克服教師爲中心的傾向,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爲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辯論賽。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步驟:首先選定論題,供全班學生討論正確與否,並闡述理由,認爲正確的一方爲正方,認爲錯誤的一方爲反方,要求雙方學生各推四名代表就各自的觀點加以論證,並對對方可能提出的觀點加以反駁。其次正反雙方代表分列在講臺兩側,正式展開辯論。第一步,先由正反雙方各推一名代表分別在五分鐘內,表明自己的觀點;第二步,雙方自由辯論十分鐘,在第一步基礎上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並對對方觀點提出質疑;第三步,由其他學生補充正反雙方的觀點,時間爲十分鐘;第四步,由教師根據雙方觀點提出的理由充足與否,論證是否嚴密來裁定哪方獲勝,在總結雙方優缺點的同時,闡明自己的觀點,並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2、專題討論。活動的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師生雙方通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

3、社會調查。理論只有和實際相結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理論不只是虛無縹渺的空中樓閣,而是來源於沸騰的社會生活。調查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調查課題,尋求符合實際的調查對象和調查步驟,明確社會調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開展調查,掌握大量的和課題有關的數據和材料,並對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經過“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加工改造,然後再一次走向社會,加以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第三步: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一方面使書本知識得到檢驗和完善;另一方面也爲改造社會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4、開闢“時事論壇”。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由學生自己準備和主持,要求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

三、質疑導思激活思維

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許多看似淺顯明白的道理,學生未真正領會。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於“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例如當講到“我國經濟建設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時,引出“能否靠多發行人民幣來解決”的疑問,學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師進行引導,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多媒體能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衆多信息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內容系統化,使枯燥的哲學理論不再枯燥,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作爲21世紀的新型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我深信,只有在自身不斷地求索和創新中,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樂趣與價值,才能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繼續奮戰,才能更加勝任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要腳踏實地地學習、工作,把身心繫在教育事業上,不斷開拓、進取,爲教書育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6

從事國中思想品德教學20xx年來,自己也參加過多次不同層次的學科培訓,但讓我收穫最大的是20xx年暑假爲期10天的網上研修,現將研修期間的10次作業整理如下,也算是自己20xx年來對思想品德教學的一點心得體會吧。

研修增動力,課標領航程

——專題一作業

炎炎夏日,齊聚學校,遠程研修,熱火朝天。電腦前,凝神靜氣,觀看視頻,聆聽報告;鍵盤上,思緒萬千,指尖飛動,評論熱烈。實乃齊魯教育一勝景,亦不失人生一樂事矣!

從教十餘載,彈指一揮間。驀然回首,思想品德學科之模樣,一時竟描述不清。今細聆聽專家視頻報告,如醍醐灌頂,大有茅塞頓開之感。讚歎專家學問之高深,慨嘆自身認識之淺薄,亦有誤人子弟之自責。以前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岩石,不見泰山,今之學習,一名普通思品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知之深,則愛之切。思品學科的歷史發展,名稱更迭,幾位專家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思品學科的形象在我腦海中鮮活起來,豐滿起來。相守十餘載,今昔方相愛。

學然後知不足,深感自身渺小與不足。曾在德育無痕與書面教學成績的十字路口感到茫然與無奈,今方向明晰,唯腳踏實地,方能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安慰。

似火的七月,充實的研修,清涼一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專題二作業

當創業的激情逐漸冷卻,當毛頭棱角逐漸磨平,當職業的倦怠悄悄貼近疲憊的身心,我們是否應靜下心來,認真的思索,讓漂泊許久的靈魂追趕上我們匆忙的腳步。

被動與主動,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當一切都“被學習”、“被研修”,生命狀態苦不堪言。學習、研修、專業成長鬚源自教師靈魂的深度覺醒。願文章少一些剽竊,多一些原創,交流少一些虛僞,多一份真誠,工作少一些應付,多一份責任。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身教重於言教,教師自身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豐富的課程資源。

學生是上帝最美好的傑作,他們的成長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尤其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各輿論宣傳媒體一定要恪守自身的職業道德,不要僅僅爲了收視率、點擊率,說到底是爲了錢,而弄得烏煙瘴氣,遊戲人生。教育僅僅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的分支,教師更是滄海一粟。

健康的教師培育健康的學生,健康的學生輻射快樂的家庭,快樂的家庭組成和諧的社會。

願你、我、他身心健康!

知與行距離有多遠

——專題三作業

百善孝爲先,萬業德爲首。道德是一種約定俗成,它融合滲透在萬事萬物之中。古時,法家以法治國,儒家以德治國,今和諧社會,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一個人不能僅用情商、智商來衡量,還應用德商來評價。選才用人的標準也是德才兼備。

要想使學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空洞的說教蒼白無力,需有強化措施,甚至懲戒等方式均不失爲好方法。比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隨地吐痰,如發現一次罰款10元,經過一個時期,學生們可能就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從而內化爲自覺行動。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7

經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這一模塊的學習,我對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現代的中學生思想敏銳,對新觀點新思潮接受快,因而受其的影響也最大。但學生由於受自身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等的限制,對是非、美醜、善惡等觀點或社會思潮的辨析缺乏理性的認識。部分家庭對子女疏於管教,再加上學生自身法律意識的淡薄,在校學生違法違紀的現象在學校內也不斷出現。

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我們學校這一學期迎難而上,堅持“德育爲先”的原則,依法治教、以德育人;在德育征途中勇於探索,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德育模式即學校德育形式、德育方法倡導多元化;堅持教書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整體德育理念。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建立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

爲加強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領導,要建立起由校長負責的領導體制,學校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證監督作用,認真抓好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學校所有的幹部、教師、職工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爲、品德。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必須人人都管。

爲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學校裏還有一支專門負責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幹隊伍。這支隊伍包括:校長、教導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課教師。

2 、不斷完善學校德育網絡

我校形成了“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三級德育網絡,充分發揮三者的整體優勢,全面做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學校主動與社會、家庭聯繫,建立了家長學校、聘請專家教授來我校傳經送寶,邀請保衛處的領導來我校爲青少年做通過這些活動淨化了學校周邊環境,保證了學校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加強了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學校專門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這一機構,大力加強家長學校的建設。每逢學校大型活動均邀請家長參加,加強溝通、爲學校管理、學生教育出謀劃策;每學期堅持按年級召開全體家長會議,印刷有關家長學習材料,探討、交流子女的教育;定期組織各班任課任利用家訪、電話聯繫、信件交流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及時反饋學生在校表現情況。

3 建設校園文化生活,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生主動參與”是我校德育工作所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積極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在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各項活動中,愉快地接受各種教育,其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具體做法如下:

① 結合形勢,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學校注意結合各時期社會、學校的德育重點,就學生最爲關心的問題或學生羣體當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影響學生的各種不良思想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拒絕網吧、法律教育、黨團知識教育等;活動形式多樣化,廣泛利用版報宣傳、標語、校園廣播、專題圖片展覽、專題班團隊活動、專題小論文、辨論會、實地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②成立各種課外興趣活動小組、發現和培養學生的特長。

學校成立了如學生田競隊、合唱隊、藝術(書法、美術、音樂、舞蹈)興趣小組、電腦學習班、作文提高班、主持人等活動小組。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一方面培養出了學校在各類競賽活動中的參賽能手,另一方面又能夠在學校內形成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影響到其它學生。

③適應學生特點、開展文娛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組織了一些大型的全校性的文體活動如校運、元旦遊藝會,爲同學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努力創新活動形式,開展如班級球賽、拔河、演講、徵稿、手秒報競賽、手工製作、學科知識競賽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項競賽活動如主題徵文活動、電腦操作競賽競賽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學校德育工作上的累累成果。在20xx學年中,參加各項競賽活動,我校學生成績優異,在各種省級、市級、縣級比賽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我校今後還將本着以“德育爲先”的原則,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長抓不懈,爲祖國培養一批合格的接班人。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8

本學期我承擔七年級七個班的思品教學任務。忙忙碌碌轉眼間本學期各項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回顧這四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也有頗多感觸,現總結如下:

一、常規教學方面

1. 學期初,在教研學科組的指導下,統一制定了教學工作計劃。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進度及教學應對措施方面都做了科學合理詳盡的安排。

2. 本學期共備課近40 課時,備課前充分準備,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認真研究分析各班的學情,不僅備教材,備學生,更需要備教法,因爲教學準備充分,有針對性,易於學生接受,教學效果較爲明顯。

3. 因學科特點的關係,本學期組織集體考試次數不多,但爲了及時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反饋教學信息,我把每節課變成一個小測驗。在“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主模式的指導下,我基本上課課有練習,,一次小練習等於一次小規模的考評。當堂訓練,當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當堂解決,不遺留。“堂堂清 節節清”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讓學生學習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從某種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4. 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很大程度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教師絕不包辦代替。從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做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也把自己從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針對學生資質的差異分層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難易不同的要求,尊重學生差異,使學生好學、樂學。

