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8K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

在《形勢與政策》的課上,我初步瞭解了中國在國際上的現況。中國展開全方位外交,活躍於世界舞臺,國際社會進一步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穩定上升。可我覺得,在中國快速崛起的同時,將要面臨的是更多的挑戰。一句話,中國還不夠強,中國還需要更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我們容易看到的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提升。幾次金融危機中國始終以積極、負責的態度應對,不僅利於本國經濟,而且對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有積極的影響。國際社會對此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可以說,中國讓世界有了戰勝危機的信心。僅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中國已深入國際,有着牽動世界格局的能力。

可是,看到下面的話,我有了更深層次的想法。溫總理在美國訪問時說:“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可以用一個乘除法解釋,一個小問題乘以13億就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大問題除以13億就是一個小問題。”中國GDP居世界第三,佔世界經濟總量7.25%,接近美國的1/30;但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16,仍然排在全球100多位。“中國製造”無處不在,但中國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僅爲0.3%,中國自己的世界屈指可數。另一方面,雖然中國一直堅持>和諧社會的理念,世界對中國威脅的擔憂也已經有所減弱,但“中國強硬論”、“中國傲慢論”等新的論調仍不斷出現。

顯然,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面對路上的風風雨雨,我相信中國能坦然度過。但我不想僅僅看着中國一路走過,我想我總能做到些什麼,國家也許需要我!

那些什麼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的話我也不想說了,覺得太虛。現在我是做不了什麼,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把現在做好就行了吧!中國在穩步邁進,我也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中國需要更強,我們需要更努力!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2

我學習了形勢與政策,經過這次魏教授的講解,我對當今變化多端的國際形勢有了必須的瞭解。作爲一名青年人,深刻、全面地瞭解國內外的形勢是十分必要的,而學習這一門課程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幫忙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和觀點。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忙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本事。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我的發展目標,結合自我的優勢,定位自我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本事,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青年人;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構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大夢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忙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國際競爭中,爲什麼有的國家勝出,有的卻一敗塗地德國爲什麼會成爲世界諸多豪華車主要生產廠商的大本營中國此刻處於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世界局勢如此動盪的情景下,中國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就能夠以此作爲跳板,無論在經濟或國際地位都會上身一個等級。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會有很多的阻礙,因爲其他國家會眼紅,中國威脅論所以而出,但在金融危機時期,外界卻把中國比喻爲“救世主”。中國並不是什麼“救世主”也不存在對外國的威脅,中國只是在做自我認爲對的事。

學習了形勢與政策,在看國內外的時事我會看的更深刻,更透徹。這也是我們青年人必備的本事。在以前,每當我看到中國在美國面前總是低聲下氣時,我就會覺得很生氣,很不解,而此刻,我明白了不能以一時之氣而做出錯事。在沒本事與之抗衡的時候不應太張狂,隨着中國一步步的發展,此刻的中國已經不一樣以前了,在國際上說話更強硬了,能夠說出自我的看法了。

綜上所述,學這門課程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讓我們感受社會的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3

論文關鍵詞:國際形勢 金融危機 形勢與政策

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空前增強。

首先,美國金融危機重創世界經濟。美國舉債消費無度以致債臺高築,金融創新與投機過度且監管嚴重缺失,加之對次貸危機處置不力,致使房價續跌、信用違約激增與信貸緊縮,美國五大投行與全球最大保險公司等破產、易主或改行。美國金融危機迅即蔓延世界,全球資產大幅縮水,發達國家已全面步入衰退,預計20xx年世界經濟增速將嚴重下滑。其次,各國緊密聯手救市,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之爭激烈。美歐日已累計投入數萬億美元救市,主要經濟體連續同步大幅降息,七國集團、20國集團、IMF、“金融穩定論壇”等成爲各國協調應對危機的平臺。危機凸顯美國支配與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弊端,歐盟與“金磚四國”等力主變革、強化監管並減少對美元過度依賴,各方圍繞國際金融新秩序激烈博弈。

主要大國力量消長與戰略態勢轉換加快,多極化明顯加速。

首先,美國內外交困。伊拉克、阿富汗戰事與“反恐戰爭”久拖不決,新興大國羣起,金融危機削弱美國軟硬實力,布什執政“末日效應”加劇,美國被迫加速轉向大國協調與多邊機制,民主黨“新政”勢必收縮戰線、更多關注國內難題。其次,“多強”更加主動進取。英、法、德紛紛推出國安戰略、強化對外戰略謀劃,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金融危機、俄格衝突、伊朗核問題等熱點上表現突出。俄羅斯“梅普組合”振興經濟與對外出擊並舉,在能源、軍控、金融、地區熱點等舉足輕重。日本堅持聯美與重亞並舉,力爭大國地位。印度多管齊下,“身價”看漲。再次,傳統與新興大國複雜互動。美歐加強協調應對新興大國崛起,同時圍繞金融、氣候等主導權激烈爭奪。俄格衝突、北約東擴、東歐反導、俄羅斯高調重返拉美彰顯美俄遏制與反遏制鬥爭深化。美印批准核協議、日印簽署安保共同宣言,彼此相互利用、提升戰略關係。西方對華強化防範與利用兩手,着重以“大國責任”施壓。“一超多強”格局量變顯著加快,多極化提速。

