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6W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1

這幾天我在網上認真學習了樑寧建老師的《心理健康與調試》和許春明老師的《創新驅動與知識產權》講座。這次學習使我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已明白了知識產權的意義。我相信,這次的學習不僅僅只帶給了我理論高度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延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精選14篇)

很多家長普遍認識幼兒教育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遊戲,不要讓孩子出事就好了。很多人提起幼兒教師,都會覺得這是個既簡單又輕鬆的職業,但當幼兒園裏的幼兒出了點什麼事情,就會一股腦地指責教師和學校,教師所承受的負擔就非常重,心理的壓力特別大.認真分析這些壓力來源於以下幾點:

幼兒難教,現在的孩子狀況:獨生子女,好動,調皮、自私、自我中心,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於孩子的行爲習慣及留守兒童多;家長難處,家長的角色定位,家長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視親子關係,對孩子期望過高;教師難當,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會的認同,收入少,知識增長太快,持續進修,期望過高,覺得自己失敗,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感到有心無力,職業倦怠;自身家庭。,如生存壓力:房子,醫療,物價。家庭壓力:孩子教育,老人贍養等。

面對這些壓力,我們別無選擇,只有想辦法調適自己。

學會悅納自己。首先是愉快地接受自己。我是一名老師,“我行,一定行”並回想進久取得哪些成績,從而增強自尊、自強、自信、自愛的信念,並學會確立切實可行的近期目標。多角度看待問題。情緒理論認爲,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要學會運用理性情緒療法調整自己對事件的認識態度,如:情緒不佳時,做自我分析。步驟是:找出使自己情緒不佳的誘發事件→分析自己對誘發事件的解釋、評價和看法→與自己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辯論→通過調整自己的認識形成積極的情緒。不斷學習,增長才幹。能力的提高會促進自信的增強,有利於產生愉悅的心情。在工作之餘,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更強的自信、充實的準備面對工作和生活。

通過學習《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驅動創新》,我深刻認識到:我雖然是教師,但是我們對知識產權的問題還只是一知半解。對於著作權、發明專利權、商標權等等的認識還只是朦朦朧朧。通過學習以後,我懂得了知識產權是一種行政權力,現代社會中,知識產權作爲一種私權在各國普遍獲得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制度作爲劃分知識產品公共屬性與私人屬性界限並調整知識創造、利用和傳播中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的工具在各國普遍確立,並隨着科學技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拓展、豐富和完善。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產權制度發展迅速,不斷變革和創新,當前世界經濟已經處於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已是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與之相對應的,知識產權越來越成爲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和進行市場壟斷的手段,知識產權制度因此成爲基礎性制度和社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我以後要對照實際,深刻反思,發現問題,找準不足,及時矯正。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2

我自認爲是個比較愛學習的人,畢竟不管從年齡上說還是從教齡上算自己都是比較年輕的,需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這次也不例外,當校長告訴我有一個出去聽課學習的名額打算給我時,我毫不猶豫的欣然接受了。我參加的是“山東省第五批國小語文教學能手評選課堂教學現場會”,五天我的任務就是聽課,一天八節課,那可真叫一個過癮啊!回來後,本學期剛領的一本聽課記錄已被我密密麻麻地記滿了。翻看着這幾天沉甸甸的收穫,那一堂堂精彩的課又浮現在眼前……最令人震撼的是那節《軍神》,文字與錄像的結合再加上老師那動情的語言不僅是學生,在座聽課的老師也被帶入了文中,帶到了劉將軍的手術檯邊。

