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通用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1K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1

“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離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年逾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款建九校……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通用9篇)

這是20__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活動組委會給周秀芳的頒獎詞。

如今,3年時間過去了,對於周秀芳老人來說,除了年歲的增長,還有不斷刷新的希望國小數量,已從當初的9所增至29所,這一數字仍在繼續增加。

周秀芳,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20__年以來,她懷揣支教夢想、不遠千里在湖南漵浦山區支教助學,用大愛情懷爲貧困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與夢想之燈,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支教奶奶”。

盛夏時節,我們再次走進大山深處,跟隨“周奶奶”的足跡,尋找支教助學背後的故事。

“知足周老師”,是周秀芳的微信名。支教助學路上,她卻是一個不知足的人。

從捐建第一所希望國小開始,四年多來,她將寧波、杭州、上海等地數萬市民的愛心源源不斷地“搬”到漵浦山區,捐建希望國小29所(已建成19所,10所籌建中),結對幫扶近400名貧困生,累計捐款物近3500萬元。支教助學之餘,她還積極爲山區脫貧努力奔走,助力當地產業扶貧,百姓致富。

“愛心”雪球越滾越大

累計捐款物近3500萬元

在北斗溪鎮剛落成不久的寶山天三希望國小,通過網絡遠程支教,就能和千里之外的寧波市老師孩子們一起上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這是周秀芳牽線捐建並落成投用的第18所希望學校,也是漵浦目前教學設施標準最高的一個村級教學點。

周秀芳的事蹟引起了諸多愛心人士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伸出援手,在她的牽線搭橋下,愛的火焰在漵浦已燃起燎原之勢。

上海交大籌資50萬元援建前進國小,寧波女企業家王嫺出資31萬元援建搭溪國小,象山愛心人士傅萃拿出省吃儉用的20萬元援建來鳳國小;就在今年,91歲寧海王春文老人被周秀芳的事蹟所打動,一次性掏出250萬元,捐建5所希望國小……

在漵浦,還成立了研學實踐基地。

截至目前,周秀芳已經爲北斗溪鎮籌資捐建9所,爲漵浦縣籌資捐建了29所希望國小(已建成19所,10所正在籌建),結對幫扶近400名貧困學生,累計捐款物達3500萬元。

同時,周秀芳還牽線促成寧波與漵浦教學結對。20__年11月,鄞州區“牽手”漵浦建立支教基地,選派優秀教師到漵浦支教,漵浦縣選派中國小校長、年輕老師到寧波“取經”,培育“種子教師”。

周秀芳就像一個“愛心搬運工”,將寧波等地的愛心源源不斷匯聚到大山深處,點燃了大山的希望。她常說:“我巴不得是孫悟空,一個跟頭能搬運更多愛心。”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2

7月2日下午,漵浦縣北斗溪鎮舉辦“脫貧攻堅我能行”表彰大會,其中有一個環節是爲“支教奶奶”周秀芳頒發“最美北斗溪人”榮譽,並宣講她的先進事蹟。鎮黨委書記樑金華說,在當地幹部羣衆眼裏,周秀芳比親人還親。用身邊人身邊事激勵黨員幹部,更能凝聚起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

就在前一天,北斗溪鎮寶山天三希望國小落成,這是由周秀芳牽線搭橋在漵浦縣援建已啓用的第18所希望國小。當天,她創設的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也同時揭牌成立。

周秀芳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的一名退休教師。20__年以來,年已古稀的她心懷支教夢想,不顧千里奔波,深入漵浦邊遠山區支教助學,推動鄞州“牽手”漵浦,促進東西扶貧協作。爲讓山裏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在漵浦支教期間,她不僅自掏腰包幫助貧困學生,幫助漵浦教師到鄞州學校交流學習,還常常輾轉湘浙兩地,在寧波、上海、杭州發起愛心接力,將數萬市民的愛心和物資源源不斷地搬運到漵浦山區,被漵浦人親切地稱爲“愛心搬運工”。

寶山天三希望國小由周秀芳牽線張剛等寧波愛心企業家和漵浦縣教育局共同籌資建成。對於這所希望國小,周秀芳傾注了更多心血,從學校選址、建設到教室黑板安裝,她都要親力親爲。周秀芳介紹,這所新學校雖然地處偏遠,但無線網絡、新媒體播放器等先進教學設施應有盡有,辦學條件接軌鄞州水平。

