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典型事蹟(通用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9W

創業典型事蹟 篇1

“要買什麼褲子去到姜錦香店裏看一看。”每當聽到這些話時,姜錦香的心裏有説不出的高興,但同時,也有些酸楚——姜錦香經歷了不平常的創業歷程,走到今天可不易啊!姜錦香創辦玩具廠有十多年,手頭也有了一些積蓄,安安穩穩過後半生日子,毫不誇大的説是悠哉悠哉的,可她是鎮婦女創業的佼佼者,不會滿足於現狀的,於是和家人商議到縣城開褲店,通過多次與她愛人溝通,最終家人選擇支持。 説是容易,做起來難,這終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姜錦香要做的工作很多:

創業典型事蹟(通用18篇)

1. 市場調查。姜錦香覺得要開好多大價位的褲店,就要了解普通老百姓需求什麼價位的褲子,客户羣能有多少,經過幾個星期的調查,大體掌握了一些基本情況,同時也確定了“馳蒙”褲業。

2. 瞭解市場價與進價。商品價格對於開店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將市場價與進價進行對比找利潤,為了解市場價,姜錦香實際考察了很多地方,當然,在進行調查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和困難,但姜錦香都一一克服了。瞭解進貨價是為了算出每件褲子的利潤,這是很關鍵的,姜錦香瞭解到,如果你去問價,一般是問不出最低價的,只有進行不同的考察對比,才能總結出真正的價格,所以為了能得出最終價格,姜錦香又跑了很多地方,經過一個多月的“四處問價”,終於把價格基本定下來。

3. 計算利潤。商人最注重的就是利潤了,但是利潤不只是賣價減去成本這麼簡單,畢竟要租店面,還要置辦貨架等一系列東西,姜錦香白天就在縣城找店鋪問價格,晚上在網上找貨架等需要的東西,最後算出了這些價格,再以後就可以算出利潤了。

4. 找進貨渠道。找一個好的進貨渠道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省時省力,還可以提高利潤,當然好的進貨渠道是最難找的,姜錦香開始四處尋找進貨渠道,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不盡人意,然而就在她最迷茫的時候,一個朋友提醒了她,這讓她茅塞頓開,一下子找到了理想的進貨渠道。

5. 租店面。找一個好店面不是容易的事,姜錦香經過多家實際詢問對比,終於在香港城找到了合適的店面,這也將是她未來幾年為之努力的地方。

6. 辦營業執照。開店當然要辦營業執照,姜錦香在創業協會的幫助下,很快拿到了營業執照,看着自己的褲店,姜錦香感到很欣慰。

7. 宣傳。經營生意,宣傳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姜錦香通過廣告及親戚朋友等宣傳,終於迎來了第一批顧客。

直到現在,姜錦香的馳蒙褲店算是踏入軌道,看着店裏來來往往的顧客,姜錦香感到付出沒有白費。今天,姜錦香站在自己的店門前,看着一批批的客人,心裏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誰説女子不如男!

創業典型事蹟 篇2

經濟快速發展,使農民收入實現快速增長,XX村已形成以有機產業為主導其他農業產業共同發展的村域經濟發展格局。截至目前,XX村已建成總佔地面積57畝的有機園區,包括4,000平方米的有機農業觀光園,1,000平方米温室16棟,600平方米大棚94棟,400平方米温室2棟。已有生菜、花菜、捲心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豆角等30多個蔬菜產品獲得中綠華夏國家有機認證中心的有機食品認證。有機果蔬的種植面積38公頃,年收入100萬元;有機雜糧種植面積20公頃,年收入42萬元。 20xx年XX村人均收入達到8921元。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認為自己掙到錢不是目的,而是讓大家致富才是搞種植業的目的。通過幾年的種植,憑着自己積累的種植技術和經驗,在種植這條路上他始終還想一直堅持走下去,帶動羣眾發展種植業,讓有機瓜果蔬菜產業成為老百姓創業增收的渠道,使有機瓜果蔬菜種植規模化、規範化走向市場化,讓有機瓜果蔬菜產業成為農村農民脱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有力地推進農村農民創業致富的增收。

出口服裝的先河,每年實現銷售1.5億元,利税20xx萬元,安置就業350人,成為全縣強有力的支柱企業,到雙橋村掛職後,積極幫助該村做好三年發展規劃,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為解決全村行路難的問題,他個人帶頭捐款17萬元,又幫助協調資金,在全村建成了6.5公里長,橫穿南北的村中心水泥路。20xx年,個人投資40萬元,又多方籌資近120萬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村部辦公樓和1100平方米的農民創業點,其規模和品位在全縣名列前茅,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還親筆為該村題寫了村名。

鋪路駕車,築巢引鳳。為了加快“富村富民”的步伐,他積極對外招商引資,以商招商,目前一個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正式簽約,為該村增加“造血”功能。為引導和鼓勵本村農民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收入,他又拿出100萬元,設立了高效農業發展基金,重點培養20個典型户,每户5萬元,賺了還本,虧了分文不要。

作為一個出生在塔集鎮雙橋村的創業能人,他十分關心家鄉的社會公益事業和新農村建設,多次捐款捐物。最近,當他得知該村正在新建一條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設資金不足而面臨停工的情況後,他主動與村黨總支、村委會聯繫,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並專門驅車回村,一次性捐款14萬元,解決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舉,愛鄉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讚揚。繆鵬先生還計劃支持家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興辦農民創業點,使雙橋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最近,在金湖縣塔集鎮雙橋村,人們傳頌着該村創業能人情繫家鄉捐鉅款的感人事蹟,説的是“江蘇翔宇服飾有限公司”、“江蘇哥德威爾服裝廠”總經理,廠長繆鵬先生慷慨捐資14萬元,支持家鄉興辦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現年46歲的繆鵬先生,原在金湖縣服裝廠工作,擔任負責技術和生產的副廠長。1995年初因企業改制,他在無奈之下外出創業,憑着自己過硬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很快在蘇南闖出了一片新天地。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在江陰市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江蘇翔宇服飾有限公司”,擁有資產在億元以上,員工達1000餘人。企業生產的“翔宇”系列服裝產品全部實現出口外銷。成為知名企業家,大老闆的繆鵬先生,富了不忘家鄉的建設事業,以實際行動回報家鄉,回報社會。20xx年元月,他在金湖縣招商引資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回金湖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在縣經濟開發區創辦了“江蘇哥德威爾服裝廠”,招收本地農民工和下崗職工500餘人,人平月工資都在1200元以上,企業每年上交税金都在500萬元以上,為農民增收和地方財政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作為一個出生在塔集鎮雙橋村的創業能人,他十分關心家鄉的社會公益事業和新農村建設,多次捐款捐物。最近當他得知本村正在新建一條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設資金不足而面臨停工的情況後,他主動與村黨總支、村委會聯繫,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並專門驅車回村,一次性捐款14萬元,解除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舉,愛鄉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讚揚。繆鵬先生還計劃支持家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興辦農民創業點,使雙橋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創業典型事蹟 篇3

,男,漢族,出生於1983年11月,現年31歲,大專文化程度,中共黨員,XX鎮XX村人。20xx年至20xx年,在XX大學學習了園林與食用菌技術。20xx年返鄉之後,他一心紮根在,在農村這片天地裏他深感到農民掙錢的不易,便嘗試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為村民致富,經過7年的打拼,今天的他終於走上了致富之路,村民們在他的帶動下,也漸漸富了起來。

執着夢想,誠信創業。20xx年畢業回鄉後,他得到了村幹部及村民的大力支持,在XX村擔任了有機蔬菜項目負責人。為了不辜負村民對他的信任,他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通過自主創業先使自己富裕起來再帶動周圍的父老鄉親一起致富。20xx年,嘗試着種了一畝地草莓,被前來參觀的一家日本企業看中,並與村裏簽訂了合作種植協議,註冊成立了 有限公司,進行了兩年的試種植,草莓種植取得了成功,目前已在有機草莓生產基地裏建起12個塑料大棚和1個温室。並在村幹部的幫助下於20xx年和20xx年成功舉辦了兩屆“草莓採摘節”,為XX村的草莓開闢了市場。20xx年春,他又開始負責種植XX鎮有機觀光園區的種植與管理,並利用學來的技術成功在此栽培了西瓜、香瓜等瓜果蔬菜。

