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父母的演講稿(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2W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 篇1

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在鄉下上七年級。他很聰明,學習成績在班裏總是名列前茅,他的家境很貧窮,父母是都是農民,大字不識一個,每天在田間地頭忙着。父親在農閒要到建築工地裏幹活掙錢補貼家用。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精選3篇)

春夏總是那麼短暫,忽然,田間,草地,樹林傳來了陣陣蟲鳴,哦!秋天已經來了,忙完秋收,父親又要去工地幹活。

天氣漸漸變冷,他高高興興到了學校上學,日子過的很快,媽媽也慢慢的忙了起來。

一日,母親正在幹家務活,一個親戚慌忙的跑來,喘着粗氣說;“二嬸子,你家那位叔叔在工地出事了,他們叫你趕快過去看看,在省城的醫院呢!”他母親聽了以後臉色變的很蒼白,什麼話也沒有說,三步併成兩步往車站跑去。她搭上了去省城的班車,總感覺到車開的很慢,很慢,等她到來醫院時,早已大汗淋漓。

他的母親在醫院的二樓滿樓找,突然看到她的男人,一個箭步衝到他面前,卻昏倒了。後來,醫生說她是由於傷心過度導致的,調養一陣就好了,她醒後臉更蒼白了。以後,母親每天便在醫院照顧他的父親。經過兩個月,父親出院了,但是醫生卻說他父親以後再也不能幹重活了,這無疑是晴天霹靂,家裏的頂樑柱倒了,以後可咋辦呢?

他聽說了這個事,找老師請假,回家幫他的母親。但他的母親毫不猶豫的把他趕到學校,說家裏的事不用他操心,讓他好好的安心的學習,就是幫了他們的忙。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他放假回家,遠遠地看見地頭勞動的母親,佝僂着腰,瘦弱的身子在烈日下艱難的移動,他感到一陣心酸。吃飯時,他發現母親的銀髮又多了很多,原本並不細滑的雙手,現在變的更加的粗糙。他向母親說自己想要休學,被母親一口拒絕,還是那句話,“好好學習就是幫他們的忙”

到了學校他變的更加努力,他想一定好好的學習,報答他的父母。

他——就是我,一位正在讀八年級的學生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 篇2

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爲我們做了數不清的事。從我們出生到長大,父母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着我們。現在,我們慢慢長大了,逐漸懂事了,所以,我們更要愛父母,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

前幾天,我們班就舉行了感恩父母的活動,老師要求我們回家後,爲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或者爲父母做頓飯,或者爲父母洗一次腳。

老師提出的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經常爲我們做的事,但是我們卻很少爲他們做過。即使我們做過一兩次,父母也非常感動。

有一次,我的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快到中午i的時候,媽媽看上去還是很不舒服,媽媽擔心我肚子餓,讓我先拿些蛋糕吃。但我打算自己做頓飯,好讓媽媽和我一起吃。爲了不讓媽媽擔心我,我就把廚房的門關上,自己悄悄的開始做飯了。我打算做米飯,因爲這比較簡單,我只要在電飯鍋里加上米和水就可以了,我知道米和水的比例是1比2。然後,我又開始炒菜,我平時看媽媽做飯時,覺得西紅柿炒雞蛋很簡單,所以我就決定炒這個菜。我先把西紅柿洗好,切好。然後打雞蛋,往炒鍋里加油,油熱了以後,我就往油鍋裏倒進雞蛋,和西紅柿。雖然是第一次炒菜,但我覺得我炒的還不錯。

當我把做好的飯端到媽媽面前時,媽媽很吃驚,也很感動。媽媽說,琪琪真是懂事了,知道爲媽媽做飯了。雖然媽媽因爲不舒服吃得不多,但是看到媽媽那麼高興,我也感到很滿足。

我以後一定要爲父母多做些事情,感恩父母。我們要理解父母,不惹父母生氣,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來報答我們的父母。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百善孝爲先。盡孝是人之本分,是整個道德規範的核心。先講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有一位聖者,有一天帶着他的學生去郊遊,看到一堆白骨,他把白骨分成兩堆,一堆顏色比較潔白,另一堆顏色比較灰暗。他告訴學生說,顏色比較灰暗的一堆白骨是女人的骨頭。女人的骨頭爲什麼會比較灰暗呢?原來當母親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孩子的所有營養都必須通過母親的血液中輸送給胎兒,胎兒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當胎兒的鈣質不足時,就必須從母親的骨頭中滲透出來,因此生育過孩子的母親的骨頭顏色就變得比較灰暗了。

