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8W

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的同學們:

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通用5篇)

大家好!

公元20xx年9月3日,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日子,也是值得我們銘記的日子。7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先烈,用熱血和生命,換來了8年抗日戰爭的寶貴勝利——公元1945年7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先輩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在軍事上不屈不撓。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0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飄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緬懷英烈,祈望和平--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演講稿。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還有一位青年評論家指出:“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爲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複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反法西斯戰爭,被我們記住的不僅僅是傷痛、悲慘、哀怨,更有抗爭、勝利、尊嚴。我們經歷了落後捱打的恥辱,我們更證明了衆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 篇2

憶先輩自強不息,做大寫自我!

七十年前,曾有株頑強的青草,衝破戰場上一片焦灰;七十年的冷雨,七十年的風吹,七十年的青青橄欖隨風而垂。曾有隻孤獨的雄鷹,尋覓天邊自由的高飛;七十年的翱翔,七十年的熱淚,七十年的盛世之夢夜夜迴歸。曾有羣偉大的人們,雙手喚醒巨獅的沉睡;七十年的荊途, 七十年的光輝,七十年的英魂凝聚不朽的豐碑。

五千載泱泱中華,三千里滾滾黃沙,十三億同胞炎黃兒女,六十年國仇家恨壯懷激發......有多少深沉的文化,就有多少深沉的苦難,有多少深沉的苦難,就有多少不屈的吶喊,是誰勾起了我的光榮之夢,持戟長嘯,誰敢犯我中華?面對高山,你定會感慨它的氣勢磅礴;放眼大海,你定會驚歎它的洶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會讚美它的高大蒼勁;俯瞰小草,你定會稱頌它的堅忍不拔。是的,那是因爲他們身上飽含着中華民族數千年頑強的意志,那是因爲他們身上凝聚着中華民族幾千年不屈的精髓。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就是正氣磅礴、蕩氣迴腸的錚錚鐵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以其古樸與雄渾,悲壯與神聖,凝結成一股茁壯的血之根,閃爍在萬古蒼原之上。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一同回到那艱苦的革命年代。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一千多年前,李清照一聲長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前,文天祥炳煥千古;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三百多年前,夏完淳氣壯河山。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百年前,秋瑾豪氣如雲,

"勝利了!我們勝利了!"七十年前,浴血奮戰的四萬中國人民普天同歡

七十年了,我們遠離炮火,卻從未熄滅對黑暗的怒火;我們告別戰爭,卻一直持續和愚昧的戰鬥。在無數場有聲無聲的鬥爭中,我們的祖輩用生命換來和平,我們的父輩用艱苦換來安康,我們和全世界愛好自由與和平的人們一起,捍衛這方繽紛美麗的土地

沒有僞飾,出自天性,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

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 篇3

70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

雖然我及我們這代人沒有親身經歷過抗日戰爭那段中國人民最艱苦的日子,僅從電影電視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風、艾紅遍野的慘烈悲壯畫面,我也禁不住淚流滿面了。我激動,我憤慨,那是因爲日本軍國主義在我們偉大母親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慶幸,我感激,那是因爲中國有了共產黨。讓我們來回首那段歷史。

70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戰的烈火點燃。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工農紅軍不計前嫌,進行改編,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指揮,迅速開赴抗日前線。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1937年,日本年產鋼580萬噸,飛機1580架、坦克330輛、大炮740門。而當時的中國,鋼的年產量只有4萬噸,軍事工業薄弱,只能生產一些輕武器……

共產黨人不僅要面隊中日兩國如此大的差距,還要時刻警惕着國民黨反動派所搞的陰謀和小動作,甚至不少時候還要面臨餓肚子的窘境,在如此艱苦困境下,共產黨人發揚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堅持自力更生自強不息,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持久抗戰,採用運動戰、陣地陣、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多種作戰方法,使數百萬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據史料記載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1939-1941年,中國戰場牽制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分兵力,1939年爲83,1940年爲78,1941年爲70。從而粉碎了德、意、日組成的法西斯聯盟稱霸世界的夢想,無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抗戰的過程中,中國人民始終充滿着必勝的信心,不怕犧牲、不怕困難、不畏強敵,堅持進行艱苦卓絕的抗爭。特別是敵後根據地開展的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正是這種偉大的自信和自強精神,使中華民族終於堅持到底,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70年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處於又一個關鍵時期。偉大的抗戰精神昭告我們:萬衆一心,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能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作爲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在現階段我們國家底子還比較薄弱的國情下,我們更應該繼續堅持發揚自立自強的抗戰精神,努力學習專研先進技術、苦幹、巧幹,讓我們一起爲鐵路的跨越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從1945年到20xx年,整整七十年的春秋過去了。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演講稿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演講稿一百多年前,我們的近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領先走上了資產階級道路,綜合國力超越了中國。於是,這個曾經是中國附屬的資源貧乏的小國開始覬覦中國地大物博的壯麗江山,他們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國,而我們這個曾經的泱泱大國,此時也只能任人欺侮,因爲自身貧弱的我們,根本無法對敵人進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從1937年到1945年,中國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時間給予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軍狠狠地打擊,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在團結一致的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夾起了尾巴,低下了頭顱。因此,可以這樣說,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國人民重整旗鼓、揚眉吐氣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砸掉“東亞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開始。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前途光明的開始沒有順利地進行下去。內戰,文革,戰後整個世界特別是亞洲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的第一次機遇我們錯過了,中國的發展歷經坎坷。雖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國際地位已經和七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我們的綜合國力與日本之間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日本始終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對待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的今天,他們的政府在正確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態度依然曖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公然否認甲級戰犯的罪行。

