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演講稿十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2W

互聯網演講稿 篇1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也是我兩年當中第三次來到烏鎮,這次過來感覺變化非常大。最重要的變化是感覺走在外面非常溫暖,即使是走在外面都不用穿大衣了。當然最根本的變化不是這個,是烏鎮的互聯網環境,是覆蓋在無處不在的免費WI-FI上網,是它的智慧停車、智慧醫療。所以短短兩年時間,烏鎮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小鎮。

互聯網演講稿十篇

我們做互聯網的人,其實特別喜歡看到這樣迅速的變化。我們也習慣,甚至是在互聯網之前,IT產業幾十年的發展一直都是伴隨着快速的技術甚至是市場的變化,這些個“變化”給人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驚喜,也帶來了一些不適應。比如說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黑天鵝事件”,但是其實它背後有一些必然。

前面兩位政治家都談到特朗普當選的事情,這在美國精英社會當中都認爲是一個“黑天鵝事件”,是一個沒有想到的事情。但是站在互聯網的角度來看它其實是有必然性。因爲,在今天的互聯網上,在社交媒體上,那些被傳播及其廣泛的,很多是陰謀論、假新聞和各種各樣極端感情的抒發,我覺得特朗普正是抓住這樣一個互聯網傳播的特點,充分利用了Facebook、Twitter等網絡媒體,獲得了足夠多人的支持。所以這些東西是互聯網所帶來的變化,導致的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必然的結果。

我看美國的互聯網媒體公司,也意識到這裏面有一些問題。他們甚至很多公司在一起搞了一個,等於說是合作的組織或者是網站,教給大家怎樣在網上辨別假新聞,比如說有些時候有一個新聞說特朗普競選演講時有多少多少人去看,遠遠比看希拉里的人多,然後就附了一張人山人海的照片。但是如果我們熟悉互聯網的人,以圖搜圖的方式,你會發現它的原圖是在一場美國體育比賽以後人們聚集的場面。所以這些互聯網的變化,會深刻影響我們的社會。

除此以外,也會帶給很多人過去沒有想到的東西。今天想講這個主題,今天的互聯網已經處於新的階段,兩年前我來烏鎮時還在講我們怎樣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今天我要講的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說這個話,不是說以後大家不會用手機來上網了,而是說如果今天這樣一個公司還沒有成立或者是做大,靠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沒有可能再出現獨角獸了,因爲市場已經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我們的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像百度成立時,不到一千萬的中國網民,今天是7億多的中國網民。我們很幸運從極少的網民人數,一直跟着中國的互聯網市場長到現在比較大的體量。但是未來沒有這樣的機會。

那麼未來的機會在哪裏?我認爲是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是從今年開始變得很火,每一個人都非常關注。但是它會給每個人、每個行業、每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其實我覺得很多人還沒有完全想清楚。但是每當我想到這些可能性時,我都覺得非常興奮。比如說今天在烏鎮景區外就有百度的無人車,有好多輛無人車可以讓大家乘坐、試乘。一年前我們還只是把它擺在展廳裏面讓大家看靜止的,今天你可以在公開的道路上來體驗這樣的無人駕駛的樂趣。再比如說自動翻譯,今天的百度翻譯已經可以支持20多種語言,700多種方向的翻譯。未來的若干年,我們很容易想像語言的障礙會完全被打破。我們現在做同聲翻譯的這些人,可能將來就沒有工作了。

這樣的這種可能性還有很多,再比如說物聯網。物聯網在很多年前就被炒得很熱,但是到現在一直沒有起來,真正起來的時候,我認爲已經爲時不遠了。以後,不管是你家裏的電視也好、冰箱也好,還是你現在坐的椅子也好、用的桌子也好,你都可以用自然語言跟它進行對話,這樣的一天我覺得也爲時不遠了。這還是列舉的幾個To C的例子,其實To B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說我們現在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幫助醫生去診斷各種各樣的病人,有些病是非常罕見的,或者是同樣的症狀下可能有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是某種病,這種情況下,人類的醫生並不一定比電腦要想得全面。

再比如說我們的物流系統,目前中國路上跑的這些大卡車,有40%是空駛的,這樣的效率怎樣提升?其實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的幫助。再比如說每個公司都有的客服,每天都在重複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實時用語言識別,識別客戶問的問題,並且實時提示這些客戶,最優秀的客服人員是怎樣回答這些問題的。每想起這些可能性,無論是To C還是To B的可能性我都很興奮,不僅僅是我個人,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你們所處的每個行業、你們每一個國家會因爲人工智能的到來發生重大的改變,我們需要重新想像每一件事情、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市場。謝謝!

互聯網演講稿 篇2

隨着社會的發展,信息時代的來臨,電腦互聯網以最先進的方式,成爲全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必須的學習工具、交流工具。其目的是把我們改造爲真正的信息時代的新人類:一個會運用新工具的人;創造新生活的人;一個真正與時俱進的人!

