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7W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

感動中國20__年代人物揭曉,在這個獲獎名單當中,有這麼一位科學家在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統計物理和場論四個領域擁有13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他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華人學術實力的天花板,被公認爲理論物理學史上的頂級大師。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精選15篇)

他爲中國科學事業默默奉獻五十餘載,他說,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助中國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華人世界裏最高科學成就的楊振寧。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一些無良的媒體對他的科學成就,和對中國的貢獻選擇性失明,卻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隱私。這就使得不少人不瞭解這位科學家的科學成就以及對國家的貢獻。實際上,楊振寧所做出的科學成就以及對於中國的貢獻已經遠遠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科學家顏寧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楊振寧先生,你是我們的‘愛豆’。我可能畢生也無法達到您的高度,但從您可以看到華人可以到達怎樣的高度,這對我也是一種激勵。

1956年,楊振寧和另外一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爲《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的論文,正式提出了“宇稱不守恆”,這是一個什麼級別的科學成就呢?

當時兩人找到有着“東方居里夫人”之稱的華人物理學家吳健雄,希望她用實驗驗證了這個發現。吳健雄等物理學家還真的成功證明了“宇稱不守恆”。於是,就在第二年,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授予了楊振寧和李政道,成爲了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宇稱不守恆”的成就對於99%以上的物理學家來說是無法企及的高度,更不要說能拿一次諾獎都夠一個科學家吹一輩子的,畢竟一共不到1000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可是你不知道,“宇稱不守恆”對於楊振寧來說,不算是頂級的科學成就。如果把他一生做出的科學成果排一個順序,在四大領域有13項諾獎級別的成就,而“宇稱不守恆”頂多能排到第三位。那他最大的成就到底是什麼呢?

答案是:楊米爾斯理論。那這個理論到底厲害在哪裏?

話說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個是相對論,一個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的黃金年代是上世紀的前30年。到了上世紀的40,50年代,量子力學日臻完善,連計算機之父約翰?9?9馮?9?9諾依曼這樣的人物都不得不放棄研究量子力學,轉投其他領域。

此時的物理學家們一直都在嘗試,用對撞機來獲取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結果就是撞出了100多種粒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物理學家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如何才能把這些粒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時科學家們就發現,這麼多的粒子基本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費米子,一類是玻色子。爲了方便理解,我們就打一個比方,假如一個東西可以無限切分,切到最後切不下去時,就會剩下基礎粒子,其中費米子可以理解成最小的“顆粒”,佔據一定的體積,最基本的費米子有夸克,電子等。

而玻色子更像是膠水,通過傳遞“相互作用”把費米子聚合在一起。科學家發現,宇宙中一共存在着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

其中,膠子可以傳遞強相互作用,W和Z玻色子傳遞弱相互作用,光子可以傳遞電磁相互作用,還有一種被稱爲“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賦予粒子質量。

在這個基礎上,科學家們用“粒子”“相互作用”和“場”的概念,就把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統一了起來,創立出了一個叫做“標準模型”的理論,這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的又一座理論物理高峯。

楊振寧和他當時的研究生助手米爾斯一起做出的楊米爾斯理論,就是“標準模型”的理論,解決了強力的機制問題,用楊米爾斯理論來強力的科學家一共有5位,這5位被分爲2批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2

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1923年父親楊武之赴美留學,隨母親留合肥居住,4歲時開始跟母親學習認字。1928年父親學成回國,受聘爲廈門大學數學系教授,隨父母赴廈門,入當地國小。1929年,父親受聘於清華大學,隨之入清華園內成志國小。1933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返回合肥,入廬州中學。1938年2月與家人被父親接到昆明,入昆明昆華中學高二。同年秋考取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入校後改入物理系,得到朱自清、聞一多、羅常培、王力、吳有訓、周培源等名師的教誨,學士論文指導老師爲吳大猷,1942年畢業。同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爲王竹溪。在吳大猷、王竹溪的指導下,始終把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作爲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1944年畢業,同年考取留美公費生,同年秋至1945年夏在西南聯大附屬中學教書一年。

