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4W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

以我這樣沒有什麼可聽的無聊的講演,又在這樣大雨的時候,竟還有這 許多來聽的諸君,我首先應當聲明我的鄭重的感謝。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精選16篇)

我現在所講的題目是:《無聲的中國》。現在,浙江、陝西,都在打仗,那裏的人民哭着呢還是笑着呢,我們不知道。香港似乎很太平,住在這裏的中國人,舒服呢還是不舒服呢,別人也 不知道。 發表自己的思想,感情給大家知道的是要用文章的,然而拿文章來達意,現在一般的中國人還做不到。這也怪不得我們;因爲那文字,先就是我們的祖先留傳給我們的可怕的遺產。人民費了多年的工夫,還是難於運用。因爲難,許多人便不理它了,甚至於連自己的姓也寫不清是張還是章,或者簡直不會寫,或者說道:Zhang。

雖然能說話,而只有幾個人聽到,遠處的人們便不知道,結果也等於無聲。又因爲難,有些人便當作寶貝,像玩把戲似的,之乎者也,只有幾個人懂--其實是不知道可真懂,而大多數的人們卻不懂得,結果也等於無聲。文明人和野蠻人的分別,其一,是文明人有文字,能夠把他們的思想、感情,藉此傳給大衆,傳給將來。中國雖然有文字,現在卻已經和大家不相干,用的是難懂的古文,講的是陳舊的古意思,所有的聲音,都是過去的,都就是隻等於零的。所以,大家不能互相瞭解,正像一大盤散沙。

將文章當作古董,以不能使人認識,使人懂得爲好,也許是有趣的事罷。 但是,結果怎樣呢?是我們已經不能將我們想說的話說出來,我們受了損害,受了侮辱,總是不能說出些應說的話。拿最近的事情來說,如中日戰爭,拳匪事件,民主革命這些大事件,一直到現在,我們可有一部像樣的著作?民國以來,也還是誰也不作聲。反而在外國,倒常有說起中國的,但那都不是中國人自己的聲音,是別人的聲音。

這不能說話的毛病,在明朝是還沒有這樣厲害的;他們還比較地能夠說些要說的話。待到滿洲人以異族侵人中國,講歷史的,尤其是講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殺害了,講時事的自然也被殺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間,人民大衆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所謂讀書人,便只好躲起來讀經,校刊古書,做些古時的文章,和當時毫無關係的文章。

有些新意,也還是不行的;不是學韓,便是學蘇。韓愈蘇軾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文章來說當時要說的話,那當然可以的。我們卻並非唐宋時人,怎麼做和我們毫無關係的時候的文章呢。即使做得像,也是唐宋時代的聲音,韓愈蘇軾的聲音,而不是我們現代的聲音,然而直到現在,中國人卻還要耍着這樣的舊戲法。人是有的,沒有聲音,寂寞得很。--人會沒有聲音的麼?沒有,可以說:是死了。倘要說得客氣一點,那就是:已經啞了。

要恢復這多年無聲的中國,是不容易的,正如命令一個死掉的人道:你活過來!我雖然並不懂得宗教,但我以爲正如想出現一個宗教上之所謂奇蹟一樣。首先來嘗試這工作的是五四運動前一樣,胡適之先生所提倡的文學革命。革命這兩個字,在這裏不知道可害怕,有些地方是一聽到就害怕的。但這和文學兩字連起來的革命,卻沒有法國革命的革命那麼可怕,不過是革新,改換一個字,就很平和了,我們就稱爲文學革新罷,中國文字上,這樣的花樣是很多的。

那大意也並不可怕,不過說:我們不必再去費盡心機,學說古代的死人的話,要說現代的活人的話;不要將文章看作古董,要做容易懂得的白話文章。然而,單是文學革新是不夠的,因爲腐敗思想,能用古文做,也能用白話做。所以後來就有人提倡思想革新。思想革新的結果,是發生社會革新運動。這運動一發生,自然一面就發生反動,於是便釀成戰鬥但是,在中國,剛剛提起文學革新,就有反動了。

