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7W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

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新穎, 利用動畫導課自然,生動,快速有效,形象直觀。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精選23篇)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學生的表演調動了課堂氣氛,課堂結構嚴謹,有層次,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能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學習新課,真正做到了情景教學。通過學生表演,組織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

3、課堂訓練有系統,重點突出,落實到位,課堂容量大.

4、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效率.分組和分層教學做的不錯.

5、教學目的明確,教學重點把握準確訓練充分,角色表演環節設計不錯,既讓學生運用於實際有調動了學生積極性,重難點突出,設計比較新穎, 短語-對話的訓練紮實有序

6、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髮音準確、優美。體現小組合作。圍繞一個任務,重視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結合現實生活,給學生創設了情境

7、教師口語優美流暢;板書有條理,有特色;將所學結合實際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由學生通過聽來規範口語發音;小組競賽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8、教師語言有力,學生的課堂參與率高,能及時糾錯,注重知識的補充。

10、教態親切自然,課堂駕馭嫻熟自如,教學過程流暢明快,教學環節嚴謹有序,教學內容清晰明確

11、教師堅持全英講課,對於優秀生的培養有很大的好處. 親切自然,井然有序.對學生特別關注,效果很好,學生展示自己的積極性很高.全英授課有利於學生聽力的。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2

尊重欣賞學生 在教學實踐中,尊重、肯定與欣賞學生,堅持多鼓勵、少批評,努力打造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尋求快樂感和幸福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學生更需要老師的欣賞,並從中感受到被賞識的快樂,獲得受人尊重的滿足,這種滿足感帶給學生積極的人生觀、自信心與不斷進取的精神,而這一切又反過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欲。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體會到,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份鼓勵,讓他們多一份自信。

激勵、激發學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細節決定成敗。課前準備是高效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瞭解學生整體物理水平,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瞭解學生喜歡的聽課方式以及感興趣的內容,分析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維方式等。瞭解學生對自己授課方式的真實評判,欣賞哪方面,不喜歡哪方面,以便在課堂加以發揚或克服。因而我非常注重每堂課課前的導入,總是精心設計新課引言,來激勵、鼓舞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求知慾望。

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因此,教師必須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為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創設條件、創設情境。應注意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自己所講的知識將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得到怎樣的理解,並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四、注重教學反思 課後及時反思,逐步找出自己物理教學中的優勢、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分析原因,思考揚長避短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是藝術,探究無止境,應做到深入淺出,讓學生易學。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習慾望,讓學生想學。鼓勵提出問題,強調自主探究,讓學生會學。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無既往地以高度的工作熱情,抱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務本求實的工作精神。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上好每一節課,關注好每一位同學,努力通過自我的完善發展來促進學生的進步發展。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3

1. 評價的定義:(1)評估價值,確定或者修訂價值(to determine or fix the value of);(2)通常通過詳細、仔細的研究和評估,確定對象的意義、價值或者狀態(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worth, or condition usually by careful appraisal and study)。

2.評價的內涵:評價是一個對評價對象的價值與變化判斷的過程;此過程是一個綜合定性、定量、觀察、諮詢和分析的複合過程。

由此可見,評價的本質上是一個價值判斷的處理過程。Bloom將評價作為人類思考和認知過程中最基本的因素。根據他的觀點,在人類認知處理過程中,評價和思考是最為複雜的兩項認知活動。他認為:“評價就是對一定的想法(ideas)、方法(methods)和材料(material)等做出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是一個運用標準(criteria)對事物的準確性、實效性、經濟性以及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估的過程。”

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評價(Evaluation)就是通過評價者(Evaluators)對評價對象(Evaluating subject)的各個方面,根據評價標準進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測量過程,最終得出一個符合邏輯的可靠結論。

3. 評價程序的步驟:

3.1 確立評價標準: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

3.2決定評價情境:目的、對象、氛圍。

3.3設計評價手段:教學資料、校園考察、能力驗證、書面檢測。

3.4 利用評價結果:提供改革依據、調整教學策略、弘揚先進典型、總結經驗教訓、確定新的目標。

第二節 教學評價

1.教學評價的定義:

(1)教學評價就是收集整個教學系統或某個側面的信息並基於所獲信息對教學效果做出客觀衡量和判斷的過程。這個階段,人們對教學評價的認識侷限在“客觀衡量”和“效果判斷”兩方面,這種認識受教育測量理論影響較大,與教育測量內涵相混淆。教育測量追求的是“客觀”、“準確”,所以教育測量必須以量化來反映測量對象,因此,教育測量旨在揭示“是什麼”,絕少論及“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而事實上,教學評價也需要量化的支持,但是主要是在量化的基礎上來説明“為什麼”並且還要指出“怎麼辦”的問題。

(2)教學評價就是通過教學活動客觀的把握學生髮生了哪些變化,以便最大限度的求得教學效果。

(3)教學評價就是對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以及教學效果做出全面的價值判斷。

人們對教學評價的認識推進一步,比較準確的把握了教學評價的根本屬性,那就是變化和價值判斷。

教學評價的對象是學生,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是處於發展變化狀態之中的,不是靜止不變的。因此,教學評價絕不可能是靜止狀態的,而應該是隨着評價的對象發展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的核心內涵就在於評價具有促進人的發展的教育價值。

2.教學評價的內涵

教學評價體系是整個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宏觀上看, 它是落實教育方針體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教學改革的巨大動力; 是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手段; 並有利於引導教師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從微觀上講, 教學評價既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成就的評價, 也是對教師教授能力和教學效果的評價。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決定着教學效果的好壞、培養目標的落實、培養的人才是否符合國家的標準, 而且還影響着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這些都對提高教學質量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節、教育評價理論的歷史沿革

1.以測量為標誌的第一代教育評價

(桑代克時期1900-1933)

第一代教育評價出現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30年代。英國的高爾頓通過對個體差異的長期研究,於1869年發表了《遺傳的天才》一書,揭開了教育測量的序幕。1879年,德國的馮特在萊比錫首創了心理實驗室,實驗心理學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測量方法,對教育測量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十九世紀最後十年,各種測量隨着心理實驗的發展層出不窮。 1897年,美國的萊斯發表了他對20個學校的1600名學生所作的拼字測驗的結果,更引起了人們對測驗方法的普遍關注,對後來教育測量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桑代克發表了《心理與社會測量導論》一書,系統地介紹了統計方法和編制測驗的基本原理。該書提出了“凡存在的東西都有數量,凡有數量的東西都可以測量”的基本觀點,為教育測量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教育測量學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以後的幾年中,比納·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納量表等心理測驗的日趨定型對教育測量的標準化也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所以,這時期評價就是選擇測量工具、組織和實施測量、提供測量數據。

為此,這一時期被稱為“測量”時期。

• 測量性評價特徵分析:

• ——主要優點是:可以使學生學業的考查客觀化、計量化和精確化,便於經常性和

大規模的進行評價。

• ——主要缺點是:不易測量學生學業的全部,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品行、性

格等,都不能做出充分的説明。教育工作包括許多因素,要衡量其好壞,不能只通過學生的學業成績來考查,單靠教育測量的定量分析,是遠遠不夠的。

2.以“描述”為標誌的第二代教育評價(1930-1950)

第二代教育評價盛行於20世紀30到50年代。30年代以前,現代教育評價的概念尚未形成,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幾乎是同義語。無論是我國的科舉,還是西方的心理測驗和教育測量,所關心的僅是個體學力狀況,追求的是量的大小,而對人的全面瞭解和把握,對學校乃至整個教育成就的評價並未正式提出來。

1933年羅斯福實行了“經濟的社會化政策”,這一經濟政策的實行導致了大批青年沒有就業的機會,只能湧向中學。而當時美國的高中課程都是為升大學服務的,於是,中學課程和失業青年的需要之間產生了尖鋭的矛盾。為了促進和保證課程改革的進行,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協會進行了一項課程內容改革的實驗研究,從1932年到1940年曆經八年完成,史稱“八年研究”。

為了評價其研究成果,組成了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泰勒(Tayler, R.W)為領導的教育評價委員會。通過這場研究,泰勒和他的同事們正式提出了教育評價的概念,即教育評價就是衡量實際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的程度,測量是它的手段。同時,還提出評價的原則和方法,即“泰勒模式”。

泰勒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的編制原則,試圖以此把社會的要求、學生的需要反映到課程與測驗中。為了把這一思想與早期的測量運動區別開來,泰勒提出了教育評價的概念。泰勒把評價理解為“確定教育目標在實際上被理解到何種程度的過程”,也即“評價過程在本質上,乃是一種測量課程和教學方案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教育目標的過程。”以目標為中心,通過具體的行為變化來判斷教育目標實現的程度是泰勒教育評價的主旨。

