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通用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2W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1

近世有些人,見身邊的富賈權貴來財太快、攀升太速,於內不免有怨,於外則奮起直追,試圖擺脫身世背景上不如人的陰影。如此心理,出現在包容、開放的社會或時代中,有時或可激發人的動力,但如今它的出現卻使心高氣傲、急功近利的心態瀰漫在我們的視野中,竊以爲這是極不可取的。若想使這種氛圍得到改善,重建一種積極的社會心態十分必要,這即是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要“勿以善小而不爲”。小事不小,其實不但是不小,更是關係重大。這個道理可從多角度來闡明:不積小何以成大?徒有大思路何以立足穩當?小不忍何以成大謀?這些道理顯然都是自明的。但爲將小與大的統一關係放大開來,抓住細節來辨識之,茲舉古今學子讀書之異同來分析。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通用8篇)

古今讀書,衆所周知,皆以應試爲首要目的。但這同樣的應試卻有不同的效果。今人應試,雖可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程度高的水平,但在十餘年遠離原來專業的社會生活後,腹中恐怕也是空空如也了。這是學習不能盡小的緣故。古人則不然。誠如黃季剛先生言,“漢學之所以可畏者,在不放鬆一字”。古時之人在蒙學階段便已熟背《四書》,如是雖未囫圇吞棗,但每一文字都烙在胸中,日後一旦有所感悟,則馬上能夠立體地懂、成片地懂,小到文字訓詁之細,大到辭章之優美,義理之精深,都能瞭然於心了。又如前人治學,數十部經史俱在心中,一字也不會有錯誤。以此爲根基,則無論治經、治史、治國小,也都能將所據經典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了。由此確實可見小事不小的道理。因此,假若今人讀書也能從小處着眼,則何患其學不立?若今人做事也能多從小處着手,則何患其事不成?學問紮實,行事謹慎,這本就是杜絕浮躁的良方,更何況在其間我們又積累了多少的“小”,則又何患其不能致於“大”呢?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2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私感情有關。

認知事物當然必得有嚴格的理智,不能縱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惡。如果僅僅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的判斷,正如《韓非子》裏那個宋國的富人,他的兒子與老人說的是相同的話,而他聽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又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於他,都說他美於城北徐公。鄒忌最後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擾,悟出了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常困於所溺。”因爲有所溺,有好惡,感情上有親疏遠近,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便易於被迷失雙眼。這時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濁的末知世界,人類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纔是可靠的階梯,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時,歡呼的人羣又何嘗不以爲自己纔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魯諾相信理性這個"內心的教師",他要讓"所向披靡的論據萬箭齊發",射穿習慣和感情上依賴的迷霧,把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軌。

理性固然在認識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們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嗎?難道感情在認知過程中永遠起着反面的作用嗎?

康德仰望星空的時候,他的內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這親近永恆、親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認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沒有感情的存在,人類生活會陷人刻板和抽象,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辨對和錯,也要知道美和醜啊,沒有了情感,藝術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溫情都離我們遠去,我們能說我們認識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嗎?生活又有什麼樂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認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個設想時,他並不判斷正誤,只說:"啊,真醜!"他不願意在醜的事情上花費時間,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學中醜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們認知事物時,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熱心,雖不能任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去判斷,又不可僅僅是可憐的"數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絃琴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詩意地棲居”。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3

今天放學的時候,張浩洋向老師報告說有人去偷三年級小同學的筆,老師急忙跑到下面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回想前一段時間:“叮叮叮”“叮叮叮”下學了,我和同學們正準備走下樓梯,宋朝輝對我說:“你想要筆嗎?”我沒理會他,繼續下樓,我看見他和一些人去了三樓。我也跟去一探究竟。

我知道了他們是在偷筆就告誡他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此話一出,他們都以爲我要告老師。我剛下樓,他們就問我:“你去告老師了嗎?我們可沒偷呀!”我說:“沒呀!”他們這才鬆了口氣。

可他們今天可是真偷了筆,我在心裏默唸着:“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4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但小事不小,看似一個小小的錯誤,卻可能鑄成無可挽回的大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都是小看錯誤,忽略細節的後果。一着不慎,滿盤皆輸。在關鍵的時刻一定要認真做事,切不可麻痹大意。