不過白話文卻漸漸風行起來,不大受阻礙。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就因爲當時又有錢玄同先生提倡廢止漢字,用羅馬字母來替代。這本也不過是一種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歡改革的中國人聽見,就大不得了了,於是便放過了比較的平和的文學革命,而竭力來罵錢玄同。白話乘了這一個機會,居然減去了許多敵人,反而沒有阻礙,能夠流行了。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 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時白話文之得以通行,就因爲有廢掉中國字而用羅馬字母的議論的緣故。其實,文言和白話的優劣的討論,本該早已過去了,但中國是總不肯早 早解決的,到現在還有許多無謂的議論。例如,有的說:古文各省人都能懂,白話就各處不同,反而不能互相瞭解了。

殊不知這隻要教育普及和交通發達就好,那時就人人都能懂較爲易解的白話文;至於古文,何嘗各省人都能懂,便是一省裏,也沒有許多人懂得的。有的說:如果都用白話文,人們便不能看古書,中國的文化就滅亡了,其實呢,現在的人們大可以不必看古書,即使古書裏真有好東西,也可以用白話來譯出的,用不着那麼心驚膽戰。

他們又有人說,外國尚且譯中國書,足見其好,我們自己倒不看麼?殊不知埃及的古書,外國人也譯,非洲黑人的神話,外國人也譯,他們別有用意,即使譯出,也算不了怎樣光榮的事的。近來還有一種說法,是思想革新緊要,文學改革倒在其次,所以不如用淺顯的文言來作新思想的文章,可以少招一重反對。這話似乎也有理。然而我們知道,連他長指甲都不肯剪去的人,是決不肯剪去他的辮子的。

因爲我們說着古代的話,說着人家不明白,不聽見的話,已經弄得像一盤散沙,痛癢不相關了。我們要活過來,首先就須由青年們不再說孔子孟子和韓愈柳宗元們的話。時代不同,情形也兩樣,孔子時代的香港不這樣,孔子口調的香港論是無從做起的,吁嗟闊哉香港也,不過是笑話。我們要說現代的、自己的話;用活着的白話,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他說出來。但是,這也要受前輩先生非笑的。

他們說白話文卑鄙,沒有價值;他們說年青人作品幼稚,貽笑大方。我們中國能做文言的有多少呢,其餘的都只能說白話,難道這許多中國人,就都卑鄙,沒有價值的麼?至於幼稚,尤其沒有什麼可羞,正如孩子對於老人,毫沒有什麼可羞一樣。幼稚是會生長,會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敗,就好。倘說待到純熟了纔可以動手,那是雖是村婦也不至於這樣蠢。好的孩子學走路,即使跌倒了,她決不至於叫孩子從此躺在牀上,待到學會了走法再下地面來的。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

大膽他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真,自然是不容易的。譬如態度,就不容易真,講演時候就不是我的真態度,因爲我對朋友,孩子說話時候的態度是不這樣的。--但總可以說些較真的話,發些較真的聲音。

只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須有了真的聲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我們試想現在沒有聲音的民族是哪幾種民族。我們可聽到埃及人的聲音?可聽到安南,朝鮮的聲音?印度除了泰戈爾,別的聲音可還有?我們此後實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2

目光犀利穿過黑暗,嘴角帶着浸潤着血跡的蔑視和嘲諷;你在彷徨,你在吶喊;把筆桿,變成了鋒利無比的匕首,面對幾千年的王朝歷史;你用沉默中的爆發,驚醒沉睡中的魂魄。前方的路迷茫,我們需要光的引領——魯迅。

你就是我的你吶喊:拯救國民在於拯救其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經濟文化落後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時代,當整天說着“我先前比你們闊多了”的阿Q慘死刀下時;當愚昧無知的華老栓拿着蘸滿先烈鮮血的饅頭爲兒子救命時;當“救救孩子”的呼喊從狂人口中發出時;當風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聲中時,我的靈魂顫抖了。

國小時,我認識了你。

在《故鄉》中我看到了你的身影,那對少年時代朋友閏土的憐愛之情,感受到了少年時你的純真和無奈,感受到了你一股從心中涌出的隱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遠的年代裏。我聽到了童年時你的歡笑,聽到了老師的諄諄教導,聽到了孩子們對戒尺的責備。

大一點,我又進入了你的另一個空間,看到了你曾和我們一樣從童年走過。

《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殘酷的統治和壓迫下悲慘的命運,震撼了我的心靈。

你到日本留學,從學醫治病到棄醫從文治國,無不充分顯示了你對民族、對祖國的憂患意識。在腥風血雨的年代,《且介亭》中你正以筆作投槍匕首,爲民衆而《吶喊》。

你的剛強勇毅令我折服。

十三歲那年,由於家庭變故,家道衰落,你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但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於挑起生活的重擔,到當鋪變賣東西,買藥,照顧家人。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後來,你到各地的學習,都印證了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

