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6W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

20__年8月21日,隨着惠若琪探頭命中,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決賽一舉擊敗塞爾維亞,時隔12年再度摘得奧運金牌。一時間,舉國歡呼,熱淚盈眶,奔走相告,“女排精神”更是成爲了我們不畏艱難、勇於挑戰、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一面鮮明的旗幟。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精選16篇)

在里約奧運的征途中,中國女排出師不利,小組賽中三遭敗績,在國外觀衆的歧視性噓聲中,跌跌撞撞勉強擠進八強,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然而,在關鍵時刻,中國女排團結一心,衆志成城,不但傳承了“老女排”咬勁牙關迎難而上、敢打敢拼絕不手軟的韌勁和拼勁,更凸顯了新一代女排可以被打敗、絕不被打垮,面對大風大浪仍能自信微笑的積極樂觀精神:打滿五局將異常強勢的東道主砍於馬下,激戰四回合復仇橙色軍團荷蘭,先失一局後奮然翻盤塞爾維亞,一舉奪魁!

勝利的背後免不了心血與汗水的洗禮,高歌之前最可貴的是那份走出低谷的勇氣和毅力。女排之所以成爲國人的一種精神,絕不是僅僅因爲在奧運會上拿了一塊金牌那麼簡單,而更是因爲契合了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中華民族那種不屈不撓、永不言棄、拼搏奮發、積極樂觀的精神。

精神固然能給我們鼓舞和力量,但精神背後的刻苦與磨練更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獲勝之後,主教練郎平在微博上寫道,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2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奧運冠軍,但唯有中國女排,讓人們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大學,卻唯有北大清華,在人們心中有着獨特的地位。

今天,中國女排來到北大清華。獨特對獨特,驕傲對驕傲,碰撞出的光芒,告訴世界這一代年輕人自信的力量。

自信來自於哪兒?來自深植團隊的信任、面對挑戰的勇氣和勇於奉獻、拼搏的頑強精神。

舉着“弘揚女排精神,築夢偉大復興”標語,在“自強時代自信中國”的背景板前面,一個個有關自信、青春與信仰的精彩答問在中國女排隊員與北大、清華學子之間展開。

什麼是這一代人理解的團隊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練黃建濱說:“科學與體育有着許多共通之處:向着一個高峯攀登,一個團隊,面對困難,需要拼搏。”

清華學生超算團隊成員、計算機系學生王邈跟女排姑娘們分享了他們在美國遭遇機器死機、最終憑藉團隊協同努力捧回國際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冠軍的經歷。對此,女排隊員徐雲麗深有同感:“我們在場上打到最關鍵的時候,反而感覺不到壓力,而是感受到整個團隊都在彼此鼓勁、加油!”

在北大,明明12個女排姑娘,個性鮮明,但在同學們的眼裏好似一個人,當被問及最喜歡哪個女排隊員時,受訪同學的回答是,沒有個別,喜歡她們整體,喜歡整體打球打到high的氣勢。“散成滿天星,聚是一團火”,一個都不能少,這種團隊精神也正是女排獲勝的法寶,正如隊長惠若琪在交流時所說:“我們何其幸運,有一個團隊,一起面對一切挑戰,也能互相鼓勵,戰勝一切困難。”

什麼是這一代人感悟的困難

“女排奪冠的過程和登山過程非常像,都會碰到很多困難,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北大山鷹社社長趙萬榮向中國女排講述了這個有着27年曆史的社團。35次攀登,22座山峯,是他們已完成但不會停止的目標:20__年北大120週年校慶之際他們將攀登珠穆朗瑪峯。北大山鷹社社訓是: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凌雲,習鷹之性以涉遠,融鷹之神在山巔,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脈,張揚的是北大風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況,永不言棄”,展現了當代青年最自信昂揚的姿態。

