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心得體會(通用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2W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對《易經裏的中醫智慧》這門課程的的學習,我對《易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前,我以爲《易經》只是一部用來算命、看風水、占卜未來吉凶禍福的書。但經過我的初步學習後,我才發現,它不僅是一部占卜之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知道人生的哲學鉅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通用9篇)

易經裏的智慧是,一分爲二、對立統一的宇宙觀,揭示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指明的是,人生處事的真諦、智慧人生的法則。《易經》的最高理想是對自己生命掌握主動,培養智慧,發展能力,兼顧德行。

易經是先秦哲學的主要內容,也是中國哲學的根本,它的作用是讓人們認識並利用自然規律。易經六十四卦與三百八十四爻皆從八卦演變而來,它變幻莫測,撲朔迷離,其實這正是自然界既變化無常、又遵循一定規律的如實反映。所以唯物論者荀子說:“善《易》者,不卜。”可見易經並非供人卜卦佔問吉凶的,而是要人們從卦辭、爻辭中去體會哲理,對人們建立人生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易經是羣經之首,因爲其它的經都是從這裏發源出來的,它是中華的總源頭,也是諸子百家之首,所以也是羣經之始。《易經》的成書經歷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伏羲畫卦、文王重卦、周公繫辭、孔子作傳。易經的起始人是伏羲。

我對《易經》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字:“整體”,這裏 的整體,既是聯繫整體,也是發展的整體,還是內外的整體,中國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講的就是內外的整體,按我初淺的理解和認識,“整體”是中國文明思想的特徵,正是在“整體”源頭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易經中的《兩儀》是太陽也稱《太極》,和月亮。太陽爲陽,月亮爲陰。故此兩儀又代表陽與陰。而由兩儀生出的四象則是春、夏、秋、冬。東、南、西、北。故此四象既代表四季,又代表四方,四象生出的八卦爲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分別代表萬物。因此八卦可以預測萬物。易經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剛柔的變化法則去詮釋宇宙,人類,以及萬物運行的規律。

乾卦讓我們懂的人應該像天道一樣運行不息,我們平時聽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即出自此處。坤卦讓我們懂得人應該要有包容之心,別人犯了什麼錯不要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鹹卦告訴我們男女感應的重要性。這是談戀愛的法則,人們平時尋找對象也許不知道這個法則,但實際上已經按照這個法則去做了。我在這裏提一下,男女感應包擴兩個方面的感應,外表的和心靈個感應。 易學是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它給人生以指引,指明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還要靠自己塌實地去走。無論在人生的何種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顆永遠向上的心。君子要效法天地間運行的基本法則,自強不息。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正所謂要“以不變應萬變”,我們要適應這個不斷在變的世界,有時我們預想着事情發展的種種可能,而事實卻偏偏在意料之外發生。所以要以平靜的心態來應對各種變化。突然而來的事情可能把一切都改變了,一切計劃都被攪亂了,這時,與其苟延殘喘,不如放棄它另擇道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生是不會有絕路的,“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易經告訴我們,老天爺爲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其實也爲你打開了另一扇窗。“知天命,盡人事”,要以平和的心態來應對所謂的人生成敗,只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而後,心態上順其自然。 學習易經讓我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爲我的將來指明瞭方向。人安身立命,要與人爲善。人是社會中的人,是被鑲嵌在社會中的,不能脫離社會環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必須借力於社會環境和其他人,所以就要與人爲善,努力地幫助別人,營造一個適合個人發展的社會環境。要厚德載物,要用寬廣的胸懷對待別人的失誤與不足。要會協調和駕馭矛盾,工作學習中會產生矛盾,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矛盾,應該就事論事,一切圍繞着工作如何更好的發展和目標更好地達成而進行,當矛盾有可能超出工作學習之外時,就停止爭論。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把握住這一點,帶來許多負效應要。在課上我們就學過,人是社會的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就都必須借力於社會及其他人的協助。這就要求我們與人爲善,努力地幫助別人,營造一個適合個人發展的社會

環境。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就等於幫助了自己。要厚德載物,用寬廣的胸懷對待別人的缺失。要認識到人生當中每一段積累都不會白費,有時候冥冥之中需要你充實完善學習提高,規劃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堅持地走下去。也許現實不如所願,那是因爲時機未到,要學會等待,等待是痛苦的,因其蘊含着未來的極大不確定性,是對信心、韌性、心智的極大考驗。這些東西都是做一些人生的儲備,機會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易經不僅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看天文、習地理,而且告訴我們必須按照自然規律法則去做事。所以我們說易經是一部偉大的、不朽的著作,我們有必要好好的學習易經。《易經》與我們中醫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中醫的陰陽、五行均出自《易經》,所以我們學醫的人更要學好《易經》。而學習易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易經》是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領悟的。

總的來說,易經是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它給我們指明瞭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還必須靠我們自己塌實地走下去。易經給我的最大啓示就是: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就一定要遵循社會的規律,與人爲善,和諧相處;其次就是無論在人生的何種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樂其天然知其命運。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2

橫貫千年的歷史長河,在無數的經史子集中,有一本書,吸納了先民的智慧,伴隨着時光的流轉而越發璀璨,越發引人深思。它,就是可稱爲“萬經之首”的《易經》。《易》傳千載,前有伏羲、文王、孔聖,後有焦延壽、李淳風、袁天罡、程頤、朱熹等大家,讓這樣一個文化的結晶愈發的璀璨,愈發的讓人深省。

回望那近乎神話的時期,我們的先人在面對這變幻莫測的世界,在沒有任何先進儀器和技術的情況下,一畫開天、一畫闢地、一畫立人,一卦一世界,將這世界規律握於掌間,是何等的成就!縱使文王被囚,衍六十四卦,不得已以神道設教,讓《易》蒙上了神祕的色彩,但依舊掩蓋不住那揭示宇宙運行之道的根本。

時至今日,《易》的運用已經滲透進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那什麼是《易》呢?當很多人談到《易經》,談到八卦時,總會不自覺的想起算命、風水、封建迷信···是必然,但也不是必然。任何事物,在縱橫千年的傳承中,人們對它的認知總會有變化,《易經》也會如此,而這,又何嘗不是“易”的本身呢?