1945年11月到達美國。1946年入芝加哥大學,註冊爲研究生,受到著名物理學家E.費米(Fermi)和E.泰勒(Teller)的教誨和影響。1948年畢業,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一年。1949年,申請到普林斯頓大學高等學術研究所做博士後,所長爲著名物理學家,有“原子彈之父”之稱的奧本海默。1950年與杜聿明將軍的長女杜致禮結婚。1953年至1954年應邀到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工作。1954年重回普林斯頓,工作至1966年。1955年晉升爲教授。1956年,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

1957年,獲愛因斯坦物理獎,同年10月,因宇稱不守恆理論與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年,當選爲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應邀至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創辦並主持理論物理研究所,使石溪成爲美國優秀的研究中心之一。1971年夏訪問新中國,是知名華人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1983年在香港創立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任主席。1986年起,應陳省身邀請,在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組建理論物理研究室,同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3年至1998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主任。1998年起,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1999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譽教授。20__年定居北京清華大學,同年9月開始爲本科生開設物理課程。

1980年獲得拉姆福德(Rumford)獎,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93年獲得富蘭克林獎,1994年獲鮑爾(Bower)獎,1996年獲包古列波夫獎,1999年獲翁薩格獎,20__年獲費瑟國王國際獎。

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布魯克林理工學院、Gustavus Adolphus學院、馬里蘭大學、德列斯大學、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華盛頓學院,波蘭Wroclaw大學,英國杜翰大學,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中國臺灣清華大學、中國臺灣交通大學、中國臺灣中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復旦大學等校名譽學位。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3

1965年任美國國家科學院物理委員會理論物理組主席;1972年至1976年,任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聯合會粒子物理和場論組主席;1970年至1971年,任美國物理學會粒子物理和場論組主席;1980年至1983年,任德國馬克斯譜郎克研究院主席。1977至1980年,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1989年至1994年,任亞太物理學會會長;1996年至20__年,任亞太理論物理中心總裁。此外,曾任庫倫數學科學研究所評議會、IBM科學諮議委員會、高能物理諮議委員會、洛克菲勒大學董事會、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學董事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理事會、美國沙克研究院董事會、美國神經科學研究院理事會、科學美國人雜誌理事會、美國國會圖書館學者評議會、石溪基金會董事會、布魯克哈芬科學聯合會董事會等會員。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的研究範圍很廣,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在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楊—米爾斯場論、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發現及楊—巴克斯特方程爲最重要的學術貢獻。

楊—米爾斯場論方面,1953年與R. L.米爾斯(Mills)提出了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即著名的楊—米爾斯場論,引進了非阿貝爾規範不變性及與其相關的規範場論,爲整個粒子物理學奠定了發展的最基本的原理與方程。該場論對數學也造成很大沖擊,數學家用楊—米爾斯場論作爲工具解釋微分流形的性質。

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發現方面,1956年,與李政道通過許多計算證明過去的β衰變試驗中的宇稱選擇定則原來都不夠複雜,都不能證明在β衰變中宇稱守恆,並提出幾類新實驗。1957年初,著名吳健雄公佈了他們根據楊振寧、李政道建議所做實驗的結果,在β衰變中宇稱確實不守恆。後來經過兩三年的實驗證實,基本上所有弱相互作用中宇稱都不守恆。

楊—巴克斯特方程方面,1967年討論了一個極簡單的一維空間量子多體問題,並提出了一個極爲重要的方程來解決這個問題。1972年,R.J.巴克斯特(Baxter)在一個二維空間經典統計力學問題中也發現了這個方程的重要性。1981年這個方程被命名爲楊—巴克斯特方程。該方程在物理和數學中有極廣泛的意義。

