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道德精彩演講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5W

篇一

三分鐘道德精彩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當大地迎來冬季時,重擡道德的話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道德在我們生活中與我們緊緊相隨,每時每刻都不曾分離,道德與人類同生,與社會同生。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爲規範。

我認爲,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道德也是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道德更是遵紀守法,潔身自好;道德還是文明禮貌自尊自強。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禮貌、說話和氣、待人熱情、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等道德行爲和倫理規範,會令人滿意並受到讚揚。但有少數大學生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

一是表現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內反映在:教室垃圾視而不見、牆上腳印無故出現、桌上塗寫、圖書撕頁、購飯插隊、水電浪費等缺乏文明的傾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爲:乘車無序、待人無禮、隨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會公德的缺失行爲。也有的大學生明哲保身,面對他人不文明的行爲往往不聞不問、熟視無睹、甚至見怪不怪。

二是表現在法紀規範方面的意識不夠。譬如大學生劉海洋公園硫酸潑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會轟動和高校反思。

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人生信條,爲謀求金錢和私利不擇手段,損害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較低,不能正視人生矛盾,無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殺和傷人事件並不罕見,缺乏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學術界對道德內涵的認識是紛繁多樣的。有的試圖從歷史發生學意義上對道德概念加以解釋,認爲道德是主觀的、在每個人心裏內在地發生的,只能爲他自己通過反省覺察的道德心理現象;客觀的、可爲他人從外部觀察到的,個體或羣體的道德行爲現象以及作爲一種精神的客觀凝結物的,以誡律、警句、格言、或理論、學說等形式表現出來的道德知識現象。

有的認爲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爲規範。有的學者則把道德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的,引導受教育者自覺養成環保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爲習慣。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在生活中這樣的鏡頭你一定不會陌生:公園裏,給小朋友繫鞋帶;在家裏,我們把自己煮好的飯菜端到晚歸的媽媽手中;校園裏,我們把一張廢紙悄悄地塞進自己的口袋……

這就是道德的舉動。道德教育演講稿_講文明講道德演講稿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爲規範,是獲得別人尊敬和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因爲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

20xx年5月12日,四川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淳樸善良的父老鄉親,在廢墟下呻吟,撕肝裂肺的呼救聲,揪動着共和國的每一根神經!“災難無情人有情”,解放軍向四川挺進,醫療隊向四川挺進,志願者向四川挺進!支撐他們冒險挺進的就是那一顆顆滾燙的愛心。全國人民都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的手。我們也紛紛捐款,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我校的張其浩同學過十歲生日,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捐出了所有的生日賀禮,9200元,我也毫不猶豫地砸碎了自己的儲蓄罐,將平時積攢下來的80元零花錢全部捐了出去。這不正是“愛心流淌的高尚道德”嗎?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遊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爲她們爲孩子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學會感恩以成爲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爲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爲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爲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爲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爲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爲有道德的人。

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爲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爲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播種思想,收穫行爲,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爲有道德的好少年。道德教育演講稿_講文明講道德演講稿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道德是做人的準則!讓我們追隨道德之光,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吧!

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

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誠信道德我們的未來。

當春回大地的時候,重談道德誠信的話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道德誠信在我們生活中與我們緊緊相隨,每時每刻都不曾分離,道德與人類同生,誠信與社會同生。

說到誠信,我想起小時候聽到的“狼來了”的故事,從中懂得了做人要誠實,不能說謊。

想到這裏,我的心一陣難受,因爲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着種種不誠信現象,君不見,有人爲了牟取暴利,給豬肉注水,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還有人爲了賺取更多的利潤,造假酒;賣假煙……

在我的身邊,也有不誠信的現象,有同學使用撿來的同學的飯卡,有同學抄襲別人的作業,還有同學盜用老師的名義自批假條,甚至有部分同學考試作弊,以欺騙家長老師,如此種種,怎不令人寒心。走出校園,充滿耳目的常常是暴力、行竊、吸毒、貪污、受賭;弱者無肋,壯力血流;大街污水滿地,人嘴髒話漫天……

凡此種種,讓人感覺道德巳被扭曲,人進已經喪失。

假如長此下去,可以設想:世態炎涼,人間冷淇,社會大亂,人心變態,身臨其境,人人自危。無數先烈壯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成果將毀於一旦,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善良的羣衆呼喚着正義現身,呼喚着良知發現,更呼喚着道德迴歸。

有個故事,說一位貧寒的母親幫別人買東西,卻中獎得了一輛轎車,這位母親要還給原主。她的孩子反對。母親說,城信是我們全家惟一值錢的東西,人窮志不可窮!一個年邁的母親都可以有這樣的品德而我們呢?

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養。人的道德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曾經有位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教授回答說:“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要謙讓、吃飯前要洗手……”聽到這裏記者漠然了!!

我們從小接受社會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社會公德。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麼?”

我們接受社會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公共道德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公共道德,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爲。

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鮮花盛開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滿的生活必須創造和擁有以人與人的道德標準爲標誌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加強法制建設,遵守市民公約,請相信,藍天、白雲、陽光、雨露、幸福。和平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我記得經濟學家茅於軾說過,誠信是在於量的,每個人都從自己開始改善信譽,形成量的積累,才能造成一個誠信的社會。是的,千萬棵沐浴在誠信的雨露中的樹木,必將構成一片誠信的森林,爲自己,也爲國家的生命和成長,撐起一片明媚的天空。

所以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麪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麪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麪包發起來!

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像愛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誠信和做人的道德,我堅信,我們的祖國必將如繁茂的森林永遠繁榮,永遠強大,永遠年輕。讓我們堅守誠信堅守道德,致力建設和諧的社會,做一個誠實的人。做個有良好道德修養的人。

做人需要道德,道德贏來尊嚴。

做人需要誠信,誠信贏得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