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夢想的演講稿範文合集-演講稿(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2W

關於夢想的演講稿範文合集-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關於夢想的演講稿範文合集-演講稿(精選3篇)

在青春日復一日的流逝中,我度過了國中輕鬆的生活,敲開了充滿壓力的高中大門,最後邁進了大學的搖籃。在這裏,我懷揣自己的夢想,迎着風浪起航。

青春歲月充滿奇蹟,我們心中大大小小的夢,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裏瀰漫芬芳。讓我們一起揚帆起航,飄過遼闊的海洋,去追尋彼此的青春夢想!

問世間什麼最美麗,是明媚的陽光?是靈動的山川?還是微風吹拂着的波瀾?我說:最美麗的是我們跳躍的青春!對於我們,青春已經伴着我們走進了大學的校園,大家活躍在這美麗的校園中,拿着課本,揹着書包,青春的臉盤上洋溢着陽光的氣息,青春的夢想更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編織。

青春的夢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是燈,照亮前行的道路;是火,點燃希望的燈;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但是,如果我們空有理想而不付諸於行動,我們將一事無成,就如同一萬個零不如一個一。理想好比是巨輪的羅盤與燈塔,能夠指引着前進的方向,而行動則是理想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是理想衝鋒的戰旗、斬棘的利劍,任何理想,只有腳踏實地得去努力才變得有意義。

有一位哲人說過:“夢裏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牀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中生活。“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合抱之木,生於毫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都是古人的語言,告訴我們切莫空想,要從點滴開始做起,把理想真正賦予於實際行動中。

當然,實現理想的路上免不了坎坷崎嶇,我們需要有決心,有信心,有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面對挫折,我們不能望而生畏,就此卻步,要拿出客服困難的勇氣,不懈地去努力,面對成績,則不能沾沾自喜,不思進取,要戒驕戒躁,以此爲動力去爭取更大的成功,因爲,青春正在賦予着我們激情、力量,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有絲毫的懈怠,從而消磨浪費它,我們要在不斷追求與奮鬥中揮灑青春的色彩,讓青春飛揚!

關於夢想的演講稿範文合集-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現場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夢想。我的爺爺出生在上世紀40年代,他20歲時夢想成爲一名教師,用知識服務新中國,他最終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爲甘肅獸醫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我的爸爸出生在60年代,他年輕的時候趕上改革開放,人們滿懷激情追求新生活,他夢想成爲一名高技能工人,最終通過努力成了一位光榮的勞動者。而我出生在1992年,長在大城市,衣食無憂生活一帆風順。人們說我們90後這一代人普遍有着很強的自信心,我們的夢想大多與譜寫精彩人生、享受美好生活相關。而當第一次提出中國夢的時候!我便思考,這個宏偉的夢想到底與我有着怎樣的聯繫?一趟爲期十天的雙聯社會實踐,讓我對這個大大的夢想,有了自己的感悟。

今年7月,我們一行15人的支教小分隊,來到了我校的雙聯聯繫點——臨夏州一個叫做長家寺的重貧困村。當地四面環山,人均耕地只有0。84畝,主要種植花椒、玉米和小麥,沒什麼灌溉條件,因此莊家的收成很少,人們收入很微薄。年輕人多會外出打工,留下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在那裏我第一次真實的感受到那裏的鄉村到底窮到什麼程度,體會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貧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巨大壓力。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爲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種殖和養殖技術,併爲那裏的孩子開設了七色課堂,讓他們更多的瞭解外面的世界,我們想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然而十天的時間,我們能帶給他們的變化是微小的,我們的心情都有些沉重。特別是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還有他們那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夢想,更讓我覺得應該爲他們做些什麼。我忽然想起在我步入大學的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爲“三農”做貢獻正是我們的責任。這讓我不得不思考作爲一名即將畢業的農業大學的學生,我該如何去做?