全球地緣戰略競爭呈現新態勢,周邊動盪與風險加劇。

首先,大國地緣爭奪加劇。美國控制伊拉克、增兵阿富汗、滲透巴基斯坦、力推北約東擴與東歐反導部署、強化亞太軍事同盟與前沿部署、擴張海權,凸顯其以大中東反恐爲重點、兼顧東歐東亞兩翼以遏制俄羅斯與中國、稱霸歐亞大陸與海洋的地緣野心。俄羅斯憑藉對格魯吉亞反擊強力反制北約東擴與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呼籲訂立新的“歐洲安全條約”,在獨聯體、北極與西太更趨活躍。歐盟穩步東擴,打造“地中海聯盟”、爭奪對非洲與中東影響力。亞洲經濟崛起引發大國加緊角逐亞洲,美國欲構築美日印新三角、加大對南亞東南亞投入,日本拉攏印度、滲透東南亞、強化海權,印度坐大南亞與印度洋、多方出擊。大國地緣爭奪更向太空延伸,太空競賽持續升溫。其次,周邊國家政局動盪不已,熱點更趨複雜。轉型困境、政爭加劇、治理失效、經濟惡化與外部干涉交織,致使阿富汗、緬甸、朝鮮等政局不穩,巴基斯坦、尼泊爾、泰國政權更迭。“三股勢力”再度猖獗,南亞頻發重大恐怖襲擊。“朝核”因朝鮮政局生變可能反覆,“伊朗核”僵持不下,印度與巴基斯坦圍繞如何應對越境恐怖活動分歧嚴重、矛盾激化。

全球性非傳統安全挑戰更加突出,全球治理供不應求。

首先,各類問題集中爆發。緬甸風災、中國四川地震、印度大洪水、北美颶風等大災不斷,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氣候、能源、糧食與金融四大危機環環相扣、接踵而至,投機炒作致使原油、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數度暴漲,嚴重衝擊發展中國家。亞丁灣、紅海與馬六甲海峽等海盜肆虐。其次,全球治理備受掣肘,多邊機制急待強化。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時間過半,發達國家食言發展援助等致使反貧困任務猶艱。巨災不斷呼喚多邊救災體系,大國趁機干涉企圖與弱國防範心態嚴重致使救災低效。金融資本無限擴張與興風作浪,全球金融衍生品惡性膨脹,美國濫用美元霸權轉嫁危機,國際有效監管難以到位。全球變暖加劇,發達國家極力推卸責任,發展中國家面臨發展與減排兩難,“後京都協議”博弈激烈。安理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戰後機制與八國集團均被指陳舊,“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國”、調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吸納新興大國進入八國集團、改革多邊機制以實現公平高效的全球治理呼聲高漲。

中國綜合實力與國際地位提升。首先,冷靜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成功舉辦重大外事活動,執政與外事能力增強。20xx年是中國和平發展與民族復興進程中異常艱難與大創輝煌之年,黨中央強化內外統籌,充分發揮羣衆積極性,奪取抗擊年初冰凍雪災與“5?12”抗震救災勝利,有效處置“3?14”事件、奧運火炬境外傳遞風波與“問題奶粉”事件,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從容應對金融危機,風險管理與“危機外交”能力增強,以人爲本、開誠佈公、與人爲善的中國形象更加鮮明。排除反華勢力干擾破壞,成功舉辦奧運會與殘奧會,亞歐峯會備受矚目,“神七”宇航員順利出艙,綜合國力與大外事能力顯著提升。其次,積極應對國際熱點,“負責任大國”更受世界倚重。穩步推進朝核、伊朗核、氣候、蘇丹、緬甸、津巴布韋等“棘手”問題的公正解決,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承擔力所能及責任,成爲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信心源”。

在當前國際戰略形勢下,中國外交戰略始終是堅持以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自主,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結盟、求同存異、共同發展的政策。

世界各國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始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着眼點之一。中國反對霸權主義,自己也永遠不稱霸。在國際事務中不扛旗、不當頭,始終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原則。

加速自身的發展。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在國際事務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們自己經濟建設成就的大小。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實現祖國統一,歸根到底,都要求我們把經濟建設搞好。只有不斷髮展壯大自己,才能爲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把爭取和維護和平作爲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

我們積極致力於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我們主張國與國之間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處理國家關係既要維護自身利益,也要尊重對方的利益,努力尋求共同利益的匯合點,不斷擴大互利合作。對國家間存在的分歧和爭端,應堅持對話,不搞對抗,力求以和平方式妥善解決,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鄧小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這爲解決香港、澳門迴歸祖國問題和實現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和平統一指明瞭唯一正確的途徑;提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爲和平解決釣魚島和南沙羣島等歷史遺留的領土和海域爭端問題打開了新思路。我們反對冷戰思維,提倡新安全觀,主張平等參與,協商一致,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我們重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積極作用,主張加速國際關係民主化,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富壓貧。

我們消除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封閉狀態,以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不斷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並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各種形式的經貿科技交流。

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進外資金額較改革開放以來大大提升。中國積極推動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重視並積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和亞歐會議的活動,重視同其他全球性、洲際性、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建立和發展友好交流與合作。

結語

在對外開放中,我們大膽地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當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經驗,並取得良好的成效。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4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學期我們的形勢政策課學習了《當前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當今世界形勢十大關係分析》這兩講,通過這兩節課老師的講述,我對當今國內國際形勢又有了新的認識,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下面我想談一些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講是《當前經濟形勢與政策分析》,着重總結了我國“十五”計劃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並對規劃做了分析和展望。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在過去五年,我國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經濟方面,無論是貿易額,還是生產總值,我國取得的成就都異常喜人,空口無憑,看看教材上的數據支撐就足以使人信服。在科技方面,我國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科技實力節節攀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國的“神舟”號系列飛船,從20__年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到20__年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再到20__年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表明了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我國已經成爲世界上少有的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以及“神舟”背後無數的工作人員都成了我們心中的英雄。

