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心得(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3K

學習論語心得 篇1

看完了《詩經》再看《老子》,一部部幾千年前的不朽經書讓我獲益,並讓我不禁迷惑;幾千年前的先秦諸子百家是如何悟到這些道理的呢?但是這些字字珠磯的作品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太深奧了,咬牙讀了幾本後,我把信心全部放在《論語》上了。

學習論語心得(精選19篇)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片酬,後來就成了《論語》。中國歷史上從漢武帝開始,尊儒學爲統治思想,《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

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後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爲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傷痕闖過來的。全世界都驚歎於我們,因爲我們的一種信念,孔夫子就是一個很叫信念的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比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護生的,人都有一死,還不如信念重要了。對待生活,孔子最愛顏回,他曾誇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論語》像一位智慧老人,給我指引人生。在處世方面,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優何懼。人以羣分,物以類聚,交友需要謹慎。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子曰:“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讓我明白志向重要。

《論語》的真諦就是教我們過上心靈的那種生活。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想用它來洗滌心靈,修身養性跟更好罷了。

學習論語心得 篇2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爲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老子是以“柔”爲主的辯證法,孔子則是以“中”爲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是中國文化的三足。讀了《論語》之後,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爲儒學經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孔子曾說:“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裏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後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爲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並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徵。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後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後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爲利往的社會裏,這種精神又是多麼的難得!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裏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爲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學習論語心得 篇3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並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能如此說,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展進程以及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絲萬縷的滲透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長,比不上莊子的逍遙灑脫,卻是一劑樸素的靈丹妙藥,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輩子。

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於“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則說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奇怪,就去問他怎麼去住那麼落後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此話又說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心的清淨重要於外界環境的清淨。二是人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人,有一則小故事說把胡蘿蔔放到開水裏,胡蘿蔔變軟了,把雞蛋放水裏,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裏,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說明三種對於外界環境的態度,是“窮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環境慢慢改變還是與環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孔子正是說,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變環境,那裏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對於第二則,我有切身體會,以前,我有一個朋友是廣東番禺人,一次和他閒聊時,我突然憶起魯迅的《故事新編》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對一種猴子的稱呼,後來我查了詞典,也的確如此,而番(pān)字的另一音番(fān)有外國的意思,於是我故作神祕的問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語中的意思,然後又拿出詞典,一邊笑着一邊查給他看,他的臉色便慢慢的難看起來,我卻自顧自的補充道“你們番禺人就都成外國猴子了……”話沒說完,他勃然大怒,扭頭就走。後來我也覺得是自己沒考慮他人的感受,沒做到“慎於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於第三則,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就會有這樣的感受,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同學,都可能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絕技”有籃球猛將,堪稱喬丹第二,有數學天才,堪稱華羅庚再世,有科學愛好者,大有創造超越《相對論》的《絕對論》的雄心壯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淵博,就得學會向身邊的人學習一點一滴的精華,如此的好學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樣的偉人。

小小的一本語錄體書籍,從治國,到爲政,再到做人,無不有詳細的思想與感悟,宋朝的宰相趙普曾稱,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我們普通人也能說,我們以一本《論語》治人生。

學習論語心得 篇4

看完了《詩經》再看《老子》,一部部幾千年前的不朽經書讓我獲益,並讓我不禁迷惑;幾千年前的先秦諸子百家是如何悟到這些道理的呢?但是這些字字珠磯的作品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太深奧了,咬牙讀了幾本後,我把信心全部放在《論語》上了。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片酬,後來就成了《論語》。中國歷史上從漢武帝開始,尊儒學爲統治思想,《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

大家別以爲,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後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爲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傷痕闖過來的。全世界都驚歎於我們,因爲我們的一種信念,孔夫子就是一個很叫信念的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比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護生的,人都有一死,還不如信念重要了。對待生活,孔子最愛顏回,他曾誇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論語》像一位智慧老人,給我指引人生。在處世方面,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優何懼。人以羣分,物以類聚,交友需要謹慎。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子曰:“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讓我明白志向重要。

