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教學心得發言稿(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5K

語文教師教學心得發言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語文教師教學心得發言稿(精選3篇)

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在此和大家交流我的一點課堂教學心得,今天我交流的題目是《依託“四動”模式,打造“相看兩不厭”語文課堂——做一名幸福的語文老師》。

四季流轉,從教已經二十一年。回眸初登三尺講臺,渴望着用青春構築課堂,用愛心點亮希望。不管是從安靜的縣城中學走進繁華鬧市旁書香氤氳的校園,還是帶着似桂花幽香般的“蓄德、修能、日新”的校訓走進這座可觀白鷺翻飛、蒼松疊翠的北區校維揚,“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的人生格言未曾改變,依舊金光熠熠。

我還清楚地記得20xx年3月18日,那一天邗江區教育局20xx年春季教育教學工作現議在我們學校舉行,那一天我們七年級語文備課組的五位同仁將向全區的專家領導展示學校最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四動”課堂教學模式。接到任務的那一剎,我懵了十分鐘,什麼“四動”?不知道啊?怎麼展示,不清楚啊?十分鐘後我將困惑拋至腦後,因爲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展示,我知道教務處房金宇主任一定會給予理論指導;教科室陳銘、田菁兩位主任是行家裏手,請教他們,他們一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有朱佳鳳、呂國豔主任會盡可能提供一切的幫助和指導。果不其然,接到任務的第三天,房主任、陳主任召集我們開會,解讀“四動”新理念,提出要求,給予指導。那天接近下班時間,房主任、呂主任和我在教務處會議室,我們推敲每一個教學環節,精心組織課堂每一句語言。教案几近成型,下面就是試上,備課組的同仁放下自己繁忙的教學事務,齊聚我的課堂,課後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修改的意見。田菁主任曾經在揚州大市開過《柳葉兒》公開課,她把公開課的教案和PPT無私地拿出來;呂主任每次都坐在最前面,記下我所說的每一句不太妥當的話,課後與我一一交流;我試上了三次,丁毅老師不厭其煩地聽了三次,每次課後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朱主任每天都會詢問我上課的情況,建議我多從學情方面考慮。我很感謝學校把這次機會給了我,雖然我年紀已經不小,但“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但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許多。“三關注”是指“關注學情”、“關注互動”、“關注達成”,要求教師在備學情、備教材、備教法上進行深度思考;“四環節”是指“讀”、“思”、“議”、“論”四個教學環節,側重於強調學生的自主建構,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語文備課通過深度挖掘文本確定合適的“三關注四環節”內容、根據學生需求調整文本,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培養和提高學生挖掘文本、合作互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尚書》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的天性有求新之本能。依託“四動”模式,我求“技”,對課堂教學技巧要磨練,耽於一招一式,磨出一手絕活兒。我研“術”,不滿足於“技”的細碎、凌亂,在“術”上精進,學校倡導的“四動”教學模式,從學校現狀出發,在理論層面上予以指導,搭建“名師工作室”平臺,邀請專家講課引領,讓我們自覺地把教學實踐經驗向理論高度提升。我悟“道”,從本學科的教育實踐出發,充分研究教育教學對象——學生,引領學生跟着你走。子路第一次見孔子,自我感覺特別好,說我好比是南山上的竹子,天生的好材質,不用加工,砍下來就直接做劍,就能穿透犀牛皮。孔子說,咱給那好竹子加上尾羽,添上金屬箭頭,不是射的更準更深嗎?多花點心思瞭解自己的學生,弄清楚他們需要知道什麼,他們感興趣又是什麼,先理解他,再捧捧他,當他達到目標,再獎獎他,學生跟你在一起,刷了他的存在感,他就會心情愉悅,情緒放鬆,學生和教師之間就存在了微妙的磁場,抵達“相看兩不厭”的課堂,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滋潤的,職業倦怠感是不是會降低了許多呢?。

我深深地認識到成長爲一名優秀教師沒有捷徑。這必定是一個忘我的過程,努力的過程,終身學習的過程。我更深深地認識到要在感恩中成就自己。因爲感恩,纔有愛心,纔會愛生活,愛工作;有了愛心,才能長智慧,纔會努力,纔會勤奮,纔會反思,纔會堅持,纔會成長。

一個人看得有多遠,取決於他站得有多高。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他在與誰同行。一年又一年,看邗中北區校維揚中學的宣傳戧牌上照片越來越多,展示得越來越長,我一直在和優秀的人同行,真的很幸運!