爲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漵浦縣委、縣政府也在不斷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全力提高邊遠山區學校辦學條件。周秀芳很受鼓舞,更加有了幹勁,決定再助漵浦一把力,募集100萬元資金,援建深子湖鎮深子湖教學點和沿溪鄉土坎教學點。寶山天三希望國小落成典禮上,周秀芳與縣教育局正式簽定了援建協議。至此,周秀芳及其愛心團隊在漵浦捐建希望國小上升爲29所,結對幫扶上百名貧困學生,累計捐款物約3400餘萬元。

看着寶山村的孩子們搬進了明亮的教室,開心地聽自己講授“樂思樂學、向上向善”第一課,周秀芳滿臉幸福地說:“爲了孩子們,我不想停下來,根本停不下來。”

“已從原來的捐錢捐物上升到了湘浙兩地幹部羣衆教育、人文、產業等多方面的深入交流。”樑金華介紹,近年來,周秀芳的愛心支教路越走越寬,“愛心搬運”不斷“升溫”。爲進一步深化東西扶貧協作,加強漵浦與寧波等地區的教育對接,擴大助學幫扶成果,去年來,周秀芳與漵浦有關部門協商溝通後,決定在北斗溪鎮設立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將研學、助教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豐富研學,推進精準扶貧。北斗溪鎮也已計劃籌建周秀芳愛心教育基地。基地建好後,預計可接待5000至1萬名青少年來此研學。

挖土豆、採茶葉、學做“神仙豆腐”……連日來,在研學基地參加研學活動的55名寧波學生正在寶山村體驗山村生活。這個暑假,將有陸續有6批次300多名來自寧波等地的學生到這裏開展互動體驗式研學。帶隊的寧波市鄞州區第二實驗教育集團教導主任徐蕾深有感觸地說:“循着老師的愛心支教路開展教育活動,既是一條研學之路,也是一趟愛心之旅,更是一場鍛鍊之行。”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3

要讓貧困山區的村民不愁吃穿,過上好日子,接受優質教育,只靠“輸血”不行,關鍵還要實現自我“造血”,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

帶着這樣的思考,20__年開始,周秀芳以愛心支教爲支點,嘗試在勞動力轉移、產業扶貧等領域進行幫扶,探索幫扶更多人實現富裕。

扶貧先扶智,教育成爲改變貧窮的最有效辦法。

近年來,每年都有來自漵浦的農民走進寧波的企業,當起了工人。

張清花是最早到寧波的一批,在周秀芳的牽線搭橋下,她進入象山一家制衣廠工作。“企業提供食宿,工資從最初的3000多元一個月提高到7000多元,每年都能省下幾萬元帶回老家,家裏吃穿不用愁了。”體面的工作,不錯的薪資,讓他們幹勁十足。截至目前,經周秀芳介紹到寧波企業打工的漵浦山區村民已有近百人。

勞動力輸送出去,資金和項目引進來。

漵浦的生態環境好,種茶葉有天然優勢。周秀芳總琢磨着,在漵浦瑤茶方面做點文章。有一次,浙江茶葉集團董事長毛立民正在長沙開會,周秀芳直接將他從會場請到北斗溪鎮,讓他品一品漵浦的茶。

4月1日,毛立民帶領一批茶葉專家再次踏上漵浦,手把手指導採茶、製茶、包裝、銷售等技術。考察中,她發現漵浦和象山的緯度差不多,氣候、土壤等條件也相似,能不能在漵浦種植“紅美人”。今年3月底,象山首批520株“紅美人”柑橘樹苗在漵浦開種,“紅美人”正式在漵浦落地生根。

就像“紅美人”一樣,周秀芳老人也早已融入漵浦這座她深愛着的小城。20__年重陽節,桐林村一位老人打電話請她去過節,當週秀芳到村裏時,10多位老人集體起立鼓掌,周秀芳淚水奪眶而出。70歲生日那天,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北斗溪鎮人民政府給她頒發了“榮譽居民證”。這裏的人,是真的把周秀芳當成了親人。

支教助學、捐建學校、精準扶貧……周秀芳的愛心之路一直在延續。爲了照顧周秀芳,兒媳婦今年5月份辭掉了在寧波的工作,來漵浦陪伴老人。

她的兒媳劉女士說,“婆婆的胃不好,血糖高,每天要吃幾種藥,家裏人很擔心她的身體,但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

周秀芳老人,仍在奔波着,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打算,“哪裏有需要幫助的學生,我就把寧波的愛心‘搬運’到哪裏。我跟家人說,若是有一天我倒下了,就把我埋在那片土地上。”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4

9月6日下午,在京接受表彰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周秀芳載譽歸來,乘機回到寧波。市領導和社會各界代表前往機場迎接,爲道德模範送上鮮花和祝福。

全國道德模範是中央文明委在道德領域授予公民的最高榮譽稱號。今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政治工作部組織開展了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評選產生了周秀芳等58位全國道德模範。周秀芳也成爲寧波第三個獲此殊榮的道德楷模。

喜訊傳來,全市人民都爲周秀芳驕傲、點贊!