刻苦學習,努力工作。他身為有機草莓園區負責人,雖然工作繁忙,但是不忘學習,積極參加農業部門舉辦的各種培訓,並且自學有關種植、養殖類知識,不斷充實自身素質。幾年來他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同時到全國各地先進地區觀摩學習,20xx年以來他分別到北京、大慶、山東等地學習了有機農業方面的技術,同時參加每年一次的長春農博會。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從一個門外漢儘快轉變成一位致富能手,他多處走訪,四方取經,空閒時間也馬不停蹄奔走田間,悉心指導村民田間管理,還從書本和網絡中查找有機瓜果、蔬菜種植的相關技術信息,現學現賣地給村民傳授先進的經營理念和市場需求,並結合實際總結經驗教訓,把自己幾年積累的種植技術和經驗,無償傳授給周邊村民和前來參觀學習的外村羣眾,並從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與種植户算明白賬,鼓勵他們實行科學種植、規範管理,加快良種改造步伐。他通過指導村民學習有機瓜果種植技術,帶領了15户周邊青年共同致富,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帶動致富,奉獻社會。通過這兩年的摸索,他感覺到本村地質肥沃,污染少,並且他看重了有機農業的發展態勢,只有發展有機生態特色農業才能更好的致富。並且他也認識到了發展有機生態特色農業,必須成規模種植才能吸引客商,一人種植不行,必須發動更多人種植。幾年來,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積極帶領全村村民發展有機農業,促進了村域經濟快速發展,使農民收入實現快速增長,XX村已形成以有機產業為主導其他農業產業共同發展的村域經濟發展格局。截至目前,XX村已建成總佔地面積57畝的有機園區,包括4,000平方米的有機農業觀光園,1,000平方米温室16棟,600平方米大棚94棟,400平方米温室2棟。已有生菜、花菜、捲心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豆角等30多個蔬菜產品獲得中綠華夏國家有機認證中心的有機食品認證。有機果蔬的種植面積38公頃,年收入100萬元;有機雜糧種植面積20公頃,年收入42萬元。 20xx年XX村人均收入達到8921元。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認為自己掙到錢不是目的,而是讓大家致富才是搞種植業的目的。通過幾年的種植,憑着自己積累的種植技術和經驗,在種植這條路上他始終還想一直堅持走下去,帶動羣眾發展種植業,讓有機瓜果蔬菜產業成為老百姓創業增收的渠道,使有機瓜果蔬菜種植規模化、規範化走向市場化,讓有機瓜果蔬菜產業成為農村農民脱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有力地推進農村農民創業致富的增收。

創業典型事蹟 篇4

張洪洲,男,現年34歲,大專文化,任陽豐鄉索店村村主任助理。從20xx年10月到現在他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辦實體,發展養殖業,帶領羣眾邊學邊走,一路風塵一路歌,掙得了養殖業的大發展,為全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全鄉聞名的養殖名人,優秀大學生村官,多次被縣、鄉被評科技致富帶頭人,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羣眾的好評。

張洪洲敬崗愛業,無私奉獻,是人民的好公僕。他善謀利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把整個身心投入到開拓創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中。20xx年10月,他響應上級號召,到索店村任村主任助理,以索店廢棄窯廠為基地,帶領羣眾共同致富。

張洪洲自擔任索店村主任助理之日起,就把自己交給了索店20xx多口人,整日與村幹部一起進組入户、訪貧問苦、訪賢問能,田間地頭、企業商店到處都留有足跡,成日的摸爬滾打,使他臉黑了,身瘦了,終於找到了村民增收緩慢的原因,他翻資料,闖市場,開座談會,殫精竭慮尋找加快發展的路子。

他從遠教網上了解到目前養豬業處於低谷,按市場規律,隨時都可能回升。於是,他萌生了到索店村窯廠辦綜合養殖小區的養豬的念頭。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立即與村“兩委”協商,要進行多元化養殖,積極謀求發展,得到索店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同意把廢棄窯廠承包給他做示範基地。他馬上投資50萬元建豬舍40間,清洗魚塘20畝,購買豬仔300頭,母豬20頭,投放魚苗萬餘尾,又利用地理優勢散養家雞20xx只。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經常組織養殖户學習畜禽的飼養、疫病防治和沼氣池的建設等技術,為大規模發展多元化、環保型養殖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陽豐鄉實施沼氣工程,張洪洲率先帶領部分養殖户去參觀了其它地方建的沼氣池,回來後又組織大家學習,讓羣眾明白沼氣工程不僅節約了能源,還有效地解決了環境污染的問題。通過學習借鑑其他地方的養殖模式,張洪洲提出了一種適合當地實際的高效、節約、環保的多元化養殖模式:用糧食餵雞,用經過消毒、發酵、烘乾、粉碎的雞糞加上能量元素,配成母豬飼料,豬糞又進入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和沼渣,沼氣用於照明、做飯。這種養殖模式有效地利用了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收入。通過他的帶頭作用,陽豐鄉一下子發展了近千口沼氣池,僅僅這項工程,使村民節約燃煤及電費,還有效地解決了養殖帶來的污染問題。在他的帶動和示範作用下,索店村趙全洲、魏祥龍、安建喜等也緊迫而上,形成你追我趕快速發展的局面。

20xx年,隨着養殖事業的逐步發展壯大,張洪洲和養殖户們商量後,決定成立陽豐鄉養殖專業經濟協會。經濟協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生產規模逐步擴大,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也大大增強。協會利用遠教站點組織會員進行學習,舉辦養殖培訓班,方便學員學習技術,協會還負責制定生產規劃,協調養殖發展中的品種資源,籌措資金,市場銷售等,解除了羣眾後顧之憂。在協會的指導和幫助下,養殖專業户越來越多,並各顯特色,為農民致富奔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近三年來,張洪洲不斷學習、刻苦鑽研、瞭解市場、反覆實踐,不斷壯大發展規模,增強了輻射帶動作用。他的綜合養殖小區存欄仔豬300頭,年出欄近1000頭;養母豬30頭,年繁育仔豬500餘頭,除自養外還供給其他養殖户仔豬200餘頭;魚存塘一萬尾,年出塘鮮魚20xx0公斤,散養雞出欄4000只,以自己的致富行動帶動了索店村養殖事業的發展。現在的張洪洲對村官充滿信心,對養殖業充滿感情,準備明年再建一棟豬舍,增養母豬30頭,使生豬年出欄達到1200—1500頭;再建一棟雞舍,散養家雞5000只,同時利用自己的養殖技術和經驗,充分發揮村官和協會的雙重作用,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他説:“現在索店村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雖然與其它經濟發達的村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但我堅信,只要肯登攀,艱苦創業,一定能改變貧窮的面貌,推動全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創業典型事蹟 篇5

段勇謀,男,漢族,36歲,畢業於慶陽醫專,是一位優秀創業的養雞大王,人們喜稱他為“雞司令”。近幾年來,他靠養雞走上了脱貧致富的道路,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起勁,成為優秀創業的楷模、全村致富的領頭人。

像當地很多農村人一樣,段勇謀是一個踏踏實實、勇於拼搏的年輕人。1997年學校畢業後,在深圳一家醫院工作,由於家庭的原因,工作了大概2年多就辭職了,於20xx年在太莪鄉街道開辦了一個診療所,從事中西醫疾病治療,一心經營着診所,憑着他們夫婦兩人待人誠懇、責任心強的職業道德,診所收益較好,維持着一家人的生活。20xx年,憑着一腔熱血,他覺得從醫所需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肩負無可估量的責任,加之實施合作醫療以後,開診所的收益甚微,遠遠不能滿足家庭生活的需要,

20xx年3月,他在西峯做起了電器生意,由於經營不善,他只能關門重新尋找出路,20xx年3月,他孤身一人到北京打拼,做起了鋼材銷售生意,由於初來乍到沒有銷路,做生意賺的錢只能勉強維持生活,闖蕩了進十年仍然沒有改變窮困的局面。於是,在20xx年11月,

他回家創業,20xx年的闖蕩生活,雖然沒給他帶來多少財富,但是卻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閲歷,也為他日後的創業積攢了寶貴的經驗。

