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溝通演講稿(通用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5W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1

如果說一個學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那麼,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我想,同樣也是教育孩子。不過,與學校教育相比而言,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親子溝通的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家庭教育是否真正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親子溝通有沒有真正實施,所以,用心與孩子建立正常的親子關係,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條件。下面我將談談本人與自己孩子進行溝通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以求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討。

學會溝通演講稿(通用14篇)

第一,父母要用心做孩子的朋友。

我這裏所說的“用心”,就是要誠心誠意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以朋友式的姿態與孩子交流,溝通。爲此,本人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常常坐下來,或者蹲下身子,與孩子保持平視狀態。我發現,這比站着做孩子的工作要好得多。

溝通從心開始演講稿有一次,我與孩子一起外出散步,因爲孩子現在的個子比我矮得多,走着走着,我也就不經意地將手搭在他稚嫩的肩膀上。沒想到孩子卻善意地將我的手挪開,似乎對我的親近不大領情。我有點納悶,難道自己做得不對嗎?我原以爲這也許是孩子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於是,又將自己的手輕輕地放回到他的肩頭。可這回,孩子乾脆停住了腳步,將身子往外一側,我的手也就很自然地從他的肩頭滑落了下來。我意識到,這次孩子絕不是不經意的,而是有意爲之。可這是爲什麼呢?我一時摸不着頭腦,就把孩子牽到路邊,蹲下身子,看着他的眼睛,誠懇地問:“兒子,你不喜歡爸爸將手放在你肩上嗎?”孩子點點頭。我連忙追問:“爲什麼呢?”孩子搖搖頭說:“不爲什麼,我想和爸爸手牽手。”我當時一頭霧水。過後想想,原來孩子已經長大,開始有了自我獨立意識,不願再躲在父母的翼下當“寶寶”,因爲在孩子看來,手牽手纔是平等的,而自己的肩膀被人摟住,有一種被控制住的感覺。之後,我和孩子一起散步時,要不手牽手,要不就並排而行,我再也不隨便將手放在他肩上了。我覺得,做父母的要懂得尊重孩子,給孩子以平等的心態,這是和孩子能順利溝通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第二,父母要放心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與空間。

我們常說,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未來。所以,現在的孩子也挺累的,試想,要能順利實現父母寄予的厚望,談何容易?所以,聰明的父母應該放手、放心讓孩子自己走路,讓他們有時間和空間做自己的事情,既讓他們親身體驗成功的喜悅,也讓他們真切感受失敗的痛苦。

和大家的孩子一樣,我的孩子今年也正讀一年級。他的語文老師很有創意,現在就要求他們開始學寫作文。雖然每天只要求寫幾句,但這對家長來說,或許心比孩子還要急。起先,我也很着急,看着孩子不知何爲作文的痛苦勁,我恨不得親自爲他寫。還是他媽媽有耐心和遠見,說如果幫孩子寫作文,他現在倒輕鬆了,但以後怎麼辦,總不可能幫他寫一輩子吧!所以,我們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寫,不管寫什麼,寫多少都行,甚至寫得亂七八糟,我們也不責備。有時,看着孩子實在寫不出,我們就乾脆讓他先停下不寫,或帶他出去走走,或想個遊戲跟他一起做,儘量給他創設一些作文的情景和材料,再予以適當的點撥和暗示,他也就有話可寫了。我想,現在很多孩子之所以越來越怕作文,大概跟他們開始學寫作文時,家長、老師要求過多,限制過嚴有關吧。希望這種悲劇不要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重演。

第三,父母要真心給孩子以寬容。

成長中的孩子容易犯錯,孩子是在犯錯中長大的,所以,任何時候父母都要真心接納孩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是聖賢,也難免出錯,更何況是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往往很少去想孩子爲什麼會犯這個錯誤,或怎樣去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而是一味地責罵或痛打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打罵孩子是非常不好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東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覺得,教育孩子就像種莊稼,世界上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人。莊稼在生長過程中出了問題,沒有一個人會站在田地裏去罵莊稼,相反,我們往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孩子也正是在不斷犯錯和不斷糾錯中成長的,重要的問題不是孩子會不會犯錯誤,而是父母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錯誤。

作爲家長,我們或許都爲孩子迷戀看電視而頭疼;我也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其實,現在的孩子整天被“關”在籠子裏,生活單調,對他們來說,看電視或許就是最好的娛樂方式了。但放任自由又不行,強硬剝奪又不好。爲此,我和妻子一起,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跟兒子就看電視問題約法三章:一、上學期間,無特殊情況不能看電視;二、雙休日要先完成作業,時間有餘,再看電視;三、平時表現好,作爲獎勵可以看一會兒電視。兒子也樂意接受,尤其第三條,對他很有誘惑力。從此,孩子在看電視問題上,也不再讓我們頭疼了。

第四,父母要精心講究溝通的技巧。

作爲父母,我們沒有不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但我們又常常覺得高分離自己的孩子太遙遠。有些父母,平時不大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而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結果,孩子考了個低分,就如臨大敵,將孩子的所有亮點都毀於一“罵”,弄得孩子懼怕考試,懼怕知道成績。可又有誰在成長的路上沒有失敗過?我覺得,孩子的一次失敗並不算什麼,關鍵是失敗後如何讓他重新站起來,去迎接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及時與之溝通,講究溝通的技巧,予以適當的鼓勵和幫助,這既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也是我們做父母的義務。