下午1時許,周秀芳搭乘的飛機降落。當她從接機口走出來,熱烈的掌聲隨之響起來。

大家對周秀芳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表示祝賀,並請她保重身體。

“佩戴上這個沉甸甸的全國道德模範獎章,真是非常激動,心裏始終難以平靜。”周秀芳說,“是寧波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幫助了我,我只是把大家的愛心搬了過去。榮譽卻只頒給我一個人,感到非常慚愧。”

“獲得這份榮譽,是黨和政府對我的認可,也是大家對我的信任,也更堅定了我扶貧助學前行的信心。”

她表示,今後將發揮道德模範表率作用,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助學行列,把大愛寧波的精神代代相傳。

回到寧波,周秀芳惦記的還是大山的貧困孩子。她告訴記者,她發現湖南漵浦北斗溪鎮及周邊鄉鎮裏缺失母愛的貧困孩童有296名,尤其有許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女童,他們的遭遇一直是她的心間的痛。

周秀芳說,她希望能爲孩子建起周秀芳愛心家園,有更多的寧波愛心人士伸出援手,一起爲他們撐起一片遮風擋雨的港灣。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5

“周秀芳、孫紹富兩位老人太不容易了,他們的精神值得學習!”“湖南日報用重要版面大篇幅宣傳平凡人的大愛精神,弘揚了社會正能量,彰顯出黨報優秀品質。”連日來,不少微信朋友圈、QQ好友羣議論、點贊浙江寧波退休老師周秀芳、退休幹部孫紹富在漵浦縣北斗溪鎮支教助學的義舉。

本可過輕鬆享福退休生活的周秀芳、孫紹富,聽說漵浦縣北斗溪鎮農村教育條件差、缺人手,便自帶被褥,花自己的退休金,從東海之濱來到湘西大山,支教助學,至今1年兩個月,牽線搭橋建起4所希望國小,捐贈大量助學助教物資設備等,大大改善了當地辦學條件和部分貧困孩子的生活境況。湖南日報記者深入現場,跟蹤採訪,用大量鮮活生動的故事編織長篇通訊《一顆愛心,點燃一片春天》,謳歌人間大愛,引起社會和讀者強烈反響,搜狐網、東方網、鳳凰網、和訊網、全國教師志願者聯盟等網站第一時間進行了轉發,在新湖南手機客戶端、微漵浦公衆號等新媒體上點擊閱讀、下載的讀者,以最快的速度擴散到自己朋友圈。漵浦縣北斗溪鎮寶山村小老師張豔香打電話對記者說:“2日早上這條新聞一上網,我就看到朋友圈裏很多人轉發,都在表達對周老師的感激和尊敬。”

“愛灑山鄉,情暖人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北斗溪鎮黨委書記樑金華說道,周老師他們以平凡之舉弘揚優良傳統,點點滴滴浸潤人們心田,感人至深,影響和帶動了當地幹部謀事創業的積極性。因爲改善辦學條件等一樁樁實績擺在老百姓面前,黨羣幹羣關係進一步改善,最近全鎮並村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沒有看到矛盾糾紛。該鎮新合併成立的來鳳村、搭溪村新任黨支部書記張貽旭、張濤等人表示,周老師的精神人人可學、人人可爲,在“兩學一做”活動中自己要實實在在學習周老師,心繫羣衆、爲民實幹,打好精準脫貧攻堅仗。

周老師他們的事蹟在家鄉也引起強烈反響,社會上一片讚美之聲,他們的義舉正引導和匯聚更多愛的熱潮。近日,周秀芳還獲評“寧波好人”。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6

年輕時,他是衝鋒陷陣、奮鬥在崗位第一線的幹部職工,退休後,他是不辭辛勞、凡事仍親力親爲的“周老革命”。

他作爲黨員的一份子,時刻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從始至終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就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周永開同志的忠誠爲人和勇於擔當。

