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環境調查報告(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8K

投資環境調查報告 篇1

根據區委的工作重點和區人大會年度工作要點的要求,區人大會在今年4至5月份組織全區人大代表開展了“我為環境建設年建言獻策”的大型調研活動。全區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組為單位,採取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相結合的辦法,深入本轄區外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個體業户、基層羣眾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共召開座談會34個,209名代表參加了調查、座談,100餘名企業負責人和個體私營業主參加了座談。區人大會全體副主任和駐會委員在參與代表調查活動的同時,又分成10個組分別深入到各鎮、街道辦事處召開代表小組組長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進一步瞭解情況、徵求意見和建議。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區人大會又多次召開主任會議對我區投資環境的優勢和不足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彙總報告如下。

投資環境調查報告(精選3篇)

一、我區投資環境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近幾年來,區委、區政府從戰略高度出發,始終把提高行政效率,優化發展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我區投資環境的改善。一是以精簡審批事項為突破口,積極推進政府審批制度的改革。全區行政執法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按計劃順利推進,全區49個部門報批的809項審批和收費項目,取消和廢止的有599項,取消比例達到了67.9%,進一步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二是認真規範政府行政行為,實行政務公開,提高了辦事效率。全區成立了區外商投資項目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項目服務中心及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開展了“一站式”服務,實行審批事項承諾超時默認制度和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度,為企業提供了便捷的服務通道,促進了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三是集中整頓規範經濟秩序,加強對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清理,制定出台了《99區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責任追究暫行規定》。成立了機關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實行了檢查許可證制度,進一步淨化了企業發展環境。四是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對全區行政執法單位的執法檢查和收費項目,依照相關法規和政策進行了核實和精簡,減少了“三亂”行為,增強了行政執法的透明度。五是在全區深入開展了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大力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實行了政務公開和服務承諾制度,機關會風和文風得到了改進。同時,幾年來,區委、區政府持之以恆地狠抓路、綠、水、樓、燈、廣場等城市要素建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面貌大為改觀,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另外,全區各鎮、街道辦事處和區直各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深入開展環境建設年、項目建設年活動,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環境衞生整治、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區的投資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促進了投資的大幅度增長。在區人大代表的調查中,多數企業對我區的城市硬件發展環境表示滿意,在企業與政府的關係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質量上,大多數企業認為有較大的改善。

二、當前投資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區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是,面對其他周邊城市整體投資環境方面的競爭壓力,我們在思想認識、服務環境、信用環境、執法環境、企業經營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等諸多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區經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尚未在少數政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中形成共識,上通下阻,上熱下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代表們反映,少數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優化投資環境的意識與市區黨委、政府的指導思想反差比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在這些工作人員中有的貫徹執行還不到位。有的部門和執法人員缺乏優化投資環境的強烈責任感和緊迫感,缺乏服務的主動性和熱情,甚至有的時候僅僅從部門利益出發,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業角度靈活制定政策、運用政策。由於思想還不夠解放,導致了優化投資環境的思路難以拓展、手腳難以放開、障礙難以消除。1/4尾頁

