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55K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

當你獨自走在茫茫戈壁沙漠中,憑你耗盡眼力也找尋不到一絲綠意,更沒有潺潺流水,只有黃沙漫漫海市蜃樓的時候;當你乘着一葉小舟迷失在蒼茫大海中不知南北的時候……可以依靠指南針爲我們辨別方向。當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迷失的時候,紅船精神就是我們的指南針,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我們是時代的新人,我們雖然年紀尚小,但只要心懷天下,繼續傳承和弘揚好紅船精神,就一定能把祖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美好家園!

記得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父母就提議我參與全國各種作文競賽和投稿,給我報了好幾個名,剛開始我還信心十足地參賽了,但寄出去的稿子一直沒有迴音,我的信心也慢慢地消失了,當查詢到獲獎名單中沒有我的時候,那是一種非常傷心的失望,要知道那可是我非常用心寫出來的稿子!受到打擊後發誓不再投稿了。這件事過去不久,有一天父母帶着我去嘉興南湖遊玩,我們瞻仰了紅船,聆聽了革命先輩們的革命事蹟,懂得了革命能夠勝利靠的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先輩們需要冒着拋頭顱灑熱血的風險,而今天我們只需要多用點時間,多用點心思,相比之下我這點挫折真的算不了什麼,回來後我再次提筆開始了投稿的征程,一次又一次,終於我也收到了獲獎證書!從此以後紅船精神就在我心中紮根,當遇到挫折時,就想想我們的革命先輩們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

一條小船誕生了一個大黨!這是中國共產黨引領革命的船,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劈波斬浪,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引領着中國走向繁榮富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在革命先輩舵手的引領下,新時代裏的我們在祖國媽媽的懷抱中,沐浴着黨的陽光和雨露,幸福生活,健康成長。

紅船精神不僅是我們學習的動力,也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指南針。我們要珍惜當下,懂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高揚理想的風帆,蕩起奮發的雙槳,腳踏實地努力學習,不怕吃苦,不怕艱難、堅韌不拔,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2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感知時代律動,爭做新時代的青年。”在這個個人發展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的時代,作爲新時代青年你有怎樣的感觸和思考?

最近“創客”一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創客主要指的是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年輕人。在當今這個時代,自主創業的人很多,但最後真正實現個人夢想、創造個人價值的卻很少,這是爲什麼呢?如今自主創業的路上也是困難重重。創業的路如同學習一般,剛開始接觸新的東西,你會好奇,但時間久了考驗也就多了,有的人會因此中途放棄,有些人會繼續向前奔跑“成爲一個創客不難,但做一個真正的創客卻不容易。”這是我們作爲一個新時代青年,而應該認識到的。

在“保護母親河行動”“環保見行動”等各種活動中,在扶貧接力計劃、綠色行動營計劃等項目中,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志願者的身影。中國青年志願者的足音,迴盪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我是一名志願者”“用愛自己的心愛別人”等口號,彰顯出志願者這樣一種理念:奉獻愛心,讓所有的人共享社會主義的溫暖。志願服務也成爲了青年一代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駐足在五顏六色的廣告,留意於書攤上大大小小的報紙;當我們在網絡世界徜徉,我們就已經面對着大衆傳媒的影響,隨着大衆傳媒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的變化。它可以通過靈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現方式,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使人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_道德素質。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產強。”這句話講的是:如果青年有本領、有擔當,那麼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應當腳踏實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3

18年前,當世紀的聖火還在熊熊燃燒時,我們帶着一個世紀的企盼呱呱墜地;18年後,當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接過長輩肩上的責任,成爲了新時代的新青年。

何爲新時代?新時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個全新時代;何爲新青年?新青年是在新時代中極具個性卻又不乏拼搏與創新精神的年輕一代。

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的我們,也要在成長中報效祖國。

青年是民族的脊樑。新時代新青年定當有頑強拼搏之精神。賽場上頑強拼博的女排隊員用她們的堅持與勇氣,爲祖國帶來了榮譽;職場上頑強拼搏的“香港羅拉”朱芊佩,用她的堅持,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與內心的滿足;生活中頑強拼搏的95後人大代表徐萍,用自己前汗水換來藝術知識的普及,被你我熟知。青年強,則中國強。在物質生活充足的時代中成長的我們,對精神上的自立自強則更加渴求,一個擁有頑強拼搏精神的民族,是不會落後於他人的。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新時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銳意創新的探索精神。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潘建偉和他的團隊開發量子通信,爲國家信息安全築起了屏障;美女科學家顏寧攻破膜蛋白課題,以智慧定義美麗;90後青年龔華超讓筆記本觸摸板變成了九宮格數字小鍵盤,連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創造了完完全全由中國人創造的產品。正如法拉第所說,沒有誰能預估一個嬰兒的將來。而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沒有人能預估我們的將來,富於想象的我們,敢於實踐的我們,定將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愈加強大。

吾輩青年定將成爲祖國的驕傲,亞運會賽場上捷報一個個傳來,無不振奮人心:孫楊、徐嘉餘、蘇炳添……他們的成功,成爲了中國的驕傲。當世人都認爲我們這一代人是在乎快樂多於在乎榮譽的時代時,我們用實際證明,我們爲國而奮鬥的決心從未弱化。主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時代的大旗早已傳入你我手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成爲現實。

宋代大儒張載曾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告別幼稚與青澀的我們已經做好了難備,18歲後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於平凡、拼搏向上的歲月。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4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到四月中旬,五四青年節——我們自己的節日即將來臨。“五四”——一個好熟悉的名詞,不禁想說點什麼!

