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致辭:德行天下,孝暖人間

來源:瑞文範文網 5.41K

南京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致辭:德行天下,孝暖人間

南京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致辭:德行天下,孝暖人間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校園裏到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今天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全校的師生員工都在依依不捨中爲我們2019屆畢業的同學們送行。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祝賀大家畢業了!

四年前,從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起,你們的人生開始與南京大學血脈相連。在過去的四年中,你們將最美好的人生年華,將自己這一段“終將逝去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南大校園。四年裏,你們從青澀懵懂成長爲成熟自信,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蛻變;你們積極主動參與“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通過修習精彩紛呈的新生研討課、博採衆長的通識教育課和教研相長的學科前沿課,學會了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完成了從應試思維到創造思維、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的轉換;你們勇於創新、追求卓越,在“挑戰杯”以及其他全國性、國際性學科競賽中過關斬將、摘金奪銀;你們以校爲榮、愛校如家,在小百合上爲學校的改革發展建言獻策,爲學校的辦學成就歡呼雀躍;你們關愛同學、尊敬師長,爲有困難的同學奔走募捐、奉獻愛心;你們踐行責任、回饋社會,定期探望陪伴孤寡老人、殘障兒童,在亞青會上揮灑汗水;你們勇於挑戰、迎難而上,面對最難就業季充分展現了南大學子的自信與風采,脫穎而出、嶄露頭角……四年大學時光轉瞬即逝,但你們在母校的點點滴滴令人難忘,值得母校永遠回憶和珍藏。母校將永遠想念你們,2019屆的校友們!

在今天臨別之際,專程前來爲同學們送行的,除了母校的師長,還有部分同學的家長。看着他們臉上幸福的笑容、眼中閃爍的淚光,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春晚後那首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樸實無華的歌詞唱出了我們內心最爲柔軟的情感,唱出了我們對父母大愛的深深感激,令人動容,發人深省。父愛如山,母愛如海,在同學們成長成才的背後,凝結着父母含辛茹苦的陪伴,嘔心瀝血的操勞。在此,我請同學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你們的父母致以最衷心、最深情的感謝!

同學們,立德修身乃處世立業之本。今年五四青年節,xx在重要講話中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給廣大青年提出了崇德修身的明確要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蘊育了博大精深的優良道德傳統,其中孝道作爲“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德之本也”,是中華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核心理念與首要精神,是做人的最起碼要求和處世的最基本規範,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礎。青年學子崇德修身,我認爲必須首先從“孝”做起,將孝道作爲同學們走向社會後必須要扣好的“第一顆釦子”。

按《說文解字》的解釋,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現的“孝”字是一個會意字,上爲“老”、下爲“子”,其本意爲“善事父母”。“孝”作爲子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善行美德,源自人類血緣親情的純真摯愛,源自人性中最純良、最本真的自然。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皆以“孝”爲切入點,兒童啓蒙開篇便有“第一當知孝,原爲百善先”的諄諄教誨。孝是博愛之始,從躬身侍奉、敬愛父母做起,再推己及人、推恩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用於社會、國家和民族,匡扶正義、救世濟民,使孝道得以昇華,擴展爲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爲準則,成爲治理天下、和諧社會、和睦民衆的至德要道。孝道傳承,綿延百代,縱貫千年,牢牢紮根於中華大地,成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精髓。

但是,我們無不憂慮地看到,伴隨當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劇烈轉型,傳統的道德體系尤其是孝道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城鎮化改變了原有家庭生活模式與鄰里關係;知識經濟挑戰着長輩文化的權威價值;信息社會深刻影響着傳統人際交往方式;高居不下的離婚率侵蝕着家庭溫情;獨生子女一代的特殊成長經歷催化了代溝衝突……加之物慾至上、功利主義、西方自由主義等思潮的衝擊影響,一些人變得以自我爲中心,家庭親情日趨淡薄,孝道倫理日益缺失,傳統美德日漸失落,不孝父母、虐待老人、忤逆長輩等拷問社會基本道德準則、觸動做人良知底線的現象一再發生,甚至連“留學生刺母”、“嗜賭孫子殺害奶奶”等觸目驚心、駭人聽聞的惡性案件也時有報道。因此,重塑、弘揚新時期孝道已是刻不容緩。