二、教育教學研究方面

1. 本學期學校爲了進一步把“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深入到每一學科,學校精心組織了全校教學循環賽,我認真的準備了參賽課,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認真聽取有經驗教師的指導,獲益匪淺。

2. 每週準時參加集體備課,汲取集體的智慧,反覆研究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老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駕馭課堂的自如;年輕教師的闖勁、謙虛上進都讓我自嘆不如,但同時也是我學習的目標,在他們的引領下,我的教學成效也很顯著,集體備課是催我奮進得源泉和動力。

3. 反思是教學行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對教學行爲的反思。本學期,對每一節課的成敗我都有反思,反思教學方法、反思教學效果、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況。。。反思是深邃的眼睛,賦予我靈感和智慧,推動我的課堂教學更上新臺階。

4. 迎考指導。本學期時間緊,新課勉強上完,期末考就來了,學生沒有時間複習,鑑於這種情況,備課組各個老師獻計獻策,最後在研究課標的基礎上決定由教師把本冊學習重要知識點整理出來,學生提前進入複習狀態,目前複習迎考有條不紊,避免了打亂仗。

俗話說,不滿時向上的車輪,只要有目標,有方向,就有奮發的理由。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秉承一貫的信念,將工作做得更出色!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9

在本學年工作中,我擔任八年級(12)班語文課教學工作。工作中,我以學校及國中語文組工作計劃爲指導;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水平爲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爲中心,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任現職以來,在思想上與黨的教育方針保持一致。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力求使自己不斷進步。一方面,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__”重要思,通過學習,轉變了教學觀念、改進了教學方法,爲以後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

一方面,工作中,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會。另一方面,我能夠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心愛護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強化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是一門充滿興趣、充滿人文精神有充滿智慧的學科。在課堂上,力求做到讓課堂變得鮮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到學習樂趣。我能夠強化教學常規各環節:在課前深入鑽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

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備教材又備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備寫每一篇教案;在課堂上,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是語言,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要讓學生多聽、多讀、多練。

爲此,在課下,我給學生介紹了大量課文之外的美文讓學生品味語文之美。課上,要求每個學生進行課前5分鐘的讀書演講,學生通過相互的介紹,瞭解了大量的中外名著。我想讓學生明確,試題和試卷並不是語文的全部,關注人生、關注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聆聽來自人類歷史最深處的文化語言,並與之融爲一體,纔是真正的語文。

課後,我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後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後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狠抓後進生的轉化和優生的培養;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瞭解學情,以便對症下藥,調整教學策略。

四、加強研討,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貫徹先進的理念,積極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在推廣目標教學法、讀書指導法等先進教法的同時,大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嘗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得到充分的發揮,爲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教的學生有2人獲全國作文競賽三等獎,我撰寫的論文《讓文言文教學“個性”飛揚》獲市教育論文二等獎。

五、正視自我,明確今後努力方向

一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使我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對語文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以下是我對下學期教學工作的設想和改進的措施

1、進一步加強對新課改的認識,在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狠抓檢查,落實對知識點的掌握。將後進生時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採取措施,加強訓練,落實知識點。

5、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學提高成績。

我的做法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真誠希望能得到同仁們的不吝指正,也希望這些做法中能有一兩點對大家有所啓發。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0

在擔任我校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老教師的傳幫帶,以及教研活動的開展,不斷探索和實踐着新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下面是我在近兩年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高職高專的教學目標與其它院校的教學目標不同

它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爲目的,在貫徹國家“以應用爲目的,實用爲主,夠用爲度”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也應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社會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要求從注重知識轉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從注重教師的教而轉向注重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輸,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學,要刺激他們的感官:視覺,聽覺,感覺,知覺,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生聽說讀寫,而對於高職高專的學生,教師的目的是教會他們在聽說讀寫中學。

二、讓學生對自己有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

初次接觸高職高專學生,感覺他們大部分基礎都很差,教學內容只能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對老師的提問沒有勇氣回答,甚至連學過的課文也沒有幾個同學能準確流利地讀下來,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爲了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我認爲應該讓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能和別人一樣開口流利地講英語。因此我鼓勵學生們大聲朗讀課文,給出學生英語句式讓學生們模仿,在課堂上重複老師講過的例句等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儘可能給更多的同學都提供當衆開口的機會。在糾正不標準發音的同時,告訴學生學英語就是要勇於不斷在犯錯中學會。並且告訴大家和自己比,人人都要爭取自己的進步。經過如此的激勵和練習,我認爲大部分同學在課堂上都能積極配合,而不至於逃避或者排斥學習英語,對自己學好英語的信心會有所增強。

三、從整體上把握英語學習要點,幫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大多學生滿足於課堂上學幾個單詞、短語、句型,而忽視了文章的整體性,“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老師在課堂上應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引導學生從詞、句層次上升到語篇層次。曾經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非常熱衷於記下與課文單詞相關的各種詞組短語,而且記得越多越有成就感,於是我就問這部分學生記在筆記本上的東西是否都能消化,學生告訴我先記下來然後慢慢消化。通過交談,告訴學生應該學習語篇的整體內容,即使記單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裏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四、克服忽視聽說技能訓練的弱點,加大聽說技能、特別是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把培養一定的實用口語交際能力作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只注重對課文和詞彙的講解,而對於訓練學生的聽說,尤其是說卻花費的時間很少,甚至沒有。在20xx年9月份更換了大學英語教材,目前使用的這套高職高專英語新視野教材包括英語讀寫和聽說兩部分。在上聽立課的過程中發現我們的許多學生只能聽懂一部分內容,而不知如何開口去說。這樣的狀況也極大的打擊了學生不多地一點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爲了克服這一弱點以及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我把每個單元的聽力材料進行了分類,分爲簡單辨音練習、精聽聽寫練習、泛聽選擇練習、對話練習和答疑歸納練習幾個部分。在第一冊書的學習中,注重鍛鍊學生進行辨音跟讀,鼓勵學生從最簡單的開始多說、多練。進行到第二冊,重點轉移到了精聽的訓練和對話練習,同時告訴學生一些聽力方法。每節課以一個話題爲線索,讓學生以對話的形式在課堂上練習,掌握就這一話題進行交流時所常用的表達,並通過對話的練習鍛鍊自己的聽力,準確領會對方的意思。

五、加強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的培養。

今年開學初,本着貫徹“適度夠用”的原則,教研室對大學英語的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將每個單元的第二篇文章改爲泛讀學習材料,加強對學生應用文閱讀及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應用文閱讀訓練時,應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經常會接觸到的詞彙,以擴大詞彙量以便提高交際能力,同時掌握句子結構的特點,爲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快速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爲應試做一定的準備。

六、加強實用應用文寫作的訓練

在讀寫教程的教學中,每個單元都有應用英語的練習,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一些內容。開始時大部分同學對這些練習都不太重視,因而也懶於動手,只是看着課本等待老師講解正確答案。針對此,我一樣也上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只是不用課本提供的內容。比方說關於個人名片寫法,我讓每個學生爲自己設計一張名片寫好後交給我,“逼”他們養成勤寫多練的習慣

六、充分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思想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要想辦法爲學生創設新穎有意義的情景,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中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講授時,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聽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本人教學中的一點心得,真誠希望各位老師和同仁能給予批評和指正。讓我們共同努力和探索,爲高職高專的英語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1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朋友,一個優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師。最近,我在閒暇之際,靜下心來讀了一些教育大師的著作,感觸頗深。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尤其是教師,讀書更爲必要。

君不見“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滿它,惟有讀書。作爲人,我們無法憑單薄的身軀與萬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無是處了。好在世界有了一筆財富——書籍,造物主又賜給人類讀書的能力,爲此,我們可以暢遊書海之中,盡情享受生命,體味自然。

讀書無需附庸風雅,讀書本身就是感受快樂的過程,它讓人滿足,使人心安。當今人皆趨利的時代,與其感嘆人情冷漠,世態炎涼,與其等着被物慾淹沒,隨波逐流,倒不如靜下心來讀點書,使自己開始浮躁的心靈受到洗滌,漸漸成熟起來。因爲讀書,就是與一個個高尚的靈魂在對話。萬丈紅塵滾滾,我們的心容易被封塵,而讀書可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拂拭,得到淨化。“書香人生”是快樂人生,也是美麗人生。

袖長方能善舞,教師是教人讀書的人,自己首先必須捧起書來。當今社會被稱爲“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從量上看,裂變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識即使剛印到書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說將這些知識運用於未來。知識從質的角度看,更趨向於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識,死的知識的記憶在很大程度上交給電腦去完成了。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爲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學生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不得不拋去因“知識淵博”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去學習,去讀書。教師一旦不能經常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的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視爲“老古董”,那麻煩可就大了。