記憶中歷的“五四”似乎只剩下穿着學生裝——特別是那些藍衣黑裙短髮的女大學生,走在街頭,不畏強暴,高呼口號的情景。但當我靜坐休息時,一些革命先輩、仁人志士的話語不斷涌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在暗示着什麼,又好像在提醒着什麼……於是就四處查閱了一些與之相關的資料,讓之前的疑團迎刃而解,也讓我它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原來9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知識分子關心政治、反思傳統的一個起點,也是愛國青年追求民主、爭取自由的開始。五四運動請來了德先生和賽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學,推動了白話文運動,抨擊了教條主義,用懷疑精神去看待傳統。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從閉關鎖國中真正走了出來,也讓馬克思主義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進入了中國。五四運動作爲_解放運動,是從幾千年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_的禁錮下解放出來。對舊_的猛烈衝擊,給新_的傳播打開了閘門。在複雜紛紜的種種新思潮的激盪和競爭中,中國人民的中堅力量開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它樹立了一座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豐碑,也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爲核心的“五四精神”。作爲當代大學生回望五四、認識五四是我們學習五四精神的第一步。

時下,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下,有一股“全民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風氣正在上漲。“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爲“堅持以人爲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是在20__年10月召開的中國_xx屆三中全會上被提出的,並於xx大被寫入黨章。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爲實現黨的指導_的與時俱進奠定了重要的_基礎。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爲指導,總結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各國發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傳統發展觀的弊端,全面揭示了發展的豐富內涵,極大豐富和推進了我們黨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於發展的_。爲我國的前進道路指明瞭方向。

幾十年前,沒有憑藉高科技施展才華的複雜,也沒有劃分灰、白、金領的矯情,五四青年就能因爲一顆愛國心改寫了歷史,給我們留下如此舒適安逸的生活。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我們錯過了很多浪花雀躍的精彩,心頭難消的卻是久久不息的河哮,同時也有淤積於心的感嘆:“五四運動,永遠的記憶;五四青年,永遠的楷模;五四精神,永遠的嚮導!

縱觀歷史,“弘揚五四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生活在當代社會的大學生所必需的。在“科學發展觀”的影響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所表示、有所行動呢?相信不少人心中的答案與我相差無幾——當然應該有所行動!具體應如何實施?通過查閱資料、加以總結我覺得我們當代大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至少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勤於學習。學習是進步的根基。青年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時光,發憤學習、刻苦鑽研,打牢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青年需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領,更要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廣大青年要注重學習馬列主義、__、_和“-”重要_,注重砥礪品格、磨練意志,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善於創造。青年時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時期。全國廣大青年都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潛能,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在不斷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勇於創造、善於創造、不斷創造。

三、甘於奉獻。奉獻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業的前提。廣大青年要自覺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自覺服務祖國,無私奉獻社會,艱苦奮鬥,不懈進取,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永恆的青春。

四、敢於在適當的時候冒險。_同志總是鼓勵大家,膽子要大一點,要敢冒、敢闖,不要像小腳女人,怕這怕那,怕擔風險。我們要衝破傳統的怕這怕那、一味求穩的保守的心理,大力提倡冒險精神、開拓進取精神。

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虎虎有生氣,才能不斷開拓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的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這樣我們纔不至於愧對當年爲革命事業辛勤奔走勞作的革命先輩們,纔對得起一直關心我們新一代青少年成長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5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我們的小時代。”電影《小時代》裏的這句宣言在不期然間擊中了一個大命題。當前,我國基層工作任務重、繁、雜且基層幹部緊缺,造成很多幹部不願意留在基層,然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基層幹部展現自我的一次機會。基層幹部只有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始終保持自己最初的夢想與信念,才能爲人民服務,服務於社會,實現自我的價值。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更好的爲人民服務。最初每一位基層幹部都是懷揣着滿腔工作熱情奔赴基層,只爲實現最初的夢想,在基層幹出一番事業,爲羣衆幹實事、幹好事,實現自我價值。然而身處不同階層不同羣體的政治、經濟利益訴求的各種矛盾問題交織的複雜局面中,一些基層幹部“初心”動搖,服務羣衆意識日漸淡薄,對待工作熱情減退,消極心態日益凸顯。這時基層幹部需要內修爲政之德,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牢記公務員就是爲人民服務的公僕,多幹實事來增加自己的經驗,提升自己的本領,培養自己的能力,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將心思用在工作上,從而更好的爲人民服務,做出更大的成績。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更用心的服務於社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這句千古名言,深刻地道出了偉大的公僕情懷,對於基層幹部來說,就是要勤政爲民。每一個領導幹部都應該把羣衆的憂樂掛在心頭,把羣衆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奮發向上,積極作爲,讓羣衆呼吸到乾淨的空氣、吃到安全的食物、買得起房、看得起病,爲羣衆解決基本民生問題。底層民衆生活幸福,貧富差距縮小,民衆感受到公平、正義,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才能真正推動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最終實現自我的價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的承諾,以其短暫的一生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豐碑。經歷半個多世紀,雷鋒精神歷久彌新。正是雷鋒同志始終不記初心,始終保持自己最初的夢想與信念,才能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也讓人們永遠銘記雷鋒精神,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而“初心”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心,如果沒有“初心”,那麼精神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只有始終堅持“初心”,才能不斷給我們的精神“補鈣”,我們基層幹部才能健康地成長成材。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6

