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發展調查報告(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9W

網絡的發展調查報告 篇1

20xx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佈《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網絡的發展調查報告(精選3篇)

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互聯網普及率較20xx年提升4個百分點,相比20xx年以來平均每年6個百分點的提升,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網站數在20xx年下半年實現止跌,並快速回升。

一、整體互聯網應用情況

第一,20xx年2月的人均單日訪問總次數高於20xx年1月,這反映了春節放假期間,雖然人們的私人時間更多,但這些時間更多地用於回家、走親訪友,用於個人上網的時間反而是減少的。

第二,這兩個月排名前十的網站中,有7類網站相同,分別是網上購物、資訊門户、搜索引擎、婚戀交友、電子支付、主流媒體、網絡視頻,且這7類網站一直佔據前7名(只有主流媒體和網絡視頻的名次在前7名內小幅變化),各類網站的人均單日訪問次數也都隨人均單日訪問總次數的增加而增加,這既説明這7類網站是主流的網站類型,也説明這7類網站發展態勢與整體網站相同。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7類網站可以代表整體網站,在不具備研究全部網站的情況下,可以研究這7類網站,近似地判斷得出全部網站的狀況。當然,如果有更多月份的數據支撐,該結論將更加可靠

第三,導航網站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説明隨着人均單日訪問總次數的增多,網民更多地依賴導航網站來上網,而不願意通過輸入網址、點擊收藏夾等方式來上網。導航網站的市場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第四,博客空間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可能的原因如下:網民春節回家、旅遊期間的感悟、所拍攝的照片終於在2月份回到日常生活軌道後有時間整理上傳到博客裏;眾多名人春節也給自己放了假,不再更新博客了,2月份開始正常更新。博客文章的更新,自然帶動了網民訪問博客空間網站的熱情。

第五,求職招聘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這倒是比較顯然的,歷來,春節過

後都是跳槽的高峯期。

二、市場調查分析與結論

(一)商務交易

1.網上購物

20xx年,我國團購用户數達到6465萬,年增長高達244.8%。團購用户熱情不減,但團購網站數量卻在下半年開始下滑。《報告》分析指出,由於團購服務本身存在低門檻、弱約束等問題,加之團購網站前期投入資金較大,遭遇資本市場整體轉冷,市場負面因素顯現,導致團購網站數量大幅下降。

流量雖大,人氣雖足,但是仍面臨盈利難的尷尬局面。《報告》認為,網絡團購經過20xx年的行業“洗禮”後,行業將尋找新的均衡和穩定。以購物網站、旅行預訂為代表的其他互聯網服務商的進入將擠壓小型團購網站的生存空間,而有定位清晰、有核心競爭力的團購網站仍將受到市場的青睞。

2.電子支付

從20xx年開始,網上交易愈來愈普及。為了交易的安全性,大多數的網民不再採用傳統的支付方式,而是採用電子支付或第三方支付。

(二)交流溝通

1.即時通信

截至20xx年12月,我國即時通信用户規模達到3.53億人,比20xx年增長8025萬,增幅達29.5%。即時通信使用率從20xx年開始下滑,但在今年有所回升,達到77.1%,比20xx年增長6.2個百分點。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手機網民規模繼續擴大,手機即時通信的使用率獲得較大提升,繼續位列手機互聯網應用的首位,從而拉動了即時通信用户規模的增長。此外,隨着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應用的進一步普及,基於應用的垂直類即時通訊工具發展加速,垂直類即時通信工具用户規模的.增長成為推動整體即時通信用户增長的又一動力

2.博客

截至20xx年12月,博客在網民中的使用率提升了6.7個百分點,達到64.4%,用户規模達2.95億人,年增用户7310萬人,年增長率33%。

3.微博

20xx年,國內微博客用户規模約6311萬人,在網民中的使用率為13.8%。手機網民中手機微博客的使用率達15.5%,手機微博客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手機端信息生產和消費行為快速拓展。 20xx年是微博客快速興起的一年。微博客憑藉平台的開放性、終端擴展性、內容簡潔性和低門檻等特性,在網民中快速滲透,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化媒體。具體體現在:其一,微博客成為網民獲取新聞時事、人際交往、自我表達、社會分享以及社會參與的重要媒介;其二,微博客成為社會公共輿論、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傳統媒體傳播的重要平台。 微博客作為快速發展的新興網絡應用,對互聯網產業將產生深遠影響。第一,微博客正在發展成為重要的新聞源,使新聞媒體的傳播形態發生變化;第二,微博客與即時通信、博客、社交網站用户的高度重合,將對其他社交網絡應用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同時,將加快社交網絡的平台化發展;第三,微博客信息的即時性、碎片化等特徵,將加快實時搜索等網絡服務的技術開發和應用