你的求知慾很強。

沒有因爲家庭的變故,家道的衰敗而影響學習。強烈的求知慾使你進了當時被中國人所辱罵的“洋學堂”,還努力考取了公費留學的資格,因此,數年後,有萬千個學生也在孜孜不倦的學習着。

你熱愛祖國。

你在日本留學時,解剖成績的60分受到日本人的懷疑,你深感作爲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又一次,你看到幻燈片中一箇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引得一羣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的片段,精神很受打擊,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可怕。

你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看得最清,恨的最深,鬥爭得最堅決。

生鐵雖然硬但脆,鋼卻既硬又有韌性,因此,鋼製的器物遠比鐵製的優越。做人也需要有點兒韌性,既不一味低頭,又不魯莽從事。我們中國,正是有魯迅這樣的人,才逐漸強大。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記》、《孔乙己》、《藥》、《吶喊》等等。他用筆來與敵人抗爭,我非常崇拜他。於是,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魯迅的故居。

“魯迅祖居”裏的陳設很簡單,由於年代久遠,傢俱也顯得陳舊,衣架上還掛着幾件魯迅的衣服呢!

“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的學校,屋裏充滿了花香。正中央是壽鏡吾老先生的座位,老先生只收八位學生。當年上課都要從自己家帶桌椅,魯迅坐在東北角。他的桌子上有一個字——“早”,這個字還有一段來歷呢,就是這個字讓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了一生。

人人都喜歡玩,魯迅也是,“百草園”就是魯迅玩耍的地方,下課時,他就和同學一起在這裏玩遊戲。

魯迅的一生離不開文章,就在他逝世前的第三天,還人主病痛寫下了最後一篇文章。由於父親的長年生病,家裏窮困潦倒、一貧如洗,所以魯迅決定學醫。但不久他就意識到,醫學只能挽救身體,並不能挽救人的想法和意志。於是,他棄醫從文,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魯迅還留下了難以計數的名言,語文書裏曾經有過:“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卡分的功夫用在工作上。”古詩集裏曾經有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4

關於你的記憶在我的童年就開始流淌,一直延續在我的成長道路上。也許你的身影並沒有從一開始就博得我的敬佩,曾經覺得你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一個文人用他筆述寫着那個時代,那些往事。

在我還未灑脫一身稚氣時,拜讀你的文章,我曾有過這樣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不過如此嘛,文章沒有用華麗的詞藻,沒有一連串使人折服的修辭,什麼打伏筆,什麼前後照應,什麼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和涌動在你的文字中。

於是,你的光芒沒有在那個時候於我的心中閃爍,然而,時間的流逝卻讓你在我心中蛻變,那個嶄新的你在不久後就出現了。

成長讓我明白你筆下的尖銳,讓我看到你的誠實,你的愛國,你的無所畏懼,你的大義凜然,孰重孰輕…你就這樣被銘記---魯迅。親眼目睹爲準繩,白色恐怖的年代裏,魯迅先生那叫魯迅,愚魯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學家與革命家在此刻並現。

你用伶俐的口齒,解放人們的思想;用一隻筆桿子,痛打資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過“二醜藝術”;用凸起的頰骨,罵過“聰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阻隔。這便是你,魯迅。

你創造了孔乙己和阿Q,以此來喚醒麻木的世人,來告誡你生活着的社會。可謂舉世渾濁你獨清,衆人皆醉你獨醒。面對他們腐朽的靈魂,你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同情。再如《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等,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滿肚子男盜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假道士、假道學,或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垃圾、文人敗類。一一給予嚴厲的批判,你的思想給黑暗的社會帶來了新的曙光。

