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23K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精選16篇)

在新的一學期,我將以新課程提供的全新理念為指導,依據教研組工作計劃,按照教導處的安排,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學科研這一中心任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索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合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等能力。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本學期將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三、全冊教材分析

(1)全冊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方程、確定位置、公倍數和公因數、認識分數、找規律、分數的基本性質、統計、分數加法和減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圓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方程、認識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加法和減法、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經歷探索和理解分數的意義、性質和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2、讓學生在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的特徵以及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面積公式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基本技能。

3、經歷用複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相關數據的過程,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關的折線統計圖。

數學思考:

1、在認識等式、方程,探等過程中,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2、在認識公倍數、公因數等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3、在認識分數的意義等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不斷增強數感。

4、在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等過程中,鍛鍊形象思維,發展空間觀念。

5、在學習統計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解決問題:

1、從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的方程、分數、數對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體會其特點和價值。

3、在用數對描述簡單行走路線和簡單的圖形變換等活動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應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

1、能積極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嚴謹性,不斷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

3、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悦、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悦、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學習方式:

1、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

2、通過查閲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2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起學生閲讀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課內與課外知識能更好地結合,以閲讀兒童讀物為輔助刊物,進行閲讀活動。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用的教材、家庭情況,特制定如下讀書計劃:

一、激發興趣,主動閲讀。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閲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閲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悦地進行課外閲讀。

1.故事引路——樹立讀書榜樣 。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人故事。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讀書》、《匡衡鑿壁偷光》 《屈原洞中苦讀》 《范仲淹斷齏劃粥》 《車胤囊螢照讀》;近代的有:《聞一多醉書》《侯寶林抄書》《華羅庚猜書》;國外的有:《高爾基救書》……進行對比、教育,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願望。

2.現身説法——激發閲讀慾望。經常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讀書故事,講自己的閲讀體會,或組織班級內愛讀書的學生講讀書的收穫 ,用“現身説法”的方式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閲讀慾望。

3.欲説又止——引發閲讀動力。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如教學《祖父的園子》後,教師可介紹《呼蘭河傳》;結合《將相和》《赤壁之戰》的教學,教師可出示《三國演義》介紹書中部分精彩內容的梗概。時常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一篇篇美文,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走進故事,認真閲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

二、推薦讀物,優化閲讀

在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之後,我也發現一些學生沉湎於武打、卡通漫畫書籍,課外讀得津津有味,課上還欲罷不能 ,將課堂上應學的知識和老師的要求置於腦後全然不顧。對學生來説,如果不分時間場合、不管書的內容、品質,而一味強調課外閲讀,這不僅不利於學習,還會給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教師的一定要適時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優化閲讀內容。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如學《祖父的園子》一課後,教師可推薦學生

閲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學過《冬陽 童年 駱駝隊》,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城南舊事》和高爾基的《童年》,學過《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小兵張嘎》,學過《草船借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課堂學完後,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激發他們課外閲讀,去課外書本上找相關的答案。

2.推薦與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適當選擇些篇幅不長的文學名著。許多文學名著結構嚴謹、語句優美、立意深刻、層次清楚,學生細讀之後,一定能從中吸取益處。本學期,我們將閲讀四本必讀書《科學家的故事》、《伊索寓言》、《昆蟲記》和《水滸傳》,除此之外,還推薦學生閲讀其他優秀作品。如《小王子》、《世界恐龍大百科》、《我不是壞小孩》、《淘氣包埃米爾》、《世界之謎少年科幻小説系列》、《中國兔子德國草》、《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等。

三、培養習慣,高效閲讀

1.為了提高閲讀效率,我要求學生讀書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書。要閲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半途而廢。 二是定時。保證每天20分鐘的午讀時間,並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規定好課外讀書的時間。三是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閲讀能力,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一本書準備多長時間讀完,然後,堅決按計劃執行。 這些習慣在閲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2.為了讓學生讀有所得,我要求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讀讀,圈圈。要求學生閲讀時,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查閲,弄懂了再讀。

(2)劃劃,想想。一是劃出不理解的地方,聯繫上下文想一想是什麼意思;二是劃出文章的重點句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想想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好在哪裏?