與女排姑娘同樣身着一襲紅衣,搖着輪椅的矣曉沅早已是清華園裏的小名人。這位只能生活在輪椅上的清華學子憑着自己的堅強與努力拿下了清華本科生的最高榮譽——特等獎學金,把這樣一個問題拋給了同樣也曾飽受傷病困擾的女排隊長惠若琪:“在榮譽和努力之外,我們也面臨着很多現實的挑戰,運動員總會遭遇很多傷痛。您有沒有想過選擇另一條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種輕鬆些的人生?”“我選擇了排球,就是因爲它是我最熱愛的事業。當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熱愛之中,就會覺得放棄一切都是值得的。”面龐清秀的惠若琪一臉堅毅,“雖然路途上可能會有很多困難和挫折,但當一切過去就是一筆精神財富,它沒有解決之前叫困難,解決之後叫經歷。”

什麼是這一代人眼中的奉獻

北大教育學院學生、紅十字會學生分會會長李曉丹動情地談起和同學們一起作爲志願者到安徽阜陽幫助艾滋病兒童的故事。“這羣通過母嬰遺傳不幸患先天艾滋病的孩子,父母多已過世,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他們非常喜愛排球,不過,他們用來打的這隻排球,卻是隻籃球,沒有球網,他們就兩個人拉起一根繩子。”李曉丹一邊描述着大屏幕上的圖片,一邊對女排姑娘們說,“我們不僅要用愛心反對歧視,更要思考方法,通過實地調研提出切實的反歧視方法。我們幾次把孩子們帶到北京,爲他們打開接觸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希望你們有時間也能去阜陽看看這些孩子,一起幫助他們。其實,無論對孩子,還是對我們這些志願者,女排的存在時刻提醒着我們,生命要一直向上。”這個故事感動了女排姑娘,球場上威風八面的扣球手朱婷用手抹掉淚花。

曾經的清華“校草”、校男排主力隊員王風瀟如今已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西山村曬得黝黑的村第一書記。從小接受排球訓練的他也專程趕來向女排姑娘們致敬:“我曾經想把國旗印在胸前,但未能如願,於是我把她裝在心裏。現在,我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用自己的努力爲內心的這面國旗增光添彩。感謝女排姑娘、中國女排爲國家帶來的榮譽,激勵着我們不斷奮進。”

1981年,中國男排首次衝出亞洲,中國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軍領獎臺,北大學子在燕園喊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1981年3月29日,當時北大籃球隊隊員,法律系1979級學生張雪與到訪北大的郎平留下了珍貴的合影。今天,張雪也來到北大,見到今天的女排,想起當年的女排,與郎平同歲的她感慨萬千:“女排精神,這麼多年來一直激勵着大家。女排精神是一種愛國精神,一種拼搏精神,其精髓在於不是得了第一纔是勝利,不是贏了比賽纔是成功,而是明知艱難而不放棄,明知沒有希望卻要爭取勝利。”

從1984洛杉磯到20__雅典,再到20__年裏約奧運會,第三次站在奧運會世界之巔的女排姑娘,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奮勇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這個80年代開啓的精神王國有過挫折和沉寂,卻從未因時間的流逝褪去光芒,反而隨着時代的變化歷久彌新,與日益富強的祖國一樣,散發出更自信和耀眼的光芒。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3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原研究員吳天一當選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

頒獎典禮上,視頻短片裏一個個感人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話語,還原了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蹟。

作爲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1958年,吳天一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青海。當時,國內的高原醫學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吳天一克服自身頭痛、胸悶、失眠等高原反應,頻繁出入高寒地帶,爬冰臥雪,爲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數據。受強烈紫外線的影響,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在高低壓實驗氧艙進行首次人體模擬實驗時,他的鼓膜被擊穿,聽力嚴重受損。在調研途中,他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十四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戳入心臟……憑藉着一股韌勁,吳天一的高原醫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被稱爲“生命的保護神”。投身高原醫學研究60餘年,吳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羣衆上萬名。