每當想起你,我便有了前進的力量。無論前沿的道路有多麼坎坷,我都不再畏懼。因爲有你,我可以挺起胸脯,大步向前。

也許評價你的人已經太多了,你靈柩上覆蓋着的“民族魂”三個字的旗幟已是你一生的寫照。我的文字也就變的微乎其微,但這是心底的聲音,是我的情感之言。

魯迅先生,願爲你的思想喝彩,你的行動喝彩。你耳濡目染的文字裏,有着最爲深沉的感召力,成長中的我會細細領悟,去體會你筆下的涌動,震撼…

魯迅,我心中的魯迅……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個不幸的消息從上海的一角傳出來,在極短的時間裏就傳遍了全中國,全世界:魯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電、輓詞、眼淚、哀哭從中國各個地方像洪流一樣地彙集到上海來。任何一個小城市的報紙上都發表了哀悼的文章,連最僻遠的村鎮裏也響起了悲痛的哭聲。全中國的良心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地悲痛。這一個老人,他的一支筆、一顆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業。甚至在他安靜地閉上眼睛的時候,他還把成千上萬的人牽引到他的身邊。不論是親密的朋友或者仇敵,都懷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遺體前哀痛地埋下了頭。至少在這一刻全中國的良心是團結在一起的。

我們沒有多的言辭來哀悼這麼一位偉大的人,因爲一切的語言在這個老人的面前都變得十分渺小;我們不能單單用眼淚來埋葬死者,因爲死者是一個至死不屈的英勇戰士。但是我們也無法制止悲痛來否認我們的巨大損失;這個老人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導師,青年失去了一個愛護他們的知己朋友,中國人民失去了一個代他們說話的人,中華民族解放運動失去了一個英勇的戰士。這個缺額是無法填補的。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沒有人能夠否認這一點。然而我們並不想稱他作巨星,比他作太陽,因爲這樣的比喻太抽象了。他並不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壯觀。他從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國青年的頭上。一個不識者的簡單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懷的吐露;一個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籲也會得到他同情的幫助。在中國沒有一個作家像他那樣愛護青年的。

然而把這樣的一個人單單看作中國文藝界的珍寶是不夠的。我們固然珍惜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我們也和別的許多人一樣以爲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們更重視:在民族解放運動中,他是一個偉大的戰士;在人類解放運動中,他是一個勇敢的先驅。

魯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偉大。近二三十年來他的正義的呼聲響徹了中國的暗夜,在荊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舉着思想的火炬,領導無數的青年向着遠遠的一線亮光前進。

現在,這樣的一個人從中國的地平線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國人民的一個不可補償的損失。尤其是在國難加深、民族解放運動熾烈的時候,失去了這樣的一個偉大的導師,我們的哀痛不是沒有原因的。

別了,魯迅先生!你說:“忘記我。”沒有一個人能夠忘記你的。我們不會讓你靜靜地死去。你會活起來,活在我們的心裏,活在全中國人民的心裏。你活着來看大家怎樣繼承你的遺志向中華民族解放的道路邁進!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6

清晨,我拉開窗簾,幾縷細細的陽光從玻璃上穿透進來。陽光輕撫着我的臉龐,讓我感到一絲溫暖。在這一瞬間,我憶起了往年快樂的回憶。

記得在我還未曾上國小的時候,從出生到幼兒園中班,我是由我的爺爺奶奶一手把我帶大的。奶奶清晨就要下地裏幹農活,我自然最粘的就是我的爺爺了。

以前,我們家有很多不要的"廢品",比如:廢棄塑料瓶、生鏽的鐵製品、廢紙等。而我們家是怎麼處理的呢?在我還沒斷奶的時候,家裏會有許多空的奶粉罐,我們把它保留起來裝東西。而在這時,這些看起來一無是處的奶粉罐可就派上了大用場了!我們把已經生鏽了的螺絲釘、螺栓、螺母等可再回收利用的零件放在奶粉罐裏儲存。家裏喝完飲料時常常會剩下許多塑料瓶、鐵罐等此類的東西。我們會用細線把這些瓶子綁起來放在門口旁邊。我們日常生活中不一定有那麼長的細繩子,我們可以把大米包裝袋拆下的細線保存起來,然後用這個線來把塑料瓶給綁起來。而較重的玻璃瓶則不能這樣處理,我會用廢棄的紙皮箱把家裏所有的玻璃瓶都裝起來。每次一有人在叫回收廢品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跑上前去的。

在我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因學習所需而在家裏養了兩條金魚。在剛買的時候我非常的開心,可是我養着養着,發現魚需要經常換水才能保證它不會因爲缺氧而死。而我又覺得經常換水會很浪費水,所以我每次換水的時候都會把換掉的水留着,把它用來澆花。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程門立雪》講述的是楊時拜訪老師刻苦學習的一段小故事。

北宋時期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歡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程顥和程頤是宋代有名的文學家,所以楊時決定拜他們爲老師向他們求教。楊時先是拜訪程顥,學到了非常多的知識,可是4年後程顥去世了,楊時並沒有因此放棄學習,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繼續拜訪程頤求教。