只有擠出時間,堅持讀書不輟,給自己不斷充電,真正具有廣博知識的教師,才能坦然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去親近學生、感召學生。也只有這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旁徵博引、滔滔不絕,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當代名師鄭傑老師說“教師的魅力在於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澱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教師對知識的虔誠態度是多麼令人感動啊!”教師讀書使教學生涯充實、富足,使自身更有人格魅力,是一份幸福,一種美麗。

記得初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文章,還是在讀師範的時候。那時,我是帶着完成學習任務的心態去讀的,對於書中的教育理念,只有理性的認識,沒有實踐,沒有感悟,自然不會“記憶猶新”。如今,我再次讀《給老師的建議》,不禁被作者的才思敏捷,文筆的深刻雋永所折服。蘇霍姆林斯基帶着我走進了一座教育思想的寶庫,把我領進了一個全新的教育科研的領域。讀他的書,使我感到思想是美麗的,讀書更是一種美麗。

繼蘇霍姆林斯基之後,我又接觸了另一位大師級人物——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語錄,諸如“愛滿天下”、“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等,早在讀書的時候就在心靈紮下根。現在,靜下心來認真研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種矢志不渝奉獻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發現了自己的渺小,讀它使我充實,使我純淨,也使我感受到作爲一名教師自身的美麗。

書像一座山,它吸引我擠入其間,攀越上去。讀書,使我感受到徹悟的真,仁愛的善,高尚的美!讀書本身,就是一種美麗。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2

通過兩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非淺,特別是對教育教學理論有了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對自身有了正確的認識:對教師來說,學習、反思、成長、發展是同義詞,通過學習,我對自己有了全面的認識,我要努力擺脫“已成的我”,努力研究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促進自身教學素質的提高。回憶二十年來的教學工作,在對教材的把握方面,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及對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基本上是沿着別人的路走下來的,很少有自己的東西。通過學習擴大了自己的視野,對教材的分析有了自己的觀點。教了幾年高三,也只注重了對知識方法的挖掘、歸類、整理。如何教會學生思考,如何培養學生能力也一直是個未知數。通過學習,理清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及其培養途徑。認識到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及調動其它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重大意義。瞭解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方向及落實的具體原則,並打算在以後的工作中去逐步落實。

二、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轉變了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做人,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是現代教育思想的主流。以前也經常聽到這方面的報告,但對如何教會學生思考,如何教會學生學習也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認識上,通過這次理論學習,才加深了對上述教育思想的認識。

三、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了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完善了教學能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教育行爲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總而言之,這次理論學習對我來說可謂收穫多多,今後我將立足課堂,服務教學,繼續努力,力爭使自己成爲一名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良好職業道德和堅強堅實業務基礎的高素質的新時代教師,爲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3

有幸聆聽了重慶市特級教師王君老師的報告《我的青春語文觀──我的語文教學探索之路》。報告中,王老師講述了十幾年來的語文探索經歷,詳細闡述了自己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

王老師語文教學創新的四個層次是這樣的:

1、在新穎獨特的課堂設計中創新。

2、在靈活紮實的語文味中創新。

3、在誠懇機智的學情應變中創新。

4、在把握語文學習規律和健全語文學習制度中創新。

從她講述的內容中,我窺探出,這所謂四層次,其實包含着她走過的語文教學的四個階段。

一是對教材鑽研的課堂設計階段;

二是以語文訓練爲主的導學階段;

三是學生爲主體的以學論教階段;

四是建立語文學習規範的自主學習階段。這四個階段,就是王老師探索語文教學的主要思想歷程。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青年教師打下堅實基礎的過程,這個過程王老師經歷了整整五年時間。對教材的研讀,是一個語文教師最基本的基本功。沒有對教材的鑽研,就沒有對教材的處理,教材鑽研得越深,教材的處理就會越淺易,所謂“深入淺出”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教師如果不經過這樣一番歷練,不能養成深入研讀文本的習慣,那麼他的教學之路必然是淺薄而空虛的。

王老師的第二個階段重點是放在學生學習的引導上。如果說前一階段王老師更着眼於從篇章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那麼這個階段則更加重視文本,重視語言的深層挖掘。她遵循陳鍾樑老師的話“語文課首先要上出語文味兒,要上得樸素自然,要向學生傳遞語言深處的美”,開始踏踏實實地迴歸文本,聚焦於語言文字本身,凸現語文課堂的本色,引導學生苦練語言“內力”。

爲此,她總是從文本內核中去尋找能牽一髮動全身的詞句,引導學生沿着語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如她抓一“癡”字教學《湖心亭看雪》,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選擇一些虛詞、標點符號等文本元素強化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完成對語言的品味,等等等等。

這是一個語文教學的迴歸階段。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語文學科的特殊使命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語言各元素的探究,走入文本。這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走過的階段。沒有經歷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師,不能叫真正的語文教師,最多隻能算個假洋鬼子。在每年的教師應聘過程中,這樣的假洋鬼子還多着呢。

王老師的第三個階段重點已經由教師的導走向了學生的學。她開始反思自己導學的利弊:“在多數人的詞典中,循循善誘從來都是一個褒義詞,但是,課堂上高度控制的導讀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了單向思維的死衚衕,難以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和意識。老師那不無啓發的循循善誘,往往反而會禁錮了學生的自由思想,成爲了課堂殺手”。

於是,她走上了以學論教的道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初始對話一定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之前。教師不給學生以有意暗示,讓學生的獨立體驗成爲課堂教學的起點,教師再由此幫助學生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是以人爲本的教學,推進課堂進程的原動力是學生的認知,教師只是課堂討論的首席。教師和學生彼此獨立而又追求和諧。”其結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依循常規,而是以已有知識爲基礎,結合當前的實踐,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設計、新意圖、新途徑、新方法……”

這是一個思想突變的階段,由教師主體走向學生主體,這個思想過程容易,但要轉變爲教學行爲,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不少教師也認識到了學生主體的重要性,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這之中,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當我們許多的老師仍然停留在思想層面的時候,王老師已經在行動上走出了很遠。

王老師的第四個階段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規範,使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爲,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王老師是這樣闡述的:“語文的最佳狀態是:主動地探索語文知識的序列,摸索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規律,使語文學習從零敲碎打似的單項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具體做法是:着力建設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制度,讓玄妙的語文教學有章可循,讓以前在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無的語文學習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軌道上運行,使學生學得到還看得到,對每一天每一週每x月自己必需做什麼心中有數。讓班級的學習秩序化、規範化、規律化。明確了宏觀和微觀的學習制度,就有可能使班級的語文學習逐步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讓語文的教與學既生機盎然,又腳踏實地。”

爲了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習慣,爲了讓語文學習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師在班上建立了許多語文學習的制度,如日記制度,日記評講制度,作文互批互改制度,錯別字整理和修改制度,課前演講制度,班級圖書館不閉館制度,讀書彙報制度,清晨積累制度,積累考試製度,五分鐘微型課制度,班級“百家講壇”制度,口語考試製度,班級生活語文化制度,專題活動寫作制度等。通過這些制度去規範學生語文學習活動,通過活動把這些語文學習行爲變成一種日常習慣。

當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自主的行爲,當學生的語文學習滲透到他們的生命裏去了,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就達到了它的最終目的。這,應該說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

這,就是王君老師青春語文教學創新四層次的全部意義所在。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4

一年的從教生涯讓我從一個菜鳥漸漸走向了成熟,教育是改善人心靈的行業,簡單的,粗暴的,不思考的教育者都不是合格的教育者。最近看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讓我對教育有了頗多的感悟。下面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分享下,希望看到此文的各界人士能留言評論。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可不忽視首因效應的重要性。老師的穿着打扮,修養以及言行會深刻影響到學生對你的評價與認識。在射鵰中楊康不喜歡牛鼻子老道做師傅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教育要關注人性,不是有好的出發點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牛鼻子老道教楊康就沒有關注到楊康的人性,結果就成就了一個認賊作父,背信棄義,善惡不分,唯利是圖的小人。

世界在變,唯獨人性沒有變,瞭解學生的人性,抓住他們的特點因勢利導纔是搞好教育的關鍵。

有時候我們總是試圖去改變一個人,其實根本沒有那個必要,雞就是雞,鳳凰就是鳳凰。我們不能用養雞的法子去養鳳凰。我們不圖改變,只求改善,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在你的引領下獲得不同層次的發展,而不要把學生造成一個模樣,就像工廠里加工出來的產品一樣,千人一面。

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學生家庭提供的環境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作爲老師,要能夠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各方打聽,從不同層次去了解學生,穩定學生求知好學的情緒,儘量不要受家庭的影響。

