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18K

“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 篇1

今天,我收看了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

“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通用5篇)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不負韶華。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因爲表面的凸起像國王頭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狀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種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感染人羣一般出現咳嗽、發燒、頭疼、胸悶等症狀。

其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雖然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但是,作爲學生的我們,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爲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儘量不出門,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經常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斷聚焦中國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認爲中國採取“最勇敢、最靈活和最積極的”嚴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爲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戰“疫”的速度、決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樣,應當學習中國的應對措施。

中國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組織人力開展大規模的工程、建立“發熱門診”、迅速隔離感染者、鼓勵在線醫療、關閉學校、爲隔離在家的人們配送醫藥和食物等。科學技術成防疫急先鋒,救援機器人、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用於防疫。“在與新冠病毒抗擊的戰鬥中,中國部署了消毒機器人、智能頭盔、配備熱像儀的無人機和先進的面部識別軟件。一些外賣平臺利用機器人將食物從餐廳送到外賣配送員和顧客手上。

中國的學校停課不停學,數百萬學生每天通過直播軟件上課。疫情下的許多行業仍然保持繁榮,包括健身、廚藝和音樂等線上課堂。

疫情如令,責任如山。在這場衆志成城、同仇敵愾的戰鬥中,中國人民的團結信念和責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經過一堂思政課的教導,我明白了許多。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道理,明白了愛國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我們人生的引領。

看完這個全國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後,一定會注意疫情,增強疫情意識我們雖然不能“親近戰場”但是我們永遠是國家、武漢、的後勤部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鍾院長加油!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早點能夠回學校,早點回到我們學校上課。最後爲逆行的勇士們祈福,平安歸來!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 篇2

20__年春節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從湖北武漢向全國蔓延。按照部署,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瀋陽急救中心承擔確診、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和部分密切接觸者的轉運工作。

1月17日,瀋陽急救中心立即召開動員會議,迅速成立領導小組,採取各項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疫情。當天,瀋陽急救中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全體班子成員、中層幹部、護士長、司機班長取消外出和休假,在各自崗位24小時備勤。全員24小時開機,確保通訊暢通,規定時間內未接通者中心將啓動相關問責機制。

轉運首例患者 戰疫打響“第一槍”

瀋陽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長黃來介紹,中心組建3個應急保障梯隊,啓動與122聯動機制,適時協助應急救援、開通綠色通道,120指揮中心設定專人進行對接。1月20日,中心迅速完成人員、車輛、急救設備、防護物質集結調配工作。

1月22日春節將至,千家萬戶都在準備年貨迎接團圓節。這天,瀋陽急救中心迎來了第一例轉運的患者。凌晨2點,人們已經熟睡時,轉運隊伍的第一次轉運任務才伴隨着急救車的消殺而宣佈結束。1月30日起,轉運隊伍又肩負起省內臨近地市確診病例的轉運任務。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高琛、護士張詩楊,神經內科護士張璨三名護士組成的護理小分隊前往市第六人民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支援,這次支援共計14天。

累計轉運989人次 行駛56870公里

“很多人覺得,瀋陽沒有新增確診病例,也沒有無症狀感染者,是不是急救轉運就可以歇歇啦?其實,我們還要負責入境發熱人員的轉運工作。如果入境航班增加,轉運任務就會越來越重。”黃來說。2月25日,機場轉運隊完成首例患者的轉運,標誌着“三站一場”排查轉運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截至5月27日,瀋陽急救中心累計轉運相關病例989人次,其中確診病例73例(含省內其他城市確診35例),無症狀感染者26例。急救車行駛里程約5687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心成立轉運隊臨時黨支部,有三名入黨積極分子光榮火線入黨。

“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 篇3

今天(3月16日)的《一線抗疫羣英譜》我們來認識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杜斌。從來到武漢的那天起,他就奔波在各大收治重症患者的醫院之間,對他來說,指導救治最好的方式就是離患者再近一些。

這是位於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9樓的一間普通的會議室,來自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等領域的國內頂尖級專家團隊正在緊急會診。杜斌,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醫學科主任。從1月中旬接到任務,加入由鍾南山院士擔任組長的國家高級別專家組,杜斌已經紮在抗疫最前線50多天,他奔波在武漢所有接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醫院之間,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巡查5家醫院的ICU病房。數據顯示,在疫情暴發最初的一個多月時間,重症患者從發病到住院平均需要9.84天,很多患者病情的發展速度讓大家措手不及。爭分奪秒完善診療措施,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這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錨定目標,也是國家醫療救援隊的核心使命。

在杜斌的心裏,指導大家救治最好的方式就是帶頭守在牀旁、守在患者身邊。情況緊急時,給病人氣管插管、吸痰,杜斌都自己上。

記者拍攝的這天晚上,來自意大利、法國等幾個國家的同行要和他預約同時在線交流探討疫情相關情況。一個多小時的跨洋連線,從疾控到治療,外國同行的問題具體到病人臨牀的診斷細節,他們希望能從中國辦法中獲得更多更充分的借鑑。隨着治癒率的提升、病亡率的下降,中國也在爲全球防疫、抗疫爭取寶貴的時間。