有一次,我孩子的數學考試不很理想,他知道成績後,以爲我要批評他,所以當晚早早的就睡了——他以爲睡了,就聽不到爸爸的批評了。當我從四中上夜自修回來聽妻子這麼一說時,我怔住了,覺得孩子也挺可憐的,如果我這個時候把孩子從睡夢中叫醒,或責罵一頓,或苦口婆心地教育一下,顯然都是不合適的。但假裝不聞不問,又是不行的。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坐下來沉思了一會兒,覺得自己應改變一下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既然你已經睡了,我也不叫醒你,我就給你寫信,等明天你睡醒了就可以讀到了,或許這樣的效果還不錯呢!於是,我取出他的一個作文本子,在上面寫道:“孩子,聽媽媽說你這次數學考試不是很好,爲此你很難過,這說明你是一個求上進的孩子,爸爸感到高興。爸爸告訴你,一次失敗沒什麼,重要的是不灰心,找找失敗的原因,這樣,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末了,我還加了一句:“孩子,你是爸爸、媽媽共同的驕傲,我們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

第二天早上,我在孩子睡醒之前就到四中上班去了,臨走時只叫妻子將我昨晚寫的信給兒子,別的也沒多想。沒想到那天中午,妻子發來短信對我說:“兒子看了你寫給他的信後感動得哭了,並說要給你回信。”我忽然覺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他也需要和我溝通。當晚,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想看兒子給我的回信。兒子在信中說我是個愛他、懂他的好爸爸,在他失敗的時候給了他信心,他會認真學習,下一次考出好成績,不再讓我失望。讀着兒子的回信,我感到做父母責任之重大,也真正認識到和孩子好好溝通的重要性。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對孩子應多些鼓勵與讚美,少些批評與指責,做到用心交流與溝通。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親子溝通就要從心做起。謝謝大家!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2

剛纔幾位組長都已經談了很多好的學習方法,我就不再談這些了,我就來談談網上那些事。

最近網上有一幅圖片很火,說的就是切糕:圖片上是一個賣切糕的少年,少年雙腳張開,頭偏向一方,雖然看不清少年的面部表情,但是他給人一種自信的感覺,原因就在於他的雙腳張的比肩寬。有研究表明:人在站立時如果雙腳張開的距離比肩寬則代表着自信,如果與肩平行則代表着中立,如果雙腳的距離比肩還窄,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有點自卑,諸如此類,我們可以從很多非語言的交流來獲取信息,比如瞳孔的放大、眼睛的轉動,反重力行爲等等肢體語言來判斷一個人的心理,這就是所謂的讀心術。

其實讀心術沒你想象的那麼神祕那麼高深,它就是一種溝通方式,今天我演講的主題也就是溝通。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

僻如,一個人怒氣衝衝的進來,把書包往桌子上一摔,這個時侯,你千萬不要去問他:“你看起來好象很生氣”,如果你問了,說不定他就一大耳光過來,你可以把你手上的東西也摔在桌子上,告訴他:“我完全能夠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很生氣!”這樣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兩人之間交流的主導權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了,接下來你可以告訴他:“其實這個事情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你可以這樣處理……”這就是一種良性的溝通。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過程中,無論是你給別人講題還是別人給你講題,都需要一種良好的溝通:講題前你要清楚的瞭解別人的習慣是邊講邊問還是全部講完了再問,試着去迎合別人的習慣,那麼講題和聽題都會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同樣,在你告訴別人去做一件事時,如果發現他們有逃離的情緒,你就應該馬上結束對話,並且在結束時不要告訴他任何重要的事情,因爲告訴了也是白搭,他們根本沒有功夫去理你,這也是溝通。

總之,生活離不開溝通。

今天大致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3

大家好!首先預祝大家國慶、中秋快樂!有人說得好,所謂演講,就是“理性思考、感性表達”。希望我們今天的演講,能夠不負衆望,給大家帶來理性和感性的雙重享受。 我每天一開機,都會首先看到六個字:“溝通從心開始”。這也正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中國移動的這句廣告語,之所以被我用來作爲這次演講的題目,是因爲它一語道破了溝通的要訣。中國移動還有另外一句廣告語,同樣是六個字,高度概括了溝通的重要性,那就是“溝通無處不在”。每天,我們都在與各式各樣的人,進行着各式各樣的溝通。一句問候、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是溝通的傳遞。溝通融入了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如影隨形,無處不在。

溝通是聯絡感情的重要橋樑。原本是素不相識的陌生客,是通過交流溝通成爲朋友及至知己。就像我閃,可以說是從四面八方會聚於炳輝,又成爲師生、同學、朋友。這不僅僅是緣分,而更多的是源於一天又一天的交往與溝通。古人也曾說過: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是與誰之間的溝通,都可以將大家由彼此的陌生到相互的熟識。對於學習、人際關係等等,在這一獨特的過程中,我們學會成熟、理智,更是一種思想融合的表現。

隨着時代的迅猛進步,文化的不斷髮展,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而正是這種時代的壓力,決定了溝通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課題。溝通也就成了當今人在社會上生存的最大需要。

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人與自然、社會之間需要溝通,從某種意義上講,人與自己內心也需要溝通。溝通,應當從心開始,從真誠開始。

自我溝通--承認自己的價值,正確地評價和認識自己,修正過去,振奮現在,調整將來。

人際溝通--消除相互的猜疑,促進相互的信任;消除之間的隔膜和矛盾,促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和融合。良好的溝通能力會給自己創造一個寬鬆、舒適的人際環境,進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溝通,又必須從心開始,從真誠開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大家對你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和大家在共同的藍天下共同進步,共同分享人生的甜和美。虛假,只能是騙取一時的信任,而最終會失去朋友,失去友誼。

我們呼喚真誠的溝通,時代呼喚真誠的溝通。

很多時候,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句無關緊要的話,一個微笑,也會給一個人的心靈帶來一股暖流。

溝通,是人間盛開的最美的花,帶着清香,把愛散播四方。 今天,我希望大家的溝通愉快,讓愛充滿教室的每一個落。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4