我們都會看到,爲了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母親會小心翼翼地守護着腹中的胎兒。電腦不玩了,喜愛的運動不參加了,不想吃的食品要強迫自己吃,不想睡的時候要強迫自己睡;擔心傷風感冒,生病了也不敢吃藥,日漸雍腫和沉重的身體帶來了行動的不便,漂亮的衣服也只能閒置在一邊了。十月懷胎之苦總算熬過去了,一朝分娩,如生重病,血流滿牀,疼痛難忍,此時母親的一隻腳已經踏在了閻王殿的門檻上,生死相依哪!儘管如此,母親還是牽掛着、祈禱着小兒能平安降生。經過生與死的掙扎,終於生出了孩子,知道小兒平安無事,母親不以自己的苦爲苦,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孩子出生了,更大的辛苦從此開始了。有一對年輕的父母說過這樣的話,懷胎的時候常常想趕快把孩子生出來,結果生出來之後,覺得很想把他放回去。怕孩子凍着、餓着,怕孩子生病,怕孩子營養不良....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陪着孩子熬夜,多少次的生病都是父母在半夜帶着孩子去看醫生,更不要說由於孩子的降生使家務勞動的量成倍增加。

上學了,爲了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父母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想方設法爲孩子擇校、擇師、擇居。從此天天早送晚接,爲孩子的每一點的進步而高興不已,爲孩子的成績不佳而焦慮不安。

兒女開始工作了,父母會牽掛起他的工作。看見子女受苦受累,父母就會心裏不安,總是會想盡辦法爲子女分擔,“子苦願代受,兒勞母不安”。子女遠去他鄉,或求學或出差或工作,父母早晚懸念,祈禱兒女平安。即使父母活到了一百歲這種愛也不會褪色,“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母親如同大地,父親如同蒼天,子女被父母的愛所覆蓋、所滋養。即使你長得很醜,即使你手足殘缺,父母一樣愛你、照顧你;不管子女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不管子女是呀呀學語的兒童還是踏上社會的青年,不管子女是平民百姓還是名流顯貴,父母的愛永遠常相隨。父母的愛是那樣的無私、博大、真誠、永恆、無微不至和富有犧牲精神,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下面想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歌名叫《母親》)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這個人就是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啊,你如何報答太陽的偉大恩德呢?)。盡孝不僅僅是爲了報父母恩(父母恩重難報啊!),更重要的是,孝道是整個道德體系的核心,是人的立身之本。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無論是偉人,名人他們都是盡守孝道,深懷孝心的。從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祭母文》和朱德總司令的《母親的回憶》到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都無不證明了這一點。他們之所以成爲偉人,名人,最基本的是他們首先具有孝心。只有具備起碼的孝心;纔可能有愛心,纔可能有感恩之情。一個人具備了愛心和感恩之情,纔可能有博大的胸懷;纔可能有努力奮鬥的動力。這樣纔有最起碼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孝心都沒有,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就不可能愛人、愛家、愛國,就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仁愛之心,這種人就會連狗都不如!這種人心中只會有自己,只會爲自己而想;爲自己而爲。這樣的人是沒有立身之本的,一個連立身之本的能力都沒有的人,是不可能成器大事的。如果他想有所爲,必然是唯利是圖,損人利己,不擇手段。即使是小有成就,偶有成功,那也是暫時的。最終必然失敗,分文不名,以致成爲人渣,被社會所唾棄。

各位同學,當一個人具備了孝心也就有了責任心,他就會謹言慎行。《弟子規》中說:親所好,力爲具;親所惡,謹爲去。父母、老師所期望的,比如學業好、品行好、身體好,努力去做到,父母、老師不希望有壞習慣,儘快把它去掉,這就是盡孝;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努力不使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不叫父母擔憂;不幹違法亂紀、傷風敗俗的事,不使父母蒙羞,這就是盡孝;努力學習掌握一技之長,找到一份好工作,儘快自強自立,這就是盡孝,……

老師們,同學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同學都不缺乏一顆向善之心,有一些同學變得以自我爲中心,孝道意識淡薄,這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偏頗造成的,我們需要儘快補上孝道這一課,樹起立身之本,築起成功之基。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