“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 篇4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當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勝利,正值社會秩序、經濟秩序和工作秩序加速恢復的關鍵時期,平衡好防控與經濟建設之間關係,必須念好“緊、巧、準”三字訣,才能推動防疫發展“兩不誤”,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譜寫復工復產新篇章。

“緊”字爲先,嚴防嚴控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經過舉國上下數月的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經濟生產秩序已呈現持續向好的態勢,但此時仍萬萬不是掉以輕心之時。“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當前形勢越是向好,越是要緊繃“嚴防死守”的弦,抓細抓實防控常態化工作,紮緊織密精密智控網,決不允許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始終保持節奏不減、強度不鬆,確保打贏疫情戰鬥最後“一公里”。

“準”字當頭,分析研判確保精準幫扶全落實。“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要打贏復工復產之戰,一方面,要強化分類施策,聚焦細節,在“毫末”處着眼、於“累土”處發力,完善不同類型、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企業復工標準;另一方面,要主動靠前服務,深入推進“三服務”,變“企業上門找”爲“上門找企業”,科學研判、對症下藥,加大對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幫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準落地,政策要跑在受困企業前面,爲企業疏通堵點、消除痛點、解決難點,在安全、有序前提下,全力推動經濟恢復和持續健康發展。

“實”字立足,革新發展確保復工復產高質量。書記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因此,要妥善處理危與機的關係,注重效率抓落實,精準發力之處,點準難題“穴位”、找準解決思路,強化頂層設計、補齊發展短板,在制度優勢到治理效能轉化之路上走在前、調更優。既要千方百計解決供應鏈、資金流等領域復工復產復市的薄弱環節,將復工復產的過程變爲轉型升級的過程;又要積極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牽引製造業創新發展,加速推進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控制力;更要進一步招引人才、招引項目,不斷構築贏得未來的新優勢,將復工復產作爲化危爲機的實踐考場,千方百計想辦法、找出路,跑出高質量復工復產加速度。

“兄弟無遠中非攜手抗疫同行”觀後感心得 篇5

搶救危重症患者的ICU(重症醫學科)病房,是抗疫“火線中的火線”,是“最靠前的前線”。

在這裏,有一大批“90後”青年醫生和護士衝鋒在前。面對疫情大考,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展現了蓬勃的青春力量,交出了優異的答卷。

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張茂榮: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3月17日上午10時許,張茂榮(圖①。宋桂來攝)又一次來到鵬鵬(化名)牀前,仔細查看各項體徵數據。鵬鵬8歲,罹患白血病,不久前又因感染新冠肺炎轉入武漢兒童醫院。“經過我們的治療,鵬鵬這幾天病情已經明顯好轉,很快就能下呼吸機了。”張茂榮說。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是張茂榮的微信簽名。“1月初,我還在消化科上班,後來病房改造後開始接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3月初,之前待過的重症醫學科缺人,我就過來支援。”

一線查房、觀察病情、處理醫囑,張茂榮和同事一起認真執行科室主任、上級醫生的治療方案。“白班上下午都要進病房,最長一次待了七八個小時。”張茂榮告訴記者,夜班從下午5點開始,等交接完回到酒店,有時已是第二天中午。

ICU病區裏,最多時有17個孩子,年齡最小的只有一個多月。在他們的努力下,現在病房裏只有6個孩子。“有些幼兒患者話還不會說,我們瞭解病情除了問家長,最主要靠檢查。”張茂榮說,有的患者入院之前病情就比較嚴重,更加大了治療難度。

“疫情剛開始時,我確實有些緊張,畢竟誰都不瞭解這種病毒。隨着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和治療手段的豐富,慢慢就不緊張了。”張茂榮說,這次疫情讓他的職業榮譽和責任“指數”飆升,同時對志願者、快遞小哥等羣體更增添了深深的敬意。

ICU裏的患者,家屬不能陪護,張茂榮就通過電話、微信和他們保持聯繫。“我們會約好時間,告訴家長孩子的病情進展。”張茂榮說,“對於每一名患者,我們都必須全力以赴。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吳永然:

“心態和理念都更成熟了”

看到張強(化名)跟家人視頻聊天時開心的樣子,吳永然(圖②。康清銪攝)打心眼裏替他高興。張強曾是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吳永然和同事的協力搶救下,才轉危爲安。“他幾天前撤了呼吸機,再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就可以轉入普通病房了。”吳永然說。

今年29歲的吳永然,是武漢協和醫院綜合ICU醫生。疫情暴發後,他就向科室請戰。1月29日下午,接到通知趕往金銀潭醫院支援。

“與我以前接觸的患者相比,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治療難度要高一些。而且,我們在病房都穿着厚厚的防護裝備,不管是操作還是治療,都不如以前順手。”吳永然說。

