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調查報告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23K
本文目錄2018年經濟調查報告經濟運行形勢狀況分析調查報告關於改善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調查報告

按照自治區黨委要求,圍繞私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這一課題,我廳抽調專門人員組成調研組,利用近兩個月的時間,深入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私營經濟發展較快的盟市,通過實地考察、組織企業家座談和委託盟市外經貿主管部門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等多種形式,認真調查了各地私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現狀、採取的措施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和建議。

經濟調查報告4篇

一、我區外向型私營企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區個體私營經濟從無到有,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黨的xx大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重要論述以後,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時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內黨發[XX]1號),個體私營企業獲得了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空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從1999年1月,國家外經貿部頒佈《關於賦予私營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自營進出口權的暫行規定》至今,私營企業積極進軍外經貿領域,成為我區對外開放和外經貿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截止XX年底,我區私營企業達34706户;註冊資金277.93億元,從業人員420570人;其中企業註冊資金500萬元以上有561户;XX年全區私營企業實現總產值89.73億元;入庫税金3.7億元。全區私營企業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有608家(其中288家為邊貿企業),佔全區私營企業總數的1.75%;從業人員42731人;註冊資金24.2億元;XX年進出口額10.6億美元,佔同期全區進出口總額的42.9%,其中進出口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117家,進出口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40家。

我區私營企業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私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制環境進一步改善

近年來,我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法制環境明顯得到改善,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xx大關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非公有制經濟地位的論述寫入了國家根本大法。XX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頒佈實施。國務院和有關部委按照wto規則,從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的實際出發,相繼清理了有關政策、法規,大幅度削減政府審批項目。自治區黨委、政府從戰略的高度出發,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領導小組,設立了辦事機構;繼在1995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決定》之後,1998年又出台了《關於鼓勵、扶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加快發展的通知》;隨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XX年又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意見》。自治區各部門、各盟市也陸續出台了一些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鼓勵措施。這一系列政策法規的頒佈實施和改革措施的落實,極大地改善了私營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我區外向型個體私營企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外向型私營企業在進出口配額、出口退税、經貿洽談活動、參展攤位的分配上享受着與國有外貿企業同等待遇,並且同樣獲得國家、自治區扶持外貿發展各項資金的支持。到XX年底,我區外向型私營企業獲得西部外經貿發展資金支持的企業39家,支持金額2365萬元,佔全區可使用額度的30%;獲得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的企業共134家,支持金額910萬元,佔全區可使用額度的40%。

(二)企業數量增加,實力增強

1998年以前,我區從事外經貿個體私營企業為零。從1998年為第一家個體私營企業取得進出口經營權後,個體私營企業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1998-XX年五年間共有414傢俬營企業獲得了進出口經營權,年均遞增23.3%。在私營進出口企業大量增加的同時,私營外貿企業的實力明顯增強。XX年進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21家,進出口總額4.98億元,佔全區進出口總額的20%。

(三)外貿進出口額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區私營企業外向型經濟總量明顯增長、規模有所擴大、實力不斷增強。許多私營企業通過努力增加資本投入,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XX年私營企業完成進出口額8.35億美元,佔全區進出口額的31.9%;XX年完成8.6億美元,佔全區進出口額的42.3%;XX年完成10.6億美元,佔全區進出口額的42.9%;3年出口額年均遞增13.4%,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勢頭。

(四)生產經營領域不斷拓寬

隨着私營經濟的日益擴大,企業經營領域明顯拓寬,產業分佈漸趨合理。目前,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中,從事第一產業的8家,佔1.3%;從事第二產業的232家,佔38.2%;從事第三產業的368家,佔60.5%。國家放寬進入外貿領域的所有制性質限制後,流通性私營企業比重有所擴大,改變了以往外經貿領域私營企業主要為生產性企業的單一格局。一些盟市還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外向型私營經濟規模,在鄂爾多斯、烏海、包頭地區的硅鐵生產企業較為集中,目前生產能力已達到95萬噸,佔國內硅鐵生產總量的19%。因近年國際市場硅鐵價格上漲較快,利潤較高,新三維、鄂爾多斯等都在擴大生產規模或開工建設新的硅鐵生產項目,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後,規模擴張效應將進一步顯現,有利於增強國際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市場硅鐵的價格走向。此外,呼倫貝爾、滿洲里一帶的對俄森林採伐和蔬菜出口;通遼、赤峯的雜糧雜豆出口;包頭的稀土;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巴盟的絨毛及其製品出口等也均形成了一定規模,已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XX年,滿洲裏市私營企業進出口額9.96億美元,實現税收6800萬元,佔當地財政收入的21.3%,外貿依存度為491%;二連浩特市私營企業進出口額1.66億美元,入庫税金3034萬元,佔當地財政收入的26.9%,外貿依存度為895.8%;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私營企業進出口額3280萬美元,入庫税金2100萬元,佔當地財政收入的19%,外貿依存度為165%。全區私營企業通過購買、兼併、參股、租賃等形式積極參與國企改革,在吸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和促進社會服務業發展和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個體私營經濟為滿洲裏市、二連浩特市邊境口岸城市發展經濟樹立了成功的典範,而鄂托克旗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無疑會給我們更大的啟迪。

(六)在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區外向型私營企業在擴大對外貿易的同時,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截止XX年底,我區境外投資項目11個,佔全區境外投資項目的33.3%,投資額336.3萬美元,佔全區境外投資額10.6%。鹿王集團分別在蒙古、馬達加斯加、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公司5個,投資額累計1543萬美元。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分別在馬達加斯加、蒙古、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公司7個,投資額累計196萬美元。

二、外向型私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區私營企業在外經貿領域已經顯示出強大活力和勃勃生機,對自治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全區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私營企業在發展外向型經濟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差距甚大