大家都很熟悉這個故事:國王要親征生死存亡的一戰。國王派了一個馬伕去爲他備好自己最喜歡的那匹戰馬。粗心的馬伕等不及鐵匠繁瑣的工作,他催促着鐵匠,讓他湊合釘上馬掌。戰爭那天,國王騎上那匹馬掌釘得不太結實的戰馬。在衝鋒的過程中,那匹馬的一隻馬掌果然掉了,戰馬跌翻了,國王也被掀在地上。戰鬥很快就結束了,敵軍俘獲了國王。從那是起,人們就說:因爲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因爲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因爲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爭;因爲一場戰爭,丟了一個國家。這一切只因爲少了一個小小的馬掌釘。小不忍,則亂大謀。別因爲一次小小的失足,而釀成千古大恨。三國時期,三足鼎立。“桃園結義”的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在亂世中建立了蜀國。天有不測風雲,繼關羽敗走麥城而被俘獲殺害後,張飛也被屬下殺死,兩名屬下抱着張飛首級投奔吳國。劉備聽到這個噩耗之後,悲憤交加,不顧朝廷大臣多方阻擾,親征七十萬大軍攻打吳國。但不料劉備大軍中計,七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若不是關鍵時刻趙雲來救,劉備早已性命難保。不久,劉備命喪白帝城。因一時小小的衝動,而造成如此後果,可悲啊!不因善小而不爲,不因惡小而爲之。這句話是劉備彌留之際託諸葛亮告訴其子劉禪的經典遺言。如今,這句話對於我們仍然很適用。我們在班級裏看到紙屑,在校園裏看到垃圾,我們置之不理;但上課說話、睡覺、看閒書,我們卻樂此不疲。很多人只喜歡做大事,對小事卻不屑一顧,認爲做了大事就可揚名立萬,就可成爲英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想着做大事的人,終會一事不成,虛度光陰。小事不小,小事有時關乎更大的結果;小事不小,小細節有時決定成與敗;小事不小,小事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品質,反映一個人的素養。所謂聚小流以成江河,我們只有做好今天的小事,才能成就明天的大事。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5

在這世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事。可正是這些小小的事情:一個微笑、一個招呼、一舉手、一投足……讓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更加精彩。劉備臨終前對兒子說:“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劉備是要劉禪記住,不要輕視小事,“小”中有大。我認爲小事不小,“舉手之勞”的小事可以折射出人的崇高與卑微。在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一次,我到文具店去買文具,結帳時我發現,服務員阿姨多給我找了一元錢,我問道:“阿姨,你是不是多給我找了一元錢?”她算了算,高興的說:“是的,謝謝你!”隨後她拿去那一元錢。把錢還給阿姨之後的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渾身暖暖的。文具店的柳樹,就好像專門在爲我跳舞,讚揚我“舉手之勞”的品質。在這一給一拿之間,我做出了自認爲正確的選擇。“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面,叔叔接過錢,對我把頭點,我高興地說了聲:“叔叔,再見。”這首歌曲唱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一個小孩子美好的心靈和優秀的精神品質。有人說:“一分錢,值嗎?”我的回答是“值!”不貪一分錢,不拾以求利以吾我行,當是一個文明公民之所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唯此,我們纔會收穫自己的幸福人生。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6

每個人如果都做好事,這個社會會更祥和、更幸福,多做一點好事,多一點功德。人要有公德心,這個社會纔會更進步。做好事,不一定要捐錢,就算舉手之勞也可以,例如:看到地上有一張小紙屑,我們把它撿起來,舉手之勞卻也功德無量啊!

在學校,到了打掃時間,我擔任的是水溝的負責人,我跟我的成員就一起用掃把刷水溝,努力的刷一刷,突然有一個成員竟然不小心把水潑到我身上,我嚇了一跳,我的衣服被潑溼了。那個成員馬上跟我說:“對不起!”那時候我不想原諒他,但是我後來想一想,大家有時候會不小心做錯事,我也不例外。但是隻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樣就好了,但是不要一錯在錯,一直重蹈覆轍。所以我後來還是原諒他了,也叫他不要太在意,我回家洗一喜就乾淨了,況且,大熱天潑水涼一點……聽我這麼一說,我們倆都笑逐顏開。到了最後,我們倆還一起更賣力的清水溝,也替我自己省了不少時間,也許,這就是所謂“因禍得福”吧!

