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2023年新年致辭(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8K

大學校長2023年新年致辭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學校長2023年新年致辭(精選3篇)

的鐘聲即將敲響,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謹代表學校,向全校教職員工,向爲學校建設和發展作出過寶貴貢獻的老領導、老同志,向胸懷大志、奮發向上、刻苦學習的同學們,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海內外校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

過去的一年,我們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17大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以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學爲目標,同舟共濟,奮發圖強,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鼓舞的優異成績。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新增5個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培育學科,新增3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引進高層次人才 23人,產生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各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國家級模範教師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年科研經費達到8000萬元,社科項目立項總數在全國高校排名並列第三;在師範生免費教育上,我們不僅取得了招生的開門紅,而且還以此爲契機,創新了教師教育體系,提高了學校的聲譽,辦學特色得以進一步彰顯;在全面推進質量工程建設中,我校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就業工作保持良好態勢,本科生就業率保持在92%,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在管理工作上,學校繼續深化體制和機制改革,提高服務質量,爲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是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上任後的第一年,我們要繼續堅持依靠廣大教職工辦學,增強服務意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始終保持奮發有爲、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繼續堅持以育人爲根本,以學科建設爲龍頭,以隊伍建設爲關鍵,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新的征程,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在新的一年裏,讓我們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同心同德,羣策羣力,紮實工作,攜手共創百年華師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最後,祝願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大學校長2023年新年致辭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同志們: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謹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向全校師生員工和離退休老同志,向職工家屬、學生家長、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即將過去的20xx年,是XX大學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的一年。在省委和教育部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全校上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創建全國高水平大學的奮鬥目標,按照“聚精會神抓內涵、改革創新謀發展、重點突破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強化內涵,改革創新,加快發展,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學科建設富有成效,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對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紮實有效,新校區建設、各項管理與改革等工作都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爲創建全國高水平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校師生員工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結果,也是廣大離退休老同志以及海內外校友熱情關心和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校黨委和校行政,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玉鼠隨冬去,金牛伴春來。即將到來的,是XX大學上水平、上臺階的關鍵一年。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繼續大力實施教學質量工程、科技創新工程和人才強校工程,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夯實內涵,深化改革,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更加紮實的工作業績,實現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推動學校再上一個新的層次、跨上一個新的臺階,加快創建全國高水平大學的步伐,爲實現中原崛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衷心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學業進步,事業有成,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大學校長2023年新年致辭 篇3

同志們:

第四次本科教學大討論要從三個層面達到效果:從學校層面重新審視我們的辦學定位,從二級學院層面考量我們的專業建設,從老師層面思考在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過程中自己該做什麼。所以,今天圍繞這幾個層面,就自己對應用型辦學定位的理解和認識,同大家作一個交流發言。

關於應用型辦學定位的理解,要討論三個問題:第一,就是什麼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或者叫應用型本科的含義是什麼,它與學術性大學、職業技術高校有哪些區別;第二,確立應用型本科的意義;第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內容。

在升本建院以來的九年裏,重慶文理學院取得了輝煌的辦學成就,走在了全國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我們說學校排在全國24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前列是有依據的。早在20xx年,學校在全國700餘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排名519位,這個排名已經位於新建本科院校前列;教育部高教司有關領導選擇了我校參與“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及評估指標體系研究”課題,我校同山東德州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南京工程學院一起,共同承擔了四個子課題。有關負責人曾說,之所以選擇這四所學校承擔這個課題,是因爲它們在全國200餘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是辦得最好的。

同時,我們還有幾組數據進行印證:

第一,學校辦學條件走在了新建學院前列。我們有兩個功能齊全的校區,一個是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型的星湖校區,第二個是佈局合理,美麗大氣的城市社區型紅河校區。

第二,師資隊伍水平走在全國同類院校前列。我們成功引進了一名國家工程院院士,這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是獨一無二的,在重慶高等院校中也是很少的。塗銘旌院士是重慶市引進的第11位院士,在重慶市院士的貢獻和成就排名中位居第四位。他在我校化學化工、材料等學科專業集羣建設和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建設等領域發揮了重要帶動作用。我校現有教授82名,在重慶市同類院校中位於前茅。