我區外向型私營企業雖然發展較快,但與沿海發達地區、江浙一帶相比,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規模上差距甚大。沿海私營經濟已率先完成了第一次資本積累,正在進行以技術創新為主的二次創業階段。浙江省XX年集體私營企業出口佔全省出口總量的三成,成為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上海市有外貿經營權的私營企業已增加到XX家,XX年出口額同比增長了6倍,成為上海外貿出口的一個新亮點。我區私營企業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雖然呈現出良好態勢,但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數量仍然偏少,進出口總量仍然偏小,真正形成規模和實力的大集團、大公司不多。XX年私營企業進出口佔全區gdp比重僅5%,私營企業出口總額僅1.3億美元佔全區出口總額的15.3%,對國民經濟拉動作用不大,尚處於起步階段。

(二)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

調研中私營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就是資金籌措困難。私營企業一般都是通過自籌資金辦起來的,家底原本不厚,加上貸款受到種種限制,因此很難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從私營企業資金籌措的主要來源看:70%以上的企業靠自身積累、民間借貸和內部職工籌措,只有30%左右的企業靠銀行貸款籌措。籌資融資難是私營經濟健康發展的瓶頸。據資料顯示,私營企業貸款滿足率仍然低於全區平均水平,處於最難獲得貸款的部分。私營企業常常因出口退税滯後,佔壓大量流動資金而無法進行原料收購,組織正常的生產運營,有時會出現有出口訂單而不敢接、產品有市場而無力生產的現象,嚴重製約了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規模小、進出口產品科技含量低

從整體説,我區私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户均進出口僅174萬美元。多數企業屬傳統產業,小化工、小建材、低檔服裝加工佔較大比重,高新技術、機電企業少,只佔全部私營企業的0.5‰。私營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還很落後,生產工藝粗放,科技含量低,高科技產品更是鳳毛麟角。XX年我區私營企業出口商品中,無毛絨出口1856萬美元、硅鐵出口1468萬美元、服裝及衣着附件出口2805萬美元、肉食品出口1108萬美元、蔬菜出口598萬美元,佔全部出口額1.28億美元的60.9%;高新技術及機電產品出口額僅611萬美元,佔全部出口額的0.03%。從進口商品分析,主要以進口資源性商品為主,其中原木進口27158萬美元、銅礦砂進口8569萬美元、紙漿進口6070萬美元,3類商品合計佔全部進口額9.32億美元的44.6%。

(四)外經貿專業人才匱乏,企業管理較為落後

由於缺乏外經貿專業人才,許多私營企業對國家對外貿易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國際貿易規則、慣例瞭解不多,對產品報關、出口退税、外匯結算等業務操作規程知之甚少,雖然產品在國際上有市場,企業卻無法組織正常的對外貿易活動,常常通過委託別的外貿公司或臨時聘用一些熟悉外貿業務人員開展相關出口業務,無形中增加了生產運營成本,從長遠看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除鄂爾多斯、鹿王、華蒙金河等一些大企業外,大多數私營企業在管理模式上還未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有的還延續着“家族式管理”、“生產隊長式管理”和“小作坊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員缺乏現代企業管理意識和發展眼光,常常注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開拓長期穩定國際市場的意識,很難適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需要。

(五)信息不靈,結構調整步伐緩慢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經濟已經逐漸邁入成熟階段。在如此發達的信息社會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企業信息更新是日新月異的。而我區大部分私營企業自創業之始即存在經濟結構、產品結構上的不合理,很難和外貿聯繫在一起。這種先天性不足,客觀上造成企業只會生產,不會核算,只顧銷售,不計成本。企業由於缺乏獲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和手段,使企業難以把握相關技術,在新經濟浪潮面前,傳統產業升級緩慢,產品雷同單一,在全國叫響的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市場競爭力,整體經濟質量不高,抗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

(六)發展環境仍不夠寬鬆

有些地區、有些部門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在思想認識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太適應,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存在認識上的偏差,還不敢放手發動、放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我區烏盟有很多從事腸衣生產外銷企業,長期以來,腸衣一直按照農畜產品對待,享受13%的增值税率。從1998年開始,國家把腸衣加工企業作為工業品加工企業對待,將腸衣產品類推為工業品,增值税率相應提高到17%。之後河北、新疆等腸衣主產省區從擴大開放和實施西部大開發及保護地方民族工業的角度出發,仍將腸衣產品作為農產品對待,仍實行出口徵13%退13%的零税率政策,而我區則實行徵17%退13%的差額税率政策,不僅使我區腸衣生產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很多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直接影響了我區腸衣產品的出口,而且使更多在烏盟投資興辦類似腸衣產業的投資者望而卻步。此外,在出口企業徵收所得税方面,今年呼和浩特市金川開發區、二連浩特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徵收辦法,出口企業反響較大,是否可行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三、對策和建議

儘管私營企業進入外經貿領域時間很短,但其所做貢獻之大,生命力之強是勿庸置疑的。外向型私營企業就像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優點與缺點同樣明顯,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呵護。針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發展外向型私營經濟的認識

黨的xx大明確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指出:“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問題上,必須大膽地解放思想,真正破除姓“公”姓“私”的狹隘思想觀念,徹底消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歧視,大力解除阻礙非公有經濟發展的種種束縛。長期以來,外經貿領域一直是公有制經濟獨領風騷,從1999年我國的外貿出口才向私營企業放開,雖然私營企業整體規模和實力還不夠強,但發展速度很快,到XX年底全國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已超過4萬家,進出口增幅大大高於其他類型企業,已成為我國外貿領域一支重要的力量。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講:“XX年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國出口仍然有大幅度提高,這是因為民企出口佔了很大份額。由此來看,如果民營經濟保持穩定快速地發展,中國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是不成問題的。”出口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理應得到高度重視。私營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踐者,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必須加快發展私營經濟。在外經貿領域,私營企業是我區擴大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應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形勢要求,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大力解放思想,堅持與時俱進,放開手腳,積極扶持、鼓勵和引導私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內貿與外貿相互融合、相互發展,推動我區經濟儘快形成“兩條腿走路”的新格局。