我的老師和同學用行動給了我清晰的答案。爲了讓北方旱寒大地上開滿金色的油菜花,我校農學院教授,隴人驕子孫萬倉老師辛勤耕耘三十載。他的潛心研究和辛勤推廣,換來了冬油菜北移的戰略性推進和農民的增收致富。同樣三十載,我的老師常永義在給我們上課的同時,不停地奔走於20多個縣區的鄉村之間,把論文寫在了大地上,帶動了甘肅葡萄產業的大發展,讓成千上萬的農民脫貧致富。我的學長,我校優秀畢業生何世英,農大畢業後放棄了在城市的工作,在家鄉阿克塞牧區做了一名村官,帶領鄉親們搞養殖、興水利、修公路,大夥兒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還有許許多多我的校友和同學們,他們都深知“民以食爲天,國以農爲本”的道理,爲了強農富民的夢想,他們腳踏實地地奮鬥,矢志不渝地堅守,撐起了甘肅農業科技事業的脊樑!

原來,中國夢很偉大很高遠,但也很具體很現實。對我和我的老師同學們而言,中國夢就是強農富民夢。在像長家寺那樣的許許多多個鄉村,在中國最基層的地方,那些尚未脫貧的農民需要知識和科技的力量,需要我們的牽掛與幫助!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和雙聯行動的實施„„這些宏偉的事業,需要我們勇敢地承擔起責任,給出一個響亮的回答!

爺爺到今天都不曾放下手中的書本,他告訴我年輕人的夢想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而個人夢想的實現一定要融入到國家民族夢想的追求中,只有這樣,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才都能獲得無窮的力量!他的話,還有他們的人生,都讓我明白:中國夢是一個大大的夢想,但需要我們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去實現。那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在知識的海洋裏留下自己成長的點滴,在豐富的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素質,畢業了去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做一名村官,做一名農業技術員,或者成爲一名基層的教師、醫生,一個勇敢的創業者。今天我們是90後的青年,但很快將成爲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那就拿出我們的責任與擔當,用青春與汗水,去承接父輩心頭的夢想,造就一份屬於十三億中國人的幸福與安康!讓我們大聲的宣告:用行動共圓中國夢,我們,準備好了!

謝謝大家!

關於夢想的演講稿範文合集-演講稿 篇3

提到創新,我想大家並不陌生,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前人的創新帶給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巨大改變。

大家一定都吃過蛋卷冰淇淋吧?可是,你知道蛋卷冰淇淋的由來嗎?

蛋卷冰淇淋的原名叫“世博會羊角”,其來源於中東薄餅和美國冰淇淋在世博會上的“邂逅”。在當時熙熙攘攘的聖路易斯世博園區內,至少有50多個冰淇淋攤點和10多個薄餅攤點。在歐內斯特旁邊站着的是冰淇淋小販阿諾德。由於聖路易斯世博會參觀人數衆多,到了中午,阿諾德用來裝冰淇淋的杯碟就用光了。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歐內斯特隨手將自家薄餅捲成了錐形筒遞給阿諾德。不料這種“冰淇淋筒”大受歡迎,其他冰淇淋攤販也紛紛效仿,歐內斯特的薄餅生意更是大爲火爆。

聖路易斯世博會結束後,歐內斯特與合夥人開創了公司,將這種冰淇淋新吃法——“世博會羊角”推向全美市場,後來經過人們的不斷改良,“世博會羊角”最終變成了今天的蛋卷冰淇淋。如果沒有當時歐內斯特的靈機一動和創新精神,恐怕今天我們還無法品嚐到這種方便美味的解暑聖品吧?

創新,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尤其是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這個詞時時撞擊我們的耳膜。但是,創新,其豐富的內涵,卻是許多人盡其一生孜孜以求,也未必可以充分了解的。

親愛的同僚們,你真的認識創新嗎?

首先,創新意味着改變。所謂推陳出新、氣象萬新、煥然一新,無不是訴說着一個“變”字。怎麼變,如何變,最關鍵的就是要培養我們的創造思維。簡單的說,創新思維就是我們克服思維定勢,創造具有新穎、獨特事物的認識活動。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天生的創造力,而這種創造能力,又是十分巨大的。人腦作爲人的智慧之府,是人的創造創新之源。你知道人腦的功能究竟有多麼強大嗎?據科學統計:一個正常人的大腦可儲存1000萬億信息單位,相當於一般電子計算機儲量的100萬倍,如果全部用來儲備知識,人腦的記憶容量相當於5億本書籍的知識總量。我們有着如此強大的大腦,之所以不能很好的創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維定式,因爲我們頭腦中已經存在一些條條框框。打個比方,我們的思維跟水一樣,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思維沒有一定的方式。然而,一旦我們把水放進杯子裏面,那麼它的形狀便不能再變化了。同樣,一旦我們給自己的頭腦思維定了一些條條框框,那麼我們的思維便無法創新,無法做到千變萬化。