“八年研究”實際上宣告測量運動的終結,使人們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接受了採用教育評價方法來描述教育效果這一觀點,形成了一個以“描述”為特徵的評價時代。

3.以“判斷”為標誌的第三代教育評價(1950-1970)

第三代教育評價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到70年代。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衞星上天使美國大為震驚,促使美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從而對教育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十分關注教育評價的開展,民眾也迫切要求對學校的辦學成效進行鑑定和報告,使教育評價成了官方和民間共同關心的課題。

為使人們注意到評價的全部作用,克龍巴赫(Cronbach)把評價廣義地定義為:

1967年,斯泰克發表了《評價的面貌》一文,肯定了判斷是評價的兩大基本活動之一,同時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包含描述與判斷兩個方面的評價模式。這樣,“判斷”就成了第三代教育評價的標誌。

正如著名教育評價專家顧巴(Guba)所説的:“60年代或者更確切地説1967年以後,判斷成了第三代評價的標記。”

4.以“同構”為標誌的第四代教育評價(1970-至今)

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學院庫巴(E. Guba)教授和維德比爾大學高等教育學院副教授林肯(oln)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第四代教育評價”的初步思想最早出現在他們合寫的《有效的評價》(1981)和《自然主義的研究》(1985)兩篇重要文章中。經過幾年的潛心研究,1989年他們出版了名為《第四代教育評價》的專著。

庫巴(E. Guba)和林肯(oln) 認為評價就是對被評事物賦予價值,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他們進一步強調

“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提出後,在美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把評價看作是所有參與評價活動的人們,特別是評價者與評價對象雙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構統一觀點的過程,評價結果也是其雙方交互作用的“產物”。

(2)提倡在評價中形成“全面參與”的意識和氣氛。主張讓參與的評價所有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要求評價者在評價中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尊嚴、人格與隱私,所有參與評價的人都應是平等、合作的關係。

(3)他們提出在評價中存在“價值差異”。認為,參與評價的人們的價值觀是各不相同的、價值標準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觀點將糾正傳統評價理論價值是一致的、單一的觀點。第四代評價觀點的提出,在全世界教育領域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5.多元評價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一種全新的有關人類智能結構的理論,它的悄然興起,不僅有力詮釋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給我們的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該理論的提出者霍華德·加德納教授認為:

人的智力是由言語/語言智能、音樂/節奏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交往/人際關係智能、自知/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8種以上智能構成。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4

為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有效調動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主動性,不斷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中北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校教[20xx]33號)文件精神,學校決定啟動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本科教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1、評價原則

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教學過程評價與教學效果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學生、督導和同行、教學指導委員會、領導幹部等多元評價的原則,激勵和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評價標準

按照《中北大學本科教育課堂教學質量通用標準(試行)》([20xx]31號)的5個一級指標,26個觀測點進行評價。目前根據該評價標準,開發了評價系統。

3、評價對象

本學期承擔本科課堂教學的全體任課教師。

4、評價方式

以學院(校區)為單位組織開展此項工作,各學院(校區)根據《中北大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校教[20xx]33號)文件規定,結合學院(校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並於20xx年4月10前報教務處質量科備案。

5、評價系統培訓

(1)校級培訓

時間:20xx年4月2日下午4點。

地點:主樓11500室。

人員:校督導委全體委員、教學院長、教學科長、院教指委主任。

(2)院級培訓

各學院根據情況,4月中旬前組織完成對本學院教師和學生的評價系統培訓工作。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5

長期以來,我們很多教師很注視他人評價,而不重視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所運用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的反思過程,是一種以過程評價為重點的評價。對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好壞的評價,對這堂課來説是結果評價,但對整個教學實踐來説則是過程評價。過程評價的目的在於改進目前的不足,促使自己的專業發展,促使課堂效率的提高,滿足學生的需求。自我評價不僅受到教師的教育觀念、分析能力的影響,也與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評價也有密切關係。有的教師看重社會、學校、學生的反饋信息,以外部評價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尋找自己現實與外部期望的差距。有的教師則直接反思自己的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師德等素質結構中的具體問題。重視自我評價的教師,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反思,有寫教學後記、教育隨筆、教學案例的欲求與習慣。他人不可能天天來評價一個教師,其實,最瞭解自己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自我評價是促進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自我評價中進行自我反思。教師在自我評價中,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和全面發展狀況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評價的目的不在於評優評劣,而在於由此形成改進的 計劃,促進教師自身的提高。自評是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最佳途徑。教師在自我評價中的反思可以圍繞以下5個內容進行。

1、思所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

作為教師,每一堂課總會有自己滿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處。或是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目的的做法,或是課堂教學中突發事件的應變過程,或是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原理運用的感觸,或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或是雙邊活動開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備課時未曾考慮到而在課堂上突然迸發出靈感和火花,等等。無論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穫,課後及時反思,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恆,並把它們歸類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這樣對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會大有好處。

2、思所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

眾所周知,任何一節課,即使教師的備課十分細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對教材處理不當;對教學中偶發事件估計不足;對某個問題闡述有失偏頗;或者感到對某個問題的處理力不從心等。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為引以為戒的教訓。只有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訓,及時彌補不足,才能不斷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不僅是教師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表現,也是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客觀需要。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6

根據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語言教學的特點,英語課程標準把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定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同時根據我國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將“三維”課程目標擴展為五個方面,即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五個組成部分——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的保證。

首先,上課前充分準備。為了在上課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不但細緻地分析學生,充分地理解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而且要對學生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預期。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課堂前的充分準備是十分重要的。課前準備越充分,教師在課堂上就越能更好的發揮,教學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教師卻無從下手出現僵局。

其次,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牻萄是教與學得兩個主體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而教師的教主要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教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如何讓學生認真聽講、主動思維、積極配合、自覺學習。所以在課堂上我改變了教師一人唱主角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渴望和動機,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再次,使教學設計在課堂上發揮淋漓盡致的作用。教學設計是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的一種事先預設,因此我精心準備,讓它具備合理性,科學性和前瞻性。課堂上力爭用這一設計來實施。

最後,在課堂後反思。教學不是隨着下課鈴聲的結束而結束。要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效果不斷提高,課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課後的反思具有現實性和批判性,是教師在課後對自己的行動、想法和作法的思考,做好教學的課後反思,每一節課下來都要思考一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課堂中出現的新情況,是否應對合理;並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優秀的方面繼續發揚,不好的方面逐漸糾正,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然而由於剛剛步入教育領域初步接觸教育事業,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總之,及時的進行自我評價使我找出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促進了自我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增強了自我發展意識。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7

從去年9月,我們有幸接觸到了“生本教育”這一理念,通過看觀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生本課。以後通過集體

學習、個人閲讀生本教育的書籍、上網查找資料,我也和其他老師學着上“生本課”。在這裏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簡單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卻乾巴巴的坐在那裏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也只是“蜻蜓點水”,收穫甚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本教學中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説:“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但要求老師具有很高的專業知識水平,而且也要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

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優秀教師:你教的學生考出優秀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更重要的一方面還在於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你的學生提高做了什麼,你為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通過多次學習,使自己想到了很多,在記筆記的過程中,感受着“生本教

育”的內涵以及在以“生本教育”為主導進行的課堂教學中所採用的方法。在教學課堂上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採用自主學習或是小組交流合作。孩子們學得很高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只是,但前提是讓學生的學習在樂學的過程中進行。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地實踐“生本教育”,讓孩子們在輕鬆、寬裕的課堂環境中學習,努力做到“我的課堂生做主”。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8

x年5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五指山市國小音樂課堂教學評比觀摩活動”,此次教學評比給了我交流與借鑑的學習方式,促進了自身教學理論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歌唱、器樂、鑑賞、律動等課型,各位老師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節課都經過了特別精心的準備,精彩紛呈,可謂繁花似錦。

執教的教師普遍具有很強的音樂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養,不但彈琴、歌唱、舞蹈等音樂能力強,組織、引導、調控等教學水平高,而且相關文化知識豐厚,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適當,不但使課堂增色,也給觀摩教師們帶來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啟發。最值得高興的是,我校王秋老師所教授的《紅蜻蜓》榮獲此次教學評比的三等獎。

