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91K

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1

尊敬的:

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通用5篇)

時間過得太快,還來不及揮霍自己的青春,就匆匆的往前趕路。還記得當初那些稚嫩的面龐,無邪而又天真,現在每每想起就覺得那是一種奢侈,一種享受。我們現在都很忙,忙工作、忙考研或是忙戀愛,總之沒時間。

坐車的時候很習慣的坐在窗邊,可以看見更開闊的風景,可以看樹葉用盡最後的力氣炫耀自己燦爛的人生,悲壯而奢華的散落在街頭。可以看見年輕的面孔充滿朝氣的,讓人覺得舒服而又愜意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小的時候期盼可以快點長大,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理會大人的羅嗦;等到長大了,卻又開始嫉妒小孩子的無憂無慮。矛盾看來要貫穿人的一生。

人總是抱着一定的夢想走進一個階段,帶着一個狀態進入另一個階段。這是必經階段,就像現在你會明確地知道要選擇什麼才更合適你。開學時QQ換了,換的時候才發現有些人我其實早就丟了。我弄丟了好多人,在不知不覺之間,也許是爲了給其他人騰空間,也許這些人本身就是過客。有些人不是不重要不是不親密而是空間變了,時間變了,慢慢的就都淡了。有些東西也許停留在最初的地方反而會歷久彌香。只要自己沒丟就好,因爲其他的可以找回來。雖然很多時候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將要怎樣,可是我還是很努力的開心過好每一天。我們要的不過就是一種安定的狀態,一個舒適的環境。

真的沒有多少時間令我揮霍了,目標換了一個又一個,這樣的青春就算過完了。時間不等人,好好地把握每一個時光,跟朋友、跟親人,快樂總是那麼短暫,能做的也只有不虛度,珍惜每一個愛你的人,下一個十字路口你又會遇見誰呢,不要忘了當初的那些美好。不要忘記自己當時堅持的初心。

謝謝大家!

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2

尊敬的:

明朝的萬曆十五年,一位叫徐宏祖的普通人在江蘇出生了。在那個年代,要想出人頭地,只有一條路—科舉考試。而徐宏祖極其討厭考試,他就喜歡玩,就愛四處瞎轉悠,遇到山就爬,遇到河就下,人極小,膽子極大。剛開始,他旅遊的範圍,主要是江浙一帶,後來越走越遠。

在那個年代,要想旅遊也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錢。旅行是要花錢的,徐家是有錢的,沒有很多錢,按今天的標準大約也就是個中產階級,一年去旅遊一次,也就夠了,但徐宏祖的旅行日程是:一年只休息一次。他除了年底回家照顧父母外,一年到頭都在外面,錢的問題,對他來說也不是問題,比如交通費,他不坐火車、也不坐汽車(關鍵想坐也沒),大部分靠兩條腿;住宿呢,基本不需要,徐宏祖去的地方,當年也沒有如家、七天的經濟型快捷酒店,他就在樹林裏、懸崖上,打個地鋪,也就睡了。餐飲費,當時也沒什麼餐館,每次他出發的時候,都是帶着乾糧,喝水就是喝山裏的礦泉水。門票就更不用說,當年誰要能在徐宏祖同志去的地方收個門票,那隻能說明,他比他還牛,該收。徐宏祖旅行的唯一阻力,是他的父母。他的父親去世較早,只剩他的母親無人照料。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說:“父母在,不遠遊。”所以在出發前,徐宏祖總是很猶豫,然而他的母親主動他說:“男兒志在四方,當往天地間一展胸懷!”

就這樣,家境並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儉樸的衣服,沒有保險,沒有低保,沒有驢友,獨自一人,遊歷天下二十餘年,前往名山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捱餓,一年只回一次家,只爲攀登。按照世俗的角度,這是一個怪人,這人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立業。在遊歷的過程中,他曾三次遭遇強盜,被劫去財物,身負刀傷,有時還在深山裏迷路,數次斷糧,幾乎餓死。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開始記筆記,每天的經歷,他都詳細記錄下來,後來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他的號,叫做霞客。