初讀《易經》,我看出了兩個詞,一個是規律;一個是均衡。

古人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發現水自西向東而流,水過之處泥濘難涉,故先天八卦中正西爲坎水卦,又觀日出東方,朝霞如烈火,故正東爲離火卦。這些就是規律,就是隱藏在《易》中的自然密碼。後文王作後天八卦,八卦相合又衍六十四卦,更好的去解釋這世間規律。後世很多的道理,都能從這些當中得到體現。比如六十四的卦的演變,就如同我們的DNA結構一般,螺旋遞進,無始無終,這不是萬物皆在發展的緣故麼。而其中“泰卦”“否卦”分列第十一位、第十二位,從“泰”入“否”只需要一步,而由“否”入“泰”卻需要再走六十三步,這不是我們常說“守業更比創業難”麼?當我們有所成時,容易放鬆警惕,忽視潛在風險,終至破滅。

《易》講究陰陽的協調,沒有所謂的“絕對”。“乾卦”每一爻均爲陽爻,看似蒸蒸日上,但九六爻的爻辭卻是“亢龍有悔”,若處理不好便是陽極入陰,開始走下坡路了。正如剛纔所提“否卦”,否卦上三爻爲陽,下三爻爲陰,看似符合我們的潛在認知“陽在上陰在下”,爲什麼反而成了“否卦”呢?因爲如果陽一直在上,陰一直在下,他們永不相交,不就變成了我們所說的“天高皇帝遠”嗎?試想,在一個公司,如果領導者只顧着往上爬,而忽視基層員工的需求;員工只顧追求自己方便,不好好幹活,整天搞虛的,這個企業能生存下去嗎?陰陽不和,上下不知,就是一團漿糊。

《易經》的智慧,遠不止此,因爲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發展,而《易經》恰好是一本活着的書。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3

《易經》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在我還沒上學的時候,家裏一套厚厚的精裝書,上面的兩個大字,便是“易經”,這是爸爸最喜歡的書之一,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很窮,買不起書,便把老師的書借來,手抄了一本,連插圖都是仔細的畫上去的,我便覺得這是一本絕世好書,但當我認字了之後,卻怎麼也看不懂易經,總是翻着翻着就睡着了,而父親卻一遍又一遍的翻閱,從中領悟到了很多,有時候,爸爸遇到了什麼困難,或者不記得東西放在了什麼地方,都會用其中的卦象占上一卦,結果還很準,也許會有人說我迷信,但《易經》的卦象是有根據的,是科學的,有道理的,因此,真的好佩服爸爸可以把易經看的那麼透,遇到難題,只要給他一個字,一個筆畫數,就可以由此知道事物的好壞。而我卻連《易經》的大概內容都不太理解,這學期有幸選了“中國傳統文化賞析”這門課,也給我一個名正言順的讀《易經》的機會。

《易經》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瑰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首要代表作,是“羣經之首”。六十四卦是易經的總精脈,它具有象、數、理、卦象、卦德、卦辭的豐富哲理,自始至終是,六十四卦分八個組,以宇宙萬物自然之“象”: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以陰陽互變爲導線,象徵天體運動是晝夜永不停息的。又演繹出社會和人生萬事的變化。它又具“數”的深邃特徵——太極生兩儀陰陽,在陰陽兩態中,再加上一個陰態或者一個陽態,使三個態的陰和陽重疊連成一小卦,共有八個不同組合,便稱爲八卦,卦的形成是離不2開“三”的互相變通,“三生萬物”的作用。三個小卦再加三個小卦重疊成一個雙重六爻卦象,不同的卦象排列出有八組,八組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萬事萬物的類象,其中有千變萬化的易理,所以六十四卦是智慧的哲理學。看着裏面的配圖,以及對歷史的簡要介紹,我漸漸的對此產生興趣,開始對神話產生嚮往,不由的把他和《山海經》,以及龍生九子等傳說聯繫在一起,但是,從學術角度來說,《易經》是一門科學,《易經》的形成過程是幾千年歷程,從伏羲先始畫八卦,以後經過炎帝、黃帝,雙從夏週三代,不斷地演化,到周文王重新畫後天八卦圖,整理卦辭、爻辭,後來又經過孔子作《十翼》上下幾千年中文化的結晶。它是源自歷史各時期中統治們的權術經驗、教訓、功、利、德、貞的總結,也曾是歷史朝代中的帝王國權者行使統治和執政朝綱時的《經論》和教誨書。但曾因六十四卦被視爲“占筮之辭”,披上了迷信的外衣,作爲預測吉凶的辭令,六十四卦成了古代頭領們掌權和使用權力必定要使用的祕密的搖卦占卜。而早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各學派爲它正名,他們認爲是可生“以史爲鑑”“靈警奇奧”的奇書。