《麻雀》中老師多次創設情境讓學生把自己想像成小麻雀或老麻雀設身處地的去體會當時情形的危機和老麻雀的勇敢偉大。《從現在開始》一課,這是一節低年級的課文,老師對字詞的訓練非常紮實,形式靈活多樣。同時老師很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和行爲習慣的指導。課堂上老師語言生動親切,創設情境使學生把自己想像成小動物。尤其是在問到貓頭鷹當上大王后小動物們的感受時,老師直接親切地問:“小動物們,這一個星期下來,說說你們的感受好嗎?梅花鹿呢?美麗的孔雀呢?小斑馬呢?”老師直接與學生以小動物的身份進行對話來體會貓頭鷹和袋鼠當大王時他們的叫苦連天,以及小猴子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去年的樹》是一篇小童話,課文篇幅短小但十分感人,老師多次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想象使童話中的人物在學生眼中生動起來,更讓學生讀出了文字背後更加豐富的內容。比如:在這茫茫的追尋路上,小鳥可能遇見什麼?鳥兒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此時她會想些什麼?在燈火沒有完全熄滅前,幫大樹寫寫他的心裏話向小鳥講述分別後的經歷,寫寫曾經的往事或表達對小鳥的思念……像這樣的幾個環節把學生帶入了課文中實現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此外還有《狼和小羊》《地震中的父與子》《白鵝》《狐狸和烏鴉》《貓》等精彩的課。 回過頭來想想,我發現成功的課一般有這樣幾個特點:

1、教師對教材挖掘比較深,比較透,理解到位。準確把握了訓練的重點難點並通過各環節有效地落實。

2、對學生的訓練比較紮實。尤其是低段的字詞訓練,朗讀指導,高段的閱讀寫作方法指導等都很到位。另外,課上老師還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3、教師都具有較好的自身素質,無論是朗讀、板書還是課堂上一句簡單的評價語都是一個閃光點。老師得體準確的語言,飽滿的激情總能把學生帶入情境,走進與文本的對話中。或許是因爲這一直是我的一個缺陷的緣故吧!我總是格外關注老師在課堂上的情感。一節成功的課需要把學生帶入文本的情境,也只有這樣才能打動別人,才能稱得上是一節好課。與之相背的當然就不能稱得上好課了,聽課過程中還有一點體會非常深,由於上課的是全省各地的老師,所以帶着各地方音的普通話聽起來特別刺耳。標準的普通話也應該算做教師素質的一個方面吧,我真慶幸不是聽全國的課否則我的耳朵會更慘……記得上師範時,老師就告訴我們,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如果連老師都說不好又指望誰去推廣普通話呢?那就從我做起吧!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說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爲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爲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爲“預設”打好基礎。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蘊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爲“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爲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我這幾年一直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3

我認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愛崗敬業是師德師風的思想基礎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甘願爲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爲"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圖名利、甘做蠶燭,在崗位上發出光和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師風的基本要求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但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爲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核心

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可見,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標記前行。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裏、心光屏上,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爲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爲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

四.教書育人是師德師風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爲有用的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文化知識,培養其能力,而且還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觀塑造學生的靈魂。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爲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爲首,五育並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五.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作爲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更何況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因爲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慾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應珍惜它,而不能扼殺。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正如加裏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總之,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才能問心無愧對得起我們的職業,讓我們一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4

在我國偏遠的山區,落後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煙稀少的島上,生活條件艱苦,教學環境惡劣,工資待遇低下,卻有那麼一羣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那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孜孜不倦。他們就是最美鄉村教師,在他們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爲我們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作爲一名鄉村教師,我的感觸很深,同樣的軟硬環境,人和人的差異差異確如此之大!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最美老師,美在強烈的責任心。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向她們學習,就是視教育爲自己神聖的職責,用滿腔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幹事,兢兢業業的工作,把有形工作和無形工作用心做好,讓我樸素的人生煥發出它應有的光輝,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視學生爲自己的子女,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媽媽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成長。

最美鄉村教師的學習也讓我重新思考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應該向他們一樣有愛心,有責任心。讓愛與責任同行,讓更多更美的大愛傳遍全國各地並代代延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5

在環境惡劣的西藏高原,宋玉剛老師幾十年如一日,上課、備課、改作業、關照孩子的起居、個別輔導、家訪……捍衛了孩子們受教育的權利。

鄧麗老師用自己的青春改變了老山區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落後的境況,讓大山的孩子們能感受到先進教育。

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鄒桂芬老師,爲了讓偏遠的教學點的孩子能上好學,在湖北省鄖縣南化塘鎮羅堰村這個貧瘠的山溝裏一守就是33年。她將真情和摯愛無怨無悔地獻給了這片深山裏的孩子。因爲從村裏到學校必經一條60米寬的河,爲了孩子們的安全,鄒老師34年來幾乎每天都要揹着學生們過河。落下了嚴重的風溼病。