崇禎九年(1636),五十歲的徐霞客決定,再次出遊,這也是他的人生最後一次出遊,他的目的地是雲南雞足山。一個法號叫做靜聞和尚找到了他。他十分崇敬雞足山迦葉寺的菩薩,想和徐霞客做個伴一起去。這件事對徐霞客來說,也是個無所謂的事,一個走也是走,兩個走也是走,就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出發了,但是剛走到湖南時,就出事了,他們遇上了強盜,靜聞在這場風波中受了傷,加上他的體質較弱,剛到廣西,就圓寂了。徐霞客停了下來,辦理靜聞的後事。由於遭遇強盜,此時,徐霞客的路費已經不夠了,如果繼續往前走,後果難以預料。所以當地人勸他,“你別往前走了,你回家吧”。,他說,“我要繼續往前走。”當地人問:“你還走什麼走啊?你都沒錢啊?”:“我答應了靜聞,要帶他去雞足山。“可是,他已經死了,你怎麼帶啊?”“我帶着他的骨灰去。”徐霞客跟靜聞,說到底,也沒有特別大的交情,就是個伴,但爲了一個逝者的願望,是爲了一個心底深處的那份信念和承諾,他繼續出發了。整個旅程非常艱苦,他揹着靜聞的骨灰,沒有路費,沒有資助,住在荒野,靠野菜充飢,還當掉了自己所能當掉的東西。就這樣,他進入四川后,越過峨眉,沿着岷江,渡過金沙江,經過麗江、西雙版納,最後到達雞足山。在迦葉寺裏,他解開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靜聞的骨灰,鄭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葉寺裏。

在這最後一次旅行中,由於長年勞累,徐霞客終究是病倒了,沒能再次出行。崇禎十四年,徐霞客病重逝世,享年五十四歲。他所留下的筆記,總共有兩百多萬字,被後人編成《徐霞客遊記》。在這本書裏,詳細記載了祖國山川、地理、水利、地貌等情況,被譽爲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著作,翻譯成幾十國語言,流傳世界。說到這裏,回想他的一生,可能會有人問,他用一生的代價和時間,放棄外在的一切,去遊歷,值得嗎?爲了什麼啊?

上個週末,我們青一講會員出去滑雪時,我正好和我們俱樂部登上珠穆朗瑪峯的楊銘同一趟車,我就很好奇怪的問他“楊銘,珠峯那麼危險,你爲會想要爬呢?”他很淡定說:“你在爬雪山的過程中,你有時就發現先輩的屍體就在旁邊,但是你仍然會繼續往前走,在大自然面前,人實在是太渺小了,那種大山的壯美,吸引着我繼續往前走,我就想往前走!”這個世上很多事,很多不需要理由,也沒有太多的爲什麼,只因爲心底深處裏最純真的那份情感,”我想去,我要去,我願意去!”正如徐霞客臨終前說的那句話:“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他們都曾遊歷天下,然而,他們都接受的是皇命,奉命前往四方。我只是個平民,穿着布衣,拿着柺杖,穿着草鞋,憑藉自己,遊歷天下,雖死無憾”。

我們應該想信夢想,讓哪怕此刻我們正無法踏上征途,但至少在紅塵中將我們的初心好好地珍藏,不讓它因歲月的沖刷而斑駁失色;靜靜的等到時機到來的那一刻,帶上我們的夢想出發;我們應該相信人生,相信心底裏始終珍藏那一份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私、進取、寬容、博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謝謝大家!

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勿忘初心,堅定前行。

看完《大鬧天宮》,一個桀驁不馴又勇敢頑強的大聖形象便存於心間。《大聖歸來》中的他同樣因爲大鬧天宮而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無意之間江流兒解除了佛祖給他的鎮壓之印,可是因爲腕上封印未解,大聖依然沒有法力。從昔日威風凜凜的戰神落魄到法力盡失的凡人。從雲端跌落的痛苦,讓曾經俠義的大聖冷漠孤獨又狂躁不堪,他迷失了自我,冷漠加身,滄桑爲胄,迷茫地一路向西,不肯回頭停留,不管人間冷暖。

是江流兒的天真與活潑,讓大聖,從冷漠變至溫暖;是江流兒的勇敢與善良,讓大聖,面對混沌的妖術奮起反抗;是江流兒的對他信賴與崇拜,讓大聖,在佈滿利刃的大地上帶痛狂奔,尋回了那顆勇敢堅毅的初心,尋回了那一身沸騰不止的熱血,尋回了那個最初的自己——“熾焰加身,熔石成胄,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我們的大聖歸來了,迷失的初心也歸來了。一個超級英雄拯救世界之前,一定是先尋回初心,拯救自己,這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不期而同,我們的大聖拯救了自己,拯救了流兒,拯救了世界,他衝破法印,最終帶着從前俠肝義膽的自己歸來。