有一次楊時遇到一個不懂的問題,約上好友遊酢一同去向程頤求教,不巧程頤正在午睡,楊時不願驚醒老師,和遊酢一起在門口等老師醒來。不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雪越下越大,楊時和遊酢卻還立在雪中,遊酢凍的受不了想叫醒老師,卻被楊時攔住了。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站着兩個“雪人”。程頤被楊時求學的恆心和誠意深深地打動,從此程頤傾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也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楊頤的全部學問。後來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形成了學派,也就是“龜山先生”。

我想,如果當年程顥去世時,楊時放棄了繼續求學的道路,或者向程頤求學時因爲他在午睡,而天氣又十分惡劣,他忍受不了這種痛苦當即轉身離去,那麼也沒有他後來的成功與成就了。正是因爲楊時經過了苦苦的等待,所以他十分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而且將所學知識牢牢地記在了心裏。

讀完《程門立學》我懂得了,我們要學習楊時這種尊敬師長、寧願自己冒雪受凍不願打擾老師休息的精神,還要學習楊時不怕艱難、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的意志,只要虛心好學,我們一定能學到更多知識。就像唐朝詩人韓愈寫的那句詩詞一樣,“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8

感恩是一個美麗的話題,同學們你們感恩嗎?當一個人講話, 感恩是一個美麗的話題,同學們你們感恩嗎?當一個人講話, 用內心發出的聲音是宏亮的,當一個人講話, 用內心發出的聲音是宏亮的,當一個人講話,口是心非的時 候,說出來的話就是拖着長音的。再一次回答我,你們感恩 說出來的話就是拖着長音的。再一次回答我,

在美國, 每年的 11 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 在那天, 無論天南地北的孩子都要趕回家, 人們要感謝父母,師長,感謝社會,感謝生活,那一天,美國家庭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不 僅爲自己,也爲窮人,孤兒,流浪者們,讓這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裏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 暖。 其實對我們來說有沒有感恩節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 有 恩有愛,是人類生活中最燦爛,最絢麗的文明之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人類廣爲傳誦 的美德。懂得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不會感恩,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對人類神 聖感情的褻瀆。感恩是一個美麗的話題,同學們你們感恩嗎?當一個人講話,用內心發出 感恩是一個美麗的話題,同學們你們感恩嗎?當一個人講話, 感恩是一個美麗的話題 的聲音是宏亮的,當一個人講話,口是心非的時候, 說出來的話就是拖着長音的。 的聲音是宏亮的,當一個人講話,口是心非的時候, 說出來的話就是拖着長音的。再一次 回答我,你們感恩嗎? 回答我,你們感恩嗎?

領舞《千手觀音》的聾啞舞蹈家邰麗華,經常用手語說一句話:“我會帶着一顆快 樂感恩的心去面對我的人生。” 年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這樣說:“雖然我的行動過程是 非常苦,非常累,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讓我的學生知道,他們不比別人差,所以,我感覺 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我也希望每一個朋友能夠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儘自 己的努力,去幫一幫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中國臺灣評選的第 37 屆十大傑出青年賴東進先生 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 只能靠乞討來養活他。 9 歲的時候, 他 才走進學校,他一邊讀書,一邊討飯,一邊照顧殘疾的父母和弟妹,每次討飯回來。他都要 跪着喂他的父母。當他成名以後,在一次座談會上,他這樣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 情,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雖然眼睛瞎了,但他們給了我生命,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 難給了我磨練。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說:“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譁然。

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我們就要改變自己。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裏,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着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侷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着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最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在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校園的春天。“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春姑娘又將悄悄的來到人間,到時花草樹木都將張開笑臉,大地又將重新披上漂亮的綠衣裳。我們的校園也將迎來另一個美麗的春天:您看,清晨,同學們冒着初春的寒意,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學校,春天寫在了同學們的臉上;您看,紅領巾在整潔的校服的襯托下,是那樣的鮮豔奪目,春天飄在了同學們的胸前;您看,地上的垃圾少了,沒了,同學們都把垃圾扔到了垃圾桶裏,春天站在了同學們的手裏。這時,春天在哪裏?噢,春天已鑽進了同學們的心裏!看吧,你們看吧,美好的春天就在同學們身上。