可惜的是,當今有大多數人還沒有真正感覺到互聯網的作用,還不知自己即將成爲新時代的文盲:不能安心地學習電腦應用技術,沒有自己的電子郵箱;不會上傳、下載文件;不能快速錄入文字、編輯文檔。甚至連鼠標都沒有碰過,工作中像收發個電子郵件或繪製個表格這樣的簡單的事情還得到處請人。有時間怎麼不就自己學學呢?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我們是跨時代的人,面對互聯網怎麼還能無動於衷呢?卻還天天不以爲然,在平庸瑣碎的日常事務中打發時光。

與此相反,就要向那些在老年大學計算機班學習的老同志們學習了,他們雖然已年愈花甲,仍然勤奮好學,積極學習計算機知識,嘴裏默唸王旁青頭兼五一,土士二幹十寸雨……五筆字根助記詞,手指在鍵盤敲打出一串串文字,學習的勁頭比我們年輕人都高!就連這些老年人都能做到如此,我們年輕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學習、掌握計算機知識呢?

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我們必須重視網絡發展趨勢,積極學習掌握新技能,做信息時代的行家裏手。否則你將成爲一個新時代的文盲!那麼,走進信息時代我們應該做好哪些事情呢?首先要有終身學習的心態。要明白“過期的知識就是廢料”的道理,要努力學習電子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電腦網絡專業知識。學習新的知識,攝取新的信息,儲存新的觀念,就是積累無形的資本,就是往自己的帳戶上存錢,就是往自己的大腦裏進貨,纔不至於與時代脫節,被時代淘汰。

高爾基說過:人的知識越廣,人的本身也就越完善。毫無疑問,在這個時代裏誰也不能對網絡的擴張無動於衷,坐視不理。學習網絡,應用網絡來學習,將是大勢所趨。走進信息時代的人們一定要認清時代的要求,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努力學習,增強自己的知識修養,勇敢地承擔起歷史的重任並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

互聯網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魯部長、布魯斯副部長,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我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中美互聯網論壇,並代表中國互聯網企業講話。

互聯網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中美兩國同爲世界兩大互聯網強國,呈現出“緊密相連、互爲依存”的關係。

在互聯網發展的早期階段,中國互聯網企業積極地吸收美國的成功經驗,並結合中國實際進行了大量本土化的創新,取得了突出成績。比如,微信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序,它集通訊、社交、媒體、娛樂、商務、甚至理財於一體,成爲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超級入口。再如,在電商領域,我們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網絡交易市場,而且也在中國首先推出了當日送貨、網絡白條以及自動自提櫃等一大批創新服務。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投資基金最重要的市場,多數中國互聯網公司都有美國基金的投資,並選擇在美國上市。中美兩國的互聯網企業在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各個方面有着廣泛合作。通過互信合作,雙方實現了優勢資源互補,使兩國人民充分享受到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目前,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加大海外投資併購力度,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在內的企業都已在美國設立分支機構或研發辦公室。隨着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向全球,中美兩國企業將會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開展合作。

美國是互聯網的發源地,中國是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有超過6億的網民和接近6億的手機網民。

中國互聯網發展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爲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國正在加快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並上升到國家戰略。中國互聯網發展已揭開全新篇章,創新驅動成爲發展主題,各種創新在中國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個人堅信,未來十年之內,中國包括手機用戶在內的網民人數必將接近甚至超過十億,中美兩國互聯網企業都將因此而受益。

互聯網演講稿 篇4

早在20xx年時我就曾有過思考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意義。當時3G網絡將要普及的消息炒得很熱,可是後來牌照遲遲發不下來。我想:3G到底用來幹嘛的?如果帶寬提速,到底會對哪個產業帶來最爲重大的影響?

分析互聯網主要用戶羣體,大致可以分爲專業工作者和普通老百姓。對於後者而言,手機會比電腦更方便,移動互聯網對於後者的意義就更爲重大。我們不能因爲先有了電腦,就覺得電腦好,大家有沒有想過,當初我們初學電腦時,要記住那麼多鍵盤位置,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當時我對移動互聯網還完全不理解,就通過各種渠道在市場上打聽,(雷軍說:只要想飛,豬也能飛起來)誰在做移動互聯網。那時,做移動互聯網的公司都還很小,不少公司都只有幾名員工。我找的第一家做移動互聯網的公司是3G門戶,但最終張向東選擇了IDG,於是我投資了當時同樣位處行業前列的深圳樂訊。我的觀點是,不管你幹啥,你做不做移動互聯網,你做,我就投。

移動互聯網的三主力

投了樂訊之後我逐漸理解,使用移動互聯網的主力人羣包括三個:學生、軍人和打工族。因爲這三類人羣沒有電腦,上不了網,只要手機能上網,再難也會用。在樂訊之後,我投資了第二個移動互聯網項目——UCWEB,當時我只是UCWEB的用戶,是YY的李學凌向我推薦的。雖然UCWEB的用戶體量還不大,只有幾萬人,但我相信在帶寬不足的情況下,UCWEB這類導航類應用會顯得特別重要。