(三)信息搜索

截至20xx年第三季度,搜索引擎用户規模達到3.96億,用户增長放緩。

1.網民網頁搜索使用慣性已經養成。

百度憑藉其豐富的產品線,仍舊佔據極為領先的市場地位,20xx年市場集中化趨勢更為明顯。百度對六大羣體——少年用户羣、大學生用户羣、白領用户羣、藍領用户羣、老年用户羣、農村用户羣的滲透率都很高,沒有明顯的用户滲透短板。與此同時,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正在崛起,但是在傳統網頁搜索上,超過百度較為不易。

2.垂直搜索引擎正在興起

隨着中國網民的日益成熟,網民在仍舊是綜合搜索引擎用户的同時,更多細分化的需求開始通過垂直搜索引擎滿足,20xx年這一趨勢更為明顯。在爭奪垂直產品搜索用户上,三股力量在角力:綜合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提供產品服務的網站站內搜索。目前綜合搜索引擎的用户量非常大,但另外垂直搜索引擎以及網絡應用站內搜索用户量增長迅速。

從產品搜索看,各有15%左右的用户使用專業垂直搜索引擎和使用購物網站站內搜索;從視頻搜索看,則是視頻網站站內搜索較強,比例達到23.2%,使用專業垂直搜索引擎和視頻網站站內搜索的比例分別是9.9%和23.2%;音樂搜索亦是如此,在音樂網站站內搜索的比例達到28.3%,已超過通過綜合搜索引擎提供的音樂搜索功能搜索的21.7%。

3.新搜索入口正在形成

網民使用較多的仍舊是直接上專業搜索網站的首頁搜索,有81%的用户有這一習慣。其次是在瀏覽器地址欄裏輸入關鍵詞搜索,用户比例達39.6%。網民進入搜索引擎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以上這兩種外,導航網站、瀏覽器搜索框、聊天工具等都是網民進入搜索引擎的重要入口,使用比例分別達到34.2%、31.4%、28.1%。

分用户羣看,老年用户更習慣使用直接登錄首頁,使用網站首頁的比例在六大羣體中最高,達到84.8%。活躍度較高的大學生用户和少年用户更喜歡瀏覽器搜索框和聊天工具提供的搜索引擎入口,大學生用户使用瀏覽器搜索框的比例為42.4%,少年用户使用聊天工具提供搜索框的比例是39.1%。這預示着搜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4.新聞、視頻和音樂是用户最常搜索的三大內容

用户通過搜索引擎搜索的前三大類內容是:新聞、視頻和音樂,用户比例分別是47.7%、45.2%、41.6%。大部分綜合搜索引擎都已經提供這三種內容的垂直搜索功能。小説等文學作品的用户搜索率為23.7%,用户量已經達到9400萬,搜索引擎仍舊是文學網站的重要流量導入口。分用户羣看,老年用户對搜索引擎新聞的依賴度較高,有60%通過搜索引擎搜索新聞;大學生和少年用户搜索視頻和音樂比例更高。

(四)網絡娛樂

1.網絡視頻

截至20xx年12月,國內網絡視頻用户規模2.84億人,在網民中的滲透率約為62.1%。與20xx年12月底相比,網絡視頻用户人數年增長4354萬人,年增長率18.1%。

隨着國內網絡視頻服務水平的提高,網絡視頻已經發展成為人們獲取電影、電視、視頻等數字內容的重要媒體。與網絡視頻的媒體影響力和行業地位相比,網絡視頻的商業價值仍有待於挖掘。從網絡視頻營銷來看,雖然國內網絡視頻廣告營收快速增長,但網絡視頻廣告單價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網絡視頻的盈利模式來看,高額的版權交易和帶寬成本給國內網絡視頻廠商運營帶來了巨大的壓