《論語》的真諦就是教我們過上心靈的那種生活。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想用它來洗滌心靈,修身養性跟更好罷了。

學習論語心得 篇5

人人都想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如何使自己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呢?《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用簡單樸素的語言,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每一個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滿懷理想和憧憬,希望能有所作爲,但在現實中往往事與願違。要使自己的理想變爲現實,工作並快樂着,必須有良好的工作心態和自信心。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要勇敢挑起工作重擔,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迴歸於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心態,把每一次任務都視爲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經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抱怨工作的勞動強度、收入的不公,產生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理,從而喪失工作的信心,偏離人生的目標方向。

快樂工作,不能僅僅把工作視爲謀生的手段,而要當作一項事業來做,當作生命和精神的需要來做。這樣纔會給你帶來成功的喜悅。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讓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並接受:我們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爲自己工作!在競爭激烈的現實面前,應調整好與同事,取長補短。當然,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待工作,也需要把握好分寸。

在快樂工作的同時,更要快樂的學習,學習是爲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社會中、工作中學習,從國小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要把學好的工作,取得好的成績和收益。人人都要面臨新時代、新發展、新變化、新要求、新環境和新崗位,必須堅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高效工作。向領導、同事、老師及身邊的人學習,要認識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做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當你學到的東西越多,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就會感覺到快樂和幸福!

讓我們一起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工作、學習,使自己使他人都成爲快樂和幸福的人。

學習論語心得 篇6

《論語》是一本成就於春秋時期偉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們最熟讀恐怕就是《論語》。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這部書,去感受裏面無窮的智慧。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在自省也。”它使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它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醒着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要虛心學習,以她爲榜樣,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身的修養。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同樣的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爲,就像《論語》裏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有沒有不用心溫習?總而言之。我們每天都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我們自己不斷進步。

我還覺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求學不僅是爲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實踐以此爲樂,如果我們把學習當成臆見無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難將課業學好,所以嘗試着用快樂的心情去學習,這樣必定會學得更好。我們的許多同學也像我說的這樣,把學習當成一件無比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們讀了這句話一定會振聾發聵的。

正如宋朝宰相趙普所說的:“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有心的同學何不妨去讀一讀《論語》,相信你會比我的收穫更多的。

學習論語心得 篇7

央視“百家講壇”節目裏圍繞着于丹的論語心得播出後,于丹《論語》心得中所提到的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里的每一點,已成爲許多的一面鏡子,我也有幸捧起這本書一讀,便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對《論語》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作爲教師,假如我們能感受到這些,那我們的心中肯定會少許多怨言,肯定會是一名快樂而幸福的教師。于丹教授在書中提到“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其實想想地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學生有成績出色的有成績平庸的,還有成績較差好,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賢人只有七十二”其餘那些學生也是孔子這位千古聖人的缺憾,面對之些情況,我們老師就需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要“愛人”“知識”。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對學生多些瞭解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對成績差的學生應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正確地引導,相信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轉變,只是遲早而已。

于丹《論語》心得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真希望各所層的人都解領略一下其中之道,讓我們一起各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學習論語心得 篇8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纔開始動搖。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爲什麼他被古人視爲經典,而後又成爲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着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着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和《毛主席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論語》裏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裏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爲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說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說:“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爲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爲,“克己復禮爲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學習論語心得 篇9

通過學習《論語》,提高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過去只知道中國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四大發明: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排版印刷術,還有文明世界的絲綢之路,加之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祖先有留下了很多寶藏。