在外打工的艱辛使段勇謀20xx年回鄉後決意再不出去打工了,準備自己再次創業。以他打工的經驗,憑他的人力財力要想成就大的事業是很難的,搞不好產業沒有發展,自己還有可能背上一身債務。他實地分析了自身及環境的優勢,認為太莪做為一個山後鄉鎮,資源優勢充沛,加上進年來合水經濟迅速發展,餐飲類行業增多,對蛋雞的需求量增大, 於是段勇謀腦海中便產生了發展養殖的念頭,説幹就幹,他在説服媳婦後,便開始考察學習、籌集資金、選址建場。但當時由於缺乏經驗,資金有限,只建了兩棟十間雞舍和育雛雞舍兩間。於6月份和9月份分別購進了兩批雞苗,各三千隻,在他的精心飼餵下雞苗茁壯成長,加之近幾年蛋雞市場行情走俏,幾年下來收入還算不錯。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場需求日益增大,當前的養殖規模已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於是,他決定擴建雞場。這時候,媳婦看他的事業乾的是如火如荼,也關掉了診所,加入到他這個的創業項目中來了。

20xx年,經過各方面考察和市場調查,他與媳婦決定改建自動化養殖,同時擴大養殖規模,增添新的養殖設備。制定好各種改建方案後,最頭疼的問題出現了,資金不足,怎麼辦呢?這可把夫妻倆難住了,思來想去,最後,他找到了政府。瞭解到他的情況,領導都特別重視,給予了大量的鼓勵和多方面的支持,極力扶持他的養雞事業。對於他面臨的資金困難,結合婦女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這項政策,政府積極些協調,鄉婦聯以最快的速度特事特辦,幫助他以及母親各辦理到一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共16萬元。解決了資金問題,結合他之前的改建方案以及多年來的經驗,改建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到20xx年,雞場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建成自動化養雞舍11間(8m×33m),可容納蛋雞4000只,新購雞籠240套,自動化喂料機一台,清糞機一台,新建飼料房3間,並且全部投入使用,家庭純收入達14.8萬元。 20xx年他是收益頗豐的一年,他不僅得到黨的政策優惠、各級政府領導的扶持獎勵,科技部門的技術指導,較好地經濟收入、較多的經驗,最為重要的是收穫了信心和勇氣。20xx年,在政府的政策引導和下崗職工失業貸款的支持下,雞場再次擴建。段勇謀與媳婦清算出近幾年經營養雞場的純利潤收入,加之在政府幫助協調申請到八萬元的婦女小額貸款,共新建自動化養雞舍一棟(8m×33m),新購自動化喂料機、清糞機各一台,預計在11月份正式投入生產經營。

到目前為止,段勇謀的雞場已擁有自動化養殖廠房96間,年存欄蛋雞近萬隻,庫房6間,庫存玉米180噸,育雛雞舍4間,雞籠120套,育雛籠120套,自動化喂料機、清糞機各兩套,飼料粉碎混合機1台,電瓶翻斗車1輛,時代輕卡運輸車一輛,成為太莪鄉最大規模的蛋雞養殖場。

在他創業收益的同時,他沒有忘記鄉鄰,現在他正積極申辦蛋雞散養合作社,鼓勵引導鄉鄰加入,對上門取經的鄉鄰,他總是耐心輔導。他通過供雛雞、供飼料、供技術、幫助銷售禽蛋產品等幫扶措施帶動養雞,現已成功發展養雞大户3户。

通過漫長的摸索,段勇謀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致富之路。這是一條依靠科學技術創業致富的道路,雖然他取得的成績對社會的貢獻是星星之火,但對我們鄉農村經濟發展的示範作用已形成燎原之勢。現在他又規劃設計了新的發展藍圖,進一步學習科學養雞的同時創立自己的品牌。他認為沒有品牌的商品就像人沒有名字,永遠走不出家門。接下來,他會更加努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蛋雞養殖行業,讓他的養殖廠不斷髮展壯大,同時帶領更多的鄉鄰走上致富的道路!

創業典型事蹟 篇6

董,男,漢族,1954年3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富裕縣,現任山東省青島市雙融篷布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市誠信工藝品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

董**年輕時就在生產隊任過隊長,在村國小當過民辦教師、教導處主任。由於家庭人口多,家境貧寒,在學校工資低,生活極為困難,他天性好強能吃苦耐勞,始終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帶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拼。1994年,董一家來到了山東青島膠州李哥莊,最初是給單位或企業打零工,當過保安、包過醫院食堂、開過飯店,什麼活都幹。後來有很多家外企在這裏落户辦企,他又到企業找活幹。他勤奮好學、善於思考,短短的時間內就摸索出了做副食生意的門道。經過幾年的努力,個人手頭上有了一些積蓄,通過自籌,在XX年5月他開辦了一處首飾加工廠,自己單獨開始經營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他逐步摸出了兩條制勝之道:一是注重商品質量,絕不經營假冒偽劣商品,保證所售貨物貨真價實;二是誠信經營、禮貌待人,從不坑蒙欺騙,堅持誠信第一的原則。由於他經營有方,管理到位,商品貨真價實,他的商品總是能贏得顧客的信賴,生意十分紅火。隨着生意的做大,他又於XX年在山東青島註冊了誠信工藝品有限公司。面對全新的領域,他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他認為,開公司、辦企業,就不能像以前開加工點那樣,只要誠信經營,僱傭三、四個人就行了。要把企業辦好一定要真正的會經營、會管理。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管理促發展。在注重借鑑傳統管理經驗的同時,他不斷創新經營方式。在實踐中他摒棄了一些舊的用人做法,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用人原則,全面推行多勞多得、工效掛鈎的工薪制度,大大增強了員工的緊迫感、危機感和競爭意識,把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內容納入規範之中,全方位、高標準地規範全體員工的思想、道德和工作行為。他不惜重金,高薪聘請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實行聘任制,嚴格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操作。經過不斷磨合與充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量化考核,形成了環環相扣的管理鏈,使全體員工由他律到自律,進而潛化為自覺的發展過程,主動參與管理之中,形成了一種值得借鑑的企業管理文化。

創業的征程無疑是艱辛的,董一步一步、堅定不移的邁向自己的奮鬥目標。從XX年創辦企業開始,他在山東青島已擁有2處固定資產達500萬元的工藝品加工企業,在山東菏澤一處。2019年,他在青島膠州李哥莊又註冊了青島雙融篷布責任有限公司。董善於掌握市場信息,虛心向同行學習,看準了篷布生產市場,大膽地幹起了篷布加工企業。現如今,生意紅火,銷售市場暢通,年平均效益可達200萬元。

短短几年之內,董從一個打工仔發展到擁有幾家公司的大企業家。取得這樣的成就無不與他的務實肯幹、敢幹敢闖、平易近人、秉公守法、誠實守信密不可分。無論是賣貨還是做企業,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依法納税,從未藉故不繳或少繳税款,更未弄虛作假,偷逃税款。作為一個依靠自己雙手先富的致富者,他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始終惦記着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愛護員工,關心他們的生活。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只要他們遇到因難,他都及時去幫助解決。員工和老鄉家中有婚喪嫁娶等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必定到場。在工作中理解員工的疾苦,在待遇上向苦、髒、累崗位傾斜,盡最大可能改善勞動條件,營造和平共處工作環境,滿足員工勞動保護的要求。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和全體員工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員工中享有很高威望。

董經營之路向人們昭示着一種經營管理理念的成熟和成功,也向人們證明了一個創業者艱辛的奮鬥歷程。對於56歲的董而言,前行的路依然漫漫,荊棘與光明同在,機遇和挑戰共存,但是有理由相信,他會一步步走得更好、更平穩,從而在經營管理中取得更好的發展,做的事業會像青松一樣四季常青!