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他們看齊。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的事蹟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他們用行動證明,每名黨員都能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爲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今天,衛生健康事業在迎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各種風險挑戰,需要黨員醫務工作者以先進典型爲榜樣,繼續錘鍊堅強黨性,忘初心使命,用忠誠與堅韌,用專業與仁心,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平凡崗位上鑄就醫者的光榮與夢想。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4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着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着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裏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鬱鬱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爲……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爲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爲只有堅守纔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着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裏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着焊槍,更握住着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爲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託與羣衆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5

今天下午,老師放了專題片《感動中國》,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叢飛”。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當他自己還沒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的眼神看着那麼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讓他行動。叢飛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當他被病痛折磨的時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託人將學費轉交給了失學兒童,當時的那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淚如雨下。

讓我感動的還有“魏青剛”。他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甚至還被別人戲稱爲“打工的”。可是,他卻樸實,樸實得像一塊石頭。可能平時,我們不知道他,確實,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沒人發現他,但就是那一瞬間,他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給魏青剛的頒獎詞上這樣寫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爲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爲這瞬間動作原自內心品質。從人羣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羣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我們之中有幾個能像魏青剛這樣捨己爲人的人,甚至可以說沒有。魏青剛是平凡的,但他的舉動讓他成爲一個偉大的人。記得在節目最後,主持人問他:“得了這個獎,你最希望什麼?”他說了一句很樸實的話:“希望大家能給我找得活幹!”在場的觀衆都笑了,可是,我卻覺得沒什麼可笑的,因爲,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想說的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剛叔叔,我佩服你!

看了這次專題片,我從邰麗華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堅強,從洪戰輝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友善。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6

前不久,在祖國西北邊陲,一位連上網是啥都不知道的76歲老人突然成了“網紅”。他的故事在網上傳播後,十幾天的時間裏閱讀量就超過1500萬人次,無數網友爲他點贊。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退休職工、共產黨員魏德友。

魏德友,一個倔強而忠厚的的山東老人,1940年出生在革命老區臨沂。他說:“陳毅指揮打仗時就曾在離他們村五華里的一個村裏,自己家也曾經給部隊騰出一間房做電臺使用。”1960年8月,老魏參軍來到駐地在唐山的北京軍區24軍4555部隊,1964年4月11日轉業來到新疆軍區農業生產建設兵團161團兵二連,從此他的命運和薩爾布拉克草原上的173號界碑緊密相連。

在這裏,他放牧在邊境線上,就巡邏在173號界碑管控區內;他種地在界河畔上,就站崗在額敏河邊。如炬的雙眼時刻警惕地望着薩爾布拉克草原。一把放羊鞭,一架望遠鏡,一臺收音機,一個軍用壺每天陪伴着他走在巡邏路上,薩爾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川上的每一株蒿草都記得老魏的腳步聲,每一塊石頭上都印上了老魏的身影。

52年來,他用一雙厚實的腳板在邊境線上丈量了18萬公里,堵截越境牲畜數萬頭只,勸返臨界人員上千人,管控區內沒有發生一起涉外事件。他把自己像一棵樹一樣深深地種在了薩爾布拉克草原上!

佔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的薩爾布拉克草原地勢狹長,雖然水草豐美,土地肥沃,但卻是西伯利亞南下冷空氣的必經通道。這裏冬季狂風肆虐,暴雪盈牆,夏季蚊蟲狂舞,狼歡出沒。位於中哈邊界173號界碑的薩爾不拉克草原,暢闊寂寥,只有沒膝深的苦豆子和芨芨草在風中寂寞地搖曳!.1964年,來自北京的轉業軍人們在薩爾布拉克草原建起的屯墾戍邊營地番號爲新疆軍區農業生產建設兵團161團兵二連,人們稱他們爲老軍墾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1975年兵團撤銷,1983年兵團恢復,營地劃歸裕民縣吉也克鄉。建制變了,老軍墾們陸陸續續撤回團裏或內地,只剩下倔強的魏德友不願離開。他說:“我不走,我一輩子也不離開薩爾布拉克,毛主席派我來守邊疆,我一走,這兒又變成了無人區,我死也不離開邊境線!”沒有了人喧馬嘯,營地逐漸荒廢,只有高揚的國旗告訴飛鳥,因爲老魏的堅守,薩爾布拉克草原上纔有着蓬勃的生機和安寧!