金銀潭醫院南五樓病區,患者最多時有27人,白班上午8點到下午5點、夜班下午5點半到次日早晨8點。最近這40多天,吳永然從最初的忐忑不安變得得心應手。“我們是一個臨時組建的科室,醫護人員來自不同的單位、崗位,但經過磨合後,現在都能熟練配合完成各種診療流程。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也進步了很多。”

“已經成功撤了ECMO,但是呼吸機還在,仍然不能大意。”現在,吳永然正參與管理兩位上了ECMO的危重症病人,十分忙碌。

每進一次病房,吳永然都要待三四個小時。口罩勒出的痕跡,讓媽媽很擔心。“來支援的時候,沒有告訴父母。他們後來看到我臉上有印子,就猜出來了。”吳永然說,媽媽雖然有時會擔心得偷偷流眼淚,但仍然支持他上一線治病救人。

“雖然我以前參加過很多次危重症患者治療,但這次的挑戰要大很多。治療過程不是一帆風順,有時候也感覺有些沮喪,但是我都挺過來了。”吳永然告訴記者,這次戰疫也是一次成長的淬鍊,“心態和理念都更成熟了”。

武漢市肺科醫院護士朱靜:

“我們已經長大了,要擔起更多責任”

從1月3日至今,今年26歲的武漢市肺科醫院護士朱靜(圖③)已經在ICU病房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

3月16日下午1點,剛從ICU出來的朱靜神情有些疲憊。前一天晚上,ICU病房新轉進來一名危重症患者,患者情況很不好,朱靜忙前忙後一直到深夜1點半纔回賓館。17日一大早7點不到,她又起牀到醫院上了個早班。天氣越來越熱,下班時,她渾身早已被汗溼透,“腿都有點站不住了”。

最近,武漢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但朱靜所在醫院的重症病房收治的病人卻增多了——都是其他醫院轉過來的危重症患者。朱靜的工作量也隨之加大。

即使經過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朱靜仍然要保持冷靜、專注,“我們看護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直面生死,不能有絲毫鬆懈,必須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2月10日是朱靜的生日。那天凌晨,她正在值夜班,一名61歲的患者轉入ICU,開始使用無創通氣,給氧濃度已達70%,如果無創通氣出現問題,隨時都有插管危險。但該患者剛進入ICU很不適應,與同事交班後,朱靜就第一時間到這名患者牀前,安撫情緒,耐心講解無創面罩的使用方法。凌晨4點,這名患者突然又激動起來,情緒起伏,身體掙扎,還伴着咳嗽,導致無創面罩無法戴穩。

聽到呼吸機漏氣報警,朱靜急忙趕到牀邊,一邊調整扶正面罩,一邊安慰患者。普通人玩手機,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都受不了,但朱靜硬是用手扶着無創面罩堅持了兩個小時,直到患者情緒穩定。

在ICU,除了治療護理,患者的生活護理也全部由護士完成。每天要爲患者擦洗身體,處理大小便、吸痰、翻身……朱靜毫無怨言。儘管今年才26歲,朱靜已經在ICU工作了5年,她說,在她們科室,像她這樣的“90後”有20個,“我們已經長大了,要擔起更多責任!”

武漢市第三醫院護士陳奕:

“最重要的是耐心細心愛心”

3月16日中午下班時,聽說病房裏的百歲老人王婆婆下午就要出院了,武漢市第三醫院“90後”ICU護士陳奕(圖④)着實高興了好一陣子。

爲了照顧王婆婆,陳奕可沒少費心思。入住武漢市第三醫院ICU病房以來,王婆婆沒人陪伴,心情不好,陳奕就每天陪她說話;擔心王婆婆年紀太大嚼不動飯菜,她每天還特地爲王婆婆做熱稀飯,端到她面前,喂到口中,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奶奶一樣。

從1月4日起,陳奕就在ICU病房工作,她先是被抽調到金銀潭醫院。3月2日,與同事換崗後,她又回到武漢市第三醫院,繼續在ICU服務。

2月11日,36歲的張先生因患新冠肺炎入住金銀潭醫院ICU病房治療。由於呼吸困難,醫生爲他採取了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第一次巡查時,我發現他飯也沒吃多少,水也沒喝多少。”陳奕說,後來詢問才知道,原來張先生是怕吃飯喝水多了要上廁所,這樣會麻煩護士。

“我就是您的家人,您有需要就叫我,有呼必應,您一定要吃飯。”爲了讓患者吃飯,陳奕循循善誘。“剛開始,他不太配合。飯熱好了,送到嘴邊的時候,他直接讓開了。”陳奕說。陳奕於是就先從水開始喂起,慢慢地,張先生接受了,也開始願意吃飯了。

第二天,張先生由於呼吸困難,上了無創呼吸機。陳奕在給張先生餵食飯菜時,爲了避免他吃飯時出現呼吸困難,張先生每吃一口飯,陳奕就把無創呼吸面罩扣上給他吸氧緩解一下,“一頓飯最少吃了兩個小時”。

“重症患者通常心理壓力都很大,需要護理人員真正走進他們心裏,從內心深處關心他們、瞭解他們。”陳奕說,“對待重症患者,最重要的是耐心細心愛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