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通用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9W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1

1、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父母需要躬下身來主動傾聽孩子說話,這代表着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尊重。父母在傾聽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過程中可以逐漸明確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法。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爲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孩子的觀點、判斷可能很荒唐,父母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通用9篇)

2、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儘量避免與孩子衝突。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要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這樣效果會好得多。

3、利用讚美,縮短心理距離。每個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讚揚,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看孩子成績單時,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從優點看起。

4、及時充電,不要落伍。我們經常聽到家長當着自己的孩子說,“現在的孩子真了不得,他們懂的我都不懂”、“我們思想落伍嘍”。家長可能是無心,但向孩子傳達的信息卻是“你跟我說的我聽不懂”。這滋長了孩子輕視家長的惡習,覺得與父母溝通是沒有價值的。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也要及時充電,帶着興趣去了解孩子的世界。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2

一 首先,您需要從思想上改變他(她)還是小孩子的觀點。這個時期孩子的成熟速度絕對是讓您意想不到的,您的優缺點在他(她)的眼裏絕對是一清二楚的,特別是缺點。所以不要以大人的威嚴命令指揮他(她)做事,這樣會適得其反。

二 您還要把他(她)當作朋友。放下您高高在上的身份,凡事開始都要徵求那位小朋友的意見。讓他們能體會出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三 經常傾聽而不是灌輸什麼。您需要和他(她)經常聊天,只要您忘記您是家長就好,生活學習感情您可以隨便問,他們只要不會感到有壓力還是願意和您說的,因爲此時期他(她)在經歷鉅變,從前的朋友已經不合適自己的變化。他們是孤獨的,或者說要面臨再次選擇。

四 面對學習。對於學習,如果您並不能提供直接的幫助的話,還是多以傾聽和鼓勵爲主,不能指責不能督促,還是那句話您是他(她)朋友,朋友能做什麼,您就做什麼。

五 繞不過的“早戀”問題 。每個少男少女都會有情感萌動的時期,我們也曾有過那美好的記憶,所以不要把早戀看成如臨大敵。如果發現孩子早戀也不要大驚小怪,孩子就希望您對他(她)另眼相看,您沒有對他表現出驚奇,而是告訴他(她):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一段時期,感情上會有波動,不足爲奇。這樣孩子很快就會忽略這段情感,如果您能成爲您的朋友,她多半沒有更多時間用來浪費,學習早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

六 性教育問題。同性父母要承擔對孩子的性教育的問題,不要對此遮遮掩掩,避諱不談,總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自己通過網上去了解性知識吧,那樣就很危險了。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3

一:面對內向的孩子,父母要粗線條一點。

孩子在求完美,父母就別太完美;孩子是細線條,父母就要粗線條一些。對這個藍色性格的孩子就是要粗線條點,因爲她太細緻了,她是過於注重細節的人。同時也正是由於她太注意細節了,以至於看不到整個大局,所以,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孩子細,你就要粗。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和大人都細緻,都追求完美,都較真兒,那會怎麼樣呢?很可能雙方 都深陷痛苦而不能自拔。

內向性格的孩子本身就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很嚴的,本來就是一個活得很累的人,父母再對他們高標準會加重他們的累。累過頭了,就會形成焦慮。我到過很多學校去講學,在國小和中學裏可以看到不少的孩子,爲達不到自己的標準而自責,爲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傷心,爲考不到好成績而焦慮。內向性格的孩子絕對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孩子,對於內向性格的敏感、細膩就是要粗線條地對待,使之更加大氣,讓他們多去看看周圍的人,或者說多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儘量別給他們鑽牛角尖的機會,以免他們會更加敏感、更加細膩、更加較 真兒。