每天雞聲報曉,晨光熹微,魏德友就披掛出門,一股“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頂天立地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萬重雷霆也難轟”的豪情總在胸中激盪。相濡以沫50多年的老伴劉京好總要追出門來叮囑兩句:“不光要警惕壞人在邊境線上搞破壞,還要注意腳下的安全,聽見沒!”望着老伴關切的眼神,看着同樣豁着牙,說起話來跟自己一樣就跑風漏氣的老伴,生性木訥的老魏心中涌動着一句臺詞:“此一去山高路遠,莫去問前路是劫是緣,你且自珍重!”但囁嚅着,終究冒出了一句平平淡淡的話:“知道了,你一個人在家也要多小心,有情況別忘了給邊防站打電話!”凝望着老伴漸行漸遠不再偉岸的單薄背影,劉京好喃喃自語道:“死老頭,都76了,還這麼要強。”時間真如白駒過隙啊,轉瞬間,她和老魏在173號界碑已經駐守了52年。52年,她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的邊防,她們把愛情的種籽撒在了薩爾布不拉克草原,她們把自己的人生過得無怨無悔,卻把“攻不破的邊防線難不倒的兵團人”這句話演繹的淋漓盡致。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7

他們生活艱苦,但仍堅持教學,他們上課風趣,讓人一下就能學會。朱敏才說,把孩子們培養成很有用的,對國家很有用的人才,那我覺得就很了不起,他們愛國愛學生,爲祖國效力是他們的心願。他們長期吃青菜,有時都沒吃。一次一位叫楊華真的小女孩,家裏貧窮,卻把白菜葉帶給朱敏才夫婦,感動至極。

在執教第五所國小時,朱敏才因勞累過度患腦溢血送進醫院搶救,脫離危險期,病倒後的他對學生仍是念念不忘,堅持擡起手,顫抖地寫下:我想回去上課。僅僅一句話,我就震撼了,對教學的渴望,支持他的是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個理想,他一直想當老師,畢業後義無返顧地和他的妻子一起爲山區的貧困孩子教書。他們夫婦倆多麼無私,多麼可敬呀!

你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駐足,你們打開一扇窗,讓孩子們發現新的世界。用自己的心血教育孩子,用自己所能爲孩子們開闢前程。你們敬業你們無私,你們是我們的典範。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用自己後生光陰詮釋師德靈魂,孫麗娜說:執教十年也是他最快樂的時光。無論再艱苦也扛了下來,在他們心中雖苦但是幸福。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8

“56年前,我是一名中學生,我唱學習雷鋒的歌曲,還在舞臺上女扮男裝演雷鋒,更重要的是,從那時起, 56年中我一直都在努力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領獎之後,記者連線周秀芳時,她說。

對於再次進京領獎,周秀芳的感言一如既往:“我感謝所有默默在幫助那些貧困學子的好人們,我是代表你們在領獎。在‘義鄉鄞州’和‘厚德甬城’熱土上,千百年來助人爲樂的優良傳統我們必須繼續發揚光大。”

對於雷鋒精神,周秀芳有着深刻的理解與生動的實踐:“雷鋒精神最令我感動的就是那‘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無論何時何地,在何種情況下,他都會伸出手去幫助別人,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在當代也非常具有傳承的意義。”

20多年前,周秀芳每月工資只有80多元,她卻把一筆300元獎金捐給了結對的貧困學生。而在漫長的歲月裏,學生、鄰居有什麼事,她都會立刻去幫助他們。

就在25日下午,回家時,忽然下起了雨,周秀芳發現小區裏有好幾戶晾曬着被子等衣物,立刻挨家挨戶地去按門鈴,提醒他們下雨了。“按下門鈴,說的也就是一兩句話,鄰居們經提醒後,都表示感謝,學雷鋒,就應該從這樣的舉手之勞做起。”周秀芳說。