一名國小班主任,感覺孩子小,懂得不多,很少與孩子溝通。

在最近的一次六一“露一手”活動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孩子內心渴望與班主任交流,但是他們需要的是正常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問題是有時候我有時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因爲班主任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很多,加上課程的壓力有時候容易忽視一些想要溝通的孩子,但是一旦有時間我就要趁機過問孩子的學習問題,正襟危坐跟孩子談。或者就是問那些不知問過多少次的問題。這樣的談話,孩子當然盼望早點結束。

反思自己的過去,我跟孩子談心交流確實有些少,今後我會對自己要有個適當定位,要有個恰當的心態,還要有個恰當的切入點,更要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隨心所欲的自然和諧的氛圍。要隨意一些,不要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

通過六一活動的交流,我覺得溝通特別重要,與孩子溝通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首先要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傾聽可以滿足對方自尊的需要,減少對方自衛與對抗的意識,爲心理溝通創造有利的條件和氛圍。傾聽的過程是深入瞭解對方的過程,也是準備做出反應的過程。師生交際中,傾聽不僅是教師尊重學生的體現,而且能避免教師在處理問題時由於武斷而造成的失誤。但傾聽並不是只用耳朵去接受信息,必須用心去理解,做出應有的反應。

二、學會微笑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多希望老師每天能笑着上課呀!”這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慨。對他們而言,微笑是老師對自己獨有的愛與鼓勵,是他們渴望獲得進步的動力!微笑着面對每一個學生,微笑着面對人生,會在獲得與學生溝通的最佳時機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獲得平靜。

三、做好表率

無論班主任還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周圍的人很棒,併爲身邊有這樣的人而引以爲自豪。這就給班主任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換位思考

老師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老師班主任的角色,讓他們體驗一下互相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老師,讓孩子體驗一把做老師的感覺,負責整個班級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五、和孩子交朋友

放下老師的架子,坦開自己的胸懷,尊重孩子的觀點,和孩子平等地交談。給孩子營造一種他們已是大人的氣氛,讓他們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引導他們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如果做到這些,他們與老師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什麼都告訴你的,老師和孩子就會成爲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

此外我還積極配合科任老師的課堂教學工作,解決好科任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並且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的各個角落。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5

真誠的交流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我喜歡彼此坦誠的對待。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明白心靈溝通不僅僅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表達的,它是人類靈魂的交匯。

雖然時隔兩年,但我仍忘不了那天發生的事情。

我們這在上美術課,老師讓畫一個自己的臥室。我們班同學就紛紛議論,可是我和同桌並沒有交談。我自己在一旁畫,可是卻什麼也想不起來,我就偷看了同桌畫的。她正在畫自己的牀,看過之後我也就開始畫屬於我自己的房間了。

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的時間了,我才畫了一點東西。下課叫不上老師肯定會吵的,我顧不了那麼多久馬馬虎虎的話了一張亂七八糟的東西。同桌看後就哈哈大笑。我說:“有那麼好笑嗎?只不過是一張畫,別笑了!”

他說:“我就笑,你管我啊!”

於是,我們兩個就爭執起來,吵得那是一個不可開交啊。從那以後,我們也就成了“陌生人”,誰也不跟誰說話。

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我很寂寞。很孤獨,少了一個朋友的關懷。我很想和她和好,我也能看出來她也覺得慚愧,也在後悔當初不該嘲笑我。於是,我們都在想一個好的方法準備去道歉。在我無意中發現了她把一張紙條放在我的書裏,上面是這樣寫的:對不起,我不該跟你吵架,不該嘲笑你,不該諷刺你的。自從吵過之後,我們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你的笑容也漸漸變的少了。我希望你能原諒我,讓我再次成爲你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信雖短,但我爲她的勇氣而感動,我也向她道了歉,於是我們又成了最好的朋友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溝通並不那麼困難,既然上天讓我們相識,爲什麼不真誠一點。對彼此多一點信任多一些關心呢!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是很美好的!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6

如果說一個學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那麼,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我想,同樣也是教育孩子。不過,與學校教育相比而言,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親子溝通的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家庭教育是否真正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親子溝通有沒有真正實施,所以,用心與孩子建立正常的親子關係,進行良好的親子溝通,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條件。下面我將談談本人與自己孩子進行溝通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以求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討。

第一,父母要用心做孩子的朋友。

我這裏所說的“用心”,就是要誠心誠意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以朋友式的姿態與孩子交流,溝通。爲此,本人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常常坐下來,或者蹲下身子,與孩子保持平視狀態。我發現,這比站着做孩子的工作要好得多。

有一次,我與孩子一起外出散步,因爲孩子現在的個子比我矮得多,走着走着,我也就不經意地將手搭在他稚嫩的肩膀上。沒想到孩子卻善意地將我的手挪開,似乎對我的親近不大領情。我有點納悶,難道自己做得不對嗎?我原以爲這也許是孩子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於是,又將自己的手輕輕地放回到他的肩頭。可這回,孩子乾脆停住了腳步,將身子往外一側,我的手也就很自然地從他的肩頭滑落了下來。我意識到,這次孩子絕不是不經意的,而是有意爲之。可這是爲什麼呢?我一時摸不着頭腦,就把孩子牽到路邊,蹲下身子,看着他的眼睛,誠懇地問:“兒子,你不喜歡爸爸將手放在你肩上嗎?”孩子點點頭。我連忙追問:“爲什麼呢?”孩子搖搖頭說:“不爲什麼,我想和爸爸手牽手。”我當時一頭霧水。過後想想,原來孩子已經長大,開始有了自我獨立意識,不願再躲在父母的翼下當“寶寶”,因爲在孩子看來,手牽手纔是平等的,而自己的肩膀被人摟住,有一種被控制住的感覺。之後,我和孩子一起散步時,要不手牽手,要不就並排而行,我再也不隨便將手放在他肩上了。我覺得,做父母的要懂得尊重孩子,給孩子以平等的心態,這是和孩子能順利溝通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第二,父母要放心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與空間。

