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9W

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1

11月9日,我們一改往日教研的風采,在郭主任等領導的主持下,由馮主任主講,進行了課題研究培訓,這個看似沒有多大學問的內容,卻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豐。

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精選5篇)

首先,我曾經承擔過區、市、省各級的實驗課題,並且暑假中參加過市級實驗課題的培訓,實驗課題獲得了省成果二等獎,市區成果一等獎,但對於自己如何獲獎,只認爲是自己努力了,沒想到其他,今天經馮主任一說,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能獲得那麼好的成績,是承擔的實驗課題進行得規範的結果。對照馮主任的培訓,檢查反思自己實驗的過程,無論是課題題目的擬定,還是撰寫的實驗方案,歸納出一個詞,就是規範。這短短的培訓,戳破了我心中的那層窗戶紙,我那興奮、自足的感覺,真爽!我得感謝馮主任的精妙的語言,感謝教務處組織的這次教研培訓!

其次,對於我這個即將退休歇息的人來說,又系統地掌握了一個知識,那就是:國小語文教師如何去做課題研究。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啊!今後,我將帶領身邊那羣富有精力、朝氣的年輕教師,認真去做課題研究,提升每個人的理論水平,提高每個人的研究能力,提升一個語文教研組的科研水平!

最後,我想說:時間真的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善於擠,總會是有的!並且,時間比海綿裏的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爲豐富和充足。請給自己經常加個“緊箍咒”吧,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的!

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2

20xx年我們的小課題正式啓動開始了,記得開幕式起將持續一個上午的時間,我覺得這是對廣大教師的一次觸動,更是對部分教師的一次深刻的教導,至少我在這半天時間中就得到了不少啓示。

我的體會是:專家畢竟是專家,他們的視角、他們的分析都是那麼地深刻和透徹,他們的研究、他們的思考都是那麼地深入和精湛。所謂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是有道理的。聽專家們的講座,還是頗有感觸的,其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分析很有道理,所謂的教師專業成長的幾條道路像氣宗派、劍宗派及劍氣合一派有了深刻的印象,感到自己似乎在走氣宗派的道路,卻又遊離在外,入不了門,主要還是沒有下功夫的緣故。他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低頭拉車,擡頭看路”這一說,我實屬“低頭拉車”一族,或許連拉車也拉不好,而且很可能走偏了,這個問題在今天的課題中期診斷中也體現出來了。看來,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廣採博納,是我今後在教學研究中必須引以爲鑑的地方,要深入而廣泛地接觸和吸納新的教學理論、思想和方法。他還談到了教育科學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他提出的一點叫“要上竄下跳”,借腦、借力、借勢,讓我很受啓發,很多時候我或許只在閉門造車而已,人們常說聽學術報告的感覺往往是“聽聽感動,想想激動,有點衝動,會後不動”,對於那麼高起點、深立意的思想,我們聽之而不加消化是肯定沒用的,被他們激起浪花之後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歸於平靜,所以關鍵是行動,我想若能有意識地去做的話那將是很有好處的。

市教科所、區教研室的領導爲我們十及個校級立項課題進行了診斷,從這次他們的發言中我又地領教了他們的精彩點評,那句句話語都是一語中的,一針見血的。現在回眸自己的課題真有羞於拙劣的味道了,但他們的評價該是相當中肯而實用的。市教科所的領導談到小課題一定要突出“小”,如何借鑑別人已有的成就建構自己的模式,如何進行比較,有何變化等,區教研室的領導也談到了方法層面上的理論架構問題和操作層面上的重點研究的問題。兩位專家都提到了應該吸收經驗、博採衆長、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前進,主要是多讀、多思、多借鑑的問題,這也是我覺得自己十分欠缺的地方,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儘管所有專家表達的只是他們個人的想法和意見,也或許並不完全正確,給他們給我的感受確實是一種思維的開啓,思想的觸動,我想我會在今後的工作、研究中多朝這些方向努力、改進,我也相信自己能夠不斷地、快速地進步。

我認爲開展課題研究,是今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新走向。因此,作爲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學習型外加研究型的新時代人民教師,同時還要善於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開展課題成果的轉化和學習,激發並喚起學生數學閱讀和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逐步得到充分發展,讓學生的“思維”走得更遠。

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3

發揮學生學習熱情,並最終轉變學生的學習行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帶者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而課題實施報告讓我對新課程改革的過程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

報告中要求教師角色轉變,由傳授者、“獨裁者”、“裁判員”、“演員”、“家長”轉變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研究者、指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要虛心、誠實、真誠地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走近學生的“心田”。在教學思維、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變的意識。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嘗試新的教法,勇於創新,自我反思,改變過去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是學習者和知識之間的中介者,不光是傳授知識,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等,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學生學會了新的學習方法之後,教師應幫助學習者回顧學習中的每一步驟,使他們在脫離這種結構化的情境之後,仍然會使用該方法。並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評價新方法,讓學生自己決定方法的有效性。而我們本研究認爲,要真正實現科研興校,教師必須是具有相應科研素質的新型教師;教師的科研素質是當代教師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存在於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的提高,必須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培訓模式及其方法、途徑。

建立一個完善的課題就是把新課改有效下去的一個便捷而有效的途徑,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培養教師有效教學行爲的途徑、方法、策略,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技術行爲的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同時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學習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3.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4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習慣於“知識本位”的教學觀,將學生作爲一個知識的容器,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從“書本”到“書本”,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現實聯繫不緊密,沒有體現數學知識的背景和應用,沒有體現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學生缺乏應用意識,缺乏體驗性的學習。