新的規劃不再是“計劃”,這充分反映了我國現在正在全方面去除計劃經濟的殘留,全面與市場經濟接軌。展望,綜觀國內外發展環境,形勢一片大好。在第一講裏,老師還講了教材上沒有的問題,主要有國民幸福度的問題。最近聯合國已經把國民幸福度確定爲衡量國家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可以與GDP齊名。在我國,各大城市的媒體紛紛就國民幸福度展開調查,結果得出我國各地人民普遍幸福感較高,尤其農民比城市人更覺得幸福。其實我感覺這也和我國“十五”以來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有關,國家富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安居樂業了,自然幸福感就高了。

第二講是《當今世界形勢十大關係分析》,主要講解了自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的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的一些新的變化。這段時間概括起來就是舊格局解體走向新格局的過渡時期,或者說是處在由二極世界向多極世界過渡時期。學了這節課後,我感覺世界並不是完全和平的,雖然世界大戰不會再次爆發,但小規模局部的戰爭也會不停地發生。雖說多極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會被撼動。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無可爭議的唯一超級大國,它認爲應該由它來主宰一切國際事務,因此它向全世界推行它的價值觀,美國的外交處處凸顯單邊主義,全然不顧其他國家的想法,並時刻推行它的強權政治。這也許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美國以種種藉口打擊了它認爲邪惡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國家,並還一心想除掉朝鮮和伊朗等“心腹大患”。美國與我國也有很深的矛盾。1999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三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殉職;20_年,美國的飛機駛入中國的領空,我國的飛行員王偉去攔截,被美國的飛機撞到,墜入海中,以身殉職。在這兩件事上,美國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我們,總說是“意外”。

可是究竟是不是意外,我想明眼人應該能看個清楚,就更不用說美國對純屬我國內政的問題的粗暴的干涉了,它的企圖任何人都應該看得很明白。鑑於以上原因,我們國家一定要努力發展高科技,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世界形勢中處於不敗之地,才能振興我們的民族。“科教興國”戰略正是如此。上面的“神舟”號飛船成功的事實,已經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作爲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了祖國的未來,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養和期望。

以上就是我對這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的一些心得體會。有些看法可能還很膚淺,希望老師不吝賜教。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5

自從學習完《形勢與政策》課之後,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讚美他,是因爲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最後,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爲,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6

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下,國際貿易得到相應的發展。同時各國之間競爭日益激烈,我國應該結合新形勢的特點,尋求自身發展的優勢,積極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從而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因此,關於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研究有着重要的現實價值,有助於把握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提高我國的競爭地位。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重要性

(一)有助於提高企業競爭意識

隨着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相應的也會帶動不同國家經濟的增長以及不同企業的發展。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不同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推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競爭意識,積極謀求發展的優勢,及時抓住機遇來迎接不同的挑戰。提高企業競爭意識,能夠幫助企業及時認清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自身的企業狀況,並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提高創新意識,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彰顯出獨特的創新之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其突出的特點在於不僅在於經濟的推動力,而且也存在着國際市場的競爭。提升企業的競爭意識,是與經濟發展特點有效結合,並從中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以及生產力,從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並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擴大經濟影響力。

(二)有助於推動國際經濟的發展

現今,經濟體制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有着密切的聯繫,其中經濟基礎決定於上層建築,這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同時需要在這一基礎上,來不斷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其中的重要性在於能夠在國際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有利於推動國際經濟的增長,進而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使得國際經濟成爲必然的發展趨勢,各國家要想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需要迎合國際經濟發展的特點,並做好經濟發展的調整,從而不斷提高經濟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發展。

(三)有助於實現科技的進步與創新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科技發展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彰顯出國家的科技力量以及經濟實力。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中,科技是其前提與基礎,並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同時也爲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以及技術的支持,並相應地帶動着國際經濟的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和科技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當然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也會帶動科技的不斷進步與創新,能夠使得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並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本身具有一定的經濟力量,能夠爲科技的研發提供經濟支撐,能夠不斷完善科技研發的設備,切實提高技術的水平,從而促進科技產品的出現與不斷的更新。對於各國家而言,需要抓住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時機,大力引進先進的技術,來進一步加強自身科技研發,不斷提高自身的科技力量以及文化軟實力。

二、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

(一)國際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現今,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國際貿易的發展模式發生很大的轉變,突破了傳統模式的限制,逐漸實現了網絡以及互聯網等新發展渠道,使得國際經濟發展的途徑變得更加多元化。這體現出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使得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逐漸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巧妙結合。同時也使得國際經濟貿易的範圍不斷擴大,涉及到教育、商業等多個領域。同時不同的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格局中逐漸建立新的發展方式,其貿易的形式也隨着發生相應的轉變。基於這一發展趨勢,不僅提高企業的生產力,而且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有所降低,並帶給企業更高的經濟效益,從而推動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科技化的發展趨勢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中離不開科技的運用與支持,有助於推動科技經濟的不斷進步。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科技化發展已經成爲當前時代的發展的必然趨勢,體現出現代經濟形態的轉變以及現代化的特點。在其發展影響下,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升與發展,同時也實現了不斷的創新與突破。科學技術也成爲各國家經濟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以及途徑。科學技術作爲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核心力量,各國家都在加強科技的研發與創新,在不斷提高技術的水平,來保障生產的質量。科技的發展同樣也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等多個領域,有助於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以及推動經濟的增長。爲了實現自身國際經濟的更好發展,需要結合科技元素,來進一步規範國際經濟貿易。因此,科技化也是國際經濟與貿易今後發展的必然方向與途徑。