對孔聖人的認識,僅是泛泛知道一點點,只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是通過文革運動的批林批孔,把自己的思想一下子搞亂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了外國經濟、文化,雖然把我國的經濟搞上去了,隨之社會風氣出現了很大的混亂。儘管中央領導一再出臺很多防腐倡廉的政策和法令,媒體不斷加大宣傳遵紀、守法、崇尚道德文明的法則,鼓勵見義勇爲的行爲,表彰好人好事,每年全國評選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仍不能徹底改變社會秩序混亂的形勢。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接觸到了大成文化國學班,接觸到了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大成文化的傳播者,敬愛的楊老師,教我們學習了《弟子規》,使我認識到百善之首孝爲先,孝敬父母是人生天經地義的責任和義務,而對親情友情都同樣要付出赤誠的愛心,通過學習《論語》使我認識到:孔聖人一生都在追求仁德。不論在教育弟子中,或是在周遊列國說教中,遭遇陳蔡絕糧困境中都能以博大的胸懷弘揚仁德。他的學生樊遲問孔子:“老師,仁是什麼意思?”孔子回答:“愛人”。在孔聖人看來,只有能愛人的人,才稱得上仁,仁者愛人。

我們應該學習他高尚的品德,要以仁心待人,仁者愛人,要從我自我做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孝敬父母、長輩、師長,愛護和關心周圍的鄰里、朋友。當他們有困難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全力幫助。如上車讓座指路,對有了災難的人應盡微薄之力捐款,對流浪街頭的殘疾人應隨多就少地施捨一點,這些都是一般人的舉手之勞。孔夫子又說:“荀志於仁矣,無惡也。”只要我們心中有了仁性,就會致力於愛,有了仁愛就不會再去做壞事。處處關心別人,愛護大家,這樣人與人之間,社會才能和諧共處,有了和平、溫馨的環境,大家纔能有信心、有決心快樂地建設自己的家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以往雖然自己也做了些關心幫助別人的小事,但距孔聖人的仁德思想相距甚遠,今後我要努力在晚年多做些善事好事,多給子孫周圍鄰里宣傳聖人、君子的仁、愛、崇德、孝悌的思想品質。如果人人都來傳頌孔聖人的禮儀、仁愛,祖國變的更加美好。

由於自身文化素質低,年事已進入暮年,《論語》又是一門高深的學文,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很多東西都很難聽懂,只能領會一點大意,希望楊老師能考慮到大多數學員文化程度較低,講課不要太深,由淺入深的滿足象我這樣的學習要求。以上如有錯誤,請批評指導。

學習論語心得 篇10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閒聊,子路說,老師啊,我看衛靈公有把您留在衛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說,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說,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麼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說,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麼事情不懂就說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裏的名,不等同於名字,而是指名分。什麼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繫。作爲從政來說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後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並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僞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得什麼得什麼,虛僞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於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僞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爲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慾。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後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說話沒人聽,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幹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裏說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說,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爲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佈於衆,把你該負的責任說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說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兌現,不說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於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於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於“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麼東西,什麼特性;什麼特性,該有什麼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乾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說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說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爲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學習論語心得 篇11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爲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爲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爲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爲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爲這其中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啓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學習論語心得 篇12

一直以來不斷在提醒自己要擠時間看看書,可總是被這樣或那樣的事牽絆,春節放假才終於拿起了放在枕邊的被擱置多時的《論語》。讀着這些熟悉的文字,一種淡然浮上心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耳熟能詳的話意思大家都明白。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真正的哲學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了生命的價值。與西方不同的是,論語裏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反省不是如蘇格拉底所說“關心自已的靈魂”,也不是在上帝面前懺悔自己與生俱來的原罪。在儒家的思想中,並沒有一個萬知萬能的上帝存在,生存、生命、自然是和諧而美好的,人本身沒有罪孽可以懺悔。因而,它所關注的是現實性的,是人與人羣之間的紐帶,是建立合理的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在社會的大視野中尋找自我,完善自我。“君子日參省乎已,剛知明而行無過矣”,反思自己的目的,是爲要達到知行合一,說穿了,是一種生存智慧,行動智慧。在教學中我們不也是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麼?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爲。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後則奮進,發現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驗就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我們要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你可能在燈光下靜靜深思,也可能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我思故我在,吾日三省吾身等於在本來沒有窗的牆上開了一排窗,你可以領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風光。不但是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更還多了一個頭腦!