易經是一門最高的哲學,不是算命學,所以路邊的算命先生根本不代表易經學說。易經分爲三種方式解釋了整個社會三類人。道家的老子學說是易經中最難,也是最高的學問,它是代表社會最高層階級的利益和生活態度;儒家的孔子代表中層階級的利益和生活態度;墨子是代表我們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生活態度。這就是易經成爲哲學之3父。易經是一門預測科學,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易經裏有卦象,就是說8*8=64個卦象分別解釋了不同的結果。那就是說卦是預測你現在可能會面臨的一種生活的現象,不是本質;也解釋了這樣的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決這個現象帶來的後果。在這裏,人們都會把它解釋成“命理“,“運氣“然後怎麼怎麼去化解。其實,對於“命“跟“運“易經有很好的解釋,因爲卦只代表現象,你自己想想看一個現象能包括了你的真實的本質內容嗎。

能解決掉你發生的不好的一切事情嗎。能成爲你心靈安慰的一種寄託嗎。不能的!易經就告訴你一些爲人的道理,孔子的理論以及墨子的理論是我們要學習的。學習這些理論後你才能很好的去理解易經講的卦象是唯物主義哲學,不是算命的。它是可以預測到人生某些階段一些不順利的事情以及災難的事情,但是要變的。“卦“根據你行爲的方式以及實踐的經歷要產生改變的。易經中“易“本身解釋就是“變“的意思。就是說隨着事物的變化而改變纔是真正的道理。我們學習易經就是要學習孔子的做人理論以及墨子的做事理論,一個人能很好的做人,很好的做事情,有非常好的修爲,那麼有可能成爲有作爲的人,那就是高層階級的領域,才能去學習道家的道理。學習易經可以從中看到自己所處環境所產生的很多現象,然後好好總結研究,改變它,改變了這些現象,讓它往好的方向發展,那就改變了你的“運“。唯物主義哲學講,“命”不可變,“運”是可變的。其實,“運”的不斷改變,也能導致小階段的“命”的改變。陰和陽總是處於一個平4衡的階段,好壞循環往復!學習易經的態度是積極的,不能總拿那個預測現象來對自己的“命”,整天不做事,整天亂想,那什麼“運”都不會來。積極的學習其中的精華,積極的吸收於利用,易經它只是能幫助你看到你將要發生的現象,所以真正解決事物還是靠自己的品質和意志。

學習易經不是說我預測出來命不好,我就不努力了,我今年婚姻不好,我就不結婚了。不是這樣的,易經它是告訴我們萬事要“中庸“,中庸不是極端的意思,解釋爲恰到好處。事物要符合規律,符合現實要求。就象婚姻好壞,其兩個人的結合,最好的結合是“門當戶對“。這個是古代人智慧,有他一定的道理。現在人不是要求這個,要求哪個,最終只有“門當戶對“的婚姻幸福可能性最大,婆媳關係也最容易融洽。爲什麼現代單身大齡青年這麼多啊,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位置,你到底適合哪個位置,有些人經常說:寧缺勿濫!這種不符合規律的盲目要求怎麼能找到幸福!學習易經這要看你帶着什麼目的讀它。它關係到哲學思想、天文地理、策略、軍事計謀、倫理道德、行爲科學、思維方式、人際關係、醫學養生、信息預測、文藝美學等等,甚至現代的前沿科學如計算機軟件、遺傳密碼、混沌理論、耗散結構等等,也可以從中得到啓示。真是“仁者見之謂仁,智者見之謂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總的說來,它當然是一部揭示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哲理著作。《易經》,在古代是士大夫必讀的高深教科書;書中提到,全世界中國人的腦筋最好,最活,因爲中國人最懂得5變通其實,自然辯證法很大程度上也在講變通。好中有壞,壞中有好,不好不壞,不壞不好,由壞變好,由好變壞,反反覆覆,無窮盡也。《易經》中有的道理是深刻的,亙古不變的。你看,易經說宇宙萬物歸根到底是由兩種因素構成的:陰,陽。仔細想想,它的高明簡直超出人類智慧了。你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接近的證明這一點,從我們知道原子是可分的開始,就已經往這個方向邁步了。因爲沒有什麼實在的東西是物理不可分的,分到最後是什麼呢?說的好,就是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生萬物!我們的祖先,他們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因爲他們追求的是智慧,從本質上說,我們的祖先重視的智慧,他們不怎麼重視知識。最開始說的讀書,實際上指的是明理,讀書讀的是道理,道理是與智慧相關的東西。然而現在,讀書是去學知識,學一些誰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對不對的東西,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讀書早已經不再是它最初的含義了。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易經》是完全根據自然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外國人提自然辯證法,其實在科學麪前他們欠缺讓自然引導他們的科學,我們講師法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我覺得我們學的課程是不能叫自然辯證法的,叫辯證法還可以。宇宙中唯一的東西是什麼?就是自然,自然是不能加界的,加了界,就講不通了,只有國家纔有界,地區纔有界,植物界,動物界也可以。自然是整合的東西,如果自然可以再加界,就表示自然之外還有東西,那就不對了。所以我覺得,我們學的辯證法充其量也只是《易經》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冠之以自然是很6不合適的。看過《易經》後變的非常樂觀,不管什麼樣糟糕的事情我都似乎不在乎,就像其中的一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有什麼大不了的,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在我閱讀《易經》時,我第一次體會到,這個世界並不那麼黑暗,不管有多糟糕都會慢慢好起來,這就是“窮則變”吧!又應一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看的那六十四卦,倒不像算命,更像是人生處在什麼階段應採取什麼樣的人生態度。當你春風得意時,不要忘乎所以,當你悲痛欲絕時,應該告知自己,新的歷程即將開始;當你青春煥發卻一無所有,別要忘了你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創造一切;當你的事業初成卻不堪一擊,別忘了自己的能力正處人生之鼎盛時期;當你爲自己的身體與精力的衰竭而徹夜難眠時,別忘了你擁有的物質財富是一般人所不敢與之的;當你步入人之末年而感嘆生之短暫時,別忘自己是飽經世事的老者,受到族人的尊敬。