愛因斯坦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陌生,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他曾給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生所做的一次寓意深刻的演講。

一天,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們聽說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要來本校演講,大家都興奮異常,準備了最好的筆記本,早早來到演講禮堂,期待聆聽並記下偉人的每一句教誨。9點整,愛因斯坦在校長的陪同下走上演講臺,出乎大家想象的是,愛因斯坦兩手空空,根本沒帶演講稿。 愛因斯坦演講的第一句話是:“有兩位工人同時到煙囪裏進行檢修,他們出來時,一位是乾淨的,一位是骯髒的,請問他們誰會去洗

澡?”有個學生立即回答:“當然是骯髒的工人會去洗澡。”愛因斯坦反問道:“是嗎?可是乾淨的工人看到骯髒的工人,他會認爲自己身上一定也很髒;而骯髒的工人看到乾淨的工人,則會不會想到自己也是乾淨的呢?我再問問你們,哪個工人會去洗澡?"這時,有學生搶着回答:“乾淨的工人會去洗澡。”在場的幾乎所有同學一致點頭認同了這個答案。愛因斯坦笑着說:“同學們,你們又錯了。理由很簡單,兩個工人同時到煙囪裏進行檢修,又同時從煙囪裏出來,怎麼可能一個是骯髒的而另一個卻是乾淨的呢?”愛因斯坦接着說:“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尤其是你們這些研究生,受着相同的教育,學習又都非常努力,你們之間的知識差異更是微乎其微。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之所以最終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爲他們會調動自己的創新思維做出正確判斷。而想要做個與衆不同的人,就必須跳出習慣思維的圈子,拋開所有人爲的佈局,敢於懷疑一切。”愛因斯坦的話是否對你有些許的啓示呢?

第二,創新需要懷疑與批判。大家一定都看過馬戲表演吧?在馬戲團裏,爲什麼一根細細的木樁、一截細細的繩索就可以拴得住一頭千斤有餘的大象呢? 原來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馴象人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子或鋼鐵柱子上,小象不論怎麼掙扎,到頭來都是徒勞無益的。漸漸地,小象習慣了不再掙扎,即使長大後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它也不再掙扎。小象是被鏈子綁住了,大象是被習慣綁住了。我們也願意像大象那樣,被習慣綁住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的就是我們要時刻用懷疑與批判的

眼光來審視我們的環境,審視我們的現狀。懷疑是創新的萌芽,批判是創新的成長。在懷疑中發現錯誤,在批判中改正錯誤,在創新才能完成。

第三,創新意味着風險與堅持,從來都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而創新的付出卻可能收穫一份失敗的回報。對於創新者而言,成功是一種考驗,失敗更是一種考驗。沉醉於成功的輝煌,往往可能停歇前進的步伐;走不出失敗的陰影,容易導致錯過成功的機遇。當年,發明家愛迪生爲了找到不易燒斷的燈絲,進行了很多次實驗都沒能成功。當許多人爲他的失敗而嘆息時,愛迪生卻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種不符合要求的東西罷了。經過不懈的努力,愛迪生終於發明了電燈,用科技爲人類帶來了光明。這個故事啓示我們:永不言敗,是實現創新的一個重要條件。創新確實不容易,所以總是在創新前面加上“積極”、“勇於”、“大膽”之類的形容詞。我們知道,中國從刀耕火種的遠古,到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每前進一步都有着改革者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改革者在沒成功之前總是不被社會認可、鼓勵,甚至是被排斥。他們的成功,無不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鍥而不捨,但是正是因爲他們,纔有我們今天的一切。

親愛的同學們、朋友們,創新不是一句空話,創新也並非難以企及,其實它就在你我的手上。踏着時代的浪潮讓我們一起奔騰,插上創新的翅膀讓我們一起翱翔,說不定,下一個創造輝煌的就是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