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學習論語心得 篇1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閒聊,子路說,老師啊,我看衛靈公有把您留在衛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說,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說,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麼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說,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麼事情不懂就說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裏的名,不等同於名字,而是指名分。什麼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繫。作爲從政來說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後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並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僞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得什麼得什麼,虛僞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於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僞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爲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慾。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後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說話沒人聽,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幹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裏說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說,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爲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佈於衆,把你該負的責任說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說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兌現,不說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於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於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於“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麼東西,什麼特性;什麼特性,該有什麼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乾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說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說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爲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學習論語心得 篇14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時間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穫卻不同。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爲他們知道時間是寶貴的。

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纔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麼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裏,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麼,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可以幹很多你沒時間乾的事情。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於事的。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後後悔,那麼現在你就要珍惜時間。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着,雨淋溼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非常有意義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爲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出色的想法。”

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後只留下一個生鏽的日曆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學習論語心得 篇15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傳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應該經常考慮“人爲什麼活着?”,然後明白“人是爲追求幸福活着”。如果此生註定不幸,而又有一種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會拒絕出生。筆者認爲,《論語》開篇《學而第一》的第一段話就講什麼是幸福。而且對於教師的幸福觀啓示尤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生有三種幸福:學習的幸福,朋友講習的幸福,心胸開闊的幸福。在這三種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學習的幸福,因爲它在生命成長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筆者讀論語的第一句話,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學習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論語》第一句話就講學習,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儒家對學習型人生的嚮往,告訴我們學習是出於生命成長的需要,生命成長就是每個人都要成爲最好的自己。成爲最好的自己,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造物主給了我們什麼,二是我們努力到什麼水平。因此,所謂命運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努力互動的結果。先天條件是不能選擇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們要尊重它,因爲它是後天發展的物質條件,它決定着我們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因此儒家認爲,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爲君子”。“知命”就是對人生的一種科學態度,就是尊重事實,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給自己的發展科學定位。這是科學發展觀。“知命”纔會“安命”,“安命”的人會把人生的寶貴精力從怨天尤人中解放出來,從而專心致志謀發展。安命以後,心有所止,氣定神閒,所以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桑蘭坐在輪椅上笑對人生。安命之後,一個人才能積極從現有起點出發,創造自己的未來。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擔今天所不能改變的現實。但是生命狀態中不僅包括不能改變的現實,還包括可以改變的元素。對於這些元素,應盡到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感謝造物主,他只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給了人類自己。因此,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不要忘了造物主還給了我們一半的生命自主權,因此一個人永遠都不可消沉。當我們得意忘形的時候,也別忘了,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人是有命管着的,必須量力而爲。所謂成長,專指對於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發展。而充分發展唯一手段就是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漢語中學習這個詞的詞源。這句話首先告訴我們學習是“學而時習之”,然後告訴我們學習是是快樂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國的學習者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這跟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誤讀關係極大。長期以來,語文老師把它翻譯成“學習完了之後及時溫習、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我上國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這麼翻譯的。那時感到很奇怪:學習完了及時溫習、複習有什麼可樂的?問同桌“你學完了及時溫習、複習,很快樂嗎?”他說“我從來不復習”,我笑了,難怪他學習不好!如果學完了及時溫習、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那麼中國還會有學不好的學生嗎?尤其是還會有厭學的學生嗎?因此,那時覺得孔子很淺,說的話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現在明白了,孔子被現代人誤讀了。我們怎麼能把“學而時習之”中那個“習”翻譯成溫習、複習呢!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羽”,下面是“日”,習的本意是小鳥學飛,小鳥學飛得一遍一遍地練,因此習的本意是練習、實踐的意思。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嗎?學完了之後就時不時地把自己學到的用於生活、用於工作,那麼學習到的都是有益於生活、工作的事情,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原來《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就包含着我們中國哲學的一個偉大的命題“知行合一”!