二:千萬不可以用憤怒對待他們

內向性格的孩子大聲說話很容易讓他們感覺到是在挨批評,他們臉皮很薄,也許瞪他們一眼就會哭呢。如果是在家庭裏面爸爸媽媽說不定就會急了:“哭什麼哭?動不動就哭!怎麼這樣沒出息呀?快說,爲什麼哭?……”大人們一着急,一些狠狠的話會從嘴巴里橫着出來。不要用高聲調憤怒地對待他們,內向性格的孩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高聲憤怒的語調對待他們,他們立刻就會不說話了,或者會繼續哭自己的,容易把自己封閉了,不再理會對方了。這是年紀小的孩子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大人也這樣用高聲憤怒的語調,他們會立刻關閉房門,可以好多天不再跟父母說話,而且以後有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出現也絕對不再有探討的餘地。他們是很敏感的,也懂得保護自己,你傷害他們一次,他們絕對不給你機會傷害 第二次。

所以對這樣的孩子不要用高聲憤怒的語調對待,他們雖然內向,但他們同樣會很擰。他們會默默地堅持自己的主張,除非你能立刻說到他們的心坎上,他們才能打開心扉,否則 他們可以長久地默默無語。

三:對於內向性格的孩子依然要表揚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受到肯定,內向性格的孩子尤其需要,但是表揚的方式應該跟別的性格的孩子有所不同。對外向性格的孩子,我們可以當着衆人的面去描述其長處;這樣的孩子本來就以爲自己是最棒的,能得到你的承認就行了;而對內向性格孩子的表揚應該是溫和的,不是大張旗鼓的,因爲他們很害羞,臉皮很薄,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如果能夠表揚到細節的部分,那是內向性格的孩子最喜歡的,因爲他們很關注細節,所以他們特別希望你能看 到其漂亮的細節。

四:要引導內向性格的孩子表達自己

內向性格孩子的表達會很好,他們既不像外向性格的孩子那樣搶着說話,也不是極少說話,他們不是很主動,不表達只做聽衆也沒問題。對於這樣含蓄的孩子,大人有時也很發愁:只是悶着不吭聲,或者自己哭,有心事不願意主動跟大人分享。如果真的有了事怎麼辦呢?面對這樣的情況,有的大人不理解,就急着訓導:“你哭什麼?你倒是說話啊!”其實孩子就是這種性格,需要我們理解,需要我們察言觀色。理解了以後,我們就不容易煩躁了,我們可以主動地、耐心地關照他們、走近他們。內向性格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如果大人給他們很大的安全感,他們也是很願意表達的,他們的表達水平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只是能沉得 住氣而已。

溝通是一種習慣,習慣是培養起來的。對於內向性格的孩子更要注重從小就不斷跟他們說話,找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說話,鼓勵他們多參加班集體活動,參加班幹部競選、參加演講訓練班,等等。有的父母不懂得這一點,給內向性格的孩子報體育類的班、樂器類的班,這些班的內容都是練得多、說得少,不利於孩子們的語言發展需要,常常是孩子的這些方面技能成就不小,但卻不會表達自己。大人應該意識這一點,彌補這個缺點,更加註重他們的 語言表達。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4

1少說“不行”多說“我認爲”:青春期的孩子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和父母反着幹,因此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少對孩子說“不”,而是應該先贊同孩子的觀點,再用“我認爲”來論證自己觀點。

2給孩子留面子: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不顧有人在場當場斥責孩子,這會讓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委屈和憤怒。

3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找到和孩子溝通的切入點,不妨選擇與孩子一起看電視,通過看電視加深和孩子的互動。

4多讚美: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認同,當孩子做成一件小事的時候,讚美往往是最好的獎勵。

5依賴孩子:對待青春期的孩子,要將他們當成“小大人”,平常可以讓他們反過來幫父母的忙,比如打掃的時候,母親聲稱搬不動一件東西讓孩子幫忙,孩子幫忙後給予鼓勵。

6親近大自然: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常一家人定期選擇戶外活動,讓孩子有目的的脫離學習的煩惱以及互聯網的依賴。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5