20xx年,蘋果公司發佈第一代iPhone,對於移動互聯網來說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一口氣在國外買了30多臺iPhone,不僅自己用,還贈送給身邊的朋友。爲了體驗iPhone,我們克服了各種困難。比如,第一代iPhone不支持中文,我們就把所有的聯繫人都改成拼音,發短信也用拼音。體驗之後我的感受是:雖然iPhone有許多問題,但依然是個劃時代作品,因爲它已經在用一部分電腦的思維做手機。20xx年底,我開始做一個大膽的嘗試:儘量不用電腦,只用手機,甚至出差也不帶電腦。

那時我也已經基本確定了一個理念:手機會替代電腦,成爲大衆最常用的計算機終端。當年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我在主題發言中表達了這個觀點,講完以後有很多人罵我天真。但到了20xx年情況就不一樣了。先是孫正義也發表了類似觀點,後來IBM的PC發明人馬克·迪恩也表達了“PC時代即將結束,PC終將被手機取代”的觀點。

手機將是世界的中心

現在手機的重要性當然毋庸置疑了。但我還堅持另一個觀點——未來手機會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我認爲,假如你只用手機的話,就會發現所有的環節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構造。當我開始做小米之後,對智能手機的理解發生了一些變化。我覺得其實不是手機替代了電腦,而是手機變成了電腦。最初,我也是PC時代的軟硬件分離的思維,想能不能做一個MIUI系統,跑在大部分手機上,所以我們就開始做了MIUI,當MIUI成功了以後我開始思考做硬件,也就是小米手機,軟硬件結合之後,我們再把雲服務整合在MIUI裏。

整合在智能手機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三星整合的包括芯片、生產製造、核心元器件,這些是產業鏈的前端,而小米是整合了產業鏈的後端,包括設計、品牌、市場、銷售、軟件、服務。整合的意義在於,降低渠道成本,增加用戶黏性。所以我們不惜做雲服務,當用戶發現存在這裏的幾千張照片,搬走是個累活、很辛苦的話,黏性就產生了。

互聯網手機模式

過去三年我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把互聯網的基因注入手機行業,我們管這個叫互聯網手機模式,說出來挺簡單的。第一,就是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做一個好用易用的MIUI系統。第二,做一款高品質、高效能的手機,然後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零售,把價格控制在同類產品一半不到的價格,來完成這個商業閉環。PC時代的思路是軟硬件分離,但智能手機時代,你不僅僅要有能力做軟件,也要有能力做硬件,還要有能力通過互聯網、電商的方式形成營銷、市場和渠道的全閉環。

幾周前,我和一些移動互聯網圈的朋友交流這個話題,他們持有相反的看法,他們認爲,十年之後,手機作爲入口的重要性會下降。我並不同意這個觀點,如果放在十年這個時間段,手機肯定不會消失,而且是最核心的東西。

手機的移動互聯網比起PC互聯網其實有很多特色。第一,它實時聯網;第二,它可以感知聲音、照片和視頻。比如大家都說輸入難,你很快發現米聊具有直接語音對講機功能,後來又增加了視頻對講機,聊天比從前更方便。起初,手機輸入是個大問題,但是搖一搖方式的發明,也使得手機上的輸入變得更靈活了。

對於手機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顯示,於是我就想到做小米盒子,要把電視屏變成顯示器,這也是我做小米盒子的初衷。想象一下,以後我們的辦公室裏可能沒有白板了,我們辦公室桌上放兩個大顯示器,全是60寸的大彩電,把手機一擱,所有設備都自動連上了。我可以通過這個屏幕播放我的PPT,當我開始講解時,既有聲音,也有視頻同步。現在有些功能實際我們已經做到了,但中間還有些環節需要理順。我相信,未來手機會是電視機的搖控器,而電視機是手機的顯示器。

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多太多了。因爲它是移動的,所以跟生活越來越接近,關鍵看你做出來的東西是否適合手機使用。很多人把移動互聯網應用理解成入口,我覺得關鍵是要解決用戶需求。如果你打車,你一等半小時,你需不需要一個打車軟件,通過網絡把司機連起來;如果你需要一個訂餐,你需不需要一個應用囊括周圍所有的訂餐電話。

比如說大衆點評網,在PC時代遠沒有移動時代火。我們過去出去吃頓飯,還搞個電腦查一查,但如果你現在打不到車,再回家用電腦搞一下,這完全不靠譜吧?所以,移動互聯網帶來了大量與現實生活更接近的服務和應用。因此,我覺得移動互聯網可以銜接到每個東西里面去,當你覺得現在用手機解決問題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商業機會。

發現問題一直是我解決問題的動力。比如當時我發現手機QQ不好用,它還是一個從PC上直接移植過來的產品,交互界面雖然變了,但不適合手機使用,我們內部成立了一個小組叫做小米通,開始研究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如何做IM。我說,其實手機就是個大號的QQ啊,信息就是短信嘛,VOIP就是電話嘛,其實手機就是IM。後來,我們參考了國外很多idea,整合起來就成了米聊。雖然騰訊有優勢,最後它贏了,但我當初的一整套思考邏輯是這麼來的。