千秋基業,人才爲本。

7月3日至4日,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會上強調,“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

翻看歷史,重用人才安邦定國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才的重要性一次次得到驗證。的確,治國之要,惟在用人。人才對於國家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xx大到十九大以來,一直十分重視“聚英才、擇英才、用英才”的人才觀。一支好的人才隊伍,抵過數隊濫竽充數的“庸才”。新時代,要吹響中國發展道路的號角,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勢在必行。

聚纔要“贏其心”。所謂,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只有“梧桐樹”充滿魅力、具備吸引力,才能引來“金鳳凰”。要搭建好聚才平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築巢引鳳只是第一步,要留住唯有以真心贏其心。古人云:“士爲知己者死。”用人者必須贏其心,人才方會盡其智、盡其心、盡其能。若“梧桐樹”越茂盛,則“金鳳凰”越來越棲息。

擇纔要“知其品”。自古以來,中國就一直信奉並傳承“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選才、用才標準。擇才德爲先,對人才的人品要求比才能更重要。究其原因,才智可以培養,而人品卻很難改變。走新時代“人才強國”之路,最大限度激發人才的報過情懷、奮鬥精神和創造活力,對人才的內在品質要求尤爲嚴格。要避免“選錯一人,爲害一方”的悲劇,對人才引進嚴把關,方能從源頭上杜絕“庸才”隱患。

用纔要“盡其才”。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這是對人才價值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人才資源的不浪費,要把人才放在正確的位置,辦恰當的事情,發揮最大的價值。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爲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懷才不遇是有識之士的痛楚,才逢名主、馬遇伯樂並非常有之事。遂,用人者增其識人之能、盡其才能便是對人才的尊重。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7

千秋基業,人才爲本。

7月3日至4日,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

翻看歷史,重用人才安邦定國的例子比比皆是,人才的重要性一次次得到驗證。的確,治國之要,惟在用人。人才對於國家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xx大到十九大以來,習總書記一直十分重視“聚英才、擇英才、用英才”的人才觀。一支好的人才隊伍,抵過數隊濫竽充數的“庸才”。新時代,要吹響中國發展道路的號角,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勢在必行。

聚纔要“贏其心”。所謂,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只有“梧桐樹”充滿魅力、具備吸引力,才能引來“金鳳凰”。要搭建好聚才平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築巢引鳳只是第一步,要留住唯有以真心贏其心。古人云:“士爲知己者死。”用人者必須贏其心,人才方會盡其智、盡其心、盡其能。若“梧桐樹”越茂盛,則“金鳳凰”越來越棲息。

擇纔要“知其品”。自古以來,中國就一直信奉並傳承“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選才、用才標準。擇才德爲先,對人才的人品要求比才能更重要。究其原因,才智可以培養,而人品卻很難改變。走新時代“人才強國”之路,最大限度激發人才的報過情懷、奮鬥精神和創造活力,對人才的內在品質要求尤爲嚴格。要避免“選錯一人,爲害一方”的悲劇,對人才引進嚴把關,方能從源頭上杜絕“庸才”隱患。

用纔要“盡其才”。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這是對人才價值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人才資源的不浪費,要把人才放在正確的位置,辦恰當的事情,發揮最大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爲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懷才不遇是有識之士的痛楚,才逢名主、馬遇伯樂並非常有之事。遂,用人者增其識人之能、盡其才能便是對人才的尊重。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8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着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對做好年輕幹部工作進行了科學部署,同時對年輕幹部自身提出了明確要求,爲年輕幹部健康成長指明瞭方向。筆者認爲,新時代大背景下的年輕幹部應當加強自身修養 ,緊抓三個“嚴”,爭做三種“人”。

“嚴”以律己,年輕幹部要做細心“人”。“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年輕幹部要嚴以律己,工作嚴謹是關鍵。一要有“工匠精神”,從細枝末節處一點一滴做實做穩做好,精益求精,注重細節。二要有“繡花功夫”,不輕於易、不疏於細,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三要有“愚公精神”,懷揣“赴百仞之谷而不懼”的勇氣和“水滴石穿而不悔”的堅韌。當然,倡導嚴謹並不意味着要求年輕幹部要時時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新時代的年輕幹部要嚴謹不要拘謹,要朝氣不要暮氣。

“嚴”以用權,年輕幹部要做正派“人”。“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年輕幹部要嚴以用權,政治清醒是前提。一是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這要求年輕幹部堂堂正正做人,將安身之本立正、立穩。二是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這要求年輕幹部清清白白爲官,加強官德修養,恪守爲官之德。三是正“行”,“行得正、坐得端”,這要求年輕幹部老老實實幹事,無愧於羣衆的期待和良心的原則。