此次進京領獎,周秀芳表示,她對雷鋒精神又有了更深的體會:“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這是雷鋒精神的真實寫照,我希望今後能繼續和甬城好人、廣大志願者一起,幫助他人的同時,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9

66歲的王婭是一名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生活條件一般的她,持續捐資助人近30年。去年3月,王婭被確診爲胰腺癌晚期,可她卻做出了一個令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放棄治療,捐出她唯一的房產用來繼續助學。2月16日,王婭去世。按照她的意願,親友們爲她辦理了遺體捐獻的手續。

王婭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她要在死神降臨前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一生都在爲慈善盡力

王婭生於1952年,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16歲時曾到內蒙古五原縣插隊,後來在河北省的一個縣城當了一年民辦教師。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給王婭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設立,王婭立刻捐出100元,當時她的工資還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資的一大部分。

此後,她的愛心捐贈從未間斷:汶川地震、南方水災她各捐款20xx元、甘肅舟曲地質災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也都留下她持續不斷的愛心捐贈足跡。

20xx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她馬上搜索網絡瞭解到,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主要捐助甘肅貧困學生完成高中學習,一次性捐款額爲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學費。

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陳章武的一句話堅定了王婭通過基金會捐資助學的信心。“他說‘我們沒有專職人員’,就這一句話,我就告訴陳教授,我終於找着了,我要早知道,早給捐了。”

隨後,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

甘肅靈臺一中的高一學生白雲成爲了王婭的捐助對象。20xx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製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雲。

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爲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麼負擔。”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0

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顧誦芬院士投入航空事業70年,在我國航天事業仍處於“一張白紙”的背景下,直接組織、領導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佈局和全機的設計,爲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70載風雨兼程,從青絲到白髮,他將畢生獻給了祖國的航天事業,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日日行不怕千萬裏的不懈追求。廣大青年幹部應以榜樣爲標杆,學習榜樣事蹟,傳承榜樣精神,立志做“請黨放心”的優秀共產黨員。

信念堅定,傳承一片丹心爲祖國的愛國情懷,做青春追夢者。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峯秋葉丹。幼年時,從小小的航模開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飛機!”的錚錚誓言,從青蔥年少到意氣風發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項項難題、一次次試驗中,他一直踐行着自己的誓言,無畏前行,如利劍出鞘般執着而無畏,絲毫不顧高速飛行對身體帶來的影響和潛在的墜機風險,毅然親自帶着望遠鏡、照相機,在萬米高空觀察,拍攝飛機的動態,解決了一個個飛機技術難題,在科研一線上奮鬥不止。他的眼裏有星辰大海的遼闊藍圖,腳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氣和毅力,踐行心中不變的理念,保持着迎難而上、不怕艱辛的衝鋒姿態,爲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信念如磐,一脈相承。作爲黨員幹部要以“蕩胸生層雲”的曠達,以“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的赤誠,凝練堅韌的信念支撐,多打打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做到既爲一域爭光,又爲全局添彩,讓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1

一個個閃耀的名字,刻寫了偉大時代的凡人善舉;一串串感人的事蹟,彰顯着推進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政治工作部組織開展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舉行了頒獎儀式。評選出的58位全國道德模範以平凡無私的舉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蹟,傳遞着人間溫暖,傳遞着善行的力量。

在這些道德模範中有這樣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寧波的一位國小退休教師,在古稀之年放棄退休安逸生活,不遠千里到貴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漵浦和寧波兩地架起了愛心橋樑,將長三角上萬市民的愛心源源不斷地搬運到漵浦的大山深處。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國小,幫扶了400多名貧困學生,爲學校捐款捐物3400多萬元……

20__年9月5日,周秀芳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獎章

她就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周秀芳。

周秀芳不僅助學,還是“扶貧帶頭人”。她牽頭成立愛心基金,精準幫扶湖南漵浦、吉林延邊等地產業脫貧。她在吉林和龍成立周秀芳愛心驛站,在湖南漵浦創設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她用大愛情懷爲山區點燃了希望之燈。