班級氛圍也很重要,環境對人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班級裏面大多數人都是積極思考好學的,那麼班級就會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生風氣。班級管理與建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拔尖扶差,班規制訂,思想教育,談話談心是必做的工作。

對於學生的過錯要及時處理,在處理之前首先要做好調查,對事件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然後再找當事人談話,在處理問題前首先要處理好自己和學生的情緒,飯前不教育學生,帶情緒不教育學生。教育學生要以勸說爲主,禁止簡單的粗暴的耳提面命,要給學生髮言解釋的機會。在結果上要給學生選擇題做,不要對學生說你必須,你只能改掉這樣那樣去做,要把學生當作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去看待,通過你的教導你要相信他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對學生處罰要做到恩威並重,避免因處罰而影響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且多用表揚和讚美。

關於傳授知識應該從上課開始,一節課好不好就是要看有沒有高效利用45分鐘時間,一節課要把複習,預習,學習,拓展融入到一起,加強學以致用,以運用深化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5

這段時間我透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務必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用心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到達有效教學,創設情境,構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構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就應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就應思考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着網絡的的普及,教師能夠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能夠發現相同的教學資料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取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說讀寫各式練習狀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具體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爲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爲沒有到達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爲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爲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爲。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幽默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資料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爲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帶給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用心、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爲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爲規範務必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必須的侷限性,這纔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爲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理解,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6

教師要懷有一顆愛心。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所從事的教學崗位,把從事的職業當作事業,去追求最大程度的完美,做最好的自己。

教師要有激情,用這種激情去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過程給學生帶來的快樂。只要學生能輕鬆愉快的享受學習過程,那麼就會激發學生的巨大潛能。

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我喜歡和我的學生在一起,它能讓我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創造力。每一種職業,只要你喜歡去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到最好,那麼這個工作過程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實現你的人生價值。

工作苦點累點,不算什麼,只要你喜歡,累並快樂着。累是相對的,它會使你的機體感到疲乏,但是忙忙碌碌的工作會使你的思想更充實、更完美,會升華你的人生價值觀。

我認爲,一個人每天都要快樂地活着,去欣賞大自然的千奇百怪,風光秀美,去享受人生帶給你的每一件快樂的事。快樂會使你更聰明、更有魅力、更有說服力。把你的快樂傳遞給他人,你的同事,你的家人,你周圍所有的人,讓他們體驗到人生如此美麗,那麼你爲建設和諧社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吧!首先要愛自己,要樹立起你做人的尊嚴,培養高尚的情操;其次要愛別人,努力去幫助身處困境中的人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你就會有成就感、有快樂感,實現你人生在世存在的價值。生命之所以珍貴,因爲它只有一次,不能重來。快樂生活每一天!你今天高興得過這一天,不高興也得過這一天,何苦要作繭自己呢?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教師也應該每天接受、學習一些新的知識,讀一些好書,寫一份心得,在自己的教學領域,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探索研究,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教師要不斷地挑戰自己,不間斷地學習充電,做學科領域的領頭羊!

教師應該學會思考。思考如何寫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堂課,運用好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思考課堂上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教學步驟安排要合理恰當。課後,更重要的是反思教學,不斷地去修正自我。教學過程還應該是教師自我不斷變化提高的過程。沒有思考,教學行爲是盲目的,不科學的。

教學中,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走進學生的心靈,爲學生付出教師無私的愛;其次教師要用自己淵博的知識,燃燒的激情去打動征服學生;第三,教師還要不斷地塑造自我,良好的行爲習慣養成,優雅的氣質,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和學生是相互的,你對學生越尊重,反過來,學生對你會越崇拜,會更好地學好你教的這門學科。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7

教學設計體現教師的教學技能,又是溝通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的中間環節。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看,“教學設計”就是要求教師對文本的研讀,探究文本的智慧路徑。研究教學設計有助於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理念,有助於教師的教學理念向教學行爲轉變,有助於教師提高教學技能。如何才能烹飪出濃汁濃味的語文課呢?

一、抓住文本的“基礎點”

走進新課程、走進新課標、走進文本,教學設計也就抓住了語文的根——識字,讀書,朗讀,背誦,作文,簡單地說也就是念好識、寫、讀、背、說、作、習這“七字經”。這七項目標緊緊圍繞三個基本方面:基本的語文能力,基本的語文積累,基本的習慣素養。這就是語文的根,要牢牢抓住。常態下的教學設計要求就是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而不是形式上花樣翻新,表面上熱鬧非凡的動嘴不動手的“君子課”。在教學設計時,要讓學生體會文本本身的內涵,刪去不必要的“花架子”。如一位老師在初教《學棋》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個學生。(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兩種觀念交鋒)。生1:喜歡那個走神的學生,因爲他有個性,不喜歡的課,他沒有假裝認真聽講。生2:那個學生做事不專心是對的嗎?生1:假如那個老師講課很有吸引力的話,他還會走神嗎?假如他很喜歡下棋的話,他還會分心嗎?……表面上看,這樣的設計,是對文本的拓展,但拓展不能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在這節課上,學生會熱熱鬧鬧,但是實際上存在兩個問題:一.學生究竟有沒有弄明白課文,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是比較明白的,作了這個辯論反而變得雲裏霧裏的。二.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課上,其他任何形式和內容的東西都應該爲語文服務的,不管使用何種手段都要深入思考一下:我設計的這個環節是否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是否能夠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責任感?是否能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體驗?若偏離了這些基本點,從學生髮展的角度看,實際上是丟掉西瓜去撿芝麻。再活躍的課堂也只是老師的“獨角戲”,最終的結果是“種別人的田,荒自己的園”。語文課的根基是文本語言,是學生不斷走進文本的過程,將文本融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纔是最重要的。

二、切入生活的“鏈接點”

美國教育家華特曾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生活是學習的大課堂,語文學習的動機、動力來源於社會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要潛心研究“課標”和教材,把功夫花在發掘文本的語文因素上,力求發掘切入生活的“鏈接點”:文本中所有的文字、符號、插圖、註釋、提示、課後習題,都具有召喚性,蘊涵着吸引讀者去採擷、加工、拓展……閱讀文本的關鍵是教師,教師不去潛心讀書,精心設計,怎麼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在文本中探索、發現、汲取資源呢?又怎樣實現《課程標準》中一再強調的“要注意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如我在教學《歡樂的潑水節》時,設計了這樣的片斷訓練:

老人、孩子、姑娘、小夥,個個身上溼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着誰得到的幸福多。

▲(投影出示)身上那麼溼,爲何還那麼高興?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 這句話聽起來挺深奧的,你真的讀懂了嗎?考考你:

A.當我端起水,我會把水潑向老人,祝願他(健康長壽)

B.當我端起水,我會把水潑向姑娘,祝願她( )

C.當我端起水,我會把水潑向小夥,祝願他 ( )

讀懂文末這蘊含深刻的一段話,是文章的重點、難點,如果要把這段文字植根於學生心中,只是簡單的讀一讀,理解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夠的。文本中所表達的“道理”如何才能和生活相鏈接呢?上述的教學設計,把文本的解讀至於廣闊的背景之下,讓學生進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讓學生髮現文本切入生活的“鏈接點”,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在語文的學習中體味生活的真諦。

三、架設課文的“互動點”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意在“加強語文課程於其他課程及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在《課標》的召喚下,教師注重於設計體驗性和探究性語文綜合活動,讓學生在體驗語文、探究語文、感受語文時,架設課文的“互動點”,真正實現語文生活化,在充滿情趣的百花齊放的學習背景中學習、積澱與創造。

曾見一位教師在教完《印度洋上生死夜》和《給家鄉孩子的信》兩篇課文後設計了一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評選感動我們的十大課文人物,以“感動中國”爲藍本,寫下了一系列的頒獎辭:

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言行詮釋着“英雄”的真正含義。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擁有燦爛的陽光;有了他,更多的人才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司馬遷:風雨人生,禍福難料。爲了父親的遺願,他忍辱負重十八年;爲了自己的理想,他把一腔熱血化作千古名篇《史記》。這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鑄就了他的輝煌。

……

在經歷了這樣一段感人心扉的語文歷程之後,學生和教師將收穫生活中的`感動,並把他們講出來,寫出來,告訴大家,讓感動延續。這也正踐行了《課程標準》闡明的“要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要“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統一。這樣的設計理念注重於教學內容的整合,突出言語表達實踐,做到了目中有人,師生互學,多元發展。讀着這些頒獎詞,我們就好像又一次地和文本、和作者進行對話,拉近了語文學習和日常生活,滲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拓寬了視野,促使文與道的交匯與融合,收穫萬紫千紅的春天。