(二)進一步改善外向型私營企業發展環境

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和封建殘餘思想影響,較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在競爭中屬弱勢羣體,一個地方投資環境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這個地方私營經濟的發展快慢,影響着這個地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投資環境也是生產力。自治區黨委把XX年確定為“環境建設年”,並在全區範圍內積極開展“大力解放思想、優化對外開放環境”培訓教育活動,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切實抓好法制環境建設、政策環境建設、行政服務環境建設、市場環境建設和誠信環境建設。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內黨發[XX]1號)、《內蒙古自治區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規定》(內政發[XX]16號)和《關於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的決定》(內黨發[XX]15號)等有關文件精神,要進一步放寬政策,放手發展外向型私營經濟,按照《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的“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除國家明令禁止的外,對發展私營企業要做到“五不限”,即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領域、不限經營規模。計劃、商務、財政、税務、土地、電力等部門要積極為外向型私營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在立項、進出口經營權、資金支持、出口退税、用地、用電等方面與國有、集體企業一視同仁,對外向型私營企業發展初期在政策上應予以適當傾斜。要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對私營企業的收費項目、標準進行認真清理。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和未經自治區級以上政府批准的收費項目,一律予以取消,對超過規定標準的收費也要予以糾正。應積極推廣烏海市建立《收費明白卡》制度的成功做法,堅決制止“三亂”行為,切實減輕私營企業負擔。

同時,應切實加強對私營企業的監督和管理,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財務、統計等各項制度,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公平競爭,依法經營,照章納税,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用工、社會保障等法律法規。

(三)加強對外向型私營企業的財政與金融支持

在充分利用國家西部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扶持外向型私營企業發展同時,自治區設立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資金在使用上應適當對外向型私營企業予以傾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擔保資金。同時應借鑑廣東在扶持私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的成功做法,儘快建立出口退税賬户託管貸款貼息資金,鼓勵各商業銀行擴大出口退税賬户託管貸款規模,緩解私營企業出口退税難問題。從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額資金,設立自治區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廣東省從XX年起連續5年省財政每年安排2500萬元),資助外向型私營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銷會,採用國際標準,申報國外知識產權,建立國外營銷網絡和研發機構,開展進出口業務培訓等。要按照《中小企業促進法》的要求和國家有關部署,積極探索適合市場需要和我區特點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發展模式,推進和組織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各類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外向型私營企業提供擔保,鼓勵企業之間依法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性融資擔保。對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從事擔保業務的收入,按照國辦發[XX]59號通知的有關規定辦理,3年內免徵營業税。

(四)進一步加大對外向型私營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各級管理部門要在切實落實好國家、自治區扶持私營企業發展有關優惠政策的同時,按照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進一步廢除或修改不利於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與管理規定,構建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的政策與管理平台。凡是申辦外經貿經營權的私營企業,條件一律放寬,降低一切收費標準,企業註冊資本達不到規定標準的,應允許其分期注入,首期注入資本可放寬到法定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的10%,最低註冊資本金可降低為5萬元。對經營規範、具有發展潛力的外向型私營企業,在科研項目申報、技改貼息、信貸擔保等政府專項扶持資金使用、進出口配額和出口退税等方面,在國內外經貿展洽活動攤位等資源的分配上應有適當的政策傾斜,積極幫助企業渡過初創時期的各種難關。對已具備一定實力和規模的外向型私營企業,要鼓勵其實施品牌戰略,在國際市場上註冊商標,申請專利,爭創名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我區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鄂爾多斯集團,目前在國外有7個銷售公司,在美、英、德、法、俄等國建立了26個專賣店,年均出口“鄂爾多斯”品牌羊絨衫16萬件以上,從XX年開始,計劃用5年時間、投入3000萬美元努力把“鄂爾多斯”打造成一個國際知名品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外經貿、外匯等部門應當予以足夠重視,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各方面的支持。

(五)繼續放寬外向型私營企業的生產經營領域

充分發揮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寬外向型私營企業的市場準入領域。除國家明確限制的投資領域外,所有競爭性領域和對外資開放的領域,都要積極引導私營資本加快進入。鼓勵和引導外向型私營企業投資我區的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擴大我區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份額,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積極探索和推進在電信、醫療、衞生、文化、教育、旅遊和體育等領域引進私營投資。依託我區口岸優勢,扶持有實力、有條件企業發展現代物流業。充分發揮我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參與對俄蒙的資源開發、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大力拓展俄蒙市場,進一步擴大向北開放。

(六)加強外經貿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外向型私營企業管理水平

人才是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人才匱乏是制約外向型私營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外經貿、税務、海關、商檢等管理部門應協同配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對外向型私營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引導企業全面瞭解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熟悉世貿組織規則,嚴格按照規則行事,進一步提高企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規範企業的進出口經營行為。要提高企業管理者運用世貿組織規則規避國際市場風險的意識,引導企業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0環保認證、出口信息體系等工作,使企業通過高質量的產品、良好的信譽和規範的經營行為拓展國際市場。同時,要積極引導外向型私營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內部管理機制、經營機制、人才機制和創新機制,充分借鑑國外企業先進管理經驗,運用現代管理模式,使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社會服務體系

各級政府要根據實際需要,扶持建立非公有制經濟服務機構,聯繫和引導各類社會中介機構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創業輔導、企業診斷、信息諮詢、市場營銷、投資融資、貸款擔保、產權交易、技術支持、人才引進、人員培訓、對外合作、展覽展銷和法律諮詢等服務。地方貿促會、商會及各類協會應加強與外向型私營企業的聯繫、溝通和業務指導,為私營企業搭建通向國際市場的平台。政府部門要加快行政制度改革步伐,將部分職能(如貿易促進或投資促進)交由相應的中介組織承擔,在給予中介組織一定資助的同時,對其執行效果進行監督和檢查,以提高中介組織的活力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經濟運行形勢狀況分析調查報告2018年經濟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化解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累積效應下,全市經濟下滑勢頭有所趨緩,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工業生產仍處於調整中,市場需求不足狀況仍在進一步發展,財政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一、一季度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農業生產開局較好,畜牧、水產生產穩步增長。

