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演講稿(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7W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

在這天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精選16篇)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還沒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着的人們的心靈。忙碌的人們又添了一個更加忙碌的任務,爲親朋好友送一份有意義的禮物。出入食品店。大盒小盒的月餅包裝精美喜氣洋洋,你的包裝盒上印着“九福同居”,他的就寫着“十全十美”。這邊有“花好月圓”,那邊就有“富貴滿堂”。尋找中秋佳節的傳統與詩意纔是這個節目裏最有價值的內容。我們傳遞的是問候,是祝福,這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明晚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古往今來,寄託着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裏重溫民俗再敘鄉情。我們期待“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話裏的傳說,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即“嫦娥工程”將使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變成現實。

同學們:讓我們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到來之際,真誠的告訴我們的家長:您的孩子已經長大,在老師的辛勤哺育下,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己的理想彼岸。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匯才中學把我們彙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去攀登科學的高峯。

最後祝全校師生閤家幸福,中秋快樂!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2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滿月的光芒,在一個又一個的夜晚,悄悄臨近。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間要慢許多,但是,同學們,不要感嘆時光的流逝,也不要將時光虛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價值所在,將時光握緊,用分分秒秒來創造充實的時光。

將目光着手書本,而不是漫畫。因爲我們已經長大。

將身心專注學習,而不是玩耍。因爲我們不再幼小。

時光的虛度,只會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實的學習,則會讓人領略到成功於欣喜,光陰也不禁放慢了腳步。

多少輪中秋明月在夜裏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圓月,將在不久來臨?

我們步入國中,我們漸漸成熟,我們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們可以盡情地夢想,又如何去打撈那輪美麗的明月。

“人間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挫折在所難免,面對着失敗,我們不可以被打敗。

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不要悲傷,沒有錯誤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認真分析自己的錯誤,勤勤懇懇,錯誤需要糾正,不能置之不理。

國中的學習離不開錯誤的糾正,這恰如前半月裏的月亮,不斷完美自己,使自己漸漸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滿月。中秋將近,同學們或許已經聞到八月桂的濃香,嚐到了月餅的可口。

中秋將近,象徵着圓滿的中秋之月,也將在不久後的夜空照亮。或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情, 但是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月是圓滿,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 快樂長久存!”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她寄託着我們無限柔美的情思,承載着我們無比浪漫的情懷,傳承着我們無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與大海相思,曠野與天空互喚,草木與陽光相依,星星與月亮相悅。中秋!更是把父母與兒女,愛人與親人,遊子與故鄉的心緊密相連。

中國人是重情誼的,中秋節是個多情的節日!“但願人常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氈席地坐,登高賞月,遙寄遠方,倍思親人。無論何時何地,雲捲雲舒、星月輪迴,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遠悠長的思鄉之情,揮之不去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友人最纏綿最真摯的不了情。這些深情濃濃的匯成了中秋節圓圓的明月,匯成了人們心中深摯的期盼:讓天宮月娥免去凡間災難,送去我們對親人朋友最真誠的祝福,願我們的海外遊子、臺灣同胞早日迴歸祖國懷抱!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當我們吟誦這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腦海中是多麼浪漫的畫面,我們心中洋溢着多麼神聖的情感,我們爲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自豪,爲我們崇高不朽的中華文化而驕傲!

中國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節更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中國人的想象就已經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燈火闌珊的中秋,明月寄託的,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想象與神往,寄託的是中國人富有創造性的飛天夢想。如今,飛天已不再是夢想,20xx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壯美升空。火箭騰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從此,中國的航天事業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中華民族的振興又開啓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興旺和平的時代裏,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來臨之際,我更想對大家說:請珍惜家人和師長對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同學情,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吧!讓我們爲親人更加幸福,祖國更加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吧!

最後,祝我們的親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閤家歡樂,幸福美滿!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兄弟姐妹、可愛的小接班人:

晚上好!