1、順其所思,與其所需。這是按照孩子心理需求的溝通技巧,是人格自我塑造的“內化”過程,父母的責任就是激發和促進這個過程的啓動與深入。

2、同其所感,引其所動。這是以心靈感應爲基礎的溝通技巧,教育孩子既是父母反思和評價孩子成長軌跡的過程,又是親子間相互學習的機遇,明智的父母能做到與孩子共同成長。

3、投其所好,揚其所長。這是尊重孩子興趣愛好,特別是尊重孩子人格的溝通技巧,把握住這個技巧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優勢的發現,有利於孩子自然成才。

4、助其所爲,促其所成。這是要求父母下功夫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加入到孩子富有創造性的計劃和行動中去。要向孩子學習,要做孩子有所作爲的“同行者”。

跨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一個可塑性最強、又最容易出偏差的時期。父母要研究自己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通過經常與孩子平等地對話,掌握孩子的心理脈搏,孩子就能夠心悅誠服地接納自己的父母,這便是家教的最大成功。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6

1.我們首先要教給孩子,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內向的孩子常常在心裏說話,以爲別人都知道了,實際他並沒有說出來。提醒孩子,必須說出來,別人才能知道。(說出自己的感受)

2、鼓勵內向孩子交少數幾個好朋友,而不是強迫他們跟所有的孩子都要成爲朋友。

內向的孩子更珍惜友誼,他們也通常在少數朋友面前可以更放鬆更開心。不必強迫內向孩子一定要在衆人面前做什麼樣的表演,這是他們最討厭的事情。但是可以適當組織小規模的聚會,給他們機會在小羣人中間表現。對於家長我們要溝通,多帶孩子走出家門,給孩子創造多與小朋友見面、交往的機會,擴大孩子的人際交往圈,增加寶寶的社交經驗。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小夥伴。經常帶孩子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請小朋友來家裏玩,引導孩子與人交往,使孩子體驗到人際交往的樂趣。

3、幫助內向的孩子動起來。

內向的小孩愛靜不愛動,所以很多時候需要大人提醒他們去行動,需要大人幫助他們走出內心世界,跟外面世界溝通互動。

內向的孩子也更喜歡生活有規律,不喜歡過多的變化和刺激。所以,平時我們保持有規律的生活,當必須有變化時,我們要提早跟孩子講清楚,給他更多的時間做心理準備,這樣他能更好地調整自己、應對變化。

4、爲寶寶釀造自信

對於害羞、內向的孩子,家長老師要多鼓勵孩子,允許他的探索行爲,引導他與周圍不同年齡人的接觸、交往。如見到鄰居家的奶奶、爺爺主動打招呼,看到鄰居家的小姐姐在騎車,鼓勵寶寶也去試試。對孩子要尊重,關愛而不溺愛;多鼓勵和表揚,但不過分誇耀。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7

(1) 要給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併爲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爲自豪。這就給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 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他(她)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家長,讓孩子體驗一把做家長的感覺,負責整個家庭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3) 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

放下父母的架子,坦開自己的胸懷,尊重孩子的觀點,和孩子平等地交談。給孩子營造一種他(她)已是大人的氣氛,讓他(她)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引導他(她)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如果做到這些,他(她)與父母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什麼都告訴你的,父母和孩子就會成爲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

(4)學會設計啓發式問題

很多家長對於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爲只要家長說的話孩子聽了,這就是溝通。家長成長年代的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很貧乏。所以作爲家長應該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話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儘量不要用陳述句,而要儘可能地讓孩子說。“問”在今天是一種高級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問也應該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家長在這方面應該加強。

(5) 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爲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爲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

(6) 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家長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溝通的方式,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比較喜歡音樂,那就採取音樂的方式,循循善誘。心理學上有“對立違抗”的說法,就是孩子首先會將攻擊面設定爲他最親近的人。家長的語言符號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多種新穎的溝通方式,容易增加情趣。常規的溝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

(7) 充分認識人格類型

作爲家長既要認識到自己的人格類型,也要充分理解孩子的人格類型。比如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比較外向,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很難更改。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選擇談心內容和交流方式。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8