這個學期我接手九年級(15)班,我發現這個班的學生,而且成績好的學生上課就比較認真,而且圍繞老師的問題積極思考,甚至還能舉一反三。但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就只是坐在教室裏,只帶了耳朵在聽,不舉手也不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我提問的時候莫不關係,就像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而成績差的同學乾脆就不聽課,懶洋洋的趴在桌子上,只有遇到我講笑話的時候才興奮一下,過後就又是老樣子。

於是我改變教學方法,從“拓展知識”轉向“迴歸生活”,還給學生一個充滿靈氣的數學空間,還學生以生活,還學生以快樂,交給他們思維的方法,爲學生創設積極思維的氛圍,讓數學課堂成爲學生學習樂園。

讓學習背景活起來。《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我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於生活——數學內容生活化”的原則,設計數學教學活動。

(1)從生活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 數學教學要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把乾枯的數字、數學計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學生對新知的共鳴,從而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愉快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果教師能在深刻領會教材編寫的意圖的前提出下,充分開發教材的潛在功能,結合實際用活例題、習題,給學生提供開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強的、參與度高的探索背景,捕捉貼近生活的素材,選取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採擷數學生活實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生動有趣與豐富多彩,以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學習過程成爲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就會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着數學,學生就會逐漸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也就達到了讓數學課堂“活”起來的目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從生活事例中尋找數學“原型” 數學的許多概念、原理在現實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能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爲數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在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認識到把現實中的具體問題轉變成數學問題來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認識事物的特徵,更準確地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如講授平移的內容時,我提供了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大量實例。從報刊雜誌、電視廣播、計算機網絡等方面尋找素材,也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提取了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這樣的素材能引導學生更多地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探索,理解數學概念的實際意義,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更好地認識現實世界。

(3)讓學生在體驗中活躍思維 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只有要兒童作用於環境,其認識發展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兒童對環境中的刺激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識結構的發展才能得到保障。”這就是說,從學生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生才能真正認識數學知識。如在講授幾何中旋轉的性質時,我既讓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又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口敘述,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動促思,體現了“動中有學”、“玩中有學”的思想。

(4)讓學生在實踐中激活思維 從實際出發讓學生體會數學從生活中來,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環節、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抓住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數學,知道怎麼樣?爲什麼?用活生生的身邊的數學事實,引導學生去發現、掌握生活中的數學,這樣長期潛移默化地訓練,培養了學生對現實生活中規律的關注和發現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5)用平等對話構建師生關係 美國課程專家多爾說得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一個平等者中的首席”。這就是說,一方面教師與學生在人格和權利上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教師又肩負着把學生培養成材的重任。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學生的主宰,學生是知識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師控制和操縱學生的學習活動。這樣的教學過程是單向的,無平等互助可言。要做到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發展,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在認知和情感兩個領域的有機結合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告訴學生:“我非常願意做同學們的朋友,我願意幫助你們解決學習上的、生活中的任何問題和困難”。教師和學生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教師的勞動纔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通過這一個學期的努力,現在15班的學生明顯的對數學有很大的興趣,從被逼學習到自覺學習,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將繼續改進我的教學方法,爭取讓更多的學生愛上數學。

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讀書心得 篇5

在對《改革作業內容與模式,提高農村國小生語文作業實效的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研究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建立有效的作業完成和監督模式

學生的自制力差,做作業過程需要隨時隨地及時有效地提醒和監督。“小組爭星”活動引入競爭與監督機制,讓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的學習共同體,促成“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格局,有效地遏制了學生的頑劣心理,起到互補互成、共同提高的作用。學生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中完成作業,效果甚好;在有效地監督下,學生的作業質量大幅度提高;同學間檢查力度的加強,對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是大大的解放,收到教師與學生的“雙贏”效果。

2、形成一套有效有益的作業佈置體系

教師佈置的作業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不同的思維和認知特點,不同的基礎和潛力,科學、合理地安排任務。同一層次作業,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可多可少,效果第一。增加作業的內涵,破除傳統作業模式,對學生會產生畏懼心理的作業,要降低作業要求,作好學生進步的鋪墊工作,增加學生體驗學習獲得成功的機會。

3、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提高了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的學力差異是頗爲複雜且客觀存在的,不同學生感覺作業負擔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學生是有差異的,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性,以發展的、動態的觀點看待兒童的個性差異,不強迫他們做自己反感的事,挖掘他們各自的閃光點,明確屬於他們自己的發展方向。“不難爲任何學生,不放縱任何學生”,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傾向。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並適時給予激勵。及時捕捉進步信息,及時做出迴應和鼓勵,特別要經常表揚中下水平的學生,讓學生覺得,得到進步和表揚原來是那麼容易。

4、促成學生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激發並持續了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提高了語文成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認真”是最好的態度,監督和提醒是最好的保證,教師良好的鋪墊、鼓勵和支持是最好的促進。通過實驗研究,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自制能力有了長足地進步,學生的自信得到了強化,學習的熱情得到了助燃,學習的習慣得到了改進,合作的意識得到了強化,思維的質量有了實質性的提高,作業的效果得到了加強。

5、總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評價體系

以活動的目的、活動的內容、活動的氛圍、活動的效能和同比參照等方面作爲評價作業是否有效的標準。作業要適應學生知識能力的準備基礎,要照顧學生的情感體驗,要符合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的和諧統一;讓學生置身於彼此熟悉、相互接納的學習團體,採用民主的運行方式;要像關心學生成績一樣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儘量做到“低投入,高產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