這美好的一切,是誰帶來的?這美好的一切就是好的行爲習慣帶來的。最喜歡濮存晰叔叔所做的那條公益廣告,廣告是這樣說的:“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有時候文明離我們只有十公分的距離,有時候只是幾十釐米的寬度,也有時候,可能是一張紙的厚度。”濮存晰叔叔告訴我們每一個人,要講文明,樹新風,養成良好的習慣。可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裏、樓梯間,還常能見到與我們美麗校園極不和-諧的果皮紙屑;在我們的教室裏、操場上,各種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這些不良行爲和不良習慣,不但嚴重損害了學校的形象,也嚴重損害了我們自身的形象。

在《培根論人生》一書中,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深刻地指出:“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於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也知道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習慣不好,可就是改不了。”的確,壞習慣養成後,要想改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我們要想使壞習慣變成好習慣,不僅要從小事做起,還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當吃了東西之後,不要隨手把包裝盒亂扔,走上幾步,看見了果皮箱再扔;隨身帶上衛生紙,如果想吐痰,就讓它派上用場或直接吐在痰盂中。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就會驚奇的發現,即使手裏拿着廢棄物也絕不會亂扔了,這樣,良好的習慣就養成了。

同學們,我們是春天裏的花朵,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接過中華文明的接力棒。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講文明、講衛生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爲習慣看作小事。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做文明學生。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我們的校園一定會四季如春!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1

植樹節到了,老師帶着我們來到山上植樹。

我見到了排得井井有條的小樹苗躺在地上等着我們這些小主人來挑它們呢。我們挑選了又高又壯、筆直的、根系發達的小樹苗,開開心心地把小樹苗抗上山去。

到了山上,我們就熱火朝天地挖樹坑,哎呀,不好,我手上冒出了透明的小水泡,汗珠像大豆一樣浸溼了我的主衣服。功夫不負有心人,樹坑很快就挖得又大雙圓。給小樹苗挖了一個新家。

接下來我們把小樹苗小心翼翼地把小樹苗搬到了小新家。

眼看要勝利了,我們越幹越有勁,然後我們把小樹苗的根用土蓋的嚴嚴實實的,最後我們給小樹苗提水,讓小樹苗喝了個饞飽。小樹苗好像對我們說:“謝謝你們。”

哇,這個植樹節我們過得非常開心。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以及教育戰線的各位同仁們:

大家上午好!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爲孩子們做夢》。

在演講開始之前,我首先想跟大家說下,接下來,我演講的資料,可能會是平淡、瑣碎,甚至是一些形神俱散的話語。那裏面沒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沒有豪言壯語的誓言;因爲我的嗓子沒有磁性不適合煽情,我的文筆,也寫不出流暢華美的詞章,然而我對我從事的事業的愛卻是深沉的。在教育事業的美麗海洋中,我只是剛剛來到這個家庭的,最不起眼的一滴泉水。今日,我將以虔誠的心意,說出我內心深處,對教育事業的獨白。

握一支粉筆,傳孔孟老莊學問;站三尺講臺,授李杜韓柳詩文。如果說,我們我偉大祖國的教育事業,是那壯闊美麗的大海,而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就是那無數的涓涓溪流;正是有了那麼多教師不辭辛苦、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孩子們的笑臉,纔像早晨的太陽那樣燦爛。我要感激我所有的教師,是他們的諄諄教誨和辛勤勞動,才讓我成長,才使我有機會站在這個舞臺。

我是一個喜歡做夢的人。我有許多許多的夢想。

在閒暇的時候,我寫過一些類似於詩的文字,但我沒能成爲詩人;我努力的學習過英語,幻想着有一天能遍遊世界,但事到如今,我蹩腳的英語,即使真讓我出國,我想我要麼是迷路,要麼是會餓死在國外。學生時代的我,也和要好的朋友,學流浪歌手拿着吉他,在長沙熱鬧的街口唱歌,然而我卻沒有成爲歌手;我更喜歡爲籃球揮灑汗水,我的身形卻告訴我,我做不了籃球運動員。

我的這些五花八門的夢想:詩人、旅行家、歌手、籃球運動員、拳擊手、海員等等,通通成了泡影,大家是不是想問我,你難過嗎?你失落嗎?我的答案是,我從未感到絲毫的失落和難過。

因爲,我此刻是一名教師,一名雖然普通卻承載着許多孩子夢想的教師。以往我爲自我做夢,我是歡樂的,此刻,爲孩子們做夢,我是幸福的。

所以我想大聲的告訴全世界,我很幸福。此刻社會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尺就是他的收入,從這一點來研究,作爲教師的我們往往是兩袖清風,囊中羞澀。但沒有人能剝奪我們幸福的權利。大學畢業後,我就直接回到了家鄉,踏上了三尺講臺,開始了平淡而艱辛的教書育人之旅。有人問我,作爲男孩子,應當出去闖蕩,就這樣呆在一個地方,你甘心嗎?不想有點更大的出息嗎?

