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小數學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範例

來源:瑞文範文網 7.08K

十月底,跟隨校領導前往北京學習, 聆聽了俞xx等幾位國內名師的精彩展示課,以及吳xx等幾位大師的點評和報告,使我受益匪淺。印象比較深的是俞xx老師的《平均數》和強xx老師的《圓的認識》。

全國國小數學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範例

俞xx老師的《平均數》,首先是出示課題“平均數”。讓知道平均數的學生在一邊,並問他們什麼是平均數?說不明白的回去坐着,活躍了課堂氣氛。然後出示一個題目:小明60米跑了五次,分別是15s、10s、12s、14s、12s,第六次跑60米是多少s?有的學生說:15s太慢,10s太快,12秒正好。有的學生說14s也行。學生對12s和14s進行了討論,然後學生說13s正好。學生就問:13在這組數據中沒出現過?俞老師老師通過在黑板上豎着擺放吸鐵石,豎着5個表示15s,豎着2移動,讓它們平均起來,正好是13塊,而且一樣高。俞老師說,13就是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學生問:13s出現過,爲什麼可以?另一名學生說:平均數不一定是出現的數。前五次沒有跑13s,並不代表以後不能跑13s。通過這個題給學生講解了平均數的算法,後進行了練習。

課結束後,吳xx老師問學生,老師直接給你算平均數的公式不久完了,爲何還要上這節課?學生的回答有:通過舉例子和生活的聯繫,使得自己更加明白平均數的作用。如果直接給公式,就感覺很生硬,不太明白。然後老師給學生說明了一下13是怎麼來的,平均數是虛擬的數,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情況。

平均數是虛擬的數,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情況。學生雖然以前接觸過,但老師通過讓知道平均數的學生講什麼是平均數,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瞭解平均數不真正意義上的平均數,還需要學習。再次老師通過豎着擺放吸鐵石,直觀的看出和理解平均數。

強xx老師在課前先和同學們進行了課前交流。師:老師手裏有個東西,生:繫着繩子的球。然後老師拿着繩子的另一端,手不動。讓小球在空中旋轉。小球的軌跡是什麼?生:圓。師:怎麼畫?學生說了各種方法。師: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然後通過微課出示了正確的畫法。師:那怎麼在操場上畫一個大圓?學生經過討論,一根繩子繞一個點一週。然後師生畫圓。學生髮現:老師用繩子畫的很圓,而學生用鬆緊帶畫的不圓。老師問爲什麼?鬆緊帶長度不定。得出了定長。老師問學生:圓和以前學習的圖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對圓進行了定義,圓心、半徑和直徑。然後進行了練習,通過練習得出它們的特點和半徑與直徑的關係,並強調出在同一個圓中。

自己以前講過《圓的認識》,通過對比感觸很多。原先的課,是直接教學生圓的畫法,然後找直徑與半徑的關係和特點。

而強老師首先是圓的畫法,老師通過演示和互動得出畫圓定點、定長、旋轉一週。再次圓的特點,半徑、直徑、邊線的特點講的很透徹,是學生自出探究得到的,而不是老師告訴的。

通過學習,受益匪淺:

一是告訴學生公式和學生自主探究出公式,學生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二是對於一些知識點,多讓學生去說去做,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知識點就會閃現出來。

三是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尤其是圖形的學習。國小生想象能力比較差,通過操作可以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是對於數與代數這塊,學生理解計算方法的算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

五是平時教學中注重化曲爲直和割補法等方法的滲透,不要等着用時才讓學生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