20__年,肖山放棄足球俱樂部三萬元的月薪,來到國家級貧困縣,建立起海南省第一支業餘女子足球隊,在這裏,他的薪水,一個月只有1500。過去的六年,他帶着大山裏的姑娘,從零開始,一邊練球,一邊開荒種菜、撿破爛籌集資金,克服了來自各方面的障礙與阻擾,如同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一度奪取了全國比賽的季軍。

令人難忘的還有四川省涼山州瀘沽湖達祖國小的支教團隊,一羣富有激情的80後和90後,他們用熱情和努力,改變了大山深處孩子的命運,用知識的力量,帶領當地村民致富,打開了山裏少數民族與外界的一扇窗。在瀘沽湖達祖國小共有十八位老師,8位當地老師,11位來自北京全國各地的支教老師。校長林子閎來自中國臺灣,放棄了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到這裏來支教,而且分文不取……

他們奮鬥在最基層,那裏有最美的風景、最難走的路、最艱苦的條件和最明亮的眼睛。 在很久以前,他們就在那裏,在今天之後,他們依然不會改變。這是一名教師的責任。生動展現“最美鄉村教師”無私忘我的精神品格。

作爲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敬佩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思。

反思自己的付出。我有着比他們優越的環境,卻做不到他們的堅持;我有着比他們強健的體魄,卻沒有他們的勇敢;我有比他們優秀的學生,卻沒有他們的身體力行。

反思自己存在的意義。剛進七年級孩子的知識面有限,教起來很累,以前的我覺得自己每天重複簡單的知識,生活很乏味。我會抱怨,會爲自己的職業發展擔憂,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現在我才發現我的工作很有意義,也許會因爲我的努力,孩子們就不會誤入歧途,會成爲社會中的正氣力量。

反思自己的學生觀。以前老是覺得孩子調皮搗蛋,學習不認真。可是現在看來,他們真的很可愛,他們會大聲地說“老師,暑假好久,我想死你了”,以前會覺得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些誇張,現在覺得這樣的方式洋溢着青春的氣息。我在想,是孩子變了嗎?沒有,孩子沒有變,變的是老師們的心。用愛他們的心去看他們,便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愛,很美好。

我頓悟。我也要做這樣的老師,我也要擁有這樣的人生!我終於明白爲什麼心中的那個聲音在看完視頻之後這麼響亮。因爲我們每個人心中其實都充滿愛,都向往着美好。只是不經意間丟失了,或者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了。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讓我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熱情。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惠及他們的學生,更激盪着我們做老師的心靈。

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很有力量,我想做的很多很多,似乎此刻我都不願再繼續敲打文字,想立刻投入我那可愛的孩子們中間,感受我們愛的互相給予。

“最美鄉村教師”,我向你們致敬!我會走起來,一步步,向你們走去,越走越近!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6

感動,無時無刻。

宋玉剛和父母相擁而泣,見證了人間最樸質的真情,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他的付出無與倫比,不可言說。

印象最深的是鄧麗,一身運動衣,總是那麼健康,那麼快樂,像個天使,將笑聲帶給每一個孩子。那個溫暖的手勢“我們和你在一起”,也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是啊,孩子,如果你的腳步慢了些,別怕,我—們—和—你—在—一—起!

徐德光,一匹白馬,敘寫了一段傳奇。老徐的肋骨折斷,老馬的左眼受傷,這是歲月給他們留下的痕跡,更是他們爲孩子送上的一份赤誠。這份赤誠,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一切。最後一個鏡頭,徐老師掩面而泣,爲何而泣,因愛縱橫。高山上,一個人,一匹馬,永遠定格在腦海!

於貴琴,你是老師,是校長,是鍋爐工,是心懷大愛,是媽媽!

他說: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杆,這標杆立得多高,學生就能看得更遠。他說:我永遠記得媽媽說過的那句話:我這個孩子,將來肯定肯定會有出息的。他用雙臂,寫下一行行帶血的文字,爲孩子撐起一片藍天。他是一個雖然身有殘疾,但無所不能的老師,他站在領獎臺上,含淚對媽媽說了一句:媽媽,你放心吧。

陳萬霞,她把溫暖的霞光照向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心上。她說: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是老師無法取代也不能取代的。她盡到了一個老師恪守的本分,他溫暖了一個個殘缺的家。

阿里甫夏,這個老師,更像是一個探險家。他跋山涉水,跨越雪山,只爲把孩子送到父母身邊,讓他們感受到團圓的幸福。回身的一刻,孩子不捨得呼喚就是阿老師守候的幸福。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然而,這,不就是最美最貼心的幸福嗎?帕米爾高原的花朵,會因阿老師的澆灌,更加茁壯,美好!