謝謝!

語文教師教學心得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朋友:

大家好!

今天能在四小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我深感榮幸。在語文教學中,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一起來探究這個“頭痛”症的病因,對症下藥。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激發並維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的這些想法都是學習借鑑了管建剛老師的作文教學系列書籍之後才產生的,有很多說法直接借用了管老師的話。首先,我要分享的是:

“興趣”重於“技能”

(一)寫作的第一能力是什麼

絕大多數教師不知道,作文興趣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作文能力。馬正平教授談到作文能力的消解與重構,說,作文能力本身是個虛無,必須依附在某些因素上,才成其爲能力。主要依附在哪些因素上呢?馬正平教授指出,第一是“寫作興趣”,第二是“寫作意志”,第三是“寫作人格”,第四纔是“寫作技能”。也就是說,“作文興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並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作文意志”則是第二重要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老師對“作文興趣”視而不見,不一定是把老話忘得一千二淨,而是“興趣”這玩意,關乎人心,看不見、摸不着,拿它沒辦法。寫作意志啊,寫作人格啊,哪個都不好弄,只好把作文教學的重心,移到排在第四位的“寫作技能”上。然而多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作文教學以“技能訓練”爲核心,是一條走不通的路。

有了內在的動力,再講理念、方法,那才管用。作文技能,要在學生的寫作熱情有效激活後,想表達又不能表達好,技能恰到好處地上去,那纔有效。

(二)從寫作興趣到寫作意志

學生光有一時的寫作興趣,不夠,還要有長久的“寫”的意志。學生持久的“寫”的興趣,要老師組織,要老師激勵,要老師引導。讓您的學生對作文葆有長久的興趣,它所需要的一系列的組織、引導、激勵,本身就是作文教學,而且是最最重要的作文教學。

(三)學生對“寫”本身有興趣

人學會了某個技能,大多有用的慾望。世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叫人離不開“寫”。學生喜歡寫短信,喜歡扎QQ,喜歡用文字海闊天空地神侃胡聊,這不就是用文字來表達、用文字來交流嗎?這不就是新課程標準所說的“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嗎?這一代學生在“寫”的包裹、滲透和滋養中成長。他們有“寫”的欲求。但學生不喜歡寫作,怕學作文,這是怎麼回事?

(四)學生“寫”的興趣怎麼消失的

我們都知道,陪領導吃飯是一項工作,很累的工作。你想啊,一邊陪領導吃飯,一邊得無話找話,你明明沒有什麼話說,偏偏要找話,偏偏不能讓飯桌冷場。說了話,得看領導的反應,及時調整,順領導的口味,博領導的歡心。這飯,確實比工作“累”。很多學生的寫作狀態,跟陪領導吃飯、無話找話的境況差不多。——學生說的不是自己的話,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不是用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來說話。他得看作文要求,他得看老師的喜好,他得考慮這要求、那要求,哪顧得上說自己內心裏沸騰的話。拿起筆來就丟下真實的自我,無話找話,“找”的還必須是別人愛聽的,您會愛上這種說話方式嗎?

當說話成爲一種猜度,一種迎合,一種曲意附和,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莫過於心累。心都累了,怎麼可能有興趣呢?我們要想出一套法子,學生在“法子”裏,想寫,願寫,樂寫。那是最好的作文教學。

有什麼好的法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讀,有的老師張貼在牆上,有的老師辦“班級作文博客”。我借鑑了管老師的方法,辦“班級作文週報”。“班報”。比起作文牆的張貼,它能讓人隨時隨地看,不只班上的同學,爸爸媽媽、親朋好友都能看;比起班級博客,它便捷,隨身攜帶,隨時攜帶。“報”的週期短,更替快,利於刺激學生的作文慾望。況且,人對紙質的傳媒,至今有着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

二、如何激發並維持寫作興趣?