( 3)抄抄,寫寫。人手一冊讀書筆記本,摘抄好詞佳句,熟讀成誦,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課外書,還可以練練筆,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斷進行句子仿寫,語段仿寫。

三、不斷反饋,深化閲讀

通過檢查反饋,不斷地改進閲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閲讀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獲取的知識才能不斷增長。

1.加強學生家長與老師的互動督促。因為學生的課外閲讀一般都在家中進行,所以,老師要爭取與家長配合,督促其子女的閲讀,做到“有書可讀”“有時間可讀書” 。 對於讀書量大,讀書習慣好的學生及時以“校信通”的方式進行表揚,或者在家長會上大力讚揚。

2.舉行班級“讀書會”。 學生們在閲讀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掌握了許多的精妙詞句,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肯定。 因此,一本書讀完以後,教師可以圍繞這本書舉行“讀書會”,交流讀書心得,還可適當安排故事比賽、朗誦比賽、手抄報比賽等,給他們提供儘量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才華”,形式不限,但主要來源於課外讀物,以此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熱情。

3.定期檢查讀書筆記。每週一是我們班統一檢查讀書筆記的時間,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不僅統計篇數更是查看質量,總結筆記中的亮點和不足,然後給予評價指正。如果只有佈置沒有檢查,或有檢查卻不指導,效果就等於零。通過檢查讀書筆記,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讀有所得,從而不斷深化學生的讀書效果。

四、內容安排

第一週:推薦好書《昆蟲記》 第二週:交流《昆蟲記》

第三週:交流《昆蟲記》 第四周:完成《昆蟲記》閲讀指導方案 第六週:推薦好書《伊索寓言》 第七週:交流《伊索寓言》

第八週:交流《伊索寓言》 第九周:完成《伊索寓言》閲讀指導方案 第十週:推薦好書《水滸傳》 第十一週:交流《水滸傳》

第十二週:交流《水滸傳》 第十三週:完成《水滸傳》閲讀指導方案 第十四周:推薦好書《科學家的故事》 第十五週:交流《科學家的故事》

第十六週:交流《科學家的故事》 第十七週:完成《科學家的故事》閲讀指導方案 第十八週:推薦好書《小王子》 第十九周:交流《小王子》

第二十週:交流《小王子》 二十一週:《小王子》讀書交流會

二十二週:複習四本必讀書 二十三週:期末慶典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教師特別的愛奉獻給特別的學生。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挖掘學生多方面的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優等生更優,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 “幫學生一把,帶他們一同上路”,對差生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恆心補出成效。

二、培優輔差原則:

優等生更優,中等生優化,後進生達標。

三、培優輔差的對象:

優等生培養對象:程紅 董薇 李洋 李希萌

學困生輔導對象:李繼想 袁迪 鄒勇 葛吉泰

四、輔導措施:

1、每週強化對優生的訓練,爭取一週一張能力提高題讓他們進行練習,並找時間進行講評,努力做好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

2、加強交流,瞭解優生的家庭、學習的具體情況,儘量排除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3、搞好家訪工作,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情況,交流、聽取建議意見。

4、進一步加強學習目的,動機教育,培養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5、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的作業。

6、採用“1+1”的方法。一優生帶一差生的一幫一行動。

7、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差生加以學習。

8、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9、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多利用課餘時間給予輔導,作業儘可能的做到面批。

10、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11、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4

一、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3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從總體情況來看,這班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濃,整個班級學習風氣一般,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學校的紀律,但同學之間在學習上能相互團結互助的不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在知識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在基礎部分掌握的還比較牢固,但在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藉助工具書去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沒有形成。在閲讀方面,有部分學生練習題和短文根本就對不上號,不知道兩者結合起來,邊閲讀邊思考,造成了讀不懂文章和不能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現象。在作文方面,有學生寫的東西內容空洞,缺乏可讀性,美感差;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基本語句都不能寫通順。本學期將重點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加強閲讀和作文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力爭教學質量有所上升。