我們常說,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未來。所以,現在的孩子也挺累的,試想,要能順利實現父母寄予的厚望,談何容易?所以,聰明的父母應該放手、放心讓孩子自己走路,讓他們有時間和空間做自己的事情,既讓他們親身體驗成功的喜悅,也讓他們真切感受失敗的痛苦。

和大家的孩子一樣,我的孩子今年也正讀一年級。他的語文老師很有創意,現在就要求他們開始學寫作文。雖然每天只要求寫幾句,但這對家長來說,或許心比孩子還要急。起先,我也很着急,看着孩子不知何爲作文的痛苦勁,我恨不得親自爲他寫。還是他媽媽有耐心和遠見,說如果幫孩子寫作文,他現在倒輕鬆了,但以後怎麼辦,總不可能幫他寫一輩子吧!所以,我們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寫,不管寫什麼,寫多少都行,甚至寫得亂七八糟,我們也不責備。有時,看着孩子實在寫不出,我們就乾脆讓他先停下不寫,或帶他出去走走,或想個遊戲跟他一起做,儘量給他創設一些作文的情景和材料,再予以適當的點撥和暗示,他也就有話可寫了。我想,現在很多孩子之所以越來越怕作文,大概跟他們開始學寫作文時,家長、老師要求過多,限制過嚴有關吧。希望這種悲劇不要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重演。

第三,父母要真心給孩子以寬容。

成長中的孩子容易犯錯,孩子是在犯錯中長大的,所以,任何時候父母都要真心接納孩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是聖賢,也難免出錯,更何況是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往往很少去想孩子爲什麼會犯這個錯誤,或怎樣去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而是一味地責罵或痛打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打罵孩子是非常不好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東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覺得,教育孩子就像種莊稼,世界上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人。莊稼在生長過程中出了問題,沒有一個人會站在田地裏去罵莊稼,相反,我們往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孩子也正是在不斷犯錯和不斷糾錯中成長的,重要的問題不是孩子會不會犯錯誤,而是父母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錯誤。

作爲家長,我們或許都爲孩子迷戀看電視而頭疼;我也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其實,現在的孩子整天被“關”在籠子裏,生活單調,對他們來說,看電視或許就是最好的娛樂方式了。但放任自由又不行,強硬剝奪又不好。爲此,我和妻子一起,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跟兒子就看電視問題約法三章:一、上學期間,無特殊情況不能看電視;二、雙休日要先完成作業,時間有餘,再看電視;三、平時表現好,作爲獎勵可以看一會兒電視。兒子也樂意接受,尤其第三條,對他很有誘惑力。從此,孩子在看電視問題上,也不再讓我們頭疼了。

第四,父母要精心講究溝通的技巧。

作爲父母,我們沒有不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但我們又常常覺得高分離自己的孩子太遙遠。有些父母,平時不大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而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結果,孩子考了個低分,就如臨大敵,將孩子的所有亮點都毀於一“罵”,弄得孩子懼怕考試,懼怕知道成績。可又有誰在成長的路上沒有失敗過?我覺得,孩子的一次失敗並不算什麼,關鍵是失敗後如何讓他重新站起來,去迎接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及時與之溝通,講究溝通的技巧,予以適當的鼓勵和幫助,這既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也是我們做父母的義務。

有一次,我孩子的數學考試不很理想,他知道成績後,以爲我要批評他,所以當晚早早的就睡了——他以爲睡了,就聽不到爸爸的批評了。當我從四中上夜自修回來聽妻子這麼一說時,我怔住了,覺得孩子也挺可憐的,如果我這個時候把孩子從睡夢中叫醒,或責罵一頓,或苦口婆心地教育一下,顯然都是不合適的。但假裝不聞不問,又是不行的。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坐下來沉思了一會兒,覺得自己應改變一下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既然你已經睡了,我也不叫醒你,我就給你寫信,等明天你睡醒了就可以讀到了,或許這樣的效果還不錯呢!於是,我取出他的一個作文本子,在上面寫道:“孩子,聽媽媽說你這次數學考試不是很好,爲此你很難過,這說明你是一個求上進的孩子,爸爸感到高興。爸爸告訴你,一次失敗沒什麼,重要的是不灰心,找找失敗的原因,這樣,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末了,我還加了一句:“孩子,你是爸爸、媽媽共同的驕傲,我們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

第二天早上,我在孩子睡醒之前就到四中上班去了,臨走時只叫妻子將我昨晚寫的信給兒子,別的也沒多想。沒想到那天中午,妻子發來短信對我說:“兒子看了你寫給他的信後感動得哭了,並說要給你回信。”我忽然覺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他也需要和我溝通。當晚,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想看兒子給我的回信。兒子在信中說我是個愛他、懂他的好爸爸,在他失敗的時候給了他信心,他會認真學習,下一次考出好成績,不再讓我失望。讀着兒子的回信,我感到做父母責任之重大,也真正認識到和孩子好好溝通的重要性。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對孩子應多些鼓勵與讚美,少些批評與指責,做到用心交流與溝通。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親子溝通就要從心做起。謝謝大家!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7

人類世界並不缺少人,一個人也不能缺少另一個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了。下面是爲你整理的幾篇學會溝通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學會溝通演講稿篇一一名國小班主任,感覺孩子小,懂得不多,很少與孩子溝通。

在最近的一次六一“露一手”活動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孩子內心渴望與班主任交流,但是他們需要的是正常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問題是有時候我有時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因爲班主任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很多,加上課程的壓力有時候容易忽視一些想要溝通的孩子,但是一旦有時間我就要趁機過問孩子的學習問題,正襟危坐跟孩子談。或者就是問那些不知問過多少次的問題。這樣的談話,孩子當然盼望早點結束。

反思自己的過去,我跟孩子談心交流確實有些少,今後我會對自己要有個適當定位,要有個恰當的心態,還要有個恰當的切入點,更要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隨心所欲的自然和諧的氛圍。要隨意一些,不要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

