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師之道》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7W

教師,是萬民的楷模,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道德素質,提高自身的影響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爲師之道》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爲師之道》學習心得體會

《爲師之道》學習心得體會

師之道,其意不僅爲擇師之道,也有爲師之道的意思。從古至今,大家都對於選擇老師,愛戴老師,敬重老師行爲禮儀等比較重視。呂氏春秋。勸學中說:“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在唐。韓愈《師說》中也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元。關漢卿也曾說過:“一日之師,終身爲父。”。而今天,我所指的卻是它的“爲師之道”,學生要尊重老師,那麼老師也該愛戴學生。以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爲指導,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核心,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爲根本。我們必須遵循爲師之道,要以德樹人,德藝雙馨。

從教兩年來,既然成爲了一名人民教師,那麼遵循做“文雅”“高雅”“優雅”的示範人就成爲了我爲人師表的目標。也是我爲師之道的一重思想。在幼兒園工作中,保育和教育一直是幼兒園的主體。但是保育是幼兒園至關重要的環節。對於3歲到6歲兒童而言,學習可以放在國小,國中,甚至高中的課程中去,而我們幼兒園重要負責的就是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環節。所以我一直堅持把培養幼兒的一些良好行爲習慣,與人交往能力,處事態度的引領等作爲首要任務,從不會強加給他們很多學習的壓力或者嚴厲的規矩。我希望儘量的陪他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所以不斷的鍛鍊他們的自身修養和樂觀的態度,爲以後爲人處事打好一定的基礎。

近幾年來,國家一直很重視依法治教,以德樹人的思想。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麼我們幼兒園也有規章制度。應園領導的要求,我們幼兒老師不僅要對《幼兒園教職工職業道德規範》的內容熟記一二的,而且必須遵守。而我也是一直遵循着用熱情,活力,激情創新教育,用和諧,友愛,奉獻愛戴幼兒,這也做爲了我爲師之道的思想之一。在21世紀的學校裏,學生和老師之間,應該真的形成亦師亦友的和諧局面。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的教學事半功倍,而且有利於處理良好的師生關係。現在,在我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我不但是幼兒的老師,朋友,有時候還扮演者親人甚至媽媽的角色。因爲孩子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我來安排,我得對他們的時間負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負責。(jy135幼兒教育 )尤其是,現在的國小已經很多都是寄宿學校了,孩子們每週和老師在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和自己的親人相處的時間。那麼,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對老師的感情也會越來越深。久而久之,我們的內心也應該會心生友愛,那也就更加促使了我們爲人“家人”的責任心,愛心,耐心和恆心。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秉承了依法執教,以德樹人的思想。最近幾年,體罰和變相體罰的事件頻繁發生。大家的爲師之道呢?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坐火車,點電燈,學微積分時,才認識到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是呀,人們都說三歲看老,七歲定終身,但是人各有志,通過勤奮和努力,每個人都會有嶄新的面貌。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家嬌慣成形,所以有些孩子確實有了一些嬌慣,蠻橫,粗暴的行爲。在幼兒園裏也有一些很難管教的孩子。但是,我們就該一貫的否定他們嗎,就該一貫的指證他們的缺點嗎。也許我們需要給他們時間,也許我們可以陪他們一起正確的成長。請不要以我們的一些小誤會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記得前幾天家訪時,有件事情讓我感觸很深,因父母離異的緣故,從小跟隨父親的一個小女孩,在學校裏真的是比小男孩都要淘氣百倍,與同學打架,謾罵小朋友,搶別人的東西等都在她身上發生過。類似這種家庭聽變故的例子我們國家還有很多,造成孩子心理缺陷的後果也有很多。然而這些,對於孩子的打擊已經很大。如果在學校裏,老師和同伴們又不能足夠的瞭解和關心他們,同時再對他們的心理雪上加霜的造成另一層的影響。因此,有時候我們需要先了解事情的原由,可以試着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用親切的態度鼓勵和肯定他們。請儘量躲避那些指責和冷漠的態度再去“傷害”他們。在他們的人生路上也許會是荊棘,坎坷;也許是鮮花,掌聲;也許是平淡,庸碌;而我們老師也都是他們人生的過客,所以我們主宰不了他們,也沒有強制他們一切行爲的權利。

道德經中曾說過,修之身,其德乃真。因此作爲老師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修養,把依德樹人作爲我們人生路上不斷提高和秉承的原則。

關於《爲師之道》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爲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學高爲師,德高爲範”,是教師工作的指南針,作爲一名新時代的教師除掌握深厚的知識外,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爲學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賦予學生生命以意義和價值,這是爲師之道,更是爲師之德。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始終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生首先是人,其次纔是學生,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教育就是開啓智慧、健全人格,要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進而達到獨立行動成爲一個心靈博大、精神堅強的人。簡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像人一樣生活,像人一樣活得美好。通過對《爲師之道》這本書的閱讀、學習,使我受益不淺,從中我感受到了許多新的東西。

首先,教師在師德方面要做到爲人師表。社會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賴於道德規範。教師應該是體現社會道德規範的表率,是培養學生道德的指導者。因此,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爲,全心全意的爲學生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跟不道德的行爲做不疲倦的鬥爭。教師應該用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動人事例,並結合理論,去啓發誘導學生理解和實踐,同時,從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體現出教師的高尚情操,做學生的模範,爲人師表。

其次,教師要奉獻全部光和熱。教師要不斷學習,剔除以往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中陳舊的落後的東西,採取現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導學生。教師必須勤學不輟,不斷充實自己。知識貧乏是不稱職的教師,對教育事業不忠誠是失職的教師。教師要大力開發學生的聰明才智,讓每個學生身上的才華都放射出燦爛的光彩,讓每個學生身上蘊藏的智慧火花,都熾烈的燃燒起來。

最後,教師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教師來說,具有自制力,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爲能夠約束自己的動作、語言,抑制無意的激情和衝動,這既是職業修養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質,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靜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無能的表現。教師在盛怒時,要學會忍耐,壓抑脾氣,心平氣和的跟學生對話。

《爲師之道》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一切的發明創造都源自自由思考,一切的成功教育都源自內心的需要。讓我們多學一學古人,給教育一些‘閒暇’,還孩子一點自由吧!”作者張常美如是說。說的多好呀!就像作者列舉的那樣學生在教師全方位的介入、學校保姆式的管理中,沒了自由和思考的時間。青春年少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富想象力的時候,但是我們周圍的青少年哪一個不在書山題海里打殺?大概是我孤陋寡聞,我見過的高中生看上去總比大學生顯得蒼老。即使同一個人高中到了大學後反倒越來越年輕。新課程改革推行那麼多年,可是學生沒有閒暇時間的年齡反而在逐步低齡化。小小的年齡的國小生就要穿梭於各種輔導班,就是爲了“不輸在起跑線上”,爲了考取好的國中。孩子多累呀!

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同樣也逼仄着孩子。就拿我們家來說吧!我和愛人本不打算讓孩子上各類學科輔導班,之前很多朋友的多次建議我們也沒有聽取,一直拖到現在。兒子開學要上六年級了,幾天前在衆人的告誡下我遊走於各個輔導班之間諮詢,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我讓孩子參加晚了。無奈中我讓兒子擠進這輔導的大軍,看着兒子暑假裏還不能痛痛快快睡個好覺,有時心裏真的不是滋味。忘了哪位名人說過:“閒暇出智慧。”這句話。何時我們才能給孩子們騰出閒暇的時間來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