現在,也有很多人很悲觀,覺得移動互聯網沒有什麼商業模式,我覺得這有點杞人憂天,互聯網多少年纔有商業模式?今天有任何一個人懷疑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嗎? 移動互聯網找到模式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要着急。等電子商務、遊戲、廣告業務等相關產業鏈發展起來,廣告商認可移動廣告的價值,移動互聯網生態就活躍了。互聯網的核心商業模式,說到底就是兩件事情:第一個是遊戲,第二個是廣告。在這一點上,移動互聯網並沒有大的改變,只要手機上的遊戲興起,它就有錢去轉動,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迎刃而解了。而廣告,因爲手機屏幕比較小,需要考慮展示效果,如果把展示效果問題解決了,我相信廣告也會大幅度興起。

互聯網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大家知道今年是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對於中國互聯網協會來說也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點。

在的5月,中國互聯網協會成立,目前即將迎來十歲的生日。十年來,我會秉承創新的思維、協作的文化、開放的平臺、有效的服務作爲我會的辦會宗旨,努力服務會員的需要,服務行業發展,服務政府決策。協會由小到大,爲促進行業的繁榮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會已經成爲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行業組織。

今年,對中國互聯網大會來說也極具重要的意義。,我會成功的舉辦了第一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今年8月,將在北京隆重舉行20__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也是第十屆的互聯網大會。與此同時,我會還將舉辦第三屆網民文化節,十年來,每年一度的互聯網大會已經成爲互聯網業界得勝回,中國互聯網大會作爲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壯大的忠實記錄者,在見證這個歷程的同時,自身也逐步成爲中國互聯網領域內專業、高端的品牌盛會。中國互聯網大會的成熟過程,映射着一個時代內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縮影,承載着我們共同的記憶。

各位嘉賓,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泡沫的考驗,金融危機的挑戰等,在各種困難和考驗的面前,我國互聯網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互聯網已經成爲推動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的網民數量、網站數量世界領先,已經成爲互聯網應用的大國。互聯網作爲我國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其產業和傳統產業不斷滲透、融合,其擔負着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責任越來越大,其作用越來越明顯。

各位嘉賓,互聯網是最具活力的信息網絡平臺,創新發展是互聯網發展的靈魂。互聯網技術業務、服務以及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使得互聯網發展一直保持着鮮貨的生命力。最近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決定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作爲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提出要加快發展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爲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指明瞭發展方向。互聯網產業在上述多個領域都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各位嘉賓,將於8月下旬舉辦的20xx年中國互聯網大會將對中國互聯網新世紀這十年發展進行梳理和回顧。同時,也將對下一個十年中國互聯網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和展望。我們將向互聯網業界和廣大網民奉獻一屆精彩的互聯網大會,打造創新、求實的中國互聯網大會,屆時歡迎大家積極光臨。

最後我代表中國互聯網協會感謝各位嘉賓出席本次發佈會,謝謝大家對中國互聯網協會和中國互聯網大會的大力支持,謝謝大家。

互聯網演講稿 篇6

大家好!我是林然。

我演講的題目是“神奇的互聯網”,這源於我看了一本書,它使我對互聯網有新的認知,促使我寫下來。

互聯網的神奇不可否認,互聯網是個知識庫,裏面能找到無窮無盡的信息,聊天約會,買賣物品,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但我並不僅僅是指這些。

現在我們生活中互聯網佔據着很重要的位置,它的歷史卻只有20年,但人們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個新事物,就像自鑽木取火後那些野人們常說的那樣:“要是沒有了這麼好的火,我們該怎麼過呀?”

能有互聯網這種東西,難道不應該感到驚奇嗎?

生活在這種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有點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這就不對了,互聯網是多少人的心血啊!從互聯網的誕生講起吧。

當人們有智慧和靈感時記錄下來,有了書;當書籍、小冊子、報紙越來越多時,有了圖書館,當圖書館裝不下這麼多書,並很難從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識——有人提出了一個設想,由一個叫麥麥克斯的機器儲存信息,通過顯示屏、鍵盤、選擇鈕等查看。不久之後,蘇美冷戰,一位美軍軍官突然想到:要是有一天蘇聯的導彈砸中了發出指令的中央電腦怎麼辦?主電腦一完,其他電腦也得完蛋!於是他召集專家們商量,想出了一個辦法:很多連在一起的計算機,每臺都能向另一臺發出信息,或接受信息,就算有計算機被摧毀,信息能繞過被摧毀的計算機,傳給其他沒破壞的,並命名爲——電腦終端。1962年,一位電腦工程師想出了個主意,著名的“捆綁轉換,把信息轉換成魚食一樣的小塊,傳遞出去後再還原讀出。1969、1971、1972年APPA網從成立傳送第一條電子信息到第一條電子郵件演變成有37個終端。1975年有第一部可組裝的娛樂性計算機出現。1981年IBM公司製造出第一臺電腦。20世紀把世界各地科研所圖書館等聯繫在一起,成了互聯網!說白了,互聯網是全世界電腦溝通的平臺,進入互聯網後可以從這輸入、獲取信息。

多麼奇妙的故事!多麼奇妙的想法!還不夠神奇嗎?在互聯網世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事,如靠互聯網來賺錢,我們也可以做到。我們可以賣不需要的物品,賣好的創意或域名,甚至創建網頁。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點子,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實現。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一天,一個叫湯姆的男孩在聊天室時有位網友問足球比賽結果。他想到世界各地喜歡英國足球的球迷不能及時得到比賽消息,於是創建了一個網頁,專門發佈把足球比賽的消息,很快又成千上萬人來瀏覽他的網站