(三)國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在國際經濟發展的推動下,不同國家之間實現了經濟的往來與交易,進而也推動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尤其是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在國際背景下,不同國家的企業之間實現了合作與共贏,並使得貿易的影響力更加深遠。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過程中,無疑會加劇國際的競爭,但同時也帶來相應的發展機遇,各企業需要結合抓住機遇,開拓自身的發展途徑,從而實現企業的穩定與長久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也體現出國際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發展趨勢。還有,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建立恰當的交易行爲,並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爲了保證國際經濟貿易的長遠發展,需要使得交易行爲實現規範化。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7

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淺顯的認識。雖然只是短暫的幾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我平時很少看新聞,很少關注國家政策、社會形勢,因此對社會形勢政策基本不瞭解。而《形勢政策》這門課,正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幫我們瞭解和分析形勢與政策。

學習這門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學習十二五規劃,我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瞭解到了十二五規劃的背景。十二五規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承上啓下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攻堅時期。“十二五”規劃,必須根據國際環境的新變化和國內發展的新要求,充分體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戰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

其次,我也瞭解到了十二五規劃要解決的問題及主要大思路。經濟:平穩快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全會公報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全會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會提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黨建: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改革: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全會強調,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不久也將步入社會,會成爲建設祖國的一份子,祖國“十二五”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所以,我們更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有正義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積極向上,學好專業知識,關心國家大事,爲黨的事業做貢獻,提升自我能力。

我們上課的形式是老師講解配合ppt演示。雖然每週只有一堂課,但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同學們得興趣也很大。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環境、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應知道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爲,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作爲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

在校學生對形勢與政策普遍渴望的熱情還缺乏具體內容,比較空泛、抽象,在涉及到具體的指向時,往往出現價值困惑,從而出現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幾種消極認知,影響到課程教學的效果: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爲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爲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爲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形勢與政策》課不僅僅是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傳聲筒,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催化劑和必要支撐;不僅僅是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夠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課程,更應該把形勢與政策課滲透於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個環節中來。我覺得《形勢政策》課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形勢與政策》課要強化服務功能,凸顯人文精神,實現《形勢與政策》課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統一。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對受教育者來說,一方面要通過接受形式與政策教育瞭解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又要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認真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形勢,學會認識、把握形勢與政策,思考應對策略,順應、利用好個人成長髮展所處的社會環境。但是,目前形勢與政策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偏重的是傳達、貫徹的工具理性目的,把學生當作被動受教的一方,大部分時間講授國內外政策、形勢,很多同學感到講授的內容實用價值偏小,更無法理解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中,應切實轉變急於灌輸政治理念的觀念,深入體察學生的內在需求,滲透人文精神,實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在《形勢與政策》課中的交融統一。

(2)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中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與個人的長遠發展、持續發展有着密切的關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認爲,課程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相距甚遠,感覺不到這樣的課程對自己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和價值。大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活躍的特點,但是在思維的深廣度上有所欠缺,造成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認識不夠,教學接受的過程中消極被動應付,導致教學效果自我評價中評價過低,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切實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價值和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政策及其教育與個人發展的直接關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價值意義的深入教育。一是形勢與政策大環境決定着大學生個人的自我發展空間的上限和個人的發展方向;二是形勢與政策也制約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客觀準確的把握形勢,順應政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正確定位,爲自己的發展確定合理的行業和職業①。因此,對大學生應當進行形勢與政策課重要價值意義的教育,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形勢與政策》課在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強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進入學生頭腦。

(3)利用多種形式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

課堂教學作爲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主渠道,在傳授知識、培養興趣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灌輸以及教學方式、考覈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完全達到教學目的,需要對課堂教學成果作進一步的鞏固。一是要對課堂上反饋回來的信息給予重視,作爲調整教學內容、方式等工作的依據,形成教學與管理的良性互動。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切準學生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思想興奮點。三是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第一課堂,把形勢與政策教育貫穿在學生生活學習的全過程。舉辦知識競賽、主題徵文、專家講座等活動鞏固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成果,培養起同學們對時事政策敏銳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興趣,限度的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延伸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來。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8

今天,學校老師給我們上了堂《形勢與政策》課後,我對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認識了什麼是《形勢與政策》,弄清楚了他們關係,我想這形勢就是我們面臨無形的推人前進的壓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們的按照客觀事實制訂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吧!它們的關係就是互補互促進的關係吧!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陣地,是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豐富“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改進“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爲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高校培養目標爲依據,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大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它的草本任務是通過適時地進行形勢政策、世界政治經濟、國際關係草本知識的教育,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及時瞭解和正確對待國內外重大時事,使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有堅定的立場、有較強的分析和適應能力。

基本形勢和熱點問題對於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淪,對於掌握形勢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勢是變化的,但在一個時期內,形勢的發展有其規律性和必然性,如當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國之間的關係、國內改革開放的總趨勢等,在一段時間乃至更長時期都是相對穩定的,把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中相對穩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規律性的內容進行歸納,可以構成基本形勢的框架。

熱點問題是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有時形勢(尤其是國際形勢)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發生突然性的較大變化,由這種變化引發的、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的問題,我們稱之爲熱點問題這一部分內容業然也遵循形勢發展變化的大趨勢和總的變化規律,但由於時問的不確定性、突發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響.因而在一段時期內有其自身的特點。