80,90,同樣加入了這樣的團隊。人的一生不能過得太順遂,你必須要不斷地遇到很辛苦的事情,從困難挫折中得來的成長,纔是最美好的。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會得到很多。這是一次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感受,有一份回憶在那裏。人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青春這樣過,滋味如何?我覺得做這件事,很辛苦,也很幸福,也最最貼近我們的內心。

路很漫長,因愛,得以延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7

頒獎晚會上的十位鄉村教師用他們的行動詮釋着對學生無私的愛,偉大的愛。在他們的眼裏,他們所做的一切是應該的,是微不足道的,是小美,然而他們給予孩子的溫暖、關懷、愛護,是大美。

他們的美是崇高精神。貴州遵義的徐德光用刀砍出一道本沒有的求學之路,他和他的白龍馬每天跋涉在崎嶇泥濘的山路接送學生上學,放學;阿力普夏八年護攀懸崖峭壁護送孩子開學和回家,他冒着生命危險,忘記了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可貴;青海的馬復興無雙腳雙臂幾十年如一日擔任着任課教師這一角色,寫出了比常人漂亮的字。

他們的美是全部責任。湖北的青年教師鄧麗是學生快樂的興奮劑,她用她的笑容、肢體語言、歌聲、舞蹈,告訴孩子學習是如此的快樂;創辦有三百多名留守兒童學校的陳萬霞,她忘記了自己是一位校長的身份,每天幫助孩子洗澡,洗衣,告訴孩子離開爸爸、媽媽一樣健康成長,快樂幸福;孤山國小的校長兼鍋爐工一年如一日“燒”出溫暖,告訴孩子學校比家更暖和。

他們的美是無私奉獻。湖南29歲的吳金成,每天清晨要親自碾磨豆腐四個小時後賣到的錢全部用作學生的學習經費;漢族青年宋玉剛把根紮在了雪域高原十五年,把青春留給了日多鄉;中國臺灣青年林子宏放棄年薪20萬,承擔着達祖國小校長的重任,做了8年的志願者。

這些鄉村教師有着純潔的情感,純淨的心靈,純粹的生命,他們爲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詮釋着當今複雜的社會中的真實美。反思自己當了17年的教師,我也有小美但沒堅守着大愛。我雖在農村國小任教十年但沒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情。我雖主動申請支教但沒堅持留守。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但願我的愛永遠堅守在三尺講臺,永遠留在孩子們的心中。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8

快樂,什麼是快樂

有的人,家財萬貫

卻未見有說有笑

有的人,家貧如洗

卻總是笑口常開

其實,快樂很簡單

它一直藏在我們的心裏

近段時間,中央臺在播放《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紀錄片,我挺喜歡看的,看着他們那至純至樸的笑臉,我時常隔着電視和他們一起笑。他們生活在窮村僻壤,他們穿着樸素,甚至破舊寒酸,但是他們都有着崇高的品質和感人的事蹟,令人心生敬意。

至純

今天是師德培訓的第二天,校領導組織我們觀看《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此次觀看兩個記錄片,一個講述江西教師蔣國珍的故事,另一個記錄藏族教師宋玉剛的故事。

也許是好久沒有被感動了,原本有些吵鬧的會場,漸漸地,變得鴉雀無聲。我偷偷地環顧四周,大家都看得很認真。我也定下神,盯着屏幕看,裏面放的是蔣國珍老師的故事,蔣老師今年82歲高齡,身體瘦小,衣着質樸。但是真看不出他有這麼大歲數。他每天起早摸黑,種莊稼,撿破爛,不知疲倦。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種情景,我們則會猜想老人生活困難,需要掙錢養活自己。而他每月卻有3600多塊錢的退休工資,他是村裏最富的人,卻過着最窮的生活,每天給自己的開支就是一塊錢,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紅薯。難怪村裏的人說他神經病,讓所有的人無法理解。