第一,當顧問,不當領導。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父母說話時的語氣就變得十分重要。如果父母開口就是下命令——“你應該……”(你應該用功學習,你應該收拾房間……)

“你不能……”(你不能出去玩,你不能變髮型……)

就說明父母自視是孩子的領導,當領導說話,孩子只能接旨服從。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當成大人,受到尊重時才能與父母理性溝通。因此,“領導”型父母在親子溝通上常會吃閉門羹。

換一種語氣就會有效多了……

“我建議你可以考慮……”(我建議你找個時間收拾房間……)

“我提醒你,……可能有……壞處。”(老媽提醒你,剪那個髮型可能會讓老師有意見……)

這樣如顧問般的開口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受到尊重,同時也能表達父母的關心之意,一舉兩得。

因此,聰明的父母做顧問,而不是做領導,才能貼近孩子的內心。

第二,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

萬一孩子火冒三丈,開始激動起來,父母千萬別跟着激動,否則接下來只會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父母的最高行爲指導原則是:他(孩子)越火,我(父母)越冷。

因爲父母一旦以怒制怒,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他的憤怒是理所當然的:暴躁的爸媽誰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媽態度惡劣,他也沒必要和顏悅色地迴應。

此外,情緒具有感染力,當父母保持冷靜,這股情緒安定的氛圍也會逐漸對孩子起到正面作用,有助孩子恢復平和之心境。

第三,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做出早就瞭解的模樣。

青春期孩子常常覺得自己的感受是獨特而唯一的,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們的行爲動機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無趣。

比如,孩子回來告訴家長,班裏有個男孩子,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他都在低頭讀書,自己從不吃午餐。問他,他總是說自己不餓。直到有一天,老師對大家說,這個同學家裏很窮……孩子好像有了天大的發現,語帶驚奇地說:“爸,原來是這個原因呢!”而此時爸爸卻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這樣啊。”如此“想當然”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被澆了一頭冷水,和父母交流很是沒趣。

再舉個例子,週末孩子用髮膠做了一個新發型(正準備出門),爸媽一眼看穿他的心事,馬上追問:“今天這個聚會有女孩子是吧?”這麼做會讓孩子覺得十分不悅,感覺好似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對孩子年輕的心靈來說,世界中有許多新鮮的事物,等着他們去接觸體驗,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些成長的心得,父母應該用積極配合的態度來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孩子的心聲,而非父母自己的角度,就能跟孩子做真實的交流。回到上面第一個例子,較好的回答是:“真的啊,這還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呢!”

第四,尊重孩子的隱私。

請容我再一次提醒,青春期的孩子喜歡被當成大人對待。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所以一些福爾摩斯的偵察舉止,其實都不該出現。例如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日記,或者是上網看孩子的留言等等,這些行爲美其名曰是爲了解孩子,事實上,家長做了一個很糟的示範——只要我們自認是在關心別人,就可以不在意別人的隱私。而這往往是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度的首要殺手。

所以,建議父母和孩子一起來制訂一個專屬的“孩子的隱私合同”,寫下什麼事情是父母想知道而也可以知道的,而哪些該屬於孩子的隱私。訂好後父母就該完全尊重,不侵犯孩子的權利。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溝通 篇9

第一,要接受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現實,要明確青春期是一個風暴期,孩子的某些過激行爲不是病態的,而是正常的表現;

第二,與孩子在的內容方面,講道理應該只佔5%,而情感要佔95%;

第三,溝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時間”,即創造沒有任何干擾的氛圍和條件;

第四,要學會穿別人鞋之前脫下自己的鞋,即放棄固有的成見,讓孩子充分表達想法,做到多聽少說;

第五,要注意角色的轉換,在時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強加給學生。

尊重是最好的藥方

除了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外,老師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意識。老師首先要充電,補充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其次要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學生,不要輕易給學生戴帽子,因爲這會製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

老師要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就必須要尊重學生,而尊重不等於不去管理和懲戒,在管理和懲戒時老師應該抱有愛護和尊重學生的想法,絕不能是自己憤怒情緒的發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