此外,在粒子物理學方面,在弱作用的強度、費米—楊模型、G宇稱、電荷共軛與時間反演不守恆、二分量中微子理論、高能中微子實驗分析、中間玻色子的研究、CP不守恆的唯象分析、規範場的積分形式與纖維叢、高能碰撞中的幾何模型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統計學方面,在自發磁化強度和臨界指數、液態相變的研究與單位圓定理、貝特假設的發展等方面都有較好的成果。凝聚態物理學方面,主要成就有: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釋、非對角長程序的概念和關於阿哈芮昂諾夫—玻姆實驗的建議。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4

在中國,我們常常會提倡德藝雙馨,中國對於品德是十分重視的,同時還究竟“忠”和“孝”。這也是楊振寧之前被一些根本不知情的人所詬病的地方,他們說楊振寧老了才知道回國養老,沒有對國家做出貢獻。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真的不是!

在1971年,楊振寧在報紙上看到,美國“禁止國家”的名單當中劃去了中國。於是,他立馬申請回國,成爲了第一位訪華的學者。回國後,國家領導人接近了他,還和他談了很久很久。從那之後,幾乎每年他都要回國,並且成爲了中國溝通的橋樑。

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正處在特殊時期,很多家庭還在溫飽線上掙扎。而楊振寧呢?他拒絕了馬里蘭大學提供的高薪職位,把美國唯一的房產賣掉,捐給了中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同時把清華大學給他的工資收入也全部捐掉了。甚至後來清華大學給他住所,他也只要居住權,而沒有要所有權。

除此之外,他從80年代起,就開始在中國旅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籌集資金給各大高校建造頂級的實驗室,建立高等研究院,其中清華高等研究院現在已經是世界頂級的研究機構。

同時,他還爲國家在海外招募大量頂級的科研人才,比如:現在清華著名的姚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是由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建立,爲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頂級計算機人才。

無論是招募人才,還是募集資金建立一流實驗室、高等研究院,甚至是發起設立給科學家頒獎的各類組織,他50多年如一日地堅持着,同時也沒有放棄學術研究。他還幫助清華建立起了凝聚態物理系,在研究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始終如一地堅守在科研的第一線,並發表了多項成果。

而另一件讓他進入公衆視野的事情就是反對對撞機,實際上,他在剛回國時,就被邀請去探討中國是否應該建立對撞機的事宜。比如,在1972年,當時參與會議的科學家中,只有楊振寧一直在反對建造對撞機。

他認爲,當時中國很貧窮,能花錢建造的對撞機都是西方國家十多年前淘汰的技術水平,即便是建造了也得不到什麼巨大的成果,不如省下這些錢去發展計算機、芯片半導體、生物、機械工程方面的領域。

楊振寧還有很多不爲人知的貢獻,很難用一篇文章全部書寫完。20__年度的“求是終身成就獎”頒給了他。20__年9月22日,在清華大學,由清華大學、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年華誕,國家也特意爲這位偉大科學家送上了生日祝福。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5

安徽合肥人。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1923年父親楊武之赴美留學,隨母親留合肥居住,4歲時開始跟母親學習認字。1928年父親學成回國,受聘爲廈門大學數學系教授,隨父母赴廈門,入當地國小。1929年,父親受聘於清華大學,隨之入清華園內成志國小。1933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返回合肥,入廬州中學。1938年2月與家人被父親接到昆明,入昆明昆華中學高二。同年秋考取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入校後改入物理系,得到朱自清、聞一多、羅常培、王力、吳有訓、周培源等名師的教誨,學士論文指導老師爲吳大猷,1942年畢業。同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爲王竹溪。在吳大猷、王竹溪的指導下,始終把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作爲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1944年畢業,同年考取留美公費生,同年秋至1945年夏在西南聯大附屬中學教書一年。1945年11月到達美國。1946年入芝加哥大學,註冊爲研究生,受到著名物理學家E.費米(Fermi)和E.泰勒(Teller)的教誨和影響。