每次聽到經典的好課,都會有三種感受接踵而至。開始是激動,從心底而來;而後是自卑,同樣是老師為什麼我想不到這樣的教學方法、手段;最後是一點思緒,能從她們的課裏借鑑些什麼。有一點是共同的值得我深思的:教師的感染與評價。要想學生融入所學的教學情境,教師必須自己先投入到這個情境中。不管是在學唱熱情洋溢的歌曲,還是在聆聽童趣可愛的樂曲,執教的老師無時無刻的沉靜其中並感染着學生,讓他們也置身其中,不知不覺不僅學會了音樂知識,也體驗了音樂帶來的無窮快樂。在讓學生積極參與時,教師的細緻、貼切的評價也起了很大的鼓勵作用。

就拿我們紅山中心學校的老師王良科老師的教授這節課《對鮮花》來説,從整個的教學環節上,非常的嚴謹,重難點突出,教學目標準確落實在的課堂中,更是一步扣一步的,銜接的很好,這就更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使學生興趣很高,在快樂中已經掌握的所要的內容!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在創編歌詞的這一環節也做得很好,這節精彩的音樂課吸引了在場所有老師;南聖中心學校的老師教授的《理髮師》一課中,教師從音樂入手,引導學生靜聽教師演奏中的獨特語氣,關注旋律的起伏,節奏的張馳,力度的增減等,繼而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在表現力。

這些老師能把教學活動開展的如此出色,我想除了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還需要較好的專業素質。在這些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他們紮實的音樂素養。正是因為有了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每節音樂課。

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多地學習,更多地反思,讓自己的課堂也能像向我們展示的同行們那樣,帶給孩子們更精彩的學習經歷。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9

這次微格教室講課是平生第一次,使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往只顧埋頭苦幹,從來沒有對自己所教的課認真評價和反思,藉此機會把本節課的自我評價和反思總結如下:

一、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情況

根據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語言教學的特點,英語課程標準把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定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同時根據我國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將“三維”課程目標擴展為五個方面,即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五個組成部分----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的保證。

為了體現英語新課程中“三維”教學目標,本次教學設計首先直接導入“Timeismoney,timeislife,thatis,timeisimportant.”訓練學生聽的英語語言技能,進而學生理解所學的語言項目是“time”。然後我迅速在黑板上寫下本次教學的題目“Theapplicationoftime”肯定學生的理解是正確的。

緊接着我在黑板上寫出“time”的十種不同意思的短語,分別對學生進行提問,訓練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他們自己通過綜合分析,歸納出“time”在不同短語中的不同意思。在“What’stime?”句子中,學生總結出“time”是“時間”意思後,我緊接着寫出一些時刻,讓他們用英語表達出來,以複習時刻的表達方式,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的能力。但學生在用“to”和“past”時有點模糊,我及時給予講解,幫助他們會應用“to”和“past”。

學完“time”的十種用法後,我在“Timeismoney,timeislife,thatis,timeisimportant”後又補充説“Sowemustforgetpast,cherishpresentandexpectfuture.”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讓他們學會珍惜時間,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通過眼神和表情看出,學生把這些哲理性的話記在了心理,達到了所設計的教學目標。

最後,給學生布置歸納“time”的短語(儘可能全面)的作業,讓他們及時複習所學內容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教態分析

剛站到微格教室的講台上,我高度緊張,板書“time”時,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手在不停的發抖,心在撲通—撲通地跳,這種教態的出現是我六年教學中沒有的。分析原因有兩種:其一、我準備的課不夠充分;其二、講課面對的沒有聽課的真正學生。

我明白: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非語言的交往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教師利用身體姿勢和麪部表情與學生交往的方式。於是我使自己很快地放鬆,開始板書的短語,並用手指向“time”,用目光掃視全體學生,問“What’sthemeaning?”這種手勢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目光掃視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此時的面部表情也是微笑的,和學生拉近了距離。,讓他們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作出快速的回答。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的教態才越來越大方而自然,真正進入了教學的境界。但總體來説,整節課教態比較拘謹,面部表情不豐富,目光不敢接觸聽課人。

三、語言分析

我明白:語言是人類交往的工具,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基本方式就是語言交流。在教學中,無論是傳授科學知識、發展智力,還是進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藉助教師的.語言來實現的,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的語言應簡明準確,生動活潑,具有感染力。

以往的教學當中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不錯的。這次微格教室講課,由於我的普通話説的不好,再加上這節課我準備的不夠充分,使我根本沒有把這節課講好的信心。一上講台,我就萬分緊張,我的思維混亂,表達語無倫次,語言連貫不起來。等稍放鬆後,我開始從學生實際出發,語調不再那麼平淡,開始有起伏,富於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給自己的建議

通過這次到微格教室上課,我覺得自己有好多方面有待提高,現對自己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教學之前要有精心準備

授課前的充分準備是上好的課的基礎,一定要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寫出優質教案,同時備好學生,備好教具。否則,第一步就走不好,得到的是滿盤皆輸。

(二)紮實“三個方面”的基本功

1、使用普通話的水平

在生活中要時時刻刻練習説普通話,多聽廣播,讓説普通話好的給予糾正發音。

2、板書要規範、完整、美觀大方

為了達到這種板書效果,一定要堅持練字,並多看一些板書設計方面的書。

3、運用常規教具和現代化教育技術

為達到此項目的,要認真學習計算機,自己親手設計課件,並自制一些教具。

(三)增強智能結構

(1)紮實、精深的專業知識是保證教學的基本條件。

作為教師教好本門學科是起碼的要求,而且,對學生的很多工作也是通過教學來完成的。首先,要對自己所教學科有科學、正確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不出知識性、表述性的錯誤。其次,要對自己所教專業融會貫通,對其有整體的系統把握,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能夠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而非照本宣科。

(2)廣泛而深厚的文化基礎知識。

這是教師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全知全能的,他們經常向老師提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遠古到未來,從客觀到微觀,無一不想從教師那裏得到滿意的答案。如果自己的知識淺薄而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尤其是用不正當的方式掩飾自己的無知而責怪學生的話,不僅會影響威信,也會阻礙學生的發展。

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封閉的學校不存在了,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探究的心理更強烈,而且新問已不能適應學校教育了。所以,必須從單科型向多科型發展,不僅需要對相關學科有題也越來越多,單純的學科專業知識所瞭解,還要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適應“素質教育”、“通才教育”的需要。

(3)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

必須以理論為指導,按照教育歸律辦事,才能使教育工作少失誤或不失誤。心理學幫助瞭解認識學生,教育學幫助瞭解把握教育規律,這兩個學科幫助選擇和採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避免機械的照搬照套,使教育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

(四)增強組織教學藝術

一堂課中,教師組織教學的藝術主要表現在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創造課堂氣氛、組織學習活動、臨場應變能力或藝術等方面。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當今部分學生厭學的情況下,教師講究藝術對於鞏固學科課程的地位,發揮其育人功能具有特別重要現實的意義。

(五)增強自我調控能力

這指的是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自我調節和控制的能力。為了使教育工作順利發展,必須有自我調控能力,這種能力固然與外部因素有密切關係,但更去決於自己的職業認識、職業信念、職業理想。

(六)培養教學機智

教育機智是教師教育能力的綜合運用和體現,是教師經驗與藝術不斷積累和發展的結果。開放的課堂需要教師具備機智的品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敏鋭快速地捕捉各種信息,根據學生的需要,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恰當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

(七)端正教學態度

雖然已有六年得法教學經驗,但不能放鬆自己的教學態度,對學生一定要有責任心,尊重和信任學生,以熱情和寬容的態度善待學生。

(八)達到較高的教學境界

教給學生正確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較充分的自由支配時間,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達到真正素質教育的教學境界。

五、感悟

通過這次微格教室上課,我深深地感覺到做個老師好作,但做個好老師很難。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賦予我們多種多樣的職責、功能,要求我們教師根據社會不同方面的期望,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

新課程的改革浪潮為教育的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為此必需對下幾個方面教育觀念進行轉變:

(一)由“教師為中心”轉向“學生為主體”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課堂教學‘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移到學生的頭腦裏’”。確實每個學生的感情世界都與教師有異。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心和愛護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興趣和喜愛,進而產生對該學科學習的持續動力。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具有主動性的學生,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是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導的。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在於組織好課內、外的各種活動,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抓住;給學生一個衝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尋求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二)由“傳授知識”轉向“培養能力”

葉聖陶先生説:“教師教學的着眼點要放在發展學習的能力上,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每

個人一輩子的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精講必要的語言知識,更要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否則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只是紙上談兵。

陶行知先生説:“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在英語教學中,應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英語運用的能力,進而學會求知(learningtoknow),學會做事(learningtodo),學會共處(learningtolivetogether),學會做人(learningtobe)。