雖然我也疑惑不解,但是我相信蔣老師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看着看着,我們才知道,蔣老師把所有的錢都捐給了那些貧困學子,有的幾千,有的一萬,多則幾萬。有人幫他計算了一下,大概有20多萬,他連種莊稼撿破爛掙來的錢也捐了出去。當記者問他爲什麼要這樣做?他只是輕描淡寫說到自己孤身一人,無兒無女,無牽掛,只希望孩子們不要因爲沒錢而輟學。當老人說到“孩子“學生”時,眼裏總泛着光芒,他愛學生,愛孩子,把所有的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會傾囊相助。在我們看來老人過得很艱苦,但是他很知足,他的'臉上總掛着幸福的微笑。在他的世界裏,沒有富有,沒有貧苦,只有學生。

是啊,人生本來無,何來有,只要心中裝着一個至純至美的願望,那就會變得很幸福。

奉獻

蔣老師把大半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後來因病退休,心中仍想着學生,爲學生捐款助學,爲學生買獎品送鼓勵。他說人生來就是要奉獻,他不在乎自己吃什麼,穿什麼,節省下一分一釐,爲學生們送去一份份希望。記得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只有獻身社會,人生才能顯示意義。也許那些偉大的人都是這麼想着,才能在困難面前一無反顧,勇往直前,才能在私利面前大公無私,不計個人得失,才能在掌聲鮮花面前全身而退,潛心鑽研。再看“漢族爸爸”宋玉剛,他因爲一次意外的幫助,對結下了濃濃的藏族情結。他發誓要讓更多藏族同胞識字,不吃文字虧。這麼想,也這麼做。他選擇了西藏,雖然那裏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時不時地會發生自然災害。他也時常想念遠在他鄉的年邁的父母,但是他想到了藏族人民需要他,他要留下來幫助他們。後來,他發現藏族的孩子聽不懂他的話,他走進藏族家庭,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學習藏族語言,很快他就能講一口流利的藏語。沒有語言的障礙,交流起來就方便了。當他了解到這裏的父母根本不重視教育,當孩子國小畢業了,家長們總希望孩子結束學業,回家幫忙幹活。宋老師更是寸步不離地守在孩子們身邊,雖然自己的孩子正生病,發着高燒,但是不能讓一個孩子輟學的強烈願望一直在心中呼喚着他,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順利地送進中學,他才馬不停蹄地趕回家帶女兒去看病。

他的真誠付出,贏得了藏族孩子們的喜歡,難怪孩子們都稱他爲“漢族爸爸”。

不管是蔣國珍老師,還是宋玉剛老師,他們心中都裝着學生,想着別人,他們都有一顆崇高的心,他們都有爲人類做貢獻的大願望。爲了學生,他們不怕累不覺苦,爲了學生,他們可以放棄優越的生活,爲了學生,他們可以犧牲自己。幾十年的艱苦付出,不是爲了被誰稱讚,不是爲了取得榮譽,更不是爲了獲得報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默默地離開。此時我想說“無聲勝有聲”,無聲的偉大比有聲的偉大更令人敬佩。正如記者說的,他們的境界不是人人可達,但是當我們迷失在繁華喧鬧中,不妨擡頭看看那一片藍天。

快樂

現在知道快樂是什麼

那就是我們心靈中一泓清泉

對別人

一次真誠的幫助

一份溫暖的問候

甚至

一個愛的眼神......

我想快樂無大事

也無小事

多一份奉獻

多一份開心

真正的快樂

那是一個美麗的境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9

今天上午聽了優秀教師劉老師的先進事蹟報告,她那一心只爲教育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着我,震撼着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鑽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先進教師先進事蹟啓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爲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爲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端正態度

要想讓課堂有亮點,一要端正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把教育作爲事業來做,把教學作爲藝術來研究,纔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不枉教師的光榮使命。

二、練好基本功

要教給孩子一滴水那麼多知識,教師就要具有一桶水那麼多的知識。所以,白天,我們不僅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餘時間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餘的悠閒的時候,我們還在爲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爲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爲傷腦筋,還在爲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會收穫豐碩的成果,哪怕一顆青澀的小果,我也要爲之努力奮鬥,心裏也覺得很甜。