第三,取得了四大標誌性辦學成果: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特色專業。這在全國200多所新建院校中是獨一無二的。

第四,學校生源水平逐年提高,從20xx年開始,我們告別了補錄的歷史,20xx年實現了第一志願錄取率超過了90%。今年的招生形勢比去年還要好。這表明了學校的辦學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這是一些大學幾十年苦苦追求的,但文理學院經過近十年的辦學實踐就實現了。

第五,學校領導班子在重慶市委組織部組織的針對全市所有高校、所有區縣、所有部委局辦領導班子的年度考覈中連續三年被評爲優秀,而且20xx、20xx年度連續在全市高校領導班子考覈中排名第一,20xx年度排重慶市高校的第二名,表明學校辦學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認可和讚揚。

第六,國際合作辦學有實質性突破,實現了幾代文理人的辦學夢想。學校20xx年招收了與美國西北理工大學學分互認的“2+2”國際班20多人已經過一年的學習,再過一年將奔赴美國學習;我們招收了3名俄羅斯籍留學生,組織了旅遊學院學生到馬來西亞泰萊大學交流學習,旅遊學院教師也即將赴馬來西亞學習;我們將有35位英語教師分別赴美國和英國接受培訓。今年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又有新突破,下學期開學後將有10名外國留學生到學校學習,而且獲得了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外國留學生獎學金。

第七,正在進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無論是理念層面還是操作層面,都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的。

重慶文理學院過去辦學成就值得我們驕傲,我們也有信心把第三次創業搞好。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組長劉獻君教授爲我們總結的就是:管理創新,特色發展和開放辦學。管理創新主要是“三標一體”教育質量管理模型,據此凝鍊了“學生即顧客,教育即服務,質量即生命”的獨特辦學理念。如果不走全新的路,不堅持特色發展、錯位發展,我們就不會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速生桉等一批成果。所以今後的研究生教育都要走這條特色發展之路,也就是塗院士講的“少人區”和“無人區”。開放辦學主要是國內校企合作,國際開放辦學等。

每一次本科教學大討論就會帶來一次思想觀念的大解放,一次具體行動的大飛躍。第一、第二次本科教學大討論澄清了什麼是本科,如何建設本科,使學校實現了升格轉型,取得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成功。學校在20xx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後,文理人就在思考下一步怎麼更好地發展?學校在20xx年用了一年的時間,進行了第三次本科教學大討論,它最大的成果和收穫就是找到了文理學院作爲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可以說這在學校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加深了我們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辦學定位的認識,這對制定新的、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轉變師生思維方式、教學和學習方式都有着重要意義。

今天,我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什麼是應用型本科

一些專家認爲,應用型本科有這些共同特點:一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爲主,但不是隻能培養應用型人才;二是以培養本科生爲主,某些具備條件的學科專業可以培養研究生,但當前不應當以培養研究生爲主;三是應該以教學爲主,同時可以開展應用性、開發性的科學研究。四是應用型大學應該以面向地方爲主,某些專業也可以面向地區,甚至面向全國,但主要應面向地方,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我們的應用型大學的學科專業定位,要深入分析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專業和專業方向,及時增設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應用型的專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同時以靈活、實用的課程設置來培養具有多種技能的學生。應用型本科高校必須明確,主要任務是爲地方培養建設人才,一方面爲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以地方爲依託,不斷拓展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努力構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教學新模式。什麼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呢?我認爲,理論性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給學生講清楚“爲什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則主要給學生講清楚“怎麼做”,所以要實現從“爲什麼”到“怎麼做”這樣一個轉變。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走出傳統的精英教育辦學理念和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不是要求知識的全面系統,而是要求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最佳結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大批能夠熟練應用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適應社會多樣化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需要大力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可通過聘請校外具有豐富生產實踐經驗的人員作爲兼職教師,逐步形成一支相對穩定、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又有較強應用能力的教師隊伍。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科學研究主要是應用型開發研究,科研的目的是爲了促進技術的改進和提升,我想學校的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都要貫穿“應用”兩個字。我們將來要搞的研究生教育應該是應用型的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也應是應用型研究。