(三)由“重智力開發”轉向“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英語課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聽、讀可以使學生的接收性技能得到提高;説、寫能鞏固並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技能;學習語法知識並運用口頭或書面能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創造思維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同時,課堂教學活動中合作學習還有助於因材施教,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差異學生教學的矛盾,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目標。合作性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共同工作實踐其社會功能。在合作的小組學習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民主價值觀,為他們日後步入社會、學會生存做好準備。教科書所提供的會話和閲讀材料的內容健康且滲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通過學習和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養成良好的品德。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材料的語言形式,把它們自然有效地融合到各科課堂活動之中,使課堂教學成為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有效手段。

“國家大計,教育為本”我們每個教師肩負着重任.在此,我希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進行探索、求知,給自己“充電”.這樣才能跟上教育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0

教師的自我評價是指教師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深刻的剖析,是教師對自己職業發展現狀的分析,是制訂教師個人發展規劃、確定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問題着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現狀進行評價:

一是“我是誰”。也就是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自己的特徵。

二是“我在哪裏”。也就是思考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當前所處的位置。

三是“我將走向哪裏”。也就是明確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今後朝什麼方向發展以及如何發展。

具體地説,教師的自我評價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以教師自身為指向的,即教師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態度、道德、價值觀以及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的反思,也就是自我反思。另一方面是以教學為指向的,即教師對自己的具體教學行為進行評價和反思,包括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管理、對學生的反饋和評價等,也就是教學反思。

自我反思

1、對自己知識結構的反思

①本體性知識——教師應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數學等專業知識。

②條件性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科學知識。

③實踐性知識——教師在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中,由教育經驗提供的應對教育事件的教育情景知識。

④一般性知識——專業知識之外的關於科學、人文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⑤技術性知識——關於先進的教育技術的知識,如網絡、教學媒介等。

2、對自己能力水平的反思

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

善於鼓勵學生在各種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容納不同意見;能經常為學生提供反饋信息,以鼓勵他們學習中的每一點進步; 善於組織學生參與課堂上的討論等各種活動。

②明確地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思維清晰,邏輯性強;語言深入淺出,形象生動。

③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係,並使這一關係與教學任務聯繫起來的能力

教師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關係;瞭解每一學生的經歷與特長及其對學習的影響;能敏鋭地感受學生個人的特殊需要,並能據以調整教學工作。

④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關資源的能力

能有效地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能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及時瞭解本學科當前的發展;能有效地與同事、家長、學校領導溝通,獲取多方面的反饋意見。

⑤研究能力——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並及時總結研究成果的能力。

3、對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反思

①教育價值觀

對教育在學生髮展中的作用的認識;對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認識;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對新課程的理解。

②對教師角色的認識

學習者——學習和思考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林論、他人實踐經驗教育教學理論。觀察者——即敏鋭地體察、捕捉教學過程中值得反思的事件及師生內心的各種感受,並及時予以解釋、分析和研究。批判者——不迷信權威、不盲從他人、不固守傳統的觀念和經驗,以審慎的心態質疑、洞察、分析和評判教育教學理念及實踐中的各種不合理因素。協作者——勇於開放自己的課堂,積極與學生、同事、領導、家長、專家進行合作交流。

③教師的態度

虛心——能夠以開放的姿態看待事物,易於接納新的思想,能傾聽更多人的意見。責任感——教師對發展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情感負有責任。全心全意——教師對教育事業能充滿熱情,不斷思考自己的教學,不斷進取。

教學反思

1、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①明確所教課程的內容;

②明確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③明確學生的發展水平;

④明確教學目標;

⑤明確教學方法與手段;

⑥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可能的教學效果。

2、課堂的組織與管理

①關注學生的反應;

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③有效應付課堂上的突發事件。

3、學習活動的促進——對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學生的參與隨時保持有意識的反省,並能根據這些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使之達到最佳效果。

4、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

①教師通過語言、體態、表情等對學生的行為、反應、思維和感情等進行接受、表揚、支持,積極的對學生提供反饋;

②以積極態度感染學生。

③對師生之間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效果進行及時評價與調整。

5、評價學習行為——對學生的提問、回答、作業、交流、操作等學習行為進行及時評價。

6、教學後反省——在一堂課或一階段的課上完之後,對教學情況進行回顧與評價。

通過對自我和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我們可以對自己進行全面的診斷,發現自己在知識能力方面的不足,審視自己的教育信念和道德,評估自己的教學中存在的弱點和問題,進而明確自己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應該努力的方向,針對自己的發展現狀選擇自己願意接受並且有效的改進方案,如參加培訓、進修、請求專家型教師的指導幫助等,不斷提高,不斷成長。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1

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是教學管理部門每學期的常規教學管理工作。為客觀、公正、科學地做好本、專科課堂教學質量評估,使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真正成為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根據《吉首大學關於加強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吉大發[20xx]12號)精神,特修訂本評估方案。

一、評估目的

1、為學校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2、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為表彰和獎勵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師(如評選教學能手、教學名師、精品課程)提供第一手資料,為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工作提供依據;

3、有效監控課堂教學運行情況,規範課堂教學秩序,推動學校教風、學風建設,形成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良好氛圍。

二、評估範圍

全校所有本、專科課程的課堂教學(包括理論課、技能課教學,不包括實習、畢業設計畢業論文撰寫的環節)。

三、評估對象

評估對象是某教師上的某門課程,是教師與課程的結合,即“教師+課程”。不單是“教師”,也不單是“課程”。

四、評估人員

評估人員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學生;二是同行與專家;三是領導、幹部。

五、評估指標體系

學生評估指標體系見附件1,附件3;領導、幹部及同行專家評估指標體系見附件2,附件4。

六、評估辦法

1、學生、同行、專家與領導、幹部的評估相結合,突出學生、同行與專家在評估中的主導地位。

2、任課教師的自評、他評與教務部門組織的多種座談會相結合。

3、網上評教、填卡評教與隨堂聽課、評課相結合。

七、評估程序

1、教務處組織召開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會議,由教務處提出該學期的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

2、全校性學生網上評教、填卡評教由教務處制定方案,教學院(部)具體組織實施,教務處教研與教學質量管理科負責數據的統計及評估結果意見的反饋,評估結果反饋給學院(部)及學校領導。

3、學校教學督導團及領導、幹部隨堂聽課、評課由教務處制定方案並組織實施;學院(部)教學督導、教研室及行政管理人員隨堂聽課、評課由學院(部)制定方案並組織實施。學院(部)評課由院長或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主持,教研室教師和學院(部)教學督導成員參加。評估結束,由院(部)負責將結果向有關教師反饋,並上報教務部門。

八、評估結果的處理

1、評估結果作為教師當年度教學評優的依據;

2、對課堂教學質量評估不及格者,當年不能晉升職稱,並暫時取消其教學資格,通過進修(或自修)業務並經專家考核合格後方可重獲教學資格。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2

對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和反思

這次微格教室講課是平生第一次,使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往只顧埋頭苦幹,從來沒有對自己所教的課認真評價和反思,藉此機會把本節課的自我評價和反思總結如下:

一、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情況

根據素質教育的內涵和語言教學的特點,英語課程標準把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定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同時根據我國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將“三維”課程目標擴展為五個方面,即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五個組成部分----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的保證。

為了體現英語新課程中“三維”教學目標,本次教學設計首先直接導入“Time is money, time is life, that is, time is important.” 訓練學生聽的英語語言技能,進而學生理解所學的語言項目是“time”。然後我迅速在黑板上寫下本次教學的題目“The application of time”肯定學生的理解是正確的。

緊接着我在黑板上寫出“time”的十種不同意思的短語,分別對學生進行提問,訓練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他們自己通過綜合分析,歸納出“time”在不同短語中的不同意思。在“What’s time?”句子中,學生總結出“time”是“時間”意思後,我緊接着寫出一些時刻,讓他們用英語表達出來,以複習時刻的表達方式,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的能力。但學生在用“to”和“past”時有點模糊,我及時給予講解,幫助他們會應用“to”和“past”。

學完“time”的十種用法後,我在“Time is money, time is life, that is , time is important”後又補充説“So we must forget past, cherish present and expect future.”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讓他們學會珍惜時間,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通過眼神和表情看出,學生把這些哲理性的話記在了心理,達到了所設計的教學目標。

最後,給學生布置歸納“time”的短語(儘可能全面)的作業,讓他們及時複習所學內容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教態分析

