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希特勒的霸氣演講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1W

《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的作者哈特認爲:“就其動員人民從事重大行動的能力而言,希特勒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富於感染力的演說家。”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關於感受希特勒的霸氣演講,歡迎借鑑參考。

感受希特勒的霸氣演講

演講吸引來了人才和錢財

希特勒的目標是想成爲德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要實現狼子野心,單靠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須網羅一批骨幹幫手。令希特勒高興的是,很多骨幹幫手根本用不着三顧茅廬,不請自家就找上門來了。之所以會如此,實與希特勒超人的口才分不開。可以說,希特勒最重要的幾名骨幹全是聽了希特勒的演說之後,因爲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才願屈居希特勒之下,跟着混世魔王闖天下。

魯道夫·赫斯是僅次於希特勒的納粹第二號人物。他因偶爾聽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講,震驚於希特勒的口才,便加入了納粹黨。戈培爾是希特勒手下的宣傳部長,是希特勒的股竤大臣。此人也不缺少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加之又獲得過哲學博士,對一般人的口才都不以爲然,但對希特勒的口才,由衷的佩服。1920xx年,他聽了一次希特勒的演講,立即決定加入納粹黨。稍後幾年,他與希特勒的思想發生衝突,但聽了希特勒一場三小時的“精彩之極”的演講,立即“懷疑自己的看法”,決定要向“這個偉大的人物,政治的天才鞠躬致敬”(戈培爾日記中的話語)。

演講不僅吸引來了心腹大臣,而且還帶來了大批政治捐款。

漢夫施丹格爾是哈佛大學畢業生,朋友勸他聽聽希特勒的演講,他就去了。這一去,他就成了納粹黨徒了,因爲他對希特勒的滔滔雄辯極爲傾倒,愛屋及烏,他就信仰起了納粹主義來了。納粹黨從這位信徒那裏確實獲益不小。漢夫施丹格爾借給納粹黨一筆鉅款,使納粹黨報《人民觀察報》得以維持下去。

鋼鐵大王弗裏茨·蒂森是1920xx年在慕尼黑結識希特勒的。初次見面就被希特勒口若懸河的辯才征服了,慷慨解囊,甩手就向當時尚不爲人知的納粹黨捐資10萬金馬克(2.5萬美元)。

可以說,納粹的許多錢財都是富商感於希特勒的口才魅力自願從腰包裏掏出的。

沉默寡言的少年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具有三寸不爛之舌的希特勒,少時卻沉默寡言,羞怯怕生。這種性格按理說不應屬於一位卓越的演說家。形成希特勒這種性格的原因有二:一是6歲弟弟的死亡在心理上造成了極深的創傷,給他的生活投下了一道長長的陰影;二是性格暴躁的父親強迫他不得學習他喜歡的美術。如果說弟弟的死使希特勒變得孤獨,那麼暴躁父親的強制則使希特勒變得沉默寡言。

希特勒在國小、中學都沒有給老師留下能言善辯的印象。無疑,希特勒是有演講天才的,但在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面,老師難以發現這一天賦才能。只有一位老師似乎有所留意,但在評價時卻用了一個貶義詞:強辯。也許這位老師是在希特勒與別的老師或同學的爭辯中發現希特勒這一才能的,所以纔對希特勒有了“好強辯”的印象。

不過在瞭解希特勒的人中,還是有人發現希特勒小小年紀就具有演講的雄辯才能。有人記得他念國小時曾利用其雄辯才能誘使孩子們執行他的命令。這雖是孩子們的遊戲,但他卻能一次次成功地把孩子們召喚在一起,玩得盡興。——這裏須提醒一句:希特勒在跟孩子們玩這類遊戲時,他的弟弟還沒死;打弟弟死後,這類遊戲也就停止了。看來希特勒對弟弟的感情極深,殺人魔王也不缺乏人性。

發現自己的演講才能

希特勒中學沒畢業,就去了維也納;美術學校沒考上,卻當了幾年流浪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慕尼黑當了兵。戰爭結束時,勇敢的希特勒混了個不錯的軍銜:下士。

希特勒接到命令,去政治訓練班聽課。聽講時,一個士兵替猶太人辯護了幾句,希特勒忍不住地站起來,言辭激烈地發表了一通反猶言論。令他驚奇的是,他居然能夠控制住在場聽衆。

這是希特勒第一次在正式場合演講。

他發現了自己的口才。

希特勒後來回憶說:“一下子,我得到了在大庭廣衆說話的機會,過去我完全無意識地靠直覺而認爲具有的東西,現在得到了證實,那就是:我是能夠‘演講’的。”