二、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二十八篇課文)。依次是:我愛閲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説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遊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進毛澤東。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閲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了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閲讀材料”兩大部分。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

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2篇。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並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

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台”“日積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2篇。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了逐步放手培養閲讀能力的設計思路。

本冊教材是在前八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體現了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其主要特點是:

(1)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繫。

三、教學總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會一定獨立識字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敍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閲讀説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説明方法。

6、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學習閲讀瀏覽的方法,根據需要蒐集信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是25萬字。

7、能寫簡單的記實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8、學會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四、教學重點:

1、加強識字、寫字教學,培養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和對書法的愛好。

2、在閲讀教學中,重視朗讀和默讀。

3、加強詞句訓練,積累語言

4、初步領會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文章。

5、能按習作要求寫出國小生合格的習作。

五、教學難點:

1、培養課前預習課文的好習慣。

2、抓住知識重點,設計多樣習題供學生訓練。

3、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4、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5、聯繫閲讀和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常練筆。

六、教學方法與措施:

1、激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根據語文課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精心設計作業、編排語文實踐活動。

3、提出課前預習要求,佈置課前預習。

4、善於運用現代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

5、正確處理好課內外關係,開拓學生的視野。

6、認真做好作業的批改、講評,組織好單元考查。

7、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及生活,民主、真誠對待他們。耐心幫扶學困生,使其健康成長,積極上進。

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教學進度安排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5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的搞好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特制定音樂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教材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音樂素養已經成型,學生整體樂感較強。由於生理上的變化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自我意識隨之迅速發展起來,不僅已經擺脱了對外部評價的依賴,逐步依靠內化了的行為準則來監督、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開始從對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轉向對自己內心世界更深入的評價,喜歡嘗試着從個性品質、人際關係、自我價值等方面的特點來描述自我形象,這種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和穩定性都隨着年級的升高而逐步提高。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在思維、認識、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日漸增加,全面發展的學生顯現出來,有特長的學生也較突出,使得一部分學生情緒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學生正處於勤奮或自卑的心理階段,發展順利,就會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發展出現障礙,學生就會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本冊教材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包括那些對音樂並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它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二、學期教學目標:

1、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進一步學習歌曲創作。

2、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3、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發展聯想與想象,提高對音樂欣賞三度創作的能力。

4、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複、變化重複的創作手法。

5、瞭解苗族、彝族、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音調風格及其風土人情,以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拓寬音樂文化視野。

6、感受體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裏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體驗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發展聯想與想象,提高對音樂欣賞三度創作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上課之前,採用“聽一聽”“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我將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2、重視實踐,培養能力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後結果,也要重視藝術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程”並重。

3、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音樂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先進行發聲練習,堅持不懈,見發聲練習中獲得的唱法用於各需的演唱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音域。

五、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北國之聲》

1、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馴鹿》、《冬獵》,讓學生感受北國的美好風光,瞭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現手法。

2、過程與方法:用充滿歡快、喜悦的聲音演唱歌曲《美麗的家鄉》,注意旋律的行進特點以及二聲部的和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和學唱,強化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第二單元《五十六朵花》

1、知識與技能: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和幽默風趣的情緒演唱歌曲《阿嘍嘍》。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馬頭琴獨奏樂曲《嘎達梅林》,認識馬頭琴,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並能熟記樂曲的主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兒”高亢、明亮的特點。

第三單元《學戲曲》

1、知識與技能:學會演唱歌曲和欣賞歌曲。

2、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各項音樂活動,瞭解流行於本地區的主要戲曲的相關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唱歌、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本地區的傳統戲曲文化以及我國主要的戲曲文化藝術,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弘揚民族精神。

