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勿忘國恥國家公祭日心得感悟(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5W

2023勿忘國恥國家公祭日心得感悟 篇1

今天,是我國第_個法定的國家公祭日,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我們設立國家公祭日,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2023勿忘國恥國家公祭日心得感悟(通用3篇)

83年前的今天,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血流成河,慘絕人寰,震驚世界。昭昭前事,警惕後人。民族的歷史必須被民族記憶。南京大屠殺更不應該隨着歷史時空的變遷而淡出歷史。往事已矣,必須銘記,銘記歷史才能以史爲鑑,前事不忘乃爲後事之師。當今中國遠離戰爭的烽火,告別亡國滅種的危機。新時代的中國已經崛起,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國家公祭日設立的5年來,以一段悲壯歷史的復原與定格表達當代人的深切緬懷,以國家名義的公祭儀式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感的力量在匯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矢志不渝,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鏗鏘有力。

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苦難歷史帶來中國的深刻教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在曾經被侵略者蹂躪的這塊土地,在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這塊土地,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這何嘗不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最好的告慰!但歷史同樣啓示我們,要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但也要看到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關頭,國際形勢和國內矛盾紛繁複雜,唯有激發“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砥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歷史擔當,才能築就民族復興的坦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輩當銘記歷史、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在緬懷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3勿忘國恥國家公祭日心得感悟 篇2

1937年7月7日夜,在盧溝橋畔靜謐的夜色中,劃過一聲尖銳的槍鳴。侵華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爲由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硝煙瀰漫中,中國軍民奮起反抗,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抗戰,宣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歷史無言,精神不朽。

83年了,但盧溝橋畔的槍聲猶在耳畔迴響,那場慘絕人寰的侵略戰爭,是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也是追求民族獨立、彰顯英雄本色的歷史。“歷史刻骨銘心,永遠不能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是要我們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從抗日戰爭中體現出的的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弘揚“抗戰精神”,奮鬥嶄新時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砥礪前行。

弘揚“抗戰精神”,不達目的永不止步。面對日本帝國主義者的瘋狂進攻,加上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抵抗政策,究竟什麼時候能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當時對全國人民來說,都是個未知數,因此提出了“長期抗戰”的口號。著名劇作家夏衍在《種子的力》一文中,高度讚揚了“種子的力”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這樣的“力”,正是偉大的中華兒女們堅決趕走侵略者、捍衛祖國領土主權的“不達目的不止”的力。如今,我們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是一場將長期堅持的戰鬥。弘揚“長期抗戰”精神,把工作進行到底,讓脫貧攻堅完美“收官”,讓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成爲我們堅決的追求。爲達到這樣的目的,共產黨人將一直爲之奮鬥。

弘揚“抗戰精神”,衆志成城攻堅克難。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指示”下,造成了國民黨內部的離心離德、各自爲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得到了舉國上下的一致響應。全國各族人民親如兄弟,緊緊地抱成一團,可謂“衆志成城”,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抗戰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引用中國古話“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就是強調了“團結”的重要作用。“抗戰”中的“團結”,是“爲了一個共同目標”的團結。當前我們從事的所有工作,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要實現這一目標,更需要團結協作,上下齊心,一切從羣衆利益出發,將“公僕”意識滲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一路攻堅克難而前行。

弘揚“抗戰精神”,自立自強勇往直前。抗日戰爭時期,就連中國的小孩子都把日本稱爲“小日本”,都懂得日本侵略者是“鬼子”,那種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可見一斑。面對從事着非正義戰爭的強大侵略者,不能被其氣勢所嚇倒,國民黨汪僞政府“倡導”的“曲線救國”,實則爲“投降主義”。在貌似強大的侵略者面前妥協了,還有什麼“自立”的資本,還有什麼“自強”的餘地!當下也有極少數黨員幹部,骨子裏就缺乏自立自強的精神,導致信仰缺失,在黨和人民面前“軟弱無能”,卻將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用到一己私利之中。要從源頭抓好“廉政建設”,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樹立起“自立自強”的思想標杆,拿出當年在侵略者面前的那種勇氣,沿着黨中央所指引的方向前進。