一季度農業生產開局較好,農、林、牧、漁各業呈現全面增長的態勢。一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副漁業產值34.92億元,同比(按可比價格下同)增長5.49%,其中,農業增長7.53%,林業增長4.96%,牧業增長4.92%,漁業增長3.87%。種植業中蔬菜產值增長7.53%,畜牧業中家禽產值增長12.44%。一季度,全市出售及自宰的肉禽達1333.06萬隻,禽肉產量達1.94萬噸,同比增長14.45%。全市肉類總產為10.30萬噸,水產品產量達8.26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7.90%和6.86%。

(二)工業經濟低位運行,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由於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我市工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市工業均處在低位運行狀態。3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8.8億元,同比增長15.15%,比上月回落了16.86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5.17億元,增長16.7%,增幅比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7.0個百分點。但與去年11月、12月大幅下滑的情況相比,出現了一些好轉跡象。

一是部分行業生產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個行業有28個行業完成產值較上年同期增長,20個行業完成產值增幅達兩位數(不考慮價格因素),一些主要行業增速仍然較低。

二是**石化效益有所好轉。1—2月份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2.55,比去年同期上升37個百分點,工業效益整體好轉,主要是**石化效益有所好轉所致。1-2月,中石化**分公司實現利潤1.1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3億元,實現利税近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4成多,去年同期利税為負。

從工業目前存在問題看,我市工業生產形勢仍然較嚴峻,主要表現為:

一是支柱產業生產降幅過大,經濟恢復任務仍然艱鉅。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煉焦業下降32.7%、電力生產供應業下降9.12%。另外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紡織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行業仍處於低速增長。由於我市重點行業和骨幹企業生產下滑或低速增長,直接導致我市工業經濟總量大幅縮水,給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增加了較大難度。

二是企業開工明顯不足,企業用電量持續下降。一季度部分企業處於設備運轉較低的狀態。反映企業生產的重要指標用電量明顯下降,3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量為41641萬千瓦時,比上同期下降20.95%。1—3月份用電量為114571萬千瓦時,同比下降21.51%,這直接反映了企業生產狀況仍很困難。

三是工業品出口受阻嚴重,產銷銜接水平降低。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為159.44億元,同比僅增長2.03%,其中出口交貨值為9.87億元,同比減少7.17%,這是近年首次出現的。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3.76%,同比下降3.65個百分點,銷售不暢問題依然存在。

四是工業品出廠價格連續回落,市場需求仍顯不足。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延續降勢,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擴大0.77個百分點。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為上漲6.19%),比全省低1.9個百分點。價格的持續下降,反映出相關產品需求仍然相對不足,前期產能過剩矛盾一時還難以徹底解決,工業生產增長明顯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房地產投資出現下降。

1—3月份,全市城鄉50萬元以上及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即城鎮50萬元以上、農村非農户50萬元以上及房地產開發投資,下同)72.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4%,投資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但增幅較上月下降6.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去年1—3月投資增幅為62.2%,是XX年月度增幅最快的月份)下降28.8個百分點。其中,城鎮5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65.87億元,同比增長27.4%;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9.50億元,同比下降16%;農村非農户完成投資6.95億元,同比增長45.5%。其運行主要特點:

一是在建投資項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鄉50萬元以上在建投資項目1004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47個。

二是三次產業投資全面增長。從投資產業構成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65億元,同比增長54.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7.01億元,同比增長39.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3.15億元,同比增長17.1%,佔我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分別為:3.6:50.8:45.6。

三是縣域投資增長較快。八縣(市)投資完成50.15億元,同比增長32.6%,城區完成投資22.67億元,同比增長21.5%。

四是房地產投資下降。從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情況看,今年1—

3月完成投資比去年同期下降15.2%。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碧桂園完成投資4億元,導致去年同期基數高。從商品房銷售情況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7.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9.6%,銷售額為11.14億元,同比增長83.2%。

投資存在主要問題是新開工大項目少。今年1—3月新開工項目355個,均為億元以下項目。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完成投資分別為47.56億元、18.48億元,與去年同期比分別增長6.7%、31.7%。

(四)物價繼續走低,消費市場增勢逐步減緩。

自去年5月份以來,我市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逐月回落,至今年2月份同比上漲僅為0.2%,3月份則進一步演變為下降1.6%。從八大類商品看,食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等價格分別上漲0.1%、4.3%、0.6%和0.1%;煙酒及用品、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等價格分別下降0.7%、2.5%、0.1%和9.7%。

3月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6億元,增長15.4%,增幅比上月、去年同期分別回落4.3個和3.35個百分點,為XX年8月份以來最低水平。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95億元,增長19.3%,增幅比上月、去年同期分別回落2.6個和1.6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農村消費市場回落快於城市。3月份,縣及縣以下市場實現零售額為3.85億元和6.25億元,分別增長8.8%和14.0%,分別比上月回落8.1和4.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與上月相比,零售業增幅回落4.1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增幅回落9.1個百分點。從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增勢初顯減緩跡象。

(五)地方財政收入持續減少,居民收入、在崗職工工資增勢趨緩。

一季度,全市財政收入19.48億元,增長3.9%,增幅比上月提高4.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19.4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23億元,同比減少4.2%,比上月、去年同期分別回落2.7個和38.3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中,税收收入4.37億元,同比減少16.5%。