第四單元《影視音樂》

1、知識與技能:能用優美的歌聲演唱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通過欣賞,能夠對中外影視音樂的意義和作用有初步的瞭解,能學會演唱歌曲《啊!朋友》。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提高欣賞樂曲的能力,注意到樂曲在配合畫面時相輔相成的作用,並能創造性地進行包括模擬“音效”在內的配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唱歌、欣賞和活動,瞭解影視音樂的一般常識,關注音樂在影視中的表現方式,體會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結合對塑造藝術形象的重要作用。

第五單元《環球採風》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唱、欣賞西方樂曲,掌握音樂的情緒,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世界音樂文化。

2、過程與方法:在感知不同風格音樂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對樂曲所描繪的自然景觀進行了解,從而進一步帶領學生掌握這些樂曲的音樂特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唱和欣賞樂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從而進一步瞭解世界多元的音樂文化,樹立熱愛多元音樂的意識和思想。

第六單元《鮮花獻給你》

1、知識與技能:啟發學生更加有意識地關注音樂要素(速度、力度、節奏、節拍、旋律、調性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並能夠正確地運用到歌曲的演唱和對欣賞樂曲的感受中。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並通過各項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加深學生對本單元所學歌曲及欣賞曲目的音樂特點掌握。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學習激發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教會學生感恩於生活,用愛心回報社會。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學校衞生工作條例》,結合班級的實際,加強班級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班級的衞生工作,切實抓好健康教育,搞好環境衞生和學生個人衞生,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以學生健康為中心”,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學生的近視率達到省標準要求。

2.做好學生“六病”防治工作。

3.教室要達到淨化、美化。

4、抓住健康課堂教學效果,保證學生身體健康。

5、抓好學生兩課兩操的工作,保證學生視力不良率低於國家標準。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健康教育。

1、按照《學校衞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細則要求,做好各項衞生工作。

2、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課時、有評價,確保學生健康知識合格率達90%以上。

3、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尤其是做好防傳染病宣傳、控煙宣傳及預防艾滋病教育。在班級板報上開闢一塊衞生與健康的專欄。

4、本學期,教師隨時接受學生的心理諮詢與交流,重視學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

5、結合大隊部大力開展健康與衞生方面的集體宣傳活動,利用每週一的集體班會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

(二)做好衞生監督工作。

1、按《學校衞生檔案》要求,做好學生病假統計工作,提高上報數據的準確性。

2、做好教學衞生管理與監督,逐步使學生課桌椅及採光照明等符合衞生工作要求。

3、認真監督學校飲水衞生及食品衞生,杜絕食品衞生事故發生。

(三)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

1、繼續開展防近工作,及時掌握學生視力動態,隨堂糾正

學生讀寫姿勢(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勞用眼,按時下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

2、提高眼保健操質量,教師要每天檢查學生眼保健操情況,對穴位按壓不準確的及時予以糾正。

3、根據傳染病在不同季節的流行特點,認真做好預防宣傳工作、消毒隔離工作。

4、配合防疫站做好學生計劃免疫工作。

(四)、加強衞生管理,不斷改善衞生條件。

1.堅持衞生管理檢查制度,劃分衞生包乾區,責任落實到個人,保持良好的校園衞生環境。

2、各組值日生堅持每天清掃室內與包乾區,要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徹底的衞生大清掃制度,衞生工作小組要及時進行檢查、總結、評比,使班級達到淨化、美化的要求。

3、抓好常規衞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衞生習慣。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7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起學生閲讀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課內與課外知識能更好地結合,以閲讀兒童讀物為輔助刊物,進行閲讀活動。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用的教材、家庭情況,特制定如下讀書計劃:

一、激發興趣,主動閲讀。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閲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閲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悦地進行課外閲讀。

1.故事引路——樹立讀書榜樣 。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人故事。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讀書》、《匡衡鑿壁偷光》 《屈原洞中苦讀》 《范仲淹斷齏劃粥》 《車胤囊螢照讀》;近代的有:《聞一多醉書》《侯寶林抄書》《華羅庚猜書》;國外的有:《高爾基救書》……進行對比、教育,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願望。