“嚴”以修身,年輕幹部要做勤快“人”。“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年輕幹部要嚴以修身,勤勞進取是本分。一要勤讀書。勤讀書可以促進文學修養,豐富知識儲量,還可以錘鍊政德黨性,提高工作能力。二要勤動筆。勤動筆可以促進理性思維,透過現象迴歸本質,還可以促進經驗積累,提高應對、處理複雜問題的實踐能力。三要勤思考。年輕幹部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多分析、多思考,突破思維定勢,時時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爲黨的幹部隊伍的新鮮血液,年輕幹部要緊抓三個“嚴”,爭做三種“人”,加強自身修養,讓我們偉大的事業永遠煥發青春活力!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9

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要去衛國做大司馬,可是衛國混亂,道義淪喪,國內權利交錯。孔子不贊成子路去,就說:快要顛覆的國家不能進入,不能長久居住,無政無德,不能與之爲伍。子路說他有信心治理好衛國。孔子便說:“防禍於先而不致於後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焉可等閒視之。”

孔子的話簡而言之就是說:君子要遠離危險的地方。其一是防患於未然,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趨避之。其二是如果已經將自己置身危險境地,要及時脫離。這句話雖短,卻也把現今一些黨員幹部的病根掘了出來。“信仰”缺失、慾望無底,德不配位。這無疑都是將自己置於“危牆”之下,一旦禍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人生活在社會上,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人性的弱點往往在於慾望沒有止境,一旦心中的信仰被慾望吞噬,便容易滋生不軌之念,這不但動搖了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同時也開啓了禍患大門。

防範於未然,才能不置於危牆之下。黨員幹部崇高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是我黨永葆青春的劍鋒利器。當前大部分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堅定,但是也要看到,仍有少部分黨員幹部將自己置身於市場經濟大潮之中,不顧自身的安危“利令智昏”。信仰若無堅實的高地,便無法抵禦各種誘惑,必然會被錢權涌起的潮水所淹沒。恰如告誡的,“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反之“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此只要從源頭上遏制住心中的慾望,廉身廉政,以道德紅繩嚴守清廉底線;知足止足,以先進的黨章黨規嚴格自身;勤學勤思,以三嚴三實武裝思想。那麼信仰顛覆的危牆便不復存在。

既處危牆下,及時脫身才不至於牆倒人亡。毛澤東在《整頓黨的做風》中寫道:一個人發了闌尾炎,醫生把闌尾割了,這個人就救出來了。黨員幹部曾有“數尺之朽”,或是有悖民意,或是黨性削弱,或是公僕意識淡化,這些“危牆”,程度不同,情況有別,只要能夠及時發現,馬上改正,便還有重新改造的機會。“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對於黨員幹部而言,犯錯並不可怕,只要能夠有知錯、認錯、改錯的胸懷,他們就能及時從錯誤汲取教訓,便能遠離危牆,還能夠從“危牆”中增加自身的“厚度”,敏銳嗅覺提高黨性,不至於再次將自己置身於囹圄,覆牆之下。

“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黨員幹部之憂,不在危牆,而在於自身的拒腐防變能力不足”,由此可見,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爲此我們廣大黨員幹部應該從自我的實際出發,夯實優秀共產黨員之基,把牢時代先鋒方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錘鍊自身的道德基準。如此,即便在往後的道路中再遇到困難險阻,也不至於求庇於危牆之下,僥倖於法制之中。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0

6月23日上午9時4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着北斗三號第55顆衛星成功發射,向世界莊嚴宣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支讓世界震驚讓國人崇敬的“北斗天團”,平均年齡僅31歲。

20__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未有效控制、國內個別地區有所反彈的大背景下,“北斗天團”這羣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的 “80後”“90後”給全體國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爲新時代新青年樹立了標杆榜樣,成爲了指引我們立足崗位講擔當、勇挑重擔向前闖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致敬永不服輸的骨氣,傳承“中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北斗系統發展的征途中也是荊棘密佈,20__年,我們向歐盟支付2.3億元“加盟費”,卻根本無法接觸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核心技術。20__年,北斗二號的心臟“原子鐘”出現問題,原本答應轉讓技術的歐洲某公司臨時變卦。面對國外技術封鎖、國內核心技術空白的“世界性難題”,年輕的“北斗天團”沒有被嚇跑、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愈戰愈勇,憑着“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彈,我們北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鐘”的錚錚鐵骨,僅用兩年時間便攻克難題,成功將這顆“中國心”原子鐘,伴隨着北斗二號試驗衛星發射上天。

致敬玩命奔跑的勇氣,追逐“中國夢想”。總書記在20__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從1994年,定位導航系統北斗進入國家“九五”規劃視野,到20__年北斗三號實現全球組網,玩命奔跑26年的“北斗天團”讓世界再一次矚目中華民族,讓國人再一次熱淚盈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需要全體黨員、幹部、人才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羣衆一起奔跑,去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人民戰爭,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進而開啓鄉村振興序幕,去補齊補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弱項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勇敢堅毅邁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步等等。“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堅信,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有民族脊樑指引前行,有黨員幹部奮勇當先,有人民羣衆萬衆一心,我們一定能經受住風雨挑戰,攻克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成功到達夢想彼岸。

