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5篇優秀範文【選登】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4W

魏德友同志作爲一名入黨33年的老黨員和老軍墾,以紮根艱苦偏遠邊境地區半個多世紀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下面是yjby整理的關於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借鑑!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5篇優秀範文【選登】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一

兵團職工魏德友52年的戍邊故事在兵團上下迅速傳播開來。向魏德友致敬、向老兵致敬成爲熱議話題。第八師一五O團廣大幹羣通過電視、報紙、微信等平臺學習魏德友52年堅守戍邊先進事蹟,掀起了學習魏德友同志的熱潮。

今年76歲的魏德友是一名普通黨員,自1964年從北京軍區轉業到兵團九師一六一團原兵二連工作後,他和妻子劉京好堅守在毗鄰邊境線的一片,守護者祖國的邊境線。“家住路盡頭,種地是站崗,放牧是巡邏”是魏德友半個世紀生活的真實寫照。

通過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這個團全團黨員幹部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向魏德友同志學習,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維穩戍邊的兵團人。

該團大學生呂虹雨說:“作爲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像魏德友同志學習,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發揮好自己的專業特長,幹好本職工作,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該團安全辦主任劉世民說:“西陲戍邊半世紀,界碑永遠在心中。魏德友同志身體力行的詮釋着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守和信念。自己作爲一名機關幹部,首先我們要做好本職工作,對我們安全辦來說,現在正值安全生產大檢查、隱患排查,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團內安全工作搞好。”

該團政工辦副主任宣傳科科長闕玉寶說:“魏德友用共產黨員的赤誠之心詮釋了“屯墾戍邊”這四個字,他的先進事蹟可以說我們 “兩學一做”這個的一個鮮活教材。作爲一個團場的一個負責新聞宣傳工作的一個工作人員,我覺得我們應該以魏德友爲榜樣,發現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進行大力的宣傳,引導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二

7月26日上午十四師司法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幹警集中學習魏德友先進事蹟。

會議中,黨支部書記吳天雲同志領學了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並結合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3點要求:一是要求全體黨員幹警向魏德友同志看齊,學習他堅定信念,對黨忠誠,嚴守紀律,服從組織安排的政治品格,學習他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於吃苦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忠於職守,堅韌執着,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二是要求全體黨員幹警帶着問題去學,緊抓“自己爲什麼要入黨?”、“入黨後應當怎樣做?”和“黨員對我們的要求、羣衆對我們的期待什麼?”三個問題,切實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學深看清做實,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始終保持共產黨員本色。三是認真撰寫心得體會,要在工作中處處做表率,幹好司法行政工作。

通過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全體幹警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向魏德友同志學習,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維穩戍邊的兵團人,爲推進十四師司法行政事業、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三

連日來,兵團職工魏德友52年的戍邊故事在兵團上下迅速傳播開來。向魏德友致敬、向老兵致敬成爲熱議話題。第八師一五O團廣大幹羣通過電視、報紙、微信等平臺學習魏德友52年堅守戍邊先進事蹟,掀起了學習魏德友同志的熱潮。

今年76歲的魏德友是一名普通黨員,自1964年從北京軍區轉業到兵團九師一六一團原兵二連工作後,他和妻子劉京好堅守在毗鄰邊境線的一片,守護者祖國的邊境線。“家住路盡頭,種地是站崗,放牧是巡邏”是魏德友半個世紀生活的真實寫照。

通過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這個團全團黨員幹部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向魏德友同志學習,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維穩戍邊的兵團人。

該團大學生呂虹雨說:“作爲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像魏德友同志學習,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發揮好自己的專業特長,幹好本職工作,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該團安全辦主任劉世民說:“西陲戍邊半世紀,界碑永遠在心中。魏德友同志身體力行的詮釋着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守和信念。自己作爲一名機關幹部,首先我們要做好本職工作,對我們安全辦來說,現在正值安全生產大檢查、隱患排查,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團內安全工作搞好。”