二、確立應用型本科的意義

確立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對我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學校辦學模式上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第一,解決了培養目標的問題。明確與了過去的精英教育的區別,引領我們正確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第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我認爲現在大學生就業觀存在的問題還是學校教育的問題,因爲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是將學生當作精英來培養,學生自以爲是社會精英,所以不願意到基層,做一般的技術性工作。

第三點,引導教師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覈評價方式。我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的社會學思考》一文中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社會意義作了專門闡述。

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首要社會意義就在於有效破解學生就業難這一社會問題。就業難,有人草率地認爲不擴招就沒有就業難題。西方發達國家的升學率遠比我們高,有的已經進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時代,而它們沒有我們這樣的就業難題,沒有這麼高的不就業率。我認爲高等教育擴招與大學生的就業難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從教育方面反思,造成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兩個本質原因,一是大學生心中的理想崗位的就業難,是就業觀念的問題;二是學生動手能力差,企業根本就不要。一個方面是自己不去,一個方面是企業不要,所以造成就業難。

“眼高手低”造成了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從表面上看這是學生出了問題,實質上是人才培養模式出了問題。因爲學校不是按照應用型人才標準在培養,沿襲的仍是精英教育的培養模式,畢業生實踐動手能力差,就業困難,也是培養模式的問題。有些高職院校開辦的“大學後教育”非常火爆,生源非常好。爲什麼?“大學後教育”培訓後,直接就可以到企業就業,實現了和企業的“無縫對接”。大學教育不適應企業的需要,還需要通過高職教育來彌補,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大悲哀!需要反思!浪費國家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資源,培養不出企業需要的人才。這就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問題。

所以說,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第一大意義就在於有效破解社會難題——就是就業難;它的另一個社會意義就是調整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因爲目前浪費了很多的資源,培養不出合格的人才,當然就效率低下。

三、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主要內容

首先是培養目標的改革,也就是要重新定位學生未來的角色。研究型人才培養就由其他高校去搞,因爲老牌大學底子厚、科研能力強、沒有生存之憂。這也是爲什麼應用型大學是被一批爲生存發展擔憂的新建本科院校推出的原因,就如我們文理學院就是要通過應用型人才培養,來重新定位設計學生的社會角色。

第二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學校要增進學生社會化內容和任務的轉變。社會化的任務在於培養學生認識社會的價值,教學的內容是必須要改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學校的教學內容要更加註重學生社會化與個性的發展相統一。應用型人才的多樣性就要求學校在促進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教學內容要更加豐富,梯度性和可選擇性要更強,以適應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需要。

第三是教學模式的改革。學校要由後臺走向前臺。在傳統的教學上,學校都是在後臺,學生自己去和企業對接。現在,學校要從後臺走向前臺,要和企業一起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無縫對接。

第四是考試方法的改革。一個基本觀點,考試的功能是什麼?大家知道它的首要功能是檢驗功能,但同時它還有第二個功能——傳遞社會需求的信號。現在是知識時代,需要培養團隊意識,合作意識。所以考試要向學生傳遞社會需要的東西——團隊合作的意識,尋找知識的能力,尋找解決辦法的能力。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如果要沿襲原來的單一的試方式,無法鼓勵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不出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最大的困境來自於教師。爲什麼要搞第四次本科教學大討論?就是希望老師們要轉變觀念,要積極行動,參與到這個改革中,否則改革就是空中樓閣。老師要備一堂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需要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是原來的很多倍。方案制定簡單,動員也簡單,但每個老師要真行動,真參與,難!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喊兩句口號就可以實現的。

當前學校發展有三大瓶頸制約我們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第一是我們的專業結構不合理,應用型專業比例偏低;本科專業主要集中在文理基礎學科,工學所佔比例低。第二是實驗實訓條件跟不上。應用型大學體系構建的標誌之一就是要有工程中心、實訓中心,沒有就談不上應用型大學。第三是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雙師型教師緊缺。

解決這三大瓶頸問題。需要具體落實到老師層面、學校層面。學校要找準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師們的參與。老師要積極投身“五大教學改革”,它涵蓋了老師們操作層面的所有問題,即要進行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程考覈方式、公共課教學、畢業論文(設計)的改革,在《重慶文理學院關於深入推進五大教學改革的意見》裏都已經作了詳細的佈置。這幾大改革都需要老師們的全力參與。

我堅信,有大家的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咱們創建應用型大學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