互聯網上也有很多買賣,其中最知名的拍賣網站買過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這也是互聯的神奇之一。我說幾個吧:比如蒙古卷胡機、月球上的一塊石頭、一些蟲子、人的腎臟(額……太噁心了)、嵌有珍貴硬幣的便器墊圈、地對空導彈……

甚至你可以與一些知名人士聯繫如比爾蓋茨,美國總統等——搞到他們郵箱就行,(也用不着害怕)這在平時根本不可想象。如果你真想要的話,我提供給你:

美國總統:

比爾.蓋茨:

注意,這都是官方網站,你不太可能得到親自回覆,而且這些人常常換郵箱,我不敢保證是最新的。

互聯網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地方,心動不如行動,請拿起鼠標緊盯屏幕去了解互聯網的更多神奇吧!順便說一句,比起業餘時間用互聯網來賺錢、給美國總統寫信,爭分奪秒玩遊戲太無趣了,你說呢?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互聯網演講稿 篇7

大家在那裏聊得更多還是財經類的話題,我把他定義爲財經類微博。是個很不錯的財經認識交流財經專題的地方。其實,我來這裏之前,特地還在半夜寫了一篇文章,因爲我不太適合在公衆場合做演講,沒有這個能力,喜歡一個人在小房間寫東西,尤其是大半夜的寫,思路比較清晰。因爲人多有時候往往比較難理清思路,一個人就比較容易明白。我覺得我今天有點像被趙本山給忽悠了的範偉,本來是聽萬總講完以後挺有道理,很有邏輯,講得很好,聽高總講了以後,我也覺得很有道理,也很有邏輯,然後我就悶了,腦子很亂,把昨天晚上好不容易寫的準備今天說的東西全部忘光了,不知道怎麼發言了。因爲互聯網和金融這兩種思想實在是太“詭異”。互聯網和金融的思維在這裏體現得就非常明顯。

我自己做基層信貸出身,一直在這個領域,也辦過幾個網站,這個時候讓我發言,我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發,因爲都聽得挺對的。昨天的文章我已經發在微博上,這裏乾脆就撇開文章,說說我的想法。第一個想法,我很多場合都提過,互聯網金融其實是僞爲命題。因爲中國金融首先是分業經營,必然意味着金融與金融之間會存在縫隙。我喜歡把互聯網金融定義爲夾縫金融。甚至小貸機構,擔保機構,我都定義爲夾縫金融。包括民間借貸,也都是,都是爲了彌補我國金融機構在市場中競爭低效率的問題而出現,事實上,中國的金融機構過去幾年發展很快,但是這並不是說你有多少能幹,很多時候,只是因爲你有一張牌照。而剛好又碰上了中國最好的十年,就是過去十年。一方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另一方面給他牌照,使人家進入不了這個行業。所以只要你是銀行,有牌照,就可以高速成長。所以,你會發現過去十年,銀行哪怕服務態度多爛,水平多臭,都可以活的很好,這個也就導致在中國只要拿了牌照以後,就誰也不肯精耕細作,不要幹辛苦的事情,躺着賺錢,

也就沒人願意幹髒活苦活,就是這種情況下,大量進入不了銀行體系的機構,就得到了很大的機會。我們銀行反應很慢,是頭恐龍,下面撓癢,上面沒反應,審批效率也很慢,你們去想想,現在去銀行開個帳戶,得多麻煩啊,但是在支付寶點個手機號就可以了,而從結果來看那,銀行過了那麼多手續之後,依然有很多糾紛不斷。支付寶那麼簡單的註冊,也好像這麼多年沒發生什麼大的事情過,這樣的情況下,支付寶優勢勢必顯現出來了。民間機構利用更好的服務效率,更好的市場切入,硬生生的拉開了一道夾縫。很多夾縫金融就是這樣出現的,利用了牌照機構的低效率和短視,一點點的在夾縫中求生存,不斷的成長。未來,隨着銀行開始發現好日子過到頭了,本來可以大魚大肉,將來可能要去種菜了,銀行必然沉下心來,你們去看,在過個幾年,銀行可能會沉到你都無法想象的地步和姿態裏去,沒辦法,因爲隨着高速發展的態勢降低,未來的銀行必然意味着一家銀行有飯吃,別的銀行就沒飯吃的格局,所以走出固有的領域,形成差異化的格局都是

各大銀行的戰略性目標了。這種情況下,本來還能在銀行夾縫之間生存的夾縫金融,也就要面臨着很大的考驗。夾縫金融中的一些機構生存越來越困難。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夾縫金融全部會活不下去,他們中一些很好的機構,一樣可以活的很好,甚至能打敗金融機構也不一定,但是總體而言,這樣的概率較小,難度很大。

互聯網金融就是這種業態,大量的非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夾縫中擠出一塊領地,切入一個市場,完全是可行的,但是,我自己的感覺是媒體對於互聯網金融擡得太高,

互聯網演講稿 篇8

隨着信息時代的來臨,電腦互聯網以最先進的方式,成爲全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必須的學習工具、交流工具。其目的是把我們改造爲真正的信息時代的新人類:一個會運用新工具的人;創造新生活的人;一個真正與時俱進的人!