1948年畢業,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一年。1949年,申請到普林斯頓大學高等學術研究所做博士後,所長爲著名物理學家,有“原子彈之父”之稱的奧本海默。1950年與杜聿明將軍的長女杜致禮結婚。1953年至1954年應邀到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工作。1954年重回普林斯頓,工作至1966年。1955年晉升爲教授。1956年,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1957年,獲愛因斯坦物理獎,同年10月,因宇稱不守恆理論與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年,當選爲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應邀至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創辦並主持理論物理研究所,使石溪成爲美國優秀的研究中心之一。1971年夏訪問新中國,是知名華人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1983年在香港創立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任主席。1986年起,應陳省身邀請,在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組建理論物理研究室,同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3年至1998年,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主任。1998年起,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1999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譽教授。20__年定居北京清華大學,同年9月開始爲本科生開設物理課程。

1980年獲得拉姆福德(Rumford)獎,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93年獲得富蘭克林獎,1994年獲鮑爾(Bower)獎,1996年獲包古列波夫獎,1999年獲翁薩格獎,20__年獲費瑟國王國際獎。

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布魯克林理工學院、Gustavus Adolphus學院、馬里蘭大學、德列斯大學、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華盛頓學院,波蘭Wroclaw大學,英國杜翰大學,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中國臺灣清華大學、中國臺灣交通大學、中國臺灣中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復旦大學等校名譽學位。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6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在學習強國上學習,“人物”專欄的時代楷模學習是必看的。張富清、黃文秀、杜富國……張富清,這位71載黨齡的老黨員,60多年深藏功名,將自己一次次顯赫的功勳,都沉積在一個個紅包裹裏,連兒女都不知情,70多年來,他對黨忠誠、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用一生詮釋了一名黨員骨子裏的忠誠和靈魂裏的擔當;黃文秀,一個美麗善良的壯族姑娘,北京研究生,畢業後本有機會留在北京或是出國深造,但這位大山裏走出來的姑娘依然選擇重回大山,用自己的知識爲家鄉效力,這位年僅30歲的白坭村扶貧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的長征路上不害怕、不罷休,用真誠和堅持感動了村民,在一年零82天的時間裏,讓白坭村這塊扶貧的硬骨頭終於變軟,村裏有88戶418人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下降到了2.71%,然而,這個可敬可愛的姑娘卻因深夜冒雨參加第二天的扶貧會而被山洪吞噬了;“不怕事,不避難,聞戰則喜,愈挫愈勇,越是艱難越向前,勇於承受壓力,接受挑戰。”這是青年官兵杜富國最真實的寫照。在雷場執行任務,走錯一步就會有生命危險,就在這樣高危的情況下,杜富國能夠對戰友說出“你退後,讓我來”這樣的話,這是一種之生死於度外的擔當……

這就是新時代的楷模,這就是我們前行的航標,每一個平凡的名字背後都有一段不爲人知的故事,都有一種忠誠擔當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崗位,卻在冥冥之中召喚着我們前行。學習了這些新時代楷模的故事後,我的心中時時不能平靜,他們,她們,這些時代的楷模們,做的事情沒有轟轟烈烈,沒有豐功偉績,卻於平凡之中詮釋着什麼叫做奉獻,什麼叫做擔當,什麼是愛崗,什麼是敬業!他們每個人,內心純淨,忠肝義膽,他們每個人,時刻銘記着自己肩上的任務,他們每個人沒有空口號,沒有花架子,有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着一種堅定的信念和無悔的追求,爲了黨和人民賦予自己的生命,揮灑汗水,拼搏青春,甚至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些時代的楷模們,已經爲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平凡的人生並可怕,可怕的是甘於平庸。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拼搏奮鬥吧,你努力向前的樣子永遠是最美麗的風景!無論將來如何,只要我們守住初心,無愧於心,無愧於民,無愧於黨,就是一名堂堂正正、合格的交通人!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7