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我們就清了兩年的水溝。有一天,老師來檢查,查我們這兩年有沒有認真清水溝,結果老師馬上誇我們這一組是全班清水溝清得最乾淨的一組,從有很多青苔,清到變沒有半點青苔。所以老師請我們喝飲料。我們喝得非常開心,還說下一年還要繼續努力。因爲清水溝,得到老師的讚賞,我也多了一位好朋友。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那這個社會上就會非常的和諧。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如果你可以撿一張小小的紙片卻不撿,結果你卻對同學做一件惡作劇的小事,那可就不好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多多去做好事,讓別人得到幫助,自己也會更快樂,甚至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7

梅花之所以被人們稱讚是因爲它能在飛雪中綻放;蜜蜂之所以是勤勞的代表,是因爲它不求回報地付出;範明,閆磊同學之所以成爲我們的驕傲,是因爲他們勿以善小而不爲。

當我們仍在睡夢中時,他們已經全身武裝出發了。用他們的雙手托起笤帚,將地上的雜質,一點點掃攏。也許掃完後,他們已經滿頭大汗,精疲力竭了。但我堅信他們心裏是甜的。炎炎烈日,也許當你一手拿着冰淇淋,一手握着搖控器時,他們手裏卻握着笤帚。正是因爲他們這種“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奉獻精神,使我們的校園如此美麗。但是校園不是範明與閆磊兩人的,是我們大家的,爲你,爲我,爲他,愛護校園,讓美好的環境永駐我校。

校園是我們第二個家,我們不能報着一種“事不關己”的心態,應該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哪怕是撿起一張廢紙,一個塑料袋。這也是在爲我校做貢獻。可現在有許多同學,不但不出力,還一味地破壞校園環境。認爲扔一張廢紙,一個塑料袋礙不了大事。若人人都報着這種心態,校園的紙張豈不是滿地都是。有句話說的好:當你在爲別人行善時,也在爲自己儲蓄幸福。那麼成爲一名文明修身學生是最有權利行善的,那你爲自己儲蓄的幸福也最多。讓我們行動起來參加文明修身隊伍,爲自己第二個家盡一份自己應盡的責任。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現在。雖然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們可以把握今天。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是花你就綻放;是草你就發芽。雖然我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們可以事事盡力。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雖然我們不能奉獻得轟轟烈烈,但我們可以奉獻得默默無聞。

勿以善小而不爲的演講稿國小 篇8

有一種東西,它沒有鮮花一樣的豔麗;沒有音樂一樣的動聽;也沒有彩虹一般的絢爛,更沒有金錢那樣的誘惑力。但它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它就是——文明禮儀。

生活離不開文明禮儀,就如鳥兒離不開藍天。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諧的音符——不文明的習慣!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爸爸帶我到新華書店看書。哇!來看書的人可真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我到一邊去挑選我喜歡的書。“啪啪啪……”什麼聲音呢?我擡起頭來,只見一位打扮時尚的阿姨正用手中的一本書在掃地上的灰塵,掃完之後坐下來津津有味地看起書來。“這阿姨怎麼這樣,一點也不愛護書籍!”我環顧四周,不和諧的畫面又映入了我的眼簾:一個大約十來歲的小女孩坐在一本厚厚的書上;一個西裝革履的叔叔把手中的書隨手一放就走了;兩個大哥哥正在高談闊論……我憤憤不平地想:“這些人到書店來看書,難道不是爲了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嗎?”

我合上書本,陷入沉思:現在不是到處都在講文明,講禮儀嗎,可是……我的思緒飄到了去年春節前夕的一天。

那天,我和爸爸媽 媽到超市買東西。爸爸媽媽要買米,我對買米不感興趣,就東張西望起來。我看見一位阿姨找不到舀米的勺子,就把另一格米的勺子拿過來。勺子裏還裝着許多米,但她看也不看,就直接拿過來,結果有的米灑在了地上,有的米掉到了其它格里。可是她一點也不在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些米就這樣被她白白浪費掉了。她還把不同種類的米混在一起,叫別人怎麼買呀!”我邊想邊走。哎,我又看到了我不願意看到的場景:一位奶奶扯了一節又一節的購物袋往自己的提包裏裝;一位買菜的伯伯將菜葉剝了一層又一層;一位品嚐花生的阿姨把花生殼隨手一丟……

大家不要以爲這些都是小事,無關緊要。其實講文明,講禮儀,就是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就像三國劉備說的一句話:“勿以惡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它告訴我們:不管事情有多小,只要是錯的,我們就不要去做;只要是好事,我們就不要說事很小,就不去做。

朋友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爭做文明人,爭做禮儀使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