該團政工辦副主任宣傳科科長闕玉寶說:“魏德友用共產黨員的赤誠之心詮釋了“屯墾戍邊”這四個字,他的先進事蹟可以說我們“兩學一做”這個的一個鮮活教材。作爲一個團場的一個負責新聞宣傳工作的一個工作人員,我覺得我們應該以魏德友爲榜樣,發現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進行大力的宣傳,引導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四

中哈邊境新疆薩爾布拉克草原的黃昏,是一種空曠而孤寂的美。

當橙紅色的日輪墜向遼闊的地平線,草原深處的涼意漸濃,黑夜張口吞噬大地,形影相弔的白楊昂首堅挺,流連淡淡的夕照。

踏着彩霞的餘輝,草原的牧民們揮鞭趕着牛羊,從薩爾布拉克草原毗鄰邊境線的春秋牧場遷移到別處的夏季牧場。

一望無垠的草原只剩下了76歲的魏德友和他的100多隻羊。守邊了半個多世紀,這位有着32年黨齡的老黨員習慣了孤獨的生活。

用木條插上了羊圈的門,魏德友回到自己居住的土房,一骨碌躺到了牀上。門外羊圈裏時不時傳來一兩聲低吟。除此之外,草原寂寂,四野悄悄。

流動的崗哨

薩爾布拉克草原地勢平緩,邊境線缺少天然屏障。除了哨點的邊防軍隊,護邊員的巡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牧民們搬走後,草原變成了“無人區”,發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對較大。塔城裕民縣邊防大隊政委葉爾那說。

魏德友是主動選擇留下來的。過着“家住路盡頭,放牧就是巡邏”的生活。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來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邊境線,看有沒有人員經過的痕跡,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況。

幾個月前,3個年輕人騎着摩托車往邊境方向走,魏德友扯着嗓子、一路小跑,在鐵絲網跟前截住了他們,勸他們離開。

半個多世紀來,魏德友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餘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餘隻,未發生1起涉外事件。

“這是我和戰友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動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說。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邊境最危險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說,他和守邊牧民堅持通過放牧的方式捍衛領土,與手握鋼槍的外國士兵面對面也不曾後退。

1973年,魏德友騎馬沿着沒有邊境設施標記的“爭議區”放牛,發現一架飛機在上空盤旋。等到飛機離開後,他在盤旋區域內尋覓可疑跡象,發現兩串朝向境內的腳印,向連隊彙報展開地毯式搜索,最終可疑的人退回到邊境線以外。

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沒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邊遭遇暴風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個多小時。兒女擔心父親的安危,央求他回家養老,但一直沒能說動。

魏德友的妻子劉京好告訴記者,對邊境,魏德友有割捨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邊境看看,就感覺少了點東西。

“現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說完向着羊羣小跑一陣,像是示意記者:自己身體還硬朗得很。

50臺收音機

魏德友脖子上總掛着1臺黑色收音機。這是兩年前趕集的時候花80塊錢買的。收音機掉漆的地方鏽跡斑斑,坑坑窪窪的摔打痕跡記錄着歲月的磨礪。

對這個不抽菸不喝酒的老人來說,收音機是除妻子劉京好之外的另一個“老婆”——放羊的時候,巡邊的時候,種菜的時候,機子不會離身。

“除了睡覺,其他時候都開着。”草原上信號不穩定,只能搜到4個臺,但有新聞、能聽歌,魏德友已經知足了。

草原風大夾帶着沙土,收音機特別容易壞。從1964年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六一團兵二連屯墾守邊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壞了50臺收音機。

年代不同的50臺收音機,是魏德友52年守邊歷史的見證。

1964年,24歲的魏德友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轉業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30多名戰友遠赴萬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墾戍邊。

緊接着,他從老家接來劉京好,在邊境安下了家,養育了兒女。

半個多世紀以來,昔日戰友陸續告老還鄉,邊防戰士一茬接着一茬,就連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條件更好的定居點。而魏德友卻選擇留下來,獨自生活在空曠的草原深處。