我是員工家屬,很榮幸今天作爲代表站在這裏發言。

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又一箇中秋佳節到來了,在今天這歡聚一堂的時刻裏,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夜這樣特別關愛天邊這輪月亮。雖然我們的職業迥異,年齡不同,但是我們都有共同的思念——思念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是我們都有共同的感激——感激公司對我們的關懷。

是的,我們員工家屬都有親人遠在國外,不能跟我們團聚。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坐在了一起,跟國際公司領導們坐在一起,來一起分享這特殊的團聚的快樂,使我們並不感到遺憾和感傷,因爲我們身後有強大的公司做後盾,有衆多的來自親人的關懷。

公司二十年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體現在一張張的生日禮物,一次次的節日晚會,一場場的集體活動中,事無鉅細,無不體現着國際公司的細心體貼和人情味。濃濃的、溫馨的家的感覺讓我們充滿了對國際合作公司的萬分感激之情。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國際合作公司員工家屬的自豪。每次人家問我兒子爸爸是幹什麼的,他總是小胸脯一挺,說:我爸爸是幫助非洲的小朋友蓋學校的,修體育場踢球的,是合作的!自豪的感覺溢於言表。

爲了我們的親人更加安心工作,我們學會了堅強再堅強,獨立再獨立。唸書孩子的多拿幾張滿分的卷子,等媽媽爸爸回家看了心裏美滋滋的。上班的人好好的工作,從工作中獲得最大的樂趣。愛親人,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這樣才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他們對國際合作這種深厚的感情,我們理解;對於他們堅持在國外工作的舉動,我們支持。因爲暫時分離使得我們更加的懂得關愛、更加的懂得珍惜和感恩。

張起雲董事長在曾經的獲獎感言中的一句話讓我至今感動。他說,感謝我的員工,是你們的付出,使合作公司越來越強大。而今我想代表衆多的家屬說:感謝公司,是你們讓我的家人找到了個人發展的平臺,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多的從精神上找到了歸屬感和成就感。

再次謝謝公司的關懷!我們會一同走的更遠!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秋濃了,月圓了,又一箇中秋就要到了!農曆的八月__,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處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爲“中秋”,它僅僅次於春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八月__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中秋是中華瑰寶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特別珍視團圓,中秋節尤爲甚。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瀰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爲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同學們,一定能背誦出許多關於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歷史的時空流傳至今,正是中秋節的魅力所在。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老師們,同學們,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學校,祝老師們、同學們中秋快樂,一切圓滿!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一年中的傳統文化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中秋節,因爲中秋節可以吃月餅、賞月、閤家團圓。

中秋節的時間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從古代就有賞月的習俗,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比如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中秋節還有吃月餅的習俗,因爲月餅圓圓的,象徵着團圓。現在的月餅很多,口味各不相同,有甜的有鹹的。餡料也很豐富,有五仁的、有果脯的、有豆沙的、有棗泥的、有椰蓉的,還有蛋黃的等等。我最喜歡的是果脯餡的,因爲它甜甜的,很好吃。

我喜歡中秋節,祝願天下的小朋友都能和家人過一個團圓節。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甦醒,秋意已經佈滿了牀邊。涼爽的秋風、金黃的落葉,後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秋節國旗下演講稿。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習慣。中秋節國旗下演講稿。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流傳至今的佳話。各地至今尚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皓月當空時,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其中,最爲人熟悉的當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同學們。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每個民族長期積累的文化傳承,傳統節日蘊涵着民族的精神。蘊涵民族的價值取向,蘊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作爲當代青年學生,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最後,預祝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中秋快樂,閤家團圓!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8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下午好!

日圓,月圓,團團圓圓!

人緣,福緣,緣緣不斷!

秋風又起,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至,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中秋文藝活動,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佳節,共敘友情,共謀發展,共同憧憬杉杉童裝的美好明天。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公司向在座的各位致以節日親切的問候!祝你們節日快樂!並通過你們向關心和支持我們公司的社會各界人士,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在一線的工作的職工和幹部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感謝你們對我公司的關心和支持,真誠祝福你們全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閤家歡樂、萬事如意!

中秋是美麗的夜晚和美味的月餅,是古老的傳說和感人的詩句,是如盤的月亮,是遠方的親人。我們的先人創立了這樣一個節日,表達的就是盼望團圓的心情,實現團聚的心願,表達團結的心聲。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和業旺,人聚廠興。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裏,共度中秋佳節,體現的是公司溫馨家園的濃濃之情,表達的是公司對員工的真誠感激與關愛八面來風助騰飛,百舸爭流謀發展。今天也是杉杉童裝10週歲的生日。翻開歷史的扉頁杉杉童裝以小杉哥起步,此後陸續推出杉杉童裝,杉杉校服;在國內已有200多個銷售網點,遠銷歐美、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同時也在2年前建造了艾迪姆斯工業園,公司能發展到今天都是我們在座各位共同努力的結晶。

月有陰晴圓缺,衣有長短厚薄,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杉杉!