辦《班級作文週報》,學生想發表,想交流,想到發表的平臺上對話,興趣被點燃了,然而國小生的興趣很不穩定,一兩個月,週報的新鮮感消失,這份動力就會削弱,怎麼辦?爲此,我借鑑了管老師的作文教學方略。現階段我正在施行第一階段的動力系統教學方略——“等級評獎”。

第一階段:“等級評獎”。

學生每發表一篇文章,就發“用稿通知單”一張。“用稿通知單”用A4紅紙製作,紙張上印激勵的話。(展示用稿通知單,電子版和紙張版)獲得2張“用稿通知單”,授予“作文寶貝”稱號;再發表4篇文章,授予“作文王子” 或“作文公主”稱號;再發表6篇文章,授予“班級作家”稱號。之後,是“班級諾貝爾文學獎”,要獲得這個獎,需在週報上出兩三個“小作家專欄”。獲得“班級諾貝爾文學獎”的同學,有資格出版“個人專刊”。榮譽稱號,可以由老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喜好而定。

“等級評獎”在具體操作上,要注意教學細節,教學的力量其實就來自於教學細節。

第一次出版要“煽情”。出版班級作文週報,實際上是引領學生進入一個特定的練習寫作的場景與狀態。教師要做好第一期班級作文週報的投稿動員工作,充分造勢,煽起學生激情,使之躍躍欲試。

第一次選稿要“偏心”。主要是偏向於作文中等生和困難生,中等生是個接口,能使比他們厲害的人產生不服氣的心理:他行,我怎麼不行?第一次選稿要有學困生的作文,使學困生們感受到“我也行”。

第一次發用稿通知單要隆。讓學生在掌聲中上講臺,掌聲中回座位,感受作文給他們帶來的尊嚴和自豪。我常用數碼相機把這些場面拍下來,(展示學生照片)這同樣是一筆童年的財富。形式的隆重會使學生更看重寫作。當學生把寫作與尊嚴、自豪聯繫在一起時,寫作的動力才能持久。

第一次授稱號要少。第一批獲“作文寶貝”稱號的人不宜多,讓學生產生神聖感,覺得這是一項值得爲之努力也需要努力的榮譽。

第一次示範要到位。第一週的“每日簡評”和“每週一稿”建議和學生一起寫,並把自己寫的“每日簡評”讀給學生聽。

第二階段:“積分活動”。

所謂“積分活動”,就是學生在《週報》上發表一篇作文,就獲得一張相應的積分單(展示積分單,電子版和紙張版),如學生髮表的作文計300字,獲得300分的積分。積分單,也用彩色紙製作,印上下面的話:

祝賀您在第( )期作文週報上發表文章《 》,據統計,您的這篇文章獲得( )分的積分。期待着您再次寫出精彩之作,祝您在下一次獲得更多的積分!

“積分活動”有以下規則:

(1)基分。即學生髮表習作的字數所得的相應的分。

(2)扣分。每期《週報》出版後,有四人小組對報上的作文進行評審——四人小組是按順序輪的,發現一個錯別字、錯標點,從基分中扣去10分;發現一個病句,扣去20分;發現一個交代不清或前後矛盾之類的問題,視情況扣去50—100分。扣下的分數,獎給四人小組。這樣大家的修改熱情會被調動起來。

第三階段:“‘稿費’活動”。

如果說發表是“精神”刺激的話,那麼稿費就是“物質”刺激。發給學生的“稿費”不是真“錢”,而是在一張名片紙上敲上“《週報》第期稿費 元 角”字樣的章,以此模擬稿費單。“稿費單”有什麼用?可以換獎品,獎品視學生的喜好而定,甚至可以用來買版面,發表自己的文章。

凡是文章在週報上發表的學生均可以參加一週一次的抽獎(展示電子版抽獎幻燈片),獎品有優先卡、演出卡、學生照片、本子、免寫卡、作業券等。作業券怎麼用?比如學生忘記帶作業回校,用一張作業券,就可以推遲交作業的時間並免去老師的批評和懲罰(展示獎品),獎品視學生的喜好和需要而定,可以隨時間而有所變化。

“作文教學方略”之“助力系統”

“動力系統”只是個大架構,需要一些靈活多樣的點子來推波助瀾,這些點子可以稱爲“我的作文教學方略”之“助力系統”。

第一,佳句精選。作文困難生的作文整體來看不如人意,裏面卻也常有一兩句話寫得不錯。爲此推出新欄目——“佳句精選”,專門刊發學生的佳句。 “佳句精選”能夠讓更多學生的名字出現在週報上,使他們得到鼓勵。