同志們,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聽到了嗎,在戰爭中爲國捐軀的戰士們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衆的靈魂在哭泣……(建議停頓三十秒)

有句名言說得好:寬恕,但不要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係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爲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複,新的國際關係構架下,歇斯底里的軍國主義再也沒有了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7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並不遠,當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完全是因爲中國國弱民窮、經濟落後,而今天,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提高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經濟飛躍發展,與世界聯繫日益緊密的中國正面臨着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機,歷史告訴我們,和平和穩定才能讓我們抓住中華民族中興的機遇。值此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之際,我想對各位老師、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學說:戰爭和報復不會爲我們贏得尊重,發憤圖強,這纔是我們慶祝勝利、祭奠英烈、銘記歷史的最好方式!

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 篇4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劃了“盧溝橋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揭開了中國人民反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戰的序幕。那是一段血與淚的歷史,是一部沉重的災難史,是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側耳細聽,似乎還能聽見當年那槍炮的轟鳴,還能聽見抗日先烈氣壯山河的吶喊,還能聽見八百里太行烈馬追蹤的嘶鳴。

遙想當年,祖國那積貧積弱的時代,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國大好河山,置我同胞於水火,喪心病狂的殺戮掠奪,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滔天大罪。一邊是戰爭狂人冷氣陰森的獰笑,一邊是國土淪喪、滿目瘡痍、血流成河。在中華民族存亡的非常時刻,多少熱血兒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線,加入救亡圖存的行列,他們爲趕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中寫就了他們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的人生篇章。

歷時八年的崢嶸歲月,中國人民終於熄滅了日寇在華夏大地燃起的戰火硝煙,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70年了,70年彈指一揮間,中華民族自此扭轉百年衰敗沉淪的歷史,古老的中國從此走向民族的獨立與自強。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所鑄就的前仆後繼、不屈不撓、團結奮鬥、反抗侵略的抗戰精神是一種偉大民族精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今天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回首戰爭,因爲珍愛和平”,在無數英烈用鮮血澆灌的土地上,在戰士用生命換來的和平中,讓我們緬懷,讓我們反思,和平可貴,生命難得 ,當我們中華民族再次崛起於世界東方時,讓我們凝聚民族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將和平與友愛傳播向全世界。

中國抗日戰爭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公元20xx年8月15日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日子,也是值得我們銘記的日子。60年前,我們的先輩、先烈,用熱血和生命,換來了8年抗日戰爭的寶貴勝利——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先輩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在軍事上不屈不撓。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0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飄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還有一位青年評論家指出:“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爲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複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抗日戰爭,被我們記住的不僅僅是傷痛、悲慘、哀怨,更有抗爭、勝利、尊嚴。我們經歷了落後捱打的恥辱,我們更證明了衆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中華民族凝結成了一股繩,海內外華人一條心,在民族存亡的最後關頭,爆發出了民族的最強音。因爲,所有的中國人都懂得“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變成鋼”的道理。一旦中華民族攥緊拳頭,就無堅而不摧,無往而不勝。有一位西方哲人說過,戰爭是一個民族自我淘汰的過程。沒有一個民族喜歡戰爭,但每個民族遭遇戰爭的時候,都會把它作爲對自我的考驗和挑戰。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有的民族無法應對殘酷的戰爭,在異族入侵的壓力下滅亡了;有的民族則在戰爭的血與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鳳凰涅盤一樣獲得了重生。

同樣,中華民族也洗去了一百年的屈辱,掙脫了一百年的鎖鏈,贏得了抗日戰爭輝煌的勝利,也贏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落後就要捱打,發展纔是硬道理,這是慘痛的民族歷史給我們的最大啓示。戰後,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的強國之路,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牢牢抓住“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不放鬆,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僅增強我國的實力、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也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貢獻,對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有能力把侵略者趕出自己的國土,有能力結束一切形式的壓迫和奴役,也一定有能力通過努力實現和平與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