最後,祝大家節日愉快,身體健康,財源滾滾!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9

按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仲秋”。而八月十五恰在“仲秋”中間,被稱爲“中秋”。中秋之夜,月光皎潔,圓月當空,從魏晉起源,盛於唐宋,民間開始鍾情中秋賞月。每到中秋,人們定要買些月餅,走走親朋,一邊賞月,一邊閒適地談論些城南舊事。當然心中最牽掛的還是親人,一家團圓的希望在這一天成爲一種情結。

可是中秋佳節在今天已經發生了改變。有數據顯示,我國的流動人口已經超過1.7億,並以每年500萬的速度增長。中秋在大家眼裏不過成了一個“月餅”比“團聚”意義更重要,商家比百姓更興奮的佳節。對於出門在外的人,節日的傷感情緒也逐漸在淡化。於是,“人在他鄉爲異客”的悲秋,往往被朋友間的觥籌交錯所代替,被工作的忙碌、喧囂的氛圍所消解。相對於聖誕節、情人節,中秋只是作爲一個具有團聚意義的節日符號而存在。吃不吃月餅似乎已經不太重要。形式與精神上的這種錯位讓中秋成了有些看不懂的節日。

不記得在哪裏讀到過這麼一段文字:當月亮升起的時候,我們孑然一身;當滿城的月餅都在快樂地奔向私家庭院時,我們還不知該去哪裏打點這個尤其令人感覺寂寞的節日。又眼見着一幫子玩花樣、玩個性的朋友或者故意讓自己無親無故,過一次一個人的中秋,尋覓一下久違了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情感;或者到一個酒吧中,聽歌手演繹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竟讓我怏怏地生出一些具體的情緒來。我彷彿聽見這幫子玩花樣、玩個性的朋友人的心跳聲:佳節在即,我們是一些快要忘記中秋應該團圓的人,我們要反傳統地過節,因爲我們比月亮更孤單;我們要與衆不同地快樂過節,因爲我們比太陽更熱烈。事實上,我想,他們還不能真正懂得孤單與熱烈的交融。因爲他們的中秋與珍藏在我的記憶裏的中秋相比,是那麼的單薄和嬌柔。

那是20xx年秋天,我們四個人組成一個西部行英模採訪組,從九江出發,進青海、出祁連、望崑崙、過鹽湖,無論是在海拔6800米的山巔與飄雪親密接觸,還是在三江之源感嘆生命之輕,都未曾握有一種共同的情結。但我們從青藏鐵路施工點上回來,在格爾木稍事休整,準備迴轉時,承建青藏鐵路5標段工程施工的項目部的工友們說:“你們明天再走吧,今天是中秋節。你們是從機關來的,就代表我們的家人和我們一起過一個節日。”我原本一直是端着攝像機在給從山上剛下來的英模梅魁在攝像的,我不知道說這句話的人是誰,但我分明地聽見了自己的心聲:留下來。這也是我們共同的心聲——我們決定把在青藏高原工作的人們對家人的思念,真實地帶回去。於是,從下午開始,我們就分頭行動,佈置聚會場,策劃專題片的拍攝等。至今猶記當時我們把攝像機鏡頭對準每一個人時,這羣有着“高寒缺氧何所懼,敢叫天塹變通途”的建設者們,豪邁之氣竟然都迅然褪去,被高原風吹皺的臉頰上隱隱地流露出一絲羞澀,衝我們連連擺手:“別拍別拍,這模樣讓家裏人看了反而更擔心呢。”……項目部副經理周金才致開場白,那壓抑在心頭對家人的思念,是從他平靜的講述中緩緩流瀉出來的,竟至最後,化作點點淚光在眼眶裏跳躍,這是怎樣的一種孤單?又是何等的一種熱烈?我們熱淚盈眶,原來情結就是一種體溫啊,想遠離“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無論如何,但凡吸吮着長江水、黃河水長大的每一個國人,都仍然難以徹底走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結。到了中秋,看見圓月,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因爲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當每個人發現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自主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爲異客”而變得感傷。這時候,你發現手機中有好幾個家裏來的未接電話時,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回個電話,問候家人,難忘中秋。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全體同仁:

佔得清秋一半好,趁將明月十分圓。值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集團向全體xx人以及員工家屬致以節日的問候!祝大家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中秋節代表着團圓和豐收。xx年來,集團所邁出的每一步,都寄託和承載着我們每一名xx人的豐收之情。半年報,我們的社會化物流、金融業務均取得高速增長,O2O互聯網零售的價值已經全面爆發;818我們再創佳績;體育勢不可擋,足球俱樂正在朝着聯賽冠軍和足協盃冠軍發起強有力的衝擊,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也全面開啓新的榮耀征程;這個月底,我們的廣場、生活廣場也即將開業運營;14日全國首家“雲店2.0”將亮相廣場。

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像是一次登月之旅,都在不斷地超越自我、探索未知,譜寫蘇寧更大的輝煌。一路走來,集團的成長離不開全體xx人執著拼搏、無私奉獻的進取精神,這些豐收的喜悅屬於我們每一名xx人,更屬於那些在背後默默支持和奉獻的員工家屬們。中秋佳節之際,很多蘇寧人依然奮鬥在各個崗位上,這是大家對事業的執著和堅守,是蘇寧人一以貫之的氣質和精神。

展望未來,青山矗立,不墮凌雲之志。希望全體蘇寧人牢記集團引領產業生態、共創品質生活的使命,奮勇實現百年蘇寧、全球共享的企業願景。十月份我們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大促,希望集團各體系團結一致、火力全開,再創銷售奇蹟!

最後,再次向辛勤工作的廣大員工及員工家屬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作爲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經過千百年的歷史積澱,其來源被賦予上了神祕的色彩,那麼透過層層傳說的幻化,我們爲什麼要慶祝中秋節呢?

蘇東坡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曹文軒說:“人類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還依然在無家的感覺中。”我們身處現在的時間節點,暮然回首,發現過去的人生,就像是電影裏配樂的敘事片段,我們的心在向前推進的每一幀畫面裏尋找着皈依的地方,漸漸脫離最初的那個被親情圍繞的溫暖的豆莢。

我們需要一個契機,或許時間短暫,卻可以讓我們重溫情感的羈絆,去填補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團圓情結。每逢佳節倍思親,若是分隔兩地,縱有良辰美景也淪爲虛設,有親在旁,圍桌暢談,不復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淒涼,徒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和睦,中秋佳節之意義得到了體現,屆時容身在溫馨氛圍中的我們大可嘆曰:“絕景良辰難再並。”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在我們熟悉西方節日的具體日期比親人生日更加銘記的今天,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們的概念裏只是調養生息的機會抑或是成爲熱愛文學之人附庸風雅的話題,佳節的來歷,前人賦予的神奇色彩再不爲人們津津樂道,文人墨客的詩意文字大多盡散在歷史的遺風中,而不爲我們推崇的腹中底蘊。

如果我國的傳統節日不再是日曆表上生硬的數字,不再是平凡普通與往常一般無二的分秒,那麼是否可稱得上是無愧於五千年來的民族文化的代代相傳?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豐富傳統節日的內容,以發展的眼光正確地認識它們。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願我們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中秋之夜!

謝謝大家!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小夥伴們:

今天是中秋節,首先祝福你和全家人中秋節快樂!

