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家長會上李校長講話稿範例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8W

各位家長:

國小家長會上李校長講話稿範例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激烈競爭,未來的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具有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少年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生理髮育的關鍵時期。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着爲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但是,多數成人都習慣地認爲,兒童不會患心理上的疾病,他們認爲,兒童的任務就是學習,別的都不關他們的事。殊不知當今的孩子們要碰到許許多多消極的社會現象,有社會方面的、經濟方面的、還有心理和道德方面的,而這些現象是身爲家長的你們童年時沒有想到和碰到的。又由於城市獨生子女的普及,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增多了。而且在這個千變萬化的社會中,連多數成年人都不能一下子適應新的情況,孩子們自然不用說了。有調查表明兒童的神經緊張程度增加了5~10倍,15年前患神經官能症的國小生只有5~7%,如今則有40~70%。其中主要存在心理異常表現的約佔30%,患心理疾病的約佔15%,其主要表現爲多動症、學習困難、思維障礙、焦慮、孤獨、敵對、抑鬱、恐懼等。在老師的日常工作中我們發現每個班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樣的孩子。由於心理方面的問題具有隱蔽性,有的孩子也不善於表達或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有可能長期不被家長或老師發現,如果延誤至成人期,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嚴重的心理疾病比肌體方面的疾病還要可怕,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學校中老師所面對的是兒童羣體,而您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在發現問題方面,你比老師更爲重要。

例:川臺五套剛熱播的電視劇------《誰懂我的心》,典型的反映了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給人一生的影響。 馬加爵事件---從小的乖孩子,不一定心理就健康。 5、12汶川大地震---體會一次突發事件,對人心靈的撞擊與破壞。重視心靈家園的建設。 有些學生週末不願意回家,有的是父母老吵架,有的是父母自己玩自己的,把孩子丟在一邊,有的父母鬧離婚把孩子當籌碼!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父母與別的異性的交往…… 這些對孩子來講都是地震----心靈地震。

今天我與大家交流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在XX出版的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殷炳江,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書中有這樣的闡釋)

心理健康的標準

結合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可將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簡要歸納爲以下幾點:(1)樂於學習、工作;(2)情緒樂觀、穩定;(3)人際關係和諧、融洽;(4)能面對現實,適應環境;(5)能認識自我、悅納自我;(6)智力正常;(7)人格完整;(8)心理和行爲符合年齡特徵。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規定着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因而認真理解和掌握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及其內容,具有綱領性的意義。

馬斯洛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ow)和密特爾曼(mittelman)認爲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條標準,即: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瞭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標能否切合實際;

(4)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8)能否適度地表達和控制啓己的情緒;

(9)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10)能否在社會規範範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還有北京大學醫學部王效道教授和北京師範大學林崇德教授都提出了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標準。

二、國小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入學適應問題

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國小,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國小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係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對於部分心理髮展迅速的學生,以及在幼兒園受到過入學準備教育兒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但部分兒童則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這種適應不良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鬱、害怕等;注意力不夠集中,爾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一般經過幾周的自我調節能夠逐漸適應,少數學生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通常個性內向、膽小、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容易出現入學適應不良。 例:我校轉入學生、一年級新生哭。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國小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國小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準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竈”,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國小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例:孩子不宜太小讀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