這句話可以破解中國當代教育中的很多難題——爲什麼中國的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贏在起跑線上輸在終點?爲什麼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不出一流的科學家?爲什麼很多大學生人格萎縮?因爲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社會實踐嚴重地脫節。學習應是學而時習之,結果成了學而不習,成了僅僅掌握書本知識,只備考試之需,學習者意識不到考試之外它還有什麼價值!因此,學起來索然寡味,學習就成了只有硬着頭皮才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學習不是爲了生命的成長,只是爲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前還有動力,考試之後,動力全無。學習與生命成長脫節,這正是中國人感覺到學習是苦差事,而外國人不以學習爲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很多的教師都不喜歡學習。中國的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課程和培訓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多的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殆,沒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學生。很多教師除了教科書、參考書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書一概不看,幾年不讀一本正經書,看書看的都是《女友》、《故事會》、市井小說一類的東西。學生課代表給老師往辦公室裏抱作業,總是看到老師在打無聊的網絡遊戲。“師者,人之模範也”。老師如此,學生怎麼能在學習方面歡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有其師,必有其學生。老師怎麼能給學生髮揮這種教師影響呢!因此,老師不學習就是誤人子弟。

筆者因爲在河南省的中國小校長培訓中教學效果好的緣故,因此,經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國小校、教師進修校邀請,給中國小教師講學,深感中國小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中國小教師不學習。爲什麼?學習觀不端正。把學習僅僅與狹窄的功利目的聯繫起來,只要不考試,就不學習。把學習僅僅理解爲學,而不把學到的東西想辦法用於生活、工作,結果生活、工作無起色,也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今天學《論語》,目的就是重樹正確的學習觀。《論語》中的學生觀告訴我們,學習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學習,我快樂;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需要;因此應該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學習使我們青春常在。

因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要對親愛的同行們談談我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想當一個好老師,尤其是想當一個擁有快樂心情從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師,此生必須與學習相半。在古代,秀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我認爲是有道理的,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不老藥,讓我們將來免得老年癡呆症;書中自有金鑰匙,讓我們一生更理性;書中自有好朋友,讓我們一生不感孤寂;書中自有好氣質,讓我們超羣絕俗。”教師只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不管他長得是否漂亮帥氣,站在講臺上,就會光彩照人。好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就是站在講臺上就顯得比一般人更美麗的人!

學習論語心得 篇16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傳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應該經常考慮“人爲什麼活着?”,然後明白“人是爲追求幸福活着”。如果此生註定不幸,而又有一種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會拒絕出生。筆者認爲,《論語》開篇《學而第一》的第一段話就講什麼是幸福。而且對於教師的幸福觀啓示尤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生有三種幸福:學習的幸福,朋友講習的幸福,心胸開闊的幸福。在這三種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學習的幸福,因爲它在生命成長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筆者讀論語的第一句話,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學習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論語》第一句話就講學習,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着儒家對學習型人生的嚮往,告訴我們學習是出於生命成長的需要,生命成長就是每個人都要成爲最好的自己。成爲最好的自己,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造物主給了我們什麼,二是我們努力到什麼水平。因此,所謂命運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努力互動的結果。先天條件是不能選擇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們要尊重它,因爲它是後天發展的物質條件,它決定着我們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因此儒家認爲,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爲君子”。“知命”就是對人生的一種科學態度,就是尊重事實,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給自己的發展科學定位。這是科學發展觀。“知命”纔會“安命”,“安命”的人會把人生的寶貴精力從怨天尤人中解放出來,從而專心致志謀發展。安命以後,心有所止,氣定神閒,所以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桑蘭坐在輪椅上笑對人生。安命之後,一個人才能積極從現有起點出發,創造自己的未來。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擔今天所不能改變的現實。但是生命狀態中不僅包括不能改變的現實,還包括可以改變的元素。對於這些元素,應盡到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感謝造物主,他只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給了人類自己。因此,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不要忘了造物主還給了我們一半的生命自主權,因此一個人永遠都不可消沉。當我們得意忘形的時候,也別忘了,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人是有命管着的,必須量力而爲。所謂成長,專指對於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發展。而充分發展唯一手段就是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漢語中學習這個詞的詞源。這句話首先告訴我們學習是“學而時習之”,然後告訴我們學習是是快樂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國的學習者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這跟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誤讀關係極大。長期以來,語文老師把它翻譯成“學習完了之後及時溫習、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我上國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這麼翻譯的。那時感到很奇怪:學習完了及時溫習、複習有什麼可樂的?問同桌“你學完了及時溫習、複習,很快樂嗎?”他說“我從來不復習”,我笑了,難怪他學習不好!如果學完了及時溫習、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那麼中國還會有學不好的學生嗎?尤其是還會有厭學的學生嗎?因此,那時覺得孔子很淺,說的話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現在明白了,孔子被現代人誤讀了。我們怎麼能把“學而時習之”中那個“習”翻譯成溫習、複習呢!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羽”,下面是“日”,習的本意是小鳥學飛,小鳥學飛得一遍一遍地練,因此習的本意是練習、實踐的意思。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嗎?學完了之後就時不時地把自己學到的用於生活、用於工作,那麼學習到的都是有益於生活、工作的事情,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原來《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就包含着我們中國哲學的一個偉大的命題“知行合一”!