可惜的是,當今有大多數人還沒有真正感覺到互聯網的作用,還不知自己即將成爲新時代的文盲:不能安心地學習電腦應用技術,沒有自己的電子郵箱;不會上傳、下載文件;不能快速錄入文字、編輯文檔。甚至連鼠標都沒有碰過,工作中像收發個電子郵件或繪製個表格這樣的簡單的事情還得到處請人。有時間怎麼不就自己學學呢?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我們是跨時代的人,面對互聯網怎麼還能無動於衷呢?卻還天天不以爲然,在平庸瑣碎的日常事務中打發時光。

與此相反,就要向那些在老年大學計算機班學習的老同志們學習了,他們雖然已年愈花甲,仍然勤奮好學,積極學習計算機知識,嘴裏默唸王旁青頭兼五一,土士二幹十寸雨……五筆字根助記詞,手指在鍵盤敲打出一串串文字,學習的勁頭比我們年輕人都高!就連這些老年人都能做到如此,我們年輕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學習、掌握計算機知識呢?

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我們必須重視網絡發展趨勢,積極學習掌握新技能,做信息時代的行家裏手。否則你將成爲一個新時代的文盲!那麼,走進信息時代我們應該做好哪些事情呢?首先要有終身學習的心態。要明白“過期的知識就是廢料”的道理,要努力學習電子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電腦網絡專業知識。學習新的知識,攝取新的信息,儲存新的觀念,就是積累無形的資本,就是往自己的帳戶上存錢,就是往自己的大腦裏進貨,纔不至於與時代脫節,被時代淘汰。

高爾基說過:人的知識越廣,人的本身也就越完善。毫無疑問,在這個時代裏誰也不能對網絡的擴張無動於衷,坐視不理。應用網絡來學習,將是大勢所趨。走進信息時代的人們一定要認清時代的要求,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努力學習,增強自己的知識修養,勇敢地承擔起歷史的重任並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

互聯網演講稿 篇9

我覺得網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現在有了網絡,真的比過去好得多、快得多。我講一個例子,文革期間我們的單位,被下放到四川眉山,有一次因爲有些工作需要出差到上海。當時我們好幾個人出差,好不容易買了臥鋪票,但是分別在不同的車廂。有一個同事,在車上等廁所等不及了,等車停到寶雞的時候,他就下到寶雞上廁所,原來估計火車要在那裏停幾分鐘,結果火車晚點,爲了趕時間提前開了。我們那同事一邊提着褲子一邊跑,終於追不上火車。然而我們並不知道他丟了,因爲他所在的車廂的同事認爲,他到另一個車廂跟我們聊天了,到吃晚飯的時候也不見他,我們車廂同事說,都是盒飯哪吃不一樣?到睡覺的時候還找不到,麻煩了。我們就跟列車員說,我們人丟了。他說在哪丟的,我們說不知道。我們好不容易到了上海,但是沒有通訊工具,下火車以後打電話回單位,說丟了一個人。我們領導說在哪丟的?不知道。過了兩個鐘頭,我們那個同事回來了,一個腳有襪子,一個腳沒襪子,穿了雙拖鞋。因爲車站看到他趕車丟了,下一輛車是烏魯木齊到上海,讓他上去了,但是他卻沒有衣服了,衣服都在(我們)車上,所以凍了一個晚上回到上海,如果當時有通訊工具,那就很容易聯繫上。

當然中國是在1994年4月20號接入到國際互聯網上,那個時候實際上,是中關村、北大清華和中科院這三家互聯的網絡裏頭,利用了一根64K的專線,連到美國一個電信運營商Splint,就是64K而已。1995年1月,郵電部電信總局,開始開放了公衆的互聯網,但是當時只有北京、上海,各一條64K的專線,也是連到美國Splint的網絡,但應該說從那個時候,互聯網正式進入中國。我呢,瞭解互聯網在這之前。

80年代初到日內瓦,去參加國際電信聯盟的會議。這是一個制定通信網標準的會議,這些標準可能跟國家利益有關,因此單純靠與會代表在那裏決策,同意與不同意是不夠的,需要請示國內。那麼會場是提供了免費的長途電話,我們基本上中國去的代表都是利用這種免費的公用電話,把會場的情況、會場討論的情況,跟國內的主管部門彙報。但是我看到美國的代表,他用會場提供的計算機和網絡抄些東西,並且把會議的一些文檔作爲附件傳回去了,美國人說這叫e-mail(電子郵件)。當時第一次聽到,後來過幾年開會發現,那些老外乾脆把筆記本電腦帶到會場,直接在那裏跟他們本國聯繫。加拿大代表團有一個郵電部派去的代表,他是個華人,跟我們也很熟,他就問我:“你們中國有這樣的東西嗎?”我說:“沒有”。他說:“爲什麼你們沒有呢?”我當時也回答不出來。