首先,這是繼承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的歷史需要。在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進程中,傳統倫理道德也在經歷着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洗禮。重塑新時期孝道,一方面要繼承其中善事父母、仁愛孝悌、憂國憂民等超越時代的精華要義,堅守和發揚其中永不褪色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要批判、改造傳統孝道中過時、消極、保守的內容,堅決摒棄其中迂腐甚至反人性的三綱五常、愚忠愚孝。不同於傳統孝道的刻板固守、唯老是從,新時期孝道強調代際平等、相互尊重,既要繼承傳統孝道中閃耀人性、文明光芒的部分,又要推陳出新,呈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其次,這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需要。xx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爲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着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爲方式”,“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孝道是中華民族最樸素的價值觀念、最古老的道德準則、最基本的社會認同,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又蘊含着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滋養。教育的“教”字,就是“孝”和“文”的結合。“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孝道與其他美德一脈同源,互爲表裏。無法想象一個不念父母養育之恩的人,怎麼可能去真正熱愛祖國、感恩生活、幫助他人?倡導新時期孝道,在充分喚醒公民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培育“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追求,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塑與弘揚新時期孝道也是破解“銀髮中國”困局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國家”之列,老齡人口數量持續攀升,“銀髮的浪潮”滾滾而來。在“未富先老”的社會背景下,面對老年人養護、醫療等公共設施仍然欠缺,老年人保障體系與制度建設仍然薄弱等現實困境,面對“四二一”家庭模式常態化所構成的“倒金字塔形”養老格局,在政府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功能的同時,重塑與弘揚新時期孝道是時代的必然。大力提倡與發展以“孝”爲核心的家庭養老文化,促進家庭成員間的代際互動與情感交流,確保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僅是當下破解“銀髮中國”困局的基本選擇,也是國際社會高度認同與稱頌的“中國模式”。早在2019年,馬德里“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就特地將模仿中國模式的“提倡子女贍養父母”方案正式納入了向各國政府提出的建議之中。

回顧南京大學110餘年的辦學歷程,最本色的“誠樸”傳統與孝道中的基本精神內核始終一脈相承。一代代南大人堅守 “誠樸”傳統,誠心正意躬身盡孝,努力回報父母和社會,成爲自覺自省的孝道踐行者。在上個月母親節,我看到同學們將承載着思念與感恩的700多張明信片寄給遠方的媽媽,我被你們感動了,我忽然明白了“孝”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們南大人的血脈深處,歷久彌新。你們纔是南大的驕傲。最後我想給同學們提點期望。

一是希望你們“堅守孝心,自立自強”。孝由心生。踐行孝道需孝心驅動,以自立自強爲前提和基礎。只有自立自強,獨立地爲人處世,纔有可能離開父母護佑,讓雙親真正卸下養育我們多年的重擔;只有自立自強,拒絕啃老,纔有可能回饋父母,讓我們成爲他們晚年的堅實依靠。自立自強也是堅守孝心的體現。我們擁有獨立人格,頂天立地,是父母最大的期盼;我們體魄強健,內心陽光,是父母最大的寬慰。儘快成爲獨立的人、成熟的人,不給父母添負擔、找麻煩,就是堅守孝心的最好體現。

二是希望你們“踐行孝義,敬養父母”。 “子欲養而親不待”,給父母的愛是最不可拖延的愛。同學們日後不論工作再忙,壓力再大,一定要惦記着爲父母多盡一份孝心,多給一點關心: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封鴻雁傳書,也許就是工作之餘的一聲問候電話;也許是精心準備的一桌團圓大餐,也許就是你親手沏的一杯清茶;也許是風景名勝的一次快樂之旅,也許就是家門口一次陪着散步;也許是病榻前的日夜守候,也許就是一次隨意的膝邊聊天;也許是其樂融融的一次合影,也許就是對爸媽說的一句話“對不起,我錯了”“謝謝你們,我愛你們”……在“孝”的天平上,它們是等值的。2019年韓國著名作家申京淑的小說《請照顧媽媽》獲得了亞洲文學獎,取得了韓國文壇上少見的商業成功,已經在19個國家出版發行。成功的祕訣就是它觸及了人內心深處因孝順而產生的內疚那根脆弱的神經。實際上,孝順是人類共同思考的話題。

三是希望你們“弘揚孝道,引領正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就在於革故鼎新,影響和引領社會方向。同學們作爲南大的畢業生,值此社會和時代變革之際,自當挺身而出,勇立潮頭,不僅成爲新時期孝道的踐行者,還要成爲新時期孝道的引領者和示範者。春風化雨,浸潤人心,傳遞孝悌與仁愛的自覺,激發見賢思齊的能量,讓社會美德與正氣在人們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同學們,臨別依依,此情難捨。母校期待着,當你們多年後重回南大時,帶回來的不只是出色的工作業績,更有你們堅守孝心、踐行孝義、弘揚孝道的故事,母校將因此而倍感驕傲和自豪!最後,祝福同學們愛情美滿、生活幸福、事業順利、鵬程萬里!祝各位老師、家長、來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