三、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麼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麼教別人的孩子。當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們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爲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纔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纔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最後,我用這句話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

學習優秀教師事蹟心得體會

聽取了優秀教師先進事蹟活動中,學習了張、王,唐等8位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讓我深深地被這些優秀教師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感染着、震撼着,他們不愧是育人的模範、師德的楷模、我們的榜樣。王老師紮根大山,把情與愛奉獻給民族教育事業;張老師嚴慈相濟,甘爲人梯,用自己的真心和人格魅力去感動和影響每一個學生;唐老師淡定的堅守,執着的追求,努力改變學校面貌;陳保根老師用愛心溫暖學生,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的理念,無私地奉獻了全部的愛;陳言老師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做任勞任怨的服務員;謝浩老師20年無怨無悔,矢志不渝培育英才;謝華老師教書育人,無悔選擇,永不停息的追求;陳近萬老師默默耕耘,終身不悔,讓“愛與責任”和自己同行。八位老師共同的特點就是富有愛心,富有責任感,他們把青春奉獻給教育,把愛心獻給學生,他們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治學嚴謹,彎下腰來做實事,以驚人的毅力,站在三尺講臺上傳授智慧和科學知識。以優秀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質感染着一代代學子。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甘於寂寞、甘於奉獻、甘於鑽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這些先進教師先進事蹟啓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爲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爲此,作爲新時期的人民教師,我要以他們爲榜樣,努力做到:

一、加強責任感,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小事做好。

作爲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工作成績取決於教師的責任感,有責任感就會有責任心,有責任感就會把工作做好、做紮實,並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小事做好在平常的日子裏、在平凡的小事中善於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給他們鼓勵與溫暖。及時送給他一縷“愛的陽光”,讓學生在老師的鼓勵、讚揚中快樂的成長。

二、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我得要把他們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比如: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爲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纔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10

假期,難得有暇,靜下心來一口氣讀完《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撫卷細思,感到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作爲知識的傳播者,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學會從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反思,從而經常糾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以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這也就是說的師生共同成長。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從幼兒園、中國小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guǎn lǐ、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距離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guǎn lǐ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司空見慣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會有所悟、有所省,從而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誤,而給孩子們的成長造成“傷害”。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爲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教師是潛在的動力源,運用社會讚許可以烏棗學生的行爲”,“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這些閃爍着思想火花的語言,使我們共享卡羅林博士的智慧和方法,從而有助於改變自己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原型策略和技巧,從而得到發展。

作爲剛踏入教育界的我來說,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老師擁有着很高的權利。我們的言行影響着學生成功還是失敗,賦予學生權利還是剝奪學生權益,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像其他權利一樣,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權力就很危險,極易產生負面效應。不加約束的權力會破壞班級裏的信任關係,極大阻礙學生的身心發展。現在想想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所以作爲新崗當老師的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如果當我行使權利出軌時,這些新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在此,我也建議老師來讀讀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很好。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11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來到宜良一中近三年,這三年中有辛苦、有付出、有割捨;有進步、有收穫、有喜悅,有工作能力的成長、專業技術的成長,更重要的是有人格上的成長和點滴靈魂上的感悟,讓我愈發覺得現在所做的事是有意義的,且對於將來的事也是有意義的,三年的時光沒有虛度,我甚是欣慰!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盡心盡責,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會考要求的同時,儘可能多的教給我的學生更多、更有用、更實際的技能,畢竟信息技術如今已經發展成爲比英語更重要、更有用、更能在生活、生產中發揮作用,甚至是關乎生存的一項技能,所以,作爲一名教授“最先進、最前沿、最高端大氣上檔次”學科的教師,我不得不與時俱進,以更敏銳、更迅捷地目光去獲取最新的知識,然後轉化爲學生們能夠理解的、有益於生存的、感興趣的知識,來傳授給他們。