第二,心語港灣。即學生在上面寫祝福的話,比如祝福同學、爸爸媽媽的生日,祝福某同學發表文章、獲得獎勵。也可以在“心語港灣”上說道歉的話,與朋友夥伴難免有疙瘩,與爸爸媽媽難免有摩擦,有些話當面不好說,那麼,把這一切交給班級作文週報吧。

第三,話題辯論。班級作文週報使文字有了一個實現交流、交際功能的舞臺,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現實功能,“話題辯論”,則是進一步發揮文字的交際功能、作文週報的舞臺功能。“話題”最好選擇一些切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兩難”話題。如:同桌,自選好還是老師安排好;流行歌曲進課堂,該,不該;網絡遊戲,好,不好;和夥伴慪氣,該不該先低頭求和……

第四,想象接力。學生展開想象,一個接一個地寫,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

第五,優先卡。“優先刊用卡”,簡稱“優先卡”,顧名思義,學生在投稿的時候上“優先刊用”,同等質量優先刊用。

第六,希望之星。一般每月推出一位作文“希望之星”。被選中的同學上了“希望之星”,一月裏將連續發表3至4篇文章,“一炮打紅”。就三年整體設計來說,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成爲“希望之星”欄目的“新星”。“新星”多挑選中後等學生。中後等學生的成功,猶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顆大石塊,波瀾向着四周擴散。

第七,出專刊。除了爲班級小作家推出“個人專刊”,我們還有以下“專刊”:“假期專刊”“月末增刊”“新年專刊”等。

第八,裝幀大賽。學生每天寫“每日簡評”,每週寫“每週一稿”。期末前,舉辦“‘我的書’裝幀設計大賽”,評比“最美的書”“最厚的書”“最有創意的書”“最佳前言獎”和“最佳封面設計獎”。

“作文教學方略”之“保障系統”

最後再說說作文方略的“保障系統”。中國最年輕的專欄作家蔣方舟的母親、作家尚愛蘭說:“發現題材,是最最重要的寫作才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等於文字的高位截癱者,他的文學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別人纔可以存活,等於是一個高度遲鈍者,到處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到哪一種是可以吃的,要別人指定了才知道吃。”“我的作文教學革命”裏的“保障系統”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擁有“發現”的眼睛。——這主要依託“每日簡評”。

“每日簡評”,要求學生每天用幾句話簡要記一件事兒。招術雖小,作用卻大。我們都有這類生活經驗,五天前花掉的錢,五天後怎麼也想不出用在哪兒了。當時若記上幾個字,一看到這幾個字,不僅知道了花費在哪裏,而且知道怎麼花費的,那天消費的情形也歷歷在目。“每日簡評”是模糊記憶中的一個線頭,有了這線頭,人就有了一條走向記憶的綠色通道,能夠隨時提取儲存在腦海中的生命印記。

“每日簡評”由三個部分組成:(1)日期、天氣和心情指數。“心情指數”,即學生在記錄這個事件時的心情。學生根據當時的心情,標上表示生氣、高興、煩惱、哭泣的人物簡筆頭像。(2)題目。要給素材起題目,這對發展學生的擬題能力有好處。擬題能力是一個很重要、很現實的寫作能力。若能配合黑板報開個“好標題集錦”欄目,每日上牆更換,相互比賽,相互學習、借鑑,更好。(3)記敘或描寫所積累素材。素材可以有兩類寫法,一是簡要記敘事件的全過程,相當於概括全文;二是詳寫事件中的某個細節。

學生初次接觸寫“每日簡評”,隨意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放開他們思維的手腳,打消他們記載的顧慮。在此基礎上,又適當收一下,處於收收放放、放放收收的調節狀態。“收”的類型有:全收型,本週的“每日簡評”的主題由老師定,同學都寫這個話題。半收型,由學生自己確定本週“簡評”主題,但都有一個連續觀察、體驗的對象與話題。活動型,以“保護一個蛋”爲例,一週裏,學生每天都帶一個生雞蛋在口袋裏,“每日簡評”記錄護蛋的情況,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夥伴的。“收”的話題諸如:“女生眼中的男生”“男生眼中的女生”“話說蘇老師”“老師發脾氣”“咱們班的課前準備情況”“調皮鬼的調皮事”“咱們班的作業拖拉王”“每天煩惱一點點””……