連日來,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蹟引起強烈反響。張富清同志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爲大家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學習張富清的奉獻精神,在平凡崗位上恪盡職守,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不僅要學習張富清的精神,更應該用張富清精神指導工作,在本職崗位上腳踏實地爲退役軍人服好務、盡好責,把黨和國家的溫暖送到退役軍人的心中。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蹟深深觸動了基層工作人員,要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用實際行動服務羣衆。要以張富清爲榜樣,堅守爲民情懷,認真履職盡責,把百姓的事當自己的事,把百姓當親人,踏實做好信訪工作。

老英雄張富清在成就偉績後保持低調品行,在獲得驕人功績後保持不驕不躁,在轉業後保持奉獻精神,值得所有建行人學習和看齊。學習張富清精神,保持一顆謙遜之心,戒驕戒躁、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在實處

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激發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履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到工作完成有信心,政策解答有耐心,服務管理是真心,任務完成有決心,真心實意爲人民羣衆服務。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體會3

近期,總書記對__洋縣籍革命英雄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深深感動於張富清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堅守初心,爲黨和國家付出自己的一生的寶貴精神。突然想起來,這樣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了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確,人的一生極爲短暫,那麼就應該把有限生命作出更多對社會和人民有意義的事情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革命老前輩的寶貴品格,將是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在目前脫貧攻堅進入深水區,做好自己所從事的精準扶貧工作,好好的帶領村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是我的追求和目標,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國家現在的繁榮昌盛,正是因爲有了無數個像張富清同志這樣的先進人物的默默付出,才贏得了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一席之地。見賢思齊,主動對標,讓自己的青春無悔,砥礪奮進,櫛風沐雨,讓自己的人生更出彩。同時,也應該主動去影響身邊的同事,主動宣傳各種先進事蹟,感染身邊人,讓身邊的同事也一心工作,不要在渾渾噩噩的混工資,畢竟人生短暫,總是要做點對黨和人民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8

在學習強國的過程中,我觀看了中宣部集中組織宣傳的時代楷模事蹟,包括杜富國、張富清、黃文秀。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品質,他們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杜富國,一名掃雷大隊的戰士,在一次排雷的過程中,一句“你退後,讓我來”,他護住了同伴,自己卻失去了雙眼和雙手。這名年輕的戰士,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有困難自己往前衝。在他的排雷生涯中,他多次把危險留給自己,不畏排雷過程中的不穩定、不安全因素,把安全留給了同伴。他用行動踐行着一名戰士的承諾和無私。

張富清,一名戰鬥英雄。六十多年來,他深藏功與名,卻始終堅持着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1955年,這位正連職軍官,在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時,選擇去了偏遠的鄂西山區,在來鳳縣幹了一輩子,把大好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面對以往的赫赫戰功,他沒有宣揚,而是選擇塵封。他總是選擇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到解放和建設的事業中去。

黃文秀,百坭村第一書記,她的生命終結在30歲的美好年華。碩士畢業的黃文秀,放棄了去大城市工作的好機會,投身到爲祖國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她的抱負才剛剛開始,還沒來得及一展遠大的志向,就因公殉職。她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榜樣,是新時代的開拓者和奉獻者。

這些時代楷模,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什麼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什麼是甘於奉獻,扎身一線;什麼是舍已爲人,衝鋒在前;什麼是默默無聞,不驕不躁。他們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畫上了多彩的顏色,爲我們指明瞭方向,堅定了信念。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不僅是口頭上,而更應該是行動上。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9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爲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爲人民服務。爲了接近老百姓,黃文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爲貧困戶幹活,與羣衆談心,與羣衆做朋友,贏得了羣衆的信任。更是爲羣衆做實事,做好事,幹成事,發展支柱產業,建立電商服務站,爲貧困戶增收,降低了貧困發生率,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黃文秀,走好新時代羣衆路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理想與信念。扶貧幹部要有堅如磐石的信念。本來,黃文秀可以有很多選擇,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但她還是非常堅定地選擇了服務基層。從繁華首都回到家鄉,把初心鐫刻在扶貧路上,書寫了一個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爲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入黨爲什麼,爲黨做什麼”,黃文秀用生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