通過六一活動的交流,我覺得溝通特別重要,與孩子溝通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傾聽可以滿足對方自尊的需要,減少對方自衛與對抗的意識,爲心理溝通創造有利的條件和氛圍。傾聽的過程是深入瞭解對方的過程,也是準備做出反應   的過程。師生交際中,傾聽不僅是教師尊重學生的體現,而且能避免教師在處理問題時由於武斷而造成的失誤。但傾聽並不是只用耳朵去接受信息,必須用心去理解,做出應有的反應。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多希望老師每天能笑着上課呀!”這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慨。對他們而言,微笑是老師對自己獨有的愛與鼓勵,是他們渴望獲得進步的動力!微笑着面對每一個學生,微笑着面對人生,會在獲得與學生溝通的最佳時機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獲得平靜。   無論班主任還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周圍的人很棒,併爲身邊有這樣的人而引以爲自豪。這就給班主任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老師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老師班主任的角色,讓他們體驗一下互相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老師,讓孩子體驗一把做老師的感覺,負責整個班級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放下老師的架子,坦開自己的胸懷,尊重孩子的觀點, 和孩子平等地交談。給孩子營造一種他們已是大人的氣氛,讓他們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引導他們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如果做到這些,他們與老師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什麼都告訴你的,老師和孩子就會成爲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

此外我還積極配合科任老師的課堂教學工作,解決好科任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並且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將德育滲透到班級的各個角落。

學會溝通演講稿篇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請大家聽到我這個題目的時候,也別太驚訝。也許和尚也會有需要梳子的時候。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如何將一千把梳子賣給和尚》。

週末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要你把一千把梳子賣給和尚,你會怎麼做?”我當時是這樣回答的:和尚一生都在積德,我會去寺廟勸說和尚,讓他們把梳子買下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多積點德。

聽完我的回答,朋友給我講了《水煮三國》裏的這個故事。故事中賣出一千把梳子的主人公式這樣對老和尚說的,廟裏經常接受別人的捐贈,得有回報給別人才隊。買數字送給這些人,並在梳子上刻上“積善梳”,這樣作爲禮品儲備在那裏,誰來了就送,廟裏香火豈能不旺。

故事中主人公的回答和我的回答存在着思維的不同,我只是在推銷對象上做文章,而他是在推銷對象和木梳兩者身上大做文章,賦予了木梳新的涵義。他打破了常規,跳出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因此將木梳全部推銷了出去。

回學校以後,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在現實中遇到類似這樣的困難。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思維去思考這些問題呢?這個故事就讓我明白了一種看似複雜卻極其簡單的道理。凡事都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克服思考的障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問題看起來很難,但只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本着一顆一定能克服困難的決心,就一定能成功。

熟話說:“事在人爲”就是這樣的道理。路都是人闖出來的,當今世界,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是“龍”就能飛起來,是“虎”你就能躍起來,到處都是展現自己才能的舞臺。我想把“把一千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送給大家,因爲在我們這個年齡,對我們而言這一生的路還很長,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還會很多,但如果我們能保持快樂的心態,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對待,等待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學會溝通演講稿篇三剛纔幾位組長都已經談了很多好的學習方法,我就不再談這些了,我就來談談網上那些事。

最近網上有一幅圖片很火,說的就是切糕:圖片上是一 個賣切糕的少年,少年雙腳張開,頭偏向一方,雖然看不清少年的面部表情,但是他給人一種自信的感覺,原因就在於他的雙腳張的比肩寬。有研究表明:人在站立時如果雙腳張開的距離比肩寬則代表着自信,如果與肩平行則代表着中立,如果雙腳的距離比肩還窄,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有點自卑,諸如此類,我們可以從很多非語言的交流來獲取信息,比如瞳孔的放大、眼睛的轉動,反重力行爲等等肢體語言來判斷一個人的心理,這就是所謂的讀心術。

其實讀心術沒你想象的那麼神祕那麼高深,它就是一種溝通方式,今天我演講的主題也就是溝通。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

僻如,一個人怒氣衝衝的進來,把書包往桌子上一摔,這個時侯,你千萬不要去問他:“你看起來好象很生氣”,如果你問了,說不定他就一大耳光過來,你可以把你手上的東西也摔在桌子上,告訴他:“我完全能夠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很生氣!”這樣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兩人之間交流的主導權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了,接下來你可以告訴他:“其實這個事情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你可以這樣處理……”這就是一種良性的溝通。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過程中,無論是你給別人講題還是別人給你講題,都需要一種良好的溝通:講題前你要清楚的了

解別人的習慣是邊講邊問還是全部講完了再問,試着去迎合別人的習慣,那麼講題和聽題都會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同樣,在你告訴別人去做一件事時,如果發現他們有逃離的情緒,你就應該馬上結束對話,並且在結束時不要告訴他任何重要的事情,因爲告訴了也是白搭,他們根本沒有功夫去理你,這也是溝通。

總之,生活離不開溝通。

今天大致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8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請大家聽到我這個題目的時候,也別太驚訝。也許和尚也會有需要梳子的時候。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如何將一千把梳子賣給和尚》。

週末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要你把一千把梳子賣給和尚,你會怎麼做?”我當時是這樣回答的:和尚一生都在積德,我會去寺廟勸說和尚,讓他們把梳子買下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多積點德。

聽完我的回答,朋友給我講了《水煮三國》裏的這個故事。故事中賣出一千把梳子的主人公式這樣對老和尚說的,廟裏經常接受別人的捐贈,得有回報給別人才隊。買數字送給這些人,並在梳子上刻上“積善梳”,這樣作爲禮品儲備在那裏,誰來了就送,廟裏香火豈能不旺。

故事中主人公的回答和我的回答存在着思維的不同,我只是在推銷對象上做文章,而他是在推銷對象和木梳兩者身上大做文章,賦予了木梳新的涵義。他打破了常規,跳出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因此將木梳全部推銷了出去。