幸好呢,1994年4月20號,中國接入互聯網,那麼到現在,無論在單位和在家裏,都可以使用無線局域網上網,當然出去還是光纖。中國的光纖光纜企業,生產了全世界一半的光纖光纜,當然中國的寬帶網絡的發展,使得中國的光纖光纜市場消耗了全世界一半的光纖光纜。十年前買一根光纖,按單位長度算,一根光纖多少錢?20xx塊錢,現在按單位長度算,買一根光纖多少錢?一公里的光纖現在是40塊錢。按單位長度算,光纖現在比麪條便宜,你買一公里麪條也不止40塊錢!所以現在光纖到家、光纖到戶,發展很快。

當然了未來的互聯網,絕對不是現在我們想象這麼簡單,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還會更快。互聯網整個發展,是一個接力的過程,後面還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這上面,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互聯網上面。當然我也接觸過一些年輕人,他們抱怨生不逢時,他說要是我生長在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的時代多好。現在大樹底下不長草,我要辦個互聯網公司,他們動不動地給我滅掉了,或者給我收購了。確實是這樣,互聯網成功是不可能靠複製的,你必須要創新,我們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是比美國晚了25年,可是現在全球的互聯網大企業裏頭,美國有,中國有,歐洲沒有,日本沒有,韓國沒有,這就說明中國的環境,還是很吸引互聯網發展的。

馬雲曾經到一個企業應聘,想當銷售員,但是這個企業說,你長得這麼瘦這麼矮,這個樣子還能當售貨員嗎?我想這個可能對他後來要搞電子商務有很大的動力。但一開始馬雲到北京找北京發改委,北京發改委覺得,什麼企業?太小,不理他。到上海,結果財政廳和稅務局說,這玩意偷稅漏稅,上海又沒辦成。他到了杭州,杭州覺得這是新事物讓他試。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寬鬆(的環境)纔有了我們這個發展。

像互聯網金融一樣,中國的金融本身股市不景氣,銀行利息低,所以中小企業貸款很難,另外老百姓又有存錢的習慣,所以互聯網金融出來了,到它出來以後,你再想扼殺就不容易了。所以中國有一個很好的互聯網的發展環境,你感到什麼地方不滿意,就是你創新的機會,痛點就是起點。

當初爲什麼有互聯網?就是美國人擔心冷戰了,原子彈炸了他的網絡,所以他提出這個命題。大家知道YT(視頻網站)的創始人,他實際上是參加朋友的一個搞笑的晚會,拍了很多視頻,想在網上把視頻給其他朋友分享,視頻的容量很大傳起來很慢,他就想着能不能開發一種方式,讓這個視頻能夠更好地分享。不一定要(把視頻)傳過去,讓人家來點就行,所以YT就這樣產生了。

我覺得所有的互聯網的發展,都並不是你事先想的,而是看到了它的問題。搜索引擎之所以發展這麼快,是因爲網絡信息爆炸,你要找它,那必須有搜索引擎。爲什麼後來微博出現了,因爲人們生活節奏太快了,它是可以傳140個字的,這也適應了碎片化的需要。所以我認爲大家現在上網,有沒有感到互聯網上,還有不如意的地方,這些就是創新的地方。如果說你盲目地,跟着別人成功的(項目)去做,那你肯定是沒有什麼很好的前景。所以我覺得有大把的問題,等着我們去(解決)。

我們現在用手機,正常人是沒問題的,可是我們需要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比如說我是老花眼,我手機要靠近看短信,那麼現在手機上就自動把字變大,重新編排不會跑出屏幕。還有盲人,他上不了網。盲人閱讀的是凹凸不平的書,那我們的計算機屏幕凹凸不平嗎?不可能。那現在怎麼辦?有個指環,這上面有攝像頭,你戴着指環,看着書上面,攝像頭對着字錄下來了,上傳到雲端一搜索,然後給你翻譯出來,講給你聽,那你就可以看見了。蘋果開發的手機是什麼?觸摸翻屏,大家覺得不錯吧。現在有公司覺得,我不能跟着蘋果走,我不能侵犯它的專利。隔空翻屏,不摸。爲什麼?這裏有攝像頭。還有人說幹嗎動作這麼大,眨一下左眼翻左頁,眨一下右眼翻右頁,點一下下巴雙擊。

人機結構可以有很大變化。前不久微軟收購了諾基亞,微軟要做手機嗎?它憑什麼跟蘋果競爭、跟谷歌競爭?微軟說我有語音翻譯技術,利用雲端翻譯,它在手機上面假如你講中文,你的朋友是英國人,你按一下語言鍵,你講中文他聽英文,他講英文你聽中文,26種語言,學外語沒太多用處。

所以這是什麼呢?將來可穿戴終端人工智能,實際上把人的感知延伸了,把人的認知能力提升了。未來的互聯網怎麼樣?現在是沒法想象的。在座的你們想想十年前,你們能想到現在互聯網的樣子嗎?你想不到的。所以未來怎麼樣?不知道。互聯網有句名言叫什麼呢,我們不預測未來,我們創造未來。