雖然她已逝去,但她的精神應永遠刻在領導幹部的心中,她的扶貧精神、理想信念、使命與擔當是全體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黨員幹部應力爭成爲“黃秀文”式扶貧幹部。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擔當與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黨員幹部的奮鬥目標,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黃文秀從來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腳踏實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在入黨申請書中,黃文秀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纔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爲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爲國家、爲民族、爲社會作出貢獻。”青春無悔,誓言無聲,爲了初心和使命,黃文秀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扶貧精神。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民生關切,到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扶貧幹部們不忘初心,把對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愛,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黃文秀在一次電視採訪中所說:我們百色作爲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如何將百色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作爲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爲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我們會大獲全勝!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0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顧誦芬日前獲評《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顧誦芬是新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感動中國》節目在給他的頒獎辭中說到:像靜水深流,靜水裏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着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北京,中國航空工業科技委院內,一條500米的路,顧誦芬從60多歲走到了90多歲。

現在的顧老雖已92高齡,但只要身體狀況允許,他仍然堅持從家中步行至辦公室。

500米,40分鐘,顧誦芬始終不疾不徐、沉着平和。他記得,從前的自己經過這條路時,“走路都帶風”。

1956年,瀋陽飛機設計室成立,顧誦芬作爲首批覈心成員,開啓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征程。

1964年,中國開始自行設計第一型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顧誦芬先作爲副總設計師負責殲-8飛機氣動設計,後全面主持該機研製工作。他帶領設計部門與風洞試驗單位聯合攻關,在國內第一次創建了戰鬥機噴流影響試驗方法,該試驗方法也成爲後來確定發動機噴流影響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清晨,在沈飛試機跑道的一端,殲-8英姿勃發地停在那裏,等待着起飛的命令。上午9點半,試飛員尹玉煥駕駛殲-8飛機在跑道上疾速滑行,拉桿爬升,直衝藍天,飛至3000米上空,做平穩歡快地盤旋,動作矯健而輕盈。“飛行正常”,塔臺的話筒裏傳來尹玉煥的報告。飛機在兩次通過機場上空後,平穩地降落在機場上,殲-8首飛成功了!正式宣告終結了中國不能研製高空高速戰鬥機的歷史。

1980年,殲-8Ⅱ飛機立項研製。顧誦芬任該型號總設計師,組織和領導軍地多個部門、上百個單位高效協同工作,僅用四年就實現了飛機首飛。

20__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__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此次大會上,書記書記爲91歲的顧誦芬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黨和人民給了我很多、很高的榮譽。這些榮譽應歸功於那些振興中國航空工業的領導和默默無聞、頑強奮鬥的工人、技術人員。”顧誦芬談到這至高榮譽時這樣說。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1

得知顧誦芬先生獲此榮譽後,許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對顧誦芬講出深情祝願。“顧總是瀋陽所的第二任總設計師,爲新中國飛機設計事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開創性貢獻。”瀋陽所總設計師孫智孝說。“顧院士是飛機氣動力設計的奠基人,在他的帶領下,瀋陽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負衆望,注重創新,信念無比堅定,力量無比強勁。”瀋陽所副所長左林玄說。“從老一輩的設計師身上,我看到了勤奮、鑽研、嚴謹、忍辱負重、勇於擔當的品質,由於行業的特殊性,他舍小家,爲大家,遠離名利,爲了國家和民族做出個人最大的犧牲。”瀋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說。

顧誦芬的辦公室在二樓東側。一套木桌椅、兩個舊沙發是這件屋子僅有的活動空間,剩下全被各式書籍和資料填滿。在這片“書的海洋”裏,顧誦芬仍然能記得每一本書的位置,記起每一本書的內容,其中不乏有他主編的叢書。

顧誦芬年近80歲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醞釀名爲“大飛機工程”的科技類叢書,顧誦芬欣然受邀擔任了該叢書的總主編。叢書涵蓋我國國產大飛機的總體氣動、航空發動機、結構強度、航電、製造等專業方向和關鍵技術。其內容既包括領域內專家們最先進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成果,也包括來自飛機設計第一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截至20__年1月,顧誦芬作爲《大飛機出版工程》主編,先後出版6個系列、100多種圖書,撰寫數十份涉及通用航空、轟炸機、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等多機種的研究報告、諮詢報告和建議書。