首先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例如神舟六號飛天成功。這都是值得我們高興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取得積極進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發展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如旱災害,森林退化,空氣污染,黨的xx大五中全會提出,“”時期必須統一規劃,實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發展就要了解國際局勢,當前國際處在深度複雜的變化之中,總來說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我國又是WTO的成員國,給我國經濟發展和我們大學生就業提供了難得機會,同時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大學生要抓住機會。但是我國還面臨着許多困難和問題,如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在的孩子還沒有上學唸書,有的人還過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還不過百元,還沒有擺脫貧困,這就需要我們大學生努力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要不斷努力創新,實現現代化建設。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形勢,但這並不表明我國大學生絕對過剩,數據統計說明,美國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數佔全國總人數的比重爲25%和23%,而我國僅爲5%,顯然我國大學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學生就業困難其實原因有二:其一我國高校畢業生增長速度超過了社會新提供的比較理想的崗位的增速,從而導致大學生就業競爭加劇,獲取同樣崗位難度與過去相比明顯增大,例如有個高校輔導員崗位竟然有1000多個大學生去競爭。第二,一些大學生擇業時“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選擇性的怪圈子。所以要從根本改變大學生選擇性失業問題,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更好地符合國際形勢趨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開設《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爲,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9

通過認真學習形勢與政策後,加深我對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的形勢與政策認識,使之達到一個全新臺階、新高度,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短缺的國家。長期以來的粗放型經濟增長雖然實現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在資源環境上卻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單位GDP能源消耗持續上升。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大規模進口國外資源和大氣污染的加劇又使我國面臨着巨大的國際壓力。

通過觀看這次的視頻後,我認爲造成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資源供給總量不足,國內保證率低。比如:我國水資源總量不足;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國內保證率低,開採成本高、品位差。近年來由於國內礦產資源消費大幅度上升,礦產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目前鐵礦石、氧化鋁、石油、銅礦資源平均有50%依賴進口。由此,這幾年也實施“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政策。

第二,以煤爲主的一次能源大量消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一次能源自給率雖然佔90%以上,但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的近70%。

第三,國際上要求我國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排放的壓力明顯增加。我國對國外資源需求的增長推動了全球資源需求總量上升。

第四,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快速發展客觀上推動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快速成長。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城市化和國際化在快速發展。在此階段,正是能源消耗強度和環境污染程度明顯增加的階段。

面臨現在的環境與資源形勢,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解決:

在產業政策上。應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形成一個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體系。進一步推動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等行業的企業兼併重組;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有序發展替代能源。

在投資政策上。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節約能源消耗和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在信貸政策上。建立健全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

在稅收政策和價格政策上。積極發揮價格槓桿的作用,完善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促進資源的節約和高效使用。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0

近幾年,我國對內的經濟制度的改革和經濟對外開放都面臨着新的挑戰。伴隨着全球金融危機的轉變後,我國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傳統的沿線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另外,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沿線經濟的經濟產業,也相應的發生了一些變化,在沿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下,使我國的經濟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理念,“一帶一路”不僅爲我國對外的發展中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爲我國的沿線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挑戰機遇,更起到了帶頭的組作用。本文就對“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問題研究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對其發展的優勢即興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同時也給我國沿線城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爲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轉移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也有效地促進了“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戰略的發展。

一、對我國貿易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戰略,均爲一些正在發展中的國家,這些國傢俱有較多的人口數量,需要較大的經濟市場。但是,在這些國家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由於經濟水平較低,人均消費也是有限的。我國作爲發展國家的一大強國,要積極的做好帶頭作用。在建設的過程中,中國與“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將貿易經濟發展中存在弊端在程度上見到最低,有效的促進了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在我國的產業結構中,不僅僅可以大量的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並且品種也是多樣化,同時也向我國城市供應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等。同時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發展中,大部分都是新型的經濟體制和發展中的國家,這些國家都處於上升期,它們對公路、鐵路、建材、通訊等產業,都有着不同的需求,這些產業正好是我國產業結構發展中含有的,並且在技術領域中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近幾年,我國作爲亞洲沿海發展較爲快速的國家,也是全球的製造業國家。

二、“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促進了我國合作的道路

習近平出席在講話中說過,明確的提出了“一帶一路”沿線經濟戰略理念。“一帶一路”沿線經濟是國際間產業經濟合作之路,它不僅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也給我國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新的就業率,有效的增強了我國城市的生產力,促進了我國城市經濟風險抵抗的能力。儘管每一個國家都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發展的推動下,都有着不同的經濟發展目標。但是,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卻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在經濟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每一個國家都在制定適合自己國家的沿線經濟發展戰略。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本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發展經濟戰略,這樣可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戰略,與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的可以有效的調整我國沿海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產業結構,同時也是我國在世界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優勢,實現我國與其他國家互補的優勢。目前,我國與許多國家都建立了相互合作的機制。

例如: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我國的農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總理講話的過程中,明確的提出了中國高鐵建設與泰國大米進行互換的建議,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的糧食在生產過程中的保障,也推動我國與一些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換句話說,我國與一些沿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可以使我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滿足了我國對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促進了我國城市對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滿足了工業製成品、製造業材料、輕工業產品等產業結構的需要。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大發展的過程中,這也包括能源、交通、農業、金融、旅遊等基礎建設,促進了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最終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了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

三、“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帶動了我國金融貿易的發展

進入21世紀,我國的經濟正在高速的發展,使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呈現上漲的狀態。在現階段,在我國的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以“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的理念。在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和一些沿線國家進行貿易交易,這樣可以讓我國的貨幣,成爲世界貿易交易過程中,主要的交易貨幣。這樣也可以促進我國貨幣在貿易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接受性,不僅僅能促進了我國貨幣走向了世界,也促進了我國金融貿易的發展。“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在實行的過程中,我國的金融貿易發展的重要經濟理念,並且發展的領域不斷的擴大,有效的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在我國貨幣的貿易交易圈,使我國的金融貿易走向了世界。