四、尊重個性的“差異點”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充滿靈性的個體。有人說“有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教學設計時基於“以生爲本”的精神,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尊重個性的“差異點”,就能促成生成的精彩。如教學《月亮灣》時,我發現學生讀“游來游去”的語調不同,一個讀得的輕快,表現了小魚的滑溜,“做遊戲”時快樂,自由;另一個學生讀得慢條斯理,應該怎樣讀?成爲一個“差異點”,如何解決這個“點”的鑰匙呢?“誰能幫他說說理由?”教師將球拋給了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使話題成爲一個“爭論點”:怎樣讀?有學生說因爲小魚在河底散步,看風景,所以遊得悠哉悠哉,要讀得慢……最後竟有學生從遊得開心、悠哉中領悟到環境沒有污染。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對文本的“二度開發”。對讀書的理解,曾國藩曾如此描述:“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聲,聲亦足以引文。循環互發,油然不能自已,庶漸漸可入佳境。”學生在讀文之中對月亮灣的美的體悟,帶有明顯的個性特色。學生學習語文,應該在運用中學,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傾聽給了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的平臺。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們的教師要真正地把心貼在孩子的身上,這‘帖’不只是愛,還是研究,還是爲了發展。(葉瀾語)”爲了學生的發展,教學設計時想到的不僅僅是學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還要想到文本的語言會帶給學生怎樣的情懷,怎樣發掘學生的言語稟賦,怎樣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走進一個美好的境界,怎樣讓學生在言語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怎樣讓學生帶着欣賞美的眼光發現語言的美,怎樣讓文本語言在學生的心中發酵,形成物我兩忘的精神場……帶着這些設計理念,教學設計是人本與文本的碰撞、交融,迸發出的灼人火花。

五、倡導教學“本色點”

鄭板橋有詩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經歷了對學生的研究和發展、教師的豐厚的修養和教學藝術之後將語文簡單化,讓語文教學“返璞歸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對“本色語文”的最佳的註釋。“本色”是濃縮,是提要鉤玄,是減去“非語文”的腫脹。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課堂。再教《學棋》,我就注重於教學過程,滲透學習方法,走進課文情景,獲取真實感受:1.讀課文第二節,將學生怎樣“學棋”字、詞圈出來。2.輕讀課文,邊讀邊抓住關鍵詞展開想象:看一看他們是怎樣學棋的?3.學生交流:兩個學生學棋的情況。

語文的本體是什麼?葉老早就說過,口頭爲語,書面爲文。在這一環節,教師着力於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走進語言,滲透學法指導,讓靜止的語言文字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教學設計的本色點是着眼於學生的言語發展,紮根於語言文字,使學生在閱讀中展開想象,走進文本,獲取真實地感受。

有詩云:“輕攏慢捻抹復挑”。在課程改革中,只要我們潛心研究,靜心思考,精心設計,就一定能引導學生從“三味書屋”走入“百草園”,使語文課堂進入精彩紛呈、博大精深、魅力四射的佳境,分享那濃汁濃味的語文課!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8

彈指一揮間,我踏上教壇以近3年,進入二職專也是第3個年頭,回首這些年的工作實踐,我不禁思緒萬千、感慨不已。作爲一名青年教師,能幸運的得到學校各位領導和許多老師對我的工作的關心和幫助實屬一種幸福,而我一直都在爲自己搞好本職工作而努力,雖然成績很不值一提,但在其中我學會了很多如何做人,如何盡職盡責的道理。經過了不同學科、不同環境的的實踐,我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

下面簡單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粗淺的體會。

教書育人,身正爲範。首先當然要認識自我的角色定位。不但是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而且是做一個怎樣的教師。教師的職責是神聖的,既教書又育人。愛孩子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作爲一名中職教師,當然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在職業活動中,我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熱愛學生包括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是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多給以熱情幫助。意圖使他們恢復自信,走出自我評價的誤區。人的感覺是相互的,教師的真誠學生是能感受到的。

作爲一名普通教師,當然要以教學爲主,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剛接觸數學這門學科,每備一篇新課時,我最苦惱的就是如何尋找備課的思路。特別是面對我們現在的新教材,對新的課標理念掌握欠佳,我往往發現一節課時的知識點很少,而且似乎都簡單,如果按照我的思路來講的話,一個課時做多不超過15分鐘就可以完成所有內容,往往這樣就不可能找到一節課的重難點,當然就談不上突出和突破了。面對這個問題,我應該如何去解決?應該如何安排組織纔可以使整個課時得以連貫、流暢、圓滿呢,這是我備課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於是,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對照單元學習要求,找出重點、難點,並把各個知識點列出來按重要程度排列,進而組織安排上課的思路。同時,我還經常請教有經驗的教師,經她們一點撥,我茅塞頓開。此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除了準備課本上要求的內容外,還儘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課外資料作爲補充,提高學生的聽課的興趣。

重視課堂40分鐘的教學實踐。辛苦的備課歸根到底還是爲上課作準備的。我非常重視課堂的40分鐘,在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做到內容豐富充實,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生動活潑,並且每天都以愉悅、飽滿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舒適的氛圍。在講課過程中,我留心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身教勝於言教,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各門學科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

當然,我很清楚,要做好本職工作,僅僅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思考以前的工作,我感覺最深的有以下不足:

一、在熱愛學生方面做得不夠。。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作爲年輕教師的我,個性比較急躁,往往重視教育結果而忽略了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育過程。很多時候方法粗暴,簡單。我相信,多與他們交流,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同學們也會尊重我,願意上我的課。給我的學生多一些愛心,關心,責任心,寬容心,細心等,做到“唐僧”式心腸來培養教育我們的學生。

二、沒能抽出更多的時間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和教學能力。我明白,要提高自身素質,就得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學習,學習老師們先進的經驗,學習可操作性的好方法。要努力讓自己成爲一位學生喜歡的教師,家長、社會滿意的教師。爭取在最短的工作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用經驗做事,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

三、教研工作不紮實,很多時候流於形式。從擔任數學教研工作以來,在深入教研實際,大膽實踐方面可以說是空白,更談不上共同關注學生的問題以及實現新的突破了。希望從現在開始,各位教師給予監督和指導,力爭本學期在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研究上有一個飛躍。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心得體會。總之,我感恩於都亭一小,感恩於一小這麼溫暖的集體,感恩於我們數學組各位教師對工作的指導和支持。我要在新學期用更加辛勤的付出去培養我的孩子們。以對得起社會、家長的殷切希望和重託。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19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十分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國小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此刻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十分迷惑。但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爲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用心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潛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就應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狀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經過這一段的學習,給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國曆來是一個重教化的禮儀之邦,是一個十分強調師道尊嚴的國家,而中國的教育幾經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紀,中國的基礎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是一次教育資料、教育方法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應對當今中國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作爲一名現代教師該何去何從?應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價值,透過繼續教育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一個現代教師如果僅僅是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務必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要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而要達此種教育目的,首先就務必從改變教育者開始,一個現代教師就務必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我認爲有兩點: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廣博的學識。

萬事德爲先,尤以師爲重,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動機因素是一切行爲的屐性因素,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說也不例外,教師要幹好教師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用心性,師德的實質就是教育事業的“業”字,師德體現的就是對教育事業及其社會地位的認同、情感和行動,很難設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不會努力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因此不斷增強自己的教育事業心,強化自身的職業職責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環節。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是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爲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教師的人格作爲師德的有形表現,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就產生身教重於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學生從教師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構成其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義。

博學,這是一個根本前提,要幫忙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教師本身務必有桶“活水”,務必是充盈的,是清澈的,其實成功的教師,他的知識更應是奔騰不息的江河,只有不斷地拓寬,向前,才能無愧於時代,教師的工作有點像蜜蜂釀蜜,需博採衆矢,只有將本體性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統一齊來,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爲師,社會發展到這天,我們更強調“文理融合”,這樣才能適應知識大爆炸時代思想活躍、見多識廣的學生的需要。我認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必須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者形象,已成爲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人認爲有以下幾點:

一、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和網絡的普及,爲我們每一個人帶給了更爲廣闊的學習天地,同時也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深地感到“教學相長”這個詞語的內在含義,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再是我們教師知識網絡的一個子集。現代師生的知識結構呈現出一種全新的交集狀態,我們教師單在知識方面已經搶劫了明顯的優勢,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學生爲師,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持續一顆永遠年輕奮進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適應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

二、轉變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必須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應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麻襯的理念支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三、完善教學潛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教育行爲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取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構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取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到達準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資料,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走的不僅僅僅是分散,更重要的是帶着他對未來社會的理想與追求中,我期望我們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充滿理想、充滿熱情,必將教育的春天。