初心不改 年近古稀遠赴山區支教

周秀芳被孩子們包圍着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深受學生愛戴。20__年退休後,她被一所私立學校返聘。雖然拿着豐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內心卻依然不平靜,只因她還有一個未實現的支教夢想。

周秀芳的支教夢源自年幼時的經歷。在念國小時,周秀芳因家庭貧困差點輟學,班主任鮑老師爲她墊付了三元五角的學費,讓她得以繼續學業,也在她心中照進一束光。正是因爲這段經歷,她希望有生之年能爲和她有着相同經歷的孩子做點什麼。

20__年,66歲的周秀芳得知貴州省惠水縣正在招募支教教師,她的內心又燃起了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下,周秀芳帶着簡單的行囊踏上了“高齡支教路”。20__年春節,從貴州回寧波過年的周秀芳聽好友說湖南省漵浦縣九溪江鄉更需要支援,便決定去看看。而她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到桐林國小的情景。”長途跋涉輾轉來到九溪江鄉桐林國小門口時,眼前的情形讓她震驚了——一棟簡陋的木房,16個孩子正在認真聆聽一位60多歲的老教師講課,這位老師也是桐林國小唯一的老師。見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貴州的周秀芳決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開始了在漵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進教育理念帶進了鄉村學校,用啓發式的教學打開了孩子們的眼界。當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難戶,走訪貧困學生時,她總會偷偷給學生家長塞點錢;看見孩子們穿着單薄,她張羅着給他們買校服;爲讓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頻通話,她又張羅着給學校買電腦;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聯繫醫院給孩子做手術……周秀芳和兒子、兒媳長期結對資助16名貧困生,用於支教的錢超過了10萬元,而她自己卻常常一碗米飯、一碟泡菜對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資每個月有7000多元,最困難的時候,她的工資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們的笑臉,我就覺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說。

助學路上的困難還遠不止這些,漵浦地處雪峯山北麓,層巒疊嶂,很多學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風溼性關節炎,醫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過多可能有坐輪椅的風險,但她堅持到每一戶學生家庭瞭解情況。有一次,她來回走了8個多小時。還有一次家訪途中,周秀芳身體不支摔倒。被救回後家人勸她放棄,她卻說:“如果我倒下了,你們就把我埋在學校旁邊的土地上。”

愛心“搬運” 四年籌建29所希望國小

“我可以教孩子學到知識,可他們的境遇如何改變?”周秀芳在支教之餘一直琢磨着。

湖南省漵浦縣北斗溪鎮桐林弘盛希望國小,周秀芳和學生在一起開心地玩遊戲

周秀芳將湖南的所見所聞做成幻燈片,發到由她的學生們組成的聊天羣裏。她的學生、在美國洽談業務的上海弘盛特種閥門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剛看到後,一回國就從機場趕赴湖南看望周秀芳。“我是周老師早年在寧波石浦國小教過的學生,班裏好多人都知道周老師在貧困山區支教,這份大愛情懷我們非常敬佩。”感動之餘,張剛開始用實際行動支持周秀芳。他捐資30餘萬元重建了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

20__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國小動工興建。周秀芳在桐林村一所廢棄的農房裏住下。白天,她或在借來的教室爲孩子們上課,或頂着烈日去監督新學校施工;晚上,她就和村幹部、村民一起商量解決建校遇到的問題。

20__年7月底,一所嶄新的學校拔地而起,成爲漵浦縣九溪江鄉第一所農村希望國小。

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的愛心涌向漵浦。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班學生籌資40萬元援建的前進國小,上海企業家蘇書超出資28萬元援建的希望國小,寧波女企業家王嫺出資援建的搭溪國小,寧波象山石浦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傅萃捐修的來鳳石浦岑玉希望國小等學校一一落成,愛心助學的雪球越滾越大。

周秀芳還牽線促成了浙江鄞州與湖南漵浦教學結對。20__年11月,鄞州區在漵浦建立支教基地,發動優秀教師去漵浦支教,漵浦縣選派中國小校長、年輕老師來鄞州“取經”,培育“種子教師”。