當然,人的一生充滿各種變數,但我相信《易經》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當我讀完此書,我深深地體會到《易經》給人的世界觀帶來的影響。抗“迫害”能力特強,很多事情別人認爲不可能的,自己居然能忍受的了。起初,自己讀《易經》充其量只是想了解一下中醫理論的源頭,沒想到居然讓《易經》深深地改變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大概就是“天意”吧!不過,我得感謝《易經》,給我如此大的精神力量去面對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4

相傳古有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前二者皆已失傳,現僅存《周易》。《周易》是我國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分爲《易經》和《易傳》。《易經》成書於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之際,是古人創造的符號體系和占卜之辭的彙編,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就《易經》本身而言,的確有占卜及預測未來的成分,但是實際上這是一部揭示事物變化根源,引導人們理性生活的書籍。而《易傳》則是現存最早的解讀《易經》的著作,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易傳》不是簡單的談生活法則,而是談生命法則,並對君子提出了諸多要求,希望人人做君子,做一個頂天立地有智慧的人。

那《周易》究竟是什麼?僅僅是一部寫神寫鬼的封建迷信之作嗎?僅僅是我們現在用來推算運勢的工具嗎?不,《周易》應該是我國唯物主義的起源,它揭示了最簡單的道理和事物變化的基本規律。《周易》認爲,萬事萬物是呈現週期變化的,這是一條永恆不變的規律。變化的本身是變化的,而且永遠都在變,但是這條規律是永恆的,是不變的。它提倡我們人類每個人都要去適應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要掌握基本的大法則,才能預知、把握萬事萬物的變化。

我最先讀《周易》其實只是感慨於其中的推理演算之術,因爲我曾經看過一部盜墓小說,其中正是以一部《連山易》爲開端,引出一段段雲波詭譎的故事來。但是當我開始讀之後才發現,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心靈雞湯”了。《易經》裏強調是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是一種聞過應改的生活習慣。

《易經》六十四卦裏有吉有兇,但以吉卦爲主,鮮有大凶,這間接說明了,我們的祖宗可能是個天生的樂觀派,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憂患意識。如果佔到吉卦,就預示行事順利,可以放手去做;如果遇到兇險的卦象,可能預示着曲折和困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這可能是一次考驗你的機會,看你是否能抓住一線生機,趨吉避凶。但是,如果你慾望太多,總是不知足,就是過分,不管是“大過”還是“小過”,都是不利,所以我們要學會保持常態。

這使我想到《論語》中說到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和佛教裏說到的“求人不如求己,求佛不如求我”,我們求神拜佛正是由於我們有太多欲望,要健康,要工作,要事業,要愛情,什麼都要,卻不願意自己努力,正如諺語裏說到的那樣:“君欲予之,必先取之”,你想得到什麼,就要先問問自己付出了些什麼,付出的夠不夠,如果你有付出,有努力,但是遲遲沒有得到回報,你也要相信,萬事萬物都是週期變化的,總有一天你的努力是會得到回報的,只是回報的時間或是方式不一樣罷了。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5

易經是羣經之首,相傳是伏羲所創八卦,周文王發展成64卦,孔子及弟子作十翼補充說明而形成易經。

易經是寫了事物發展變化的各種可能性。

第一二卦乾卦,坤卦乾卦就是動,就是積極進取,按規律辦事。一是要動,二是按規律動不是亂動。坤卦就是靜,就是積累經驗,能力,人脈,德行。這就是做事業最重要的兩樣。

第三,四,五卦,屯卦,蒙卦,需卦屯卦就是公司剛建立,錢少,人少,沒有經驗,沒有人脈非常脆弱,非常危險怎麼辦?蒙卦就是叫你啓蒙自己,如何啓蒙就是找老師學習,找朋友問,自己看書,自己總結,通過學習就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未來的路要如何走。這是公司建立後第一步。需卦就是一個公司在社會上生存最重要的事是看到這個社會的需求,你去滿足這個需求,你就可以生存下來,慢慢壯大。這是公司建立後的第二個重要的事。

第六,七,八卦,訟卦,師卦,比卦訟卦就是你的公司已經步入正軌了,但是就要面對其它公司的競爭,要面對客人的投訴等,你要如何辦?師卦就是建立團隊,以團隊的力量去做你一個人做不了的事,去和其它競爭。比卦就是和其它成功企業去做比較,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短處。經過這兩點就可以在競爭中保持不敗。

第九,十,十一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小畜卦就是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後有了小的積畜要如何發展下去。履卦就是要跟着之前成功經驗,成功模式,一步一個腳印去做,不斷複製成功模式,公司就會快速變大。泰卦就是外部條件配合,公司就會快速變大。

第十二,十三卦,否卦,同人卦否卦就是外部條件不好,公司出現虧損怎麼辦?同人卦就加強團隊建設,提速增效,共同度過難關。

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卦,大有卦,謙卦,豫卦,隨卦,大有卦就是公司走上軌道,賺了大錢後如何辦?謙卦就是要保持謙虛和低調,比你有錢有本事的人大有人在,一不小心得罪了,隨時有可能搞到你賠光。豫卦就是要做好各方面的預備,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只有做好預防纔會立於不拜之地。例如存有大筆現金在銀行,例如買重保險。隨卦就是隨機應變。

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卦,蠱卦,臨卦,觀卦,噬嗑卦,賁卦蠱卦就是公司開始有人蠱惑人心,瞞上欺下,扇風點火,拉幫結派,搞小動作謀私利怎麼辦?臨卦就是公司的領導要親身去調查,不要只是聽其它人說。觀卦就是要對這些人和事都仔細地觀察,把這些人的伎倆看穿。噬嗑卦就是用制度和法律去懲罰這些人。