剛站到微格教室的講台上,我高度緊張,板書“time”時,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手在不停的發抖,心在撲通—撲通地跳,這種教態的出現是我六年教學中沒有的。分析原因有兩種:其一、我準備的課不夠充分;其二、講課面對的沒有聽課的真正學生。

我明白: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非語言的交往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教師利用身體姿勢和麪部表情與學生交往的方式。於是我使自己很快地放鬆,開始板書的短語,並用手指向“time”,用目光掃視全體學生,問“What’s the meaning?”這種手勢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目光掃視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此時的面部表情也是微笑的,和學生拉近了距離。,讓他們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作出快速的回答。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的教態才越來越大方而自然,真正進入了教學的境界。但總體來説,整節課教態比較拘謹,面部表情不豐富,目光不敢接觸聽課人。

三、語言分析

我明白:語言是人類交往的工具,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基本方式就是語言交流。在教學中,無論是傳授科學知識、發展智力,還是進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藉助教師的語言來實現的,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的語言應簡明準確,生動活潑,具有感染力。

以往的教學當中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不錯的。這次微格教室講課,由於我的普通話説的不好,再加上這節課我準備的不夠充分,使我根本沒有把這節課講好的信心。一上講台,我就萬分緊張,我的思維混亂,表達語無倫次,語言連貫不起來。等稍放鬆後,我開始從學生實際出發,語調不再那麼平淡,開始有起伏,富於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給自己的建議

通過這次到微格教室上課,我覺得自己有好多方面有待提高,現對自己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教學之前要有精心準備

授課前的充分準備是上好的課的基礎,一定要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寫出優質教案,同時備好學生,備好教具。否則,第一步就走不好,得到的是滿盤皆輸。

(二)紮實“三個方面”的基本功

1、使用普通話的水平

在生活中要時時刻刻練習説普通話,多聽廣播,讓説普通話好的給予糾正發音。

2、板書要規範、完整、美觀大方

為了達到這種板書效果,一定要堅持練字,並多看一些板書設計方面的書。

3、運用常規教具和現代化教育技術

為達到此項目的,要認真學習計算機,自己親手設計課件,並自制一些教具。

(三)增強智能結構

(1)紮實、精深的專業知識是保證教學的基本條件。

作為教師教好本門學科是起碼的要求,而且,對學生的很多工作也是通過教學來完成的。首先,要對自己所教學科有科學、正確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不出知識性、表述性的錯誤。其次,要對自己所教專業融會貫通,對其有整體的系統把握,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能夠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而非照本宣科。

(2)廣泛而深厚的文化基礎知識。

這是教師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全知全能的,他們經常向老師提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遠古到未來,從客觀到微觀,無一不想從教師那裏得到滿意的答案。如果自己的知識淺薄而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尤其是用不正當的方式掩飾自己的無知而責怪學生的話,不僅會影響威信,也會阻礙學生的發展。

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封閉的學校不存在了,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探究的心理更強烈,而且新問已不能適應學校教育了。所以,必須從單科型向多科型發展,不僅需要對相關學科有題也越來越多,單純的學科專業知識所瞭解,還要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適應“素質教育”、“通才教育”的需要。

(3)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

必須以理論為指導,按照教育歸律辦事,才能使教育工作少失誤或不失誤。心理學幫助瞭解認識學生,教育學幫助瞭解把握教育規律,這兩個學科幫助選擇和採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避免機械的照搬照套,使教育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

(四)增強組織教學藝術。

一堂課中,教師組織教學的藝術主要表現在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創造課堂氣氛、組織學習活動、臨場應變能力或藝術等方面。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當今部分學生厭學的情況下,教師講究藝術對於鞏固學科課程的地位,發揮其育人功能具有特別重要現實的意義。

(五)增強自我調控能力。

這指的是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自我調節和控制的能力。為了使教育工作順利發展,必須有自我調控能力,這種能力固然與外部因素有密切關係,但更去決於自己的職業認識、職業信念、職業理想。

(六)培養教學機智。

教育機智是教師教育能力的綜合運用和體現,是教師經驗與藝術不斷積累和發展的結果。開放的課堂需要教師具備機智的品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敏鋭快速地捕捉各種信息,根據學生的需要,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恰當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

(七)端正教學態度。

雖然已有六年得法教學經驗,但不能放鬆自己的教學態度,對學生一定要有責任心,尊重和信任學生,以熱情和寬容的態度善待學生。

(八)達到較高的教學境界。

教給學生正確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較充分的自由支配時間,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達到真正素質教育的教學境界。

五、感悟

通過這次微格教室上課,我深深地感覺到做個老師好作,但做個好老師很難。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賦予我們多種多樣的職責、功能,要求我們教師根據社會不同方面的期望,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

新課程的改革浪潮為教育的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為此必需對下幾個方面教育觀念進行轉變:

(一)由“教師為中心”轉向“學生為主體”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課堂教學‘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移到學生的頭腦裏’”。確實每個學生的感情世界都與教師有異。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心和愛護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興趣和喜愛,進而產生對該學科學習的持續動力。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具有主動性的學生,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是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導的。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在於組織好課內、外的各種活動,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抓住;給學生一個衝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尋求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二)由“傳授知識”轉向“培養能力”

葉聖陶先生説:“教師教學的着眼點要放在發展學習的能力上,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每個人一輩子的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精講必要的語言知識,更要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否則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只是紙上談兵。

陶行知先生説:“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在英語教學中,應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英語運用的能力,進而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

(三)由“重智力開發”轉向“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英語課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聽、讀可以使學生的接收性技能得到提高;説、寫能鞏固並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技能;學習語法知識並運用口頭或書面能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創造思維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同時,課堂教學活動中合作學習還有助於因材施教,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差異學生教學的矛盾,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目標。合作性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共同工作實踐其社會功能。在合作的小組學習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民主價值觀,為他們日後步入社會、學會生存做好準備。教科書所提供的會話和閲讀材料的內容健康且滲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通過學習和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養成良好的品德。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材料的語言形式,把它們自然有效地融合到各科課堂活動之中,使課堂教學成為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有效手段。

“國家大計,教育為本”我們每個教師肩負着重任.在此,我希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進行探索、求知,給自己“充電”.這樣才能跟上教育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3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實踐活動,課堂教學環境的複雜性、原創性和動態性為教師教學和學生髮展帶來契機和可能。課堂教學自我評價,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評價對象,對課堂“教”與“學”的活動和效果進行現實價值和潛在價值判斷的過程,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具有反思、診斷、完善課堂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成長進步,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對教師而言,課堂教學不僅是其展示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的舞台,同時也是他們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平台。領導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等外在評價不容易把握教師的內在體驗和身心狀態,無法解釋教師教學的差異性和生成性,並且,外在評價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產生的作用,最終都是需要經過教師課堂教學中自我評價的“內化”來達到教師發展性評價。

教師自我評價為教師積極反思自身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提供了現實土壤,也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教師自我評價與教師自我反省、自我監控和自我促進有密切聯繫。教師自我評價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做到適時反思、及時診斷、查找原因、調整修正,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師通過收集有關自己的教學素材,對已經做出的和即將做出的決策及結果進行多視角、多層次的剖析、反觀和思考,是教師自覺意識和能力的體現。

教師自我評價既是教師自我反思、自我診斷的過程,更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過程,它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某節課的課前準備、課中實施、課後反思,也貫穿於一學期、一學年乃至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教師的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成為一個專家型教師更需要教師持續不斷的自我評價、自我改進、自我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本應是日常教學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是每位教師在教學生涯中為之奮鬥的終身事業。教師自我評價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應該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動態的過程。

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環境是豐富多彩和不斷變化的,學生學習不僅受教師“教”的影響,教學情境、教學組織、師生互動等變量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教師的“教”不能等同於學生的“學”,“學習結果”更不能等同於“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除了測量學生掌握知識領域外,還要反思為學生認識、感知、體驗、探究自己的生活世界,是否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徑和獨特視角,以不斷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生命世界,滿足學生個體成長需要。學生全面發展是教師自我評價的最基本立足點。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間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密切聯繫着,學生的學習狀態好比一面鏡子,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教,好的教學能喚起學生的積極響應,失敗的教學也能反映在學生渙散的學習狀態中。因此,通過觀察學生課堂學習狀態來評價自己的課,是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一種重要方法。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4

1、你表達得這麼清晰流暢,真棒!

2、我想××同學一定在思考,我們再給他一點時間,好嗎?

3、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説錯了沒關係,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

4、不僅自己認真學習,還能提醒同桌同學,真是了不起!

5、第×組的××同學可真棒!為自己這組爭得一顆閃亮的星星呢!