回學校以後,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在現實中遇到類似這樣的困難。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思維去思考這些問題呢?這個故事就讓我明白了一種看似複雜卻極其簡單的道理。凡事都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克服思考的障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問題看起來很難,但只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本着一顆一定能克服困難的決心,就一定能成功。

熟話說:“事在人爲”就是這樣的道理。路都是人闖出來的,當今世界,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是“龍”就能飛起來,是“虎”你就能躍起來,到處都是展現自己才能的舞臺。我想把“把一千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送給大家,因爲在我們這個年齡,對我們而言這一生的路還很長,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還會很多,但如果我們能保持快樂的心態,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對待,等待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和諧醫患關係,從溝通開始>>。

目前醫患關係比較緊張,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對全國270家醫院的調查結果顯示:三級甲等醫院每年平均發生醫療糾紛在30起左右,73.33%的醫院出現過病人及家屬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現象;59.63%的醫院發生過因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糾集多人在醫院圍攻、威脅醫務人員的情況;76.67%的醫院出現過患者在診療結束後拒絕出院,且不交住院費用現象;61.48%的醫院發生過因病人去世,病人家屬在醫院擺設花圈、設置靈堂等現象。醫患關係從總體上看,是構建和諧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諧因素。醫患關係成因複雜,有醫療資源不足,羣衆“看病難”、“看病貴”,患者有意見;有醫療質量不高、服務態度不好,羣衆不滿意;也有更復雜的社會因素。醫療糾紛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已經演變爲一個社會問題。另據北京大學醫學部 對三家綜合醫院的醫療糾紛投訴 分析表明:80%的醫療糾紛與醫患溝通不到位有關,只有不到20%的案例與醫療技術有關;表現爲72%的醫生在傾聽患者敘述23秒後就打斷患者說話,患者能不間斷的陳述說話的時間只有6秒鐘;忽視患者的心理感受,醫生只注重身體疾病。研究表明缺乏與患者溝通的醫生更容易成爲被告。

可見,醫患之間的溝通不暢是導致雙方關係不和諧的關鍵因素,相互間缺乏尊重、理解和信任。良好的醫患溝通是實現“以病人爲中心”,減輕病人心身痛苦,創造最佳心身狀態的需要;是促進醫患之間相互尊重、信任、理解與支持,提高診療效果的需要。良好的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主導方面,加強心靈與情感的溝通尤爲重要。

醫務人員首先要具備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規範的職業道德,這是建立和諧醫患關係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再次,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技巧。因爲患者求醫的過程比較艱難,患者承受着病痛帶來的精神折磨和巨大的經濟壓力,這時候他更需要醫護人員的理解和關懷,作爲醫護人員,我們首當其衝,需要設身處地的爲患者着想,如果我們能夠把患者當朋友,滿腔熱情,主動服務,在就診過程中能夠把病人所擔心的事情講清楚、說明白,那麼,病人還有什麼理由會不滿意呢?

就我現在在急診的工作來說,經常會遇到急性腹痛的病人,當病人抱着肚子,忍着劇痛說,“大夫,肚子快疼死了,趕快給點止痛藥吧!”,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不能輕易給病人止痛藥,以免掩蓋了病情。但當病人拿到B超、拍片的檢查單時卻很不理解,甚至會懷疑或質問醫務人員。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理解疼痛給患者帶來的急切與不安?耐心的向患者解釋“您先不要着急,經過查體,您腹部的情況還不明確,現在給您止痛藥,可能會掩蓋某些病情,這樣會耽誤你的,您先趕緊做完檢查,我們就幫你處理!”也許這樣,病人的情緒就會穩定,就會理解且信任你。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相向六月寒。” 醫患之間的溝通應該是心靈的溝通和感情的溝通。如果醫務人員設身處地爲患者着想,把病人擔心的事情講清楚、說明白,幫助患者選擇既保證醫療質量,又能夠減少費用支出的診療方法,患者必然會理解醫務人員。

換言之,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麼?我希望醫院有着條理清晰、方便快捷的就醫程序;我希望得到醫術精湛的醫務人員以一絲不苟的精神來爲我診治;我更希望有一個暢順的醫患溝通渠道,能和醫務人員平等相處,當需要幫助的時候,不再茫然不知所措!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交流感情、傳遞信息的工具。在醫療實踐中,我們要避免說話生、冷、硬、頂;對不熟悉、不明確、不專業的問題不能主觀臆斷;不能不顧及患者的感受和情緒,不分時間、地點,有意無意間說出帶有刺激患者的話,使患者感受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或在患者不理智、不冷靜時出言不遜,厲言回擊,以泄私憤等行爲;這樣都可能爲醫患矛盾和糾紛埋下伏筆。而我們要:尊重對方,做到禮貌、客氣、稱呼準確,必須使用“請”、“您”、“對不起”、“謝謝配合”等文明用語。語言力求在保證專業化,職業化的前提下通俗易懂。事關診斷、治療、手術、預後等醫療問題,說話留有餘地,要經得起推敲,還必須說明白,交代清楚。對患者交代病情要知道哪些話不能說,哪些話要婉轉地說,如有的患者到了病情晚期,已經沒有好的治療辦法,就不能跟患者說:“你這病上了北京也治不了,沒有好辦法!”以免引起患者的不滿及產生悲觀厭世的心理。如果手術前,醫生與患者溝通時只是說:“這個手術有風險,出了問題你自己要承擔風險,要不就別動手術。”這樣的溝通肯定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而我們的醫務人員要耐心地開導患者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給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穩定情緒;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隱私,對晚期病人,能做到臨終關懷;始終顧及到患者的內心感受,使之產生親切感、信任感。