如今,年屆九旬的顧誦芬,仍在爲了航空事業思考謀劃,業內外院士、專家也經常過來請教技術問題。對每位專家提出的難題,顧誦芬都會神情專注地聽來者講述,並簡潔明快地作出回答。有時,他會站起來,步履稍顯蹣跚,但卻準確無誤地走向書架,幾乎不假思索地抽取一本書或刊物,翻到某一處,指點給來者說:“你所說的這裏有論述。”

由於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原因,顧誦芬曾謙虛地說,“我自己的餘生就是搞這些工作了”,但實際上,他做的絕不僅僅限於組織寫書、譯書、出版和推介。他對我國發展大型運輸機、加快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航空高素質人才隊伍培養等提出決策建議,受到中央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對中央的正確決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2

因爲要保證工人的安全,生命是第一位的,青藏鐵路建設的時候,這些工人很多都要寫血書的,一定要參加。

吳天一和醫療團隊的目標是“不死一個人”,他們按照最高標準,制定了縝密周全的醫療救助體系,而最終5年14萬築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被國際醫學界稱爲高原醫學的奇蹟。

守護高原人民和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而六十多年來,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進了廣袤的青藏高原。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3

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豔、秦豔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路該怎麼走;感動中國讓我們清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

最讓我感動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時,覺得這個名字很特別,後來看了她的事蹟,更加感動。

20xx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啓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項目組終於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着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爲更多人帶來福音。

她的頒獎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爲了一個使命,執着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願善良的人,收穫福報,祝福您們健康長壽。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4

毛卓雲,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爲寧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隊民警。

12月4日晚,中央電視臺《憲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__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落下帷幕,毛卓雲作通過層層評選推薦,當選爲CCTV20__年度法治人物。

12月4日是全國第6個“國家憲法日”和第15個法制宣傳日,“CCTV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共同舉辦,緊緊圍繞“弘揚憲法精神、傳遞法治力量”這一主題,全面梳理20__年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的重大成果,對優秀法治人物進行表彰,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進行特別回顧。

獲得該獎項者,必要代表着“過去一年在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各個領域法治中國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從不同角度展現和詮釋出20__中國法治進程的腳步”。

20__年起,毛卓雲一直從事男性艾滋病在押人員專職管教工作。

據悉,毛卓雲還作爲“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赴北京參加了公安部的評選活動,接下來他很有希望再添一項全國級榮譽。下步,寧波公安將持續開展向毛卓雲同志學習的活動,以此全面提振寧波公安隊伍的精氣神,進一步激發廣大民警輔警幹事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寧波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 篇15

什麼是女排精神?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經歷給國人帶來正能量。”女排姑娘們就是憑藉着這股精神頑強戰鬥、勇敢拼搏,在國際賽場上一次次爲國爭光,爲人民建功!

當今的中國女排隊長朱婷說:“我覺得我心中擁有夢想,有目標和追求。選擇了排球的職業道路,能取得成績,是對自己辛苦付出的回報,我們會盡我們的力量去爭取每一場球的勝利,爭取最好的成績。”沒有夢想,何必遠方。在中國女排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拼搏的力量,更看到了夢想的力量。

其實很多人在贏了前面幾回後,很容易因爲心態不平衡問題導致輸掉後面的比賽。其實從這次世界盃女排連勝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很多的思考。對於“勝利”一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真正厲害的是“連勝”,這可跟我們買“再來一瓶”的飲料連中不是一碼事。連勝很少靠運氣,心態決定了一切。這次中國女排的10連勝利衛冕冠軍正是完美結合了這些基本的心理常識,才能所向披靡,用比對手儘可能少的失誤贏得了比賽!中國女排,你們是最棒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