2.現身説法——激發閲讀慾望。經常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讀書故事,講自己的閲讀體會,或組織班級內愛讀書的學生講讀書的收穫 ,用“現身説法”的方式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閲讀慾望。

3.欲説又止——引發閲讀動力。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斷。如教學《祖父的園子》後,教師可介紹《呼蘭河傳》;結合《將相和》《赤壁之戰》的教學,教師可出示《三國演義》介紹書中部分精彩內容的梗概。時常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一篇篇美文,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走進故事,認真閲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

二、推薦讀物,優化閲讀

在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之後,我也發現一些學生沉湎於武打、卡通漫畫書籍,課外讀得津津有味,課上還欲罷不能 ,將課堂上應學的知識和老師的要求置於腦後全然不顧。對學生來説,如果不分時間場合、不管書的內容、品質,而一味強調課外閲讀,這不僅不利於學習,還會給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教師的一定要適時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優化閲讀內容。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如學《祖父的園子》一課後,教師可推薦學生

閲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學過《冬陽 童年 駱駝隊》,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城南舊事》和高爾基的《童年》,學過《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小兵張嘎》,學過《草船借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課堂學完後,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激發他們課外閲讀,去課外書本上找相關的答案。

2.推薦與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適當選擇些篇幅不長的文學名著。許多文學名著結構嚴謹、語句優美、立意深刻、層次清楚,學生細讀之後,一定能從中吸取益處。本學期,我們將閲讀四本必讀書《科學家的故事》、《伊索寓言》、《昆蟲記》和《水滸傳》,除此之外,還推薦學生閲讀其他優秀作品。如《小王子》、《世界恐龍大百科》、《我不是壞小孩》、《淘氣包埃米爾》、《世界之謎少年科幻小説系列》、《中國兔子德國草》、《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等。

三、培養習慣,高效閲讀

1.為了提高閲讀效率,我要求學生讀書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書。要閲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半途而廢。 二是定時。保證每天20分鐘的午讀時間,並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規定好課外讀書的時間。三是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閲讀能力,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一本書準備多長時間讀完,然後,堅決按計劃執行。 這些習慣在閲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2.為了讓學生讀有所得,我要求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讀讀,圈圈。要求學生閲讀時,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查閲,弄懂了再讀。

(2)劃劃,想想。一是劃出不理解的地方,聯繫上下文想一想是什麼意思;二是劃出文章的重點句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想想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好在哪裏?

( 3)抄抄,寫寫。人手一冊讀書筆記本,摘抄好詞佳句,熟讀成誦,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課外書,還可以練練筆,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斷進行句子仿寫,語段仿寫。

三、不斷反饋,深化閲讀

通過檢查反饋,不斷地改進閲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閲讀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獲取的知識才能不斷增長。

1.加強學生家長與老師的互動督促。因為學生的課外閲讀一般都在家中進行,所以,老師要爭取與家長配合,督促其子女的閲讀,做到“有書可讀”“有時間可讀書” 。 對於讀書量大,讀書習慣好的學生及時以“校信通”的方式進行表揚,或者在家長會上大力讚揚。

2.舉行班級“讀書會”。 學生們在閲讀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掌握了許多的精妙詞句,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肯定。 因此,一本書讀完以後,教師可以圍繞這本書舉行“讀書會”,交流讀書心得,還可適當安排故事比賽、朗誦比賽、手抄報比賽等,給他們提供儘量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才華”,形式不限,但主要來源於課外讀物,以此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熱情。

3.定期檢查讀書筆記。每週一是我們班統一檢查讀書筆記的時間,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不僅統計篇數更是查看質量,總結筆記中的亮點和不足,然後給予評價指正。如果只有佈置沒有檢查,或有檢查卻不指導,效果就等於零。通過檢查讀書筆記,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讀有所得,從而不斷深化學生的讀書效果。