今天早晨六點一刻我準時去清華園散步。天氣特別好,在秋高氣爽的藍天下,走在靜謐蔥綠、滿眼都是早期建築的校園內,我思考着我們企業培養人的方向。我覺得我們育人的首要方向是把優秀的學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也就是一個有良知的人,這樣他們的人生就成功了百分之七八十了,如何做呢?就是希望每個小夥伴能找一個對口的偏遠農村的留守兒童學校做兼職心理輔導老師,去幫助心靈需要慰藉的孩子們,路費及其他費用由公司負責,這樣的人生經歷,對自己的成長和自己未來孩子的成長將帶來無盡的財富!我們每個人都將因爲能慰藉更多的心靈而變得高尚、偉大!每個人都會知道自己有多麼幸福,每個人都會珍惜今天的工作,都會珍惜與同事的緣分,都會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恩師!我想把大家與孩子相處的經歷和照片記錄下來,作爲我們人生和企業成長的歷程載入史冊!二是要做一個有追求的人,人生可以無權、無勢、無錢、無地位,但不能沒有追求,我們可以追求善良助人的極致,可以追求學術的極致,可以追求人性美的極致,可以追求管理高效的極致。有追求的人,每天都活在對夢想的快樂追求中,不去追逐夢想,怎能成就夢想?這樣的人生將是無憾人生!逐夢不管成功與否,這樣的人生將是完美的人生!自古文人墨客、聖人先賢大多出自家庭殷實的書香門第,所以我希望來公司的每一位小夥伴首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35歲前每年不少於一百萬元的收益,讓父母過上幸福的晚年,讓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國小、中學、大學,這樣當自己的心靈有更高尚的追求時,且能做到無愧於父母和孩子!三是要做一個思遠的人,俗話說慎終而思遠,45歲應是人生最輝煌的年齡,應當放下財富的包袱,去靜下心來思考總結自己的人生之路,應更多的回饋於社會,應以幫助更多人成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老人和孩子爲人生的目標,這樣就會在成就別人時快樂自己,就會在給予別人幫助時,慰藉自己乾渴的心靈,這樣就會知道世界還有比財富更寶貴更偉大的東西-------那就是無私的對別人的愛!四是要做一個有大愛的人,55歲時是人生財富、思想、品德、情操達到最高境界的時候,這時就要思考自己的歸宿是什麼,因爲這個年齡以後的十五年,身體最容易出問題,如果這時能把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名聲、地位、財富、權勢等看淡,那麼人生將會順利的走向80----90歲的人生終點。何爲大愛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無私給予需要幫助的人關心、愛護、支持和幫助!就是把幫助、關愛更多的人作爲自己55歲以後的人生目標,樂此不疲,直至生命最後一滴蠟燭燃盡!以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良知是人生成功的基礎,追求是人生成功的動力,思遠是人生的反思和成功延續,大愛是生命極致完美的具體體現!!

我真誠希望每一位千喜鶴人,通過自己不懈的追求、踐行、砥礪、精進,能像中秋的月亮一樣極致完美、極致圓滿!!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3

“月是故鄉圓,人是故鄉親”雖然我們來自全國各地,但我們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聚焦在旗幟下,與共同成長,共發展。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舉杯邀月.把酒同歡,向遠方的合作者,親人傳達我們的思念,並通過你們向支持和關心公司事業的新人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首昨天,大家都曾爲聯合廣告有限公司的強大和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皓月當空灑銀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悅人。昨天的成績造就今天的輝煌,今天的輝煌又是明天新的起點。當前,聯合廣告有限公司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刻,xx年,北京聯合廣告有限公司成功引入國際資本,於成立國際連鎖投資控股集團,下設中國國際商貿出版社、國際品牌連鎖經營協會、國際傳媒商學研究院.我們不但立足長遠發展,我們更與國際接軌,讓擁有強而有力的保障。爲公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形勢逼人,時不我待。公司實施有效管理的“中樞神經”,起着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內外溝通的樞紐作用,其工作作風、工作效率和作風形象直接關係到聯合廣告有限公司的對內對外形象和發展。讓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以更加勤懇敬業的態度、嚴謹紮實的作風和熱情充沛的勁頭,不斷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再上臺階,再創佳績。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4

八月十五還未到,我就在憧憬着,與她坐在草地賞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美麗的詩句已經成爲中秋的代名詞。然而,別忘了,還有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指的是一對愛人雖然相隔千里,卻因月光傳情而美好。可見,中秋月同樣屬於愛情,中秋夜比情人節更加浪漫。

因爲,中秋月,是一年中最圓的月。而人們對愛情的追求,不正是一個圓滿嗎?

此刻,月亮正斜倚在這山的頭頂,圓圓地,黃黃地。稀疏的白雲散淡地鑲在天空,被月光襯托得那麼雪白,而深藍色的天空顯得那麼高遠。我多情的心開始飛起來,真想飛到月亮去,問問柔情的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離別有多遠?

當然,這隻能是一種離奇的想像,心怎麼能飛呢,心附在雲上,雲朵能飛嗎?