創業典型事蹟 篇7

我是來自雲南商務職業學院13級會計專業的範成,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家住雲南省富源縣。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始終保持着積極向上的心態,妥善處理好學習和工作兩者之間的關係,謙虛做人,踏實做事,努力做到全面發展。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清楚地認識到自身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因此,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個人素質。面對接下來的人生之路,無論面對什麼困難,我都積極面對,勇往直前。我的座右銘是“堅持就是勝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介紹:

一、思想上:黨是我前進的動力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積極主動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貫徹執行黨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努力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擁護黨的領導,並較早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也正因為如此,我很榮幸的參加了20xx級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培訓期間我認真學習,增加了我的黨性修養,最後,我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培訓班的學習。我在班內經常幫助同學解決疑難,並把我在各方面所學到的經驗跟他們分享,也帶動了同學們之間的良性溝通交流,做好優秀團員的模範作用,於 20xx年5月通過表決成為中共正式黨員。這與同學們對我的支持,老師對我的肯定是離不開的。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時刻履行着一名黨員應盡的義務以及責任,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關注國內外大事,學習黨內外知識。

二、學習上:知識是我前進的船槳

20xx年9月,我成為了會計系的一名成員,同時我也深深認識到,學生的天職就是以學習為本,尤其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要想為國家做貢獻,能夠在社會中具有競爭力並佔有一席,就必須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做基礎。

我的大學生活很充實,但剛剛來到學校那時候我也會有過掙扎,有過空虛,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覺得一下子從高中那種忙碌的生活變的現在這麼迷茫,我甚至想回到高中復讀。

後來,我找輔導員訴説了自己的心事,輔導員的那些語重心長的話語,對我自己是一種蜕變的動力吧!自此以後,我的大學生活變的很充實,大一我加入了學生會,在學生會我學會很多做事做人的處理方法。參加校園的會計模擬手工大賽,雖然只是三等獎,但是給自己是種鼓勵,對自己的專業更加有興趣,那時候真的很開心,那是自己付出的收穫。

其實來到校園,進入我們這個系就要明確自己的目標,那時候我們也會很盲從的選擇,去報考英語四級,計算機等級,專升本等,但多學點知識其實很不錯的,但是一定到合理安排好自己學習計劃有條有序去實施。

要明白的是當你找工作時,領導主要看的是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其他的在簡歷裏只是你的特長技能。這也是我在大學生活裏要求自己的學習心態,每週給自己一個計劃,每個月給自己定個目標,你會發現時間過的很快。大二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下,讓我有這機會實踐會計工作,雖然就有兩個月,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對學習的認識,從老師教什麼學什麼,到我內心深處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渴望在大學短暫的三年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在專業科目和公共科目學習中,我一直以一種端正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刻苦努力,勤奮上進。我目的明確、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習態度,使得我虛心向老師、同學們學習,作為班幹部,帶領同學們一起努力,工作的繁忙併未影響我學習的熱情和進度,我一直努力將成績與能力同步提高。同時,我不再滿足於本年級本專業的學習,其中還有些別的專業的課,每天的忙忙碌碌,使我從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也正因如此,通過各種知識的不斷涉獵,我具備了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工作上:工作是我前進的事業

現在我們已經上崗快三個月了,很多事真的不能太早去下結論,其實剛剛面試回來,父母知道公司離家比較遠,意思是可以考慮重新再找工作。但是自己覺得也許這份工作很適合自己的發展,畢竟運營型企業最能鍛鍊會計,糾結一番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了。

目前,我在雲南陸航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工作,承擔公司財務的所有工作,從做賬,開票,認證,做報表,税務申報,年檢等。在單位裏,領導對我很照顧,給我很多鍛鍊的機會,雖然事情很多很忙,但是你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那樣能力提高很快。在工作不忙時我會幫一些小企業做做賬,其實你可以學習到各個行業的做賬方式,所以正在和幾個朋友籌劃成立一個代帳公司。

現在我不僅要學會做事還要學會管理,創業也是我一直的夢想吧,起初只是朋友在辦理業務時,有人要她介紹可以簡單的代帳工作。她就把我的聯繫方式給了客户,於是那就是我的第一份兼職。客户是生產農產品商品,屬於免税企業,我只需要給他零申報。其實越做你會覺得越有意義,我經常會在網上推廣,也會在空閒下班時候打些宣傳單去張貼;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做了才會感受它的酸甜苦辣。雖然都是很簡單的事,是否能堅持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害怕會吃虧,多學多做説明你對某件事情還比較重要。由於現在找我代帳的客户變多,接下來我和朋友覺得把公司組建好,也許有一個機構會更有團隊精神。接下來自己可能會更忙,但是我覺得活得很充實。

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源於我抱着一顆不平常的心態去對待生活。有句話説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對自己的定位決定了一個人可以取得的成就。我深知自身還存在許多不足,但我具有堅定的信念,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成長的道路上,還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厚德博學、求實創新、勤奮鑽研、勇往直前。

一切的成績終將屬於過去,明日東方又將有一輪嶄新的紅日升起,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將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工作,爭創一名新時代的優秀大學生,在不久的將來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創業典型事蹟 篇8

他是創新創業的有心人

強海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08級電子商務班學生,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學習為強海波的創業夢想打開了一扇大門,而學院為大學生開辦的“《贏在中國》馮志剛創業培訓系列講座”,讓強海波感受到一種創業的激情,馮志剛身上所具有的堅持不懈、學無止境、吃苦耐勞、執着肯幹的精神也體現在了強海波的身上。20xx年11月10日,根據老師專業課的要求,結合專業所學,強海波在淘寶網上註冊創建店鋪,專營女鞋,經過不斷的摸索經營,邊學習邊實踐,半年後店鋪的信用級別達到一鑽,獲得初步成功的他,又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帶領班級其他同學一起淘寶創業。強海波同學一邊學習一邊創業,在創業的同時,積極參加院系各項活動並獲得多項個人榮譽,如:院“職業技術能手”、院“社會實踐之星”、系學生會“優秀幹事”稱號、“我心中的雷鋒”主題網頁設計大賽一等獎、photoshop公益海報設計大賽三等獎等。

他是大學生創業的帶頭人

20xx年,在系總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和電子商務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強海波開始思考讓更多的同學能夠把握電子商務大發展這個契機,使同學們在淘寶創業路上實踐實訓,得到鍛鍊。他與王蓬鬆、王家闊、廖立忠三位同學共同創辦了電子商務創業協會,並擔任協會會長,強海波同學開始帶着同學們一起面向全院學生宣傳淘寶網和電子商務相關知識,並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開展了“新光杯”大學生網絡營銷大賽,圍繞固定產品實行網絡營銷,鍛鍊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20xx年12月至20xx年6月,開展了“網頁設計大賽”,學習網絡技術,培養專業電子商務人員;20xx年3月,舉辦了“淘寶座談會”,由淘寶創業較好的同學親身講解,體驗淘寶創業樂趣,增進淘寶創業信心;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開展“第一屆網絡創業大賽”,親身體驗,自主創業,店鋪評選,網絡創業;20xx年11月,舉辦了“網絡創業交流會”。同時,他還舉辦了一系列淘寶課程、電腦技術培訓,讓大家瞭解網絡技術,激發創業興趣,使得越來越多的同學對電子商務和淘寶網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是大學生創業的成功人

如今,強海波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他的店鋪也在做大做強。20xx年7月29日,他正式在蕪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了蕪湖佳雨商貿有限公司,並註冊了“蕾佳娜”品牌,開始經營自己的品牌和公司。8月25日正式入駐淘寶商城“蕾佳娜服飾旗艦,進軍B2C(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拓寬市場。10月11日強海波的淘寶店鋪升級為皇冠店,成為行業排名靠前的淘寶小店,他同時擔任淘寶店鋪街女鞋行業排名的前5名的B2C商城的店長。現在,他的淘寶商城每月的銷售額達到50萬元以上,其中20xx年12月份高達102萬元,每月淨利潤達到6~7萬元,強海波在校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都來自他的創業收入,在校期間他還憑創業購置了自己的私家車。在他的帶領下08電商班曹陽、王家闊兩名同學已成功地在蕪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了蕪湖億多商貿有限公司、蕪湖市夢琪商貿有限公司;09電商第名同學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他還力所能及地提供本系學生創業資金、各種大賽獎品、贊助系部迎新晚會等。受他的影響和培訓,他所在的班級在校走上淘寶創業的大學生已有30餘人。

他是值得推薦的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典型

我院學生就業創業取得的成績是與學院黨委的高度重視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與上級黨政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分不開的。近兩年來,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中湧現出強海波、王守雲等典型,受到中國教育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安網、蕪湖日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宣傳。蕪湖市委、市政府對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倍加重視,市委副書記潘朝暉、副市長詹雲超多次帶隊來學院進行調研。潘朝暉副書記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工作,20xx年6月19日在學院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學院大學生創業基地,潘副書記指示隨行的市人社局和學院領導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工作,要通過提供政策上的指導和經濟上的扶持等多項措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和搭建更加廣闊的平台,重視典型示範引路,讓更多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即走上創新創業之路,使我院成為全省高職院校創業人才培養的最佳基地。

創業典型事蹟 篇9

原來在一傢俬營企業打工,每月的收入也不錯。但是,在20xx年的八月份,他的思想發生了轉變。他認為在私營企業裏打工,把自己最好的青春都浪費在了別人的事業上,而自己將來只能是維持着温飽,沒有一份真正的自己的事業。