四、內容安排

第一週:推薦好書《昆蟲記》 第二週:交流《昆蟲記》

第三週:交流《昆蟲記》 第四周:完成《昆蟲記》閲讀指導方案 第六週:推薦好書《伊索寓言》 第七週:交流《伊索寓言》

第八週:交流《伊索寓言》 第九周:完成《伊索寓言》閲讀指導方案 第十週:推薦好書《水滸傳》 第十一週:交流《水滸傳》

第十二週:交流《水滸傳》 第十三週:完成《水滸傳》閲讀指導方案 第十四周:推薦好書《科學家的故事》 第十五週:交流《科學家的故事》

第十六週:交流《科學家的故事》 第十七週:完成《科學家的故事》閲讀指導方案 第十八週:推薦好書《小王子》 第十九周:交流《小王子》

第二十週:交流《小王子》 二十一週:《小王子》讀書交流會

二十二週:複習四本必讀書 二十三週:期末慶典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8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健康知識不夠全面,校內外意外傷害有所增加,有必要繼續開展健康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增進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獲得健全發展。

二、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手段,使青少年獲得必要的健康知識,激發其增進健康的願望,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提高保護生命、維護健康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

1、使學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養健康的意識行為,懂得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讓學生了解適時、適體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導學生培養樸素、大方、適時的穿着風格;

3、使學生認識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萬不要因好奇去嘗試吸毒。

4、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標準使自己逐步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正確看待自己身上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參與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興趣,並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5、瞭解市容環境衞生不僅影響深圳市的形象,而且影響全市人民的健康,懂得愛護環境衞生從我做起。

6、讓學生了解學校健康促進的內容,並在行動上支持和參與學校健康促進活動。

三、教學內容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有:扁桃體的作用、生病時為什麼會發燒、吃火鍋講科學、鹽吃多了也有害、防治肺結核、防止水痘、蚊子與疾病、發生火災如何逃生、運動也要講科學。這些知識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青少年成長需要,適合當代國小生的審美情趣和接受習慣與方式,能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行為能力的協調發展。

四、教學進度安排(略)

五、提高質量的措施

強調聯繫生活實際,對於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事件、有爭議的話題,應該按照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安排,做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之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髮展特點更加貼近。

六、教學檢測與評價

以綜合性評價為主,以單項檢測為輔。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9

一、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3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從總體情況來看,這班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濃,整個班級學習風氣一般,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學校的紀律,但同學之間在學習上能相互團結互助的不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在知識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在基礎部分掌握的還比較牢固,但在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藉助工具書去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沒有形成。在閲讀方面,有部分學生練習題和短文根本就對不上號,不知道兩者結合起來,邊閲讀邊思考,造成了讀不懂文章和不能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現象。在作文方面,有學生寫的東西內容空洞,缺乏可讀性,美感差;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基本語句都不能寫通順。本學期將重點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加強閲讀和作文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力爭教學質量有所上升。

二、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二十八篇課文)。依次是:我愛閲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説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遊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閲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了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閲讀材料”兩大部分。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

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2篇。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並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

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台”“日積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2篇。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了逐步放手培養閲讀能力的設計思路。

本冊教材是在前八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體現了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其主要特點是:

(1)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繫。

三、教學總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會一定獨立識字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敍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閲讀説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説明方法。

6、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學習閲讀瀏覽的方法,根據需要蒐集信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是25萬字。

7、能寫簡單的記實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8、學會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四、教學重點:

1、加強識字、寫字教學,培養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和對書法的愛好。

2、在閲讀教學中,重視朗讀和默讀。

3、加強詞句訓練,積累語言。

4、初步領會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文章。

5、能按習作要求寫出國小生合格的習作。

五、教學難點:

1、培養課前預習課文的好習慣。

2、抓住知識重點,設計多樣習題供學生訓練。

3、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4、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5、聯繫閲讀和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常練筆。

六、教學方法與措施:

1、激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根據語文課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精心設計作業、編排語文實踐活動。

3、提出課前預習要求,佈置課前預習。

4、善於運用現代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

5、正確處理好課內外關係,開拓學生的視野。

6、認真做好作業的批改、講評,組織好單元考查。

7、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及生活,民主、真誠對待他們。耐心幫扶學困生,使其健康成長,積極上進。