就是這片雲今晚也不屬於我。因爲臨時有事,她失約了,不能陪我月下漫步。於是,我獨自跑到附近的公園賞月。

公園的人很多,我坐在石椅上。一陣清涼的風吹過,很是溫柔,消除了白天的浮躁。低頭,是野草的香味,蟋蟀的聲音;擡臉,是鼓脹的圓月,相伴的星星。好久好久沒有這般寧靜而恬然了,白天裏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此時得到徹底釋放。我憶及幼時在鄉村,村民們在月的寧靜幽深世界共存同樂、互慰同憩的情景。我的父母,相親相愛的父母,坐在在村口的槐樹下,一邊嗑着瓜子一邊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如今,現代人不僅走出了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有了更豐富的夜生活,也走出了炊煙土屋,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高層建築物裏。科技帶來了便利,月亮卻離人類越來越遙遠。

我起身,信步走向公園的一角。她發來短信說,孩子在,想送到老人那,老人電話打不通。短短一句話,讓我涌出莫明的情愫。原來,她一直在尋找機會,想出來陪我的,她心頭一直裝着一輪明月,裝着溫情和思念。前邊小路上走過來一對賞月的情侶。女的二十出頭吧,似曾相識。月光灑在她的臉上,顯得很平靜,她對我笑笑:“你好。”來自內心真誠的問候,讓我忽然覺得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

月光如水,雲捲雲舒。我走向林萌深處,細細品味着生命的這份寂寞,這份孤獨,這份淡淡的愁緒。她也愛月光的清冷,愛在月下漫步。她曾咬着我的耳朵,悄悄說,中秋月圓的時候我一定會陪你一起品嚐月色,讓你色個夠。而如今,就住在公園附近的她,咫尺天涯,卻不能相聚。這種失落可想而知。

短信提示音響了。我打開手機翻蓋,一看,是她發來的,上面寫着:你還在公園嗎?我睡了,你也要早點回家,不要讓月色迷失了。

我沒有迷失,我在雲朵的指引下走到家的窗前。擡頭望月,月還是清清黃黃的。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   花好月圓人團圓,迎風賞月闔家歡,今天我們又相聚在一起共慶團圓、共話發展。區委領導召開茶話會讓我們大家相聚在一起,會見老朋友,認識新朋友,深入交流思想,展望美好未來,這是黨和政府關心團結各界人士,充分調動我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爲共商未來、共謀發展提供了交流平臺。我爲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聚會而深感榮幸。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月亮和我們的生活、文化有着緊密的聯繫,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文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經常以花好月圓來祝願家庭的和睦團圓;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爲月中折桂之人。

在我們佛教裏經常用“月”來比喻佛法,比如以‘千江有水千江月’來比喻佛菩薩的真如本性在衆生心地中的反映;伊斯蘭教也以新月象徵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時光,其象徵含義是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等。中國的基督徒也會在中秋之夜團聚在一起感謝上帝的恩典、祈禱家庭的團聚、和睦、幸福。隨着國家的繁榮富強,各項社會事業都在蓬勃發展。宗教也在追趕時代進程,把握屬於自己的歷史機遇。放眼全球,我們正處於一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文化劇烈競爭的時代。宗教作爲承載了傳統文化基因的社會系統,正在發揮着積極的、強大的作用。而宗教人才的培養、寺觀教堂的管理、教規教義的傳播,乃至整個宗教的發展,是越來越多地依賴經濟社會的發展。由此,宗教必須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愛教必先愛國,國興而後有教法之綿延;愛教則必然愛國,兩者相互促進。

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通州區的宗教界人士認真貫徹和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斷髮揮宗教的積極作用,努力服務人羣、服務社會、服務發展。積極引導信教羣衆愛國守法,參加社會生產建設,開展社會慈善事業,爲加快現代化、建設新通州貢獻應有的力量。

今天既是一次茶話會,也是一次交心會,千言萬語話友情,同心同德謀發展。我們感謝各級領導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爲通州人民和通州的未來祈福,所以我想以一句詩來結束我今天的講話:去年明月今又來,人間一歲幾多情,但願月圓花常開,世間此情古今同。祝大家中秋團圓、吉祥如意!

關於中秋節演講稿 篇1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來臨了,今天,我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爲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爲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爲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爲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家家賞月歡宴,呈現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團圓節哦,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隨着中秋節的即將來臨,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六十週年國慶節,也接踵而來,更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們歡慶這雙節之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業上來個雙贏,爲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