四、促進了我國沿海城市的對外經濟發展

根據我國相關的部門的調查和統計,我國的外匯儲備量達到3.84萬美元。但是,在信用貨幣的時代,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這無疑是對中國的發展帶來的巨大的負擔。目前,我國的儲備外匯的邊緣成本已經超出了實際的收益。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大量的外匯儲備,我國應當的根據“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的理念,要引導我國沿海城市的對外發展,這也是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新的一輪經濟發展機遇。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對我國沿海城市對外發揮在那的過程中,有效的幫助了我國解決這一難題,將外匯儲備打造了一條全新的經濟路徑。若是我國沿海城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大量的外匯儲備,用於對外投資項目的發展,這無疑是將中國對外的金融產業從外匯的儲備、投資等金融產業結構進行了有效的轉變,實現中國對位輸出資本和投資實體經濟的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戰略的推動下,我國加強了對沿海城市經濟的對外發展,也爲我國的經濟國際經濟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1

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和發展,因此,當前的國際戰略形勢是總體趨向緩和。但是,由於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而導致的局部衝突仍然時起時伏,國際戰略形勢依舊複雜多變。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的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與日俱增。我國在對外關係上,仍然是主張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爲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進入新世紀後,我國面臨一個新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要隨時準備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謀求和平與發展,集中精力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爲當代的大學生,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科學地對待人生環境,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這是大學生對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承擔社會責任的第一步;此後,我們要用我們的能力來回報家庭、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爲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點:認清大學生的歷史使命:首先,大學生們應關心祖國和民族的命運,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繼往開來,爲中國沿着社會主義方向前進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我們要多關心時事,瞭解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方面的信息。我們要能夠心懷祖國,而不是僅僅紙上談兵、在文字上、在演講臺上大發愛國之情,我們要付諸行動。

第二點: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順應人民羣衆的需要。只有紮根基層,投身到西部,積極的到偏遠貧困地區支農等。積極培養自己地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投身社會經濟建設,爲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第三點: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作爲當代大學生要順時代潮流而動,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積極迎接科技和知識經濟的挑戰。作時代的弄潮兒。我們要敢於挑戰時代、挑戰自我,要以強者的姿態於世。我們更要能夠實事求是的工作和學習。少說空話,多幹實事。

同時,我們還要有全球意識,爲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古蹟,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和諧與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們要有地球公民意識,要開闊視野,拓展心胸,拋棄一些偏見。勇於和善於自我反省,同時,悅納別人對自己實事求是的批評。

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認清形勢,肩負責任:首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同時,深刻意識到大學生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負着自身的歷史使命。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2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爲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衆能力,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着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讚美他,是因爲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爲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最後,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爲,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使我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創業有了一定的想法。大學生就業創業這一個主題是最比較吸引我的,聽完後使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意識到未來不能只有天馬行空的虛無,更重要的是要從現在開始去行動,去親手締造自己的未來和人生。大千社會,無奇不有,作爲大學生,我應做好心理預備,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從零做起,從基層做起,最終定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爲大學生的我們,不能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應該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我們大學生正是青年,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3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年來,中國由貧困走向初步昌盛,由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由求溫飽初步走向小康,發展迅速,大大超出國際上多數人的預想。30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歷史性的變化。中國正運用他獨特的魅力與激情實現着世界的和諧進步之路,實現着中國的自強發展之路。

30年過去了,中國某個鄉村發生的事情成爲世界媒體的報道焦點,地球某地的中國人成爲全球新聞中的主角,似乎已經顯得平常。當我們將目光回溯到中國融入世界現代化潮流的起點,並用心去觸摸這30年的變遷時,我們尤爲深切地體會到,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的前途命運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一個偉大的轉折已經完成,中國與世界彼此相互影響的時代已經開啓。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深刻歷史感的民族,對於“歷史性的變化”有着同樣深沉的感悟。整整220xx年前,拿破崙率領下的法軍大舉用兵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狼煙四起。貝多芬於1820xx年完成了《命運》交響曲的創作,然而叩響中國命運之門的卻是又一個多舛的百年。整整一百年,韌性的抗爭書寫着崢嶸歲月,當光陰又過百年之後,20xx年發生的一切告訴世界,已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已經、正在並將繼續主動積極地在國際社會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這一作用已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一.中國經濟已經成爲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xx年的5%以上,中國進出口總額佔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xx年的約8%。中國的發展爲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780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也在大幅增長。

二.中國發展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

1978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增速達到16.7%,已成爲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20xx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額近5600億美元,爲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

三.中國已經成爲國際體系的重要成員

中國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300多個國際公約。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認真履行相應的國際責任。迄今,中國共參與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人次,現正在執行維和任務的有1900多人,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在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的世界大勢之下,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

四.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對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統一、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在開放的過程中,中國開始學會用世界的眼光思考自己的發展,並以一系列合作共贏的實際舉動逐漸打消了各方的猜疑與憂慮,創造了對自身發展更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用自己的真誠,塑造了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和平形象。30年來,中國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發展帶來的機遇發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維護了世界和平,促進了共同發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五.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中國致力於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堅持按照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市場準入,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支持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制、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國共同防範金融風險、維護能源安全,堅持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推動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

六.中國將始終不渝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作爲一個大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在政治、經濟、安全等諸多領域,中國真正融入國際社會,卻始於改革開放。走過30年的歷程,中國已經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發揮着重要建設性作用。中國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繼續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積極參與反恐、防擴散、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以往的歷史表明,中國更多的是被動地承受着來自外部世界的撞擊,並在撞擊中覺醒,在撞擊中探索強國之路。21世紀的到來是個偉大的轉折點,中國的發展表明,她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是在積極借鑑、學習人類文明先進成果的同時,也爲世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寶庫不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與財富。