力。因此,根據國內網絡視頻用户的市場需求,探索新的運營模式成為國內視頻產業走向成熟的關鍵。

20xx年,在大部分網絡娛樂類應用的使用率繼續下滑的同時,網絡視頻的使用率呈逆勢上揚的態勢,網絡視頻行業的發展勢頭相對良好。《報告》顯示,20xx年,網絡音樂、網絡遊戲和網絡文學等娛樂應用的用户規模有小幅增長,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網絡視頻的用户規模則較上一年增加14.6%,達到3.25億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2.網絡文學

截至20xx年12月,網絡文學使用率為42.6%,用户規模達1.95億,較20xx年底增長19.9%,是互聯網娛樂類應用中,用户滲透率唯一增長的應用。 互聯網的迅速普及降低了文學寫作和發表的門檻,讓大眾獲得了更多參與文學創作和閲讀的機會,從而帶動了網絡文學的繁榮。更多傳統文學作家藉助互聯網發表和傳播作品;傳統文學獎項把網絡文學納入評選;線下出版社與文學網站積極合作出版書籍;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熱播。網絡文學在創作主體、流通渠道、用户參與等方面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並有力推動了網絡文學用户規模的增長

3.網絡遊戲

截止20xx年12月,中國網絡遊戲用户規模為3.04億,較20xx年底增長3956萬,增長率為15%。與此同時,網民使用率也出現了下降,從20xx年底的68.9%降至66.5%,中國網絡遊戲用户規模增長已經進入平台期。 從網絡遊戲行業的發展趨勢看,在用户增長減緩的情況下,產品的細分需求進一步提升,遊戲年齡偏長以及豐富的產品促使用户選擇更為理智,提升產品的對於不同用户的針對性已經成為產品競爭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CNNIC互聯網研究,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 CNNIC互聯網研究,李長江:20xx年的前兩個月,互聯網發生了哪些變化?20xx-03-21

3. CNNIC互聯網研究,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xx年1月)

網絡的發展調查報告 篇2

調查背景

伴隨着新世紀的到來,網絡技術已迅速發展。互聯網作為傳播信息的新媒體,越來越多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新途徑,對廣大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產生着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

調查目的

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對走在信息時代前沿的大學生。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信息資源,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簡單;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例如:大學生沉迷網絡、網戀、瀏覽不健康信息等。這些問題不僅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對我們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通過此次調查初步瞭解大學生上網時間及上網用途,瞭解大學生對網絡的態度。

調查結論

隨着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對大學生產生着十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網絡給大學生的正面影響1、網絡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方式;傳統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線性思維。網絡的發展,對傳統的思維是一種超越和挑戰。它是一種跳躍式、非線性的思維方式。網絡時代的這種思維方式改變了傳統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性思維。2、網絡有利於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網絡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範

圍廣等特徵。它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途徑,幫助大學生在寬廣的環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而且有利於大學生髮展和形成個性。尤其是校園網和思想政治工作網的建立和發展,為大學生接受知識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3、網絡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過去,傳統大學思想教育往往侷限在課堂教學,傳統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佔主導部分。網絡的出現,拆掉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圍牆,把學生帶入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網絡,學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種社會現象、思想觀點、文化思潮。4、網絡使我們瞭解到更為真實的學生思想動態,特別是一些受到普遍關注的校園和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們會樂於在網上發表各自的觀點、意見,進行交流、討論,這都是學生真實思想的流露。教師可以通過收集、整理、分析這些網貼,從而找出對策。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這把雙刃劍再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忽略。網絡的開放性使大學生接觸到的大量信息是原始的、未經過濾,虛假信息、違法信息、反動信息以及垃圾信息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大學生對這些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斷能力,它們就會潛伏在學生的意識中,即使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受到不良影響,但在適當時候它們會從行為中表現出來。如果學生過度沉迷在虛幻的網絡世界裏,會使他們逐漸喪失現實的人際交往能力,導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疏遠,性格變得緊張、孤僻、冷漠。

針對現在大學生上網時間長,沉迷網絡多的情況我認為:作為現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範圍廣等特點,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做到合理上網,拒絕沉迷。第一,上網要有節制,每天安排合理的時間上網,多參加校園活動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第二,不要瀏覽反動、暴力、不健康網站。第三,不要荒廢學業,我們應該把網絡作為學習的工具,避免電腦成為遊戲機,沉迷其中,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父母的血汗錢。第四,注意網絡安全,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我們遵守網絡道德的同時不要忘記自身安全,特別是不要把自己的私人信息透漏給別人,女生千萬不要獨自與網友見面。