受企業效益下滑影響,職工工資增幅放緩,加之部分企業裁員,影響了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長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個百分點,其中家庭經營性收入減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崗職工人均工資為5460元,同比增長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個百分點。

(六)外貿出口嚴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資下降。

1—2月份,全市進出口總額6699萬美元,下降3.71%,其中,出口4813萬美元,同比下降15.29%,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市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其原因是金融危機對我市外貿出口企業的影響逐步顯現,目前我市一部分外貿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出口數量下降,資金回籠放緩,經營利潤下滑。一季度,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家,合同利用外資3179萬美元,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4026萬美元,同比僅增長1.74%。其中外商直接投資比上年減少6.3%。

相關數據表明,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仍在繼續惡化,全國經濟尚未出現明顯轉暖跡象。從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標數據看,儘管中央和地方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場需求不足狀況仍在發展。

二、幾點建議

當前,**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機遇與困難並存,在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如何在危機中搶抓機遇,在發展中尋求突破,努力實現經濟跨越發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奮鬥和不懈努力。我們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一)擴大投資保增長。把握國家宏觀政策,繼續把投資拉動作為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舉措。一是積極爭取中央預算投資項目。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的機遇,積極爭取符合國家政策的項目進“籠子”,爭取更多的國家項目資金對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牢固樹立“項目立市”的理念,依託基礎產業引進大項目,積極引進省內外知名企業集團,突出抓好一批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重大拉動作用的產業項目,招大商、引巨資,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間投資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加強對民間投資的引導,拓寬民間投資融資渠道,促進民間投資加快發展。四是優化投資結構。在擴大投資規模的同時,更加註重優化調整投資結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項目資源,促進延伸產業鏈條,不斷提高項目投資水平,以大項目建設帶動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跨越式發展,推進經濟快速增長。五是確保房地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加大對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的投入,以起到維持房地產投資增長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條件、擴大消費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設和投入的同時,積極採取措施,引導房地產價格向合理水平過渡,緩解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困難,推動房地產市場持續活躍,促進房地產業走上平穩、健康、良性發展軌道。

(二)搶抓工業穩大局。要繼續把發展工業作為振興**的核心任務,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一是做大做強支柱產業。立足現有基礎,突出發展石油加工、精細化工、汽車配件、建材、醫藥、紡織服裝、造船、食品等支柱產業,快速壯大其規模和競爭力,着力構築支撐新型工業化的支柱產業體系。二是不斷壯大規模經濟,加快擴張優勢企業,按照優勢優先、扶優扶強的原則,從化工、食品加工、醫藥化工、建材、紡織服裝、造船等行業進行評估和篩選,積極培育擁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採取企業上市、合資合作、兼併重組、協作配套、產品延伸等多種手段,實現企業規模擴張,形成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大企業、大公司,增強核心企業對全市工業的支撐帶動作用。三是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為民營企業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活力,提高民營經濟佔經濟總量的比重,保障全市經濟的健康發展。四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積極發展創業投資,整合各類創新資源,聯動政府、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構建創新載體和創新平台,增強創新能力。着力從企業內部挖潛增效,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內部效益,提高企業自主生產能力。五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要切實落實好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進一步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抓住央行“兩率”下調,銀根鬆動的機遇,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獲准新增信貸額度的“解困”和“扶持”作用,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三)提振需求增活力。要積極引導和擴大消費需求,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奠定基礎。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要儘快完善社保,加大財政補貼,增加就業機會,努力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和用好消費政策,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二是完善消費設施,提升消費市場。要在合理規劃城市商業網點,改造提升大型綜合商場,積極發展連鎖、超市、大賣場等新型流通業態的基礎上,活躍城鄉流通,培育和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切實抓好“家電下鄉”及配套措施的完善。重點抓住國家大幅度增加對“三農”投入的機遇,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村經濟的造血功能。三是提高消費層次,培育消費熱點。要鼓勵中高收入階層擴大消費,用政策合理引導住房、汽車、通信等消費,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遊、健身休閒等消費領域。

(四)穩定出口促發展。雖然**市外貿依存度不高,但對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和間接帶動作用不可低估。我們應抓住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世界經濟大調整和產業大轉移以及國家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機遇,穩定和擴大外貿出口。一是培育壯大進出口企業主體。繼續抓好企業數量的擴張,逐步提升企業的經營素質,加大培訓和扶持力度,儘快提高經營水平和效益,幫助中小出口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二是在保住現有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精心組織好各種展會活動的貿易促銷,增加在手合同,擴大貿易量;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主動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出口促銷;大力推廣電子商務,擴大網上貿易。

(五)統籌城鄉促和諧。近年來,我市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可喜變化,一些經濟發展基礎相對較弱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速度和效益均所提升。同時,城區經濟有了明顯的提升,城區的發展不斷加快,今後一段時期,有可能是我市城區高速發展期,目前縣域和城區經濟的發展勢頭強勁,形成了竟相發展、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對保持全市經濟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積極發揮縣域和城區兩個增長極作用,不僅有利於克服金融危機帶來影響,也有利於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因此,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經濟發展全局,保持各縣(市)區加快發展的激情。注重引導各縣(市)區既注重經濟的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更注重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從而更好更快地促進縣域和城區經濟發展。

關於改善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2018年經濟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為實現“規模推進年”的各項任務目標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帶隊,協調組織人大內司委、市經貿委等有關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走訪市直有關部門,深入縣(市)區,對我市經濟建設的政策、法制、服務等環境建設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現將調查報告如下:

一、我市經濟發展環境的現狀

年初以來,我市的經濟發展環境,經過市、縣(區)兩級黨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積極推進和整治,呈現出越來越好的發展態勢。各項優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實,“三亂”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行政執法逐步規範,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有力地促進了市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1、領導重視層次高,推進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的經濟南市展環境工作。年初發綏發[XX]3號文件下發了《全市整冶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時間步驟,保證措施和要達到的目標。二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市集中整冶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此外市人大、政協召開的“兩會”上、市紀委四次全會和市本級規模推進工作會議等大型會議上,市級幾大班子都對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縣(市)區都成立了由書記為組長,主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專題領導小組,下設專項推進辦公室。層層落實了目標責任,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領導小組統一協調、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和組織體系,為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宣傳教育工作抓得實,輿論氛圍濃。一是全市廣泛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開展了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宣傳教育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幹部羣眾參與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步形成了領導重視、羣眾關心、全社會參與的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濃厚社會輿論氛圍;二是加強了對各級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領導者和行政執法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識;三是強化了對公務員、企業廠長(經理)wto知識的培訓,提高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四是加強了對青少年法制教育,從基礎、源頭上預防了犯罪,減少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3、法制環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紀檢監察機關加大了對影響經濟發展的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上半年,全市共查處破壞經濟發展環境案件64件,處分89人。法院加大了執法和審判工作力度,對涉及經濟犯罪的案件做到了從快從速處理。全市法院系統XX年共受理各類案件29,256件,審結28,508件,結案標的額達5.54億元。兩年來全市法院為企業減緩免訴訟費20多萬元,減負3億元。檢察院加大了對各類犯罪的查處力度,加強了對經濟案件的訴訟監督,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XX年,共辦理國有資產流失案件6件,提起抗拆100多件,查辦經濟犯罪120件,挽回經濟損失100多萬元。公安部門加大了“打黑除惡”和對經濟案件的偵破力度,有效地震懾了犯罪,規範了行政執法人員行為,維護了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工商、税務、環保、交通、城建等其它行政執法部門也都從本部門職能出發,制定了多項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措施,受到羣眾好評。

4、服務環境有了較大改善,服務質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社會服務部門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深入開展雙評活動,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和承諾制,着力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樹立了良好的部門形象和行業形象。各地進一步加大了行政審批改革力度,規範了審批行為,減少了審批環節,普遍實行了“一站式”辦公。各縣(市)區還強化了對服務中心的投資建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慶安縣實行了行政機關審批事項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全市在各行業開展了治亂減負工作,對企業加大了扶持力度,對域外企業實行零干擾、免打擾。XX年,市本級僅為三精藥業、銀娃乳業、客運樞紐工程減免基礎建設配套費400萬元,減免排污費38萬元。各地還深入開展了對行政執法的評議監督工作。慶安縣的季度評議,肇東市的全行業評議,都是成功的範例。通過評議,對執法部門形成了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促進了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5、政策環境進一步放寬,對招商引資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市結合實際制定有利於企業和外商生產經營的優惠政策文件148份1340多條;共清理文件3000餘份,廢止制約經濟發展的政策性文件60多份。肇東市制定了《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六項制度》、《肇東市創建優良發展環境“十條禁令”》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上邁出了較大步伐。慶安縣先後出台了《慶安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慶安縣鼓勵房地產開發優惠政策》等,極大地增強了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促進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我市對招商引資政策進一步放寬,特別是對進入開發區的企業,在辦理手續、土地使用、税費收繳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優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實,推動了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開展。上半年,全市共引進項目226個,到位資金11.9億元,同比增長7.2%。寬鬆的投資環境,為實現規模推進目標,加快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動力支持。

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我市的經濟發展環境雖然有了較大改善,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與我市加快發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服務意識不強,執法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説功好、做功差,喊的多、乾的少,上熱下冷現象。有些行政職能部門輕管理、輕服務,存有較嚴重的以罰代管,只罰不幫的現象,錯誤地認為管理就是處罰,服務就是收費,導致管理職能弱化和執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執法行為不規範,文明執法意識不強。有些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言行粗魯,態度冷、橫、硬、衝,勒拿卡要報等不正之風較為嚴重,該辦的事頂着不辦,可辦可不辦的事拖着不辦,可這麼辦可那麼辦的事卡着不辦。有的部門隊伍建設抓得不力,對職工幹部疏於教育、疏於管理、疏於監督,導致一些工作人員素質差,不懂政策,不熟業務,甚至違法違紀。

二是行政管理體制不理順,給部門執法帶來了一定難度,同時也導致“三亂”加劇,加重了企業負擔。如審計部門,由於雙重管理體制的束縛,對地方政府和行政執法等部門的審計監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難以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還有一些部門在執法過程中,也遇到了同樣問題。我們現行的管理體制,存在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人員比例過高。據調查,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全額撥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額撥款的2730人。這些自收自支和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為了保開支,想方設法加重收費。還有的個別單位自行制定收費標準,確定收費項目,使“三亂”現象久禁不止,企業負擔減而不輕。

三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個別地方參與競爭,背離了市場經濟規律。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規則應當是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便我們有些政府部門還不適應駕馭市場經濟規律的工作方法,不能為企業搭台唱戲,造成市場的無序競爭和不平等競爭,違背了市場規律。

四是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不夠。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和人民羣眾的民主監督、紀檢部門的紀律監督和新聞單位的輿論監督,這些層級監督都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還須進一步加大力度。目前,這些監督還沒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統一的協調推進機制。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落實不到位,對一些違法違紀問題懲處的力度不夠,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違法違紀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時有效查處。

五是基礎設施及公共環境建設投入不足,硬環境建設滯後。據調查,XX年市本級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費用3000萬元,佔市本級全口徑財政總收入1.9億元的15%。全市人均擁有城市維護建設資金204元,在全省排第8位,處於下游。南方一些發達城市的開發區已經實現了“九通一平”,可我們現在只達到“六通一平”,個別縣(市)“三通一平”也沒有達到,而且標準較低。全市現有城市綠地面積僅2432.5公頃,佔建成區面積的17.6%(國家現定中等城市為35%)。學校、醫院、公園、商店、賓館、飯店等公共環境建設與發達城市比,明顯落後。公共秩序和公共衞生狀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