於是,在20xx年的8月份,他開始着手想着自己應該開創一些自己的事業。他看見農村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家中撂荒地特別多,而現在保護地生產是政府大力提倡,大力扶持的產業。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創業的方向。目標確定好了以後,他説幹就幹。先後和村裏的幾個老大哥合計在組裏的旱田裏建暖棚,大家也都有這個想法,可是沒有人出頭聯繫。也形不成規模。於是,蔣立勇説,這個大家放心,我出面聯繫土地串換,大家準備跟我好好幹吧。他在本組的十二天地中規劃出了一塊地,大約有三十多畝,挨家做地主人的工作,把大家的工作做通以後,就每家簽訂了一份協議,承包下了土地以後就開始建暖棚了。

習慣了在企業中坐辦公室的他,在建棚中吃盡了各種苦頭。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他本人很胖,一百八九十斤的身體在酷暑中揮汗如雨。早晨,天不亮就來到棚裏,休整後坡,山牆,一鍬一鍬的挖土,一鍬一鍬的堆砌;中午,驕陽似火,刺眼的陽光照在身上就像用刀子在身上割,身上的皮曬脱了一層又一層。傍晚,毒辣的陽光稍微收斂了一點,蚊子又鋪天蓋地的擁上身來。經過半個多月的艱苦努力,棚終於有個模樣了。看見平時習慣了上班下班,每天生活的很悠閒的他,能這麼吃苦,在他的帶領下,大家也都起早貪黑,比着幹,先後建起了七個高標準的暖棚。棚建好了以後,緊接着就要起壟,栽苗,他的腰不好,長時間的哈着腰幹活,腰疼的受不了,他就跪在壟溝裏,一棵一顆的栽苗,劈葉子,除草,每天下來都是腰痠背痛,有的農户在生產過程中因為不懂技術,他就主動聯繫鄰村的有經驗的技術員定期到棚裏指導管理,每天在忙完家裏的活以後,還要到其它棚裏隨時瞭解他們的情況,保證在自己的帶領下大家都能共同致富。

創業典型事蹟 篇10

鬱鬱葱葱的田野,明媚的陽光肆意流泄。在百丈鄉大滿村沿線公路旁的一大片馬蹄田邊,我們見到了百丈鄉鼎鼎有名的“種植能人”——韋啟恆。

27歲的韋啟恆畢業於廣西農校,因為畢業後沒有工作分配,一直在杭州打工。2019年夏天,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工廠不得不放假,揣着不安和困惑,他回到了老家百丈鄉大滿屯鸞村。“打工雖然也有一些積蓄,但坐吃山空,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天天閒在家裏,心裏很不是滋味。”韋啟恆説。於是,他每天都琢磨着找點事做,心想不能讓自己這幾年農校白唸了,他決定學以致用,開始尋求從種植這一方面尋求突破,百丈鄉儘管地處偏遠,但是卻交通便利,良田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多方考察斟酌後,他決定聯合周邊羣眾一起種植甜玉米。由於畢業於農校,掌握着一定的農作物種值的知識;而且韋啟恆本人謙虛好學,他不厭其煩地向農校的種養專家請教,並向鄰縣的種植大户學習種植技術和經驗,多次邀請讀農校時的老師和專家到自家的基地去指導。通過多方學習和自己在實踐中的不斷摸索,韋啟恆很快學到了一整套適合種植甜玉米的本領。韋啟恆種植的甜玉米由於個大粒飽滿,營養豐富,口感好,頗受市場青睞,一收穫便引來老闆大批量收購,1.4元/公斤,很快便銷售一空,沒有了銷路的後顧之憂,韋啟恆第一次創業就賺了一個“滿堂紅”。

“與打工比起來,自己創業比較辛苦,而且也有風險,但是現在政策那麼好,政府幫我辦理了返鄉農民工優惠證,創業有補貼,有了政府的支持,我相信,只要堅持,最終會獲得成功。”韋啟恆信心十足地告訴筆者。現在,在鄉、村幹部的支持下,他貸款又擴大了種植規模。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他種植的120畝芋頭前不久又獲得了豐收,韋啟恆主動走出去,聯繫外地老闆到百丈收購,2.4元/公斤,純收入達十多萬元。

往日打工仔變成了家鄉致富帶頭人,韋啟恆通過種植鼓了自己的腰包,同時也帶動周邊村民加入到種植行列中。今年夏天,韋啟恆決定租下大滿國小旁的一片農田種植馬蹄,由於看到他通過種植富裕起來了,周邊的羣眾也被帶動起來了,羣眾也自發種了三十多畝,對於鄉親們的求教,韋啟恆總是毫無保留地向他們傳授經驗,進行技術指導。眼下,是馬蹄進入分櫱生長的重要時期,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他在田間指導羣眾。預計今年所種的馬蹄將達到6000斤/畝,產值將達到5000元/畝。

創業典型事蹟 篇11

吳峯鬆,男、1970年2月出生,國中文化,是鵝湖村第五組村民。該同志國中畢業後就在家務農,他是個不安“本分”的人,有經濟頭腦、勤奮好學、吃苦耐勞,還敢於用超前意識把握住發展機遇。當時,本地生豬養殖都是以家庭飼養為主,難以形成規模,市場供應不足,吳峯鬆同志就瞄準了發展生豬養殖行業。

經市場調查,家人討論後、説幹就幹,九0年在家裏搞起了小型養殖場,引進優良種豬2頭,母豬6頭。經他一年的細心餵養照料,當年就獲得純收入上萬元。初戰告捷,論常人可能是穩紮穩打,慢慢擴大發展。但是吳峯鬆是個不滿足現狀、“野心”大、有遠大報負的一個同志,他這“一發”就不可收拾,先後建了一個佔地面積10多畝、建設規劃比較科學的中型養殖場,又承包了村委會120多畝茶園和100多畝油茶,還建了一個水域面積20多畝的養魚基地,在鵝湖街上開了一家飼料零售店。現在吳峯鬆的產業達到年出欄肉豬200餘頭、仔豬1000餘隻,出售浮紅茶800餘擔、茶油1000多公斤,飼料零售額26萬元,年家庭收入達到18萬多元。吳峯鬆同志現在是遠近聞名的種養專業户,在他的帶動下,鵝湖鎮的種養業迅速發展起來。

吳峯鬆同志的典型事蹟,村支部、村委會非常重視,把他列為重點培養髮展入黨對象,20xx年9月,吳峯鬆同志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吳峯鬆同志先後獲得了市委、市政府頒發的《青年星火帶頭人》、《全市農村種、養、加、銷十佳大户》、《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和縣委、縣政府頒發的《農業結構調整典型户》、《兩帶標兵》、《種養專業户》、《優秀黨員》以及鎮黨委、政府頒發的《發展特色農業標兵》等十多項榮譽稱號。他的愛人童月香同志被選為市人大代表。

創業典型事蹟 篇12

張,男,1963年出生,1987年參加工作,失業前在牟平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1996年,張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雙目失明對張打擊很大,丟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來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説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1996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學習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醫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

1998年,學習了2年按摩推拿技術的張,按摩推拿技術有了很大長進,並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師證書。因為工作和技術出眾,他被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留用。

中國推拿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這種療法已經流傳很久。它簡單有效,而且極少創傷,目前不少人被頸肩腰腿疼痛、內婦疾病或兒科疾病所折磨,因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或手術的疼痛而不願採用藥物或手術,或手術藥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頸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強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術的決心。平時,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與老中醫切磋技術,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後,他的按摩推拿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絡繹不絕,聲譽很高。

1999年年底,學有所成的他,謝絕了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奮鬥歷程。

202019年初,他租用親戚的草鋪,在牟平區牟山路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剛開始,店裏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殘酷的現實,讓他有了關門的念頭。但他又不甘心。心想:這推拿按摩技術就這樣白學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還是收費過高?他開始反思,不能讓學到手的技術,就這樣沒有用武之地。他試着免費為有頸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經過他的推拿按摩,都説效果不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這樣4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生意越來越好。創業成功後,不忘回報社會,他用學到的知識,又培訓了2名學員。

2019年,為了長遠發展,他又花5萬元在東油小區購買了一處門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創業典型事蹟 篇13

