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勤儉節約爲主題的演講稿(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9W

2023年以勤儉節約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2023年以勤儉節約爲主題的演講稿(通用5篇)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

2023年以勤儉節約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3

勤儉節約,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約每一張紙做起,讓藍天變得更藍,樹變得更綠。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裏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裏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裏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爲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着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爲客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讚不絕口的誇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說:“幹嘛到掉了,物價這麼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以後,我懂得了節約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並對奶奶說:“以後要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着了,可是電視機還開着,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後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着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2023年以勤儉節約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4

今天,我講的內容是勤儉節約。有同學可能會說,這是“一窮二白”年代的產物,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講勤儉節約,也太落後了吧。不,我們還需要勤儉節約。

第一,我們常山一中的學生應有常山一中特有的素質,勤儉節約,認真學習,精神飽滿,氣宇軒昂等等。請先聽兩組數據:_年的水費如果按11個月計算(除寒暑假)平均每人每月8元左右,一個月是17000多元,一年是191241元;電費是平均每人每月7。2元左右,一個月約15700元,一年是172700。11元。僅水電兩項每個學生一年的費用約160元。學校日常設備的維修一年約需10萬元,比如消防指示燈每年要更換3到4次,每次都要幾千元,有的同學如果不小心踢壞了那走廊上的消防指示燈,那一踢,就是一百多元錢。學校油印室裏的機器如同印刷廠裏一般,一天到晚都在工作,都在爲同學們印試卷、印練習。這一切都是爲了我們全體學生。我們也應配合學校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當我們走出教室,是否記得把電燈、電風扇的開關關上呢?當水龍頭滴水時,我們是否想到先把它擰緊呢?洗臉時是否想到縮短用水時間呢?當我們要扔一張廢紙時,是否意識到另一面還可以用呢?

第二,勤儉節約是一種精神。歷史上有成就者一般都是勤儉節約的。包拯爲官剛正不阿,兩袖清風;范仲淹不貪富貴享受,寄宿廟宇求學。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活動結束後,離開冰激凌店時,隨手拿起紙巾,將自己用過的桌子擦乾淨。我們也要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

當然,我們倡導勤儉節約,並不是要求我們像過去那樣吃米糠吃野菜、像過去那樣一雙襪子縫縫補補十幾年,而更應把勤儉節約上升爲一種精神境界,嚴格要求自己,把心放在學習、工作上。

第三、勤儉節約能使人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將助你成功。據報道:一個人到大公司應聘,沒被錄用,走出公司門口時,看到一張紙,他撿了起來,正好被總經理看到,結果他被破格錄用。另一位應聘者因爲扶起摔倒在地的小孩而被錄用。也許這有偶然性,但毫無疑問,這與他們的好習慣分不開。好的習慣,說明了一個人的素質,好習慣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人也一樣,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應當“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在學習上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在生活上量入爲出,精打細算,不奢侈浪費。

一滴水,可使草木蔥翠;一滴水,可使荒漠變成綠州;一滴水,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同學們,我們要節約,要勤儉,要養成好習慣,更要努力學習,讓我們爲自己加油,爲自己鼓掌吧!

2023年以勤儉節約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5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名人用實際行動爲我們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讓我們重溫那些厲行勤儉的故事,傳承這一美好德行。

勤儉節約的思想與風範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披荊斬棘,最終帶領人民戰勝貧窮、走向富裕。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崇儉戒奢、勤儉節約之傳統美德在我國曆史悠久,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就倡導勤儉節約。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墨子》提到“儉節則昌,淫佚則亡”,《韓非子》說“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荀子·天論》講“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在古代,勤儉節約常與社稷興衰相聯繫。據《二十四史·晉書》,晉武帝時曾任御史中丞的傅玄看到時俗非常奢侈,便上書朝廷說,糧食和絹帛的生產很不容易,人們不注意節約,必然會出現斷糧缺絹的時候。傅玄還表示,“奢侈之費,甚於天災。”

到了社會經濟較爲發達的唐代,勤儉節約的觀念依然受到提倡。李紳從“四海無閒田”的豐收景象裏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將“盤中餐”的粒粒糧食與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繫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教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在《詠史》中告誡當朝者應勤儉愛民。詩人縱貫歷史長河,從前賢治國理家事件中,得出經驗教訓:勤儉節約與奢侈浪費爲家國興亡之關鍵。

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代代相傳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不少文人墨客將勤儉節約融入到家風家教當中。

理學家朱熹歷仕四朝卻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貧。一次,他去看望女兒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兒留他吃午飯。因家中貧困,女兒只端出幾碗大麥飯和一碗蔥湯,對父親很是愧疚。朱熹卻不以爲意,開開心心地吃了,並告訴女兒儉樸度日本是我們的良好家風,對於飲食,不要計較多少和好壞。

吃完飯後,他還題了一首詩:“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女婿回來後,對岳父的儉樸之風與仁愛之心大爲感動,便將此詩作爲家訓,於書房懸掛。

史學家司馬光的一生也十分儉樸,並把節儉作爲教子成才的重要內容。古代家訓中的名篇《訓儉示康》便是他結合自身經歷與認識所作。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衆人皆以奢靡爲榮,吾心獨以儉素爲美”,並教育兒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薰陶下,司馬康以爲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受後世稱讚。

在清代學者金纓編著的《格言聯璧》中的“持躬”章節裏,也闡明瞭“儉”與“侈”對一個人修身養性的影響:“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節儉就會有節制,有節制則百善都會興起;奢侈就會放肆,放肆則百惡都會跟從。

節用裕民、儉以養德。今天,中華民族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苦奮鬥歷程,但戒奢以儉的道理並未過時。我們要繼續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讓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風尚繼續引領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