大聖尋回自我的過程,與我們的成長大同小異。

多年的成長路,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像一個超級英雄般無所不能,戰勝一切難題,可是所走的每一步都不夠完美,不夠成功,甚至還經歷越來越多的失敗。挫折與失敗時的我們越來越遠離自己的目標。讓我們逐漸變得外表冰冷,內心軟弱,對未來漸漸地迷茫起來。

讓我們尋回初心,堅定前行,不害怕失誤,不拒絕迷茫。因爲失敗,也是成長中的履歷,因爲迷茫,也是青春裏的過場。

讓我們緊握初心,每走出一步,都要努力認真。

讓我們時刻牢記:“滿樹的花朵,只源於一顆小小的種子。”

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4

尊敬的:

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爲什麼出發。

——題記

雖然知道這是一個既定的結局,在它來臨的時候卻也有些措手不及。站在大四這個關口,人生的多種選擇已經初現端倪,彷徨有之,困頓有之,思慮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Offer怎麼選?落腳地在哪裏?我要幹什麼?未來的人生,我要成爲什麼樣的人?好像這些問題都在一瞬間被擺在了眼前,不得不直面它。很多時候不得不屈從於外力的約束,如何能夠守住自己的心,護衛最初的夢想,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通往夢想的那條路,一定不是平坦的大道,如果沒有荊棘的裝點,唾手可得的成功可能也就沒有那樣美麗。也許在努力的道路上會遇到困難讓我們疲憊不堪,也許沿途的如畫風景會讓人心有旁騖,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生命給予我們的試煉,大浪淘沙始見金,能夠通過這個試煉的過程,就是我們完成蛻變的時刻。

越是紛亂的時候,越是需要反思,越是迷茫的時刻,越是需要沉澱。每一次對自己心靈的叩問,對自身的認知都會變得愈加深刻。還記得大一剛入學的我們,懷揣着一份純真和夢想,入眼的風景都是生動,入耳的樂章最是動聽,徜徉在音樂的海洋裏,慢慢走向自己的夢想。過了四年,在快要畢業的時候,我仍然會時刻反思自己所堅持的路,是否還是當初選定的樣子?

我們在最初的時候許下的夢想,就是我們所渴求抵達的境界。給予我們積極進取的力量,找對人生的方向,堅定前行。那些迎着清晨第一縷晨光練聲的辛苦,那些深夜裏依然揣摩一個節奏表現手法的專注,還有那些反覆練習過無數遍的基本功,就像一粒粒不起眼的塵埃,在流金歲月中慢慢的堆砌出夢想的雛形。

很多時候,我寧可面對一段荊棘遍佈的艱難旅程,也不願意在日後回首往事的時候慨嘆唏噓的假設,如果當時更加努力一點,結果會不會不一樣?那只是一個失敗者背棄了初心的悔悟,沒有半分的實際意義。這世上哪一樣成功不是汗水和血淚構築成的豐碑?哪怕是一株小草的破土而出,都需要恆久的奮鬥和堅持。

這一條長長的路,我們獨自跋涉,背上的行囊一日重於一日,但終其一生無法割捨,這就是我們的生而爲人的使命。不忘初心,靜心修行,才能到達最終的彼岸。在這種安靜而堅韌的堅持中,純真的更加純淨,激越的更加慷慨,知青春之寶貴,所以不敢枉費半點光陰。在時間的打磨中,青春不曾褪色,而是有了第二重昇華。

四年大學是一場青春大戲,在曲終人散的那一刻,同樣是另一段更漫長的人生征程的起點,希望我們都能帶上這份祝福和勉勵,懷着堅定的心志和毅力出發,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謝謝大家!