正如20xx年度感動中國獲獎人物王萬青在頒獎盛典上說:“醫患之間感情交流,互相信任,互相親切,很多問題可以解決,很多藥物不能解決的都可以解決。”他以藏鄉爲故鄉,視牧民爲親人,全心全意爲牧民解除病痛,溫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溝通,從心開始。 患者在就診期間特別渴望得到醫護人員溫馨、體貼的關愛和幫助,我院在醫護人員中開展醫德醫風學習活動,要求醫護人員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要能體現出愛心、耐心和細心。首先,作爲醫務人員,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醫務人員要有一顆愛心;如果能換位思考,體恤患者的病痛,同情患者的困難,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顧慮,努力讓患者獲得最佳的身心狀態,就能讓患者安心、放心的接受治療,解決很多藥物都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個對病人缺乏愛心的醫生,即使他醫術再高明,也會給病人帶來擔心和憂慮。其次,要有耐心,作爲醫生,有時病人提出在你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也必須耐心地進行解答,因爲他們中的大多數,不具備醫學知識,作爲病人或家屬懷着焦急的心情想對病情和治療措施探個究竟的時候,醫生不能當成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予理睬或敷衍了事,在耐心的背後是愛心在支撐;另外,醫療工作是一個涉及到多個環節的複雜過程,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哪怕是一句不經意的言辭或動作失誤,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有效的情感溝通,能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消除醫患之間的情感障礙,贏得患者對醫護人員的尊重和認可,提高診療效果。

總之,醫患雙方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只有通過醫患之間的心靈與情感的溝通才能達到共同的目標。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要我們善待患者,加強溝通,設身處地地爲患者着想,爲患者提供溫馨、細心、愛心和耐心的服務,做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推動者,就會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我們相信,經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我院必定會構建起更加“和諧”的醫患關係,把我院創建爲一所“百姓放心”醫院。祝我院未來燦爛美好!

謝謝大家!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10

“媽媽”,這幾乎是所有的孩子在世上說的第一句話,因爲這是對深厚母愛的真誠的回報。

迄今爲止我依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當我叫媽媽的時,母親眼中的光彩那是幸福而驕傲的光彩,是愛的流露。

沒有人可以否認媽媽是最親近的人,是最愛你的人。所以母子間的關係註定是這世上最溫馨和諧的。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母子之間的關係也不會永遠和諧美好,我們也會有衝突,有摩擦。媽媽的愛深沉而綿長,一句句叮嚀,一聲嘮叨,都是愛的流露。可我們還太小幼稚和衝動使我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傷害了他們的心。

而他們呢,他們也愛着我們,愛得那麼深,以至於有何時用愛代替了一切,也因爲愛而忽略了我們的心。

彼此的愛卻傷了彼此的心,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們忘了溝通,忘記了給心一個機會,一個表達的機會。愛不是傷害,但彼此不瞭解的愛註定是一種無以復加的傷害。從這一可起開始我們要學會溝通。

當來自媽媽的叮嚀和囑咐被幼稚的我們固執地認爲是不信任時,傷害是註定了,因爲我們不懂母親的一片愛子之心。

當愛被誤解,當心被忽略時,和諧而美好額度母子關係便有了隔閡,像一道鴻溝,擋住了愛,也擋住了幸福。

打開心靈的鑰匙,可以創造幸福!那麼什麼是心靈的鑰呢?溝通,心靈的溝通,只有它才能使愛起死回生如果你不想惡化母子間的親情,請讓溝通從這個這一刻開始,許彼此一個幸福的可能!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11

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探討等等,是生活中解決矛盾的必要手段。有的交流直率,有的則委婉。

交流的對象不僅是人,我們與事物之間也可以進行心靈的交流與溝通。書法可以修身養性,彈琴可以陶冶情操。我常常在傍晚,乘着微風拂過的那抹清涼,撤下琴布,用雙手撫摸鋼琴的每一個琴鍵,閉上眼睛細細地體會,似與它共鳴。它的每個琴鍵似乎都在向我的內心訴說,渴望被指尖觸碰,產生美妙的音符。

月光從窗簾縫隙中偷偷溜進房間,看她佇立在牆角,不禁撫上琴鍵,爲月光小姐演奏一曲《月光曲》。涼風習習,月光下,樹葉的殘影,似在爲我伴舞,連綿不斷的知了聲,充當了我的低聲部,彷彿組成了一個小型演奏團。我好像在與這些事物的心靈進行深度交流,月光在我眼中已不是月光,就好像“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般境界。

演奏即將落幕,月光只剩剪影,我產生了一種“我欲乘風歸去”的感覺。忽然,窗外的雨點拉回了我的思緒,伴隨着風聲雨聲,我更加激動,更加興奮了,這首曲子不是到了結尾,而是到了高潮。我又一次陷入其中,彷彿在和雨點一起下墜,與暴風一起怒吼,將樹木和花草的求饒視若無睹,感受着釋放的快感。我與梅雨季節的雨交匯交流了一番,貌似得到了極大的放鬆。

風吼累了,雨小了,只聽得見屋檐上水落下來的滴答聲,盪滌着我的心靈,淨化了整個世界。

這不僅僅是琴鍵與我的交流,更是大自然中風花雪月與我的交流。與大自然的交流,淨化了我的心靈,充實了我的人生。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12

