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2W

范仲淹一生致力於北宋的文化教育改革,爲文化教育事業作出巨大貢獻,范仲淹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是中國教育史學尚待開發的一座富礦。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心得體會

篇一: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心得體會

20xx年2月13日上午在區會展中心觀看了“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范仲淹專題,深受啓發,對職業道德的內涵,特別是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內涵的認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對個人修養和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康德說:“世上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對它們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對它們充滿無限的敬畏,那就是我們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長期思考道德和道德律,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思想決定行動,即是行動的指南,修養決定人生的質量,德是思想和修養中的黃金,是重中之重。

一、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堅定了責任感、使命感。作爲國家工作人員更應該帶頭加強道德建設,自覺引領和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因爲國家公務員是黨和政府各項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執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其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如何,將直接影響整個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具體而言,在平時就應當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當作自己不可推脫的責任和使命,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學習黨的政策、學習先進的文化,在弘揚主旋律、引領社會風尚上發揮帶頭作用。黨員幹部更應該以身作則,帶頭倡導和弘揚時代精神,時時刻刻做到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牢固樹立良好的黨風、政風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念,擺正“集體”和“個人”的關係,不斷增強永葆黨員先進性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爲廣大人民羣衆做出榜。特別是近幾年開展的“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感動身邊人——文明鐘山系列行動”——對培育優良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遠意義。其充分體現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爲更進一步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通過這次學習,更堅定信心,不斷鞏固廉政爲民,秉公執法思想意識,牢樹“螺絲釘”和“一塊磚”精神,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培養,堅守好教育工作者的良知,牢固思想防線,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爲人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人品、官品如同幹部的兩翼,缺一不可。做官必須先做好人。人品決定官品,好人不見得是好官,但好官卻首先是好人。人品高尚者,日三省其身,時刻保持警醒,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不喪失道德底線,不迷失人生方向,始終對羣衆感情真摯,對教育事業忠誠可靠,對同事熱心誠懇。沒有好的人品做底子,一旦權力在手,勢必生邪心、走歪路、辦壞事。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好的人品,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德”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即要有高尚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強烈牢固的公僕意識,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始終保持艱苦創業的工作作風,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篇二: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心得體會

在xx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指出,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並且明確提出了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五個必須”要求,即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於黨的同志;必須遵循組織程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彙報的彙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求非法利益。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性,爲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建設指明瞭方向。

筆者認爲,“三嚴三實”中的“嚴以律己”,就是指貫徹落實習的“五個必須”,嚴守紀律和規矩,心存敬畏,慎獨慎微,勤於自省,做明白人,辦明白事。“嚴以律已”特別強調了領導幹部的“自律”, 突出了個人修養在黨風廉政中的基礎性作用,把作風建設從制度層面昇華到了價值層面。作爲一名剛從基層黨委書記提撥到副處級領導崗位的幹部,我覺得,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上,只有嚴以自律,才能慎獨慎微,將他律變爲自律,變外在的規則爲內在的價值,真正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

要做到嚴以律己,首要不斷加強學習,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警惕。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改造世界觀是領導幹部一輩子的事,什麼時候放鬆,就會犯錯誤、摔跟斗。古人曾說“吾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在當今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歷史環境下,在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和誘惑面前,如何拒腐蝕,永不沾,作爲黨的領導幹部來講,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切實加強黨風廉政理論學習。在鄉鎮工作的時候,無論工作多忙,第一期的《黨風廉政教材》和《公訴人》這兩本雜誌,我都會仔細地看認真地學,通過理論學習和對一些腐敗案例的分析,時刻警醒自己,自覺加強黨性鍛鍊,嚴以律己,守紀律,守規矩,做到慎始、慎微、慎獨。

要做到嚴以律己,就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就是對羣衆的敬畏,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以及對責任的敬畏。對羣衆的敬畏,就是要始終堅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多幹爲民謀利,爲民造福之事。對黨紀國法心存敬畏,就是維護好黨的紀律權威,遵守國家法律,堅持依紀依法辦事,廉潔從政。對責任心存敬畏,作爲黨的一名領導幹部就要時刻不忘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總之,要把無形的敬畏奉爲“頭上神明”,日三省之,化爲手中戒尺,日恆量之。樹立並恪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要嚴以律已,還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吃的不吃,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純潔社交圈,淨化生活圈、規矩工作圈,管住活動圈,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人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記得幾年前我在水東街道辦事處任職的時候,由於工作關係常與原市徵拆中心的某些工作人員接觸,看到他們在豪華的歌廳包廂裏喝名酒,抽名煙,每人還帶着一名妖豔的小蜜。當時我就想,這種生活方式和亂花錢養小蜜,必定與貪腐有關,於是我主動切斷了與他們的聯繫,純潔淨化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後來不到兩年時間就聽到了他們因貪腐而入獄的消息。