幾十年來,老兩口很少外出,想孫子孫女了,就讓他們過來住上幾天。

他可以過得更好

孤零零矗立在草原的土坯房,就是魏德友簡陋的家。

用報紙糊的“天花板”已經泛黃,1張木頭桌子歪扭地立在坑窪的泥土地面上,家裏只有4張凳子,來人多了只能坐牀上。

房子裏沒有通常照明電。窗臺前6伏功率的太陽能發電機每天只供兩個燈泡的簡單照明和手機充電;除了收音機和手電筒,房裏再也看不到其他電器。

夫婦倆吃的米麪需要小女兒翻越幾十公里牧道才能送進來,喝的是門口井裏打出來又鹹又苦的鹽鹼水。

十年如一日,魏德友和老伴就過着這樣的苦日子。而原本,他們可以過比這好得多的生活。

從兵團退休的時候,魏德友每月能領到將近3000元的退休工資,加上妻子劉京好的2019元,足夠老兩口安享晚年。

魏德友在連隊有1套房子,但至今他也沒有去住過1天。

前幾年,劉京好感染了布魯式桿菌。這種寄生在生羊肉的病菌發作起來會導致發高燒、渾身疼痛。劉京好時常要到城裏的醫院住院,留下老伴一個孤零零守邊。

魏德友在連隊放過牛羊、餵過豬,退休後還替別人打工代牧過。魏德友的手一次粉碎草料的時候被捲進了機器裏,拔出來後10個手指頭都血肉模糊,露出了白骨,右手食指只剩下了半根。

艱苦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從未讓魏德友退縮過。“只有守在這裏,心裏才踏實。”這個信念一直植根在這名老黨員的心裏。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五

有位智者問幾位年輕人“什麼最重要”,有人回答“金錢”,有人言之“地位”,亦有人應之“家庭”,而智者說,最重要的是國家。

因爲,沒有國家,你將什麼都不是。

南海仲裁的政治鬧劇出演之際,網絡有一句標語,深深觸動了國人的心,“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這既是決心和意志的宣誓,也是每個國人的共識。

屯墾戍邊是兵團安身立命之本,是兵團人使命所在、職責所在。

有的人爲了國家而堅守,如魏德友,遠離人間繁華,歷盡世間艱辛,爲了國家疆土一點不少,一輩子戍守在祖國的邊陲。

我們向魏德友學什麼?要學習他熱愛家鄉、保衛祖國,勇於犧牲、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通俗簡單地講,就是學習“一點都不能少”的精神。

在魏德友內心深處,界碑比生命重要。他在巡邊遭遇暴風雪,被困5個多小時,沒有絲毫退縮;他在捍衛領土時,面對手握鋼槍的外國士兵沒有任何畏懼,這種勇於犧牲的精神,這種寸土不讓的意識,猶如邊境線上的屏障,阻擋着企圖者的步伐,保衛着疆土的完整,這種精神和意識,值得每一個人致敬,也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學習魏德友心得體會範文六

7月22日,二二四團下發《關於開展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的通知》,號召全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魏德友同志爲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魏德友同志堅定信念、對黨忠誠,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於吃虧的奉獻精神,忠於職守、堅韌執着、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熱愛家鄉、保衛祖國、勇於犧牲、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

爲掀起學習熱潮,該團19個黨支部嚴格按照《關於開展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的通知》精神,迅速擬定學習計劃,組織本支部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要求參學的每名黨員分別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寫一篇心得體會,形成學先進、見行動、比貢獻的濃厚氛圍。

同時,利用黨員幹部“每週一學”,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深入宣傳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對兵團事業、對兵團老軍墾、對兵團黨員幹部羣衆的關心關懷,深入挖掘、積極選樹、廣泛宣傳身邊典型,教育和激勵廣大幹部羣衆特別是年輕一代,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戍邊的兵團人,爲推進團場事業、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