走過30年開放路程的中國人深深懂得,世界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理解和認同將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新摩擦甚至新衝突。這將是21世紀幾代中國人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同和諧,共發展已經成爲了中國在歷史新階段的一面旗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我們堅信,只要堅持和平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夠贏得更多的理解與信任,爲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4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有了深刻、全面、真實的瞭解,雖然大學期間只有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老師結合了現實生活我們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與國家宏觀政策,給我們分析了當前國家形勢,解答了我們對法治發展所關心的問題。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古語也有“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可見,法治的概念古已有之。

十八大報告明確了中國的法治進程,即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xx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而十八大報告則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從宏觀到微觀的變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需要構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法律體系再到法治體系是目前中國法治進程的一大特點。當法治體系構築起來之時,就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局面形成之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的法治目標就會實現。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到20__年實現“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十八大報告關於推進“依法治國”的“空間”要求。推進“依法治國”是涉及中國各領域、各方面的一項政治任務。“全面性”表現在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使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十八大報告關於推進“依法治國”的“時間”要求。“依法治國”方略自從黨的xx大確立,在黨的統一領導下貫徹實施15年來,已經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依然存有不少差距。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的承上啓下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加快法治建設的步伐,到20__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在總體佈局上,十八大報告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作爲一個整體來統籌安排和協調推進。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使法治在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中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發揮全局性、基礎性的作用。十八大報告的這些重要內容,是對憲法精神和憲政制度的再次宣示,維護了憲法權威、弘揚了法治決心,必將成爲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依法治國的強大動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科學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國不是口號,僅僅止於鼓而呼,它是人民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護神。因此,法律的“模樣”應該符合老百姓的想象,決不能“中看不中用”。科學立法,就意味着,對立法項目開展立法前論證,下基層,聽民意,延長立法鏈條,讓走出“閨房”的法律法規更加被羣衆所熟悉。亞里士多德言“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只有科學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纔有章可循。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5

史有“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應爲“適時務者爲俊傑”。在形勢與政策的課程上老師曾說,我們是失落的一代。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

當今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戰爭爆發、皇朝更換接連發生,作爲當代的大學生,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有必要了解當今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不斷地提高自己。

2019年,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經濟回暖跡象。中國和印度等亞洲主要國家表面上都得到了經濟復甦強勁,但實際上我們都面臨物價上漲、經濟過熱的風險。這些都源於金融危機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經濟過熱、資產泡沫——開始顯現,但在世界經濟還沒有恢復元氣的時候,貿然採取緊縮政策又會釜底抽薪,打擊實體經濟,加劇社會矛盾。今年世界經濟將繼續增長,至於增勢是否減緩則存在未定因素。 由金融危機我們可以知道,雖說多極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會被撼動。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無可爭議的唯一超級大國,它認爲應該由它來主宰一切國際事務,因此它向全世界推行它的價值觀,美國的外交處處凸顯單邊主義,全然不顧其他國家的想法,並時刻推行它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也許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美國以種種藉口打擊了它認爲邪惡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個國家,並還一心想除掉朝鮮和伊朗等“心腹大患”。美國與我國也有很深的矛盾。1999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三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殉職;2019年,美國的飛機駛入中國的領空,我國的飛行員王偉去攔截,被美國的飛機撞到,墜入海中,以身殉職。在這兩件事上,美國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我們,總說是“意外”。可是究竟是不是意外,我想明眼人應該能看個清楚,就更不用說美國對純屬我國內政的中國臺灣的問題的粗涉了,它的企圖任何人都應該看得很明白。

鑑於以上原因,我們國家一定要努力發展高科技,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今世界形勢中處於不敗之地,才能振興我們的民族。“科教興國”戰略正是如此。上面的“神舟”號飛船成功的事實,已經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作爲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了祖國的未來,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養和期望。

毫無疑問,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條件下,美國爲求其生存和發展,會更多地倚重自己的“軟實力”和“巧實力”,但決不會放棄其“硬實力”。

我們現在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但挑戰也世所罕見。我們該怎麼辦?必須在國際形勢變化中加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地位。1)整合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教育、科技、外交、軍事等各個領域,加強國家安全發展戰略的研究。因爲國家安全發展戰略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最終體現。2)高度重視黨的理論。3)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爲文化軟實力提供堅實的基礎。4)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正確處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係。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正確處理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係,滿足人民羣衆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只有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

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爲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

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身的大理想,大發展。 形勢與政策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綜上所述,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6

認真學習形勢與政策後,我對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的形勢與政策認識達了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裏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纔是我們應該做的。從形勢與政策的學習中,我瞭解到了它對我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的新情況、新問題,《形勢與政策》教育應緊緊圍繞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聯繫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和大學生的思想實際,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改進教育教學形式,着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努力拓展課外教育教學渠道,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結合起來;建立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長效機制。

就我個人而言,印象最深的當屬第二節形式政策課——農業經營方式與農民收入的提高。

在我國農村大地上,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農業產業化經營都在迅速崛起。據農業部統計,全國有農業產業化組織15萬個,農產品加工銷售額突破3萬億元,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將近1億戶,佔全國農戶近40%。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勢頭越來越快,水平越來越高。各類龍頭企業正在向優勢產業聚集,形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龍頭企業集羣和優勢產業帶。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成千上萬的“龍”將覆蓋我國農村大地。在我國東、中、西部,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將達到80%、60%、50%以上,農村將逐步實現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經營的格局,我國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城鄉一體化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有着其客觀的必然性,市場經濟觀念的確立和體制的形成,是其產生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及契機;商品經濟的發展,農產品的極大豐富是其發展的物質基礎;農業現代化和經濟全球進程的加快,是其發展的必然選擇;適應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客觀要求,建立的新型的社會分工與協作關係,是其發展的組織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經濟規律,是其發展的內在動力;現代科技的迅猛崛起,是其發展的智力支持。因此,農業產業化是在國際經濟新秩序逐步建立的形勢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實踐的結果,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撞擊的產物,是廣大農民的偉大創舉。