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爲人師表。師德不僅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爲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認爲,好教師首先務必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好處,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爲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透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潛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並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其次,務必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就應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約束,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約束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纔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務必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爲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爲之,什麼不可爲。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爲舉止,一言一行都務必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職責。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能夠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能夠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務必先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務必具備更高的到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這次學習的收穫是十分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爲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纔算是真正到達培訓的目的。最後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1世紀,人的觀念日新月異,社會的發展需要懂知識、能操作、善合作、會生存的人才,不斷地激勵着人們要繼續學習,隨着信息化、學習化社會的構成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教育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

作爲教師就務必善於理解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務必用心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務必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理解教育和指導。

我隨着繼續教育時間的不斷增加,繼續教育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與學習之中,或者說,我已經融入了繼續教育學習的廣闊天地之中。

透過繼續教育學習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數學及各個學科教學的全過程,使我茅塞頓開,在開學這一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透過實踐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所產生的效應。這是以前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說實在的,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我對此並不感興趣,因爲各種學習、培訓也參加了很多次,可往往是走形式的多,真正有收穫的少。所以開始點擊繼教網只是爲了完成學習任務和學時。但是,當我進入繼教網的那一刻,我就被那裏的一切吸引住了,它爲我呈現的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根據學習計劃,我選了“教師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新課程培訓―中學數學”、“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反思潛力的培養與訓練”四門課程來學習。

回憶這些天的學習過程,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下面就具體談一些學習的收穫。

其一,透過上網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技巧,同時也解決了我以前在課堂教學當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讓我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彷彿一下子見到了光明和期望,對我的教學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其二,透過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讓我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價值,同時也給我的職業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課,使我再一次重溫“高尚師德”的形象,並以此爲自身的追求。

其三,“新課程培訓―中學數學”,爲我以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潛力層次,實行了“分層次、分類指導”教學,對知識水平不同的各類學生都不偏愛、不卑視、不譏笑,多給學生以讚許、鼓勵、支持和親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簡單的表情、和藹的態度,以示老師對其的信任、關心、愛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採用多提問、多練習,多給學生活動、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即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的教學方法。

透過本次繼續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

第二,認識自我的主角定位,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做勤於學習,樂於教學的音樂教師。

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爲枯燥、乏味的學習,在那裏,卻變得是那樣的吸引我,本次學習的課時,而且在線學習時間還在不斷上漲。總之,這次學習的收穫是十分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繼續教育是我學習中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遠程教育系統創造了個性化學習的環境,這需要高度的學習自覺性、持續的學習動力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不能把學習封閉化,應提倡尋求合作、協同學習,可在必須區域範圍內組成學習小組,在各自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獲取教學信息之後,相互交換學習心得、體會,互相提問、評價,交流知識,並與所學的東西相聯繫,便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一、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爲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和“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爲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爲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是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在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啓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就應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教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又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狀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表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理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貼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知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爲了到達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着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用心學習陷阱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閱新課標,領略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用心參加。

有人說,“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就應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自己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最終目標!同時也祝願每位教師都能沐浴課改的春風,在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透過經典教育案例的學習,受益匪淺,真的很慶幸自己能夠有這麼一次機會,個性是透過這次學習發現了自身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首先,經典教育案例使我更全面的瞭解了什麼是素質教育,使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淨化。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師只是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爲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不能夠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並且教師自身職業的特點是教書育人,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變化,不斷創新,才能真正成爲知識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擔當起科教興國的重任。

其次,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用心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職責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再次,透過學習,使我們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業務水平有了必須程度的提高。個性是對於一名年輕的教師來說,對我今後的教學進行理論性的指導,以至於不會偏離素質教育、我想我們雖然學到是理論,而最主要的是我們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欲實踐,也就是說作爲教師還是要將落實進行到底。我認爲,好教師首先務必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好處,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爲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最後,教師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師的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應對着一雙雙對知識的渴求的目光時,我們就要做到心無雜念,將一切煩惱與憂愁拋卻腦後,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去。北京五中校長、特級教師吳昌順認爲,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生命價值和崇高師德,務必要有“精、氣、神”的修養。精、氣、神就是指精力充沛、氣勢旺盛、神采飛揚。

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首先源於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纔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纔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着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應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持續樂觀開朗的態度,既能夠激勵自己,又能夠給學生以榜樣示範。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會感染學生,透過無言之教受到潛移默化之效。教師的這種情感,是與其教育年輕一代的職責感、義務感、榮譽感、自豪感等聯繫在一齊的。

我覺得學習不能是暫時的,只有不間斷的進行業務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授課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才能把新課程資料講好。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2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生動地詮釋了“成才先成人”的深刻含義。而班主任作爲平時和學生朝夕相處的師長和領導者,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能力發展、成績提高以外,更應專注於“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我進入園區一中以來,也積累了近一年的帶班經驗。下面就談談我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教導學生的一些做法。

一、 小事做起,教導學生做個認真細緻的人

還記得七年級新生剛入學時,一個個活潑好動,骨子裏帶着95後特有的叛逆和散漫。剛發的新書和本子隨便扔進了課桌洞,出教室時直接站起來走人,絕不會把桌子排好、椅子塞到桌子下方。整個教室可以用亂七八糟來形容。

於是開學的第一天,教會這些孩子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成了當務之急。我特地在吃飯前留下15分鐘,在講臺前示範給他們看:如何在出教室前整理好自己用過的桌椅和物品——書本文具理好後工整地在桌洞裏碼好,不可以一塞了之,桌洞的整齊程度直接反映出它的主人是怎樣一個人;桌面上整潔無物後站起身把椅子全部塞到課桌下,必須保證“全部塞入”,否則就不整齊了;最後每個人再調整桌子的位置,對準地上相應的點。這樣,只要每人做好這3步,就算教室裏空了也一樣整齊。雖然之後的2、3天,還是偶爾有同學會忘記做好3步驟,但整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對於偶爾忘記的同學,我會在出操回教室前讓全班先在走廊裏看看教室的桌椅。這時誰忘了塞椅子或者沒有全部塞進去,大家一目瞭然,當事人也會因爲被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失誤而牢記這次教訓,下不爲例。所以開學後的第二個禮拜開始,班級的桌椅排放再也沒有出過問題。整齊的桌椅體現了班級同學的認真和細緻。

另外,教室後面書包櫃上整齊地攤着6塊抹布。我也要求學生,無論誰用過抹布以後都要衝洗乾淨,擰乾,如原樣整齊攤在後櫃上。如果團成一堆,一來不整齊,二來容易產生異味、滋生細菌。這條規定當然一開始實行時也經常有人做不到。畢竟平時在家這些小公主小皇帝可能連抹布都不會拿一下。每次課間巡視,當我發現有抹布不齊時,就會叫停學生們的講話,讓全體朝後看向抹布,再由我整齊放好,提醒他們下次不要忘記。經過2、3次後,抹布問題也解決了,我們教室的抹布現在總能整整齊齊地想畫布一樣展開在後櫃上。

無論是桌椅的排放還是抹布的展開,雖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當學生們學會用認真細緻的態度去處理這些小事時,想必這股認真的勁兒已經被他帶到了學習和生活中去了。

二、 言辭鼓勵,激勵學生做個積極上進的人

我們教室的牆上,貼着這樣一篇文章《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

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

從今天起,你們要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對自己的懈怠不能容忍,因爲你一旦懈怠,別人就會超越你;

從今天起,我不要聽到所謂的“我不優秀,但我很快樂”的娘娘腔,因爲這是自欺欺人,不要陶醉在這種低級的自我安慰中。落後就要捱打是不變的真理。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被別人讚揚——儘管你不是爲別人而活;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堂堂正正地接受優秀給你們帶來的榮譽花環;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從優秀中得到快樂——而不要認爲這樣很累;

這就是我們班級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做人的風格。

讓別人去嫉妒吧,你們要習慣於被別人嫉妒,因爲你們的確優秀。

當優秀成爲習慣之後,你再想不優秀都難!

請你們記住

播下一個行爲,收穫一個習慣。

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加油吧!8班!讓優秀成爲你們的一種習慣!