考察報告

人大關於優化投資環境的調查報告(2)調查報告優化關於人大投資環境

2.行政行為不規範問題在少數部門時有發生,服務環境有待於進一步改善。調查中企業普遍反映,一是企業新上項目辦事難的問題並未根本解決。有的代表們在發言中談到,目前在我區一些部門辦事,門好進、臉好看,但是事仍然難辦。投資一個項目或搞一項建設,要到30多個單位及科室審批,週期長達幾個月。二是個別從行政執法部門分離出去的中介服務機構,沒有真正與這些部門脱鈎。企業在需要中介服務時,必須到這些行政執法部門指定的中介機構辦理,且收費比其他中介機構要高,這種強制服務的行為企業比較反感。三是我區實行的一站式服務機構,雖然採取了集中辦公的形式,但實際上還需要到各部門分別辦理,同時還存在部門之間協調不力等實際問題,,審批週期長,行政效率偏低。四是“三亂”的治理還不徹底。代表們反映,個別行政執法部門重收費、輕管理,甚至於為收費而收費,以罰代管、罰而不管的問題時有發生。有的行政執法部門檢查、罰款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反覆上門檢查,搞得企業不能安心經營。此外,經營狀況好的企業還成為少數社區、單位和組織優先“光顧”的對象,承擔着一定的社會服務負擔。五是重招商、輕安商的問題還在一定範圍內存在。許多代表反映,政府既要重視招商,又要重視安商、扶商,在某些情況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否則,招來商留不住,給他人做嫁衣,將直接影響我區的財政收入和經濟發展的後勁。調查中發現,我區目前有些企業已改到開發區註冊,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在短期內儘快解決,已建成企業的流失現象還有可能繼續發生,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3.信用環境不盡人意,誠信建設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在整治信用環境方面採取了一些過硬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總體上看,當前我區的信用環境不容樂觀,少數政府部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信行為,不少代表反映,現有政府文件中規定的優惠政策如招商引資獎勵、投資獎勵、退税、綠化修路獎勵等難以兑現,挫傷了一些企業的發展積極性。

4.一些市、區執法部門職能交叉,執法環境急待改善。據代表們反映,儘管市、區黨委、政府在清理不規範文件和收費項目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力度還不夠大,有許多與市場規則不相適應但與部門利益密切相關的審批、收費項目還沒有完全取消。同時,由於我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市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文件和規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我區的執法權利,影響了我區的利益。特別是市、區執法部門事權劃分不清,重複檢查、交叉收費,嚴重地影響了中心城區的執法環境。不少企業領導反映,他們需要拿出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來應付各種檢查和收費、協調各種關係,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營。還有一些代表反映,政府一些工作部門制定的規範性文件、行政措施、政策信息、收費規定和標準以及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制度、規定,由於不能及時向社會公開,宣傳力度不夠,企業不知情、不瞭解,常處於被動地位。

5.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大,企業經營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從調查的情況看,絕大多數企業認為經營環境有所改善,對基礎設施條件、勞動力素質、企業與當地政府的關係、社會治安環境等滿意度較高,而經營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融資環境偏緊,企業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大多數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只能靠自己的積累,甚至靠借高利貸、靠集資來解決資金週轉困難,貸款難已成為嚴重製約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二是基礎性配套措施還跟不上,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代表們反映,一些園區如99科技工業園在路、水、電、氣、排污、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上遠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影響了企業入園的積極性。三是人才缺乏,影響企業的發展後勁。我區是市中心區,人才資源相對其他區縣比較豐富,但企業普遍感到高級人才和科技人員難招、難留,人才引進的門檻還比較高,特別是對於沒有中高級職稱而企業又特別急需的技術人才、技術工人在優惠政策上還缺乏配套措施。

投資環境調查報告 篇2

1成本

1.1勞動力成本及勞動力資源

1.1.1太湖最低工資標準:全日制用工工資36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工資3.90元/小時。

1.1.2太湖縣是安徽省職業技術培訓模範縣,現有正規職業技術學校6所,每年畢業人數1.2萬,每年可培訓技術人才超過3萬。

1.1.3太湖縣總人口57萬,青壯年勞動力23萬,常年外出務工13萬人。太湖縣新、老城常居人口8萬,流動人口3萬。

1.2用地成本及政策

1.2.1投資強度:按國家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我縣實際,根據入園企業投資項目行業類別確定投資強度,要求入園企業的投資強度一般不低於80萬元,即入園企業投資金額每畝用地不得低於80萬元。

1.2.2土地條件:開發區向入區企業提供“六通一平”(供水、排水、電、路、電信、電視信號、場地平整)土地。

1.2.3地價:

固定資產投資(萬元)

200~999

5.6萬/畝

1000~

4萬/畝

3萬/畝

1.2.4税收獎勵:

企業投產後三年內某一年度税收(增值税、所得税)達3萬元/畝(含)以上的,開發區按供地面積3萬元/畝的標準一次性獎勵給企業;達2(含)~3萬元的,按供地面積1.5萬元/畝的標準一次性獎勵給企業。兩項獎勵不重複計算。

1.2.5一事一議:

凡進入開發區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達5000萬元(含)以上、年納税額達5萬元/畝(含)以上的工業大項目,本着“一事一議”的原則,為項目入區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

1.3水電成本

1.3.1電力供應及價格:太湖電力充足,無停電日,新城有11萬伏變電所一個,3.5萬伏變電所2個,4萬千瓦發電站一座,中小型水電發電站12座。生活用電0.56元/千瓦時,工業用電0.60元/千瓦時。

1.3.2水供應及價格:太湖縣水廠日供水能力5萬噸,目前日用水量2萬噸。生活用水1.30元/噸,工業用水1.70元/噸。

1.4財政支持政策

年納税額

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

企業所得税縣所得部分

土地使用税(從應徵年度開始)

3萬/畝

100%

5年內

100%

5年內

100%

第2年

80%

第3年

60%

第4年

40%

第5年

2萬/畝

80%

5年內

80%

第1年

100%

第2年

60%

第2~5年

50%

第3年

40%

第4年

20%

第5年

增值税、企業所得税的獎勵從企業投產之日起算。開發區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費用,符合税法規定的,允許在企業所得税前扣除。

1.5金融支持

為推動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充分實現財務槓桿效應,縣政府每年組織金融機構和有關企業開展銀企對接活動。20xx年12月31日,我縣六家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357931萬元,貸款餘額為120xx2萬元,存貸比僅為34%,隨着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鉅額的閒置資金將為縣內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裕的金融信貸支持。

2經濟開發區基本情況

2.1概述

縣經濟開發區始建於XX年,經過幾年努力,現已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省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縣城東南部(主要為:南北風),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由一類工業區、二類工業區、居住區、綜合商貿區和綠色生態區五大功能區組成。現已建成面積4.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54家,投產企業36家,初步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化工、服裝紡織、建築材料和機械製造五大產業集羣。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4萬噸(一期2萬噸/日),目前正在緊張施工,20xx年年底可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

2.2交通

公路:太湖境內公路網發達。105國道縱貫全境,滬蓉高速公路太湖出入口緊臨開發區。

鐵路:合九鐵路縱貫太湖全境,距開發區只用10分鐘汽車路程。

水路:太湖縣臨近長江,距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港口安慶港100公里,海外航運十分便利。

航空:距合肥駱崗機場只需2小時汽車路程,距安慶機場只需40分鐘的汽車路程。

2.3政府服務

2.3.1太湖縣招商局

局長:汪治送聯繫電話:0556-4188989傳真:4188686

地址:太湖縣龍山路舜華大廈3樓郵編:246400

2.3.2行政服務中心

對到我縣投資落户的企業,所有審批項目全部由縣行政服務中心集中受理、集中審批,實行“一站式”管理、“一條龍”服務,實行首問負責制、限期辦結制。

2.3.3縣級領導掛點服務

對外來投資企業,由引資單位確定一名負責人為企業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固定資產投資額50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縣政府確定的重點骨幹企業,確定縣級領導幹部掛點聯繫,全程跟蹤服務。

2.4縣情介紹

太湖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與天柱山相望,南與廬山呼應,居長江中下游旅遊熱線之上。合九鐵路、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行車至合肥、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時。全縣轄15個鄉鎮,57萬人口,總面積2031平方公里。

太湖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代民風淳厚,文風蔚然,素有“一門四進士,十里兩狀元”之稱。這裏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的家鄉,著名詩人朱湘、女社會活動家劉王立明、京劇“葉派”創始人葉春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作家石楠、林學專家馬大浦等都是太湖籍人。他們成就斐然,聲名遠播,為家鄉添光增色。如今,狀元故里,教育昌盛,莘莘學子,遍及四海。