除了“每日簡評”,“保障系統”還有兩個支撐性的活動“作文活動日”“作文活動課”。

“作文活動日”,定於每週一,它是“作文教學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作文訓練最重要的基點。這一天,主要開展以下活動:

(1)修改活動。週一第一節語文課,四人小組相互閱讀、修改夥伴的習作。夥伴閱讀後,提出自己的看法,寫下推薦語:這篇文章好在哪裏,爲什麼要推薦它發表在班級作文週報上、推薦語要簽名。被推薦的學生習作錄用了,發表了,小作者可以選用一條夥伴的推薦語附在後面發表,待遇等同“佳句精選”。

(2)作文活動課。主要有以下環節:第1個環節“讓我呼喊你的名字”,大家齊聲高呼這期週報上發表的作文的題目和小作者姓名。第2個環節“佳作真精彩,看看又是誰”,揭曉上一期的佳作,看看哪些同學榜上有名;之後同學選本期週報上的佳作。第3個環節“你有才我有運,才運大抽獎”,進行“才運大抽獎”。第4個環節“佳作齊欣賞”,邀請部分被評爲“上期佳作”的同學朗讀“佳作”,教師一旁做點評。第5個環節“走進大本營,練好真本領”,此環節是一個作文技能訓練。每次的訓練點,一定要與學生髮表在週報上的作文的精彩之處掛起鉤來,也就是與“佳作賞讀”緊密聯繫在一起。這麼多環節有時候一節課完成不了,可以分兩節課。

(3)發佈用稿消息。下午放學前,宣佈本週班級作文週報錄用的稿件,宣佈完畢,也可請人選文章的同學代表做一分鐘即興發言,這既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又增強學生髮表作文的榮譽感。

我是從今年春天才從伍老師那裏得知管老師的作文教學系列書籍,開始閱讀,本學期纔開始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調整活動方案,借鑑操作,出了幾期週報。(展示本班週報,電子版和紙張版)

說實話,出週報,會比從前忙不少,但在實踐中,看到學生的寫作熱情被激發,自覺自發地寫,渴望發表,那是在興趣之下的寫作,作爲老師,由衷地感到高興。

其實,管老師的作文主張一共有九條,“興趣”重於“技能”是第一個主張,與大家分享一下,有興趣的老師可以找書來看看。第斯多惠說:“教育不在於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等級評獎”“積分活動”“‘稿費’活動”不斷地點燃、維護、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語文教師教學心得發言稿 篇3

各位家長們:

下午好

和孩子們作朋友,瞭解他們,和他們營造一種寬鬆自由的氛圍,在交談中使語言生活化,同時也教會孩子會說話,說好話,說動聽的話,讓他們能大膽地對老師說“不”,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覺。另外,我還有一點想說的是,我發現每次考試後家長與我交流時,都是以分數來衡量,我的孩子又考得這麼差,怎麼辦呢?其時我認爲孩子們之間有差異,我們允許這種差異存在,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爲愛迪生、牛頓,但是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我們要善於去發現。所以,我覺得每次的分數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孩子學習語文的一種能力。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設想與做法,當然還需要家長朋友們能夠配合我們老師,在這裏,我也提幾點對家長們的要求。

1、放下手頭的工作,只需要半個小時,你就能做一個盡責的父母。每天傍晚抽些時間,給孩子檢查一下作業,相信這樣能提高孩子做作業的自覺性。

2、親近一下孩子,不要覺得在你眼皮底下,他始終很聽話,其實,據我這個月的瞭解,男同學們,近乎全都去過吧玩遊戲,個別男同學幾乎天天去,要跟孩子走得近些,瞭解他在生活和學習上的情況 。

3、多與學校老師溝通,有什麼情況也及時向老師反映,這樣家校配合也能教育好孩子。

4、關注孩子的背課文情況,一些優秀的,詞句都是這樣積累下來的,有些家長常認爲孩子不會文,其實就是少看書,少背書的原因。

5、每天給孩子聽寫一下詞語盤點。

6、督促孩子讀課外書。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7、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不是學校老師一方面的問題,而是我們家校共同要做的事。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的將來”我再一次代表學校感謝大家的到來,感謝各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