在專業技術方面,我熱愛信息技術,熱愛這門發展最爲迅速的學科,所以我總是樂意學習有關這麼學科的所有知識——新的技術、新的軟件、更快更好的硬件……我都樂意去了解,去學習。在這三年來,我沒有放下我的專業特長,在正常的教育教學之餘,我閱讀書籍,研究技術,先後分別寫了校務通的Android版和PC版,兩個簡單的校務通項目雛型,它們不僅增長了我的專業知識,更擴寬了我的眼界,讓我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於學校管理會起到多大的作用。我將繼續努力於發展我的專業技術專長,下一步我將着手開發另外一個更爲完善的軟件項目——校務通PC、Android、IOS跨平臺通用版,儘管難度巨大,但我會努力克服,儘早盡美的完成這一項目的開發。

在個人修養方面,作爲一個共產黨員,我不僅時刻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更嚴守黨的組織紀律性,從不請假從不缺課。在聽課、備課、講課、研課以增長自己教學水平的同時,不忘努力學習,勤讀好書,利用課餘時間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雲南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在職研究生,今年七月即將踏上又一個求學的旅程。

三年,使我從一名大學生村官轉型成爲一名合格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我會繼續爲我的教育事業奮鬥,給學生帶去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及對信息技術的熱情。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12

1、語言訓練的概念、內涵

語文是語言和言語,語文課既要進行語言訓練——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又要進行言語訓練——發展學生的言語。對於國小生來說,掌握語言體系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而是爲了進而自覺地不斷提高言語本事。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的根本就是言語。也能夠說就是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的訓練。

2、語言訓練的依據

語文就是語言文字,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如果說西洋語言的特點是“法治”,那麼漢語言的特點則是“人治”。從心理學角度說語言是一種技能(即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這是由國小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

3、語言訓練的資料、重點、根本

語言訓練的資料不僅僅是語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語感的訓練,還應包括情感態度的培養和語言學習習慣的養成。根據國小生學習語言的需要,應着重進行幾種語言品格的訓練,即語言完整性的訓練,語言條理性、系統性的訓練,語言具體性、生動性的訓練,語言明朗性的訓練,語言準確性的訓練,語言構造的訓練和語言速度的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把“構成良好的語感”作爲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可見,語感的培養不僅僅是語言訓練的重要任務,也是語言訓練應到達的境界要求。語感是主體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力和正確理解力。目前的國小語文教學,條分縷析的理性分析多,動之以情的形象感染少,鮮明生動的文學形象變成了乾巴巴的幾條筋。重視語感培養有助於扭轉這種現狀,既能充分體現語言訓練的“個性”,又能使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感染。語感訓練能夠從4個方面抓起:培養語言的準確領悟感,培養語言的流暢舒適感,培養語言的情味品用感和培養語言的形象再現感。

4、怎樣進行語言訓練?

首先,樹立科學的語言訓練觀,其次,確立“時時”“處處”皆語言訓練思想;最終,科學地進行語言訓練。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13

11月8日,我準時守在了電視旁觀看了黨的的現場直播。當天晚上我還收看了《新聞1+1》,主持人歐陽夏丹對白巖鬆進行了採訪,從他們的交流中我對黨的報告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下面我就對報告中提到的“民生”和教育兩方面談一下自己的心得:

白巖鬆指出報告有兩個關注的重點:第一個,就是目標。未來的五年或者說更長的時間,中國要往哪兒走?那在黨的這個報告當中會強烈的感受到。第二件事,就是什麼樣的領導集體會帶着這個黨和整個中國去實現這個目標?他提煉出來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民”:人民的“民”,民生的“民”,民主的“民”和民意的“民”。那我想正是這一個“民”字正好把這個報告的四個關鍵詞給串聯起來,這四個關鍵詞也幾乎是這個報告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了。“”報告當中談到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一個基本的總結,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時,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報告總共分爲12個部分,提到的每一個要點都同步地成爲了場內外中外媒體記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另外,報告還把世界各界都非常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單獨地列出來作爲一個重要的部分來闡述。除此之外,有一點不同於以往,是報告的第八部分,也第一次單篇論述到了“生態文明”這樣的一個重要的題目,談到要大力地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並且第一次提到了“美麗中國”這樣一個概念。