限制這些人的行爲,讓這些人有所畏懼。賁卦就是樹立自己的權威的形像,讓這些人一想到你就覺得不可能從你身上謀私利,就會斷了這個想法,達到闢鼠之貓的效果。

第二十三,二十四卦,剝卦,復卦,剝卦就是被人剝削,被人家壓價,有時到了根本沒有利潤的地部如何辦?復卦就反覆改進產品,反覆檢查流程,反覆做各方面的檢查和改進,把產品做到最好,或找其它出路。

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卦,無妄卦,大畜卦,頤卦,無妄卦就是碰到無妄之災如何辦?例如運貨的飛機失事,船,車失事,碰到劫匪,疾病,政策改變等,很多東西都是你不可能提前想到的。大畜卦就是做好積蓄和準備。例如人才的準備,金錢的準備,自己的德行,買保險等。頤卦就是謹慎自己的言行,節約自己的費用。

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卦,大過卦,坎卦,離卦,大過卦就是當你範了很大的錯誤如何辦?坎卦就是你碰到了巨大的困難如何辦?離卦就是叫你依附強者纔可以度過難關,但又不能迷失自我,要保持自主。就像新中國成立比較困難,我人就要依附蘇聯,但我們不是盲從,我們要走我們自己的路。從三十一卦開始我覺得是教我們如何做人的。

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卦,鹹卦,恆卦,遁卦,鹹卦就是要如何維護感情。恆卦就是要持之以恆,不要隨意改變。遁卦就是要遠小人近君子。

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卦,大壯卦,晉卦,明夷卦,家人卦,大壯卦是在公司裏如何提高自己的地位晉卦是一步一步晉升不要想一步登天,你要認真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明夷卦是鋒芒不露,低調,但是努力工作,讓情況從不利轉向有利。家人卦是處理好家人的關係,不要讓家人拖你後腿,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人支持他的女人,一個失敗的男人背後總有幾個花他錢的女人。

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卦,睽卦,蹇卦,解卦睽卦是當你看別人的行爲不順眼,或別人看你的行爲不順眼就會產生矛盾。蹇卦是因爲和別人的矛盾而使得自己工作很難或無法開展怎麼辦?人總有時乖運蹇的時候。解卦就是想辦法和解,把別人不順眼的行爲看順,把別人看自己不順眼的行爲改正,最後達到和解。

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卦,損卦,益卦,夬卦損卦就是當你損害了客人的正當利益,客人有意見怎麼辦?益卦就是馬上改正,保證客人的正當利益,還給下點補嘗,讓客人得到好處。夬卦就是要果斷地去做,不要拖到客人不滿意。

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卦,姤卦,萃卦,升卦姤卦就是當客人認爲你的產品有問題,姤病你的產品時你要怎麼辦?萃卦就是招集人才進去產品開發和改進,改正問題之餘還要做到精品的級別。升卦就是經常把商品升級,讓客人跟着升級就有更大的商機,例如win系列,萍果系列。

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卦,困卦,井卦,革卦,鼎卦,震卦,艮卦,漸卦,歸妹卦,困卦就是到了困境如何辦?這個困比之前的蹇更嚴重,蹇只是過不去,困是不單過不去,還回不來。非常危險。井卦就是大家同喝一口井的水,要做大家都有利益的事,維護雙方的關係。最少是井水不犯河水,不要侵犯別人的利益。革卦就是自己之前做錯的全部停止,全部要改變。鼎卦就是改進後新的做法全面鋪開。震卦就是心生警惕,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艮卦就是說和行爲要有分寸,該說就說,該做就做,不要說不該說的話和做不該做該做的事。漸卦就是隻要做到以上幾點,要有耐心有恆心去等待,這樣事情就會慢慢向有利於我們的方向轉變。歸妹就是把一些好處給人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把妹妹嫁給對方,就是結成親戚關係的意思啦。

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卦,豐卦,旅卦,巽卦,兌卦,豐卦的意思是當一個事業有成豐衣足食時要如何做?旅卦就是旅行,去遊學,去外面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巽卦就是一邊要保持謙虛,一邊又不要放棄自己的正當利益。兌卦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學習,一起進步。

第五十九,第六十,第六十一,第六十二卦,渙卦,節卦,中孚卦,小過卦,渙卦就是當一間公司開久了之後員工就會變成老油條,就會出各種問題,遲到,早退,拖拉,就會人心渙散,你怎麼爲辦?節卦就是讓大家的行爲得到節制,就是建立制度,認真執行,限制人們的不當行爲。中孚卦就是和員工誠懇相待,建立互信。小過卦就是勸導員工改正小的過錯。

第六十三,六十四卦,既濟卦,未濟卦,我個人覺得應是未濟卦再到既濟卦,這反映了一個人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未濟卦就是一個人剛出來社會沒有什麼經驗,沒有什麼分寸,要麼是太柔弱,膽小怕事,讓人欺負,要麼是太剛烈,經常罵人,欺負人,要麼是完全不足,要麼是過尤不及。總是掌握不到分寸,不是這裏出問題就是哪裏出問題。既濟卦就是一個人已經在社會上混很久了,明白了很多人情道理,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做事剛柔並濟。事半功倍,人生就像打太極,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很多事情對他來說就是輕輕一動之間完成,好像毫不費力。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6

我的心已經明白了這個世上還有很多美好事物等我去陪伴。想想之前心中的種種怨氣,再觀現在的坦坦蕩蕩。我慶幸有機會學習了國學裏的易經知識。記得妹妹推薦我學習易經的時候內心充滿牴觸,總是認爲她在想各種方式整我。但是我接觸之後才深深地感到妹妹確實在幫我,她也有很多的無奈。

