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聞理論學習與實踐實習經驗交流上的講話

來源:瑞文範文網 3W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關於新聞理論學習與實踐實習經驗交流上的講話

大家好!

感到很高興,今天我站在這裏和大家做實習經驗交流。首先很感謝新聞學院的領導 和老師給了我們一次實習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讓我重新認識了新聞這個職業,讓我對新聞人重新定義。我站在這裏時間只有5分鐘時間,時間很短。我想我應該怎麼在這有限的幾分鐘能夠不浪費大家這麼寶貴的時間,讓大家能夠有所收益。就我自己的實踐和大家談談。

我去的是銅川電視臺,電視臺的新聞和報社是不一樣的。在實習的兩月中,我通過仔細的觀察和每天的筆記總結出了一些特點和自己對於新聞的一些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電視臺的新聞稿件比較注重口語化。

當你在寫一篇新聞稿件時,除了語言精練和文字通俗之外,必須注重口語化。就是說你在寫完之後必須自己在讀一遍,看一下寫完之後符合不符合我們平時說話的口語邏輯。這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連接詞和轉折詞、語氣詞的使用比較頻繁。在報紙裏面很多不用的詞語在電視新聞稿件中卻要頻繁的使用。比如:“了”“而”“同時”等詞語的使用。

二:新聞不是報告。

現在我們看很多同學寫的新聞稿件,純粹就是一個報告。我在實習時深切的感覺到這一點。剛寫時,每一個新聞稿件怎麼那麼生硬,沒有一點人情味,對事情的敘述沒有點到位,缺乏深入的思考。很多甚至是一些材料上的原話照搬下來用上。其實這是不行的,我們需要自己仔細的觀察和細心的思考。新聞告訴的是人民發生了什麼,什麼時間、地點、誰,發生了什麼事情,對誰或者社會有什麼影響。造成了什麼後果。把這些要素寫全了就是新聞了。當然很多新聞部需要5w一應俱全,寫夠其中3個要素就可以了。

三:加強寫作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不論你在哪裏實習,電視臺抑或報社新聞寫作是必備的。特別是在報社。我第一次和老師出去就要我寫作。當時我寫時一下子懵了。這個怎麼寫啊?該怎麼辦啊。雖然自己也寫過不少東西,但真正自己來寫時有點心虛。當然我的老師挺好的,一字一句的細心指導,這個該用什麼稱呼,文字應該怎麼表達,都一一指導。最後稿子改了6—7遍。終於發出來了。

四:專題人物報道突出重點。

中間有一段時間天天和老師下鄉採訪。做先進人物報道,那麼在幾分鐘的片子或者幾千字的新聞裏,要做出一個新聞人物就需要抓住其典型,抓住一個典型人物的突出特點,重點描述典型事蹟進行實際採訪。對於數字必須精細。但是採訪先進人物是很多的鏡頭是必須擺拍的,不然無法做節目。

五:電視新聞稿件的寫作有一個基本範式和規則。

每一篇電視新聞稿件必須案這麼一個標準來寫:標題、導語、正文、同期聲、字幕。必須一一寫清楚。(附一)

六:背景資料的運用至關重要。

在採訪時對於一些大衆所不能充分理解的事情必須加強背景資料的介紹。讓大衆瞭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是怎麼發生的,產生了什麼後果,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七:新聞採訪需要吃苦。

吃的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嘛。採訪時很多時候需要下基層到實地去的。當然很多采訪任務比較艱鉅必須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完成採訪任務。大熱天的誰願意到田間地頭去,而且還扛個大機器,有時候累的一身汗在所難免的。用眼看、手摸、鼻聞、體驗等方式來進行。遇到這類觀察性的採訪,作爲實習生的我們尤其需要珍惜,千萬不要錯失良機。因爲一些突發性新聞,如礦難、火災等,主要靠記者對現場的觀察來完成。一次和老師採訪火災時,我們的攝像機一直沒停過,遇到一個人順便拉過來詢問情況。路人會告訴你她所瞭解的情況,然後採訪消防,裏面有人被救出來還要詢問當時着火的具體情況,還要靠近火源拍攝鏡頭,再就是詢問權威部門,火災的原因和造成的損失。最後才能完成一遍新聞稿的寫作。所以採訪突發事件是最累的也是最鍛鍊人的。關於這類新聞的寫作其實高鋼老師的《新聞採訪寫作精要》做了十分具體和實踐性很強的敘述。

八:電視新聞會涉及到拍攝角度的選擇。

新聞採訪可能會牽涉到拍攝角度的選擇和構圖問題。我跟老師出去時一般的採訪一般利用黃金分割點和九宮格比較多。除非是領導的正式講話纔會放到正中間。畫面必須乾淨,背景不能太複雜,當然這些都是採訪時記者自己調度。

實習後關於新聞的一些思考

當然在實習時我也發現了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列出了幾點請大家看看,當然這些特點僅適用於黨政新聞。這些東西在黨報和地方電視臺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可能到一些都市報可能會淡很多《華商報》肯定不會出現以下情況的:

一:電視新聞中領導的話語權。

電視上的講話都分爲合不合格,什麼人才可以在電視上講話。比如我第一次採訪的是一個關於“殘疾人輔助器械的發放儀式”在當時的發放現場有殘聯的理事長講話,但是當把它的講話寫進稿件的時候遭到了老師打批評。因爲殘聯理事長在市級電視臺是沒有話語發言權的,這和我們在學校學的東西就不一樣,在民院的新聞中不論哪一位領導都有講話的權利,上至書記院長下至同學都可以講話,當然做爲一個觀衆在電視新聞畫面中談談感受或者感言那是另外一回事。對於電視稿中領導人物的話語權問題。在一個市級的電視臺一般情況下只有市委常委一般人才具有話語的發言權。在新聞稿件中話語權還是有區別的,對於市長、市委書記的講話可以用“強調”、“指出”等指令性的詞語,對於其他的一些市委領導一般用“說”。再往下面的人就沒有了話語的發言權了。

二:會議新聞寫作模式化。

對於會議新聞的寫作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模式和方法。下面我們看幾篇會議新聞稿件就可以明顯感覺出來。 例如:某月某日,某某召開,某某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某某。某某出席並講話。某某列席會議。

會議原則通過某某

某某指出某某

某某強調某某。

某某日,我市召開某某座談會,某某講話,某某主持會議。、

會上,某某彙報某某情況,安排某某,通報了某某情況。安排部署了某某工作

就某某問題,某某強調某某。

某某就某某問題強調某某。

套格式的新聞寫作模式雖然可行通用,但並不能傳遞新聞價值,這樣寫出來的新聞不但讀者不喜歡,連我自己在寫作過程中也味如嚼蠟喪失激情。

三:出境時間等級化。

出境時間的長短是有嚴格的限制的。對於每天的新聞出境時間有嚴格的規定。市長的出鏡時間是不能比市委書記長。在電視上的講話市長也不能超過市委書記。這個問題上就是說,作爲一個輿論的引導作用都有其實實在在我們所不爲人知的一面。當時在採訪市長時,寫了一篇新聞稿足足有3000字,老師看了後叫我努力刪,最後刪去一大半才通過。老師在刪稿時這麼說,今天市委書記的稿子才XX多字。所以當天的稿子必須刪。這就是潛規則。

四:新聞內容趨於形式化。

對於新聞的寫作,對於形式更加註重。新聞已經不是一種純粹新聞性的東西。他的宣傳性大於其實際的新聞作用。這是我們在學習新聞理論時所不曾想到的東西。所以形式在新聞的拍攝和寫作中佔一部分比重。電視新聞講究通俗話語,但是在運用到領導的講話時卻不盡人意。比如:一次會議作爲一個領導人所強調的話。大都是空話套話。(在一次土地改革和發展會議上,市上領導提出的問題是很專業的,一般人是聽不懂得。什麼“經營城市,盤活土地”。這些話語放到新聞上一般人能聽懂不,反正我是聽不懂。)

關於新聞學習的建議

一:新聞實踐在平時學習中至關重要。

雖然新聞學院在實踐方面對於學生的實踐比較重視。但是平時的實踐還是太少。校園自辦臺和《民院青年》以及大學生生活文化站都提供了一個平臺,但是裏面學的東西不是很多。走進社會才發現對於新聞實踐操作和動手能力“先天不足”。在實習時我們其實還是有一定優勢。在實習時,老師曾說你們學的還挺好的,操作性很強。因爲我們會新聞拍攝和新聞剪輯的一些基本技巧。前不久,銅川電視臺來了一位貴州大學的實習生也實習了兩月。結果攝像機的開關機都不會,這不丟人嗎,學了兩月。就會個開關機。最後啥都不會,拍拍屁股走人。這一點我們還是應該感到驕傲的,這是我們的優勢,因爲我們會,我們實踐過。

二:加強新聞的寫作能力培養。

新聞寫作在新聞採寫中佔了相當一部分力量,甚至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報社。這就需要平時加強鍛鍊。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大二在上《新聞寫作和採訪》課時還需加強訓練。我們不缺新聞寫作和採訪的理論,卻缺少新聞的實際操作。任何上過新聞課的人走知道5個w.但是到一個新聞事件發生了。該怎麼寫,寫什麼內容,怎麼組織語言,怎麼寫才簡練,怎麼寫纔是一篇新聞。這就不是新聞理論所能解決的問題。他需要實實在在的新聞寫作。

三:新聞採訪和寫作課本的選讀問題。

06級新聞學的同學在發教材時領到的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劉海貴老師的《新聞採訪寫作新編》在這本書中劉老師對新聞採訪和寫作理論進行了重點闡述,我想很多同學的這本書可能是新的。因爲這本書對新聞的實踐操作其實是不足的。相反很多同學看過中國人民大學高鋼老師的《新聞寫作精要》卻受益匪淺,這本書對新聞寫作提出了更多的是實例。在分類新聞和事件新聞中。更多的提出了一種案例,分析我們該怎麼報道,應該報道哪些要素。在事件新聞報道中更多的給我們指明瞭一種方向。災難新聞(空難、車禍、火災)、體育新聞、會議新聞給我們指明瞭新聞報道的信息來源和和報道要點。

實習生活是艱苦的,又是充實的,這段經歷,成爲我們心中難忘的回憶。這一次的實習讓我們新聞媒體產生了新的認識,拓寬了我們的新聞實踐面,在提高了大家的新聞採編能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新聞的採寫和製作。

以上就是我講的內容,不知道正確與否,僅是一己之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