每次週一班會課時,我都會和全班同學一起高聲朗讀這篇文章。在一次一次強化練習中給他們以鼓勵和信心,爲他們提出一次高過一次的新要求,幫助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新一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而這樣積極的言辭鼓勵,可能正是班級一直在同年級中保持領先的動力之源。

三、 感悟生活,教育學生做個懂得感恩的人

我常利用班會課時間,和學生們一起分享網上和報紙上一條條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然後請他們上臺交流心中的感概。還會讓他們在紙上用隻言片語記錄下最近和父母、老師的接觸中有哪些感受、或者發生了什麼不愉快,有何自我檢討。每當我看到孩子們充滿真情實感地寫道“那天我其實特後悔對媽媽不理不睬的。。。”或者是“感謝老師一直加班加點爲我們指導不會的題目。。。”時,我心中也流淌着滿滿的感動。並且我會在家長會時,把這些充滿感恩的紙片發到每個家長手中,讓他們自己去解讀孩子們平時因爲害羞而沒有說出口的情感,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孩子也同樣愛着他們。

讓這羣孩子懂得感恩,讓他們能意識到今天自己獲得的一切,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許多人在背後的創造和奉獻。感謝父母孕育生命,感謝老師賜予知識,感謝他人給予幫助,纔會讓他們每個人有勇氣面對一切。讓學生們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其實當孩子學會了感恩,還有什麼事不好辦呢?他們會以更親近的姿態對待父母師長,他們也會以更大的熱情和動力投身於生活和學習。這樣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感恩的孩子,會有誰不喜歡呢?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21

轉眼間,一學年已經結束。首先感激各位領導對我的關心和信任,感激各位教師在工作方應對我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得我本人的各項工作得以全面順利完成。本學期,我始終以百倍的信心和熱情投入各項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團結同志,虛心請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根本宗旨,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個人的努力工作下,依靠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現將本學期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革新觀念,提升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本事。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作爲一個學校的教學組織者和管理者,首先應具備的是過硬的專業素質的協調管理本事。本學年我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學校管理知識,學習市縣有關學校常規管理要求,以很好的完成學校賦予的職責,並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和學校領導請教,使自我的育人和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我的教學和管理實踐,更好地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二、轉變觀念,更新方式,推進課程改革,促使我校師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本學期,在學校日常教學管理和教研教改工作中,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使我校各項工作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提高。

1、更新教育模式,着力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一是組織開展了教師學英語活動,將日常口語打印發於教師手中,要求教師常學習,會將口語應用於課堂教學和平時的師生對話中,構成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二是開展課間項語活動,用形式多樣的的方式教給學生英語知識。三是開闢英語書畫、每日英語等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使我校學習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知識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2、成功組織舉辦北區英語聯片教研活動。__年12月,__縣北區國小英語聯片教研活動在我校舉行,作爲本次活動的組織者,我精心排,認真負責,活動開展順利,到達預期效果,受到縣師訓中心和全體與會教量的一致好評。

3、組織全鄉學生綜合素質競賽。爲了使我鄉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提高,本學期組織了全鄉學生的禮儀、安全、生活、學習、社會等方面的綜合知識競賽,全鄉共27名學生獲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了很好的檢測和提高。從試題的編寫、活動組織、活動開展,我始終高度認真負責,確保活動圓滿完成。

4、組織開展全鄉教師學科賽教。活動分初賽和決賽兩部分進行,全鄉教師參與講、聽、評課。在全鄉決賽中,個個教師奮勇當先,亮點多多,經過活動開展,以點帶面,使我鄉教師的育人本事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全縣國小教師優質課展評活動中,由我校選送的教師李會民榮獲語文組一等獎,同時被命名爲縣級教學能手。

5、組織教師進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本事培訓,每位科任教學對電腦使用常識、課件製作等學習時間不低於10課時,大部分教師能正確操作。

6、定期組織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和教師業務本事幫扶活動,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強化管理,落實措施,提高實效,確保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1、做好課程設置和課表、作息時間調排工作。確保課程設置合理,課時開齊一足,課時安排科學合理,便於師生操作。

2、認真抓好教學常規檢查工作。組織教研組定期對科任教師的教案、作業、學習筆記、工作筆記等進全面檢查,以保證日常教學紮實有效開展。

3、巡查經常化。每一天早、午、自習和三操等常規時間對各班進行巡查,作到了腿勤,確保教學秩序井然。

4、認真做好缺勤教師的課程調整,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

5、自我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定,三操、上課等常規工作從無遲到現象,爲教師了作好表率,做到打鐵本身硬。

四、配合學校做好各項工作,使本學年學校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1、配合學校做好雙高普九及教育強縣迎驗各項工作。親自組織並參與學校文化建設、部室建設等工作,與教師們一道同甘共苦,進取出智出力。

2、建立教師檔案卡和學生成長記錄袋。

3、學校領導不在時,負責管理好學校的各項日常工作,保證本學年學校各項事務無意外發生,並做到勤彙報,多請示。

經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教育教教學活動,本學年我校全體師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先後有__等4位教師的論文在省、刊物上發表,__等8位教師的教育敘事、教學案例被錄入__縣第二屆校本研論壇材料彙編,在全縣交流學習,被命名爲縣級教學能手。異常是在藝術特色教育這一塊,更是碩果累累,本學全校師生共同參與藝術文化的交流、學習和創作,共有根雕、石刻、泥塑、千字文印章等各類優秀手工及藝術作品500餘件被學校美術室、勞技室展覽和收藏,極大的豐富了師生課餘生活,使學生的動手操作本事和社會實踐本事得到了全方位提高,藝術審美本事得到了有效發展和培養,促進了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22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學語文老師,從08年安師大畢業後,我來到了三十八中學任教,這裏人才濟濟,精英輩出,帶着年輕的夢想和追求,我成了兩個班孩子的語文老師。轉眼,4年過去了。由最初的忐忑沒底,到現在的從容應對,我從老教師們那裏汲取了豐富的教育教學技術,自己也多多去看書研讀,總結點滴的經驗。欣慰的是,我的兩個班不管是畢業的那屆還是現在的這屆,成績一直都是同層次中的前列。現在,把我點滴的教學經驗簡單羅列一下,渴望交流中有所提升

一、認真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爲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二、細研教材、潛心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爲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學爲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由於準備充分,教學效果明顯,學生易於接受。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

求智慾望呢?我嘗試着以下的方法:

1,用新穎的導入調動學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這一課,我從生活中搶劫需被判刑引入到英法聯軍搶劫卻召開慶功會,調動學生情感上的痛恨。還有上《行道樹》我用田震《好大一棵樹》的音樂導入,學生在音樂的輕鬆氛圍中走進文本。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以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2用輕鬆愉悅的師生關係活躍課堂

教學課堂上感受到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爲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爲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僵化呆板、默默無聞、做模範聽衆。他們個性得到充分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間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再不陰暗冰冷。課堂上充滿着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3用積極的探究提升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

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我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四、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1、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以提高他們的語感。

對於有些同學,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有的學生回答問題語言不連貫,他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這樣也制約了他們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所以我對兩班中這樣的學生規定每天早上必須大聲朗讀20分鐘,然後站起來讀給全班聽。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明顯的進步。

2、組織各種形式的朗讀演講比賽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經常讓幾個同學自選對手,朗讀PK一下,全班學生點評。學生們都躍躍欲試。還有,我會定期給一個題目,自選美文,小組推選人員,組組之間對抗,有時是一組四人共同演繹,和其他組比賽。有時是邀請其他班的到我們班來參加對抗。經過這樣長時間的訓練。我班的整體朗誦水平在同年級可謂是首屈一指。每次學校組織的演講或朗誦比賽,我班都幾乎是名列前茅。

五、加強課外閱讀、寫作和習字訓練

爲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我繼續加大訓練力度。爲此,我規定學生每週都要閱讀兩篇課外文章並寫兩篇作文。課外文章的閱讀要適合國中生,寫作訓練是每週三一次,週日一次,其中一篇寫所讀文章的讀後感,另一篇以本週內所聞、所見、所經歷的事爲主,也可以寫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時,兩班裏也有不少學生卷面書寫不認真,爲了提高他們書寫能力,我規定他們每天必須練字,每天一頁,每週一交上來。所練內容主要是以字帖爲主,也可以以抄課文,總之要認真書寫。經過這麼長時間訓練,他們進步還真不小。

在千頭萬緒的教學中,我的這點小小的總結也許只是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方法。在浩瀚的語文世界裏,我願一直快樂的徜徉於此。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23

經過自己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教訓。現在就進入教師隊伍的體會心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要談的是課堂管理方面的體會。自己在這一方面的經驗可以說是一片空白,許多東西都是從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那裏學來的。比如說,課前可說些題外話,調動一下學生的情緒;當觀察到學生有疲勞的表現時,可說些笑話緩解他們的疲勞。在課堂管理方面,我個人總結出來的一點經驗就是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你的課堂,這是一種避免學生因爲無所事事而講話,趴睡的有效方法。比如說,可以在課堂上多提問、多采用啓發式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再比如說,我在教歷史課的過程中難免要穿插一些與歷史事件有關的小故事,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儘量讓知道這些故事的同學去講而不是我自己去講,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教學的機會。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也有以下幾點體會:1、針對學生基礎較差這一實際情況,在整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教學安排上,可採取由易到難的做法。比如一開始對他們的課堂提問或課後作業,可以出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這樣做既照顧到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又擺脫了一味遷就學生的尷尬局面。