我在學習之前以爲易經理我很遠,那是算命先生的事。煩了累了找他們叨叨幾句,清理一下鬱悶形成的垃圾。但是我走到田至鶴老師的易學課堂才知道。易經首先是幫助自己的然後纔是幫助別人,我們要肯定一些算命先生存在是有一定價值的。但您不能說他們大講易經之道,他們就是易經的真身。

易經絕對不是什麼算卦的學問。他是彙集天文、地理、人文的綜合學問。有人把所有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知識的應用體系都定爲易經知識也是認知的偏差。其實上面講到的學問是中國傳統學問的基礎知識。他們是代表事物屬性變化方式的工具。比如陰陽只是用來表示所有事物的相對性的,沒有絕對的陰也沒有絕對的陽。五行:木火土金水更不是五種單純的物質,而是五種形態。天干地支八卦細分了事物的分類。只要掌握了這三十個字的內涵,靈活應用於生活。所有瑣碎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三十個字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我選學的課程是《國學改運》。學習之前我瞭解到,“這個課程適合婚姻導致的壓抑、狂躁、不安中年女性;事業導致的目標不明確,沒有方向感,在恐懼失敗的境況中徘徊的經營者;準備創業卻不自信找不到前進道路的迷茫者;以及因社會壓力產生的心理不適者。”我自己評定裏面是有幾條適合我的,我並不想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後多麼被人尊重只要求自己可以走出困境。

我自己內心很痛經常感覺壓抑,而且不相信任何人。我和妹妹是孿生姐妹,但是妹妹現在做公司的高管,與老公恩愛甜蜜,小外甥更是聰明可人。可這一切使我極度的不平衡,並不是我多麼的容不下妹妹幸福,而是她的老公是我的同學我的愛人。妹妹只上了一個職業學校,我學習好讀了大學也認識了妹妹的老公我的愛人。我們沒有表達,但是畢業後他沒有與我分配到一個城市。命運是捉弄人的,妹妹調到了他工作的城市。沒有懸念姐姐的愛人肯定會去照顧妹妹。這一照顧就成了妹夫,怪我只說他是同學,怪我不及時表達,更怪我再也接受不了別的男人。

父母急了催我嫁。嫁,我何嘗不想。慢慢的妹妹感覺出了什麼。於是家裏所有成員把嫁我出去列爲頭等大事。於是我恨,你搶了我的幸福還要折磨我。我不願交流,不願見他們和所有家人。面對着重重壓力,又不能自釋心結。生活對我來說慘淡無光,只有用工作來麻醉自己。但是我這次要感謝妹妹,因爲她給我帶來了這次學習的機會。結果使我改變,陽光與智慧同時涌進了我的內心。

易經的主體是六十四卦,老師講卦無吉凶。卦所表現的只是一種形式,說明的是一種狀況,展示着事物發展的一個過程。傳統易經認識的偏差致使很多學習者誤入歧途,深陷而不能自拔。田至鶴老師講學習中國傳統知識必須認清方向。就如同一個修行人在修行前一定要冥思入定解答困擾自己的問題。

我是誰?

我要做什麼?

爲什麼要做?

我要經歷什麼?

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經歷?

我的終點或目標是什麼?

我將擁有什麼?

只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纔可以整整無悔一生。大家可以感覺到道教、佛教的修行者生活的輕鬆愜意。有人認爲他們無慾無求,其實錯了。他們有自己目標,他們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路。所以老師在我們的第一節課首先進行了打開內心世界的指導。 記得在課堂上很多同學都在冥想。老師告訴我們所有的經歷都成爲必然,如何看待自己的經歷是選擇今後路程的關鍵。無論之前的好或者不好都不能改變,但我們一定要知道是什麼導致的這個結果。只有明白經歷是之前的選擇所導致就能夠掌握今後的路。易經預測的準確是因爲沒有掌握主宰命運的法門。今天所有的朋友都將獲得一個新的技能就是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法門就是國學知識。這是一個看似神奇又極爲簡單的學問。

田至鶴老師爲我們剖析了服裝顏色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與收穫;飲食習慣如何影響我們;講話發音如何影響我們;走路急緩如何影響我們;喜怒憂思恐會導致什麼損傷等等。然後老師把國學理論定義帶入,我們驚奇的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如此簡單。通過這套理論可以迅速的找到控制自己命運發展方向的法寶;通過這套理論可以清晰認清今後生活的走向;通過這套理論可以快速的認清身邊的朋友運算出最佳的交往方式。

這些學問可以說一學就懂,一用就會。易經國學神祕的面紗被田至鶴老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詮釋。他惠澤了每一個學習者,以及學習者身邊的人。後來的課成一步步提升我們的自我認知,引導我們選自自己的方向。明白了經歷是一種必然。當我自己的幸福目標越來越清晰地時候,對妹妹和家人的怨恨也就轉化爲感激了。

我現在不僅可以輕鬆駕馭自己的生活,還可以幫助身邊的朋友化解心結。當我把朋友的生活軌跡講的很準的時候,他們還說我是不是大仙。我告訴他們易經並不神祕,只要您通過學習走進他。掌握命運預知未來很簡單!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7

《易經》,始終是我頭腦中的一個不曾解開的問號,記得在上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瞭解到同桌的父親,一個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對《易經》癡迷不已,而《易經》,印象中只是求卜問卦的的書,一個理性的人怎麼會對此“執迷不悟”呢?再一次,就是兩年前到哈出差,途經學府書店,看到花花綠綠的《易經圖解》,買畢,回來研究又研究,終爲其中艱澀的符號及繁雜的文字所迷惑,對《易經》的瞭解只能忘而卻步了。