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裏那個膽小鬼打倒,舉起手來了!

7、你們瞧,可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呢!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8、第四組的同學個個眼睛睜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們特別認真,注意力特別集中!

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10、看××同學認真的樣子,老師就知道她是勤奮好學的孩子!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5

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普通語文教師,我深感只有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師工作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它無異於師生生命中燦爛的陽光!而最有效的課堂教學從哪裏來?從實踐中來,從教學反思中來,從教師的自我評課中來!柏拉圖有句名言:“最先和最後的勝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學的認識自我,嚴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歷史的潮頭去開創嶄新的人生。”教師的自我評課,應貫穿於教師專業成長過程始終。?以往我們評價一節好課,常是看教師的表現:親切的教態,有感情的範讀,連貫的語言,巧妙的過渡,規範的板書等等。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現在我們評價一節好課,我認為,首先且主要應看學生的表現,看課堂的學習氛圍是否寬鬆、民主;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積極、主動;看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充分、有效;看學生的學習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與發展。總之,我的眼裏只有你--學生。你學會了嗎?你會學了嗎?你學得有情趣了嗎?教師的自我評課,也許不像一般評課那麼細化、量化,更多的是感情,是教師的自我教學反思。

一、反思學生的參與狀態

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確定,是以一定的參與度做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參與得不夠,就談不上“主體”。評價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來了,是否參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被動應付地學習,還是積極主動的探究?是浮光掠影,嘗淺輒止,還是潛心鑽研,情動辭發?所以,教師唱主角,學生當配角的課不是好課:只有少數優秀展示才華,大多數學生做陪客旁觀的課不是好課;表現熱熱鬧鬧,但沒有引起學生認知衝突的課不是好課。課堂上教師要把學生的積極調動起來,使每個學生都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動情。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對教學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才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課。

確定教學目標時,是否把握好了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在整合教材時,是否從學生生活上着想,形式注意兒童化,內容適合學生經驗。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是否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是否讓問題從他心裏自發冒出來,而不拿眼光來替他設計問題。學生小組的學習和討論,是否有具體的指導和分工,而不是隻停留在形式上,要對學生的學習確切起到交流想法、豐富見解的作用,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能夠解決問題,或者產生了新的想法。總之,是否每節課都能帶給學生一些新的,他所感興趣的、期待的東西。?

課堂上是表面的熱鬧還是學生參與了高水平的認知活動呢?這取決於學生的思維狀態,學生是否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見解;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是否有挑戰和獨創。學生的主動創造是課堂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一道風景,也是教師自我評課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這一切對教師的教育素養、專業素養、教學機智提出很高的要求,特別要求教師是否能把課堂的注意中心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上,能敏捷地捕捉教育過程中各種信息、靈活果斷地採取恰當有效地策略與措施,潛移默化地生成智慧與見識。

二、反思學生的交往狀態

課堂教學是學生生命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體現的生活過程。而這一切都是通過交往實現的。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互動交往,孩子們在情感活動、智力挑戰、人際交往過程中,實現着人的需要,潛在能力也得到了不斷的發揮。?課堂上,教師是否創設平等、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這個環境裏是安全的,他能與同學、老師甚至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他講錯了沒有關係;他提出問題,沒有人笑話;他不認同老師,不會受批評;他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人指責。當他學習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當他取得成功時,會得到誠摯的祝賀;當他標新立異時,會得到大家的喝彩。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生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語文教學使學生敞開了自己的心靈,成為有靈性,有鮮明個性的人。

三、反思學生的達成狀態

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應該是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為基礎,通過有價值的學習活動激發各種水平的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情感的昇華和人格的完善。?一堂好課,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含量,這是任何時候評價一堂課都必須守住的底線。但評價課堂知識含量,不是看教師課堂傳授的知識點是否足夠多,而是看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點,並將這些知識點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只在傳授知識上下功夫是不夠,應該“教人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葉聖陶先生説過:“凡是教,其目的是達到不教。”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既獲得知識,又獲得自我發展的能力。要注重給學生正確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要設法引導學生按照認識規律,最大限度的自己去發現並掌握知識和技能,尤其要引導其發現和掌握知識的規律和思維活動的規律,培養其自學能力,交給學生獨立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讓學生在走出校門和踏進社會大門時,既有知識功底,也有自我發展的功底。同時,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達成狀態,要讓每個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儘可能大的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的同時,讓優等生“吃得飽”,早日脱穎而出,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吃得了”,真正做到面向每個學生的每個方面,使每個學生每堂課學有所得。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6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主要場所,教師是這個場所的組織者,管理者,學生才是這個場所的主角。若課堂教學是一個舞台,教師只是一個引領者,而學生才是這個舞台閃耀的明星。課堂教學是我們教育、教學中最主要的環節,課堂教學的成敗決定着我們教育、教學的有序順利的開展。因而有效是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那麼課堂教學怎樣才有效呢?我簡要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的策略與設計、課後反思方面給予自我評價,從而既獲得教學經驗,也伴隨着自身的成長。

一、 課前準備的自我評價

課前準備的關鍵是備好學生。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知識的儲備皆有不同。瞭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狀況,特別要注意研究原有認知結構中與新知識有密切關係的內容。針對本次的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疑點,易混點,分析好學生的實際情況,或者換一個角度,從學生的認知上來講,找出突破口。在課前準備的思考中,多問幾個為什麼,或許這樣做可行嗎?比如,設問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嗎?我的教學導入,對教學重難點的學法指導,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參與和嘗試、師生能相互交流與互動嗎?又或者我選取的小故事、涉及到本學科知識的其他學科知識聯繫能吸引學生嗎?這些問題與思考都是建立在學生的實際情況上,也在我們的教學策略與設計上走好了關鍵的第一步。

二、課堂教學策略與設計的自我評價

課堂教學,面對教師而言是怎麼教?關鍵是對學生而言是怎麼學?做作為教師這個引導者,如何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那麼課堂教學策略與設計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能簡單或單一,應採取多樣化。針對教學內容,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閲讀了解的知識,可採取指導閲讀的方法。若單純的閲讀而閲讀,我們就會去思考,這樣有效果嗎?哪我們的設問指導閲讀就有必要。對於知識的獲取,我們教師不能過多的講授。從學生的認知角度上是從熟悉到陌生,從舊知到新知,從生活實際到知識歸納與聯繫。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或者以問題為中心,如何設問引導他們,調動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知識的點線聯繫,教學方法是否鍥合做好思考。課堂教學策略與設計自我評價是否恰當,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否講解清楚,同時也可以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教師可以瞭解自己的教學目標確定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手段運用是否合理。教師教學行為是否科學、恰當,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要重點關注課時目標的設定、課堂氛圍的營造、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方式的選擇、學生作業的設計和個性特色的體現等方面的狀況教師對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反思,有效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三、課後反思的自我評價

在課堂教學後,對教學過程的得失反思。在反思自評中去發現問題,去解決與改進。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我會去思考教學策略的適合性。教學設計的可行性有失偏頗沒有。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交流中,我是否做到了傾聽了學生的講解和對知識的認知看法,我解惑沒。我是否做到了對學生能正確回答問題,積極發言,獨特合理的解題思路給予適時鼓勵和表揚。我是否做到了在知識講授中,講解淺顯易懂,語言幽默風趣,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我是否做到了師生互動,師生互學,師生互相激勵,師生互相激發學習樂趣,師生互相激發聯想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我是否做到了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自主學習、自由思考,從而極大的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 在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中針對學生的“學”我還給學生時間了嗎,尤其是還給學生自主學習、咀嚼思考、自練自改的時間。 還給學生個性,特別是還給學生獨 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想、自由表達的個性。 還給學生權利,特別是還給學生質疑問難、闡述個人見解、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

在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中,真正理解了教學相長的含義,每一次課堂教學後,都充滿了收穫的喜悦。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7

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留給我的將是深入的反思考和評價。本學期我擔任了九年級兩個班英語科目的教育教學工作。在這一學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注重自我教學本事的提高,努力改善自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一、深入瞭解學生學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我們的學生大多來自於農村,新目標英語對我們的學生來説不僅僅資料多,並且複雜,要背的單詞、詞組、語法知識多,久而久之,稍稍懶惰一些的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妥協,甚至放棄,因而學習英語的氣氛不是很濃,學習自覺性較差。我任教的九年級兩個班的優生很少,中等生斷層,差生面特大。針對以上情景,要改變這種局面,我們覺得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習慣很重要,因而在教學中我在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培養學生課前多預習,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講,把教師講的資料真正聽懂。不能似懂非懂。課後認真完成配套的鞏固練習,不懂的地方,多向教師或成績稍好的學生請教。利用晨讀時間培養學生大聲朗讀的習慣,英語筆頭練習相對來説少一些,但課後要分配必須的時間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同時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技巧,靈活掌握學過的知識點,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僅有這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不容易忘記。