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龍山夜雨、馬路西風、法華方竹、玄妙古鬆”四大景緻自古以來聞名遐邇。漢代建的海會寺、三國築的上格城、晉代修的佛圖寺、唐代建的西風禪寺、清代狀元趙文楷墓等文化古蹟保存完好。國家級佛教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禪宗的發祥地獅子山二祖禪堂正在修建。當年劉伯承、鄧小平在劉畈主持召開高幹會議舊址胡氏新祠,極具瞻仰意義。趙河湯灣温泉,水温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噸,水質清澈,可飲可浴可醫。位於全縣中心腹地的花亭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250平方公里,10萬畝水面碧波盪漾,氣勢磅礴。湖中島嶼星羅棋佈,四周山巒疊嶂,果木葱籠,是旅遊觀光、療養休閒的勝地。

太湖資源豐富,特產眾多。這裏是全國商品糧、商品牛和瘦肉型豬基地縣和安徽省茶葉、板栗、柑桔重點生產縣,“天華谷尖”茶為部優產品並獲國家綠色食品標識,“方竹”粉絲、天華尖封缸酒是省名牌產品,電機、日用細瓷、水鬆紙、羊毛衫、板栗罐頭、李杜茶幹、辣紅素等特色產品享譽全國,出口海外。境內有石英石、紫砂巖、瓷土、鐵砂等20多種礦產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綜合縣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勤勞智慧的太湖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來太湖觀光考(20xx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察,投資興業,共創太湖美好明天!

投資環境調查報告 篇3

良好的投資環境決定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的成效。為客觀反映我縣投資環境現狀,瞭解廣大投資者對我縣投資環境的評價和意見,20xx年初,縣統計局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在全縣範圍內進行了一次投資環境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共在轄區內的112個工業企業、商貿業企業和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抽取樣本45個,其中對31個樣本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4個樣本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對象涵蓋水電、化工、石油、板石、礦石和煤炭開採、商品零售、茶葉加工、房地產開發等11個行業。其中國有企業3個,民營企業20個,其它類型企業22個。調查樣本中境外投資企業(項目)34個,境內投資企業(項目)11個。

二、調查的結果

1、對投資環境的總體評價

(1)、經濟發展勢頭好,投資預期有信心。調查中有77.6%的調查對象對我縣的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同時認為我縣投資環境很好的佔31.8%,認為和其它地方差不多的佔30.6%,認為和其它地方差距很大的佔27.60%。對在我縣投資的預期回報充滿了信心和有一定信心的分別為29.1%和55.7%,信心不足和沒有信心的分別為11.4%和3.8%。

(2)、資源豐富、投資成本低。調查中因資源豐富而在我縣投資的佔32.0%;因政府支持,投資環境好的佔26.0%;因政策優惠,環境寬鬆的佔20.0%。由於政府採取了“你發財,我發展”的戰略思路,降低了准入門檻,使投資者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

2、對基礎設施方面的評價

調查問卷反映,有30.8%的調查對象認為我縣的交通、物流方便;69.2%的調查對象認為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亟待改善。對當前的通訊及信息化狀況滿意的佔30.8%,基本滿意的佔61.5%,不滿意的佔7.7%。調查對象對供電服務認為滿意的佔23.1%;基本滿意的佔60.5%;不滿意的佔16.4%。調查對象對金融服務狀況感覺滿意的佔38.5%;基本滿意的佔61.5%。調查結果表明我縣的社會基礎服務不盡人意,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生產經營環境,急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努力解決交通、通訊、電力供應方面存在的問題。

3、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評價

(1)、從土地管理、工商管理、行業扶持、項目審批、環境保護、規劃管理、税費優惠政策共七個方面的宏觀經濟環境調查的結果看:認為有利於吸收投資的佔52.5%;亟待改善和配套的佔41.2%;不利於吸收投資的佔13.7%。調查中對土地管理、項目審批方面的認同率高,普遍認為土地資源供給價格較低,政策優惠。其中土地供給方面的滿意度為80.0%;項目審批方面的滿意度為62.5%。