現在都提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理念,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平臺,實際上你只要有好的創新思維,互聯網什麼都可以幫你實現。曾經有公司想開發什麼呢,以前有一段時間,我們南方有H7N9(禽流感),手機可以測試H7N9(禽流感),拿舌頭舔一下,看一看有沒有H7N9(禽流感)。現在有人說,手機上要測霧霾,這些都是有可能的,關鍵是你能不能做得成本低,所以互聯網,它有個很好的開放架構,可以在上面不斷地生長,不斷地增加很多東西,而且它不拒絕全世界任何人,互聯網是老少皆宜的,手機基本上是沒門檻的。

我們手機上這個操作系統,有一百萬行的軟件,而當年阿波羅登月飛行器才四千行軟件。我們現在比它複雜得多,但是很便宜,現在大家都會用,所以包容性非常好。像雷軍說,他說我每週要更新版本。意思是什麼?我的手機不是完成品,很多網民說你完善不了我幫你完善,要顯示自己的能力,所以雷軍說我有一百萬個不拿工資的開發者。

美國《紐約時報》,它有130年的歷史了,它現在要把報紙數字化,近期的報紙沒問題,老報紙都發黃了,拿計算機掃描這個字,印不出來,它怎麼辦。大家現在上網經常遇到網站跳出幾個驗證碼,扭來扭去歪七歪八的字。當然了美國還沒有像我們現在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那麼複雜。《紐約時報》就把它的報紙上的詞拿照相機拍下來,貼在驗證碼的後邊,當你驗證的時候,你以爲後邊那個也要驗,你一併驗了。所以《紐約時報》一百三十年,存檔的數字化報紙的工作有幾個月時間由網民不知不覺地幫它完成了。

美國有個醫生,拍了很多大腦的CT掃描圖,他要看腦袋長不長瘤子,當然這個病竈是很難看(出來),他一天看幾百張上百張圖,很麻煩很不好看。他靈機一動把它貼到網上,他說哪個網民幫我看出,這裏邊有幾張跟其它大多數不一樣的有獎,這些網民一點醫學知識都沒有,但爲了顯示自己能幹,不睡覺不吃飯也給他找出有幾張跟其它不一樣。互聯網就是利用了衆包羣智的這種功能,利用了廣大網民的潛力,當然這種思維並不只能用在互聯網,可以用在各行各業,關鍵就是說,我們怎麼去應用這種思維,利用互聯網來發展。所以我們經常說有困難找警察,實際上我覺得後面應該加一句話,有困難找網絡。

回顧中國互聯網發展,我有幾個想法就是說,互聯網之路永遠是什麼?挑戰機會同存,風光風險同在;未知多於已知,永遠都有故事;顛覆不是新聞,一切皆有可能;成功不靠複製,唯有創新永恆;英雄不問出處,希望寄託草根;大智雲移之峯,網絡強國圓夢。

互聯網演講稿 篇10

1、直銷銀行:

直銷銀行,是指業務直銷,存款業務、銀行其他業務直銷,存款業務直銷容易理解,客戶直接通過網銀定入一筆定期,這就叫直銷,或者通過手機銀行購買一款理財產品,也叫直銷。直銷銀行業務與傳統業務相比,直銷業務對銀行來說:成本低,可以批量處理(量大)。對客戶來說:速度更快、辦理更方便、收益更高或成本更低。那麼貸款業務,能否直銷呢,可以將貸款流程創新、貸款品種業務創新,往直銷銀行的理念方向發展?我假設一下,在支行存量貸款業務中,三個條件:客戶經營正常、金額50萬元以下、抵押物爲一類抵押(門面、住宅、寫字樓等),在貸款到期前的一個月,客戶經理進行一次貸前調查,直接提交報告至總行哪個部門,總行審查一下,直接審批,在抵押物不變、金額不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直銷審批通過此筆貸款,也就是說,在客戶貸款還沒有歸還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告知,過去的一年,我們合作非常愉快,貸款已經審批,下個月您將貸款歸還後,1—2天內,可以綁定新的便民卡。依照這種模式,直銷審批成熟以後,再將金額慢慢放開,甚至於以後可以發展到新建立信貸關係的客戶。傳統貸款的模式是總行、支行、客戶經理、客戶,我所提的模式是總行、客戶經理、客戶,或許,以後還可以發展爲總行、客戶最直接的直銷模式。

2、互聯網金融思維在銀行的應用:

在上次的的互聯網金融小組討論會議上,有很多小組成員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我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那次會議的意思是說,對我們的存款客戶通過計算機收集數據、並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後,得出結論後,可以有針對性的,推薦銀行產品給客戶。

那麼這個概念可以延伸到貸款領域,運用大數據系統,對我們的所有貸款客戶通過計算機收集數據,收集資金進出數據、網銀、手銀、pos機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得出結論,得出什麼樣的結論:該筆貸款風險較低、風險一般、風險較高;該客戶對我行貢獻較大、貢獻一般、基本沒能貢獻;甚至於可以計算出,該客戶在貸款餘額低於多少萬元時,風險非常小;貸款餘額在某個區間時,風險可控;貸款額度超過某一數據時,風險不可控等等。

就可以得到一組客觀的貸款分析數據,對貸款審批是非常有幫助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