直到有一天,我翻開了曾仕強教授所著的《易經的奧祕》,隨着書頁的翻飛,書中內容深入淺出,妙語蓮花,《易經》的奧祕逐步展現出它獨特的魅力。

《易經》是什麼?所有文獻都這樣記載的:《易》是羣經之首。因爲不管是五經還是六經,都把《易經》擺在最前面,“實際這句話太客氣了,應該是《易》爲羣經之始”,因爲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這幾句話首先讓人震撼。

《易經》的完成,叫做“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三聖即上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下古的孔子。《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樣的註解,又有哪本書敢如此這般誇下海口。

那麼,這麼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易經》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伏羲的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祕密,叫做“陰陽”這是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元素。文王的六十四卦,告訴我們,宇宙只有六十四個密碼,數不等於數字,數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孔子給我們的《十翼》。孔子希望《周易》能夠“飛起來”,飛起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世界大同,實際上,地球村就是世界大同。整部《易經》也不過四千多字。是完全根據自然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講一句現代的話:0和1構成了浩瀚無窮的互聯網絡,《易經》指出一陰一陽產生了宇宙萬象。通過讀《易經的奧祕》,我瞭解到《易經》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人向自然,以自然爲師,從自然中開發出來的。孔子之後,這部書除了自然科學的部分,又另外加了一部分,叫人倫道德。對現代人具有實際的意義。

一是《易經》可以糾正我們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如人應不應該自信,這個問題不應用應該或不應該來回答。《易經》裏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現在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會幸福,因爲人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

二是《易經》有神祕性,也有道德性。它的神祕性可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它的道德性,是沒有辦法取代的,二十一世紀還會得到很大的發揚。

三是《易經》求同存異的思想是實現全球化的必然之路,只有像《易經》這麼廣大包容的思想體系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易經》來源於自然,應用於生活,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典,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倫理,是人與自己和諧相處的修養。一部《易經》四千言,一部《易經的奧祕》啓開了通往中華文明的源頭之門,從這裏我看見了智慧的光芒穿越幾千年歷史讓我心豁然開朗,許多似是而非的問題變得理所應當。然而,這只是思想深處的星星之火罷了,如果想讀懂《易經》這本書,更重要的是用它的精髓來品味生活,化解人生矛盾,明白事態人性,體味成長的各種滋味,成就孟子所言的“吾養吾浩然之氣”。讀罷合書,吾爲中華文明的深邃而歎爲觀止,不禁心生嚮往,《易經的奧祕》以智慧點亮人生,其中的豐富和韻味不是我幾句淺薄的文字可以述盡的,我想我還有很長的路要思索,去實踐,感受書香潤心香。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8

針對《易經·季傳》(引自劉毅宏的《三字經講記》)的這一段文字,我對這段關於八卦的內容畫了如下一張表格,不知道古人的河圖洛書是怎麼回事,權當數字遊戲,大家共享。

《易經·季傳》中講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行變化而成鬼神也。”

註解:我們一般都把五行當中的“行”念成xing(第二聲)。我們知道它是個多音字,最常用的還有個行hang(第二聲),在這裏,不妨把它理解成行來作圖。會發現一切都不可思議地便於理解。此文以下的“行”字都念作hang(第二聲)。

那麼首先是這十個數分別兩個兩個一組,共五行。分爲天和地兩列。“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的意思是“13579”在爲天的這一列。剩下的偶數“246810”則應該在地字那一列。這樣天數有五個數字,地數也有五個數字。“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意思是每一列的五個數相加都有一個值。接下來作者解釋了這些值分別是多少: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就是天數的數字相加就等於25,地數的數字相加就等於30。和在一起算是55(這是“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的意思)。

那麼這些數字的具體位置怎麼定呢。別急,文章還有另一段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就是這些數字應該的位置。

“天一生水”不妨理解爲,天字下,1對應的位置應該是水。“地六成之”地字下,6對應的位置和它相輔相成。這也應證了“陰陽相合”,輔佐生成的說法。爲了便於理解,筆者把“某某生某某”的數字用紅色標記出來,以便於觀察。

其餘的都這樣類推理解,把數字填入相應的框即可。

另外還有一個觀點也很重要。“單數爲陽,雙數爲陰”,對照一下我們繪製的表格,確實天下都是陽數,地下都是陰數。而且文中還講到每行分陰陽,分別是陽五行,陰五行。我們的表格是都具備的。說得更直白一點,所謂的“陽五行”就是由“1”這些陽數組成的行。“陰五行”則是由“2”這些陰數組成的行。只是這裏比較特殊,每個陽行或陰行的內容只有一個數字而已。

至於怎麼用這張表格來推衍其他的卦象,筆者還未真正接觸《周易》,暫時先討論到此。如有後續發現,希望能精彩繼續。

學習《易經》心得體會 篇9

自己初讀《易經》的膚淺認識,從人最初接受啓蒙教育到最後有所成就時應謙虛謹慎、居安思危的發展過程進行簡要分析,和大家共同學習。

一、蒙——學習改變命運

蒙,是《易經》中的第四卦,《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說,山下有泉水,但要想發現甘泉,必須設法準確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必須先進行啓蒙教育。君子必須行動果斷,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蒙的本意就是事態不明朗,前景濛昧不清,看不到真相,象徵幼稚愚昧。有矇昧則必須要啓發,大自然依賴陽光和清風來化解矇昧,而引用到人類本身的成長過程,就突出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蒙卦的中心內容,是講述如何對待幼稚和矇昧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對待學習的問題。