一、錘鍊意志的四年

1983年,谷秀全懷着憧憬和夢想,頂替父親來到了長江重慶航道局豐都處白沙坡信號台,成為川江航道一名信號工。偏僻的環境,單調的工作,拉信號、買米、買煤、挑水、煮飯……一下就將她的夢想擊得粉碎。原以為信號工很浪漫的她從憧憬中回到現實,面對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礙和困難,自幼患上小兒麻痺症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擔一挑水約需20分鐘,而她擔半挑水就需1小時,買一次米幾乎要耗去5個小時。生活的不便,個別人的冷嘲熱諷,常使她夜不能寐,每當夜深人靜時,她反覆地問着自己:“我的選擇對嗎?殘疾人能幹好信號工作嗎?”在彷徨和猶豫之時,張海迪、吳運鐸、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不行,絕不能讓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做生活的強者!”她在心裏發着誓。戰勝自我的谷秀全,象換了個人似的,工作上她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向書本學習,很快就熟悉了信號工作。為了給行輪提供優質的服務,她仔細琢磨,細心觀察轄區航道水流、態勢、過往船舶噸位、航速,測算出各類船舶通過控制河段的時間,準確、及時地指揮着行輪安全通過控制河段,贏得了行輪的好評。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殘疾人,要適應信號工作的生活,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勞動,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閒時間備好一段時間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幾次,電瓶拿多了走不動,就提幾個走幾十米,又再返回提幾個,往返數十次。白沙坡4年的信號工作,磨練出她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二、愛的奉獻

殘疾人更需要愛,可是身有殘疾的谷秀全卻充滿了對他人的愛,她十分珍愛與她朝夕相處的姐妹們。雖然她行動不便,為讓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經常冒雨或頂酷熱步行到3公里外的郵電所交本台的電話費,同志們都關心地説:“你的腳不方便,以後就不要去了,讓我們去吧。”但她執意不肯。台上職工譙懷玉的父親因病到重慶醫治,需譙懷玉隨行照料,谷秀全就連續當班一晝夜。女工熊德榮懷孕後,谷秀全數次跛着腿,陪她上醫院作婦檢。一次意外,懷有身孕的熊德榮險些流產,谷秀全與台上職工主動換下熊德榮,擔負起值班任務。一段時間,信號台周圍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發信號和觀察航道狀況,谷秀全就陪着女工,為她們壯膽,一起出門發信號,觀察轄區航道。李勝祥師傅剛來台時,由於炊具等生活用品沒帶來,她就主動拿出炊具、燃料給他。前年,豐都航道處維修站一女職工遭遇不幸,她帶頭捐款。社會發動給殘疾人捐款,她也積極響應。在谷秀全的愛心感召下,台上職工親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的“四互”班組團結精神。

三、信號台的領頭雁

四、做個優秀的信號員

峽江深處的航道產生了一位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消息傳來,長江航道乃至長航全線職工精神振奮,而谷秀全知道自己作為一名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的代表,要不辱使命,還要加強學習,努力工作,在長江航道信號崗位上實踐好好“三個代表”。因此,工作之餘,巡迴演講途中,都可以看到她學習的身影,她所在的單位也從政治上關心她,生活上照顧她。谷秀全出差多,回到信號台,她心裏總有一種對不起台上同志的感覺,認為自己出差在外,給台上其她同志增添了負擔,雖然台上早已用上了照明電、安上了自來水,但她一回到台上,總是搶着搞清潔、做衞生,在信號台那蜿蜒的小路上,人們時常還可以看到她跛着腳前去交電話費的身影。台上的姐妹們都説谷秀全變了,變得觀念更新了,責任心更強了,説話更在理、更讓人信服了。谷秀全所在單位黨組織的負責人説:谷秀全沒有變,她質樸謙虛的品格、共產黨員的本色沒有變。

變的是觀念,不變的是信念。谷秀全所在的忠縣信號台,隨着明年6月三峽工程一期蓄水將失去存在的功能,而僅重慶航道局就有近千人將失去崗位,現在谷秀全帶着她的姐妹們堅守在信號台上,她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在她的身後,是一串堅實的腳印。

創業典型事蹟 篇14

每當走在建設路與前進路路口的時候耳畔總會傳來一陣陣孩子的笑聲——這裏便是金鑰匙幼兒園。幼兒園創辦於2019年,是一家以保持個性化特色化全面發展為辦園宗旨,完全以幼兒為主體的快樂成長樂園。幼兒園成立2019年以來,老師們把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灑在幼教事業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取得了顯著成績。幼兒園曾經獲得過內蒙古自治區全國青少年少兒藝術大賽銅獎,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一個人——金鑰匙幼兒園園長丁豔容。

她用心——為孩子們建起一個家

今年39歲的丁豔容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幼師專業畢業後在右中支教,當時學校的教學條件特別差,她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為了更多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定要開辦一家好的幼兒園,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憑着這樣的信念,她終於在2019年來到保康,租下60多平米的平房開始創業。創業之初,起步艱難。幼兒園知名度低,生源不足,資金週轉不靈,各方面費用捉襟見肘。她憑着一顆不服輸的心和對幼教事業執着的愛,開始籌措資金,裝修教室並且親力親為,手磨起了繭子,人瘦了十餘斤,但飽含丁豔容心血的金鑰匙幼兒園終於辦起來了。萬事開頭難,幼兒園開學了,可是隻招到了5個孩子。這5個孩子的學費連基本費用都不夠,可是她卻完全按照正規的課程開課了,還自出資金請來各種專業老師為孩子授課。在她全心全意的投入和付出下,許多家長都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可喜的變化:孩子回家後主動地問候父母,還能自己刷牙洗臉。都對她的教育方法深深認可,家長之間慢慢口碑相傳,不到3個月時間孩子漸漸增加至40人。但她深知這只是一個開始,惟有使自己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協調管理能力才能讓自己的幼兒園形成規模。2019年她將幼兒園遷至建設路這個兩層的小樓內,開啟了她的標準化幼兒園之路,並且自出資金加盟了"北京新中國式家長學堂""紅孩幼教中心"將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帶到園裏,隨着教學質量及環境不斷改進,金鑰匙已經成為保康鎮知名幼兒園,慕名而來的家長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120個孩子,6名老師。她還根據不同學齡孩子的敏感期針對性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價值取向。她把這裏的每一個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孩子,整夜照顧長託流感小朋友,這裏真正做到了用良心辦教育,憑良心辦事情。回首創業的十餘年,一路艱辛但也有很多的感人故事……

她用愛——為孩子們點亮一盞燈

丁豔容本身貧苦的成長曆程讓她對弱勢羣體的無助更能感同身受。2019年4月份,幼兒園來了一個特殊的家長和更為特殊的小朋友——個獨臂的奶奶帶着自閉症的孫子。這樣的情況真的是建園以來首次碰到,瞭解情況後才知道,男孩名叫郭德東,眼看孩子到了學齡,然而走遍了鎮內大大小小的幼兒園,竟沒有一個願意收他!孩子的母親感到了深深的絕望,金鑰匙幼兒園是她最後的一個選擇。也許,丁豔容的拒絕可以和別的園長一樣冠冕堂皇,也許,孩子的母親也已經習慣了一樣的歧視。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就熄滅了一個家庭對這個世界最後的一點點希望了呢?看着殘疾的奶奶,哭泣的媽媽,和明顯被社會的無情傷害的表情木訥的父親。丁豔容的內心百轉千回,幼兒園不是她一個人的。她要為其他的小朋友負責,要對其他小朋友的家長有所交代,甚至是對於這個自閉小男孩的老師所要付出的更多而給予考量。一時間表面平靜的她內心已是波瀾萬狀,可是自始至終,總有一個堅定的聲音在告訴她: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為人父母,又怎麼真的狠下心將一個含苞待放的花蕾殘忍的拒之門外呢!接收一個自閉兒童的選擇是一瞬間的,對其的教育卻是長遠的。自閉症的孩子不説話,不表達,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幹什麼,甚至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無從下手。丁豔容只能派一個老師專門陪護他,在他較為安靜的時候讓他和小朋友們一塊兒學習,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哄着他玩,保證他的安全。就這樣,一晃就是2年,那個如脱韁野馬無法束縛的自閉小孩兒變得安靜了許多,聽話了很多,丁豔容的心裏,也溢滿了深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她用情——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

