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班家長會發言簡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8W

一、國學班的誕生:我是怎樣想到教國學的

國學班家長會發言簡稿

愛聽故事大概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我兒子亦是如此。在他五歲左右時,有一次送他去幼兒園,路上不知怎的我給他講起了荊軻刺秦的故事。兒子津津有味的聽完後問:媽媽,歷史上還有別的刺客嗎?我突然想起了《戰國策》裏一篇叫《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告訴他說,咱們家有一本書裏,寫的就有關於刺客的事。

那天放學一回到家,兒子就催着我給他找那篇文章。我扒出《古文觀止》,找到《唐雎不辱使命》,一句一句讀給他聽,兒子聽得專注、投入,兩眼晶亮。讀了一遍,還嫌不夠,央求我再給讀一遍,我當然樂意,連着給他讀了幾遍。

聽了幾遍,兒子拿過書,象模象樣的“讀”了起來。要知道,兒子尚不識字,竟對這幾千年前的古典作品有興趣,令我始料不及。晚上,爸爸回到家,兒子急切切地跑過去給爸爸講,並把文章完整的背了下來!他的興奮、激動、喜歡,都融入到那朗郎的節奏和韻味之中了,聽起來有氣息凜然,生機勃勃。

意外、欣喜、激動……從那之後,我開始有意的給兒子講歷史故事、讀趣味性較強的歷史書籍,時間長了,他積累了很多歷史知識,對歷史也越來越感興趣,我開始教他《古文觀止》上面的一些文章,每天一點,不知不覺幾年過去了,兒子竟熟背了從《左傳》到《戰國策》,從《國語》到《史記》,從《諫逐客書》到《出師表》,從《陳情表》到《騰王閣序》等古代經典散文達五十多篇。

我經常帶兒子和朋友一起到外面旅遊,兒子健碩的知識體系和對知識融會貫通的理解能力有所外傾,常引來朋友問詢,我就把《古文觀止》推薦給朋友們。還有一些我的學生家長,獲知後也買來此書籍,希望孩子能從中受益。但接下來又發現,古文之生澀呦口,沒有深入淺出的故事來鋪墊及闡述,學習起來難度很大,也無法引起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朋友的慫恿下,也因爲自己的喜歡,更想把國學無形、無窮的魅力和力量傳播給孩子,讓孩子受益,當然,也自信自己一顆愛孩子的心,於是蠢蠢欲動,終於在某年某月某日,跌跌跌撞撞的走上了“國學班”開班之路。

“國學班”即此成立。

二、爲什麼要學國學

1、關於國學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等說,更有其它很多觀點,衆說紛紜,不一而足。臺灣學者林安悟有一句話說:“‘國學’也者,一個國家民族所成之共同體的根本常道之學也,是這個民族文化的傳統所成之學。”然而,自從民國時期白話文運動以來,中國的孩子棄“古”從“白”,廢讀經典,已近百年,“對民族的文化傷害極大”。

我們只需近觀現當代的文學大師,莫不是古典文學集大成者。林安悟還說:“其實,國學不能進大學纔開始,更不能進研究院纔開始,國學要從中國小的語文教育開始,應由兒童讀經到青少年講習經典,慢慢深刻,一步一步地行去……”

2、希望通過對古文的學習,能給孩子打開一扇窗,一扇通向古代歷史、古代經典文學的窗子。國學班裏的彭相源,在學習了一段後,自己把《古文觀止》裏的譯文全讀了一遍,並主動要求家長買來文白相對照的《史記》。馬瑜的媽媽說,馬瑜在學了一段古文後對媽媽說:沒想到,春秋戰國時候的歷史是這麼有趣這麼有意思。有更多的家長說,孩子回到家,是怎樣給家長講這些古文裏面的故事,又是怎樣喜歡上了讀歷史類的書籍,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如果說,通過學習古文,能激發孩子探索、學習歷史的興趣,那就是最令人欣慰的了。

3、不論是哪門學科的學習,思考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品質。怎樣才能讓孩子樂於思考善於思考勤于思考呢?我認爲,首要的就是給孩子提供大量的資料和信息,讓他們對這些資料和信息進行評價、議論。古文中大量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爲孩子提供了思考的材料和源泉。

4、古文的學習,可以幫助、影響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古文中衆多的人物形象,使孩子在賞析、評價的基礎上,“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使孩子人生進程的不同階段都有參考的座標,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5、教會孩子辯證的看世界。古文中的許多人物,都無法用一個“好”或“壞”來評定,也無法用“成功”和“失敗”來爲他們定論。《陰飴甥對秦伯》裏處於不利位置的陰飴甥用他絕妙的口才套牢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不得不做出讓步;他的智慧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在《寺人披見文公》裏,他又做出了不智的舉動,最終禍及身亡。齊桓公不計前嫌納管仲爲相,其寬宏大度令人讚歎,然而卻又老而昏饋,重用易牙刁斗等奸人,落了個悲慘結局,令人嘆惋。秦穆公爲一國之君,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定導致兵敗,穿孝迎接敗兵,哭而悔過,讓人肅然起敬,然而卻死後殺三良陪葬,終於落下千古惡名……

究竟怎樣做是對?怎樣做是錯?在這些人物、事件的參考下,孩子們會逐漸得出自己的人生座標。

三、古文和作文的關係

古文看似和作文沒有什麼關係,實則不然。什麼是作文?說到底就是表達。一個人只有在有了豐富的思想之後纔有自己的見解,有了見解後就想向他人表達。這時候,作文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現在的作文教學,大多陷入於“扎花架子”的誤區,老師們都在教“總分總”的結構、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等等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但是,架子扎得再花哨,用什麼填充呢?沒有思想,沒有獨特見解,頭腦是空的,何從表達?又表達什麼呢?所以學生的作文越寫越假。

作文重在真情實感。古文是在教給孩子們思考,並獲取思想。有了豐滿的思想,就有了表達的慾望。朱怡霏在學完古文後寫出了《我最敬佩的人——齊桓公》和《我最喜歡的書——古文觀止》的作文,表達的就是自己真實的思想。

四、教學方法

1、詳解古文中的歷史背景和相關故事。如學習《諫逐客書》一文時,從秦穆公怎樣把由余“弄到手”到立木爲信的商鞅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從而進行變法,泰國自此開始強大;從惠王重用張儀,而張儀又是怎樣用詭計騙過楚國到范雎的悽慘經歷並最終向昭襄王提出“近交遠攻”致使泰國開始蠶食各諸侯國的著名計策……學生愛聽故事,對這些歷史故事瞭解之後,再學習文章,對文中句子理解起來就輕而易舉了。

2、演一演。這是最活躍的一個環節。用古文演、用白話文演、甚至用河南話演。學生在演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臨時靈感。這也是學生最喜歡的一個環節。

3、議一議。你最喜歡的人物,你爲什麼喜歡他。這些人物的性格有什麼特點,有着哪些發展變化?你認爲他身上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地方強差人意?在事件的發展中,最關鍵的環節在哪?都是誰的責任?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人或事怎樣處理?

4、寫讀書筆記,可以是三言兩語,也可長篇大論,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看法。

五、學生的學習情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