二、配合課內比教學活動認真搞好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既要備教材、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上課效果就好。所以,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景,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個班在經過兩年多的英語教學,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很大的起色,但那是遠遠不夠的,並且中等生佔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所以,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時間長了,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就會欠佳。可是,我備課時注意到這點,所以教學時針對不一樣情景,在授課時採取了不一樣的方法。效果就比較夢想。

三、認真組織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所以上課我設法吸引學生,不讓其分心,上課資料力求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另外,我每一天都堅持堅持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進取上進的氣氛。在課堂上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展示台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加強師生交流,使他們能在簡便、愉快、合作、交流中學到知識。根據不一樣學生設計不一樣層次的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加強聽説、閲讀、寫作訓練,以促進學生的綜合運用本事。為了讓學生真正參加到課堂中來,凡是學生自我能講清楚的`問題,都讓學生自我解決,我決不越俎代庖,課堂上儘量精講、少講把時間都留給學生。

四、加強課外輔導,落實培優輔差計劃

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困此,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認真瞭解早讀情景,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制背誦等方式,幫忙他們養成良好習慣,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本事。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景,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所以,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四個組。第一組是本事強,基礎好,學習習慣好並且刻苦認真的,對他們多進行本事訓練,以便他們到達更高層次。第二組是有本事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團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三組是肯學,但由於本事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能提高;第四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8

1、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

2、不知是什麼力量使你改變這麼大,從上課愛吵愛鬧到學會靜靜思考,學會暗暗努力,真為你高興!

3、尊重(欣賞)別人,你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賞)!

4、要學會欣賞別人,對於同學的回答,我們該怎麼表示?

5、你的進步使老師感到特別高興!

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細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樣的)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19

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當下仍流行的課堂教學評價還沿襲着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觀,已經失去了它對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甚至異化為教學改革的障礙與阻力。因此,重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已刻不容緩。

我們是在深化我省中國小“指導—自主學習”教改試驗的進程中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新體系的探索的。我們認為,首先必須把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與課堂教學的改革目標統一起來。

其次,這個教學評價不是終結性的,應該是診斷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對課堂教學的價值作出判斷,而且要對課堂教學增值的途徑提出建議。

第三,評價者與教師在課堂觀察中應有共同關注的焦點,這個焦點就是課堂上學生的狀態。任何教學效果都必須通過調控學生的狀態才能實現,而不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直接結果。

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也有如下五個觀察的維度:

(1)組織能力

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語言的組織、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2)注意中心。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應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除了觀察教師在自己講授時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學生身上,還要觀察當學生自主活動時,教師的注意中心是否在於學生活動的反饋與調節。

(3)教學機智。

開放的課堂更需要教師機智的品質。必須觀察教師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還要觀察他是否靈活果斷地採取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

某位地理教師上課,課前由值日生掛地圖,值日生故意把地圖掛反了,想看看教師怎麼處理。教師並沒有生氣,而是説:“學地理就要達到這種水平,從地圖背面就能知道正面是什麼。”接着他提問,學生不能應答,他説:“我們還沒有學到這種水平,今天還是要把地圖翻過來。”這種上課的機智,學生學到的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是待人處世的一種能力、一種行為方式、一種文化。

(4)教學態度。

心理學研究發現,雖然有的教師很有經驗,對學生很負責任,但學生的發展並不理想。心理學把教學態度分成兩類:一類為非交往性態度,另一類為交往性態度。前者與教學效果的相關係數極低,後者才會產生積極影響。我們強調對學生的交往,一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負責;二是呼喚課堂上教師的熱情與寬容,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坦率與自發性。

(5)教學境界。

教學水平有三個相互貫通的層面:授受知識、啟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觀察教師對這三者整合發展的關注與自覺性,鼓勵教師向更高的教學水平努力進取。其二,把主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作為一種教學境界去追求。

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應成為教師改進教學過程的行動指南,應杜絕把課堂教學評價當作教學管理的棍棒。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而不是評價的靶子。須知課堂教學評價雖然很重要,但它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既不能代替學生學,也不能代替教師教。課堂教學評價如果脱離了改進教學過程的本真目的,而獲得其他功利性的社會價值,就會成為教學的災難。這是特別值得我們警惕和注意的。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心得體會通用4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以往我們總感到:語文教學花得時間較多,但卻收效較低,遠比不上數學成績,那麼教師應如何發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瞭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麼樣的語言講,用什麼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麼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願望,設計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興趣、情感去閲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閲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瞭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着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並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採用分組討論、説笑話、分角色表演、做遊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於發現其優點,並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侷限於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閲讀、寫作、聽話、説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採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瞭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心得體會通用5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劉__的《贏在課堂》唐山68中高效課堂途徑與方法,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淺、感觸頗多。書中的內容安排得科學合理,實踐與理論交相輝映,可讀性很強。內容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書中的很多教學方法非常實用,可操作性極強。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真真切切來自於我們的教學之中,讀來倍感親切,一篇篇精闢到位的分析一次次讓我茅塞頓開,很多教學方面的問題終於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我一邊讀一邊思考着:如何讓課堂評價助燃課堂?

俗話説:“表揚是最廉價、最有效的獎品。”老師們也發現,積極的鼓勵是肯定學生學習成績和態度的一種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上進心、自尊心。在教學中,我們不失時機地運用“回答的很好”“考慮的周到”“問得好”等激勵喚醒親切的話語,使學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圍中享受着學習的快樂。可教學中一些過多的、籠統的表揚,就導致了評價缺乏真情實感。記得在一次公開課教學活動中,聽課的教師對我説,在我的課上,聽的最多的一句表揚是:“太好了!”,而且頻頻出現,這種評價雖然是表揚性的,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但對於學生的學習卻幫助不大,因為他們不明白對在哪裏,好在哪裏。學生則無從獲得真正的成就感、驚喜感。

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了解評價在高效課堂中的作用:1。調動學生積極性;2。激發創新慾望;3。使學生品嚐成功喜悦;4。最終使學生產生興趣和動力。

高效課堂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蹲下來與學生交流”,並倡導“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高效課堂的評價要求我們區分對待:

首先,對於學困生的評價時,我們要了解學困生的特點:缺少自信,需要鼓勵。評價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1。對於學困生的評價,重了,會傷害自尊心;輕了,無法起到評價作用。2。要從他們身上發現讓他們自己認同的優點,進行準確評價。3。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打消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習願望,可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方面,如:“雖然你沒有把問題回答全,但是你能發言,就很了不起,勇氣可嘉。你真有毅力,一次次説錯,一次次重説,一次次克服困難,終於將年的來歷説完整了。”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後進生心服口服,為他們進步指明瞭方向。

其次,對於中等生的評價,中等生的特點:佔多數,有向優等生靠近的願望,但學習的積極性不持久,潛力還未限度地發揮。評價時要注意他們對學習態度的鼓勵和欣賞,對知識正誤以及學習方法的點評,教師要抓緊時機,在他們表現好時候,給予限度的表揚,比如:“這句話你説得多好啊!請給大家再説一遍吧!““很欣賞你畫畫時專注的樣子。”“音量再大些,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是個播音員!”