無獨有偶,2019年3月一個高位截癱的小朋友郭強來到了金鑰匙幼兒園。在一次車禍中,他失去了父親,母親粉碎性骨折,這樣的厄運對於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無疑是滅頂之災。他失去了行走的權利,失去了在陽光下奔跑的樂趣,失去了一個孩子最最簡單的快樂。秉持着愛既教育的信念,丁豔容依舊義無反顧的接收了他。不同於那個自閉的小男孩,這個小朋友智力健全,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自身非常的樂觀、懂事、有禮貌。每一個幫助他的小朋友和老師都能得到他一句怯生生但又堅定的"謝謝"……在每天照顧郭強的過程中丁豔容發現郭強寫字特別漂亮並且畫畫特別好,她隨即自己掏腰包為孩子請來專業的老師對於他一對一的專業指導。她説:"作為一個園長不僅要想到孩子的童年,更要為所有孩子的未來着想,我希望我園裏出去的孩子將來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中,通過從小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能讓他們在社會上有良好的生存空間,也希望像郭強這樣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長,將來在某一個領域找到自己的就業之路!"在生活中丁豔容給予了郭強特殊的關照,平時大小便的時候至少需要2個老師共同配合,由於下半身沒有知覺,很多時候還會拉尿在褲子上,丁豔容和她的教師團隊總是不怕髒的一次次的換洗,這樣的愛,甚至趕超了媽媽的愛。

她用身——為孩子們立起一座山

"人生的價值只能在付出和奉獻中實現"-這是丁豔容為自己立的座右銘。生活中,她不僅經常減免困難孩子的學費,平時對園裏的老師也是關愛有加。站起來是一座高山,躺下去是一座豐碑。通過她的言傳身教園裏的老師們更加熱愛工作,把工作看成是一種幸福、一種快樂,幼兒園變成了一個平等和諧的大家庭。她還是一個全力配合社區工作的有為青年,從社區關工委成立開始,全力配合關工委的各項工作,主動和社區溝通,聯繫,盡最大的能力協助社區的工作。2019年更是向社區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今年三八節來臨之際,丁豔容主動和社區聯繫,願意從自己個人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幫助身邊生活困難的婦女姐妹,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丁豔容滿心滿眼的困苦和無助,唯有一股不服輸不放棄的堅持讓她走到了今天,她覺得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去幫助一些人,給一些人以希望和鼓勵是對這個社會應有的回饋,感謝在這個社會裏有對她努力的肯定,感謝在這個社會裏讓她相信愛,傳承愛!滴水成江河,無聲勝有聲。

愛既教育——這也是丁豔容不變的堅持與選擇!

創業典型事蹟 篇15

家住社區的朱鳳濤今年37歲,2019年8月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佳瑞思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當年即上繳税收3萬餘元,2019年上繳17萬元,2019年一舉超過20萬元。可誰也不會想到,朱鳳濤只有國中學歷,曾幹過廚師、開過小飯館,當過出租車司機。他靠着自己靈活的頭腦、吃苦耐勞的幹勁,一步一個腳印得走到了今天。

1987年,剛剛國中畢業的朱鳳濤就賦閒在家了,想着"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朱鳳濤就跑去鳳凰樓學起了廚藝。學徒出師,心思活絡的他動起了自己當老闆的念頭。92年,朱鳳濤借錢在312國道長青段附近開起了一家小飯店,但事與願違,飯店生意並不如他想象中那麼好做,勉強維持了一年,在沒有虧損的情況下,朱鳳濤毅然決定結束飯店生意。96年,在親戚的鼓勵下,朱鳳濤又隻身赴,幹起了自己熟悉的行當,開飯店。靠着親戚的幫忙,朱鳳濤的飯店生意做得是紅紅火火,可想着自己畢竟不是本地人,發展會受到很多限制,朱鳳濤又作出了一個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決定:出讓飯店。99年,出租車行業逐漸升温,朱鳳濤看準了這個時機,學駕駛,開出租。一年下來,朱鳳濤厭倦了,因為出租車司機的生活就是睜開開車,回家枕頭,這樣的日子不是朱鳳濤想要的。2019年,他又放棄了相對穩定的出租行業,投身到了到時的新興行業:汽車租賃,他為汽車租賃公司開車。打工一向不是朱鳳濤的最終目標,或許在最初進入這個行當時,他的內心就醖釀着有朝一日再次做老闆的老闆。朱鳳濤用一年時間熟悉了整個汽車租賃行業的運轉模式,同時在工作中也結識了一批固定客户。此時,朱鳳濤覺得,時機到了。

2019年12月,朱鳳濤花25萬元購入了一輛全新大眾帕薩特,其中有17萬是他向親朋好友借的,可就憑着這股子魄力,朱鳳濤開始涉足汽車租賃行業。從起先的掛靠在別家公司到自己成立公司,朱鳳濤僅用了兩年時間。2019年9月,朱鳳濤正式註冊佳瑞思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目前,他手下已有7名駕駛員、10輛各種用途的汽車。汽車租賃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市場,有公司靠着打價格戰來贏得客户,但是朱鳳濤卻從不"自行降價"。朱鳳濤公司主要服務的是外資企業,他堅信,只有靠着優質的服務才能最終贏得客户的長期惠顧。他對員工有一整套嚴格的規範與管理,他強調得除了服務,還是服務。因為朱鳳濤的"服務為先"理念,所以他才能在汽車租賃行業站穩腳跟,2019年營業額440餘萬,上繳税收二十多萬。他手下的員工絕大多數都是新人,2019年1月,朱鳳濤通過社區推薦參加了創業培訓,經過培訓,增強了參保意識,目前企業社保參保事宜正在進行中。

創業典型事蹟 篇16

楊志,男,1980年7月生,漢族,中共預備黨員,大專文化,交城縣西營鎮大營村人。20xx年經過篩選和麪試,成為了交城縣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走上了洪相鄉洪相村主任助理的崗位。

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我很快就適應了大學生村官的工作,並和當地幹部和羣眾融在了一起。

到村工作之初,我在做好各項村務工作的同時,還走街串户瞭解村裏的情況。在和農民交談中,我感愛到農民創業致富的願望是很強烈的,只是由於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對創業失敗的恐懼,阻礙了他們前進的步伐。而作為大學生村官,帶領農民致富無疑是我們最大的責任。 怎麼才能讓農民儘快富裕起來呢?這是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種植業對於農民來説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可是由於農民土地太少和分散經營,獲得的利潤很少,怎麼才能增加農民的收入?如何才能使農民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較大的收利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的商品化率大幅度提高,然而目前我國農村千家萬户的小生產很難適應千變萬化的國內國際大市場的競爭,這阻礙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缺乏組織的小生產,很難做到要素投入的集約化、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生產手段的科技化、產業經營的一體化。要想讓農民增收,必須把農民和土地集中起來。而如何能把農民和土地集中起來呢?這又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一次看中央二台《財富》欄目時,一個農民創業成功的節目啟發了我。

種植業又有很多,到底種什麼呢?經過我幾個月的考察,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我選中了種植紅棗這一產業。紅棗種植對於當地來説是個傳統產業,以前一直有不少農民種植,而且紅棗營養價值很高,社會需求量在不斷擴大,市場價格也在不斷升高,總之,種植紅棗是最適合當地農民的一個項目。

選定了創辦的項目和方式後,又一問題呈現出來,如何才能把農民組織起來呢?我先對老黨員和老幹部進行交談,詢問他們對於創辦合作社的意見和建議,鼓動他們參與合作社。經過我的不斷勸説,獲得了許多老黨員和幹部的支持,特別是得到老黨員趙家年的支持,他不僅低價把自己承包的165畝山坡地承包給我們,還鼓動自己的兒子和本村的村民參與創辦專業合作社。經過近半年的不懈努力,於20xx年3月份組織了洪相村村民趙恆嶽等20人成立交城縣玄中鋼城棗業專業合作社。經第一次社員大會決議,全體社員一直推薦我擔任了合作社監事一職,負責監督合作社的財務和建設。

在創辦合作社初期困難很多,資金不足首先擺在我們的面前,為了籌積資金,我和社員們四處籌積資金,籌積到了20萬元啟動資金。資金問題解決之後我和社員趙恆嶽、王和東等人又不停的考察市場,選育棗苗,並親自參與到紅棗種植,經過半個來月的努力,在4月底種植了2600株棗苗。

為了把紅棗種植好我經常的跑到縣紅棗種植中心去考察學習,併到自己母校山西農業大學找教授去種植中遇到的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向老師們請教,為了能真正掌握技術,我還買了各種種植方面的書籍,從實踐和書本多方面進行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和社員們的努力下,紅棗苗成活率在95%以上,並長勢可人。此外,我四處到有關部門爭取扶持,獲得水利局的水泵一台,三輪車一輛,還申請到農經局、林業局和林業廳很多政策扶持。