對於學習的重要性,蒙開宗明義就說了出來:亨。蒙卦卦辭第一個字就是“亨”,矇昧怎麼能亨通呢?《易經》是以此告訴人們,人處在童稚矇昧狀態,只要加以恰當的教育,就可以得到啓蒙,不斷學習就會不斷進步,前途就必然是亨通的。

回到現實世界,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的一無所知,到入學接受教育,再到參加工作,這個過程讓我們學到了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業務知識及社會知識,不斷的知識學習和經驗積累,漸漸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那是不是參加工作以後就可以不學習了呢?當然不是。世界在前進,環境在變化,故步自封、停止不前,無疑會被時代所拋棄。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只有這樣才能不落後於時代,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每個人都要把學習的意識深深植根於大腦,向前輩學、向同事學、向工人學、向書本學,努力營造學習氛圍,爭做學習型員工,創建學習型組織。在學習意識的推動下,給自己搭建施展才華、展現自我的舞臺,爲公司發展做貢獻。

二、需——機會在等待中出現

當我們通過啓蒙教育和自發學習學有所成時,就希望有一個合適的平臺讓自己施展才華。但每個人的機遇有所不同,人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或時機不成熟時學會耐心等待。《易經》中的第五卦——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對待等待的問題。

需卦的卦象是上爲坎爲水,下爲乾爲天,爲水在天上之表象。《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其寓意就是雲在天上但雨還沒有落下來,因此不能急進,只能靜靜地等待時機。在事物的發展進程中遇到艱險時,要審時度勢,耐心地等待時機。能進則進,如果暫時不能前進,那麼就要善於等待,在等待中伺機蛻變。但是,等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急功近利者不會等待,往往慌不擇路,落得一敗塗地;狹隘自私者不善等待,常常錙銖必較,而失去了許多機會。

等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策略。古時候有唐順宗在太子的位子上等待二十六年終成正果,諸葛亮高臥隆中等來了一代明主賢君才使其才華得以充分施展,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積蓄力量才攻滅吳王夫差,這些都是歷史上關於等待的最好的例子。反觀我們,消費至上的浮華世界造就了我們急於求成的功利心態,缺少耐心、迫不及待地追逐功成名就。真應該好好學習古人那種意境——在機會沒有到來之前只需飲酒作樂,何其灑脫,何其自然!這並不是要我們在機會沒有到來之際一味吃喝享樂,恰恰相反,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因此在等待過程中我們既要保持一種自然和超脫的耐心,又要時刻不忘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樂觀地投身於工作和學習之中,以昂揚的熱情和紮實的基本功迎接機會的垂青。

三、謙——滿招損、謙受益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行爲修養。當我們抓住機遇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的時候,保持冷靜的頭腦和謙虛謹慎的心態顯得尤爲重要。

謙,是《易經》中的第十五卦,《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意思是說,高山潛伏於地下,象徵着高才美德隱藏於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稱作謙。君子總是損多益少,衡量各種事物,然後取長補短,使其平均。對於謙卦,周公是大力推崇的: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小足以守其身。在《易經》六十四卦中,謙卦是很特殊的一卦,因爲只有謙卦的六個爻辭中沒有一個爻辭言兇,沒有一個爻辭言害,統統吉利,處處通達。由此可見,自古以來社會對謙遜心態的重視,也充分肯定了它在提高自我修養、融洽人際關係方面的重要性。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自負的青年和尚,聽說有一位高僧如何了不起,心裏很不服氣,就到高僧那裏去討教。高僧什麼也不說,只是一個勁地爲他斟茶,茶水溢出來了,還繼續斟。青年和尚說,大師,茶水溢出來了。大師說,是啊,杯子滿了,什麼也裝不下了。青年和尚一聽,頓時開悟了:自滿和驕傲,就是一個已經裝滿茶水的杯子,認爲自己很了不起了,還能有進步嗎?青年和尚得到了高僧的點化,開悟了,可謂亡羊補牢爲時不晚。現實生活中像青年和尚一樣的人是不少的,他們總是抱着惟我獨尊的清高心態,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最終將被時代所淘汰。要知道,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虛心學習,努力尋找不足,是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的一項必修課。

四、既濟——成功後要居安思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能夠健康地向前發展,是因爲始終有一種憂患意識在促使其不斷自我調整,以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缺乏這種憂患意識,終將會被時代淘汰。尤其是在我們小有成就之時,更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忘記居安思危。《易經》中第六十三卦——既濟,就是要告訴我們在成功之時要居安思危,才能永葆太平。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意思是說,水在火上,比喻用火煮食物,食物已熟,象徵事情已經成功;君子據此要考慮將來可能出現的弊端,採取預防措施。本卦坎卦在上,坎爲險,寓意是:雖然成功了,但危險仍高懸在頭上,稍不留神,內憂外患就會接踵而來,導致混亂不堪甚至土崩瓦解。因此,在事情成功之後,要考慮將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防患於未然,提前採取預防措施。古人是以此來告訴我們,在成功的時候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二章》裏的這句話說的是,一個國家只有始終銘記自己的內憂外患並逐一去克服它,才能生存下來,才能逐漸走向強大。同樣道理,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每個組織都應該時刻持有憂患意識,成功的時候更應如此。 因爲憂患意識可以提醒我們,未來的競爭是如何殘酷;憂患意識可以引起我們的深思,可以讓我們認識到相對未來還有哪些不足,應該怎樣去做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只有這樣,我們纔會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不斷髮展壯大起來,成爲時代的佼佼者。

我們惟有時時刻刻不忘用心學習,謙虛謹慎,居安思危,才能與時俱進,保證個人與公益的持續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