那麼站在人民的位置上去思考“民生”和“民主”兩個關鍵詞在報告當中很容易尋找得到,因爲我覺得幾屆黨代會當中,民生的問題都越來越凸顯,甚至成爲媒體包括老百姓在這個報告當中格外去選尋找的內容,爲什麼呢?因爲它跟我們的日子、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跟我們的幸福也緊密相關,有人說幸福跟一下三個東西有關:物質、情感,精神,但是物質是基礎,基礎要不牢,地動山搖,對於相當多的中國人來說民生問題依然還是大問題,吃飽穿暖、教育、醫療等等,千頭萬緒,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畢竟過的都是普通的日子,過日子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共產黨就應該把人民最重要的這件事當成天下最重要的事,於是民生當然就在一屆又一屆的黨的報告中所佔據的分量越來越大。我覺得在報告當中同樣把這一點凸顯了出來。

胡在“”報告關於教育的論述中指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我對論述中的這幾個關鍵詞印象特別深刻:教育優先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爲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就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爲本,瞭解學生,研究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要進一步樹立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要以人爲本,更要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適合學生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爲一名黨員教師首先我自己就要不斷地追求學問,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平時要勤於閱讀教學刊物,多聽課,多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和業務。沒有精通的業務知識和淵博的學問,就不配人師。教人做學問,自己必須有學問,這是基本常識。每堂課都要精心設計,通過高效率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昇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在知識日新月異時代,要不斷開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識,要不斷吸吶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然後把它奉獻給學生。在傳授的過程中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惟有這樣才能深入淺出地教學,容易讓學生理解。要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師首先就應具有創新精神,對所教學科要有創新的認識,以創新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習了胡的講話後,對教育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充滿了希望,國家對教育事業傾注了那麼多心血,相信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會蓬勃發展。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及感受 篇14

一所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如何,在某種程度上代表這所學校教育發展的水平。通過教育科研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已經成爲教育工作者的自覺選擇。因此在20xx年8月5日我縣教育工作者全員培訓在臨高中學教學大樓舉行儀式,我親自聆聽了李曉蓉老師和李洪山主任的培訓講話後,深深的體會到自己當教師必須做到如下幾方面:

首先要當一個幸福型的教師。當幸福型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型的學生。當前有些老師(包括自己在內)認爲當教師是清水衙門,工作辛苦,日夜操勞,沒有地位和油水,天天跟學生打交道,談不上“幸福”兩字,經常埋怨自己選錯了本行職業,正如李老師所說的“自己太普通不可能出啥成績”,這樣就採取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了職業上的幸福感。通過聆聽了李老師的職業對比,自己的職業與大街上的交警比,與醫院裏值夜班的護士和在職場上求職的小夥子來比,從中發現了自己的職業比他們幸福得多了。爲什麼?因爲教師的職業穩定,帶薪休假,工作在室內,有雙休日,有定期的薪水,工作場合安全係數高……,不比不知道,一比嚇大跳,原來的想法都是片面、錯誤的。所以自己的幸福感才真真正正的領會到了。

其次,從人生的線段圖觀看,透視了人生的51秒鐘,從哇哇落地的嬰兒到成人的進程又瞬間步入老人到鑽棺材入墳墓這一刻,覺得人生苦短,生命似流水,流去不流回,這是大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這一次又發現了幸福之旅。償若缺失職業上的幸福感,不想當教師,自己能配做什麼職業?問心有愧啊!

最後,聽了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的李洪山主任授講了《研究小課題,成就大課堂》的專題報告,他明確地提出作爲教師生涯暢想:3年後自己有什麼變化?20xx年後自己有什麼發展?20xx年後自己有什麼成就?做老師有兩種,一種是合格型的老師,基本業務能力是熟悉教材,掌握一種基本的教學模式,能寫出較好的練習試卷。另一種是優秀型的老師,基本業務能力在上述合格的基礎上還要具備有:熟悉課程標準,掌握幾種教學模式,會評課,會做課題研究等。他闡述了怎樣選擇小課題,從發現問題到確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從交流活動、案例分析、明確目標,甚至大膽的打亂常規順序的教學諸方面來達到成就大課堂的目的。通過了這次的全員培訓,自己從中找回了人生的真正幸福感和教學改革要從自己身邊的教學小課堂做起,才能成就大課堂的夢想。

短短的一天培訓時間,使自己深有體到:“小課堂是教師展示自身生命價值的舞臺;教學,是教師職業活動的主要存在形式。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並不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也不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研究可以發生於我們的日常教育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成爲一名研究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