通過調查分析,我市經濟發展環境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觀念滯後。由於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執法部門中存在較嚴重的全局與局部利益錯位、管理與服務職能錯位,特別是某些領導幹部對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思想上存在誤區,沒有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和“人人是環境,事事是環境”的觀念,不能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抓環境建設,因而導致政府某些部門服務意識淡薄,服務職能弱化,服務質量和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二是部門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執法執罰權的職能部門,為了本部門利益,為了小集團或個人利益,在行政執法中,違規執法、越權執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亂收亂罰,給企業增加了沉重的負擔。三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在一些部門和單位,行政審批事項該下放的沒有下放,該精簡的沒有精簡,對保留的審批項目缺乏嚴格規範,審批環節過多,審批程序過於繁雜。一些過時的政策,沒有及時清理、修訂,個別地方還存在用已經明令廢止的政策文件收費的現象。四是社會監督機制不健全。目前,還沒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門為納税人服務,納税人有權力監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對策建議

針對我市經濟發展環境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立足市情,狠抓當前,着眼長遠,擺正局部和整體、管理和服務、監督和扶持的關係,進一步強化環境意識,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重點應抓好以下工作:

1、抓領導,確保政令暢通。實踐證明,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環境如何,關鍵在領導。因此,各級領導要把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督辦檢查,狠抓工作落實。特別是經濟管理部門、行政執法部門和條條部門的領導,要進一步深化對改善經濟發展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從放寬經濟發展環境會影響部門、條條發展的誤區中走出來,舍小家,顧大家,切實做到放水養魚,真正樹立起“發展是硬道理,改善環境是前提、是關鍵”的思想,按照市委一屆十一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和市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專題推進組下發的《全市整治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方案》的要求,錛住總體目標,扭住“八項任務”,緊跟階段步驟,認真做好整治推進工作。

2、抓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把該減的審批項目減下來,把能減化的審批環節減下來,公開收費罰款標準,規範行政行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要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和依法行政意識,對審批、收費、執罰、檢查等行政執法行為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實施和辦理,切實提高行政執法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嚴格監督、規範公務和管理活動。要繼續深入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實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市縣兩級政府都要建立“政務超市”,推行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和服務承諾制等項制度,將行政審批、收費、政策諮詢等事宜都納入到政務超市中來,以此建立起辦事高效、服務周到、行為規範、運轉協調的長效運行機制。在搞好審批制度改革的同時,要積極探索行政制度的改革,理順開支渠道,逐步減少自收自支人員。大量事實充分説明,只要存在靠罰沒收入解決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問題,經濟發展環境就很難寬鬆。

3、抓服務,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改善經濟發展環境,要在搞好服務和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一要認真清理廢止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的政策性、規範性文件,制定出台促進經濟發展的更加優惠的政策,對該調整的政策文件要及時調整,並向社會公佈,增強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二要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特別是要加強對各項制度、規定執法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解決辦事拖拉、推諉扯皮以及刁難勒卡、政令梗阻等違規違紀問題,切實提高工作效率。三要減輕企業負擔。嚴格禁止有關單位從本部門利益出發向企業“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保護企業合法的經濟利益不受侵害。要建立執法部門聯合執法制度,減少到企業檢查的次數,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寬鬆條件,加大服務和扶持力度,主動加強與企業和投資者的聯繫,積極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各項服務,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抓落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建立起以紀律檢查委員會為核心的創優經濟發展環境統一監督系統,形成有效配合、協同並進的運行機制;各級黨政幹部要切實轉變作風,組織力量深入基層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親臨一線,解決具體問題;要加大對市場經濟秩序的規範和整頓力度,依法取締市場壟斷、地方保護等不正當競爭,嚴厲打擊詐騙、製假售假、欺行霸市等違法行為,淨化市場環境,促進公平競爭;紀檢、監察部門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案件,要一查到底,嚴肅追究;要紮實有效地開展“雙評”工作,進一步改進評議方法,完善評議程序,嚴肅評議紀律。

5、抓教育,努力提高執法隊伍的執法水平和業務素質。一要加大對各種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不經過業務技能培訓的,不能安排上崗。二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簡機構,精簡人員。對一些經濟槓桿部門和經濟管理部門,要着力解決職能交叉、重疊的問題,要砍掉那些為安排子女就業、送人情而設置的機構和崗位,實行全員競爭上崗、擇優錄用。三要加強對幹部的業務考核,建立健全約束激勵機制,全面調動廣大幹部職工獻身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經過業務考核達不到要求的,要從執法崗位上撤下來。

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調查報告2018年經濟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近年來,市工商局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四個統一”的要求,大力實施商標戰略,充分發揮商標監管執法服務職能作用,為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建立“三方聯動”工作機制,打牢商標事業發展基礎

按照總局領導提出的商標事業發展要堅持“一個依靠、四個藉助”的指導方針,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市工商局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以工商部門為主導、商標代理機構參與服務的商標發展“三方聯動”工作機制。

一是實行申請商標註冊目標任務責任制。落實“xx”期間市商標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每年申請商標註冊不少於件,並分解落實到各分縣局,同時在個鄉鎮工商所推行“一所一標”制度,與其他工商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檢查、一同考核。

二是開展“商標代理誠信單位”評選活動。底,組織在全市家商標代理機構中首次評選出了家商標代理誠信單位,並在社會上公開表彰宣傳,充分發揮其在商標事業發展中的中介服務、工商助手和聯繫企業橋樑等作用。

三是推行《商標註冊建議書》制度。從開始,通過登記註冊窗口或委託商標代理誠信單位向企業經營户免費發送《商標註冊建議書》,宣傳商標法律法規,引導企業積極申請商標註冊。三年來,累計發送萬多份建議書。

四是加強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各商標代理機構每季度向市局報送《商標註冊申請情況季度統計表》,以便於工商部門及時、準確掌握商標註冊申請情況,各工商機關同時向商標代理機構通報企業經營户登記註冊信息,實現資源共享。