致敬自立自強的底氣,講好“中國故事”。總書記指出,“我們講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有堅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撐這種精神和信仰的強大物質力量”。實踐在反覆證明着總書記重要論述的真理性、事實性,從C919國產大飛機問世,到5G技術領先全球,再到“每顆螺絲釘都100%國產化”的北斗三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造”,每一次步履鏗鏘的前進,都在增強我們的底氣,強化對“四個自信”的認同。我們要將這份底氣根植內心、融入靈魂,成爲推動工作、指導實踐、服務人民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泉,更好地履職盡責、擔當作爲,讓“中國故事”講得更好、傳得更遠、播得更廣。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1

百年恰是青團正茂

一百年,於一個人來講是生命的垂暮和凋亡,於一個國家來講可能是風雲變幻迭起興衰,於一個民族而言可能飽經風霜,走向沒落或崛起,但這一百年於我們而言,於共青團而言,卻是風華正茂,正值青春。這是輝煌的歲月,不凡的一百年,在共產黨帶領人民艱苦奮鬥篳路藍縷開創基業時,我們共青團堅持跟黨走,無數共青團員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百年團史的輝煌壯麗和崢嶸歲月。

憶往昔,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她在動盪的年代中挺身而出,以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

一九二二年五月五日,在這個不平凡的日子裏,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了全國統一組織,將早期成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聯合起來,將那一代有責任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聯合起來,這樣的一批青年成爲中國共產黨的有力助手和預備軍,爲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郭欽剛,傅斯年,這樣一批熱血的有知識青年用鮮血澆灌黨的事業,抗日戰爭時期,共青團成爲一批民族解放性質的的抗日救國青年團體,涌現出一批優秀青年和兒童,抗日小英雄王樸,張嘎,海娃這樣一批只有十一二歲的兒童團員在抗日戰爭中彰顯了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和責任擔當,成爲後來無數兒童和青年的楷模。這樣有活力的共青團和有朝氣的共青團員在百年曆史畫卷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爲後人的楷模。

看今朝,風雲變幻,波譎雲詭,她在百年的變局中步履鏗鏘,以熒燭末光耀時代光源。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永遠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在民族危亡時這樣一批青年就是在荊棘與泥濘中跋涉,爲自己的理想和事業而鞠躬盡瘁,李大釗,周恩來,瞿秋白,或許歷史湮沒了他們的生命,卻讓他們的功績和名字流傳千古,青春向陽不負芳華,梁啓超先生曾說:青年人是時代的希望,祖國崛起強大會伴隨無數青年人的前仆後繼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與夢想。青年人是希望與未來,後浪終將推翻前浪,引領航向,當代青年,誠如見義勇爲,身中數刀和歹徒搏鬥的歐陽植飛,投身中國夢建設,在平凡崗位上發揮工匠精神的鄒彬,這樣優秀自律有擔當的青年在這個時代比比皆是,也激勵着如我們一般的新生團員鼓足勇氣,投身祖國建設。

展未來,長河滾滾,浪花洇染,她將在歷史的長河中健步篤行,燁山河光彩熠時代星河。

青年就是要見山見水,獨善其身,兼濟天下,除了詩和遠方,還有家國天下。共青團是一個青年組織,一個致力於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組織,每一個青年團員都要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時也要注重對自我的培養,修身自律,成爲一個有本領有擔當有能力的青年人。青春年華,青春之歌應當演奏美妙的旋律,青春之畫應當鑲嵌瑰麗色彩。疫情期間,孫傳鵬,彭銀華,劉佳,夏思思等一批優秀青年志願者在國之大考面前不畏艱難,投身抗疫事業,甚至有人爲之付出生命。他們用生命和血水譜寫了中國共青團的擔當。辛丑年夏,中原大洪,中原無數高校學子以不怕苦不怕累的擔當精神投身救洪事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戰洪水和大疫。一個又一個的優秀青年譜寫了青春詩篇,在共青團的歷史上留下了絢麗的痕跡。他們的行動時刻激勵着後來的共青團員艱苦奮鬥,成爲一個時代需要的優秀青年。

生逢其時任在肩,心懷家國志凌雲。百年恰是青團正茂。對廣大青年而言,正逢盛世必當不負盛世,在時代答辯中,當樹立崇高理想,與歷史同向,與祖國同行。成爲一個有本領有擔當的優秀青年。在爲祖國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青春夢,也爲共青團的事業添磚加瓦。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2

據統計,當一個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兩年半後,以前所學的知識就有一半不常用了,再過兩年半,他原有的知識就基本被新時代的東西取代。這就是說,他寒窗苦讀多年學到的東西僅在五年之內,就被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覆沒。由此可知,這個時代的青年面對的現實是嚴峻的。

但在另一方面,一羣年輕人卻走到了時代的最前沿。清華畢業的張朝陽成爲搜狐總裁時剛過而立之年;楊致遠才23歲,就創造了雅虎這個商業奇蹟。很明顯,他們所創造的財富是與其年齡、資歷等不成正比的,而且,爲什麼中國的大學裏也出現了休學創業?一切都是因爲“市場至上,技術至上”的時代已經來臨。