雖然“抗日戰爭”硝煙已經遠去,但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不朽!特別是在物質文明相對優裕的今天,生活中的誘惑甚多,陷阱甚多。所以,我們的反腐倡廉、正風肅紀都不能“一曝十寒”,要堅持“長期抗戰”,不達目的不止;廣大黨員幹部不能“離心離德”,要衆志成城攻堅克難;更不能“軟弱無能”,要堅持“自立自強”,才能勇往直前……我們的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勝利已經指日可待,但“抗戰精神”將永遠激勵着中國人民向着更高更遠的目標奮然前行。

2023勿忘國恥國家公祭日心得感悟 篇3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裏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再聽《松花江上》,

仍能深切感受到當年的悲憤之情!

88年前,1931年的9月18日,

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

點燃了長達20xx年侵華戰爭的戰火!

從此錦繡河山步步淪陷,

人民顛沛流離……

時代背景

20世紀30年代初,

世界經濟危機發生,

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並導致政治危機。

在內外交困情況下,

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趁

英美忙於應付危機,

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

奪取東北,

以擺脫困境,

並圖謀爭霸世界。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時20分,

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

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

以隊長河本末守中尉爲首的一個小分隊,

以巡視鐵路爲名,

炸燬了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

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

一段南滿鐵路。

並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

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

栽贓嫁禍於中國守軍。

以此爲藉口,

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

炮轟瀋陽北大營和兵工廠。

▲九一八事變及日軍侵佔東三省要圖

東三省淪陷

由於張學良曾訓令東北軍不得抵抗,

駐守並未做出激烈反擊,

北大營近8000名守軍

被只有300多人的日軍擊潰。

1931年9月19日,

日軍侵佔瀋陽,

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

1932年2月,東北全境

12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淪陷。

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

建立了僞滿洲國傀儡政權,

3000多萬東北同胞

開始了長達20xx年的亡國奴生活。

搶掠、殺戮、誅心

1931年~1945年,

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

930餘座城市被侵佔,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1932年日本在東北

成立“關東軍防疫供水部”,

即731細菌,

對中國人進行鼠疫、霍亂、梅毒、

細菌、毒氣以及槍彈

等活體實驗。

日軍制造的800名以上

平民傷亡慘案達173件,

造成3500多萬同胞傷亡;

中國婦女被日軍擄走

充當慰安婦在20萬人以上;

中國平民被日軍擄走

運往日本做勞工的在4萬人以上,

近7000人死在日本;

日軍從中國掠走資源:

鋼鐵3350萬噸、煤炭5.86萬噸

……

“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更是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

妄圖以日本文化殖民中國文化,

美化侵略歷史,

讓中國人忘了自己還是中國人。

“九一八”事變

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

試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

也是法西斯國家

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

“九一八”事變後,

中國東北淪爲日本的殖民地,

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

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日本人眼中的“九一八”

在我們每年

都紀念“九一八”的時候,

很多日本的年輕人

或許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

在九一八事變後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

日本相關史料有意隱去了

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

而是用軍國主義觀渲染着

九一八事變對“大東亞共榮圈”的貢獻。

相反,對於日本自身的“被害”,

卻是牢牢記住:

日本是唯一被髮射原子彈的國家,

日本人深受原子彈之害……

在日本,談“侵略”,

至今還是個禁忌,

反省日本的戰爭罪行的言辭,

常被人稱爲“自虐”。

回望“九一八”

88年過去,

炮火雖不在,警鐘仍長鳴。

回望歷史,

我們噙着淚花的眼中,

有着對祖國

對這片熱土的深情凝視。

一個清醒的民族,

在遠去了硝煙後,

還應記着歷史與責任。

時間可以過去,歷史不能忘卻。

以史爲鑑,珍愛和平!

勿忘國恥,我輩自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