“愛心搬運工”周秀芳將全國各地的愛心源源不斷匯聚到大山深處,點燃了大山的希望。

精準扶貧 用愛架起東西部扶貧協作之橋

貧困山區要真正脫貧,除了“輸血”,還要實現自我“造血”。

20__年起,周秀芳以愛心支教爲支點,嘗試在勞動力轉移、產業扶貧等領域進行幫扶,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子。她牽線搭橋,將寧波市象山縣的“紅美人”柑橘樹苗引到漵浦試種,開展生產幫扶。與此同時,周秀芳將漵浦的農民帶出大山,在城裏找工作。截至目前,經周秀芳介紹到寧波企業打工的漵浦山區村民已有近百人。

周秀芳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周秀芳愛心驛站

在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中,周秀芳還在寧波市鄞州區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愛心工作室和愛心幫扶基金會,在吉林延邊設立周秀芳愛心驛站,通過項目對接,引導社會幫扶資源向那裏集聚。

經周秀芳多方協調,今年7月,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落戶漵浦,並將研學、助教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剛剛過去的暑假,寧波有6批300多名學生到漵浦開展互動體驗式研學。這個研學基地預計明年可接待5000至10000名研學青少年(家庭)。

從“支教奶奶”到“愛心搬運工”,再到“扶貧領路人”,周秀芳的愛心之路一直在延續。年歲漸長,她步履越來越蹣跚,因積勞成疾患上了嚴重的中耳炎,但這些都沒能打倒這位老人。

“只要我的膝蓋允許我走路,我就會一直走下去。”周秀芳堅定地說。

周秀芳與孩子們交流

周秀芳的事蹟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浙江日報》等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體報道,感動了很多人。她曾榮登中央文明辦發佈的“中國好人榜”、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和“全國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在參加9月5日舉行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時,周秀芳認真聆聽了代表們的發言。她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獲得這份榮譽,是黨和政府對我的認可,是大家對我的信任,也更堅定了我扶貧助學前行的信心……我不是一個人,我的身後有很多的同行者,榮譽是屬於所有人的。今後我們會繼續走下去,助學幫困、精準扶貧,把更多的愛心搬運到貧困山區去。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2

一次次之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觀衆。一張張笑臉不知給多少人帶來了溫暖。在大街小巷,在機場車站,總會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志願者。

志願者是城市跳動的脈搏,是都市亮麗的亮麗的風景,由一羣熱愛公益的熱血青年組成的團隊撐起了社會的公益事業。

在20__年北京奧運會中,志願者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個比賽場館每天會產生上百噸的生活垃圾,一批由垃圾分揀志願者組成的隊伍,每天在忙碌地分揀,回收場館垃圾。他們用最髒最累的工作,換來了奧運場館的清潔。

走進垃圾大棚,牆上掛滿了“綠色奧運”的標語,才顯出這個垃圾大棚的與衆不同。飲料瓶子,充氣棒,飯盒,紙板箱,甚至飯盒,西瓜皮!20多個帶着口罩的分揀志願者正忙着分揀堆積如山的垃圾。爲了防止細菌感染志願者們還需戴上手套,穿上長褲和膠鞋,每個人的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不停的往下掉,但沒有一個人嫌苦抱怨。這是多大的意志力啊!

在8月23日下午的國家游泳中心正舉行花樣游泳決賽,一日本花遊選手突然在水中昏厥,3名醫療志願者在一分鐘內就趕到了水池邊,對運動員進行緊急救治……

朋友,這樣的場面還有很多;朋友,像志願者這樣默默無聞在背後工作的人也還有許多,你發現了?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3