二十年前,中國開始敞開國門,外資不斷流入;二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如今中國即將加入WTO,這既是一個尋求自身更大發的機會,同時也給了許多外國公司一個求之不得的機遇,這就是中國的企業面臨的挑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使得知識經濟的地位一天天凸現出來,中國的知識經濟方興未艾,前景遠大,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無可替代的發展主流。那麼,這樣一個新興的經濟時代對人才有何要求呢?首先,對人所具備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除主要的專業技能之外,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強烈的市場意識、對機遇的把握、尤其是對新事物的前瞻力和創造才能,都是每個成功者必不可少的。“時勢造英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勢必造就一批英才,成爲社會的支柱,歷史的脊樑。而他們,正是那些順應了時代潮流,頭腦靈活的年輕人。

市場競爭,歸根結締是人才的競爭。廣大青年學生正是未來的棟樑之才。全面培養和提高自身素質,成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新時代的學生,除了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技能之外,還要注意提高自身修養,培養正直高尚的品格和競爭意識,以及鍛鍊面對壓力與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更要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雖然我們現在還是學生,但不久我們就會走入社會。古人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人是社會物,與世隔絕的人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我們作爲青年學生,就更應該時時關注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中國的明天才會是我們的明天,只有這樣,我們纔算是新經濟時代的青年,只有這樣,未來的時代纔是我們年輕人的時代。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3

(一)最不“災難”的災難

疫情來得悄無聲息。

彷彿在一夜之間,窗外的世界變得陌生了。昨日還在院中嬉笑打鬧的頑童轉眼便不見了蹤影。厚重的雲層將陽光遮蔽,只留下一片讓人抑鬱不已的灰白。

或許很多人內心仍然不願意承認,但是,這就是一場災難。

它不同於地震、海嘯那般猛烈,但,它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奪走了我們生活中的安寧與歡樂。

商場停業、交通關閉、學校停課......這場災難帶給我們的是健康、精神與經濟的三重打擊。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災難”似乎與“死”、“亡”等詞彙一樣,是一個十分忌諱而不能被隨意提起的詞語。

然而,正是這些忌諱,充當了人們逃避現實的藉口。於是小部分人開始自我麻痹,他們仍不願意接受自己的美好新年、出遊計劃亦或是日常生活被這樣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所擾亂的現實。

殊不知,“夫禍患常積於忽微”。災難正是如此,你越是不願正視它,它來得越是氣勢洶洶。

我們,只有先面對災難,纔有機會戰勝災難。

(二)我與別人

湖北紅十會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捐贈物質承載着溫暖與善意從四面八方被送到了紅十會。那些大都是醫院所缺的防護物資,是無數醫生與病人的希望。而這些物資被收了,卻在倉庫堆積如山,因爲人手不夠;醫生們排隊來領物資了,卻幾個小時都領不到,因爲現場混亂、手續繁瑣。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這樣低下的工作效率,當然會引發大家的口誅筆伐。

可真正應該引人深思的,是接下來工作人員的這句辯解:

“我們只負責收,不負責發。”

兩個“負責”,將責任理得清清楚楚,卻又將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這將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國小----那個我們都以自我爲中心的年幼時期。我仍然忘不了班長回絕我時那冷冰冰的語氣:“我只負責登記遲到,不負責幫你解釋原因。”

聽啊!多麼的如出一轍。

可那時的我們終究只是一羣只會想着還有多少糖果的孩子,而孩子的言行並不能代表什麼。然而,可悲的是,在有些人身上,這種“獨善其身”的思想那怕過了五年、十年甚至終其一生也仍然無法改變。更可悲的是,在幾乎每個人的身上----包括我自己,這樣的想法都或多或少若隱若現地存在着。

我不願意將其簡單地定義爲“善惡”。

誠想,若是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躺在他們面前,那麼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將物資送出。可問題在於,哪怕僅僅只有一牆之隔,只要他有一絲機會對醫務人員的奔波視而不見、對病患的呻吟充耳不聞時,他首先想到的便會是“這樣做會給我帶來什麼麻煩”,而不是“我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幫助”。

這便是“利己主義”。

“利己”,並不是誰的罪過,因爲它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也正是由於這種本能,我們的祖先才能在自然界殘酷的生存鬥爭中勝出。

而這種本能在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容易被放大。的確,衆多的人口給予我們無窮的推動力,可它同樣會淡化每一個人的責任意識,它給了很多人一個逃避的藉口,那便是:我不去,還有那麼多人可以去呢。

當一個團隊足夠龐大,每一個隊員與團隊的奮鬥目標之間的距離便會無形中被拉大。

然而,這個時代需要我們跳出那個“小我”的世界。“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世界就是千千萬萬個體組成,我們都是世界的一部分。

它不需要每個人都兼濟天下,但它要求每個人都不只滿足於獨善其身。爲了生存而鬥爭的年代早已過去,如今的我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的是,在那個屬於“我”的世界裏,添上一個“別人”。

添上一個“別人”,我們就有了更多的責任感,不問得失;添上一個“別人”,我們就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怕麻煩;添上一個“別人”,就是更大的善意,更多的擔當。

此時,我的腦海中出現了很多人的身影:

那些偉大的醫護人員,穿着笨重的不透氣的防護服,不能上廁所穿着紙尿褲,爲了省一套防護服而多上幾個小時班,一個多月輪軸轉沒有一天休息;

那個郊區的菜農,在寒冬裏踩着裝有24箱蔬菜的三輪車,不會用導航,一路問路,一天奔波,終於將自家的新鮮蔬菜送到武漢一醫療隊入住的酒店,只因他心疼醫護人員日夜操勞吃不好睡不好;

那些守在各個交通要口的交警,冒着被感染的風險給來來往往的車輛上人員查體溫;而在一個高速收費站,一名男子跳下車,給交警遞過來一箱從尼泊爾人肉揹回來的口罩,丟下一句“我們都是中國人”就匆匆離去。

看,當“我”的世界裏多了一個“別人”,似乎也不是那麼壞。

(三)你以爲的你以爲

疫情至今,有一個現象讓人印象深刻。

當得知有500萬人離開了武漢,一些微信羣裏開始出現了對武漢人甚至是湖北人圍追堵截的行爲,甚者是公開他們的身份信息,對他們進行人身攻擊......彷彿這場疫情傳播是武漢人蓄意製造的一樣,彷彿他們是罪人,而不是受害者。

這一幕像極了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見到動畫片裏的大灰狼便覺得狼是這個世界最醜惡的生物,而看到機智可愛的綿羊便認爲羊是最可愛的天使。

那時的我們,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

記得柴靜在《看見》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20__年陝西發生的“野生華南虎照”事件中,聲稱自己拍到了虎照的農民周正農在面對質疑時迴應:“如果虎照是假的,我願意把我的腦袋砍下來”。而“打虎先鋒”,中科院植物學家傅得志則直言:“用我的頭作擔保,虎照是假的,當地絕對沒有超過十公分的樹葉”。這個植物學家判斷虎照是假的依據是照片中的樹葉超過了十公分。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虎照當然是假的,而人們卻也在當地找到了不少接近二十公分的葉子。

不僅僅是他們,這起事件中的人物在面對採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個詞便是“我認爲”,或是“我覺得”。而在被問及他們是否曾嘗試去弄清真相時,卻都一臉茫然地搖搖頭。

這不僅使我想到了今年十分流行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可“我覺得”的便一定是對的嗎?

正如柴靜在文中所總結的那樣:中國人思維最大的特點便是缺乏精確性。當我們的內心開始認定一種觀點時,便會對此深信不疑。然而這種觀點或結論的來源往往是極其隨意的,就如因爲灰太狼而討厭狼,或是因爲別人對自己的一次出言不遜而將前定義爲“壞人”,亦或是因爲一次不太理想的成績而將某位同學定義爲“學渣”。然而,這一個又一個的定義無不帶着個人的主觀偏見,難以做到客觀公正。

“新冠病毒”不是所謂的“__病毒”,而需要爲此承擔責任的是“一些人”而不是“武漢人”。

在疫情的浪潮下,輿論變成了一種極易傳染的情緒。這時的我們無疑需要保持冷靜,理性地看待與分析一切事情,不要被“你以爲的你以爲”所矇住了雙眼。

(四)結語

或許,不可避免的,這社會仍存在着利益之間的爾虞我詐。但是,當災難真正降臨時,人們卻空前地團結在一起。

截至20__年2月13日,全國各地已派出兩萬多醫護人員支援湖北,來自四面八方的180多支醫療隊奔赴武漢和湖北其它地區,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有序開展醫療救治工作。這就是讓人驚歎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疫情帶給我們災難。可疫情的發展卻也將我們的問題暴露出來,給予了我們一個反思與糾錯的機會。而人們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糾正中,創造了一個個更美好的明天。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4

高爾基曾說過“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價的”哪麼人一輩子只要拿出青春就能換回了回報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每個人都拿出青春就可以成功的話,哪麼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就遍地都是了。

我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我們活在青春裏,我們享受着青春是優待,我們用時間和精力揮灑着肆無忌憚的青春。我們在父母庇護下度過了幼年,在師長的引導下走過了少年,我們似乎正“單槍匹馬”地闖着自己的“天下”。青春總是消逝得如此快,以至我們小憩了一會兒,它就已把我們甩在後面,我們只有用奔跑,才能跟上青春的步法。或許在我們埋頭苦幹時,猛地一發現,青春正站在遠方,向我們過去的那一刻青春告別。

青春是一副畫前的構思,還未落筆,無數的色彩繁雜的圖案已經交替出現在潔白的畫布上。

是的,多年以後,青春是那幅永遠沒完成的畫,是想珍惜卻又錯過的那些花和葉,是對那本書缺失情節的遺憾,是哪條路上擦肩而過的風景,是哪場虛幻的夢,又是一生中哪個最美的晨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我們是向青春告別,還是向那昔日的朋友告別?時間嘀嗒嘀嗒在心中,青春搖曳搖曳在夢中,時間劃落在指尖,惜別流露在心田,呵,我的青春,我們要把你牢牢拴在我們身邊!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5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5月27日,由8名隊員組成的20__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峯頂峯。消息傳來,振奮人心。旗幟引領方向,榜樣引領力量。測量隊員們以實際行動書寫的至誠報國、勇擔使命、敢闖敢試、勇攀高峯、無畏前行精神,告訴我們什麼是黨和國家需要的黨員、幹部和人才,黨和人民期待的黨員、幹部與人才是什麼樣的。