在工作和創業的同時,我還不忘自身的學習和提高。6月12日我參加了組織部組織為期一星期的SYB創業培訓。通過培訓使我懂得了解創業所需要的各個方方面面,對我們下一步擴大規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只是一個起點,絕不是終點。下一步我們準備上馬紅棗加工產業,擴大合作社經營範圍,使社員儘快富裕起來。

蝴蝶只有經歷了破繭而出的苦痛,才能在陽光下翩翩起舞,釋放它的美麗。我們相信那壓迫在石塊下的小草比温室裏的花朵更有生命裏,我們相信風雨過後必然是彩虹和陽光。

創業典型事蹟 篇17

初見康,感覺他是一個非常幹練踏實的漢子,但是,讓人很難想到的是,眼前這個在石家莊將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紅火的老闆竟然是個殘疾人。而的的確確,就是這個康,用他殘缺的身軀為八旬老母和妻兒撐起了一個家,用堅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用自己博愛之心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

身殘志堅再苦也要幹事業

康**1968年出生,一歲時因患上了小兒麻痺症,最終落下了右下肢的終身殘疾。而從康懂事起,他就從別人異樣的目光裏,過早地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但同時也磨練了他不服輸的個性。

18歲中學畢業前夕,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舊每日早晚操勞,康決定放棄學業挑起家裏的重擔。他顯示在一個村裏當起了裝卸工,裝卸沙土、磚塊,這種工作連正常人都會覺得又苦又累的,剛剛走出校門的他,雙手很快就磨出了許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痠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牀上,什麼也不想幹。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憊的身影時,咬咬牙又走出家門。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個村辦搪瓷廠當起了工人,後來調到了業務科跑業務。在這段時間裏,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飽嘗了許多的酸甜苦辣。同時,他也看到了改革開放後,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受觸動,於是,決定嘗試自己創業,創辦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

一再創業十幾萬元“打了水漂”

1994年,康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辭去了令許多人羨慕的業務工作,在所有人詫異的眼神和冷嘲熱諷中開始了第一次艱難的創業。在廣安街市場,他租下攤位搞海鮮批發,因為沒有經驗賠光了近萬元的本錢。那段時間,家人的責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創業失敗的他去了印刷廠跑業務,每天騎着破自行車起早貪黑地往返於正定和石家莊的路上。

隨着閲歷的增加,康心中的創業熱情又高漲了起來,又開始籌備創業的事情。沒有資金,他就從親朋好友手裏借來了十幾萬,於1997年籌建了物資供應站。然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毫無經驗的他被人騙了,十幾萬元轉眼間打了水漂。外面還欠下了很多外債,要賬的人整天賴在家裏不走,弄得家無寧日。為了還上康創業所欠的外債,賢惠的妻子羅菊英就用自己當村醫院護士的每月幾百元工資,除了用於老母親每月必須服用的藥和家庭開支外全部還了債。“那段時間,簡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嚴重受挫!”康自己總結道。

自強不息創業終成功

兩次創業的傷痛時刻刺痛着康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夢並沒有破滅。2019年,當他把重新創業的想法跟家人一説,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妻子甚至以離婚相威脅。然而,他不相信命運,只相信自己。康説:“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別人差!”就這樣,倔強的他擦乾眼淚,拖着殘缺疲憊的身軀又一次奔波在創業的征程上。

2019年,康決定成立一個工貿公司主要經營化工生意。項目考察、公司佔地、人員手續都有了頭緒,可是資金又遇到了困難,他找到了多年來一直支持他的表哥,談了自己的想法後,通情達理的表哥很快幫他從朋友那裏籌措到了20萬元,他自己又從朋友那裏籌集了一些,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工貿公司開業了。從此以後,康**日夜吃住在公司裏,憑藉着誠信經營的理念,他很快打開了自己的產品銷路。他總結之前的失敗教訓,精打細算,誠信經營,理性管理,和許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業務關係,並取得了國內多家優質化工產品的代理權,公司當年就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兩個事業一起抓

規矩做人,踏實做事,良好的信譽必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慢慢地,康還清了所有債務,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呢?在常人看來,擴大企業經營是第一位的,而康卻決定用自己的一顆感恩之心來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2019年由於康熱心幫助殘疾人朋友,被石家莊南高營鎮殘聯指派為南高營村殘疾人聯絡員,負責村內100餘名殘疾人的各項工作。這個工作其實沒有任何報酬,完全是義務的。由於之前沒有任何資料和信息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種各樣的殘疾人打交道,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可是他卻看得比公司業務還重要。由於村子比較大,住得比較散,康自己行動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難。為了方便聯繫,他做了聯繫卡發放到每個殘疾人手裏,並給每個人做了檔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殘聯表彰。

一方面是康事業順風順水,一方面康愛心事業也是處處開花,201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康捐款2019多元;2019年全國助殘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費組織了由南高營村殘疾人和河北東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殘疾人蔘加的遊園活動;為滄州重病村婦倪玉豔捐款1000元……

幾年來,康無私大愛和許多助人為樂的行為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康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他會辦一個福利企業,把更多的殘疾人組織在一起,讓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自身價值,自強不息、奉獻社會!

創業典型事蹟 篇18

與其他創業者相同的是創業之路充滿着艱辛與坎坷,與其他創業者有所不同的是他的創業之路緣於大學聯考落榜對他心靈上的那道創傷。2019年7月對於來説是個黑色的七月,十年寒窗,卻僅以2分之差被拒之於心儀的高校大門之外,那種失落與痛苦是旁人難以體會得到的,他也曾想到復讀,但一想到父母那疲憊的身影,不由的放棄了,最終,他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隊伍,來到了天津一個建築工地上幹活,從學校到工地,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對他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每天起早貪黑的幹着粗重的力氣活,真把他累壞了,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工資是那樣的微薄。在無數個夜晚,他問自己難道這一輩子就這樣度過嗎,不行,我的努力去改變這一切。漸漸地,他發現同在一個工地上幹活,電焊工的工資是他的好幾倍,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技術的含金量,就在那一刻,他對自己説:我要學技術,我要用技術改變自己的命運。就這樣,他辭掉了工地上的活,來到了一家農用機械廠做了一名學徒工。白天,他跟着師傅邊看邊練,晚上,餓補焊工理論知識,這樣的日子過了半年多,他的焊接技術也學到了家,還利用業餘時間學會了識圖、繪圖、下料等技術,但此時的他已不再滿足於做一名高薪焊工了,他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回家創業,為自己,為家鄉,他選擇了這條路。

回到家後,他並沒有急於開始幹,而是認真考察了家鄉的市場,漸漸地他發現,隨着農民收入的提高,新房也蓋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那蓋新房總離不了門窗吧,所以新房多了也就意味着門窗的需求量大了,門窗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乾脆建一個門窗加工廠吧,既可以發揮自己會焊接技術的優勢,又用不了投資太多的錢,可行。他拿出了打工掙的工資,又從朋友處借了一部分,臨街租了兩間門面,買了電焊機等一些必需的設備後便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萬事開頭難,這話一點都不假。雖説他的產品質量不錯,但買家並不多,人們對他還不太認可,總覺得這個毛頭小子能幹出好活嗎。他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讓大家接受他和他的產品。工作中,他始終本着“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理念,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每一次下料,每一處焊接,他都做到了細之又細,精之又精,生產出的門窗個個是精品。另外,他在創新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不斷去迎合消費者日益變化的需要,為此,他跑遍了北京、天津、鄭州、洛陽等周邊地區,去向同行取精。回家後,在借鑑同行經驗的同時,結合本地實際,他設計出了一個又一個新式門窗,受到了大家的歡迎,銷售量自然有了很大的增長。經營的另一個環節——售後服務,他也做好了,做精了。他始終認為,別人買了我的產品,我就應該確保人家用的好,用的舒心,這是再簡單不多的道理了。所以,平時只要誰家的門窗壞了,只要一個電話,再忙他也會立刻趕過去解決,門鎖壞了,免費換門鎖,碰掉漆了,他免費給噴漆。有錢沒錢,需要門窗那就先安上,這兩年,他賒出去的門窗就價值4萬多元,他把方便給了別人,把難處留給了自己。有人問他這樣做覺得虧不虧,他總是玩笑似的説,我給了他們門窗,他們給了我市場。

兩年過去了,他也由當初的兩間門面,發展成了一個固定資產達20多萬元的一個鄉鎮企業,並安置了8名下崗職工進廠就業。事業發展了,自己富裕了,但他並沒有忘記幫助和支持過自己的父老鄉親,他暗自把帶動父老鄉親共同致富當成了一份責任裝在了心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