2、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而且讓他們掌握這些方法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老師可以先做示範,學生再模仿:有一次在講到老子這個人物時,我先讓一個同學起來概括一下老子的哲學成就,他說得不是很完整,於是我讓學生注意聽我是怎樣去介紹的,介紹完後,我還特別給他們強調了一下怎樣歸納課文內容的方法。緊接着在介紹孔子時,我讓另一位同學起來給大家介紹孔子的思想時,他介紹得就全面多了。有時還可以將一些思維方法融於你的板書和授課過程中,那麼學生聽多了你的課後,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這樣思路,也就掌握了這種思維方法。

3、在課堂上,要多留意學生的反應,如果能夠發現那些能回答出你問題的學生,並把他們叫起來回答問題,那麼受到關注的喜悅感和答對問題的成功感,將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方法。

4、我覺得一個老師要講好一堂課除了認真備課外,還應該多閱讀,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進而提高課堂上自由發揮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有這樣的經歷,就是許多在備課時設想到的內容,在講課的過程中突然想到了,並且講出來後對整節課具有要求自己去擴大知識面,以提高自己臨場發揮的能力。

5、要大膽嘗試:新老師因爲經驗不足,對許多事情該不該做,該怎麼做,沒有十足的把握,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除了多問別人請教以外,還應大膽嘗試,不應該因爲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

6、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思維定勢,教學也不例外。對一個老師來說,當他想出了一個教學的好方法,並且實施起來非常有效後,他就有可能一直採用這個方法。我個人認爲任何方法都是有利又有弊的,因爲經驗不足,所想出的方法不一定就時時有效,經常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多想新方法。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 篇24

大學時在學校那座十二層圖書館裏,不經意間在一個角落裏瞟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當時並沒有在意這本在圖書館裏安靜的陳列的作品。後來只是從別人口裏印證了確實有這麼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可因爲各種因素後來一直也沒有機會拜讀。

我初涉講臺之時,還是一個對教學懵懂的女孩,對教育有着一知半解,對教育也有着諸多的疑惑。正在爲自己的教學理論貧乏而感到苦惱之時,我想到蘇霍姆林斯基,並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驚喜地發現,這真是“踏破鐵皮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它猶如一茗,品一口,濃香四溢,回味無窮,只叫人慾罷不能;他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他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他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茅塞頓開,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爲教育理論大師,給教師提的每一條建議,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所提的教育建議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可謂讀此一書,等於讀了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合編。讀了這本書,只覺得思緒萬千,收益匪淺。今年有機會參加了縣裏的青年教師研修班培訓,當得知需要閱讀一本教育論著時,我不由自主的再次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蘇氏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爲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到最後還可能出現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個普遍性的問題不光是在蘇氏所處的那個年代存在,就是在當今,絲毫未見減少。國小六年後到了國中,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大而且還在繼續拉大。就拿我自己認教語文來講,優生洋洋灑灑一篇佳文,基礎薄弱的學生200字的文章多半字還不認識。好的考90幾分,差的只有個位數。如此的差距着實讓每個老師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不僅如此學生一旦在學習上失去信心,就如他們自己說的聽不懂哪會有興趣,哪會有老師想的那麼強的毅力穩坐課堂45分鐘。於是久而久之他們又會多一個稱謂“問題學生”。我以前的那個班級,在學校中總評的成績是很不錯的。但在班裏就是有那麼一位典型的問題學生。上課的時候,不是睡覺,就是搞小動作。在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多人是討厭他的,但是對他又沒有辦法。因爲他對哪個同學都敢動武,哪個同學對他說一句,那個同學就沒有好下場了。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滿意他的表現,對他提出批評,他也敢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個半死。更令人氣憤的是,和他坐的同學整天都要用手捂住鼻子,因爲在他身上,全都是煙氣。那麼對這些學生如何進行管理,真是一個荊手的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毀了學生的前程。如果對這部分學生妥協,那將會影響整個班級。這確實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困惑。

說起這裏面關於成績的原因,教師大都將原因歸結爲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等。說到問題學生,可能最直接的就是搖頭。那麼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很多老師可能會想到很多,卻最容易把自己忘了。

蘇氏在提出問題後,直接了當地做了解釋:這是因爲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國的教育家子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說,這條教育原則,對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都是耳熟能詳。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常說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更是在教案設計、課堂提問、作業佈置上體現這個理念。於是這個時候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教師在這個環節上起着最主要的引導作用。我們開始少了怨言,我們學會反思。當然這很多時候的只是侷限在理論上,在心靈深處排山倒海一下而已。

因爲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瞭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爲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纔會“點燃起成爲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就拿我班來講,現在學習困難、行爲習慣差的學生也較多,每個學生都有每個人的問題,要真正發揮出每個學生的潛能非常的困難。而自己有幾次是如此做的呢?經常是不同類型的學生上這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提着同樣的要求,即使做錯以後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如此下去,怎會去個別對待,怎會不產生學習偏差生?這也難怪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問題學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也難怪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不了作用,難怪整天被學生折騰得心浮氣躁,筋疲力盡了。“因材施教”說的容易,做的難。以至問題學生的教學成了是老師最頭疼的對象。所以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後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現實確實是這樣,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是啊,後進生向來是老師頭疼的學生,在他們身上花費的工夫不小,卻收效不大,有些教師乾脆最後放棄。一旦放棄就會出現之前的問題,那麼,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總結出了很多很好地經驗。在這裏,蘇氏給我們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說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這些後進生的“第二套”大綱的工作,意思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他們大量地閱讀,儘可能地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使他們在閱讀中發現“使他們驚奇和讚歎的東西”。對這些閱讀的材料,教師要精心挑選,甚至自己可以選編一些,像蘇氏,他爲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後進生,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並且他還爲他蒐集一套專門供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書和小冊子,後來又爲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雖然我們無法做的像蘇氏那般完美,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力做的更好。

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對學困生的教育,寫了如《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等文章,使我受益非淺。當然最後我們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不分問題學生。我覺得在對待問題學生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低頭,兩處留情

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問題學生。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不管是不是因爲成績引起的,由於未成年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少年兒童向善向上的本質,需要加以保護。班主任不能因爲孩子犯錯誤就把他當作壞孩子。問題學生中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孩子的行爲動機往往是純真的,也許是好奇心、表現欲所導致的行爲過失,不能輕易或者盲目地定性爲道德品質問題。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他們正是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的,班主任應該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寬容、善待他們。教育的基礎在於“愛”,對於問題生要採用同情寬容、感化陶冶、啓發誘導等方法。但若一味強調這種“柔”,學生就會把老師的愛心當作對他們的遷就。教師的話就會令而不行,禁而不止,學生就會沒有規矩,自由散漫,班集體將是一盤散沙。因此,“柔”中要有“剛”。在理解寬容問題生的基礎上,要嚴格要求,批評監督。離開了這一點,教育就缺乏力量。

二、回頭,青山依舊

學生的發展各有差異,在一個班上難免會有許多不和諧的地方。如果對這些問題學生提出同一要求或同一奮鬥目標,收效甚微,甚至無效。這就需班主任分別爲他們精心設計奮鬥目標。例如,有一位同學期會考試各科成績均差。我就和她一起分析了數學學科的試卷,結果發現很容易增加十幾分。因此,我就要求她在下次同等難度的試卷中爭取十分左右的進步。她信心很足,而且很有把握。看上去要求低了,但最起碼可以在短期內避免她自暴自棄。有些學生本身沒有很多想法,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只知道自己的學習差,一差千萬差,這種想法是極其消極的,老師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通過努力,取得一定的進步。

二、擡頭,燈火闌珊

我們班的學生對學校的一些集體活動,例如體育節、藝術節匯演、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等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這另我很高興,這說明他們還有積極性,還有興趣。這些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專長、個性、閃光點,贏得師生的好評。無形中增強了其自信心。就拿平時的課堂中的課本劇來說,每個學生都恰似一個個導演、編劇、演員,全班都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沒有開小差的,你會發現原來沒個學生都是優秀的演員。那些平時各門學科的成績都很差的同學,他們的表演同樣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爲了使一些問題生的愛好、專長得到發揮並能在老師和同學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促進他們改進不足,努力向上,就得有意識的爲他們搭建舞臺,一片燈火闌珊是必要的。

同時,要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都要有這樣一種意識,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這樣慢慢的會調動積極性,我經常在班會課上讓學生談談身邊同學的閃光點,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好象過分地強調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出閃光點。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於“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着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現他們還真有一些出衆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讓他們和每個同學一樣在班級中發揮他們的優點。孟子說:“人恆過,然後能改。”我認爲,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爲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爲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無限風光在險峯”,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並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的努力就能夠達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爲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並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揚。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對於這本書,我認爲應該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書中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走出自己的天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