政治訓練班結束時,一個觀察者在總結報告上提到希特勒時寫道:“一個生就的演說家,他博得了他的聽衆的絕對注意,講起話來,信心十足。”

這年希特勒30歲,開始踏上了用他的嘴征服德國、征服世界的旅程。

演講嚇跑了對手

1920xx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國工人黨,即後來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的前身。

希特勒參加該黨的第一次聚會是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館。與會者成分複雜,三教九流皆有。

個人發過言後,希特勒也站起來發言。他反駁前面有人提出地使巴伐利亞脫離德國而與奧地利聯合的主張。希特勒聲嘶力竭,大喊大叫,拳頭在空中揮來回去,話沒說完,就把前面發言的那個人嚇得溜走了。

這次演講還募集了300馬克。對一個經費只有7馬克的小小政黨來說,實在是一次意料不到的收穫。而成績的取得,端賴於希特勒的那張與衆不同的嘴巴。

在登上總理寶座之前,希特勒的絕大多數演講是收費的。每月希特勒都要演講幾次,十多年時間,僅靠演講希特勒的收入就相當可觀。

希特勒的成名作——法庭演說

希特勒一生做過幾千場演說,但第一次轟動全國的演說當推他的法庭演說。

希特勒具有強烈的權力慾。爲了攫取權力,他不自量力地於1920xx年在慕尼黑啤酒館發動了一場政變,企圖推翻巴伐利亞政府乃至全國政府。

政變很快就被平息了,但希特勒被帶上了法庭。

到法庭採訪的記者很多,除了德國各大報社記者外,外國有影響的大報社都派了記者。希特勒知道這是個自我表現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必須充分地加以利用。於是,在法庭上,希特勒鼓動他那張三寸不爛之舌,竭力宣揚他的主張。希特勒的民族主義熱情打動了德國人民。他成了名震德國的名人。

由於審判法官都是極右派,希特勒的觀點全部或部分地與法官的觀點合拍,所以,在審判的過程中,希特勒可以粗暴地打斷證人的話,對他們反詰盤問,替自己辯護。最讓希特勒滿意的是,他的辯護不受任何限制,這對擅長鼓脣弄舌的希特勒來說,簡直可說找到了用武之地。希特勒真沒委屈自己的那張嘴,第一次發言就一口氣講了四個多小時,而這是他許多次長篇發言的第一次。

希特勒無疑是歷史罪人,將會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但客觀地說,他的法庭辯護煽動力極強,“精彩”之處比比皆是。

這裏不妨摘錄一段:

“小人的眼界是多麼的狹窄!請相信我,我認爲謀得一個部長官職並不是什麼值得努力爭取的目標。我認爲以部長身份載入歷史,並不是值得一個偉大人物努力爭取的事。假使真是如此,你很有同其他部長葬在一起的危險。我的目標從一開始起就比做部長高出一千倍。我要做馬克思主義的摧毀者。我要完成這個任務,一旦我完成了這個任務,部長頭銜對我來說就只是一個荒唐的稱號罷了。”

這是希特勒對證人指責他有當部長野心的回答。

歷史發展到了20世紀,“獨裁者”一詞早成了貶義詞,政治家躲得遠遠的,生怕戴上這頂桂冠。但希特勒不怕,面對有人指責他要當獨裁者,他是這麼回答的:

“天生要做獨裁者的人不是被迫的。他的願望就是如此。他不是被別人驅使向前的。這並沒有什麼驕傲自大的地方。難道一個努力從事繁重勞動的工人是驕傲的嗎?難道一個有着思想家的大腦,夜夜思考,爲世界發名創造的人是自大的嗎?凡是覺得自己有天賦義務治理一國人民的人沒有權利這麼說,‘如蒙召喚,我願從命。’不!他應該責無旁貸地站出來。”

一位聽過希特勒法庭演說的人如此評論道:“一個蠱惑民心的奇才,我極少聽過這樣一個邏輯性強的,狂熱人的講話。”

確實,僅僅憑藉思想,而沒有傑出的演講才能,希特勒能否把德國人煽動起來恐怕是個未知數。

一生最精彩的演說

希特勒一生最精彩的演說是1939年4月28日在德國國會舉辦的,內容是對美國總統羅斯福一份電報的答覆。對這次演說,《第三帝國興亡》一書作者威廉·夏伊勒做過如下評論:

“我相信這是他從來沒有做過的最長的重要公開演說,講了足足兩小時以上。在許多方面,特別在打動德國人和納粹德國在外國的朋友這一點上,也許是他空前最精彩的一次演說,肯定是我親自聽到他所作的最了不起的演說。他雄辯滔滔,機鋒橫溢,極盡尖酸刻薄,虛僞狡詐之能事,這種本領已經達到空前未有的高峯,而且以後再也沒有能達到過。”

這次演說的背景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面對納粹德國的武力威脅,發電報給希特勒,要他做保證不侵略31個國家。希特勒沒有直接給羅斯福總統回電,而是在國會舉行演說,通過廣播電臺把他的答覆傳到羅斯福耳中。

演說時,希特勒先把羅斯福來電念幾句,然後嘿嘿地冷笑兩聲,稍停片刻,壓低嗓子吐出一個字來:“答。”接着就從他的口中噴出一大串諷刺挖苦羅斯福的話來。希特勒的所作所爲猶如一個頑皮的孩子在考場作弄他的老師。

希特勒在臺上表演,臺下的議員則在製造氣氛。

每當希特勒聲嘶力竭地講完一段話,陰陽怪氣地說聲“答”時,議長戈林就忍俊不住地帶頭髮出一串“嘎嘎嘎”的怪笑,其他議員也不失時機地跟着鬨堂大笑。這時的演講氣氛就達到了高潮,希特勒的演講勁頭也就更大了。下面是希特勒的兩段演說辭。

第一段是這樣的:

“羅斯福先生宣稱,他認爲一切國際問題都可以在會議桌上解決。

“答:…… 要是這些問題果真能在會議桌上得到解決的話,我將不勝高興。然而,我的懷疑是有事實根據的,那就是,最明顯地表示不信任會議有用處的國家正是美國自己。因爲歷史上最偉大的會議就是國際聯盟……它代表全世界各國人民,並且是按照一位美國總統的意志而建立起來的,然而,第一個在這種努力面前表示退縮的國家就是美國……只是在無目的地參加了[國際聯盟]好多年以後,我才決意學美國的樣……

“北美的自由並不是從會議桌上獲得的,同樣,南北戰爭也不是在會議桌上決定勝負的。至於爲達到最後征服整個北美大陸而進行的無數鬥爭,我就不說了。

“我所以提起這些話,只是爲了要表明您的意見,羅斯福先生,儘管毫無疑問應當受到最大的尊重,然而卻不能在您自己國家的歷史或者世界其他各國的歷史裏找到任何證明。”

希特勒在演說中從來沒有忘記吹噓自己,下面一段話就是他自吹自擂的樣板:

“羅斯福先生!我深知貴國幅員廣大,財富充盈,使您自許要對全世界的歷史和所有國家的歷史負責任。而我,先生,所處的地位卻要平凡得多,局面也要小得多……

“我接受了這樣一個國家,它因爲信任外國的諾言和由於民主政府的惡劣制度而面臨着徹底的毀滅……我克服了德國的混亂,重新建立了秩序,並且大大增加了生產…… 發展了交通,使龐大的公路網得以興建,運河得以開鑿,巨大的新工廠得以出現,同時也致力於提高我國人民的文化與教育水平。

“……

“我把1920xx年從我們手裏搶走的地方奪回來給了德國。我把成百萬被迫與我們分離飽受心酸的德國人領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然而,羅斯福先生,沒有流一滴血,沒有給我國人民,當然也沒有給別國人民帶來戰爭的苦難……

“你的任務,羅斯福先生,比較起來要容易得多。你在1933年出任美國總統,我也在那一年出任德國總理。你在發軔之初就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的國家的首腦……貴國的局面之大,足以使你有時間,有閒暇來注意世界性的問題……你的關心和主張所涉及的地區要比我的地區大得多,因爲,羅斯福先生,上蒼所要命我託生的地區,因而也是我必須爲之工作的地區,不幸要小得多,雖然對我來說,它要比其他任何東西更加寶貴,因爲它完全是我國人民所有的!

