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秋節(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93K

中國傳統文化——中秋節 篇1

中秋是傳統大節,中秋節的核心文化內涵是團圓慶賀。中國節日時間大都與月亮的運動有關,節期以月的弦、望、晦、朔為基準。月半時節的滿月,常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亮。農曆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玉露生涼,“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宋·林光朝)天上明月,人間情懷,人們圍繞着中秋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國人的心態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現得生動而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中秋節(精選3篇)

中秋在傳統的四大節日中,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更重要的是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眾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當然這種需要重點體現在精神生活與社會生活上。

中國傳統文化——中秋節 篇2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也是中國的民俗。它的名稱可多了,又被稱為月夕、秋節、八月節、仲秋節、八月會、團圓節等等。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説法比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是也有人説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説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到底他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關係?古代傳統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但是據説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有人説,因為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天上的圓月;也有人説,圓圓的月餅應和天上的月亮,反映了人們期盼團聚的美好願望。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中秋節吃月餅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固定習俗,每逢中秋節前後總能在超市中,外面地攤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月餅,讓人眼花繚亂。

中國傳統文化——中秋節 篇3

從很久很久以前,小編就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在中秋節那天,可以拿着月餅爬到樓上去賞月。但是十多年了,這個夢想始終沒有實現。每次到了中秋節那天,月亮並不是像傳説中的那樣,像個玉盤似的。有時還會碰到陰天,看不到月亮,所以這個夢想一直沒有實現。

民間其實還有句俗語“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亮到底哪天是最圓的呢?

當月亮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處在正好相對位置的時刻,如同兩個人正好臉對臉才能看到圓月。但是,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由於“萬有引力”的關係,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所以,月亮最圓的那一天飄忽不定,始終徘徊在十五號和十六號之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中秋節延續至今,已經成為紮根在我們心裏的重要傳統文化。

熱門標籤