勿忘初心的三分鐘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在場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裏和大家交流學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初心 教書育人》。

20xx年四月的利川,滿目生機。一場以“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學習教育迅速掀起。“不忘初心 永跟黨走”主題實踐活動相繼開展,全市在職黨員紛紛踏上回鄉走訪的路 ,我不由得想起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的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永跟黨走,永遠跟着中國共產黨走,是中國人民英勇奮鬥,歷經無數風雨滄桑得出的最正確的結論。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把“爲人民謀利益”作爲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爲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頑強奮鬥,奮力拼搏,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我想,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永跟黨走”將是我生命之歌中永遠不變的主旋律。

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便萌生了做一名教師的想法,那個時候的我最稚氣,就覺得當教師可以管別人,可以管班上二三十個學生呢!多威風啊!隨着年齡的增長,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因爲覺得老師教書育人,爲人師表是多麼的受人尊敬,高中畢業,毫不猶豫選擇了師範院校,決定此生以教師爲業,與學生爲伴。

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光輝”這個詞不僅道出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尊重,更是傳遞出了教師職業的責任重大。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帶着這樣一份責任和使命,我的教學生涯悄然開啓,站上了三尺講臺。從教之初,沒有工作經驗,教室裏一張張稚氣、無邪,求知的面孔,讓我深感責任的重大。第一次登臺留下的印象極爲深刻,雖然認真備課,也精心製作了課件,在上課時還是不由自主的發抖,腦子裏一片空白,整節課都是手忙腳亂。

意外的是孩子們很配合,幾個女孩下課後竟跑過來高興地拉着我的手,我木然站在孩子們中間,可那種和諧融洽的氣氛深深地感染着我,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沒過幾天就到了教師節,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教師節,桌子上堆滿了孩子們送來的自制小卡片,琳琅滿目,我驚喜萬分,意識到這是一份專屬於教師的幸福!這個九月讓我感覺到格外的溫暖,我爲自己被孩子們接納,認可和尊重感到幸福,從此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涌上了心頭。

兩個月後的一天中午,校長找到我,讓我做四年級的班主任和全校的語文教研組長,作爲一名剛走上三尺講臺不久的新教師,經驗不足,一些基本規律還沒有徹底摸索清楚,突如其來校長讓我做四年級的班主任和本校的語文教研組長兩個重要職位讓我倍感壓力和責任更加重大,自己當時都有點擔心自己能否把工作幹好,但校長很堅決,一定要讓我做,我硬着頭皮答應下來,接受了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從此一切從頭學起,讀專業書籍、上網查詢、向老教師請教, 備課、上課、改作業、管理班級、安排教研活動…… 超負荷的工作量讓我承認了“一個崗位,一份責任”的工作理念。

幸運地是,慢慢地,我理出了一些頭緒,在教導室的指導下,制訂出學校語文工作計劃,班務計劃,並組織實施,居然做到了有條不紊,我擔任的語文教學工作也逐漸進步。但班主任工作最讓我頭疼,在教六年級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叫江銳的同學,家裏條件優越,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我行我素、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家長拿他毫無辦法,起初的表現爲逃學,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爲了糾正他逃學的惡習,我決定採取“管”和“育”兩種辦法。“管”即家長把他送到學校我就悄悄交代任課教師和班幹部上課期間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他放出去,下課後我假裝無意地站在學校門口防止他出去。

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對他進行“育”,即給他講些寓意深刻的故事,不動聲色地進行說服教育。經過這樣巧妙嚴密的“管”和“育”,終於他答應不再逃學了。可是,他把又精力從逃學轉到了課堂上,做小動作,影響周圍同學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我也想過放棄,但轉念一想,班主任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遇上困難放任自流,那是不稱職的做法,於是我主動和他談心,鼓勵他,表揚他能戰勝自己回到課堂,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

同時,我在生活上關心他,感情上親近他,學習上幫助他,紀律上嚴格要求他方根據法上靈活,行動上作表率的原則,我聯繫他的家長,動員本班其他任課教師,聯手齊抓共管。一個月後,他的學習態度端正了,對老師和同學的態度溫和了,並且開始努力學習了。在後來的國小畢業考試中,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畢業離開國小那一天 ,他拉着我的手,爲我當初沒有放棄他說出了感動的話語和激動的眼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在建南鎮的教育戰線上度過了4個春秋。四年的時間我始終如一地以黨員教師的要求和標準開展各項工作。我已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份職業,因爲熱愛,所以我的工作有了強大的動力,因爲熱愛,所以我能肩負起責任,我相信愛的陽光能使堅冰融化;我相信愛的雨絲能使枯木逢春,我圓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教書育人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年齡在變,能力在變,心態在變,唯獨不變的是我對自己教師夢的執着與守望,不忘初心,攜夢想跟黨前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