五是實行商標註冊補助獎勵制度。積極協調高新技術和經濟技術兩個開發區管委會安排專項經費,實行商標國際、國內註冊補助獎勵政策,激勵企業積極創立、註冊、運用、保護自主商標品牌。

三方聯動工作機制運行年來,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新申請註冊商標件,超額完成規劃任務的%以上,是前年商標註冊申請總量的倍;農產品商標註冊申請量每年在件以上,是目標任務的倍。截至底,全市共擁有註冊商標件,其中農產品商標件。

二、強化教育培訓和宣傳推廣,着力提高全社會的商標意識和商標監管執法服務能力

一是開展基層執法幹部全員培訓。適應“兩費”停收後基層工商所面臨的新形勢,上半年,由市局統一組織,對全系統基層監管執法人員進行了商標執法業務知識全員培訓。共舉辦培訓班期,培訓商標執法人員多人。

二是創新培訓形式。依託“遠程培訓系統”,藉助互聯網平台,構建“網上商標監管培訓學校”,設有商標法律法規查詢、問題解答、外埠信息、案例分析等8個欄目,方便基層執法人員自主學習。每半年組織一次網上商標典型案例分析研討,編印《商標監管執法工作手冊》,發給全體商標監管執法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

三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宣傳活動。利用每年的“3·15”、“4·26”活動,組織開展商標維權法律諮詢宣傳;在《都市報》舉辦《商標法》知識競賽,在廣場地下通道設立市馳著名商標展示長廊;協調市財政撥付專項經費萬元,在《日報》開設了“市著名商標企業展示專欄”,截止目前,已經刊登期。

四是強化企業的商標法律培訓。20年以來,共免費舉辦商標國際註冊、培育馳著名商標、商標規範使用和管理等專門知識培訓班80多期,培訓企業商標管理人員多人次;開辦農產品及地理標誌商標註冊培訓班期,培訓多人次。

三、落實“四個統一”要求,推行商標監管行政指導工作

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統一部署,落實“四個統一”要求,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月,市工商局研究提出了在履行商標監管執法職能中推行行政指導工作的種主要形式:

(一)發送《商標註冊建議書》;

(二)推行“一所一標”制度。即72個鄉鎮工商所每年幫助轄區內的農民、涉農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註冊一件商標,推廣“公司+商標+農户”的經營模式,落實商標富農工作;

(三)與商標代理機構交流共享信息資源;

(四)發送《註冊商標規範使用指南》;

(五)發送《申報認定馳(著)名商標意見書》;

(六)告誡提示,發送《商標法律告知書》;

(七)預警提醒,避免不必要的商標權益損害;

(八)糾紛調解,柔性服務;

(九)發送《商標策略提示書》,挖掘商標潛在價值;

(十)勸導企業開展商標品牌廣告宣傳工作。目前,行政指導工作正在全系統推廣落實。

四、積極培育商標品牌,加大商標專用權行政保護力度

一是建立馳著名商標培育計劃梯隊。制定了馳著名商標培育計劃,建立了培育梯隊,實行動態發展機制。各分縣局按照市局下達的培訓計劃,健全培育制度,落實工作責任,並列入年度目標任務,納入目標考評。出台了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支持企業科學

發展的意見,對馳著名商標企業實行免檢制度;建設名稱號與馳著名商標共享數 據庫,避免名稱登記與馳著名商標的衝突;對侵犯馳著名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全市各級工商機關做到隨時申訴舉報、隨時受理、隨時發現、隨時查處。20年以來,新認定市著名商標件、累計擁有市著名商標件;獲認定省著名商標件、累計擁有省著名商標件,認定中國馳名商標件、累積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件。

二是發揮工商所的主力軍作用。“兩費”停收後,市工商局及時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商標執法辦案工作強化商標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確定了以市局為指導、分縣局為骨幹、工商所為主力的三級商標執法辦案體制。要求各工商所把保護商標知識產權作為履行職能的主要內容之一,安排商標監管執法專職人員,增強執法辦案力量,擔當商標監管執法的主力軍。建立並落實工商所、市場開辦單位、經營户“三位一體”的商標日常監管新機制,把商標監管列為市場巡查的重要內容,加強日常監管,落實行業自律,充分發揮市場開辦單位和經營户的行業自律作用,建立註冊商標有效使用、依法保護、規範管理的長效運行制度。實行商標執法辦案年度目標任務管理制度,將商標執法辦案、任務下達到各分縣局、分解落實到工商所,切實把商標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責任落到實處。

三是與知名商標企業開展聯手打假維權。將馳著名商標、出口品牌、涉外商標、涉台商標、涉農商標、地理標誌商標等作為註冊商標保護的重點對象,制定了與知名商標企業開展聯手打假維權的工作制度。在全市各級工商機關和户知名商標企業設置打假維權聯絡員,併發布在紅盾網上,建立聯手打假維權工作機制。知名商標企業如遇註冊商標被侵權假冒,可及時向工商部門投訴舉報,提供線索,並協助工商部門鑑別侵權產品、查處侵權行為,提高打假維權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對於知名商標企業提出的打假維權投訴舉報,工商部門優先受理、快速出擊、及時查處;涉及跨地域的侵權假冒行為,則發揮全國工商系統各地區商標行政保護協作網的作用,派人或發函請求外地工商部門協查,幫助知名商標企業跨市、跨省、跨境開展商標打假維權;各分縣局定期向企業提供打假維權政策法律和其他信息諮詢服務,幫助企業收集、分析侵權假冒信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依法維權的意識。

經過全系統商標監管執法人員的艱辛努力,20年以來,市工商局共查辦各類商標違法案件件,罰款萬元,其中商標假冒侵權案件件、一般商標違法案件、涉外商標案件件、馳(著)名商標案件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