最後,對於班上優等生的評價,優等生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課本對於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他們所需要的是超越課本難度的新知,要體會學識上同齡人的快感,要享受獲得更高水平知識的樂趣。所以,評價時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簡單課本上的知識,而應選擇獨特視角,激發深入思考,使其進入更深層次。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20

新課程的改革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評價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環節,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地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應貫穿始終,評價恰當與否,説小一點,關係到課堂氣氛,教學效果;説大一點,關係到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教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評價語言要恰當運用。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是教師課堂語言表達重要體現,教師要善於準確恰當的遣詞造句,善於運用規範的、生動的語言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才會對學生有説服力和感染力。這樣不僅使學生專心聽講,而且能為課堂畫龍點睛。

(1)體現文化內涵。教師要多學習,努力使自己的文化底藴深厚。

評價的語言要富有詩意,這樣給人以美的享受。優美的評價語言穿插在整個課堂中,使課堂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學生在不經意間豐富了詞彙,積累了語言,提高了表達能力。如讓學生質疑時,老師可以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看誰的問題多,誰的問題大。”當學生提出相同的問題時,老師則可以説:“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問題提完後可以説“問題是思考的產物,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質量,這就叫會學習。”要求學生讀書時可以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請大家把這部分內容多讀幾遍,弄懂它。”

(2) 具有激勵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學習獲得成功,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讚揚,作為學生就更為明顯。激勵性評價語言是教師對學生的激勵和希望,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信息是成功的內驅力,一旦有了學習的信心,就能堅定方向,認準目標,為之努力,就能面對困難不氣餒,努力克服。因此面對優秀學生,要通過激勵,引導他們向這新的目標努力。比如‘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你不但他們向這新的目標努力。比如“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準了聲,而且讀出了情,希望你繼續努力!”“多麼富有創造性的思考!”“真是個金點子!”對於一般的學生則要通過激勵,引導他們不僅先進的思想,可以這樣進行評價:“回答的問題不錯,如果能考慮得再全面些,就更令人佩服了!”“真不簡單,想不到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能想得這麼深刻!”對於後進生,在教師中要與處處關心,信任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位置,看到自己的希望。老師用“我相信你一定能正確回答!”“大膽些,你能行!”等進行激勵。一旦答對了則可以説:“瞧,我説的吧,你一等能行的!”“真不簡單,答得這麼全面!”這一句句話語就像蜜一樣,滋潤着學生的心田,化作前進的動力。

(3) 具有指導性。

評價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具有導向性。好的導向評價,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對於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要善於扮演一個“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問題,因人而異,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就能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有一個科學的正確估計,從而明確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如學生讀書可以這樣評價:“古人説,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讀完後可以説:“讀的非常響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並掌握語氣,同學們會更佩服你的,繼續努力!”

(4)要幽默生動。

前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甫曾説過:“教育家最需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課堂上,教師幽默生動的語言可以創造出一種輕鬆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去主動的學習,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如在教學識記生字,有位同學將“摧”與“催”混淆了,同學們都笑了,這位同學被笑蒙了,我沒有批評,而是平靜地對他説:“只是一點的小差別,誰讓他們的讀音相近呢?那怪我們的同學一是眼花,請趕快擦亮眼睛,仔細觀察。”老師幽默的話語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即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弄清了字形,可謂一舉兩得。

二、評價方式要創新求變。

任何人都有獲得新鮮刺激的需求,對於兒童而言,更是渴望變化、期待驚喜,追求新鮮。因此,在教學生評價的方式要能創新求變。

首先,我們在口頭語言上的評價上要機智多變,在教學中充滿着各種各樣的變化,始料不及的情況對許多老師來説在所難免。這就要求老師在評價時,要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性語言與隨機性語言結合起來。最好老師能廣泛收集、進行積累,使評價性語言能定期更換,常用常新,曾出不窮。時時給學生以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異的新鮮評價,讓學生學而不厭,聽而不倦。

因此,新課程在課堂評價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師一統天下的壟斷評價狀態,提倡開展學生評價、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結合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實現真正的自主學習,達到”教師為了不教“的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自我教育、自我調控、自我提高的過程。如:我學會了……我明白了……我掌握了……我還存在哪些問題等等。而採用生生互評、生生互評的目的則在於促使學生在民主、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中發展合作學習的能力,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第三、我們要將及時評價語言與延遲評價相結合。評價要及時,因為及時評價很容易讓學生享受到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樂,但有時也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延遲評價可以給學生一個機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在無拘無束中放飛思想。對於有的問題,學生能夠回答後,我只是以“言之有理!”“還有不同的想法嗎?等予以評價,不肯定也不否定,讓學生馳騁想象,暢所欲言,然後歸納評價,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多言解讀文本。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藝術的評價好比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我們在課堂評價是能恰當應用評價語言,並機治靈活的使用評價方式創新多變,就一定會在課堂教學中揮灑自如,使學生信心百倍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21

(1)啊!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師了!

(2)連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級小博士!

(3)你知道的真多!知識真豐富!我們大家要向你學習!

(4)你的眼睛真亮,發現這麼多問題!

(5)能提出這麼有價值的問題來,真了不起!

(6)會提問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7)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8)這種想法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請再説一遍好嗎?

(9)多麼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個會想的孩子!

(10)猜測是科學發現的前奏,你們已經邁出了精彩的一步!

(11)沒關係,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我知道你能行!

(12)你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13)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會動腦筋,能不能講給大家聽一聽?

(14)你的想法很獨特,老師都佩服你!

(15)你特別愛動腦筋,常常一鳴驚人,讓大家禁不住要為你鼓掌喝彩!

(16)你的發言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真謝謝你!

(17)瞧瞧,誰是火眼金睛,發現得最多最快?

(18)你發現了這麼重要的方法,老師為你感到驕傲!

(19)你真愛動腦筋,老師就喜歡你思考的樣子!

(20)你的回答真是與眾不同啊,很有創造性,老師特欣賞你這點!

(21)××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

(22)你的思維很獨特,你能具體説説自己的'想法嗎?

(23)這麼好的想法,為什麼不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呢?

(24)你有自己獨特想法,真了不起!

(25)你的辦法真好!考慮的真全面!

(26)你很會思考,真像一個小科學家!

(27)老師很欣賞你實事求是的態度!

(28)你的記錄很有特色,可以獲得“牛津獎”!

(29)他的彙報完整精彩,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0)誰願意來為大家做個示範?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

(31)你真聰明,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今天的難題!

(32)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學合作得非常好!

(33)科學家總不忘在研究後整理好材料,看,這一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34)你是一個很負責的材料員,每一次實驗後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齊齊!

(35)你的表現很出色,老師特別欣賞你!

(36)你這節課的表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7)你今天進步真大!老師感到特別高興!

(38)真了不起,大家都為班級裏有你這麼棒的同學而感到驕傲!

(39)我們今天的討論很熱烈,參與的人數也多,説得很有質量,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22

教學後的評價,可提高教師教學教研的水平,教師應該重視課後的總結、反思,哪怕是一個淺顯的問題,也應該認真推敲;在解決問題時,不能只停留在能給出幾種解法的層面上,而應該從規律上、本質上去找解法;在課堂教學中,哪些教學環節沒有按計劃施行?為什麼?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令人驚喜的“亮點”,這個“亮點”的產生原因是什麼,教學設計方案是否還能優化。細節代表着經驗,成長源於靈感。課堂中常常會因為一些偶發之間而產生靈感,教師應該通過反思,捕捉這些“火花”,日積月累,既有利於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也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反思可以使以後的課堂教學更有效,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這樣每天實踐一點、反思一點,日積月累,我們的專業素質就能得以成長,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科研型,學者型的教師。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篇23

一、上課前做好準備

在上課之前,我細緻地分析學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進程,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準確地擬定教學目標並對學生多種可能的反映做出預期。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課前準備越充分,教師在課堂上就越能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否則很容易出現問題甚至出現僵局。

二、課堂上有效組織教學

有許多的事例可以説明,教學效果不好、教學質量不高,主要是因為教師組織教學的意識不強,組織教學的能力欠佳。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管理者。因此平時我注意把組織教學貫穿在課堂的始終,而不僅僅是上課時的一個起始環節。注意整合新穎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從不斷追問中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能力。

三、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課堂是師生共同活動(學習、生命成長)的場所,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教師的活動是為了引發、引導、指導學生的活動,教師的教是為了建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教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如何讓學生認真聽講、主動思維、積極配合、自覺學習。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等,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渴望和動機,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課堂上尊重、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

讓學生願意學習、自覺學習、會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課堂上我尊重學生的學習,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把握學生是否願意學;清楚學生是否會學,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在課堂上我不失時機、有目的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同時課堂教學中我注意避免只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片面的績效觀。通過藉助教材的文化力量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理解與溝通、理想與追求、情感與態度諸方面獲得良好的自我認識與自我發展。

五、課堂上恪盡職守、投入激情了

課堂是師生生命成長與延續的場所,課堂充滿着責任、充滿着希望。學生喜歡的是充滿激情的教師,喜歡的是充滿活力的課堂。課堂上我善意地對待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對教育教學充滿激情,讓師生共同充滿陽光。

六、讓教學設計在課堂上落實到位

教學設計是對教學過程以及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的一種事先預設,因此我是精心準備,讓它具備合理性和科學性,課堂上力爭用這一設計來實施。同時做好教學的課後反思,每一節課下來都要思考一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課堂中出現的新情況,是否應對合理;並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便採取補救措施。現在我正逐漸讓自己形成反思習慣,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優化自身素養。

總之,及時的進行自我評價使我找出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促進了自我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增強了自我發展意識,促進了科研意識和能力的提高。成就了學生和我的共同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