(2)、對我縣的勞動力資源表示基本滿意。76.3%的調查對象偏好於僱傭本地工人,且對本地勞動力價格滿意率為84.6%。對我縣的市場規模、融資環境評價較低。其中對融資狀況的滿意度僅為30.7%。

4、對政治社會環境和法制環境的評價

(1)、調查結果顯示: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是比較好的。有61.5%的認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辦事效率較高;38.5%的認為一般。對政府部門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有69.2%的企業沒遇到過;30.8%的企業受到或者經歷過。有74.6%的調查對象沒遭遇過吃拿卡要;有25.4%的對象曾經歷過。

(2)、對我縣的政策法制環境表示滿意。所有的調查對象在投資經營過程中,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法律保障。

5、對生活及文化娛樂環境的評價

調查對象對社會治安和安全感滿意的為79.3%;對生態環境滿意的為68.3%;對我縣當前的休閒、娛樂等文化生活服務業普遍感覺不滿意,認為不好或比較落後的各佔50%。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交通、物流不暢。調查過程中業主們普遍反映火車運力緊張、公路設施極其落後是我縣縣當前投資環境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雖經近幾年的建設,我縣基礎設施較以前有了很大改觀,但遠遠滿足不了當前企業、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嚴重製約着我縣的招商引資工作。

2、羣眾阻擾業主生產、建設現象時有發生,有關部門協調能力不強。調查中有近四成的業主反映,近三年中都不同程度的遇到過居民阻擾生產、建設的事情,主要表現為道路交通和土地糾紛,其中礦山開採企業經歷最多。對此,政府有關部門協調不及時,不得力,一件事情經常要幾個月才能解決,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

3、優惠政策執行不夠,未能落到實處,政府部門的誠信度有待提高。調查結果表明,優惠政策是我縣投資環境中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但是,相當部分業主反映優惠政策兑現力度不足,沒能落到實處,當企業引進後,優惠政策被打折,極大的傷害了外來投資

者的感情,影響了我縣的投資環境和招商形象。

4、部分職能部門的服務有待加強。調查對象對我縣個別單位辦事效率的認同率較低,只有41.8%,同時有22.8%的調查對象對部分職能部門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問題主要集中在:部分職能部門辦事程序複雜而且缺少透明度;有的部門檢查頻繁,重罰輕管;個別公務員自身業務素質低,辦事拖拉;還有的部門缺乏對企業的瞭解和溝通,工作缺乏靈活性,官僚作風存在。

5、生活環境不盡人意,文化娛樂業發展落後,居民業餘休閒活動匱乏。

四、對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的建議。

1、多方面爭取,積極改善我縣的交通物流現狀。在目前還無力改善出境公路狀況的情況下,政府要出面爭取鐵路部門的支持,逐步改善居民出境難、貨物運輸不暢的現狀。

2、制定考核評價體系,建立改善投資環境的長效機制,營造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環境。縣上應強化投資環境監督機構,切實有效的受理和處理外來企業的投訴案件,促進外來企業投訴處理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建立投資環境評價機制,由縣紀委,監察局牽頭,定期對影響我縣投資環境的行政效率、法規政策、收費環境、社會治安、社會服務等進行檢查,限期解決存在的問題。

3、政府各部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誠信度、工作協調能力,增加工作透明度,承諾的優惠政策就要兑現,並一視同仁,陽光操作。對各種糾紛政府主管部門要及時予以協調解決,切實維護投資者的正常生產經營環境,堅決杜絕“三亂”現象和“吃拿卡要”現象發生。

4、加快發展縣城文化娛樂、休閒產業。良好的工作環境固然重要,舒心的生活環境也不可忽視,高質量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服務水平也是提升招商引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積極引導,加快居民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進一步改善全縣投資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