家國情懷,是測量隊員們的精神支柱。登頂珠峯,不僅需要兩三年時間的準備,也不僅僅是登頂的征服感和歡愉,更爲重要的是代表着國家的科技事業發展水平,代表着中國證明國土領土完整的尊嚴,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國家綜合實力、科技力量和的體現。對測量隊員來說,登頂珠峯,意味着需要克服極端天氣,需要經歷冰雪嚴寒的考驗,更需要面臨雪崩等危險,可以說,測量隊員是抱着忠誠於黨和人民事業、無畏犧牲、報效祖國和爲“國家榮譽”而去的。其中蘊含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感召,是激勵我們踐行報國之志的強大動力。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昂首邁向實現偉大復興的征途中,須要我們永葆炙熱初心,把“個人夢”自覺融入到“中國夢”中,不斷涵養愛國之情、樹牢強國之志、激發報國之行,將個人的奮鬥目標、前行步伐、創新創造成果印刻在推動改革發展的歷程中,以實際行動建功立業新時代、再創佳績攀高峯。

“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次次測量珠峯高度,靠的是奮鬥。翻越崇山峻嶺、穿行大漠戈壁,複測珠峯、南下極地……測量隊員們不僅完成了一次次珠峯的測量,也爲國家完成了許許多多的重大工程測量任務,他們付出的不僅是汗水,有的測量隊員還付出了寶貴生命,靠的是無畏前行、矢志奮鬥的精神。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勇於擔當、矢志奮鬥的樂章。“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當前,由於受到疫情影響,給經濟發展帶來新挑戰,也給推動改革發展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影響因素。這就需要我們,要涵養攻堅克難的勇氣、涵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氣,面對危險不退縮、面對困難不畏懼、面臨問題不逃避,立足本職崗位,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專心致志謀發展、凝神聚魂幹事業,爲決戰決勝凝聚力量、貢獻才智。

“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測量隊員們攀登珠峯再次開展珠峯高度的測量,不僅是自強不息、敢爲人先的攀登精神體現,也是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體現,更是堅守初心、無私奉獻的價值精神體現。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新作爲,需要我們在幹事創業中,踐行和發揚測量隊員身上勤奮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定力,根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的精神,愛崗敬業、實幹苦幹,甘於吃苦、甘於奉獻,勇闖新路、創造高峯,在爲民服務路上不負韶華、不辱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啓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測量隊員們用實際行動譜寫的“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發揚。昂首進入新時代、信步踏上新徵程、盯緊瞄準新目標,我們要以測量隊員們爲鏡,自覺對標、自省,找準差距和不足,增強信心、凝聚力量、明晰方向,在新時代壯麗征程中堅定信念、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無私奉獻,勇創佳績、再攀高峯,書寫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佳績。

2022年新時代新青年心得體會 篇16

什麼是新時代好青年?在我看來,真正的新時代好青年是集禮儀、奮進於一體的青年。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快樂成長,肩負着建設國家的重任。因此,我們不能辜負祖國的栽培,要爭做新時代好青年!

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立,要做新時代好青年,我們就應該講禮儀。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平日裏的行爲又是否能對得起這個美譽呢?就拿上星期三來說吧,第二節體育課,我們跑完步,來到花園休息,眼前的牆上雜亂無章的塗抹亂畫和明顯的腳印,讓好好的牆已看不出原樣。這時,下課鈴響了,樓梯立刻擠滿了同學,飛奔着往外跑,互不相讓,“哎喲!”一個小同學跌倒了。“快點!快點!別在這兒擋道!”後面一個大同學不耐煩地說……那邊操場上,“這兒是我們的地盤,你們憑什麼佔地方?”一羣五年級的學生說。“是我們先到這兒的!你們應該知道先來後到!”四年級學生也不甘示弱。看到這些我心裏很難過,作爲一名國小生,不僅要認真搞好學習,還要以實際行動,讓文明禮儀之花綻放。一個微笑,一聲“你好”,會送出一縷春光,溫暖整個校園;靜靜地一站,“請你先行”,能迎來一份安全與和諧;悄悄地彎下腰拾起紙屑,可還大地一片碧水藍天;輕聲說句“對不起”“沒關係”,讓友誼的紅絲帶將心與心緊緊相連……

但是,有了禮儀,我們就能稱爲“新時代好青年”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作爲新時代好青年,我們還應該奮進。以一往無前的氣勢向着知識的天空飛翔。因爲唯有知識,才能讓國家更加富強。而這樣的重任,就扛在我們的肩上。我們可以像聞一多先生“讀書成癮”一般,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把時間換爲知識;也可以像“韋編三絕”的故事一樣將書本變爲知識而爛熟於心,這樣才能爲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如果只會讀書,那不免會成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要做新時代好青年,我們更應該“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可以多看新聞,瞭解國家的動向;我們還可以多讀讀軍事雜誌,跟上國家的步伐。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爲一名博學、進取的好青年。

曉禮儀,知進取,讓我們用文明的行爲、良好的習慣和奮進的精神啓航吧!共同爭做新時代好青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