3:0完勝美國隊!23日的20__女排世界盃“天王山之戰”沒有想象中膠着,中國女排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實現七連勝,同時在衛冕冠軍的道路上邁出最堅實的一步。這是中國女排的勝利,更是女排精神的勝利。30多年前,中國女排創下世界大賽“五連冠”的壯舉,在國門初開的那個時代,女排精神成爲中華民族崛起的縮影,也激勵着一代國人發憤圖強、銳意進取,不斷譜寫時代壯歌。30多年過去了,中國已經成長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朝着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邁步前進。當此之時,雖然我們已經不需要用金牌來證明強大,但爲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敢於爭先的頑強拼搏精神,永遠是振奮民族自信心的強大力量。此時此刻重提女排精神,不僅是因爲過去五年裏中國女排勇奪20__年世錦賽亞軍、20__年世界盃冠軍、20__年奧運會冠軍、20__年大冠軍盃冠軍和20__年世錦賽季軍,始終位列世界頂尖行列,更是因爲女排精神歷久彌新,在新時代不斷地豐富和擴充着自己的,成爲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本次世界盃,中國女排已經迎來七連勝,戰勝了美國、巴西等主要爭冠對手,距離衛冕又近了一步。但郎平和中國女排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對她們來說,每一場比賽都是一次“從零開始”,每一次比賽都要拼盡全力,惟其如此,才鑄就了強大的中國女排和傳承至今的女排精神。說到底,女排精神之所以爲女排精神,最根本的正是爲國爭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無論何時何地,中國女排勝不驕敗不餒,始終把爲國爭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贏要贏得光明磊落,就算輸也永不放棄、超越自我,打出中國人的精氣神來。美國隊我們已經贏了,但世界盃還沒有結束。中國女排,加油!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4

看了感動中國後,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

這些人物襯托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着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給我們心靈上的洗滌,精華我們的心靈。爲了中國夢的實現,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5

說到體育,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運動員,如蘇炳添,孫楊,張繼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體育明星粉絲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稱,號稱“亞洲飛人”的——蘇炳添。

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中國國家田徑隊隊員,是中國田徑的主力軍。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號稱“亞洲飛人”。20_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刷新亞洲紀錄。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的兩大體育盛事嗎?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那就是20__年俄羅斯世界盃和雅加達亞運會。

蘇炳添在雅加達亞運會中有一張精彩絕倫的比賽——男子100米決賽。

比賽開始了,蘇炳添風馳電制,如箭離弦般地衝向終點。他拼盡全力,因爲他知道,自已揹負着使命,有13億雙眼睛在盯着他,爲了金牌,爲了自己和國家的榮譽,衝啊!蘇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亞洲飛人”。果然,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獲得了雅加達亞運會男子100米冠軍,並刷新了亞洲紀錄,他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自從這場比賽之後,我更徹徹底底地迷上了蘇炳添,成了“蘇粉”。我愛“亞洲飛人”蘇炳添。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事蹟觀後感 篇16

“女排奪冠的過程和登山過程非常像,都會碰到很多困難,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北大山鷹社社長趙萬榮向中國女排講述了這個有着27年曆史的社團。35次攀登,22座山峯,是他們已完成但不會停止的目標:20__年北大120週年校慶之際他們將攀登珠穆朗瑪峯。北大山鷹社社訓是: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凌雲,習鷹之性以涉遠,融鷹之神在山巔,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脈,張揚的是北大風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況,永不言棄”,展現了當代青年最自信昂揚的姿態。

與女排姑娘同樣身着一襲紅衣,搖着輪椅的矣曉沅早已是清華園裏的小名人。這位只能生活在輪椅上的清華學子憑着自己的堅強與努力拿下了清華本科生的榮譽——特等獎學金,把這樣一個問題拋給了同樣也曾飽受傷病困擾的女排隊長惠若琪:“在榮譽和努力之外,我們也面臨着很多現實的挑戰,運動員總會遭遇很多傷痛。您有沒有想過選擇另一條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種輕鬆些的人生?”“我選擇了排球,就是因爲它是我最熱愛的事業。當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熱愛之中,就會覺得放棄一切都是值得的。”面龐清秀的惠若琪一臉堅毅,“雖然路途上可能會有很多困難和挫折,但當一切過去就是一筆精神財富,它沒有解決之前叫困難,解決之後叫經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