但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脆弱,農業氣候特徵典型,特別是現代化的工業和仍然比較落後的農業並存的“二元結構”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一是農業比較效益和價值規律的矛盾。我國農產品價格大多低於價值,農產品既不按成本加合理利潤率計價,也不按本身價值計價。農產品價格在相當程度上既不反映價值也不反映價格。長期的低成本、低價格曾是我國農產品的一個優勢,但也造成了對農民、對農業的剝奪。這種價格扭曲現象導致了農民農產品實物收成與現金收入的反差,影響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導致農村的資源、勞力、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向非農產業轉移。近年來,由於農業生產價格上漲,加上我國農業生產規模小,使農業成本上升,導致部分農產品價格接近或低於國際市場價格,農業生產者處在無利甚至虧損經營狀況,也增加了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難度。農產品加工增值,大部分流入非農產業,農民增產不增收,使農業處在弱質低效狀況。

二是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我國農戶經營規模小,生產效率低,加上長期受自然經濟和產品經濟的束縛,多數農民商品意識不強,信息不靈,缺乏用市場法則從事生產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市場經濟後,曾經在計劃經濟體制運行下的農民茫然無所從,分散小生產一時難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統一大市場,主要農產品無一倖免地遭受了大起大落的“怪圈”震盪,農民的生產盲目性導致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嚴重地制約了農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農業產業化的分割與利益流失的矛盾。農業的主要生產資料由上游產業提供,產品又不是下游產業的初級原料,屬一個兩頭在外的產業。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既受農用工業品質量、數量、價格的制約,影響產出和效益,又受初級產品生產與加工、儲藏環節分置不同行業和部門形成的利益流失的影響。農業由於缺乏有效“反哺”,而處於低效弱質產業的境況,這些問題導致了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建設發展緩慢,資源優勢難以發掘,拳頭產品難以形成氣候,從而既影響農民增收,又影響市場物流量的增加和加工業的需要。

四是工農產品剪刀差的矛盾。如國家爲了保證某些農產品低價供應,而以較低價格收購農產品;對農民需要的化肥、農藥、柴油、飼料等生產資料卻以較高的市場價格向農民出售。這一低一高的剪刀差,使農民兩頭受損。農民是農業商品生產者,由於農產品市場發育不健全,農民進入市場參與流通比較難,結果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增值效益很大一部分流入商業手中。

除了上述矛盾,還有商品生產與流通體制的矛盾、科技進步與勞動者素質低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的存在,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但究其根源還是因爲我國農業的弱質性,農業與非農業部門相比較有着“天然的弱點”,長期以來,我國從實際上並沒有把農業的基礎地位真正樹立起來,反而出現了重工輕農、消弱農業,才導致了上述矛盾的存在。實踐證明,只有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才能將農村產業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方式、土地經營方式和農業管理體制改革等進行有機結合,形成指導農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深層次矛盾問題。

因此,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爲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們應認真學習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我們必須從不斷學習中提高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樹立個人目標,從一個個小目標開始,努力奮鬥,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優秀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積極結合自身,我們應該抓住新的戰略機遇。只有國家的昌盛,纔有個人的好發展。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7

從20__年9月至20__年1月,我積極參加《形勢與政策》教學實踐活動,主要參加了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程、參加調查社會就業形勢調查、組織班級就業大討論團日活動等活動,總計2周時間。下面我就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程方面的活動談談自己的個人體會。通過認真學習形勢與政策後,加深我對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的形勢與政策認識,使之達到一個全新臺階、新高度,學習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爲我們今後面對世界的分析能力奠定基礎。從形勢與政策的學習中,我瞭解它對我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仍要繼續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八字方針。時代發展極大程度影響着我們發展的道路,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從而提高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認真學習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我們必須從不斷學習中提高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樹立個人目標,從一個個小目標開始,努力奮鬥,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優秀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積極結合自身,我們應該抓住新的戰略機遇。

只有國家的昌盛,纔有個人的好發展。同樣在這個滄桑鉅變的時代,如何做到順應時代的潮流,更好的爲國家做貢獻。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發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發展,世界驚呼: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展,同時也帶來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越來越顯得舉足輕重,爲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隨之而來的起了"中國威脅論"這一說,但這實一些國家的無稽之談。基於以上分析我認爲中國的發展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保證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不要錯過珍貴的和平年代。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使國防、科技、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國家安全,

形勢與政策心得體會 篇18

通過形勢與政策學習,我有深刻的體會和見解。瞭解了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十個要點,正確認識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我國經濟形勢正處在建國以來相對穩定、持續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效益開始改善的良好時期。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發生明顯轉變,正在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改善型轉變,不僅經濟效益改善,而且環境生態效益開始改善。我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主要總結當年農業和農村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着重研究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來年農業和農村工作。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發展高等教育事業,要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始終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類進步爲己任,其中突出強調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緊迫性。讓我瞭解到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教育質量上來。也同時瞭解了一些關於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愛黨愛國主題宣,國際經濟政治形勢以及校史校情、學校發展、安全、誠信、民族、宗教等。

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門課不僅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開闊了我的視野,同時還培養了我的能力與責任感,認識中國,讓我們感受社會的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讓我清楚地認識到當代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在大學生活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