這句話可以解決中國當代教育中的很多難題——爲什麼中國的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贏在起跑線上輸在終點?爲什麼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不出一流的科學家?爲什麼很多大學生人格萎縮?因爲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社會實踐嚴重地脫節。學習應是學而時習之,結果成了學而不習,成了僅僅掌握書本知識,只備考試之需,學習者意識不到考試之外它還有什麼價值!因此,學起來索然寡味,學習就成了只有硬着頭皮才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學習不是爲了生命的成長,只是爲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前還有動力,考試之後,動力全無。學習與生命成長脫節,這正是中國人感覺到學習是苦差事,而外國人不以學習爲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很多的教師都不喜歡學習。中國的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課程和培訓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多的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殆,沒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學生。很多教師除了教科書、參考書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書一概不看,幾年不讀一本正經書,看書看的都是《女友》、《故事會》、市井小說一類的東西。學生課代表給老師往辦公室裏抱作業,總是看到老師在打無聊的網絡遊戲。“師者,人之模範也”。老師如此,學生怎麼能在學習方面歡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有其師,必有其學生。老師怎麼能給學生髮揮這種教師影響呢!因此,老師不學習就是誤人子弟。

筆者因爲在河南省的中國小校長培訓中教學效果好的緣故,因此,經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國小校、教師進修校邀請,給中國小教師講學,深感中國小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中國小教師不學習。爲什麼?學習觀不端正。把學習僅僅與狹窄的功利目的聯繫起來,只要不考試,就不學習。把學習僅僅理解爲學,而不把學到的東西想辦法用於生活、工作,結果生活、工作無起色,也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今天學《論語》,目的就是重樹正確的學習觀。《論語》中的學生觀告訴我們,學習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學習,我快樂;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需要;因此應該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學習使我們青春常在。

因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要對親愛的同行們談談我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想當一個好老師,尤其是想當一個擁有快樂心情從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師,此生必須與學習相半。在古代,秀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我認爲是有道理的,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不老藥,讓我們將來免得老年癡呆症;書中自有金鑰匙,讓我們一生更理性;書中自有好朋友,讓我們一生不感孤寂;書中自有好氣質,讓我們超羣絕俗。”教師只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不管他長得是否漂亮帥氣,站在講臺上,就會光彩照人。好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就是站在講臺上就顯得比一般人更美麗的人!