“雖然如此,我相信,正是這樣,我才能對我們全都關心的事情盡最大的貢獻,那就是:全人類的正義,幸福,進步和和平。”

應當說,就欺騙德國人來說,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演說。希特勒就是憑藉着一場場演說,憑藉着他那辯才無礙的口才,從流浪漢一步步地登上德國最高權力寶座的。毫無疑問,希特勒是歷史上靠口才建功立業者中的佼佼者。

迥異於傳統的演說家

希特勒非常重視演講術,深知演講術在政治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曾講過這麼一段話:

“在歷史上推動最偉大的宗教運動和政治運動的力量,從遠古時候起,一直是說話的神奇力量。

“只有靠說話的力量才能打動廣大的人民羣衆。所有偉大的運動都是人民運動,都是人類熱情和感情的火山迸發,它們不是由殘酷的貧困女神就是由投在羣衆中的語言火把所觸發的;它們不是詞章學家和客廳英雄似的清淡。”

此段話充分說明了希特勒對演講術的重視程度。

希特勒之所以能成爲聞名於世的演說家,除了爹媽給了他一副好口才外,還與他重視演講技巧分不開。

希特勒小時候夢想成爲藝術家,但經過一番努力,終告失敗。其實,希特勒的天賦不在繪畫,而在表演。假若他小時候夢想成爲表演藝術家,也許他早已功成名就了。遺憾的是希特勒選錯了方向。

何以爲證?

只要走進演說大廳,聽聽希特勒的演說就清楚了。我們現在不可能直接聽到希特勒的演說了,但聽過希特勒演說的人都說希特勒是個出色的模仿家,能把別人的言談舉止模仿得惟妙惟肖。可別小看這點雕蟲小技,演說的關鍵時刻來一番這類表演,就能使演說大廳的氣氛活躍起來,給聽衆增添不少笑料。應當說,這是一位傑出演說家所應具備的看家本領。

希特勒對演講的聲調、語言的快慢都頗有講究。演講伊始,話說得很慢,一字一板地彷彿私塾老學究在教學生識字。其實,他是在尋找聽衆的感受,一旦掌握了它,就會迅雷不及掩耳地提高演講音調,加快演講速度,猛烈地抨擊他所要抨擊的對象。這時,希特勒的聲音猶如上千條抽得噼啪作響的鞭子掠過大廳。他具有鞭笞聽衆神經的能力,能讓他的聽衆發狂。然後,他就像交響樂隊指揮那樣,撩撥聽衆忌妒、惱怒和憎恨的情緒。當然,在這個時候,希特勒從來不會忘記猛擊桌子和猛烈頓足。

對他的這種做法,希特勒是這樣解釋的:“廣大羣衆的心靈對軟弱無力或半途而廢的東西,不會做出任何反應。正像一位婦女一樣,她精神的敏感問題,與其說是抽象的理性,倒不如說是強大的情感渴望。因此,她寧願屈服於強者,而不願屈服於弱者——羣衆也寧願屈服於統治者,而不是祈求者。

我們不能不承認,希特勒是個出色的心理學家,對聽衆的心理了解得非常透徹。他就像地震波顯示儀那樣,對聽衆心靈的顫動能作出靈敏的反應,能把整個民族最祕密的願望,最隱蔽的直覺、痛苦與個人的反感表達出來。所以說,要想成爲一個傑出的演說家,就必須成爲傑出的心理學家。

希特勒還對演講大廳的音響效果、顏色,以及演講時所在位置及出入口都極爲重視。他善於研究聽衆的特點,觀察一些人怎樣纔會比另一些人對他的話產生更大反響;聽衆多時,怎麼樣才能更容易控制。他知道遲到的作用。演講人遲到,可以使聽衆長時間焦慮不安,磨滅他們的銳氣,從而更容易接受他那粗暴而且有感染力的號召。他常常從人們完全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現在大廳,臉上帶着堅定而冷靜的表現,在一對楔形保鏢的簇擁下大步走過大廳。

當然,我們不應該忘記希特勒演講術的最顯著的特點:演講時伴以暴力行爲。從來沒有一個傑出演說家像希特勒那樣把暴力帶進演講大廳,使演講大廳充滿了恐怖氣氛。——我們不能不說這是希特勒的一大發明。

希特勒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認爲演講時伴以暴力行爲,會給聽衆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讓人回憶起來更覺歷歷在目。

通常的情況是,希特勒在臺上演說,保鏢們在臺下大打出手。但也有例外。據說早年希特勒在慕尼黑開始空嘴打天下的時候,遇到過一位名叫奧托·巴勒斯塔特的人,這人跟希特勒政見相左,但嘴巴厲害,演講水平至少不在希特勒之下。希特勒覺得此人對他威脅太大,就和他的幾個爪牙衝上講臺,操起棍棒和椅子,狠狠地把對方揍了一頓。爲此,希特勒被警察局關押了一月。但奧托·巴勒斯塔特再不敢跟希特勒唱對臺戲了,希特勒高興了好長時間。

還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在演講時從不用“我的希望”、“我們聲明”、“我們要求”一類的話語。具有希特勒語言特色的話語是:“我們堅決主張。”這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命令口氣,頗合這位“超人”的個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