嚴以律己,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並長期堅持下去不容易,我覺得要時刻繃緊這根弦,強化自我修養,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始終保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以淡泊之心對位,以知足之心對利,以敬畏之心對權,以責任之心對事,做明白人,辦明白事,踏踏實實履行職責,保持一個乾淨的心靈,一個清白的名聲,一個廉潔的口碑,展示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篇三: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心得體會

通過觀看《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反腐倡廉的重大意義。作爲一名基層紀檢幹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肯定會和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文化修養、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接觸,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和考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廉潔從政、廉潔執紀、廉潔奉公,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嚴起,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在“三慎”方面下功夫。

一是慎獨。所謂“慎獨”,就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做到謹慎不苟。東漢的楊震去做太守,有故人送黃金,楊震不收。來人說:“我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沒有人知道我到你這裏來。”楊震回答他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來人灰溜溜的走了。至今各地還有不少楊姓宗祠的“四知堂”,用來紀念先祖的廉潔之風。在面對外部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時,能夠像楊震那樣做到慎獨是自律的根本保證。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心,拂去思想上的灰塵;經常檢討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有沒有越過“雷池”。只有通過經常性地自我剖析檢討,一刻也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慎獨”。

二是慎初。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好頭一關。《詩經》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事情一旦有了開頭,很少能夠終止。明朝張瀚在《鬆窗夢語》裏記載:自己初任御史,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爲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伕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小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髒了新鞋。進城後,路面泥濘漸多,轎伕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顧惜了……王延相說:“爲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以後,“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警示我們要慎初。回顧一些腐敗官員的人生軌跡,發現有很多都是因爲沒有把握住“第一次”,沒有做到“慎初”的緣故。他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沒有把持住,於是就有了“第一次”;而有了第一次之後,往往便會一而再、再而三,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船到江心補漏遲”,等到自己醒悟過來已經晚了。浙江省醫藥管理局原局長周航在懺悔中說:“第一次很重要,第一次你沒把牢,後面就很難了。第一次送錢你拿了,第二次送你你不要,人家會說你假正經。結果你收了他的錢,他要你辦事,你總不能拉下臉說不行。”事實的確如此,只要有了第一次,就已經身不由己了。所以,我們不能以“只此一次”來放縱自己的慾望,也不能以“下不爲例”來爲自己開脫,真正守好“第一次”,把好“頭一關”,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是慎微。“慎微”意思是說在微小之處謹慎,認真重視和正確處置關於“小節”的事情。古人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起”,說的都是注重小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後漢書》記載,南陽太守羊續很喜歡吃魚,他手下有一個府丞,投其所好送來一條鮮魚。羊續礙於情面沒有拒絕,等來人走後,他把魚掛在了房檐下。不久,這條魚就幹得只剩下骨頭架子了。後來,這個府丞又送來一條魚,羊續用手指了指那條幹魚。府丞面紅耳赤,悻悻而回,從此再也不敢送魚了。以後,又有不少官員因腐敗落馬。想想這些人,貪婪的胃口大得像“老虎”,但最初他們不過如“蒼蠅”,飛蠅逐臭,叮的可能只是人家送的 “一條魚”。可不要小看這條“魚”,正是這條“魚”,開“胃”養“胃”,讓經不住誘惑的官員在貪腐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跌入深淵。可見,小節並不小,“大節”與“小節”從來都是互爲依存、相互轉化的。我們有的人認爲平時喝點小酒、打點小牌、讓基層買點土特產,收點小禮物,區區小事、無傷大雅、不足掛齒。這是非常有害的想法。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世界上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小節方面不注意,最後就會出現大問題。現在,各級都在大力開展防止和糾治不良傾向活動,我園也結合實際制定了詳細具體的防糾措施,其中大部分是針對一些平時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小問題小毛病的。我們要切實按照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紮實搞好不良傾向的防止和糾治,避免“小蒼蠅”長成“大老虎”;要注重小節,防微杜漸,不以惡小而爲之,從細枝末節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出一點界,不越一點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