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教學進度安排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0

一、學情分析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感知覺屬於少年階段的特點,他們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已發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階段明確,感知事物的精確性也有所改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發展,集中注意、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25分鐘左右。學生的思維已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仍然是同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仍習慣於模仿實際動作。因此,需加強啟發式教學,發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思維的能力。學生自我評價意識逐步得到發展,願意擺理由講道理,智力和體力相結合能力得到發展,對老師的行為敢提出批評意見,對老師不公正的處理會有不滿的表現。不願違反規則,十分重視約定事項。

二、教學目標

1、確立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獲取“一份辛勤一份收穫”的愉悦感;

2、讓學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學習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學習效率會更高。適度上網,有所節制,切不可過分沉迷。

3、使學生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應怎麼辦,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鍛鍊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個人靈活應對的品格,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進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三、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具有能幹、負責的意識,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2、讓學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潛能、能成功。

3、學會男女生的角色意識,初步學會以正常的心態與異性交往。

4、學會自我保護意識、相貌審美意識、幽默生活意識和學習衝刺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1

一、指導思想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五年級學生之間學習、紀律等情況的異常區別,為提高優等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同時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自信心和能力,培養較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並逐步提高紀律意識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質,我把培優輔差工作當作自己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事情來進行,讓培輔計劃落到實處,特制定此計劃。

二、目的

1、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使學生轉變觀念,認真學習,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3、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三、具體實施措施

1、多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對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細緻的瞭解,進行各方面的調查和深入的摸底工作。並與班任和其他科任教師一起商討確定優等生與後進生的對象。

2、謹慎確定優等生與後進生,把潛力較大的學生當作為重點輔導的對象。對每個對象要制定培扶的內容和計劃,讓他們有適合自己的成長路程。

3、組成一幫一小組,把有機會提高的學生名單鎖定,利用其餘積極助人的同學幫助他們,輔導他們。

4、制定評獎方案,有進步的學生,進行期中、期末評獎,在平時檢測中多鼓勵,多發動他們互相追逐,互相進步。

5、利用談心或打聽的方式,瞭解各學生的特點及他們的學習困難,想方設法幫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進而從新投入學習。

6、課堂上多給機會他們表現自我能力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及信心。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2

一、指導思想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五年級學生之間學習、紀律等情況的異常區別,為提高優等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同時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自信心和能力,培養較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並逐步提高紀律意識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質,我把培優輔差工作當作自己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事情來進行,讓培輔計劃落到實處,特制定此計劃。

二、目的

1、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使學生轉變觀念,認真學習,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3、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三、具體實施措施

1、多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對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細緻的瞭解,進行各方面的調查和深入的摸底工作。並與班任和其他科任教師一起商討確定優等生與後進生的對象。

2、謹慎確定優等生與後進生,把潛力較大的學生當作為重點輔導的對象。對每個對象要制定培扶的內容和計劃,讓他們有適合自己的成長路程。

3、組成一幫一小組,把有機會提高的學生名單鎖定,利用其餘積極助人的同學幫助他們,輔導他們。

4、制定評獎方案,有進步的學生,進行期中、期末評獎,在平時檢測中多鼓勵,多發動他們互相追逐,互相進步。

5、利用談心或打聽的方式,瞭解各學生的特點及他們的學習困難,想方設法幫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進而從新投入學習。

6、課堂上多給機會他們表現自我能力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及信心。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3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於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慾強,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本班學生共69人,這是個團結上進、活潑誠實的班集體,學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質。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但他們缺少社會經歷。

二、教材分析

教材採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五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四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本冊教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教育性。在本冊教材中,主要進行以下方面內容的教育:以多種形式促進這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係,讓他們從這種關係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綜合性。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參與性。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通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觀性。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通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

三、教學目標

1、知道誠信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重要意義,懂得人無信不立,做人要誠實守信,才能取信於人。

2、瞭解學校、班級民主生活區的表現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區的意義,樹立現代民主意識。

3、瞭解我國的自然概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着許多名山大川和風景名勝的國家,體驗熱愛祖國的情感。

4、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禮儀習俗,增進民族團結.