今天看書讀道一首故事:有一位很喜歡吃魚的男士,爲了把魚中間最好的一段留給自己心愛的妻子。每次家中燒魚,他的搶先去吃魚的頭和尾。一向不喜歡吃的妻子以爲丈夫喜歡吃魚頭和魚尾,也總是特意把魚頭和魚尾讓出來,自己勉強去吃中間的那段,因爲她對丈也很疼愛。他們就這樣互相疼愛的,經過了十幾年。魚也一直是這樣吃的。終於有一天,丈夫對妻子說我好想吃一段魚肉啊,妻子也發愣了,因爲妻子也在想,吃夠魚肉的我也好想吃一頓魚頭和魚尾呀。話一說開,兩夫妻心靈震撼,禁不住熱淚盈穎。我還讀到了一則故事:也是一對中年夫婦,他們家境貧寒,卻十分恩愛。夫妻兩的生日恰巧在同一天,雙方都想送一件禮物給對方兒,又不想讓對方事先知道。給他來一個突然的驚喜,到了生日那天夫婦雙方都把自己當禮物送給了對方,面對你我兩人都愣住了。原來丈夫把自己心愛的懷錶賣了給妻子買了漂亮的髮卡;但是妻子卻吧受傷的頭髮給賣了,給丈夫買了精緻的錶鏈。結果兩人都買了一件現在對方無用的東西,因爲懷錶沒了,還要錶鏈做什麼?頭髮也沒有了,髮卡也沒有了用處。

不僅父親間的感情需要溝通,父母也孩子也是如此。和上面兩夫妻吃魚的故事差不多。我高中的時候在家裏會看看我們老師的畫作,我也經常在我父母面前誇我們的美術老師。不久,我爸爸就讓我去學美術。而我也以爲他們想讓我學美術,不想讓他們失望,所以我就默默妥協地學習了美術。直到高二時,我確實學習美術感到枯燥,並且我本來就沒有美術天賦,重點是我從國小就不喜歡畫畫,每次美術課都只是敷衍了事,應付應付而已。之前也只是單純得驚歎我們美術老師的水平,所以我還是忍不住問我的父母:“你們爲什麼要讓我學習美術,其實我喜歡的是音樂?”我父親聽了當時是悲喜交加,因爲他也喜歡音樂,只是沒有實現,所以在他的內心是希望我學習音樂的。他對我說:“你不是經常提到你們的美術老師和他的作品嗎,我以爲你很喜歡美術”,而我卻以爲是他們希望我學習美術,一切的問題都在於只是單純的我以爲。

這些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缺乏應有的溝通,雖然是從善良的願望出發,表達的都是一份真摯的情意,卻因爲缺乏必要的溝通,最後的結局卻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是一個關係社會,有人羣的地方就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往,不管是同事,朋友,鄰居和家人,都需要溝通來加進我們彼此的關係,不然就會出現障礙,由此引發猜忌與誤解。以至於產生隔閡,甚至自己從善意出發,也會變成不好的結局。所以我們因爲缺乏溝通,時間久了,擠壓的東西越多,必然會導致惡果。爲什麼我們會常常看到新聞報道的一些瑣事造成的夫妻或者是親朋好友關係的破裂,原因固然多樣化,但是缺乏心靈上溝通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溝通是我們人與人交往的寬闊的水渠,任情感的溪流暢行無阻,所有的人生或者社會的見識差異,行爲言語的衝突,心境的煩惱,都可以通過相互的交流而獲得彼此寬容和諒解,且起到穩定的作用。但是我們如果一旦缺乏了溝通,就會造成一道鴻溝。

溝通是一種需要,用心溝通是一種真情。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13

20__年5月28日中午,負責“金山快樂吧”心理健康教育的張順梅老師爲金山國小五年級的心理委員做了“學會溝通,讓心靠近”的主題培訓活動。

在培訓過程中,張老師首先介紹了金山快樂吧的職能、心理委員的職責,讓心理委員瞭解到他們需要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其次需要將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以及所瞭解到的資源傳達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再次要發揮朋輩幫扶的作用,去儘自己所能發現並幫助身邊有需要的同學。

張老師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心理委員們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又通過“驛站傳書”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體驗,領會“溝通”的技巧與原則。經過一番思考、討論、分享,心理委員們一起總結出溝通中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1。清楚地表達自己信息;2。認真地傾聽與感受別人所傳達的信息;3。要及時給與反饋,多進行雙向溝通;4。正確識別別人的非言語信息,學會使用非言語溝通。

在活動的最後,每位心理委員都進行了總結,並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溝通”與“幫扶”的難題讓大家一起討論、提出解決方案。培訓結束後,很多心理委員都覺得收穫很多,希望能夠多接受這樣的培訓,既讓自己成長,又能幫助他人。

學會溝通演講稿 篇14

喧囂的塵世中,太多的紅塵是非,不過如是。撥開重重現世迷霧,入眼的卻仍是一片灰暗。若回到最初的地方,去往最初的方向,尋找最初的心,我又何懼赤裸。——題記

5歲,父母時常吵架,躲在一旁的我用恐懼的眼神看向他們,以大哭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希望他們不在爭吵。可這樣卻只換來父母的不耐煩,父母猙獰的臉經常浮現在我的面前,有時他們還會對年幼的我破口大罵。漸漸地,我學會冷靜的勸解他們,看向母親逐漸溫和下來的臉,父親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我由衷的笑了。當你陷入極度恐慌時,不如冷靜下來,用語言化解彼此的矛盾。

8歲,學生在國小時畏懼老師是肯定的,比如我。一遇見老師便猶如遇見洪水猛獸,恨不得插上翅膀遠遠離去。如果實在躲不過去,就低着頭從老師旁快速跑走。但是有一次,數學老師讓我上黑板寫答案,我膽膽顫顫寫完後,沒想到她對我讚不絕口,還讓我講解做題思路。當時我看着她眼中的信任和鼓勵,以從未有過的流利的語言講完了那道題。當你處於對某人某事極度恐懼時,不如說出來,用語言連接彼此,消除隔閡。

13歲,閨蜜拉我去買衣服,店員姐姐向她推薦了一款連衣裙,還說了一大堆好聽的話。閨蜜被誇的飄飄然,正打算買下。我卻說:“你穿着不好看。”她瞪我,我又說:“你還不如穿那件粉色的,顯得人很有精神,比那件黃色的好多了。”閨蜜這才由陰轉晴,喜滋滋的付錢。當你處於對說出真話而感到尷尬時,不如誠心坦白,用語言打開彼此的心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