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於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想我們能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工具讓我們的學習更加簡單、生活更加美好。希望大家能合理安排上網,讓網絡真正為我們所用。

網絡的發展調查報告 篇3

一、 調查背景

網絡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交流越來越便利,網絡正廣泛深入地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日益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及工作方式。大學生作為信息時代最活躍的人羣,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的主要用户。一方面,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另一方面,網絡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着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對於上述有關的問題和出現的情況,為有效地開展網絡服務、加強網絡服務管理、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堅實的基礎。為了解大學生網絡使用情況,促進網絡設施與服務的改善、探討加強網絡服務管理方法,促進大學生積極理智地使用網絡。同時也就對於大學生使用網絡該注意什麼進行分析,並對提高大學生上網的效率提出有關的見解。因此,我們希望通過科學客觀的方法對大學生上網情況進行系統的調查,得出一定的數據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的對策。

二、 調查內容

(一)調查方式:

20xx年4月12號到18號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對礦業學院學生採用問卷調查法 (抽樣方法)進行調查,為保證全面瞭解各類學生情況,避免由於抽樣誤差形成特殊樣本羣,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抽樣總體為礦業學院本科生,抽樣框為按順序排列的礦業學院本科學生宿舍寢室號序列。具體抽樣過程是:首先對本本院本的科學生宿舍樓進行抽樣,抽得三號、四號宿舍。在每個宿舍樓,基本上按25%比例隨機抽取具體寢室號,然後選擇第一個開門的同學或離進門最近的一位同學進行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15份。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對上網的時間及方式

從調查情況看:75%的同學有過逃課或者通宵上網的經歷,98%以上的同學在一週內至少要接觸一次網絡,上網的地點不統一,網吧、宿舍、家裏都是同學們上網的地方,其比例分別為:32%、66%、2%。其比例如圖所示:

2、上網的目的及上網做什麼

從調查情況看,88%的同學上網時沒有任何目的,因為上網之前沒做任何計劃,純屬消磨時間和發泄對社會的不滿等,12%的同學接觸網絡則是為了自己的學習需要。少部分同學通過網絡遊戲來刺激自己,在虛擬的網絡中實現自己的人生。 其比例如圖所示:

3、上網對身體的影響及看法

從調查情況看:接近七成的同學認為上網主要影響心理,接近八成的同學認為對身體沒有傷害,45%的同學知道上網有害健康,但是還是堅持上網,原因是他們認為這種傷害對身體或者本身來説無所謂,是值得的。少數同學意識到上網會對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其比例如圖所示:

4、上網的花費來源

從調查情況看:同學們上網的花費來源是很明確的自給,省吃儉用的很少了,還有極個別的同學的上網花費還在向父母索取,少部分同學上網話費來源不明確。其比例如圖所示:

5、對互聯網信息的看法和減少上網或停止上網的態度:

從調查結果看,互聯網的信息有好必定也有害,45%的同學認為互聯網是很有必要存在,因為互聯網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便於及時的查找,55%的同學認為好與害是看自己上網時作何選擇,如果減少上網或停止上網,超過90%的同學表示無法生存或感覺生活會很無聊。

三、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 存在問題

1、長期的上網,不但覺得眼睛發酸,而且有時會感覺眼睛模糊,看東西不清楚,影響視力。

2、電腦有一定的輻射源,這些輻射源直接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內分泌系統的穩亂。從而使皮膚代謝不規律,會使皮膚變差。

3、更多的是通宵上網,逃課上網,過度上網導致影響身體,心理問題也不斷的上升。

4、學生沉迷網絡,有的同學通過網絡遊戲來來尋求刺激,在虛擬的網絡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沒有體現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互聯網上的有害信息有的同學會去光顧,從而影響心身的健康。 6、有的同學利用網絡聊天打發時間,發泄等等表現出了同學們無心學業等等。

(二) 對策

鑑於上述的問題我們做出以下的對策:

1、 我們必須好好利用網絡。

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對大學生要求的提高,熟練使用網絡已經成為他們需要必備的技能之一。可以説,接觸和學習使用網絡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在大學裏的必修內容之一。但是網絡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要端正上網的態度。雖然大部分同學上網是為了獲取信息,進行網上寫作等。但也有那麼一部分同學,上網消磨時間。他們蒐集不健康信息,沉溺於其中不能自拔,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玩遊戲、看電影等娛樂上。這種態度是需改正的。 上網時間要適度,否則會影響自己休息。我們同學大部分都能夠按時作息,但也有少部分的同學上網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逃課上網者也屢見不鮮! 再次,理智地對待上網。記得原來我們學校一名女生,沉溺於網戀,不惜放棄學業,與千里之外的網友見面,結果一去不復返。這是極不理智的。還有網絡具有隱蔽性,也很容易讓人形成一種玩世不恭的社會心理。這也提醒我們,要理性看待上網,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人生觀。

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交流活動。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學一些編程設計,練習製作一些網頁。千萬不要沉溺於網絡遊戲。否則,將可能一無所獲。

2、搭建網絡教學交互平台

通過搭建互動的網絡學習平台,提供及時、便捷、全面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為大學生的交流互動提供環境和支持。各高校應該通過開設各種專題網站、主題論壇以及在線學習小組等方式,讓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師生暢所欲言,真正發揮網絡互動功能,以利於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以及與網絡媒介之間的互動。

3、發揮教師的網絡教學作用

儘管大部分網絡學習平台都提供了交流互動工具,但由於缺乏合理的組織和有效指導,導致網絡交流工具利用率低,因而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網絡互動率低的現狀。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在網絡教學中的作用。通過教師對網絡學習活動的組織、過程的調控和管理等活動,通過增強教師對網絡學習的參與度,通過教師充分在線及時交流和錯時互動,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以提高網絡學習效率,激發大學生的網絡參與熱情。

4、培養學生自身的主動

許多大學生僅把網絡當作獲取信息的工具,進行網絡學習時缺乏交流和分享

意識,限制了網絡積極作用的發揮。大學生們應轉變態度,努力掌握網上溝通技巧,通過交流協作,進行思維碰撞,建立並維持和諧的網絡互動關係,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通過網絡互動,增強認同感、歸屬感,進而提高網絡學習的參與度。

5、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網絡信息辨識力

面對良莠不齊的海量網絡信息,大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認識,但還是很容易迷失其中。所以,有必要鍛鍊其信息辨識能力、批判能力、創新能力。這就需要在三個層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一是對大學生進行動畫和網頁、多媒體課件製作等技術層面的技能培訓;二是對大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蒐集、獲取信息,篩選整理信息,發佈信息等知識技能的專題培訓;三是進行創造性地運用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的培訓,從而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擾的能力,為有效開展網上學習創造條件。

6、整合網絡學習資源,建立學科性強、專業化的學習網站

當前大學生網絡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網絡上有效的學習資源少,需花費較多時間甄別;網絡學習資源太分散,整合不夠;有深度的專業性網絡學習資料較少。相較之下,國外一些知名大學注重實施課程開放計劃,網絡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因此,當下亟需整合各類網絡學習資源,適應高校學科建設需要,建立學科性強、專業化的學習網站,豐富和推廣各類精品課程網絡資源,以改善網絡學習資料少、專業性不夠、過於分散的現狀。對於專題化學習網站既要建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資源庫,還應建設學習導航系統和反饋系統,以使得學習內容更加條理化,便於知識蒐集、篩選和互動。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上網行為處於一種自由、放任和散漫狀態,缺乏對時間的計劃,這也勢必影響到大學生利用網絡的效率。建議大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時,要具體化、明晰化。通過增強自律意識,提高網絡時間的管理能力,提高網絡的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在使用網絡時應該明白,網絡的存在和不斷髮展自然有他獨有的生存原因即快捷方便,但他的反面影響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及眾所周知的即虛假與迷戀.對此我們希望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都能與我共同正視這個問題,我們要駕馭網絡讓網絡成為我們的工具,而不是讓網絡駕馭我們成為網絡的奴隸.都要小心玩物喪志,美好的東西事物過度的追求和利用都將會物極必反,總而言之,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最起碼要知道自己上網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什麼。只有理性對待網絡,才能讓網絡真正地為我所用,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