我想,做了一名人民教師,雖不能去體驗外面世界的精彩,卻也少去了許多辛酸和無奈。每年歲末看到朋友、同學感嘆回家的苦惱時,自我至少能感受一份家的溫馨,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雖然每一天在家和學校之間輾轉,一週或者更久一點纔來總場打打籃球,參加培訓的時候,纔去市裏走走;畢業一年多了,再沒回過省城;大家是否會問:你還在做夢嗎?

當然,我會一向做夢!我此刻經常夢到孩子們,夢到和他們在一齊的課堂和操場。我至今清楚的記得,班上的夏帆同學,在他的日記裏寫道:我覺得世界上最好玩的遊戲就是接力棒了…“接力棒是遊戲”這個有點小語病的句子,讓我感到一種酸酸的幸福。學校的條件一般,上體育課連一條正式的跑道都沒有,更不用說高低槓、單雙槓,球類或者其他的體育器材了,但我慶幸,我給孩子們帶去了歡樂。那一天,更堅定了我要讓孩子們歡樂成長、歡樂學習的決心。

很多父母總把自我未完成的期望和夢想,強加於孩子身上。那是孩子成長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然而我是幸福的,孩子們也是幸福的。他們就像是我自我的孩子,確切的說是我的弟弟妹妹,我不會強迫他們去完成我的夢想,我也無需強迫他們。因爲,那麼多的孩子,我的那幾個夢,只怕還不夠他們分的。

未來的教育之路,我將更加努力,爲孩子們做更多美麗的夢!如果夢有顏色,我願用汗水和着青春釀成油彩,爲孩子們的夢增添五彩;如果夢有翅膀,我願化作輕風,助孩子們飛翔;如果夢是風帆,我願是那舵手,護送孩子們遠航!我確信,他們當中,必須會有詩人、必須會有學者、必須會有歌手,必須會有拳手…孩子們的夢,就是未來的中國夢!無限可能、無限完美!

讓我們爲孩子的夢努力,爲未來的中國夢加油!

多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3

同志們:

組織安排我到農業局工作,來挑農業局長這個擔子,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之所以說使命光榮,是因爲xx區是農業大區,能擔任農業大區的農業局長,能和一批正視困難、作風務實的同志合作共事,能與過去的同事、局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共同工作、學習、生活,我深感榮幸。

之所以說責任重大,是因爲當前各地農業發展步伐加快,區域競爭日趨劇烈,甘州農業站到了新一輪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否推進全區農業工作再上新臺階、更上一層樓,區委區政府寄予很高期望,全局幹部職工充滿無限期盼。在這樣一個部門工作,我深感責任重大,壓力千鈞。

之所以說信心堅定,是因爲有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有歷任農業局領導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礎,有一支素質好、幹勁足的幹部隊伍。我堅信,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團結一致,上跟區委區政府,下靠全局幹部職工,就一定能夠繼往開來,不辱使命,在農業*局發展史上寫下新的光輝篇章。

光榮的使命鼓舞我奮發有爲,重大的責任鞭策我務實苦幹,必勝的信心激勵我勇往直前。在此,我向在座的各位同志並通過你們向全局幹部職工表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用全區農業工作快速前進的步伐,表達我不辱使命的決心。

一、狠抓學習,提高素質。古人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學習,就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就不能適應新的工作崗位,更不能履行好局長的職責;不思考,就不會把知識變爲力量,就不能做到學以致用。所以,我將把學習作爲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抽出一定時間,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黨的xx大、xx屆三中全會精神,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政能力;努力學習市場經濟理論和現代管理、科技、金融、法律知識,特別是農業法、種子法等農業法規,不斷提高駕御市場經濟的行政能力;加強對工作業務知識的學習,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水平,切實做到盡心盡力投入,盡忠盡智工作。