“如果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是今年91歲的周永開同志在黨的98週年華誕前夕說的話。他還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鄭重交了一筆黨費。無私的行爲,令人動容的話語,其中深深融入了他對國家、對黨和對人民深切的愛,處處彰顯了他對國家、對黨和對人民一如既往的奉獻精神。

年輕有爲,奮力拼搏。周永開同志自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曾先後任巴中縣委書記、達縣地委宣傳部長、達州市紀委書記等衆多職務。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他都從來不計個人得失,始終將國家大義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第一位,勤勤懇懇,踏實肯幹,從不畏懼艱難險阻,一直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發光發熱,永不言老。1992年退休後,他更是難能可貴地投身於生態環保、公益助學及紅色文化傳承等社會事業,持續活躍在人民羣衆身邊,爲人民謀福利、解難題。自1994年起,他自願紮根在艱苦山區、貧困地帶,日夜埋頭于山區生態護林方面的工作中,忘我的付出勞動,毫不顧忌自己年邁的身體,繼續發光發熱,揮灑辛勤汗水。

人生不言老,最美夕陽紅。無私奉獻,開拓進取,敢於擔當,至純至粹,黨員的光輝在周永開同志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用一生的時光體現對黨忠誠的秉性,用無數個日月表達對黨員身份的珍惜和愛護。致敬周老,讚美夕陽,黨員光輝,永不消散。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7

8.16日的《央視新聞》用長達10分鐘的時間,報道了91歲的老黨員、離休幹部周永開的光輝事蹟。他於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四川達縣地委副書記、紀委書記。1992年離休,然而他放棄了舒服的城市生活,一頭扎進了萬源的花萼山中,宣傳生態環保理念,帶頭植樹造林,當起了一名公益“守山人”。他的一生都在堅守信仰、篤定前行,純粹做人、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奮鬥無止境的共產黨員。

學習周永開對革命的一片赤誠之心,積極傳承光榮的紅色文化。1995年開始,他發起組織了至少15次“巴山渠水共產主義運動友好學校聯誼會”,積極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之際,周永開曾與另一名老黨員用一個月的時間,手抄《共產黨宣言》。他還組織拍攝電視教育專題片《巴山教魂》,組織編纂《熱血》系列叢書,成爲全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的讀本。在任期間,他經常到機關、學校義務上黨課,廣泛進行黨風廉政建設、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黨是我一生的追隨。”他用一生的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周永開年過花甲初心不改,築起捍衛生態保護的“綠色長城”。在離休後,周永開老人沒有選擇舒服的城市退休生活,而是來到了牽掛的一片土地——萬源花萼山。他走遍花了萼山自然保護區涉及的11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51個組,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每家每戶宣傳爲什麼要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羣衆主動參與到生態保護中去。周永開一直對周邊的羣衆說“以前窮,當地的老百姓就把樹砍掉當柴燒,開荒種糧食,生態破壞嚴重。現在條件好了,我們要把綠色還給大山!”他身體力行去關愛環境,保護動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使命。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的羣衆都積極主動加入護林行列,而保護山林的自覺行動也逐漸成了村民們的日常習慣。

榜樣就是力量,榜樣就是我們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行的不竭動力,我們共產黨員要學習周永開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共產黨員永葆奮鬥的最大初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共產黨員始終扛在肩頭的最大責任。我們中國有數不清的像周永開一樣的共產黨員,他不是特例,但他是千萬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更是9000多萬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緊緊追隨榜樣,發揚壯大榜樣的力量,一傳十、十傳百,使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能夠成爲別人學習的榜樣,早日使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變爲現實,使命得以實現。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8

“如果沒有黨的教育和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這筆黨費,是我對黨的一點心意。”黨的98週年華誕前夕,91歲的周永開同志拿出自己節儉下來的10萬元退休工資,鄭重交了一筆黨費。入黨74年來,他堅守信仰、篤定篤行,至純至粹、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特別是離休後,依然保持革命精神、傾情生態環保、捐資幫困助學、傳承紅色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無限忠誠,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老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信仰。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樸素的幹事作風、對黨的事業的恆心、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始終堅持深入羣衆、融入羣衆,傾聽百姓心聲,解羣衆之所急,贏得了羣衆的支持和尊重。

學習老英雄,學習他堅守初心,永葆黨員本色。在周永開身上有一顆爲人民服務永不停歇的初心,也是身爲共產黨員使命擔當的執着和堅持。我們要學習周永開“舍小家,爲大家”的革命情懷,也要學習他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的信仰。