學習論語心得 篇17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它的內容很廣泛,記載了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各方面的言論。作爲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創建的儒家思想不僅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思想和文化傳統有着深刻的影響,對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在以儒家思想爲特徵形成的儒學文化圈裏,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香港、中國臺灣等地區,無論在經濟還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記載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基本面貌,從中我們不僅可以充分了解孔子和早期儒家的自然觀,社會道德理想,以及教育、藝術等方面的主張,而且可以真切感受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智慧與生存智慧。孔子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洞察力,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看的格外分明,對人心、人性的善與惡有着透徹的理解,而對於爲人處世、治國安邦,孔子更是滿腹經綸。

讀完論語之後,腦子裏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於學習方面論述,下面我就學習從四個方面來淺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學”,而且謙虛地說自己都沒有做到“學而不厭”。他還特別提倡互相學習的態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樂”,是與朋友相互學習,研討之樂,是增長學識之樂。最可貴的是孔子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他肯定了學生孔圉“不恥下問”的精神,其實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於“不善者”要引以爲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裏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傳說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學習,他就是一個虛心求教善於學習的人,所以才成爲古今聞名的大教育家。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則都談到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強調溫習的重要。孔子的時代,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有溫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默而識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只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溫故而知新”,溫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固然爲了“識”,爲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只有有了新體會,新發現,才達到了“溫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識的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只有不斷地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才能使知識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溫故知新”閃爍着辯論思想的火花。孔子還特別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爲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爲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裏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裏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係,值得借鑑。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纔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於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也就是說當官時有餘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後有餘力就可以做官 。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係,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應用的關係,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臺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是大學問家,一生勤奮治學。他總結出豐富的治學經驗,傳延百世。做學問自然以“學”爲中心,然而不能忽略“習”“溫故”“問”“思”等。他指出“溫故”與“知新”,“學”與“思”的相互依存關係,非常可貴。他認爲學無止境,所以要“學而不厭”。越是大學問家越能感受到知識汪洋無際,孔子就是這樣的大家。

總結一下,其實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鬥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等,老師說,君子見得思義,不佔別人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也決不沾染。在學習後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後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學習論語心得 篇18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閒聊,子路說,老師啊,我看衛靈公有把您留在衛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說,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說,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麼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說,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麼事情不懂就說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裏的名,不等同於名字,而是指名分。什麼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繫。作爲從政來說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後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並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僞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得什麼得什麼,虛僞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於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僞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爲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慾。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後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說話沒人聽,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幹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裏說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說,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爲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佈於衆,把你該負的責任說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說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兌現,不說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於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於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於“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麼東西,什麼特性;什麼特性,該有什麼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乾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說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說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爲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學習論語心得 篇19

小時候,媽媽讓我看《論語》,我看了好幾遍,也能背出幾句來,可我卻沒有理解任何一句話的意思。

我是獨生女,所以大人們將我視爲“掌上明珠”。小時候我不懂事,吃飯時,一遇到不好吃的菜就往外公碗裏扔。媽媽見了說:“虧你還讀了那麼多遍《論語》,怎麼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呢?”我一知半解地把菜放回碗中。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但媽媽訓斥了我,我知道自己做錯事了。

二年級的一箇中午。我們班發生了一場“魚丸風波”。我班的二號胖子小陳,看着他碗裏的美味佳餚—魚丸,差點流出了口水。但他的同桌小竇看着魚丸卻皺起了眉頭。小陳看見了皺着眉頭的小竇,拍了拍她的肩膀,在她耳邊嘰裏咕嚕說了一通話。說完後,小竇眉開眼笑地把魚丸一股腦兒地倒給了小陳。我和一些同學見狀,也把自己不要吃的魚丸倒給了小陳。沒過多久,小陳的碗裏矗立起一座宏偉的魚丸金字塔。這時朱老師進來,看見小陳苦着臉,捂着餓扁的肚子,對着“金字塔”無從下手。朱老師急忙走過去,從他碗裏扔出了許多魚丸。終於讓小陳吃到了飯。當朱老師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在黑板上寫下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並且對我們講了這句話的由來。這時,我聽了朱老師的話,我才漸漸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自己不要的東西,不能強行別人。我們這麼做,給小陳添了很多麻煩。

通過這些事,我明白了,孔老夫子寫的《論語》蘊含着許多我們做人的道理,我還會再讀《論語》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