二、以誠相待,團結合作。在多年的領導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領導班子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關鍵,而團結是領導班子的生命,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實踐證明,領導班子只有搞好團結,才能出凝聚力、戰鬥力,講話有人聽、做事有權威;才能出智慧、出成績,什麼壓力都可以化解,什麼難題都可以解決;才能出幹部、出人才,有健康成長的沃土,有成就事業的舞臺。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事業的需要、組織的重託、羣衆的期望。所有班子成員一定要識大體、顧大局,用高尚的人格增進團結,用堅強的黨性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維護團結,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團結,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團結。

我個人認爲,搞好團結,最重要的是按規矩辦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規定。凡是重大決策、重大項目、人事問題和大額度資金使用,都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多溝通多商量,集思廣益,擇善而從,集體討論決定,絕不能搞“一言堂”,一個人說了算。集體決策一旦做出,即便個人有保留意見,也要各負其責,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絕不能搞自由主義,發出“兩種聲音”。班子成員一定要有強烈的合作意識,大家必須明白,班子成員之間,是事業上的搭檔,不是競爭的對手;是工作上的分工,不是權力的分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不攬權、不爭功、不諉過,班子和諧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真團結是大境界。在團結問題上,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黨性,也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班子成員工作經歷、認識水平、性格特徵各不相同,看問題難免有意見分歧,幹工作難免磕磕碰碰。維護團結,就要加強黨性修養,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爲班子營造心情舒暢、和諧共處的良好環境。我認爲寬容是維繫團結最好的紐帶和粘合劑,班子成員要有寬廣的胸襟,懂得尊重和欣賞別人多姿多彩的個性,諒解和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使班子成員之間成爲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膽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相互關心的摯友。私心是影響團結的大敵,也是導致不團結的主要根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一些,把個人的得失看得淡一些,小我服從大我,個人服從組織,不圖名,不爭利,不謀權,團結共事就會有一個堅實的基礎。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前不久,我讀了一則童話故事,它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巨人的花園》。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裏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以後,園裏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裏。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着孩子們來了,園裏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啓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地幸福……

王爾德的這個快樂故事,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個巨人,他兩次的自私與冷酷給花園帶來了冰雪寒冬,讓孩子們失去歡樂的同時,他自己也同樣孤單寂寞,更享受不到花園裏明媚的景色!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快樂也一樣,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我還記得這樣幾句名言:“把你的痛苦與人分享,你的痛苦將會減少一半;把你的快樂與人分享,你的快樂將增加一倍。”是啊,分享快樂不會使自己損失什麼,卻能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情。相反,有了快樂,一個人獨樂,最終也不會快樂。與別人一起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因爲快樂能夠傳染。其實很多時候,與別人分享快樂,既是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既給了別人一個好心情,自己也留下了一份好心情。

既然這樣,那麼請打開你的心靈,真誠地與別人分享吧——自己是一團火,就要想法把別人點亮;自己是一盆水,就要想法把別人洗淨;自己是一粒米,就要想法長出更大的稻穗;自己是一彎月,就要想法給夜行人送去清輝……與人共享快樂,你也會更加快樂!

謝謝大家!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5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免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爲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爲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生活處處有禮儀。在單位,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纔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 所以當我們站起來扶着老人坐下,我們的文明前進了一小步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國小生,成爲一個新世紀的公民。

魯迅語文演講三分鐘 篇1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這節晨會課,我們少先隊大隊部將利用廣播和大家談談關於植樹節和環保方面的內容,請同學們注意聽講。

春天到了,帶來了大自然的萬物復甦和欣欣向榮。明天又是3月12日植樹節了!又到了植樹造林的好時節,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爲什麼要植樹造林嗎?

自然界中的人類、生物和氣候、土壤、水等環境條件之間存在着錯綜複雜的相互關係,人體的各個器官、各種機能之間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個環節失去了平衡,人就會生病。

自然界也一樣,一旦失去了生態平衡,便會產生種.種不良後果。

森林是保持生態平衡的衛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風吹雨衝,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風遇到了防護林帶,會被大大減弱;雨水沿着樹幹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葉、草根樹皮所堵截,能滲透到地下而不會迅速流走。

在少雨的季節裏,這些儲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匯成溪流,流出森林,滋養農田,一部分經過樹根的吸收、樹葉的蒸騰,回到空中,又變成雨,再落下來。森林讓氣候變得穩定正常。

親愛的同學們,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一起播種綠色,讓我們一起宣傳綠色倡議,讓大地媽媽擁有更多的綠色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