桑榆未晚霞滿天,人間最重是晚情。91歲的周永開同志尚能如此,我們身爲黨員幹部更應該守住初心,爲民服務,以及始終不變的拼搏精神,牢記爲人民謀幸福,不斷書寫新時代黨的新榮光。

學習周秀芳先進事蹟精神心得及感悟 篇9

過去紅軍在這裏保衛萬源,取得重大勝利,犧牲那麼多人,比他們那個時候,一天吃一個洋芋,都能打勝仗,爲什麼我們共產黨人,現在在這山上搞建設(保護)我們就沒有信心呢?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沒有放棄,中華民族沒有倒下,究其本源是歷久彌新的自信發揮了鮮明的作用。時至今日,已到鮐背之年的離休幹部周永開仍懷揣着自信本色爲黨和國家的事業默默奉獻,延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彰顯了一名老紀檢監察幹部離休不離志、退休不褪色的高尚品德及政治情懷。

莫過於忠的政治信心。“天下至德,莫過於忠”。有着74年黨齡的周永開同志始終牢記爲民服務宗旨,用言傳身教把對黨忠誠展現得淋漓盡致,用吃苦耐勞把捨己爲人表達得清晰透徹。花萼山作爲萬源保衛戰的主陣地之一,革命先烈的鮮血映照了當地林木蒼鬱,可解放後的生態環境遭到了持續破壞,周永開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下定決心要保護好這片紅色土壤。面對旁人的質疑與不解,周永開說到:“以前窮,當地的老百姓就把樹砍掉當柴燒,開荒種糧食,生態破壞嚴重。現在條件好了,我們要把綠色還給大山!。”周老堅定的政治信心感動了當地居民,亂砍濫伐成爲了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守山護林的自覺習慣。25個年頭,他徹底踐行了對黨的無限忠誠,把自己的後半生傾注在國家生態保護上,試問以如此一往無前的政治信心又怎能不改變花萼山的面貌呢?

老當益壯的擔當信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1994年,周永開已是一名賦閒在家的離休幹部,本可以享天倫之樂而安度晚年,可他不甘心、也不樂意。“黨是我一生的追隨。”周永開說到。得知花萼山的生態面貌後,他拉上了自己的老戰友,義無反顧地開展調研,一去就是兩年,似乎忘記了自己已是一名花甲老人。20xx年,他78歲,獨自巡山時不幸跌落山坡,險些喪命。對此,他的回答是:“(我在)山上出了問題,這是我自覺去的,自願去的。不找任何個人,也不找黨組織,哪裏死了埋在哪裏,就在花萼山上,上面栽一根樹,我在下面做底肥。”對於周永開而言,他沒有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有的是即說又幹的全把式;沒有紙上談兵的宏偉藍圖,有的是埋頭苦幹的靶向目標;沒有誇誇其談的信口開河,有的是言之鑿鑿的兩年調研。可以說,他有的東西不多,但卻足矣成就屬於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創新實踐的引領信心。“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花萼山盛產各種珍貴中藥材,在守山護林的同時,周永開不忘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以野生繁殖的萼貝爲突破口,先搞試種,成功後帶領大傢伙學技術——人工繁育。如今的花萼山面貌煥然一新,通電通公路,開上小汽車也不再是夢想,當地的人民羣衆有福氣,遇到了這樣一位好乾部、好黨員、好老人。多次舉辦“巴山渠水共產主義運動友好學校聯誼會”,聯手抄寫《共產黨宣言》,組織拍攝《巴山教魂》,周老用較爲特殊的方式致力於革命傳統教育,創新表達了對黨的拳拳感恩之情。“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人生在世,功名利祿的誘惑近在咫尺,可週永開卻不以爲然,他是出人出力又出錢,在母校倡導設立“共產主義獎學金”,自掏腰包用以資助困難家庭、植樹造林、修建林區公路。他躬身實踐,紮根大山,在堅守初心使命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以年老風乾之軀趕考新時代!

桑榆未晚霞滿天,人間最重是晚晴。黨員幹部是中國共產黨的肌體細胞,新陳代謝源源不絕,直至凋亡也仍在發揮餘熱。周永開,不再是一個姓名,而是作爲共產黨人的代名詞定格在時代的這一刻。在他的身上,看到的不是“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而是一天入黨,終身爲黨的政治品格,我們要從中汲取那份純粹、品位那份擔當、堅守那份信仰,不斷爲黨和國家事業凝心聚力、添磚加瓦,在逆境中砥礪前行、在磨難中茁壯成長、在風雨中解纜起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