四、教學策略

1、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己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

3、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5、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4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繫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教學策略

因為教材已不是顯性的道德説教,而是採用隱性的、滲透的方式實施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教學中可採用對話性、活動化、體驗性、開放性和價值滲透性的教學策略。

1、對話教學策略。教學中,要藉助教師的引領,開展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多維式對話。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掀起對話波瀾。對話能否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關鍵取決於教師的反饋信息是否及時、得當且具有較高質量。反饋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激勵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對師生互動有所推進,並添加進新的意義。要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對話的質量。教師的反饋越精彩,就越能對學生起引領作用。

2、活動化教學策略。教學時,不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機械地去學習、掌握有關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道德觀點和社會常識,而是要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尊重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在引導他們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親歷活動。這裏所説的“活動”,包括外化顯形的具體操作型活動和內涵隱形的心智型活動。“全員參與”,就是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學生被排斥或遊離於活動之外;“全程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不能是一陣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題活動的銜接和滾動中自始至終地去參與;“全身心”,是指學生不僅要用身體去經歷,而且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讓學生用耳朵聽聽、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腦子想想,以強化對外部世界的感受。

3、體驗性教學策略。在傳統教材中,編者對教與學所追索的意義都進行了預設。這種預設的意義或結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要求學生無一例外地去認同、去掌握,由此導致教學步入硬性灌輸和“齊步走”、“一鍋煮”的誤區。五年級《品德與社會》具有開放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體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我(即發展的“我”與現實的“我”)的關係,從而建構和生成課程的意義。

4、開放性教學策略。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不是不可變更的靜態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範例和空間。教師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領教學,就要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教師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5

一.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五年級(1)、(2)、(3)班的學生。他們已經接觸了三年英語,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兒童的特性使得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識的慾望很強烈,並且有着很強的表現欲。但五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我將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樣活潑,很符合該年齡階段的兒童。教材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體現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上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貫徹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

三.教學目標

根據國小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以及發展需求,國小階段的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語音、語調基礎。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本學年應達到以下目標: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進一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進一步養成聽英語、讀英語和説英語的良好習慣。

7、能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8、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四.教材重點和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五.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4、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5、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6、活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進行整合,重組,降低難度。

國小五年級教師工作計劃2023年 篇16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繫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教學策略

因為教材已不是顯性的道德説教,而是採用隱性的、滲透的方式實施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教學中可採用對話性、活動化、體驗性、開放性和價值滲透性的教學策略。

1、對話教學策略。教學中,要藉助教師的引領,開展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多維式對話。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掀起對話波瀾。對話能否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關鍵取決於教師的反饋信息是否及時、得當且具有較高質量。反饋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激勵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對師生互動有所推進,並添加進新的意義。要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對話的質量。教師的反饋越精彩,就越能對學生起引領作用。

2、活動化教學策略。教學時,不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機械地去學習、掌握有關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道德觀點和社會常識,而是要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尊重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在引導他們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親歷活動。這裏所説的“活動”,包括外化顯形的具體操作型活動和內涵隱形的心智型活動。“全員參與”,就是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學生被排斥或遊離於活動之外;“全程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不能是一陣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題活動的銜接和滾動中自始至終地去參與;“全身心”,是指學生不僅要用身體去經歷,而且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讓學生用耳朵聽聽、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腦子想想,以強化對外部世界的感受。

3、體驗性教學策略。在傳統教材中,編者對教與學所追索的意義都進行了預設。這種預設的意義或結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要求學生無一例外地去認同、去掌握,由此導致教學步入硬性灌輸和“齊步走”、“一鍋煮”的誤區。五年級《品德與社會》具有開放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體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我(即發展的“我”與現實的“我”)的關係,從而建構和生成課程的意義。

4、開放性教學策略。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不是不可變更的靜態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範例和空間。教師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領教學,就要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教師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